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0884杉杉股份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杉杉股份600884≈≈(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于2021年2月1日完成LCD偏光片中国大陆地区的业务交割及并表后,全
力聚焦锂离子电池材料(以下简称“锂电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紧密把握
“碳减排、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长期战略机遇,以及消费电子产业持续升级
背景下显示细分赛道的高成长性机会,通过规模扩张、技术迭代、产业链资源整合,
打造和强化在核心业务板块的先发竞争优势,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一)锂电材料业务 
       1、业务概述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正极材料的主要产品有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锰酸锂
、三元前驱体等,其中钴酸锂主要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高端平板电
脑等;三元材料主要用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对成本较为敏感的消
费电子产品;锰酸锂主要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二轮车等产品。负极材料和电解
液均可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产品及应用具体如下: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建立多级原材料供应体系,扩宽采购渠道,并丰富供应来源,与上游原材
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此,既保障了供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又利于控制
采购成本。 
       采购订单长零单结合,优势互补。长单方面,利用公司的规模效应和资金
优势与战略供方谈定有优势的价格方案,保障供应并减弱急涨急跌行情下的价格波动
;同时零单辅助供应,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买入时点,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2)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以销定产的生产原则,每月按照销售计划统筹规划,根据产线情
况编排生产计划并提报原辅料需求至采购部门,车间管理部按生产计划进生产,完成
计划产量,各部门紧密协调,以更为灵活调配的生产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公司产品主要为独立开发,实验批量,自产供应;产品种类丰富,含常规
产品及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亦可为客户提供专线生产,以满足客户的一
站式采购需求。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以销售、研发、品质、技术支持等部门相协同的机制,根据客户
对产品的需求,组建工作小组,形成以销售为主导,研发和品质为保障,技术支持为
支撑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公司根据客户集中度或重要性情
况,分别在各地设立销售办事处,贴近客户需求,及时掌握客户对产品品质的反馈、
产品类型的需求变动等情况,以便快速地对客户反馈做出反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销
售与技术服务,与客户建立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l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锂电材料需求增加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0.6万辆,同比增
长201.5%,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已经与2019年全年持平。新
能源汽车渗透率由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预计2021年下半年中国新能
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上行的趋势,中汽协预测2021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将达到240万辆,同比增长约76%。在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全球汽车行业向
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预计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l小动力市场继续保持较高速发展 
       高工锂电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动二轮车总产量1025万辆,用锂电
池出货量约为10GWH,同比增长76.4%。预计2021年锂电二轮车的市场渗透率将由2020
年16.2%提升至23%。 
       l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延续强势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居家办公和在线教育促使消费者和教育领域
对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需求增加,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并未有效缓解,全球笔记本
与平板电脑市场继续维持高增长势头。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上
半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13380万台,同比增长41%,根据IDC数据统计,2021年上
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8040万台,同比增长24%。 
       l储能锂电池市场进入加速发展期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6.2GWH,同比增长
70.53%,随着政策对新型储能支持力度加大、电力市场商业化机制建立、储能商业模
式清晰以及锂离子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储能锂电池市场将进入加速发展期。高工锂
电预测2021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超过20GWH。 
       4、行业情况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取代消费电子市场成为锂电材料行业的第一大终端市
场。2021年在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以及全球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
化发展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1-6月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根据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
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发展展望(2030年)》,2020年
,全球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出货量达到158.2GWh,预计到2025年对动力电池的需
求量将达到1058.9GWh,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 
       除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外,消费电池领域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仍
将延续2020年的快速增长态势,国外新冠疫情防控依然严峻,居家办公和在线教育的
需求依然存在。 
       电化学储能市场作为锂电池行业的新兴市场,未来有可能引领整个行业的
发展。随着电池成本下降,能源结构转型、新基建发展和电力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锂电储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高工锂电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58GWH,2020-20
25年年复合增长率近30%。 
       (二)偏光片业务 
       1、业务概述 
       公司主要从事LCD偏光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可
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LCD模组中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附于玻璃基板两侧,下偏
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
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显示出画面。LCD模组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少了任何
一张偏光片,LCD模组都不能显示图像。 
       偏光片是生产LCD的关键部件,LCD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产品主要用途如下: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为主的采购模式,即根据生产部门制定的生产计划
,结合自身库存现状安排各类原材料的采购,同时也会根据原材料的市场供求和价格
波动等情况适时地进行备货。采购的产品主要包括PVA膜、TAC膜、保护膜、离型膜、
PSA、PET等各类原材料。 
       公司会根据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供应商,一般会与供应商先签署框架协议
,再通过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的方式进行具体的原材料采购。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公司
接到客户需求后形成销售预测分析,根据产能状况,同时考虑客户长期合作、材料供
应、产品生产周期状况等方面,综合决定生产计划。公司根据产品销售历史并结合客
户具体需求,进行少量备货。 
       公司的生产流程包括前端工程和后端工程两部分。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
委托加工为辅。前端工程是偏光片生产的核心环节,采用自主生产模式,公司将后端
工程的部分非核心生产工序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公司根据客户的订单向委托加工商提出加工计划,并以委托加工数量预测为基础向
委托加工商提供偏光片卷材,委托加工商按照加工计划进行加工,并最终根据公司的
指示直接向客户供货。 
       (3)销售模式 
       公司以直接销售模式为主,客户包括京东方、LG Display、华星光电、夏
普、咸阳彩虹光电、群创光电等主流液晶面板企业。下游大型面板生产企业客户对其
供应商有严格的要求,会对供应商的实力和主要资质(如质量、研发、生产、管理等
)进行严格的审核,经过反复的考察、改进与验收后才能通过其供应商认证,一般确
立合作关系后不会轻易变动,因此与客户的合作关系稳定。 
       公司后端生产线包括行业领先的RTS(卷材至片材)生产线与RTP(卷材至
面板)生产线,且多数工厂选址在客户工厂附近,可快速对应客户,满足客户快速换
型等需求。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面板大尺寸化趋势明确,超宽幅产线需求增长 
       显示器作为信息交互的重要端口,随着显示需求的变化,LCD面板面积逐步
增加,带来增量需求,同时产品正以“大尺寸化”趋势迅速发展,其中技术成熟、性
能稳定的大尺寸LCD面板增长趋势更加明显,根据AVC数据显示,预计2020-2023年,6
5寸(含)以上TV面板出货量将以16%的年复合增长率加速增长。 
       (2)迎面板产能转移新机遇,偏光片国产化配套需求旺盛 
       随着5G、8K等新技术逐步成熟,物联网、户外显示等更多应用的增加,庞
大的中国市场将是全球显示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全球面板产能不断往中国转
移,同时中国面板产能增速发展,市场需求扩张迅速。根据Omdia数据显示,预计到2
024年,中国大陆地区TFT-LCD面板产能将超过全球的70%,但是偏光片本土化供应依
然存在较大缺口。 
       (3)公司持续推进革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损失率 
       公司以“品质、创新”的核心价值,持续推进技术革新、成本革新以及战
略革新等,为客户提供品质优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结合生产实际与市场需求进
行有效改善措施,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降低损失率。 
       (4)持续推进偏光片技术研发,强化研发实力 
       为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原有的偏光片技术基础上,与客户建立研
发、产品测试等各类合作计划、与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不断导入新材料,持续推进
偏光片技术的研发,强化公司综合研发实力。 
       4、行业情况 
       偏光片作为下游LCD面板的主要原材料,其需求情况与LCD面板市场息息相
关,在TFT-LCD产品领域,TV仍是LCD产能面积消耗的最主要产品。在TV产品大尺寸化
以及5G和4K/8K超高清显示技术的拉动下,叠加LCD TV技术不断升级,预计LCD TV面
板出货量将持续增长。根据AVC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面积为
0.8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3%,预计2021年全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面积将达到1.
75亿平方米。大尺寸LCD TV方面,2021年1-6月,65寸(含)以上TV面板的出货面积
为0.2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7.9%,占整体TV面板的比例为32.7%,预计2021年全年,
出货面积将达到0.5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2.5%,预计未来几年仍将维持约16%的年复
合增长率。 
       IT面板领域,随着居家办公及在线教育、娱乐等需求增长,IT产品销量相
应增长,拉动IT面板需求增长。根据AVC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全球IT面板(包含
Monitor、NBPC、Tablet)出货面积为2,4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5%。此外,京东
方、华星光电等主要面板厂商也规划将现有的8.5G产线部分产能从TV转向IT生产。 
       另外,以平板拼接、交互白板、广告机、激光投影为主的商用显示,以及
车载显示、工控显示、VR/AR设备、医疗显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将推动上游平板显
示产业的迅速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概述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4,666.55万元,同比增长209.82%;实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972.64万元,同比增长659.15%;实现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2,350.56万元,同比增加75,071.12万元。
业绩同比大幅上涨主要受益于: 
       1.公司锂电材料业务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975.42万元
,同比增长1,327.91%。主要系:(1)负极材料业务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
高景气,报告期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叠加负极包头一体化项目一期达产,依托内
蒙古当地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负极产品毛利率提升显著;(2)正极业务受
益于下游动力及小动力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销量同比快速提升,同时公司持续强化
供应链管理,原材料涨价传导顺利,实现正极材料单吨盈利同比大幅提升;(3)电
解液业务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及公司自备部分六氟磷酸锂产能,同比实现扭
亏为盈。 
       2.本期偏光片业务并表带来较大业绩贡献,2021年上半年偏光片业务实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62.86万元。 
       (一)锂电材料业务 
       报告期内,受益于下游电池客户需求持续旺盛,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总出货
量6.4万吨,同比增长74.4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7,354.70万元,同比增长87.34%
,实现净利润57,904.51万元,同比增长1,29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
,975.42万元,同比增长1,327.91%。 
       负极业务 
       2021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高度景气,公司负极业务表现亮
眼,实现出货量41,536吨,同比增长107.7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585.54万元,
同比增长72.71%,并凭借性能领先的高容量快充材料,本期海外客户出货量同比增长
131%;且负极公司前五大客户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报告期内
,负极公司实现净利润26,421.34万元,同比增长780.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23,131.82万元,同比增长828.59%。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1
)期内包头一体化项目一期达产,依托内蒙古当地的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降
本增效明显,产品毛利率提升;(2)销量增长显著;(3)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毛利
率水平较高的消费类产品占比有所提升。 
       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液相融合碳化技术,高能量密度3C快充人造石墨的出
货量和产品性能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得到了全球主流消费类电池企业和终端消费品
生产企业的认可和青睐。最新一代快充类产品(3C、5C)已经在全球主流消费类企业
试产,预计2022年全面导入,公司快充消费类产品将继续领先市场。2021年上半年公
司高性价比的综合型人造石墨产品已经进入全球多家主流车企的供应链,下半年动力
类产品的销售规模将进一步大幅提升。硅基负极产品已批量应用于3C领域,且预计在
2021年下半年进入全球知名电动工具企业的供应链实现批量供货,在动力电池应用领
域,已经通过主流车企的多轮评测,待车型上市后,将实现批量应用。 
       公司内蒙古包头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已经达产,随着公司负极前道工
序产能提升,前道工序委外比例进一步降低,叠加内蒙古包头低电价的优势,公司负
极业务成本控制及供应保障进一步增强。 
       公司采取积极措施保障负极业务原材料及石墨化加工服务的长期、稳定供
应。2021年3月,负极公司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在针状焦、石油
焦、煅后焦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同时,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将积极推进第三套
针状焦装置建设,为负极公司未来3至5年的战略规划提供原料保障。此外,负极公司
还通过参股石墨化加工企业以保障石墨化加工服务的供应,并且通过内部扩产、创新
工艺,降低石墨化成本。 
       正极业务 
       2021年上半年小动力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正极公司三元材
料出货量上升,上半年正极材料实现出货量16,722吨,同比增长84.98%。期内,正极
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538.90万元,同比增长105.35%,实现净利润25,662.01万
元,同比增长1,039.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15.38万元,同比增
长1,039.46%。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 
       (1)下游动力和小动力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公司正极材料销量大幅
提升;(2)2021年上半年原材料钴和锂等产品价格上涨,带动正极材料价格提升,
公司研判市场变化因素,优化供应链体系和采购结构,使得公司正极材料售价的增幅
高于成本的增幅,单吨毛利同比大幅提升。 
       正极业务凭借高电压钴酸锂的技术领先优势,稳占全球消费类正极材料市
场的领先位置,其中新一代产品4.48V高电压钴酸锂通过国内重点客户中试样品和产
线认证,推进批量测试;4.5V高电压钴酸锂已进入全球消费类优质客户的送样评价阶
段。动力类产品的销售占比逐步提升,高镍单晶三元材料已完成车间试产,并以较好
的高温循环及DCR性能,进入车厂B轮送样;高镍NCA应用独创包覆技术,已批量供应
主流客户;通过自主开发的独特掺杂技术,实现高镍多晶产品性能领先(安全性能和
DCR增长控制),成功获得客户认可,获得吨级订单,产品进入车厂C样测试,并有望
在2022年实现批量稳定供应。 
       公司优化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以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影响:(1
)增加原料供应渠道,打通了各级原料的加工业务,中间品、钴盐、四氧化三钴、电
解钴在不同行情下,存在升贴水差异,通过分析价格趋势补充最优品种;(2)开发
客户电池废料回收及电解钴加工业务模式,降低原料成本;(3)开发了多家全球供
应商,分散采购,降低集中供应风险。上述优化措施在2021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快速
上涨的情况下,不仅保障了公司正极业务的原材料供应安全,而且降低了原材料的采
购成本。 
       为推进公司正极材料业务海外市场开拓及客户结构优化,公司与BASF达成
合资合作。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司向BASF转让正极业务子公司杉杉
能源19.6438%的股权,本次合资合作旨在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截至本
报告披露日,上述股权转让事项正有序推进中,尚未完成股权交割。 
       电解液业务 
       2021年上半年公司电解液业务实现出货量5,277吨,同比下降28.68%,下滑
主要系添加剂VC供应紧张,公司电解液产量无法满足订单需求。2021年上半年公司电
解液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30.26万元,同比增长39.62%;本期实现净利润4,965
.50万元,同比增加6,321.08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2.55万元,
同比增加5,444.23万元,主要系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及公司自备部分六氟磷
酸锂产能,毛利率大幅提升。 
       公司高镍硅碳电解液已经进入国际主流电动工具企业的供应链;高能量密
度铁锂电解液、三元中镍高电压电解液已开始在电动乘用车领域批量应用;4.48V高
电压钴酸锂电解液完成中试。添加剂方面,公司新增开发了多款提升高温性能、抑制
产气的添加剂。 
       2021年上半年公司六氟磷酸锂产线达产,在六氟磷酸锂涨价的情况下,不
仅保障了自身的原材料供应,还有效提升了电解液业务的盈利水平。期内,公司已经
启动锂盐二期项目,计划新建六氟磷酸锂产能2000吨,项目投产后,将有效保障公司
电解液的原料供应。 
       (二)偏光片业务 
       偏光片中国大陆地区业务顺利完成交割后,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2021年2
-6月,杉金光电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453.03万元,实现净利润51,462.86万元,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462.86万元。 
       偏光片业务在保持全球市场销量领先的同时,持续推进产品结构的优化以
及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占比的提升:(1)在大尺寸领域,配合客户开发量产TV用BDCell
彩虹纹改善偏光片,目前正积极推进该项目在110寸产品上的认证;公司通过开发户
外用QWP结构型偏光片,以应对迅速扩大的户外显示发展趋势;通过不断提高TV显示
用VA高穿透率偏光片的光学水平,公司将进一步帮助客户降低显示产品的功耗,满足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公司积极推进TV显示用超广视角产品与客户协商的开发进程
,为终端用户提供家用产品的广视角体验。(2)在中小型产品领域,超薄化显示产
品技术以及异形产品定制化等技术不断升级,公司的超薄型产品已通过客户的样品认
证,即将实现量产。(3)公司通过导入全新的绿色环保型溶剂,开发UV硬化技术的
无溶剂配方生产工艺,助力低碳经济发展。 
       2021年上半年,公司南京工厂和广州工厂在维持满产稼动的同时,通过设
备与工艺的改善持续推动产线提速,以持续扩大现有产线的产能,目前产能约1.3亿
平方米。公司前工程产能的提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偏光片产品的供应能力,结合分
布于全国各地的后加工生产基地,缓解市场产能紧张的状况。此外,上半年公司陆续
启动了张家港、绵阳等地的新建产能项目,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规模,
扩大市场占有率。 
       本期,公司积极推进精益生产,降本增效,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有效举措包括:持续提升现有产线的生产速度;通过对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调节和损
耗改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材料利用率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网络,确保
存货的高流通性,降低运营成本等。 
       (三)其他业务 
       光伏业务 
       2021年上半年,光伏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76.52万元,同比增长46.6
4%,主要系组件销量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60万元,同比下降87.4
0%,主要系组件产品受上游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组件终端售价涨幅不及原辅
材料价格涨幅,组件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8.45个百分点,导致公司光伏业务本
期净利润同比下滑。 
       相关资产剥离进展 
       公司近年来对储能、充电桩、锂离子电容和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研发等非核
心业务,相继采取停止新增投入、收缩业务规模、精简人员和控制费用等措施,并积
极推进该等业务和资产的剥离工作。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富银融资股份的剩余股权已
完成出售;储能业务运维平台公司的股权处置已完成;充电桩业务正与意向收购方进
行洽谈。 
       报告期,充电桩业务萎缩,盈利能力下滑,本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5,284.75万元,其中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准备合计3,344.99万元;储
能、锂离子电容、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研发业务等业务继续推进业务调整,本期实现归
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3.7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1)重大资产购买 
       2020年,公司实施了收购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的重大资产
重组事宜,于2021年2月1日完成了本次收购的中国大陆交割,具体资产交割情况见公
司于2021年2月4日在上交所网站发布的公告。自2021年2月1日起,公司将北京乐金10
0%股权、南京乐金LCD偏光片业务、广州乐金LCD偏光片业务、原LG化学持有的LCD偏
光片资产以及LCD偏光片业务有关知识产权纳入公司合并范围。 
       截至本报告落款日,本次重大资产购买的标的资产之一的LCD偏光片业务有
关知识产权的变更登记程序尚在进行中;台湾乐金LCD偏光片业务的交割工作持续推
进中。 
       本期,公司收购的偏光片业务为公司带来较大的业绩贡献。 
       (2)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 
       2020年6月9日,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0年度非公开
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相关议案。鉴于公司2019年度权益分派已实施完成、拟收购的标
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也已完成,2021年4月26日、5月12日,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
十三次会议、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
股股票预案的相关议案,对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上限、发行价格、募集资金总额、发行
对象认购股票的数量和金额等内容进行了相应修订。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报材料,并分别于2021年5
月20日、5月3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和《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
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于6月26日和8月6日披露了对上述一次反馈意见的
回复及其修订稿。 
       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尚需取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复,公司将积极
推进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的落实,并就相关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杉杉能源部分股权转让 
       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新能源及其全资子公司甬湘投资与BASF签署《
股权收购协议》,就BASF购买杉杉能源部分股权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其中:宁波新能
源和甬湘投资分别向BASF转让杉杉能源5.6192%和14.0246%的股权,合计19.6438%的
股权。 
       除上述股权转让外,BASF将同时向除宁波新能源和甬湘投资之外的杉杉能
源的其他小股东购买其所持杉杉能源合计31.3562%的股权。上述交易完成后,杉杉能
源股东变更为:BASF持有其51%的股权,甬湘投资持有其49%的股权。公司将不再对杉
杉能源实施控制,杉杉能源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本次合资合作旨在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将杉杉能源打造为全球领先的正极
材料供应商,以实现互利共赢。本次合资合作,有助于杉杉能源在全球新能源发展浪
潮下,借由BASF所拥有的全球领先车企合作资源、全球化产业布局、核心专利技术授
权、国际品牌影响力等优势,加快切入全球市场,推进其海外市场开拓与客户结构优
化,提升其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将有效弥补BASF正极材料业务的中国产能
短缺,符合其电池材料业务全球市场布局的实际需要。 
       本次股权转让事项已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公司2021年第三
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截至本报告披露日,上述股权转让事项正有序推进中,尚
未完成股权交割。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 
       公司的核心业务均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和面板产业
的相关政策出台与调整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升盈利能力,以应对国家支持政策调整
带来的影响;持续关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在产业投入时进行充分的调研和
论证,并及时调整业务投入,降低政策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适时引入外部资本
,实现优势互补,分担投资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
型或收购兼并等方式进入锂电材料行业参与竞争。同时现有锂电材料企业亦纷纷扩充
产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未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可能出现结构性、阶段
性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将加剧。 
       随着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量产,市场供应过剩时,偏光片价格存在降
价风险。同时面临其他偏光片厂商的竞争。 
       应对措施: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风险,公司将持续通过依靠技术创新
、产品升级及精益管理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原材料包括碳酸锂、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针
状焦、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比重较大,上述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偏光片原材料主要集中在日、韩相关企业,特别是PVA膜、TAC膜等,若上
游原材料供应商出现较大的经营变动或者外贸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将对公司偏光片业
务生产经营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应对措施:实时追踪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强与上游原料供应产业链的
联系,形成战略合作,签订年度供应协议,保障公司原材料的安全、及时供应,减少
风险,降低成本。 
       4、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 
       锂电池虽然目前是二次电池中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种类,但其技术更新速
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若其他类型电池如燃料电池、锂硫电池、固
态电池、超级电容电池取得了革命性发展,克服了目前应用中的重大问题,而公司不
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将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虽然当前LCD在平板显示行业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新型显示技术如OLED、
Micro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LCD显示地位形成挑战,从而影响到公司LCD偏光
片业务的需求和盈利空间。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对相
关前沿技术进行储备,以应对技术更新带来的替代风险。 
       5、汇率风险 
       由于公司部分采购与销售来自于境外,与境外支付渠道的结算涉及美元、
欧元等多种货币。因此外币资产会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 
       应对措施:将密切关注汇率动态,在签订合同中考虑相应的汇率波动风险
,同时合理谨慎利用相关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锂电材料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自1999年开始产业化负极材料,2003年涉足正极材料,2005年涉足电
解液,在锂电材料领域已有20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实践,在产品品质控制与单吨
成本降控上有丰富的工艺技术实践与经验。多年来,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
发展思路,致力于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与国际前沿的
研发理念保持同步。 
       公司正极材料子公司杉杉能源、负极材料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均先后入
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公司三大材料均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团队,在产品、工艺、装备方面,具有
自主开发的传统,能快速将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及市场优势,依靠新
产品、新技术实现先发优势。公司研究院实验室通过了国家CNAS认可体系,具备理化
定性、定量、材料表面及结构、扣式电池和软包电池制作及分析检测能力,充分保障
了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公司在高电压高容量3C消费电子产品类钴酸锂正极材料技术上一直保持行
业领先地位,与国内外优秀消费类电池生产商以及终端产品生产商形成战略合作开发
,并进一步巩固在该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在三元材料尤其是高镍动力型三元正极材
料方面,公司在高品质前驱体生产、高镍掺杂与表面改性、高镍单晶材料、超高镍低
钴/无钴材料等技术领域已经构建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客户
的需求。公司前驱体材料的研发已经步入正轨并实现湿法-火法联动,可以为高电压
钴酸锂、高镍/超高镍三元材料的开发提供强有力支撑,并已将多项前驱体技术应用
于产品中,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杉杉负极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
的企业,拥有包括材料造粒、表面改性、球化、热处理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公司自
主开发的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技术、快充包覆技术、硅负极前驱体合成技术均处于行业
前列,所应用产品的性能被下游核心客户认可。动力类产品方面,公司突破高能量密
度快充技术瓶颈,开发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兼顾快充的动力类产品,消费类产品方面
,公司突破数码类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技术瓶颈,打造新一代低膨胀造粒技术平台,突
破生焦二次颗粒5C快充技术瓶颈,打造新一代5C高能量密度技术平台。硅基负极方面
,公司掌握了硅基负极材料前驱体批量化合成核心技术,搭载该技术所合成的材料已
经通过下游核心客户测试。公司突破了预锂化硅材料嵌入均匀性技术瓶颈,该款材料
处于海外主流客户测试的第一梯队。生产设备方面,公司完成了新一代包覆技术国内
首套设备的调试、第三代大型低温包覆设备的使用和新型连续低温包覆设备的开发验
证,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能有效降低能耗,节省成本。 
       公司电解液产品类别齐全,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与高镍三元、高电
压三元、高电压钴酸锂、硅碳负极、高比能磷酸铁锂等相匹配的电解液方面具有优势
和特点,已经形成了杉杉电解液自主的产品开发和应用体系。公司自主开发并量产了
多款添加剂,并储备了多款新型添加剂的合成量产技术。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正极材料已有授权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
实用新型专利80项,包括国际专利3项。负极材料已有授权专利121项,其中发明专利
101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包括国际专利2项。电解液已有授权专利93项,其中发明
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44项,包括国际专利2项。 
       2、客户优势 
       公司凭借在锂电材料领域的市场积累,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与全
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ATL、LGES、CATL、比亚迪、
力神、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国轩高科、亿纬锂能、SDI等国内外主流的电芯企业。
公司以市场和产品为导向,始终与客户保持紧密的业务往来和顺畅的沟通,并与终端
客户保持紧密联系,推动与终端客户的项目合作。因此公司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了解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客户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偏好,并与大客户保持长期深入稳
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资源共享。 
       3、规模优势 
       公司根植于锂电材料产业二十多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综合产能行业领
先。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正极材料产能6万吨,负极材料产能12万吨,电解液
产能4万吨。 
       公司正极有四大生产基地,涵盖火法和湿法产线。湿法产线,可生产从低
镍到高镍的各种规格单晶/二次球三元前驱体系列产品、特种掺杂包覆的氧化钴等高
端定制需求产品,主要满足内部生产需要。火法产线主要生产包括钴酸锂(LCO)、锰
酸锂(LMO)、三元材料(NCM/NCA)系等3个大系产品。 
       公司负极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产线已达产,依
托内蒙古当地的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进
一步提升杉杉负极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启动了内
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计划2021年年底起陆续建成投试产。
公司还计划在四川眉山新建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两期产能
各为10万吨,一期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6个月(自取得一期项目施工许可证之日起算)
,二期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6个月(计划自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并取得相关施工许可后开
工)。 
       4、产业链布局优势 
       公司通过战略合资合作、自建一体化基地等方式完善了锂电材料产业链布
局。对于上游关键原材料锂等资源,公司成立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自建锂盐产能,
一期项目2.5万吨产能预计2021年9月底试产。通过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发
挥各自优势,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正极材料方面,公司和紫金矿业、吉利集团合资
建立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保障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供应;负极材料方面,公
司通过与国内顶尖负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采取自建、参股等形式扩
充石墨化产能,保证公司负极原材料和主要工艺环节的供应安全和成本优势;电解液
方面,公司现有六氟磷酸锂产能2000吨,计划新建2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建成投产
后,公司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将达到4000吨,不仅保障了公司电解液原材料的供应安全
,同时可以降低公司电解液的原材料成本。 
       (二)偏光片核心竞争力分析 
       1、规模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8条偏光片前端生产线,其中5条为2米以上的超宽幅生产线(
其中两条为韩国梧仓搬迁产线),是全球超宽幅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也是业内首家使
用超宽幅生产线的公司,其中2600毫米超宽幅生产线是全球最大宽幅生产线,公司产
能从1490毫米到超大宽幅2600毫米均有覆盖,产能规模大且可对应丰富的产品应用。
上半年公司又陆续启动了张家港、绵阳等地的新项目,公司整体产能有望进一步得到
提升。 
       此外,在2003年,公司就率先在南京投资了后加工产线,目前拥有分布于
全国各地的后加工基地12个,后加工生产实力雄厚。后端生产线包括行业领先的RTS
(卷材至片材)生产线与RTP(卷材至面板)生产线,可快速对应客户,满足客户快
速换型等需求。 
       2、市场优势 
       公司偏光片业务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从2013年起已成为行业龙头。根据市
场调研机构Omida的数据显示,2020年LG化学偏光片业务(公司在2021年2月1日完成
了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大陆地区的收购)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
。从不同的显示应用领域来看,2020年,LG化学在大尺寸TFT-LCD用偏光片(大尺寸
指的是9英寸及以上)的市场份额为24.1%,在LCDTV用偏光片的市场份额为25%,在Mo
nitor用偏光片的市场份额为24%,均排名全球第一,其中65寸(含)以上占比更是高
达40%以上。 
       数据来源:Omdia 
       3、客户优势 
       公司与全球领先的LCD面板制造商京东方、LGDisplay、华星光电、咸阳彩
虹光电、夏普、及群创光电等均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下游客户一般设有较为
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对于通过其供应商认证的企业,一般会维持较为长期、稳定
的合作关系。凭借领先于行业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公司的产品与服务获得了客户公
司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双方供货关系稳定,可迅速高效地应对客户需求,并积极配合
客户开发新产品。此外,公司在为客户提供稳定优质的偏光片产品的同时,可为下游
LCD面板制造商提供整套可用于其后端生产的RTP生产线(卷材至面板),且多数工厂
选址在客户工厂附近,具备贴近客户、供应便利的优势,在满足客户产线特性需求的
同时可合理控制运输及包装成本。 
       4、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作为偏光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基于原LG化学在
偏光片领域20多年的技术研发积淀,通过超大尺寸、超薄化、高对比度、广视角等偏
光片差异化技术领先市场。目前公司已在韩国、中国、日本、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申
请/注册LCD偏光片专利(1,000多项)并拥有与LCD偏光片业务相关的专有技术等,且
已掌握多项偏光片制程关键技术,并不断拓展针对高端LCD面板市场的偏光片创新技
术。 
       偏光片生产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包括光学、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
子等多种专业技术,制造难度大,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公司作为全球偏
光片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偏光片业务起步较早,目前已掌握偏光片产品的全套核
心生产工艺。未来,在偏光片终端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下,公司将加大研发投
入,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持续推进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确保偏光片产品优异的性能和
市场竞争力。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概述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1,589.67万元,同比下降5.35%;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00.41万元,同比下降48.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378.36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锂电材料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快速
复苏和景气度持续提升,实现了全年销量和净利润的较高增长。锂电材料业务总销售
量超10万吨,同比增长2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73.21万元,同比
增长9.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3,079.83万元,同
比增长39.10%。 
       报告期业绩同比下降原因主要如下: 
       1、非核心业务充电桩、储能、服装等亏损同比大幅增加,合计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94.0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3,037.2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9,175.7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2,142.93万元
。充电桩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16.8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5,959.87
万元,主要系受疫情影响,充电需求大幅下滑,导致业务萎缩,资产盈利能力下滑,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信用减值准备合计4,892.00万元;服装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8.6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4,645.23万元。 
       2、本期,公司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主要为公司所属联营
企业穗甬控股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龙江交通601188.SH)计提减值准备38,710.82万
元导致其当期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使得公司按权益法确认的穗甬控股长期股权投资
收益同比大幅下降,确认投资收益-7,230.97万元。 
       3、期内公司陆续处置所持金融资产,导致期内相关权益带来的现金分红同
比下降4,188.5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收购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的重大资
产重组事宜,于2021年2月1日完成了本次收购的中国大陆交割。自2021年2月1日起,
公司将北京乐金100%股权、南京乐金LCD偏光片业务、广州乐金LCD偏光片业务、原LG
化学持有的LCD偏光片资产以及LCD偏光片业务有关知识产权纳入公司合并范围。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本次重大资产购买的标的资产之一的杉金光电(北京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LCD偏光片业务有关知识产权的变更登记程序尚
在进行中;台湾乐金LCD偏光片业务的交割工作持续推进中;中国大陆交割完成后的
相关审计工作尚在进行中。 
       (一)锂电材料业务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动力电池装
机量均大幅下滑,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复苏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公司凭
借领先的产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遇,锂电材料业务实现了销量和利润
的较高增长。报告期内,锂电材料业务总销售量超10万吨,同比增长21.05%;主营业
务收入691,552.47万元,同比增长1.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73.21万
元,同比增长9.17%。 
       正极业务 
       受益于小动力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及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复
苏回升,正极公司三元材料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全年实现正极材料销售量30,048吨,
同比增长38.44%。期内,正极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4,871.28万元,同比增长4.75
%,实现净利润20,244.96万元,同比下降27.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
96.91万元,同比下降27.78%,业绩变动主要因为受2020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下降影
响,正极材料平均售价同比低于去年平均水平,单吨毛利同比下滑,同时期内非经常
性损益同比减少。 
       产品技术方面,公司凭借高电压钴酸锂的技术领先优势,稳占全球消费类
正极材料市场的领先位置。其中新一代产品4.48V高电压钴酸锂已批量供应全球主流
消费类客户,更高电压钴酸锂已与主流消费类客户进行联合开发;公司动力类产品的
销售占比逐步提升,高镍单晶三元动力材料和NCMA已通过主要动力电池客户的测试,
预计会成为未来公司正极材料业务的主要增量。 
       供应链方面,公司通过(1)长单保障供应,短单配合优化采购成本;(2
)利用原材料国内外价差及中间品与盐类的价差,及时调整采购占比;(3)原料自
产和对外采购相结合等方式,在2020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的情况下,保障了
公司正极业务的原材料供应安全,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负极业务 
       2020年公司负极业务实现销售量58,977吨,同比增长24.47%,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251,795.04万元,同比下降1.03%,收入同比下滑主要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导
致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公司海外客户销售量依然稳健,凭借性能领先的高容量快
充材料,2020年海外客户销售量同比增长53%。报告期内,负极业务实现净利润21,23
0.70万元,同比增长20.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97.55万元,同
比增长18.76%。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1)期内包头一体化项目一期产线全
线拉通,依托内蒙古当地的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降本增效明显,产品盈利能
力提升显著;(2)产品结构持续改善,毛利率水平较高的消费类产品占比提升;(3
)销量规模提升显著。 
       在产品技术方面,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液相融合碳化技术,高能量密度3C
快充人造石墨的出货量和产品性能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得到了全球主流消费类电池
企业的认可和青睐,产品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负极材料高端产品的销售占比明显提
升。同时凭借高性价比快充人造石墨,海外市场销量大幅增长,客户结构进一步改善
。2021年公司低成本高性能的综合型人造石墨产品也有望进入全球主流车企的供应链
,动力类产品的销售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在产能方面,公司内蒙古包头一体化项目一期逐步达产,公司负极前道工
序产能提升,石墨化委外比例进一步降低,负极材料成本控制及供应保障进一步增强
。 
       供应链方面,公司依托与国内优质原材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低
成本原材料,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通过内部提产加外协点整合的策略降低石墨
化成本。 
       电解液业务 
       2020年公司电解液业务实现销售量19,905吨,同比下降4.77%,销量下滑主
要系为加强信用风险管控,优化客户结构,减少了与回款能力差的客户合作。2020年
公司电解液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886.15万元,同比下降4.19%;本期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8万元,同比大幅减亏,主要是一方面2020年下半年电
解液价格上涨,毛利率有所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应收账款控制较好,信用减值损失
同比大幅减少。 
       产品技术方面,高比能量密度铁锂动力电解液、高镍三元动力电解液、4.3
5V三元中镍高电压电解液已开始在电动乘用车领域批量应用。公司突破了高镍正极系
列添加剂的关键技术,解决了高镍、高压三元电池产气问题,产品在抑制DCR增长方
面有明显优势。 
       供应链方面,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产线逐步拉通,同时自产部分添加剂
,在2020年下半年锂盐涨价的情况下,不仅保障了自身的原材料供应,还有效提升了
电解液业务的盈利水平。 
       (二)其他业务 
       光伏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业务通过主动提升生产工艺,积极抓住海外市场组件
需求增长机遇,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156.00万元,同比增长19.23%。全年实现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08.93万元,同比下降55.62%,净利润下滑主要系:(1
)公司组件销售中出口业务占比超8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使公司确认的人
民币收入受到影响;(2)受疫情影响,出口海运费一度从1800美元/柜上涨到8000美
元/柜,海运费用成倍增加;(3)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电池片及玻璃等价格持续上
涨,组件生产成本攀升,组件终端销售价格涨幅不及原辅材料价格涨幅,在组件销量
同比增长35.74%的情况下,但因组件销售毛利率同比下滑5.32个百分点,毛利同比减
少1,778.00万元;电站方面,受电站折旧同比增加、再生能源补贴同比减少等因素影
响,报告期内电站业务毛利同比减少1,614.35万元,两者合计毛利同比减少3,392.35
万元;(4)公司管理费用因新增生产厂房租赁以及股份改制发生审计、评估、律所
等中介费用等带来的费用同比增加。 
       投资业务 
       公司投资业务主要为金融股权投资,主要包括稠州银行、宁波银行和洛阳
钼业。 
       公司持有稠州银行24,726万股,占稠州银行总股本的7.06%,期内收到现金
分红2,472.60万元。本期,稠州银行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按权益法核算)为11,377.2
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杉杉创投通过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以21.07元/
股的价格认购宁波银行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18,984,337股(2020年11月16日解禁流通
),并于期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完毕上述宁波银行股票,成交金额约6.3亿元,
获得投资收益约2.2亿元。同时公司基于战略发展和资金需求规划,对原直接持有的
宁波银行股票在报告期内减持了64,644,780股,成交金额约19.36亿元,期末,公司
尚持有宁波银行870.88万股,于期后减持完毕,成交金额约3.39亿元。2020年度,公
司合计确认宁波银行现金分红2,851.55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杉杉创投累计减持洛阳钼业股票81,308,757股,成交
金额约4.36亿元;期末,仍间接持有洛阳钼业389,895,432股,占其总股本的1.81%,
期内确认现金分红2,026.18万元。 
       上述金融资产处置事项属于公司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拟
对公司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进行处置的议案》。 
       其他 
       公司持续推进聚焦战略,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以集中资源发展主业。 
       期内,公司已对储能、充电桩、锂离子电容和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研发业务
采取停止新增投入、收缩业务规模、精简人员和控制费用等措施。同时,公司将进一
步推进储能、充电桩等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和资产处置。 
       报告期,充电桩业务因受疫情影响,充电需求大幅下滑,导致业务萎缩,
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216.8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5,959.87万元,
其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信用减值准备合计4,892万元。 
       储能、锂离子电容、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研发业务等业务继续推进业务调整
,在逐步关停和处置的过程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相关资产计提了折旧及减值准
备,报告期合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338.57万元。 
       公司已于期内实施服装品牌运营业务和类金融业务的相关股权出售,上述
业务分别于2020年7月起和2021年起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0年1-6月,服装
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98.74万元,同比下降71.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5,038.6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4,645.23万元,主要系受疫情影响销量同比下降
,同时为减少存货压力采取降价等措施。本期,类金融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
利润125.40万元,同比下降91.24%,主要系受疫情影响公司放缓业务投放,导致公司
利息收入和咨询费收入减少。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偏光片业务 
       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器(英文通称为LCD,LiquidCrystalDisplay)的重要关
键零部件之一,其主要应用原理是使不具偏极性的自然光,产生偏极化,转变成偏极
光,加上液晶分子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从而提高透光率和视角范围
,形成防眩等功能,是面板产业上游原材料领域十分重要的一类产品,占LCD总生产
成本约10~20%。偏光片的传统终端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有TV、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
板等,近年来,随着LCD面板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偏光片在商显、车载、工
控、医疗等新领域的应用也开始快速发展。 
       偏光片业务具有较高的技术、资金、认证等行业壁垒,且市场集中度高,2
020年以前,全球市场主要份额被LG化学、日东电工、住友化学、三星SDI等几家日韩
厂商所垄断,根据AVC的数据,2019年上述四家企业的全球出货份额占比接近78%,其
中LG化学的出货份额占比第一,为23%。报告期内,公司启动收购了LG化学旗下LCD偏
光片业务,并在2021年2月完成了本次交易的中国大陆交割,通过本次并购,公司将
成为LCD偏光片产业龙头。 
       (1)国内偏光片市场规模增长 
       随着国内LCD面板高世代线的先后建立,LCD面板产能快速增长,中国面板
产能占比稳步提升,已成为全球第一的LCD面板生产国,中国偏光片需求也将进入高
速增长阶段。根据Omdia数据,中国大陆地区偏光片市场需求将从2020年的2.9亿平方
米增加到2024年的4.4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 
       (2)大尺寸是下游LCD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将带动LCD偏光片向大宽幅发
展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屏幕的大尺寸化已成为LCD电视的主流发展方向。随着
5G,8K超高清技术的蓬勃发展,显示产业正加速更新换代并向大尺寸方向发展。根据
Omdia数据,TV用面板需求面积预计将从2020年的1.64亿平方米增加到2024年的1.9亿
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4%,其中65寸以上大尺寸增长更加显著,预计在TV面板中的面
积占比将从20年的29%,增加到24年的37%。 
       (3)偏光片产业正在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 
       目前偏光片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行业处于国产化
替代进程中。从下游面板产业发展历史来看,其产业国际转移路径经历了日本-韩国-
中国台湾-中国大陆。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显示面板和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扩张,
偏光片需求正逐步转移至中国大陆,根据Omdia数据,预计2021年国内偏光片需求将
达到3.8亿平方米,而国内偏光片产能不到2.5亿平方米,尚有30%以上的供应缺口,
本地化替代空间巨大。同时由于物流运输成本低,国内偏光片厂商对面板厂商的响应
更加及时,能够更好的配合面板厂商进行研发生产,因此偏光片国产化配套需求强烈
。 
       2、锂电材料业务 
       (1)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进入加速成长期 
       随着全球主导型经济体的碳排放承诺进一步清晰,围绕绿色经济的扶持和
激励政策将更加积极。从传统车企巨头到造车新势力,具备较强产品力的新能源车型
将在全球市场密集上市,优质供给的涌现将创造和引领需求,全球汽车行业向智能化
、电动化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根据高工锂电预测,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在
418-468万辆,同比增长34%-50%,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20-1,38
9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近30%。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已进入政策扶持与产品力驱动共
振的新周期,动力电池需求加速。预计2021年全球车用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214-24
5GWH,同比增长39%-59%,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对应的动力电池需求约619-776GWH
。 
       (2)二轮车市场增长强劲 
       随着新国标政策持续深入,电动二轮车将迎来铅酸改锂电池的结构性机会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0年中国电动二轮车销量预计3,800万辆,同比增长5.2%,
其中锂电二轮车销量达到1,025万辆,同比增长50.7%,对应的电动二轮车用锂电池的
出货量约为10GWH,同比增长76.4%。预计未来2-3年国内将出现一波铅酸换锂电二轮
车的热潮,推动锂电二轮车高速增长。受疫情影响,国内外消费者的出行方式逐渐改
变及外卖需求驱动,对锂电两轮车市场消费带动加速,国内需求稳步提升,中国电动
自行车锂电化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3)部分消费终端市场复苏 
       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也是锂离子电池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近几年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增速平缓,部分终端市场甚至出现负
增长。但2020年的新冠疫情带来了居家办公和在线教育需求的增加,根据IDC数据统
计,2020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1.64亿台,同比增加13.6%。根据TrendForce数据,2
020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首次超过2亿台,同比增长22.5%。随着教育和娱乐需求
的增长,预计2021年平板和笔记本电脑市场仍会延续2020年的增长势头。 
       (4)储能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0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6.2GWH,其中电力储能
6.6GWH,占比40.7%,通信储能7.4GWH,占比45.7%。电力储能方面,在新能源并网、
电力辅助补偿政策和电力价格调整等新一轮利好因素支持下,预计2023年中国电力储
能锂电池将取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电力储能锂电池需求量将达到8.8GWH。通信储能方
面,2020年需求主要来自5G基站的改造和4G基站的锂电换铅酸的替换潮。高工锂电预
计,2021年5G基站将开始由“4G改造”到“新建5G”的建设模式,新建5G基站带来的
锂电池需求将快速增加。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致力于打造和强化在核心业务板块的领导地位,通过规模扩张、技术
迭代、产业链资源整合,在产业价值链中构筑坚固的护城河壁垒,打造全球领先的高
科技企业。 
       通过并购全球领先的LCD偏光片业务,扩展产业布局,引入新的盈利增长点
,与现有锂电材料业务形成“科技双引擎”;在两大核心业务的人才优势、技术积累
、品牌地位、产品实力和客户资源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和管理升级,进一
步扩大产能规模、丰富产品结构、强化功能品质,提升相应市场份额,以深度参与显
示产业转型与迭代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变革这两个大趋势所带来的高成长
性机会,巩固并扩大绝对领先地位,构建“LCD偏光片+锂电材料”双轮驱动的发展新
格局。 
       1、强化LCD偏光片业务的技术和规模领先优势,稳固全球绝对领先地位。 
       (1)积极推进新产线投资。面对中国地区不断增加的面板产能需求,公司
将积极推进偏光片新产线投资,扩大产能,强化规模优势,继续快速提升市场份额。
 
       (2)持续构造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体系。公司将持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
续构建并优化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体系。 
       (3)构筑国内研发中心。公司将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加强研发队伍建设
和扩大研发投入。紧随市场和客户需求,持续产品创新,满足并超越客户期待。 
       (4)持续挖掘和完善国内原材料供应体系。公司将持续追踪和挖掘本土供
应商,强化与本土供应商的协同发展,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2、锂电材料业务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强化在产品、
产能、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抓住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全力以赴抢
占市场。 
       (1)持续产品技术创新。公司以客户需求为价值导向,加大产品技术创新投
入,加快面向市场应用的产品技术革新,充分发挥各产业研发平台的积极性和活力,
保障“开发一代、应用一代、储备一代”。 
       (2)优化客户结构,紧跟市场核心需求。优质客户能有效解决市场和技术两
大核心问题。在数码产品领域,公司将重点关注核心大客户需求,并切实了解国际顶
尖手机厂商终端客户的最新要求。动力产品领域,公司将继续深化与一流动力电池企
业和终端车企的合作,瞄准大需求、大项目,以技术、成本拉动市场。 
       (3)扩充有效产能,保持规模优势。动力领域的需求增长并非渐进式,一个
项目动辄数以万吨计,产能的扩充需要适度超前,公司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扩充产
能,提升产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4)稳固生产制造优势。着力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工艺转变,创
新制造水平,优化工艺流程,持续推出具有技术领先、高性价比、具有生命力的产品
。科学合理布局,增强对抗意外风险能力,确保强大的产品制造供应能力。 
       (5)深化合作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及促成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优质企业的
战略合作关系,具体在上游锁定或布局关键资源、以保障原材料供应和降低采购成本
,在下游战略绑定优质电池企业、以稳定销售渠道和降低经营风险,通过以上策略深
化与伙伴企业的联系,实现双赢协同发展。同时,还将积极推进与同行业优质企业的
资本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助力全行业市场的蓬勃发展。 
       (三)经营计划 
       2020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1,589.67万元,同比下降5.35%;扣非后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78.36万元,低于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披露的计划
目标,主要系非核心业务充电桩、储能和服装业务等亏损同比大幅增加;公司持有长
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以及期内公司陆续处置所持金融资产,导致期内相关
权益带来的现金分红同比下降所致。 
       2021年,公司将继续贯彻聚焦主业的整体发展战略,集中资源发展偏光片
业务和锂电材料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行业龙头地位。同时公司将加速推进充
电桩、储能等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和资产处置,以降低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 
       本次收购的LCD偏光片业务将从2021年2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预计20
21年全年公司主营收入将翻番,经营业绩实现较高增长。 
       1、偏光片业务 
       (1)投资新产线,扩大市场规模。 
       中国面板产能持续提升,偏光片本地化供应存在较大缺口。为缓解公司南
京工厂产能紧张状况,满足下游TV和IT市场的需求,公司规划在张家港新投资2条LCD
偏光片产线,年产能4000万平方米,预计2021年9月开工建设,总建设周期约27个月
。新产线的投资有利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2)构建高附加值产品体系。 
       公司将不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持续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额;以客户
需求及品质要求为导向,加快产品开发速度,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拓展新的产
品应用领域。 
       持续扩大大尺寸TV产品的销售及市场占比;聚焦高附加值TV产品的开发;
强化IT等中小尺寸产品的需求应用;对产品规格数量进行优化,聚焦优势产品,降低
生产成本。 
       (3)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率和直通率。 
       通过设备改造和生产工艺革新,提升现有产线的生产速度和产线利用率,
扩大生产能力,并减少品质损失和原材料损失,提高产品良率和直通率。 
       (4)强化研发力量,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 
       坚持开放创新,在国内构建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创新型人
才,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加强与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合作,
共同参与面向终端市场的产品开发,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2、锂电材料业务 
       (1)扩充产能,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要。 
       动力电池市场已进入加速成长期,EVtank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1.1万辆,同比增长49.8%,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
量1,640万辆,整体渗透率将超过20%。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负极材料单月最高销量超
过8000吨,再加上公司负极前道工序产能不足,为应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保持公
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将在2021年新建内蒙古包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二
期)。 
       (2)深化产品技术领先战略,持续提升产品性价比。 
       为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和技
术实力,持续提升产品性价比,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1)正极材料 
       深化产品技术领先优势。2021年钴酸锂的研发方向为:(1)4.45V高倍率
长循环型LCO,此产品可满足10-15C大倍率放电,高温循环700周,主要应用于无人机
和电子烟领域;(2)4.5V+LCO(4.5V&4.53V),此产品适用于快充手机及笔记
本电脑领域;(3)更高电压LCO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联合开发定制。 
       2021年三元材料研发将聚焦核心客户需求,围绕高性价比、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性以及高功率的市场需求方向进行产品创新,通过低钴、去钴化、高镍化、高
电压、高压实密度以及NCMA等方向的技术革新实现产品领先。 
       2)负极材料 
       持续扩大消费电子快充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在高能量密度低膨胀方向以
及高能量密度快充方向、大倍率快充方向开发突破现有产品性能的新产品,持续推进
产品更新迭代,扩大领先优势。 
       聚焦低成本高性能的综合型人造石墨产品开发,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市场
份额:围绕高能量密度兼顾快充、极致快充且低成本等方向,快速响应动力电池的高
速增长需求。 
       储能领域:专注超低成本且超长寿命人造石墨产品的开发,满足储能产业
需求。 
       新型负极方向:重点开发第二代高首效硅负极,新增第二代硅负极产能,
探索匹配硅材料的石墨技术,实现兼具高能量、快充和低膨胀的复合材料。 
       3)电解液 
       技术上聚焦提升铁锂和三元能量密度、降低产品DCR及变化率、提升电池功
率性能、提升电池充电上限电压的添加剂的开发。 
       针对市场需求,专注高比能量密度铁锂电解液、中镍高压三元动力电解液
、高镍石墨动力电解液、高镍硅碳负极电解液、4.48V以上钴酸锂数码电解液,48V启
停电解液,高功率三元功率HEV/PHEV电解液的开发和产业化。 
       (3)强化大客户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合资合作。 
       公司将深耕大客户市场,深化与电池企业的合作,提高优质客户占有率。
在3C消费电池领域,继续以大客户ATL、LGC、SDI等为核心,并保持与国际一流手机
厂商的紧密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客户需求动向,推动与电池厂家的高效合作。在动力
电池应用领域,进一步加强与Tier1动力电池企业的战略绑定以及与终端车企的交流
合作,通过规模优势和高性价比的产品,提升公司市场份额。 
       积极推进与产业链内国际领先企业的资本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强化行业
领先优势,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述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
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因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公司所需的资金需求: 
       公司资金筹集主要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银行
贷款融资、处置所持金融资产和供应商货款融资等方式,并适时开展融资租赁等多种
渠道方式融资。 
       为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支持公司重大资产购买,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增强
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0年6月,公司筹划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拟筹集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1.36亿元(含本数),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置换
公司购买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权
益的前期投入。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报中国证监会审批。 
       2021年,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拟对合并范围内公司提供担保全年额度为1
65.035亿元(含合并范围内互相担保);公司控股股东杉杉集团拟为公司提供担保全年
额度为20亿元。同时,公司经营层将根据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和资金使用规划,结合证
券市场状况并考虑公司资产配置状况和经营、投资活动资金的实际需求,在授权范围
内对公司间接持有的洛阳钼业股份择机进行处置变现。 
       主要的重大资本支出项目有: 
       1、张家港杉金年产4000万平方米LCD用偏光片生产线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金额21.87亿元; 
       2、大长沙10万吨锂电正极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金额24.7亿元; 
       3、内蒙古包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二期),固定资产投
资金额15.35亿元; 
       4、永杉锂业年产4.5万吨锂盐项目(一期),固定资产投资金额7.69亿元
。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 
       公司的核心业务均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和面板产业
的相关政策出台与调整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升盈利能力,以应对国家支持政策调整
带来的影响;持续关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在产业投入时进行充分的调研和
论证,并及时调整业务投入,降低政策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适时引入外部资本
,实现优势互补,分担投资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量产,市场供应过剩时,偏光片价格存在降
价风险。同时面临其他偏光片厂商的竞争。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
型或收购兼并等方式进入锂电材料行业参与竞争。同时现有锂电材料企业亦纷纷扩充
产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未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可能出现结构性、阶段
性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将加剧。 
       应对措施: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风险,公司将持续通过依靠技术创新
、产品升级及精益管理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偏光片原材料主要集中在日、韩相关企业,特别是PVA膜、TAC膜等,若上
游原材料供应商出现较大的经营变动或者外贸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将对公司偏光片业
务生产经营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原材料包括碳酸锂、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针
状焦、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比重较大,上述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应对措施:实时追踪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强与上游原料供应产业链的
联系,形成战略合作,签订年度供应协议,保障公司原材料的安全、及时供应,减少
风险,降低成本。 
       4、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 
       虽然当前LCD在平板显示行业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新型显示技术如OLED、
Micro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LCD显示地位形成挑战,从而影响到公司LCD偏光
片业务的需求和盈利空间。 
       锂电池虽然目前是二次电池中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种类,但其技术更新速
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若其他类型电池如燃料电池、锂硫电池、固
态电池、超级电容电池取得了革命性发展,克服了目前应用中的重大问题,而公司不
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将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对相
关前沿技术进行储备,以应对技术更新带来的替代风险。 
       5、汇率风险 
       由于公司部分采购与销售来自于境外,与境外支付渠道的结算涉及美元、
欧元等多种货币。因此外币资产会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 
       应对措施:将密切关注汇率动态,在签订合同中考虑相应的汇率波动风险
,同时合理谨慎利用相关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自1999年开始产业化负极材料,2003年涉足正极材料,2005年涉足电
解液,在锂电材料领域已有20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实践,在产品品质控制与单吨
成本降控上有丰富的工艺技术实践与经验。多年来,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
发展思路,致力于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与国际前沿的
研发理念保持同步。 
       公司正极材料子公司杉杉能源、负极材料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均先后入
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公司三大材料均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团队,在产品、工艺、装备方面,具有
自主开发的传统,能快速将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及市场优势,依靠新
产品、新技术实现先发优势。公司研究院实验室通过了国家CNAS认可体系,具备理化
定性、定量、材料表面及结构、扣式电池和软包电池制作及分析检测能力,充分保障
了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公司钴酸锂正极材料在3C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上一直保持领先的市场
占有率,4.45V以上的高电压钴酸锂已大量供应全球知名数码类终端客户,并与国内
外优秀的锂电池企业以及终端产品制造商形成战略合作开发,持续深化钴酸锂产品的
技术领先优势。在三元材料尤其是高镍动力型三元正极材料方面,有关高品质前驱体
生产、高镍掺杂与表面改性、高镍单晶材料、超高镍低钴/无钴材料等技术领域已经
构建形成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前驱体材料的研
发已经步入正轨并实现湿法-火法联动,可以为高电压钴酸锂和高镍/超高镍三元材料
的开发提供强有力支撑,并掌握了多项前驱体技术应用于产品中,满足客户多样化需
求。 
       杉杉负极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
的企业,拥有包括材料造粒、表面改性、球化、热处理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公司动
力用人造石墨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相关产品均已进入国内外核心锂电池企业供应
链。消费类高能量密度快充负极材料进入全球领先消费类电池企业的供应链,并且市
场份额大幅提升。公司开发的硅氧材料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并已进入主流客户供应链
。公司箱体炉石墨化技术愈加成熟,电耗低,能有效降低负极材料的生产成本。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正极材料已有授权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
实用新型专利67项,国际专利3项。负极材料已有授权专利110项,其中发明专利92项
,实用新型专利16项,国际专利2项。电解液已有授权专利83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
,实用新型专利43项,国际专利1项。 
       (二)客户优势 
       公司凭借在锂电材料领域的市场积累,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与全
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ATL、LGC、CATL、国轩高科、
比亚迪、力神、亿纬锂能、SDI等国内外主流的电芯企业。公司以市场和产品为导向
,始终与客户保持紧密的业务往来和顺畅的沟通渠道,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了解
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客户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偏好,并与大客户保持长期深入稳定的
合作关系,联合开发、资源共享。 
       (三)规模优势 
       公司根植于锂电材料产业二十多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综合产能行业领
先。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正极材料产能6万吨,负极材料产能12万吨,电解液
产能4万吨。 
       公司正极有四大生产基地,涵盖火法和湿法产线。湿法产线,可生产从低
镍到高镍的各规格单晶/二次球三元前驱体系列产品、特种掺杂包覆的氧化钴等高端
定制需求产品,主要满足内部生产需求。火法产线主要生产包括钴酸锂(LCO)、锰酸
锂(LMO)、三元材料(NCM/NCA)系等3个大系产品,涉及60多个型号。公司产线设备
工艺布局、过程环境管控、过程异物防控、产品综合能耗成本等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满足国际高端客户认证要求。 
       公司负极内蒙古包头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产线已全部拉通
,依托内蒙古当地的电价优势和一体化产线优势,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
,进一步提升杉杉负极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四)产业链布局优势 
       公司通过战略合资合作、自建一体化基地等方式完善了锂电材料产业链布
局。对于上游关键原材料锂等资源,公司成立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自建锂盐产能,
一期项目2.5万吨产能预计2021年下半年投试产。通过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资公司
,发挥各自优势,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正极材料方面,公司和紫金矿业、吉利集团
合资建立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保障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供应;负极材料方面
,公司通过与国内顶尖负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采取自建、参股等形式
扩充石墨化产能,保证公司负极原材料和主要工艺环节的供应安全和成本优势;电解
液方面,通过和巨化股份合资建立六氟磷酸锂产能,不仅保障了公司电解液原材料的
供应安全,同时降低了公司电解液的原材料成本。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