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股市学院 指标公式
你的位置: > 正点财经 > 研究报告 > 正文

行业景气跟踪: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增长减速再确认

类型:投资策略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蒋晨龙,薛俊  日期:2019-01-03
http://www.zdcj.net      点击收藏此报告
    

事件: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PMI数据,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延续了过去3个月以来连续下降的态势,本月跌破荣枯线,录得2016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如果剔除每年1、2月份数据,则本月系2012年9月以来最低。

    分项来看,多数指标下行,新订单、采购量、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均由上月的扩张转为收缩。(1)生产角度:本月生产指数有明显下降(50.8%,前值51.9%),但仍高于临界点;(2)订单角度:新订单(49.7%,前值50.4%)、在手订单(44.1%,前值44.3%)均低于荣枯线且较上月下行,在手订单已连续3个月低于45%,意味着下游需求的萎缩;(3)库存与采购角度:本月产成品库存(48.2%,前值48.6%)和原材料库存(47.1%,前值47.4%)都在收缩且幅度加大,此外采购量指数(49.8%,前值50.8%)为2016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收缩,供应商交货时间(50.4%,前值50.3%)继续加快,这一情形与我们在年度策略《余波虽未平,乘风启踏浪》中所认为的当前中游正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的观点相符;(4)外贸角度:新出口订单(46.6%,前值47%)继续下滑,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进口同样明显下降(45.9%,前值47.1%);(5)价格角度:景气下行的背景下,出厂价格(43.3%,前值46.4%)与购进价格(44.8%,前值50.3%)双双大幅下降,其中购进价格下滑5.5个百分点,系所有分项指数中幅度最大;(6)预期与就业的角度:虽然从业人员指数持续了以往的收缩态势(48%,前值48.3%),但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仍高于荣枯线(52.7%,前值54.2%),表明信心仍在。

    分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本月PMI录得50,1%,虽然较上月的50.6%下降,但仍高于荣枯线,中、小型企业均处于收缩态势,且本月均低于49%,前者录得48.4%(前值49.1%),后者录得48.6%(前值49.2%)。

    非制造业PMI表现更好,本月为53.8%,前值53.4%,高于荣枯线的同时景气度上行,上行原因在于新订单的改善(50.4%,前值50.1%)和供应商配送速度的提高(51.9%,前值51.4%)。

    稳增长、促基建背景下,建筑业PMI本月较大幅度提高,录得62.6%,前值59.3%。分项来看,新订单与上月持平(56.5%),从业人员扩张速度加快(53.5%,前值53.4%),业务活动预期略有下行但仍处于高位(64.5%,前值68.3%),投入品价格与销售价格双双下降,前者录得52.8%(前值53.9%),后者录得49.1%(52.8%),其中销售价格落入荣枯线以下系2016年7月以来首次。服务业PMI总体稍有下行,本月52.3%,前值52.4%,其中业务活动预期60.2%,系近四个月以来最高。

    12月PMI显示了当下经济的两个特征,即整体景气度的下行与政府主导的逆周期调控:(1)价格是下游需求的重要体现,继上个月出厂价格落入荣枯线以下之后,本月购进价格同样开始收缩且变动幅度较大,油价下行、环保边际放松是原因之一,但需求侧的整体下滑可能是更重要因素;(2)以建筑业PMI为标志的基建仍然是数据中不多的亮点,期待其效应的更多体现。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相关事件改变国内部分行业供需格局。

赞助商链接
   
  • 如果不能阅读报告,请点击下载阅读器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正点网财经声明︰所载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创性等,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