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1766中国南车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中国中车601766≈≈(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
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各类机电设备、
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销售、租
赁与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资产管理;进出口业务。 
       (一)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国际上,轨道交通行业变革持续深化,全球行业巨头正在深度整合,行业
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竞争态势不断加剧,2021年1月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完成了对庞巴
迪运输业务收购。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干线铁路建设、铁路运营权全面放开,外
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各类轨道交通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经营意识不
断增强,部分区域和一些企业加快布局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并逐步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提
供能力,轨道交通行业新业态竞争态势逐渐凸显。随着铁路客运、货运持续改革,现
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城市轨道车辆需求多样化,用户对轨道交通装备产品
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碳达峰、碳
中和”目标的提出也为风电、光伏、氢能等绿色能源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绿色
交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
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业务
结构,建立和完善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快“制造+服务”转型,为客户提供更有
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中车智慧”和“中车力量”。 
       (二)主要业务 
       1.铁路装备业务 
       铁路装备业务主要包括:(1)机车业务;(2)动车组(含城际动车组)和客
车业务;(3)货车业务;(4)轨道工程机械业务。 
       面向全球市场,把握国内外铁路运输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以成为世
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
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不断满
足铁路先进适用和智能绿色安全发展需要,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铁路装备业务平稳
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线,加快业务整合和结构调整,深化机车、动车、
客车等业务重组。持续深化中国中车与国铁集团战略合作,主动融入国铁修程修制改
革,充分发挥造、修、服务一体化优势,深耕检修服务后市场,加快推进零部件自主
修和属地化合作修。 
       2.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主要包括:(1)城市轨道车辆;(2)城轨工程总包
;(3)其他工程总包。 
       面向全球市场,抓住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新机遇,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平台和
技术平台,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巩固和扩大国内外市场。积极开展战略合作
,发挥装备制造、业务组合、产融结合等综合优势,聚焦智能交通、互联互通、智慧
城市建设,大力开拓运营、维保、检修市场,不断向服务领域、机电总包领域、运维
领域拓展;规范开展PPP业务,加强项目管控,带动城市轨道车辆及相关业务发展;
加快资源整合,推进制造+服务,做精做细维保服务业务。 
       3.新产业业务 
       新产业业务主要包括:(1)机电业务;(2)新兴产业业务。 
       机电业务,以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完
善技术平台和产业链建设,促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核心业务技术升级,并面向工业、交
通、能源等领域,聚焦关键系统、重要零部件等,加快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新兴产
业,按照“相关多元、高端定位、行业领先”原则,强化资源配置,发挥核心技术优
势,已形成以风电装备、新材料等业务为重要增长极,环保、工业数字、重型机械、
船舶电驱动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业务为重要增长点的新兴业态。新产业稳步发展,已成
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现代服务业务 
       现代服务业务主要包括:(1)金融类业务;(2)物流、贸易类业务;(3)其他
业务。 
       坚持“产融结合、以融促产”,加强风险防控,规范金融服务平台、投融
资平台、金融租赁平台建设,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产融平台持续发力,以
基金为载体,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主业实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发展智慧物流服务,
拓展智慧物流在中车产业链中推广应用,集采范围不断扩大。持续推进“中车购”电
子商务平台和中车供应链管理电子采购平台优化发展,中车“宜企拍”电商平台新增
产权交易业务,现代服务业务实现健康发展。 
       5.国际业务 
       加强顶层设计,制订欧洲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开拓发展规划
,加强国际业务平台公司能力建设,构建面向全球、集中管理、统筹协调的营销和区
域管理体系。按照“整机带动零部件、制造业带动服务业、总承包带动产业链、轨道
交通装备带动非轨道交通装备”思路,拓展海外市场领域。按照“轻资产、重效益、
可持续”理念,开展绿地投资、战略并购、合资合作,实施“产品+技术+服务+资本+
管理”全要素经营,推行“五本模式”,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推进海外研发中心建
设,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主要产品 
       (四)经营模式 
       主要经营模式:依靠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技术、工艺、生产能力、生产资质
、独立完成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制造、修理、研发生产及交付。 
       1.生产模式:由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品的价值较高,其生产组织
模式为“以销定产”,即根据客户的订货合同来安排、组织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既可
以保证避免成品积压,又可以根据订单适当安排生产满足客户需求。 
       2.采购模式:一般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集中采购
,主要采取“统一管理、两级集中”管理模式,即大宗物料和关键零部件由公司汇集
各子公司的采购申请,形成集中采购计划,由公司进行统一集中的供应商管理评估、
采购价格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并进行集中订购和集中结算。其他物料等,由子公
司根据生产要求制定采购计划,通过集中组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
订供货合同,实现集中采购。无论是公司还是子公司的集中采购要统一在“中车购”
电子商务采购平台上完成,实现中车采购业务公开、透明以及可追溯性管理,确保生
产原料供应及时,降低采购成本。 
       3.销售模式: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构建和完善各种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平台
和产品平台,以响应用户需求、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产品和服务为宗旨,积极参
与国内外用户招标或议标活动,通过投标和严格的商务谈判签订供货合同并形成订单
,保质保量按期生产,最终实现销售。 
       4.产业链分布情况: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
、研发基地;具备以高速动车组、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普通客车、货车等主机
企业为核心、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国的完整产业链和生产体系。 
       5.价值链分布情况:公司产品价值主要分布在以生产高速动车组、大功率
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普通客车、货车及相关配套产品制造修理为核心价值,金
融、类金融、融资租赁产品为补充的全方位轨道交通装备价值链分布体系。 
       6.研发模式:“技术集中研究、产品联合开发、能力共建共享”的两级研
发管理模式。 
       (五)行业地位 
       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
,连续多年轨道交通装备业务销售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中国中车积极践行交通强国战
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主动适应新的环境新变化,抢抓市场机遇,加快结构改
革和转型升级,在市场拓展、国际化经营、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及数字化发展等方面
精准发力,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地位更加巩固。 
       (六)产能情况 
       中国中车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控制传统产品新增产能。截至2
021年6月,中国中车主要产品的产能为:动车组新造547组/年,机车新造1,530台/年,
客车新造2,300辆/年,货车新造5.15万辆/年,城轨车辆总组装(含地铁、有轨电车、单
轨、中低速磁浮)11,840辆/年。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中车将继续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严格控制新增动车组、机车、客车、货车新造、城轨车辆总组装产能,围绕“国
际化、调结构、优产能”的目标,积极应对动车组、城轨车辆、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
修理业务的增长,大力推动动车组、城轨车辆、机车“修造一体化”,促使修理与新
造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动车组、城轨车辆和机车的新造产能利用率。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4.64亿元,增幅为6.78%;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9亿元,增幅为8.02%。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战略风险 
       当前国内铁路运输改革持续深化,国铁集团及各铁路局公司制改革完成,
客户对铁路装备需求结构性变化加快,对铁路装备自主化检修的范围和比重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用户需求正在从单一的
车辆向产品全寿命周期服务一体化转变;招标方式逐步从单一的车辆采购向工程总包
、PPP模式转变,轨道交通产业链价值结构发生变化;轨道交通装备应用新材料、新
技术和新工艺,并向谱系化、轻量化、高速重载化和绿色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更加迫切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公司实现战略和经
营目标带来风险。 
       应对措施:及时收集与公司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及行业规划信息,做好政
策和趋势研究,积极应对政策和产业规划可能出现的变化。加强新产品开发,开拓新
业务模式,积极为客户创造价值。夯实内部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营运
成本,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增强抵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2.市场风险 
       当前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干线铁路建设、铁路运营权全面放开,社会
资本投资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意愿明显增强,国资、民资、外资企业纷纷进军轨道交
通领域,跨界竞争成为常态,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新技术新业态的蓬勃发展,铁路客
货运输在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方面不断优化,市场需求可能出现结构性调
整。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正在深度整合,行业巨头洗牌加速、重组整合频繁,市场竞争
不断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行业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国际市场不确定
不可控因素增加。这些因素可能引发公司成本增加、订单获取难度加大,公司“国际
化”战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组织
、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产品交付周期产生阶段性影响。 
       应对措施:积极对接主要客户,搜集国家经济、政治、行业等信息,做好
市场趋势的研究;通过坚持创新引领、延伸产业链、提供系统化服务方案等方式,优
化公司产业结构,拓展新的商业模式;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公司全球管理架构
、跨国管控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升跨国经营能力;搭建业务平台,持续推行“五本
模式”,加快推进五要素合一的国际化经营,以核心出口企业和平台公司为依托,全
面加大海外市场开拓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全球产业布局;加强组织动员,启动应急响
应预案,投入资源全力应对疫情,做好与上下游客户的沟通,降低对公司经营带来的
不利影响。 
       3.产品质量风险 
       铁路市场主要客户全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机
制,确保铁路安全,对轨道交通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公司
不断完善的产品谱系及持续深化的技术创新带来更大挑战。公司为轨道交通装备企业
,产品多数与社会公众的利益相关。随着大量动车组的投入使用,公司产品质量和运
用安全将会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社会公众的财产损
失或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应对措施:统筹谋划,加强产品实物质量控制。以中车Q质量标准为核心,
强化设计环节质量安全防范,细化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稳定产品实现过程质量保
证能力,确保产品实物质量稳定。强化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确保质量安全隐患在产
品实现源头得到有效控制。持续开展产品源头质量问题整治,健全安全质量问题应急
保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降低事件造成的危
害和影响。 
       4.汇率风险 
       随着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公司产品出口、境外投资、并购等经营活动不
断增多,可能因汇率波动引发各种风险。如:国际金融环境动荡,汇率走势难以预测
,可能发生汇兑损失;部分境外产品项目以小币种结算,难以实现汇率风险自然对冲
;项目收汇时间不确定,套期保值方式受限等。 
       应对措施:公司密切关注汇率变动趋势,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
识,建立汇率风险防范机制,灵活采用不同货币成交等方式,运用金融避险工具应对
汇率风险。 
       5.境外经营风险 
       受境外疫情影响,公司境外业务出入境受限,可能导致拟开展的技术交流
和投标澄清受阻,拟投标项目备标效率降低,增加完成年度海外订单指标的难度;同
时,可能导致业主来访和拜访计划延期或取消,拟参与展会无法参加或遭遇延期,潜
在市场项目因业主国家财政收缩,获取订单难度增加。由于新冠肺炎在国外的蔓延与
流行,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和需求下降,对经济运行、企业经营以及市场预期带来了
很大的负面冲击,2021年不确定性因素依旧较多。 
       应对措施:创新市场开拓途径和方式,充分利用海外子公司、当地合作伙
伴等当地资源加强目标市场开拓。在出境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加强与国内总包商、设
计院、贸易公司的联系,并与其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以国内资源带动国外贸易;同
时持续完善海外市场营销模式,探索拓展海外市场参与模式。对于既有客户,全面梳
理和评估在手订单,及时与客户沟通协商可能被客户暂停或取消的订单,降低出口风
险。 
       6.产业结构调整风险 
       由于历史原因,公司轨道交通部分板块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面临产
业结构性调整。因受产业关联度、产业基础、技术条件、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
响,给公司的产业结构转换带来诸多的困难与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已成立专门机构研究轨道交通业务板块改革方案,按照不
同板块不同策略原则,通过业务重组、压缩产能等方式,激发企业活力,逐步形成资
源共享、发展共赢的格局;持续优化轨道交通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公司
利益最大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持续领先的市场地位 
       自成立以来,中国中车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战略引领,深刻把握机遇,积
极应对挑战,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
,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和重视,以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轨道交通装备成
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金名片”。公司按照核心业务、支柱业务、支撑业务、平台
业务、培育业务,优化业务布局,丰富产品谱系,已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以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多元业务架构,铁路装备业务优势进一步巩固,城轨与城市
基础设施业务持续壮大,机电、风电装备、新材料等新业务不断多元拓展,现代服务
业务实现规范发展,满足和引领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公司规模效益指标持续位居全
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稳居全球第一,风电装备、高分
子复合材料等进入国内前列。 
       (二)创新驱动的科技能力 
       中国中车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按照产业迈向
中高端的总要求,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技术和产
品升级,持续增强创新引领能力,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先领跑的重大跨越。习近平
总书记在2021年1月19日乘坐京张高铁赴张家口赛区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
工作时点赞到,“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2021年上半年,“复兴号”智能动
车组扩大开行范围,高原内燃、电力双源“复兴号”动车组在拉林铁路上线运营,实
现“复兴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首列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氢
燃料混合动力机车等重大产品成功下线;2021年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中,中国中车
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
2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1项。公司扎实推进数字化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为主线,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打造中
车“智造网”“产品网”“服务网”。 
       (三)跨国经营的发展方向 
       中国中车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以轨道交通装备业务为重点,以“一带一路
”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全力拓展国际市场,全力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
业,实现了产品品种、市场区域、输出模式、商业模式的全方位突破,公司产品已覆
盖全球六大洲109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持续推进出口市场由亚非拉传统市场向欧美澳
高端市场转变,出口模式由单一产品销售向全要素输出转变,并不断强化“一带一路
”沿线重点市场开发,2021年上半年,满足TSI标准时速200公里奥地利双层动车组、
美国洛杉矶地铁车辆等下线,印尼雅万高铁高速综合检测车、阿联酋内燃动车组、孟
加拉帕德玛大桥客车、马来西亚-新加坡柔新线轻轨等项目中标;“五本模式”持续
深化,持续优化海外资源布局,截至2021年6月,公司在海外设立了82家子公司及四
十余家境外机构,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8个海外研发中心
。 
       (四)不断跃升的品牌影响 
       中国中车持续强化“同一个中车”理念,构建统一品牌管控体系,践行新
发展理念,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提升企业形象。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炼形成了“产业报国、勇于创新、为中国梦提速”的中国高铁工人精神,作为新时
代国企精神广为传扬。构建以“连接世界、造福人类”为使命,“正心正道、善为善
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用企业文化凝聚共识,用企业精神提升斗志
,夯实“同一中车”文化基础。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2021年5月9日发布榜单,中国中
车品牌价值达到1260.15亿元,继2019年后再次荣膺国内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品牌价值
第一名。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极其困难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席
卷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面对前所未遇的大战大考,我们牢牢把握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密围绕“13369”经营工作思路1,行非常之举、用非常
之力、尽非常之责,在逆境中取得了新成绩。 
       (一)统筹疫情常态防控与经营发展稳定,经营业绩好于预期。面对突如
其来的疫情,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抗疫和经营“两手都要
硬、两战都要赢”的必胜信念,迎难而上,破浪前行。以疫情为令,构建“一本三化
五不”2常态化防疫体系,开发应用大数据监控云平台,为员工构筑起安全屏障,顺
利实现防疫“三零”目标,即在岗万余名驻外售后服务人员零感染;复工复产后全员
零感染;确诊人员零死亡。采取超常规措施,克服生产组织、物资保障、订单交付等
重重困难,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要求,超预期完成了全年经营
目标。 
       (二)统筹轨交业务稳盘与多元产业破局,五大业务全力突围。坚持“市
场为王”,致力“四个延伸”“三个补充”,全力开拓市场。核心业务稳住“基本盘
”。面对国铁市场波动和改革影响,协调国铁集团增购货车、扩大250标动交付量。
主动融入国铁修程修制改革,充分发挥中车造、修、服务一体化优势,深耕检修服务
后市场,加快推进零部件自主修和属地化合作修。抓住城市发展新机遇,不断拓展城
轨及城市基础设施业务。积极开发城轨检修服务市场,成功揽获6个维保项目。支柱
业务聚合“协同力”。持续强化“中车+”市场协同模式,风电业务紧抓“抢装潮”
,风电整机排名再次提升,风电大基地订单实现突破。新材料业务抢抓新基建机遇,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业务拓展“新空间”。海上风电电缆铺设的浅水挖沟机完成
海试。全球首条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落地青岛港,成为跨行业融合创新典范。轻型材
料推广应用步伐加快。支撑业务彰显“价值流”。智慧物流发展势头良好,青岛区域
智慧物流试点快速推进。哈尔滨“宜企拍”电商平台新增产权交易业务。中车供应链
电子采购平台总体上线采购率达新高。平台业务撬动“资源包”。产融结合深入探索
推进,完成风电、新能源、新材料、工业数字等多个战略新兴领域的产融结合服务方
案。国际业务实现“不失速”,尽最大努力保证国际业务正常开展。 
       (三)统筹改革专项提速与产业布局优化,深化改革迸发活力。制定下发
《中车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改革攻坚。改革专项深入开展。“双百行
动”扎实推进,7家试点企业围绕健全公司治理体系、推行“两制一契”管理、建立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发力破局。株洲所试点推行“总经理组阁制”
。株洲所改革经验入选国资委《改革样本》。深化子公司董事会建设, 
       1“13369”经营工作思路:“1”是一条主线,继续坚持全面预算管理这条
主线不动摇。“3”是三大主题,“改革、创新、协同”。“3”是三大工程,一是大
力实施创建工程,二是大力实施强基工程,三是大力实施数字工程。“6”是六大平
台,一是构筑资源协同平台、二是构筑产品共享平台、三是构筑72181协同攻关平台
、四是构建引领业务平台、五是构筑共拓市场平台、六是构筑产融互动平台。“9”
是九大行动,实施“提质增效、战略引领、科技引擎、深化改革、市场开拓、产业融
合、能力提升、专项整改、品牌塑造”九大行动。 
       2一本三化五不:是指中国中车“135”防疫策略。一本,即以保证员工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三化,即推进低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常态化、中高风险地区疫
情防控精准化、境外疫情防控持续化。五不,即不松懈、不麻痹、不官僚、不遗漏、
不形式。 
       选派18名专职外部董事入驻21家一级子公司。根据不同功能定位,坚持一
企一策,合理设计和优化拟混改企业股权结构,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
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扎实推进株洲所、株洲电机等企业10个混改项目,实施完成新能
源汽车电机业务、高速永磁电机业务等5个混改项目。“科改示范行动”加力实施,
长江集团、唐山公司完成方案制订并启动相关工作。 
       (四)统筹管理能力提升与降本提质增效,运营品质持续升级。深入实施
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制定中车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着力提
升管理能力。启动三年“强基工程”,落实“四基五无”要求,“十大重点突破任务
”和30项里程碑节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6621”运营管理平台建设,精益管理迈
向体系化。着力推进依法合规管理,持续加强海外风险防控,颁布6个海外重点领域
合规指南。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和降本节支增效活动。全面深化“1618”提质增效活动
,突出抓好18个重点专项。多措并举降低采购成本。全面开展对标管理,大力加强亏
损企业治理。强力压降“两金”占用。加强依法治企和依法维权,强化风险防范化解
,与14家子公司签订风险化解目标责任书,全力减少事实损失。深入抓实安全环保和
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启动,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年
责任死亡事故为零,火灾爆炸事故为零,突发环境事件为零。持续推进“中车Q”体
系贯标,试行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源头质量问题持续改善。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6.56亿元,降幅为0.59%;实现归属于母公
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3.31亿元,降幅为3.93%。2020年12月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3
,923.80亿元,涨幅为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30.21亿元,增幅为5.
25%,资产负债率为56.89%,比年初减少1.70个百分点。2020年,公司新签订单约2,4
21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21亿元;期末在手订单约2,527亿元,其中国际业
务在手订单约874亿元。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宏观政策方面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长期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
调整阶段;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大国间战略博弈、贸易摩擦加剧,加之新冠
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严重受阻,国际分工合作格局加速重构,各类
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对公司国际化经营带来一定冲击。与此同时,我国坚持扩
大开放政策,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促进世界经济
增长、深化地区合作打造更坚实的发展基础,创造更便利的联通条件,为高端装备“
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从国内看,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基本态势,经济发
展增速维持在中高速增长水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将为我国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供更加强大、更加可靠的内需保障
。在轨道交通装备、风电装备等领域,我国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前列,中
国中车上述业务的收入构成、资源配置、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环节也主要集中在国
内,这为公司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在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到20
35年,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
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道、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
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交通装备先进适
用、完备可控,加强新型载运工具研发,实现3万吨级重载列车、时速250公里级高速
轮轨货运列车等方面的重大突破;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轻量化、环保型
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智能高铁等新兴装备设施。 
       在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
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
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
、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综合交通立体网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国家铁路网规模
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7万公路(含部分城际铁路)、普速铁路13万公里
(含部分市域铁路);形成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
衔接的高速铁路网,由若干条纵横普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普速铁路衔接的普
速铁路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率先
建成城际铁路网,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逐步成网;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浮通道
布局和试验线路建设。将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4极,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地区、哈长、辽中南、北部湾和关中平
原8个组群,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山西中部、天山北坡、兰西、宁夏沿黄、拉萨
和喀什9个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强度,构建6条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组成的国家综
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2.行业政策方面 
       国际上,轨道交通行业变革持续深化,全球行业巨头正在深度整合,行业
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竞争态势不断加剧。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干线铁路建设、铁
路运营权全面放开,外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各类轨道交通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日
益多元化、经营意识不断增强,部分区域和一些企业加快布局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并逐
步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轨道交通行业新业态竞争态势逐渐凸显。随着铁路客
运、货运持续改革,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城市轨道车辆需求多样化,用
户对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
此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也为风电、光伏、氢能等绿色能源和轨道交
通、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
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市场为导向,以
客户为中心,优化业务结构,建立和完善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快“制造+服务”
转型,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中车智慧”和“中
车力量”。 
       国铁集团在《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35年将建
成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
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将发展自主先进的
技术装备体系,加强新型载运工具研发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
路局、国铁集团在《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坚持
推动高质量发展,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积极有序推进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
设,进一步增强市域(郊)铁路运营供给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完善城市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优化大城市功能布局、引领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
革委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统
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委骨干的通勤圈。在有条件地区编
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3.产业投资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铁路
局官网及国铁集团官网数据,2020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19亿元;投产新
线4,933公里,其中高铁2,521公里。到202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3万公
里,其中高铁3.79万公里。客货运量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2
.0亿人次;完成货物发送量44.6亿吨,同比增长3.2%。其中,国铁集团完成旅客发送
量21.7亿人次;完成货物发送量35.8亿吨,同比增长4.1%。据中国城轨协会2021年1
月发布的统计快报,截至2020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
通运营线路7978.19公里;其中,2020年当年新增三亚、天水、太原3个城轨交通运营
城市,有25个城市有新增线路(段)投运,新增运营线路里程共计1,241.99公里,再
创历史新高。 
       2021年,国家将扎实推进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全面完成铁路投资任
务,投产新线3,700公里左右;预计国铁集团完成旅客发送量31.12亿人次、同比增长
43.7%,货物发送量37亿吨、同比增长3.4%。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共批复徐州、
合肥、济南、宁波4个城市的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厦门、深圳、福州、南
昌4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调整,涉及项目线路长度共计587.95公里,新增投
资额4,709.86亿元。 
       中国中车持续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与动态、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市场
需求。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满足既有市场的需求,确保主要产品按时交付和安全运行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一带一路”、国家铁路网建设、城际和市域(
市郊)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输结构调整等战略机遇,持续强化创新驱动
,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创新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
、高效、环保、可靠的轨道交通装备和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与利益相关方
的多赢共赢。 
       (二)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战略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践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交
通强国、质量强国战略,打造创新驱动的“五化”(即数字化、高端化、多极化、国
际化、协同化)业务发展体系,高效合规的“五力”(即战略引领力、组织变革力、
价值创造力、品牌影响力、风险防控力)经营管理体系,坚强有力的“五大保证”(
即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人才保证、纪律保证)党建引领体系,建设发展
前景好、经营绩效优、社会形象美、幸福指数高、党建引领强的新中车,建成以轨道
交通装备为核心、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 
       1.铁路装备业务 
       突出全球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树立全要素市场经营理念,
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稳固全球行业规模第一位。深化与国铁集团等大客户的跟随合作
战略,主动适应高速化、重载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持续增强干线
铁路市场响应、产品开发和品质保证能力,为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和装备创新升级提供
强力支撑。构建协同一体化售后服务体系,深化配件中心建设,形成一体化售后服务
解决方案,深入开展产品维护、检修技术研究,大力拓展维保业务,做强做优检修业
务。增强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和成本框架体系,建设
全生命周期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由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 
       2.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 
       深入研究、统筹谋划智慧城轨八大体系顶层设计,推广系列化中国标准地
铁列车示范应用,积极发展有轨电车、磁浮、单轨、APM等新制式中小运量城轨装备
,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大力发展适应多层次、多模式、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融合发
展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装备,满足我国城市
群、都市圈发展多样化需求。发挥公司整体优势,加强规划设计咨询、机电集成与总
包、建设工程总包与咨询、运营服务与咨询、投融资支撑等体系搭建,逐步形成轨道
交通行业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3.新产业业务 
       加快核心系统和关键部件的系列化、谱系化、标准化、模块化,提升核心
竞争力,拓展全球市场,打造单项冠军、隐形冠军。通过自主创新与重组并购,加快
补齐通信信号业务短板。突出专业化、规模化、成长性和高质量发展,围绕交通、能
源、工业领域,按照“资源协同、高端定位、分类管理、优进劣退”原则,拓展和培
育战略新兴业务。强化创新驱动,激发主体活力,整合关键资源,推动协同发展,形
成拳头产品,努力把风电装备、新材料等业务打造为行业地位突出、经济效益良好、
支撑作用明显的支柱业务,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极。加强产业研究,聚合创新要
素,构筑核心能力,增强活力动力,培育发展矿用车、数字化、多式联运、冷链等业
务,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4.现代服务业务 
       突出支撑作用、带动作用、协同效应和风险防控,以中车整体利益最大化
为原则,聚焦服务主业实业,创新商业模式,优化要素配置,规范内部运作,稳健发
展现代服务业务。按照市场化、标准化和共建共享共赢原则,规范发展物资集采与供
应链服务,资金集中服务,信息化建设及资产管理、运维服务,前瞻性、共性和基础
性技术研究服务,建设工程总包等内部支撑业务。坚持脱虚向实,推进产融结合、以
融促产、以融育产,聚合内外资源,防范重大风险,提升专业能力,稳健发展金融服
务、金融租赁、PPP特许经营等平台业务,全面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带动公司轨
道交通装备业务和战略性新兴业务发展。 
       5.国际业务 
       构建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组织架构和管控体系,夯实国际化基础建设,促进
信息、营销、制造资源协同共享。按照“整机带动部件、制造带动服务、轨道交通带
动战略新兴、总包带动产业链”原则,发挥优势企业牵引带动作用,不断扩大海外经
营规模和市场份额。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灵活掌握国际化商业规则,丰富市场开
拓方式,充分利用海外机构资源能力,建立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
力,以轨道交通装备主机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和全产业链“走出去”。积极参与战略性
新兴产业国际市场竞争,持续拓展风电装备、新材料等业务领域国际市场空间。加强
目标市场产品和技术开发,拓展商业模式,实现境外PPP和机电总包业务规范化运作
。 
       (三)经营计划 
       2020年,是中车实施“十三五”发展战略收官之年,公司聚焦“改革、创
新、协同”主题,实施“创建、强基、数字”三大工程,锁定“13369”经营工作思
路,确定了中车2020年度经营计划,全力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铁路装备业务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上下积极应对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秉
承中车优良传统,坚持价值创造,强化品质经营。通过努力,公司实现了经营业绩稳
定的预期目标。 
       2021年,公司客观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坚持高目标引领,确定了2021年主
要经营目标是:保持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并有所增长。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激发创新改革两个动力,着力打造“强基、赋能、
攀高”三大引擎,加快构建六大机制,深入推进八项重点任务。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
线,以精益管理为支撑,强化运营管控,提升管理水平,持续开展提质增效工作,确
保公司“两利四率”指标持续优化,经营业绩稳步攀高,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战略风险 
       当前国内铁路运输改革持续深化,国铁集团及各铁路局公司制改革完成,
客户对铁路装备需求结构性变化加快,对铁路装备自主化检修的范围和比重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用户需求正在从单一的
车辆向产品全寿命周期服务一体化转变;招标方式逐步从单一的车辆采购向工程总包
、PPP模式转变,轨道交通产业链价值结构发生变化;轨道交通装备应用新材料、新
技术和新工艺,并向谱系化、轻量化、高速重载化和绿色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更加迫切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公司实现战略和经
营目标带来风险。 
       应对措施:及时收集与公司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及行业规划信息,做好政
策和趋势研究,积极应对政策和产业规划可能出现的变化。加强新产品开发,开拓新
业务模式,积极为客户创造价值。夯实内部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营运
成本,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增强抵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2)市场风险 
       当前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干线铁路建设、铁路运营权全面放开,社会
资本投资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意愿明显增强,国资、民资、外资企业纷纷进军轨道交
通领域,跨界竞争成为常态,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新技术新业态的蓬勃发展,铁路客
货运输在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方面不断优化,市场需求可能出现结构性调
整。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正在深度整合,行业巨头洗牌加速、重组整合频繁,市场竞争
不断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行业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国际市场不确定
不可控因素增加。中美贸易摩擦、长臂管辖等因素可能引发公司成本增加、订单获取
难度加大,公司“国际化”战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
能对公司生产经营组织、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产品交付周期产生阶段性影响。 
       应对措施:积极对接主要客户,搜集国家经济、政治、行业等信息,做好
市场趋势的研究;通过坚持创新引领、延伸产业链、提供系统化服务方案等方式,优
化公司产业结构,拓展新的商业模式;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公司全球管理架构
、跨国管控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升跨国经营能力;搭建业务平台,持续推行“五本
模式”,加快推进五要素合一的国际化经营,以核心出口企业和平台公司为依托,全
面加大海外市场开拓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全球产业布局;加强组织动员,启动应急响
应预案,投入资源全力应对疫情,做好与上下游客户的沟通,降低对公司经营带来的
不利影响。 
       (3)产品质量风险 
       铁路市场主要客户全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机
制,确保铁路安全,对轨道交通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公司
不断完善的产品谱系及持续深化的技术创新带来更大挑战。公司为轨道交通装备企业
,产品多数与社会公众的利益相关。特别是随着公司大量动车组上线运行,质量安全
形势严峻。尤其是随着大量动车组的投入使用,公司产品质量和运用安全将会成为社
会持续关注的焦点,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社会公众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事故
的发生。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业的发展
造成冲击。 
       应对措施:统筹谋划,加强产品实物质量控制。以中车Q质量标准为核心,
强化设计环节质量安全防范,细化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稳定产品实现过程质量保
证能力,确保产品实物质量稳定。强化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确保质量安全隐患在产
品实现源头得到有效控制。持续开展产品源头质量问题整治,健全安全质量问题应急
保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降低事件造成的危
害和影响。 
       (4)汇率风险 
       随着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公司产品出口、境外投资、并购等经营活动不
断增多,可能因汇率波动引发各种风险。如:国际金融环境动荡,汇率走势难以预测
,可能发生汇兑损失;部分境外产品项目以小币种结算,难以实现汇率风险自然对冲
;项目收汇时间不确定,套期保值方式受限等。 
       应对措施:公司密切关注汇率变动趋势,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
识,建立汇率风险防范机制,灵活采用不同货币成交等方式,运用金融避险工具应对
汇率风险。 
       (5)境外经营风险 
       受境外疫情影响,公司境外业务出入境受限,可能导致拟开展的技术交流
和投标澄清受阻,拟投标项目备标效率降低,增加完成年度海外订单指标的难度;同
时,可能导致业主来访和拜访计划延期或取消,拟参与展会无法参加或遭遇延期,潜
在市场项目因业主国家财政收缩,获取订单难度增加。由于新冠肺炎在国外的蔓延与
流行,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和需求下降,对经济运行、企业经营以及市场预期带来了
很大的负面冲击,2021年不确定性因素依旧较多。 
       应对措施:创新市场开拓途径和方式,充分利用海外子公司、当地合作伙
伴等当地资源加强目标市场开拓。在出境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加强与国内总包商、设
计院、贸易公司的联系,并与其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以国内资源带动国外贸易;同
时持续完善海外市场营销模式,探索拓展海外市场参与模式。对于既有客户,全面梳
理和评估在手订单,及时与客户沟通协商可能被客户暂停或取消的订单,降低出口风
险。 
       (6)产业结构调整风险 
       由于历史原因,公司轨道交通部分板块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面临产
业结构性调整。因受产业关联度、产业基础、技术条件、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
响,给公司的产业结构转换带来诸多的困难与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已成立专门机构研究轨道交通业务板块改革方案,按照不
同板块不同策略原则,通过业务重组、压缩产能等方式,激发企业活力,逐步形成资
源共享、发展共赢的格局;持续优化轨道交通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公司
利益最大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持续领先的市场地位 
       自成立以来,中国中车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战略引领,深刻把握机遇,积
极应对挑战,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
,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和重视,以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轨道交通装备成
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金名片”。公司按照核心业务、支柱业务、支撑业务、平台
业务、培育业务,优化业务布局,丰富产品谱系,已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以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多元业务架构,铁路装备业务优势进一步巩固,城轨与城市
基础设施业务持续壮大,机电、风电装备、新材料等新业务不断多元拓展,现代服务
业务实现规范发展,满足和引领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2020年,公司规模效益指标位
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稳居全球第一,风电装备、
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进入国内前列。 
       (二)创新驱动的科技能力 
       中国中车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按照产业迈向
中高端的总要求,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技术和产
品升级,持续增强创新引领能力,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先领跑的重大跨越。习近平
总书记在乘坐京张高铁赴张家口赛区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点赞到,
“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
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2020年,公司承担的7个国家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
项取得里程碑成果,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
互通高速动车组成功下线;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及试验项目稳步推进;重大
产品研发成果丰硕,京雄智能高速动车组上线运营,时速350公里货运动车组成功下
线,30吨轴重货运电力机车等完成样车研制,“复兴号”高原双动力集中动车组研制
提速;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持续增强,发布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24项、行业标准2
5项,申请专利6,437项,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7项,专利质量
位居中央企业A级。公司扎实推进数字化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
线,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打造中车“智造网
”“产品网”“服务网”。 
       (三)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 
       中国中车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改革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重大
举措层层落地,鲜活实践不断涌现。深入推进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八大工程”,
制订印发《中国中车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改革攻坚。2020年,公司所
属长江集团、唐山公司等2家企业入选“科改示范行动”; 
       所属7家“双百企业”围绕健全公司治理体系、推进“两制一契”管理、建
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发力破局,所属株洲所试点推行“总经理组
阁制”等改革经验入选国资委《改革样本》;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根据子
公司不同功能定位,坚持一企一策,合理设计和优化混改企业股权结构,积极引入高
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实施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机业务、高速永
磁电机业务等混改项目。 
       (四)跨国经营的发展方向 
       中国中车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以轨道交通装备业务为重点,以“一带一路
”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竞争对手遏阻加剧等挑
战,全力拓展国际市场,全力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实现了产品品种、市场区
域、输出模式的全方位突破,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六大洲109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
,公司出口市场加快由亚非拉传统市场向欧美澳高端市场转变,斩获新西兰、土耳其
、俄罗斯、印度、韩国、智利、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新订单,成功签订中老铁路动车
组合同,实现“复兴号”首次出海;出口模式实现了由单一产品销售向全要素输出转
变,独立组建联合体中标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PPP项目,标志着公司PPP业
务能力有了重大突破;“五本模式”持续深化,优化海外资源布局,已累计在全球27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8家境外机构,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18个海外研发中心,德国福斯罗等并购项目顺利交割。 
       (五)不断跃升的品牌影响 
       中国中车持续强化“同一个中车”理念,构建统一品牌管控体系,践行新
发展理念,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提升企业形象。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炼形成了“产业报国、勇于创新、为中国梦提速”的中国高铁工人精神,作为新时
代国企精神广为传扬。构建以“连接世界、造福人类”为使命,“正心正道、善为善
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用企业文化凝聚共识,用企业精神提升斗志
,夯实“同一中车”文化基础。2020年,中国中车品牌价值达到1105亿元,持续位居
机械类中央企业首位,荣获2020年度中国品牌创新案例奖。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