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002639雪人股份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雪人股份002639≈≈(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制冰设备 
       公司的制冰设备业务包括制冰、储冰、送冰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
售,产品主要集中应用于食品加工、商超零售、煤炭采掘、水利水电、核电、建筑、
冰蓄能、化工、冷链物流、冰雪运动、制药、食用冰等行业的降温、储藏、载冷、保
鲜等领域。 
       公司制冰机品牌“SNOWKEY”在国内外市场中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销
售同时面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市场分别存在自营销售与渠道销售两种模式,
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场份额。 
       二、压缩机产品及系统应用 
       公司长期致力于热能与动力领域,在掌握压缩机、机组及系统技术的基础
上,为客户提供温度控制及能量转化的核心产品(压缩机)和系统解决方案。产品系
列丰富,应用覆盖工商业冷冻冷藏、冷链物流、食品保鲜加工、石油化工及气体、大
科学工程、数据中心、冰雪运动以及氢能源等领域的冷冻冷藏、工艺冷却、超低温制
冷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热泵供热及烘干等业务。压缩机设备销售同时面向国内市场
和国际市场,两个市场分别存在自营销售与渠道销售两种模式,已成为公司快速增长
的核心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低碳发展,积极开发适用于CO2、NH3、R290、R12
70、水、空气、低GWP的HFC等环保低碳型制冷剂的新型压缩机,开拓高效节能,绿色
环保的应用场景。如大型氨+二氧化碳载冷机组、CO2高压亚临界螺杆压缩机、氨用半
封闭变频螺杆压缩机、磁悬浮离心压缩机等产品,已应用在工商业制冷、余热发电,
热泵替代锅炉供热、集中热源站,生产工艺热水等项目上。采用氨等低碳制冷剂的工
艺冷却设备,对石油化工等工业应用中的含碳尾气进行二氧化碳捕捉回收。 
       三、油气服务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佳运油气自2009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天然气项目建设、生
产运行专业技术服务,为油气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气气田提供适用于不同气源、
工况的采气、集输、净化等地面生产装置自动化解决方案,形成了以一体化服务为特
点的经营模式,范围涵盖了技术咨询、方案设计、设备成套、软件开发、系统集成、
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以及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并结合公司的压缩机技术和设备优势,
开发和投资天然气生产增压、气体压缩、液化等压缩机撬装化设备,积极拓展资产运
营(如LNG项目、页岩气压裂项目)、脱硫环保等新型业务。 
       四、氢能源领域 
       公司长期从事空压机研发制造及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在氢燃料电池
核心零部件(空压机、氢气循环泵)及液氢、加氢设备方面进行技术积累以及技术布
局。目前已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空压机、氢气循环泵、氢气压缩与氢气液
化等产品。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氢能尤其是氢
燃料电池等绿色能源是推动低碳发展的关键路线之一,因此氢能、氢燃料电池及其核
心零部件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我国氢能领域的产业化尚未形成,报告期内
公司氢能相关产品尚未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收入占比微小。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营业收入82,016.69万元,同比增长36.98%;实现归属
上市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840.51万元,同比增长0.87%。 
       报告期内,由于公司业务收入结构的变化造成毛利率下降。其中制冷设备
生产制造收入中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工程施工收入占比38.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4
%;油气技术服务中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服务类收入占比78.1%,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
6%。因此降低了制冷设备生产制造收入和油气技术服务收入的毛利率; 
       报告期内,由于有色金属、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外购原材
料、零部件的价格总体涨幅11.07%。公司上半年实现的收入主要系2020年及2021年年
初签订的订单,签单时未能充分预判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因此对总体毛利率造成较
大影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优势 
     在品牌上,公司拥有国际知名制冰设备品牌“SNOWKEY”、两大国际压缩机品牌
“SRM”和“Refcomp”、螺杆膨胀发电机品牌“Opcon”等,品牌认可度高,增强了
公司在国内外制冷设备领域的品牌影响力。此外公司拥有全球知名的“SRMTec”氢燃
料电池空压机,为全球知名的氢燃料汽车生产商提供空气循环系统。 
     2.技术优势 
     在研发能力上,公司技术研发团队集合了美国、瑞典、意大利等经验丰富的研
发人员的参与,拥有300多项专利技术及500多项关键工艺技术。核心制冷压缩机不断
寻求技术研发向多领域横向发展,坚持“天然工质、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开发
离心式压缩机技术以及如氨、水、CO2等天然工质制冷剂的制冷技术。公司压缩机产
品系列齐全,应用领域广泛,产品覆盖工业冷冻、商业冷藏、冷链物流、节能环保、
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得到国际制冷行业的广泛认可。 
     目前,公司已拥有领先的制冰、冷链技术以及完善的氢能产业链尖端技术,为
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工业基础,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高水准高性价比的制
冷装备与氢能源装备,为全球绿色环保和新能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产业升级优势 
     公司凭借掌握的螺杆压缩机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制冰到压缩机(组)设计、生
产制造的产业升级。目前正在推进从压缩机(组)业务到氢能源动力领域的产业延伸
,不断整合氢能源领域的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进一步拓展公司以氢能源为核心的
新能源技术发展空间,为公司持续发展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布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尽管制冷行业市场总体需求处于增长,但是竞争激烈,在未来市场的发展仍会
面临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产品市场可能会发生变化,将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经营成果带
来一定的影响。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以
及项目储备,保证不同产品、不同市场、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的互补,从而增强公司抗
风险能力。 
     2.存货风险 
     随着公司新业务和新产品的不断增长,存货增长速度较快。 
     风险管理措施:一方面组织专门责任部门进行管理流程梳理,加强数据库管理
,合理控制产成品存货。另一方面对期末存货定期进行减值测试来规避可能的风险。
 
     3.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随着公司收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金额也不断增加,存在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的风险。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将强化客户资信评估和合同签订前预评审流程,从源头上
提高订单质量;通过加强合同评审、发货审核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管控,提高合同执行
质量;密切关注客户资信和现金流状况、客户所服务行业领域的市场变化情况,防范
因客户经营不善而造成坏账损失。 
     4.原材料上涨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铜、铝、电缆料等,其中铜材料以及含有铜成分的零部
件占公司产品材料总成本约60%左右,由于铜成本占公司产品成本比例较高,铜价的
波动将会加大公司的经营压力。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坚持以“材料成本+增值额”为定价模式,并坚持以销定产
的生产模式,在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辅以期铜套期保值手段,以获取较稳定效益。
 
     5.新产业的市场风险 
     公司所涉及的氢燃料电池行业容易受国家政策、经济环境、产业发展政策、国
家能源战略等影响。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将及时掌握国家宏观政策,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拓宽产品
应用领域。同时加强核心技术发展,拓展新产品市场,将政策风险因素控制在最小范
围,减少对公司的影响。 
     6.在手订单存在延期的风险 
     受新冠疫情反复的影响,部分项目招标计划推迟,在第一季度部分客户单位还
未能达到复工条件,公司无法入场施工工作,上下游产业链尚在恢复,影响公司生产
及交货,进而影响项目完成进度,影响销售收入完成及回款。 
     风险管理措施:面对疫情带来的项目推迟的影响,公司将持续加强与客户沟通
,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力争项目按原计划开展,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项目影响。同时
,公司将加大资源投入确保重点项目实施和重点产品的研发,从而支撑收入的完成。
 
     7.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公司的生产过程对劳动力有较大的需求。近年来,公司在引进先进生产设备、
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抵减了人员工资上升的
影响。但是,劳动力成本仍然是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如果劳动
力成本继续上升,而公司未能以设备、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提升有效抵减其负面影响
,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构成压力。 
     风险管理措施:公司将继续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推进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升级,
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同时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增强操作
熟练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2021年开展的重点工作 
     下半年,公司将根据压缩机市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供应体系、加强订单
跟踪管理等工作。继续调整优化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积极推进非公开发行股份事项
,满足压缩机业务快速发展以及氢能产业拓展的资金需求。大力拓展业务应用的覆盖
面,实现市场区域与应用领域两方面开拓的突破;坚持专业化营销、高端方案营销路
线,持续强化销售团队专业素质建设,提升经销商的营销能力;积极开拓重点大客户
与大项目的销售,优化客户结构,拓展优质客户市场,加强服务创新,深化客户快速
反应机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成为良好口碑的系统方案解决商,确保公司主营业
务收入稳步提升。 
     公司进一步加快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核心部件项目在有条件的产业园的落地,深
化与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企业及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不断推动氢能项目的成果
化和规模化。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0年,面对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和异常复杂和国际形势的双重影响,公
司积极复工复产,在业务上继续聚焦压缩机核心领域,深挖新需求和新的应用场景,
继续加快产品和品牌的拓展,加快在石油化工气体等领域的进口替代,持续创新,持
续在绿色低碳、高效节能方向的研发和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略有下降,受疫情及市场环境影响,国际出
口业务萎缩、压缩机(组)产品售价有所下降,供应链周期延长,物料成本有所上升
,导致毛利率下降,并且公司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对公司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
计提减值,调减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837.83万
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5%;实现营业利润-20,163.36万元,同比下降398.39%;实现
利润总额-20,752.23万元,同比下降420.43%。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8,111
.03万元,同比下降418.15%。 
       报告期内,公司申报的“智能化天然工质压缩机和互联网+在海洋水产品加
工设备中的应用与产业化”项目被列入福州市“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
库。 
       报告期内,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字丝路物联信息化平台
”项目被列入福建省“数字丝路”专项产业支持项目。“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非财政资
金购买科研仪器设备软件后补助项目”列入年度科技项目计划,“福建省氢能动力装
备工程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氢能动力系统
及相关装备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及自主研发实力,标志着公司氢能动力关键零部
件的科研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认可,并逐步进入国家科研体系领域。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优势 
       在品牌上,公司拥有国际知名制冰设备品牌“SNOWKEY”、两大国际压缩机
品牌“SRM”和“Refcomp”、螺杆膨胀发电机品牌“Opcon”等,品牌认可度高,增
强了公司在国内外制冷设备领域的品牌影响力。此外公司拥有全球知名的“SRMTec”
氢燃料电池空压机,为全球知名的氢燃料汽车生产商提供空气循环系统。 
       2.技术优势 
       在研发能力上,公司技术研发团队集合了美国、瑞典、意大利等经验丰富
的研发人员的参与,拥有300多项专利技术及500多项关键工艺技术。核心制冷压缩机
不断寻求技术研发向多领域横向发展,坚持“天然工质、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开发离心式压缩机技术以及如氨、水、CO2等天然工质制冷剂的制冷技术。公司压缩
机产品系列齐全,应用领域广泛,产品覆盖工业冷冻、商业冷藏、冷链物流、节能环
保、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得到国际制冷行业的广泛认可。 
       3.产业升级优势 
       公司凭借掌握的螺杆压缩机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制冰到压缩机(组)设计
、生产制造的产业升级。目前正在推进从压缩机(组)业务到氢能源动力领域的产业
延伸,不断整合氢能源领域的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进一步拓展公司氢能源领域的
市场发展空间。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
员会第九次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
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国家对绿色节能,能源利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1、制冷行业的低碳发展 
       在中央的“碳达峰、碳中和”决策指导下,公司持续聚焦制冷压缩机领域
的发展,开发的适用于CO2、NH3、R290、R1270、水、空气、低GWP的HFC等环保低碳
型制冷剂的压缩机产品,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将更广泛的应用于高效节能,低
碳环保的应用场景,对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中的含碳尾气进行二氧化碳捕捉回收,公
司制冷业务将迎来长远发展机遇。 
       2、氢能源的发展 
       大力发展氢能尤其是氢燃料电池等绿色能源是推动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和
强有力抓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氢能的加快发展,有助于
公司以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空压机、氢气循环泵为突破点,有望抓住政策红
利,实现进口替代,公司的氢能源业务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高水平的全球协同研发,全球应用经验分
享的方式,坚持低碳发展理念,践行低碳环保的社会责任。 
       (三)公司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因素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尽管制冷行业市场总体需求处于增长,但是竞争愈加激烈,在未来市场的
发展仍会面临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产品市场可能会发生变化,将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经
营成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公司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技术创新
以及项目储备,保证不同产品、不同市场、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的互补,从而增强公司
抗风险能力。 
       2.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尽管制冷行业市场总体需求处于增长,但是竞争愈加激烈,在未来市场的
发展仍会面临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产品市场可能会发生变化,将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经
营成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公司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技术创新
以及项目储备,保证不同产品、不同市场、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的互补,从而增强公司
抗风险能力。 
       3.汇率风险 
       2021年公司力争在保持已有海外市场的同时开拓新兴海外市场,预计将来
外币汇率持续波动,汇率的波动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的影响。为防止汇率
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公司将采取远期结汇的方式努力实现套期保值以及
与国外客户约定汇率变化共担风险等方式。 
       4.原材料上涨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铜、铝、电缆料等,其中铜材料以及含有铜成分的
零部件占公司产品材料总成本约60%左右,由于铜成本占公司产品成本比例较高,铜
价的波动将会加大公司的经营压力。公司坚持以“材料成本+增值额”为定价模式,
并坚持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辅以期铜套期保值手段,以获取较稳定效益,防范风险
。 
       5.新产业的市场风险 
       公司所涉及的氢燃料电池行业容易受国家政策、经济环境、产业发展政策
、国家能源战略等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及时掌握国家宏观政策,关注行业发
展动态,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同时加强核心技术发展,拓展新产品市场,将政策风险
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减少对公司的影响。 
       6.在手订单存在延期的风险 
       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招标计划推迟,在第一季度部分客户单位还未
能达到复工条件,公司无法入场施工工作,上下游产业链尚在恢复,影响公司生产及
交货,进而影响项目完成进度,影响销售收入完成及回款。面对疫情带来的项目推迟
的影响,公司将持续加强与客户沟通,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力争项目按原计划开展,
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项目影响。同时,公司将加大资源投入确保重点项目实施和重点
产品的研发,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业务稳健发展提
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四)2021年开展的重点工作 
       2021年,公司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进取: 
       1.力争主营业务稳定发展,扩大品牌优势 
       通过加强市场调研,紧密跟踪行业政策变化,努力在营销策略、专业化推
广、渠道拓展等方面不断优化,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2.进一步完善、优化运营管理体系 
       公司将通过对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产品研发、预算控制以及绩效考
核等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加快库存周转速度,降低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制定与实施预算管理,提升公司的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完善考核体系等
方面全面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同时,公司将推行产品平台化、模
块化、标准化,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3.完善和发展销售网络,创新商业模式 
       大力拓展业务应用的覆盖面,实现产品与应用领域两方面开拓的突破;持
续强化销售团队专业素质建设,提升经销商的营销能力;积极开拓重点大客户与大项
目的销售,同时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平台销售模式的创新。 
       4.花大力气推动处于关键阶段的项目进展 
       公司进一步加快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核心部件项目在有条件的产业园的落地
,深化与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企业及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快推动氢能项目的
成果化和规模化。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正点网财经声明︰所载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