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航天宏图688066≈≈(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作为国内卫星应用与运营服务领域的行业领头羊,拥有一支以硕博士
为主的技术研发团队,共计1,465人,占员工总人数78.72%,30岁到40岁之间人数拥
有527人,博士81人,覆盖先进信息技术及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的40余个细分学科,
研发实力雄厚。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PIE-Engine时空云计算平台,构建了数字地球形
态的空天信息孪生体,汇聚航天航空遥感、北斗导航、气象水文等多领域地球观测科
学数据,面向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特种行业用户、大中小型企业等不同类别、不同
层级、不同区域,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时空信息多时相、全频谱、诸要素的综合分
析与应用服务。报告期内,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方经济活动全面回
暖,公司民方业务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明显好转。随着国家重点规划项目落地,以灾
害应急管理为代表的地方业务持续放量,公司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同时,公
司全产业链布局有序推进,积极探索“第二增长曲线”,业务模式从卫星应用产业链
中下游向上游延伸演化,全面启动了分布式干涉雷达卫星星座建设计划建设工作,为
突破自主可控数据源瓶颈和云服务规模化推广提供天基能力支持。伴随全产业链逐步
贯通,公司逐步形成贯通产业链上中下游、实现空天地一体化、云边端实时协同的业
务模式,具备为客户提供多维度、多种类、深层次服务的能力。公司也将成为国内唯
一一家拥有商业雷达卫星星座,业务覆盖卫星应用领域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上市公司
。 
       主要产品及服务情况 
       公司自创建以来,一直专注于卫星应用产业,按照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
及交付模式的升级迭代,陆续推出了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行业应用服务以及云
服务等三条产品线,具体情况如下: 
       (1)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产品线 
       空间基础设施是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信息支持、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
其他产品与服务的空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天基系统、
地面系统及关联系统组成,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战略性基础数据设施,是支撑防灾减
灾、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国家安全的重要国家服务基础设施,在卫星应
用产业链中处于关键核心位置。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PIE产品优势,多年深耕卫星领
域的技术积累,持续扩大高效稳定的核心团队,参与空天地领域的国家数字化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空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服务 
       重点围绕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面向相关国家重点、重大专项建设,
开展涵盖卫星星座、数据中心、站网设施等“新基建”范畴的方案论证和咨询设计服
务。报告期内,公司在已有的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论证设计服务基础上,陆续开展了行
业数据中心、专项能力建设在内的咨询设计服务。 
       2)空间基础设施系统建设 
       空间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业务主要是围绕高效的空天数据处理、多维度立体
化的时空大数据分析,多行业深层次综合应用和服务,提供观测数据、算法模型、信
息产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同时挖掘数据深层价值,为产品提供二次赋能、探索提
高服务质量的方式方法。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地球云服务平台“PIE-Engine”获得行
业内权威专家认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客户高度评价。该平台
集成了公司自主开发的光学、微波、光谱、雷达等多种数据算法,在支撑大气海洋环
境,陆地资源环境,陆海空导航等卫星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PIE+行业产品线 
       公司拥有可对标Google Earth数字地球平台的PIE-Engine。PIE-Engine平
台作为公司经营发展的核心产品,已从单一的多源遥感数据处理工具,发展成为承载
海量地球观测数据、开展时空智能分析、实现物理世界孪生建模的新一代数字地球平
台;基于平台形成的解决方案覆盖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气象海洋、农业
林业、环境咨询、水文水利、防灾减灾、城市规划等十多个行业,为政府综合治理及
国防建设提供空天大数据分析利器。报告期内,公司秉持“深度挖掘需求,自上而下
推广”市场发展战略,依托成熟的营销网络体系,推动P IE平台及解决方案在全国省
、市、县等单位的落地应用,精准对接地方部门的卫星应用服务市场。同时,公司在
持续拓展气象海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优势行业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提升了特种
行业、应急管理等领域卫星应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特种领域应用方面,公司在PIE-Engine平台的基础上陆续推出多款前沿技
术集成产品,全面支持构建物理世界和赛博空间多维时空信息汇聚、处理、分析、仿
真于一体的智慧地球底座,业务范围涵盖航空/航天装备体系数字孪生、虚实交融测
绘地理环境构建、典型目标识别和变化检测、气象水文智能分析预报以及指挥决策保
障和模拟训练等内容。报告期内,公司凭借丰富的技术积累,在特种应用行业影响力
持续加强,多次以总体单位承接项目背景预研和型号建设。随着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
解以及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司在特种行业将继续保持显著增长。 
       应急管理方面,报告期内,全国122个试点县灾害风险普查招标工作基本完
成,全国非试点地区灾害风险普查也已全面展开。公司凭借在遥感北斗应用、气象灾
害评估区划技术的经验,圆满完成了国家级试点房山样板工程,公司凭借扎实的技术
实力和营销网络优势,在122个全国试点县建设中,共参与32个试点相关工作,占比
约26%。截止到披露日,公司风险普查累计中标金额约为1.5亿元。根据国家相关要求
,将于2022年底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公司凭借在试点阶段的业绩
将为后续2700余个非试点区县市场拓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为公司带来较为可观的收
入增长。 
       (3)云服务产品线 
       公司持续加大云服务产品线研发投入和推广力度。继2020年9月公司在华为
云等公有云设施上线并发布了PIE-Engine云平台后,公司集合前沿技术成果,全面对
标美国Google Earth Engine数字地球平台,陆续推出具备专业能力且达到成熟级的
云服务平台,集成了空天信息专业处理平台PIE-Engine Factory、时空数据实时分析
计算平台PIE-Engigne Studio、人工智能解译平台PIE-Engine AI以及PIE-Engine Ea
rth智慧地球可视化终端。公司目前已和国内外有关数据源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已接
入卫星遥感数据及专题产品120余种,总量4.5PB,日更新10TB以上,覆盖气象、海洋
、植被、农业、水利、生态、大气等十余个领域,其中高分辨率数据可达到亚米级精
度,具备每日更新的能力,可提供监测、预测、分析为一体的快速、定量、准确的业
务化流程服务,通过“云+端”场景化应用,为行业客户提供山火点监测、大气污染
监测、种植规划、病虫害防治指导等数据支持和管理服务,实现从单纯项目定制交付
向以“订阅制”为核心的SaaS模式转变。报告期内,公司面向电力、保险、农业等商
业公司提供了SaaS服务,面向政府客户,推出城市遥感监测云平台,可满足城市治理
需求,目前该平台已陆续与鹤壁、嘉兴南湖、黄冈、佛山南海政府签订整体合作框架
意向协议。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开发大众市场应用产品,通过PIE-Engine平台高效的
云计算和集成处理能力,面向大众提供服务。提供气象灾害预警,空气质量实况、疫
情监测报告实时支持,为大众健康状况,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瞄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导
航领域的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开展相关核心技术持续攻关;面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市
场需求,开展了大区域、规模化实景三维数据处理和产品制作相关核心技术研究并形
成了系列化产品;面向特种领域及行业部委遥感大数据智能解译分析市场需求,公司
开展了智能遥感解译自主训练相关核心技术的研究,研究成果集成到PIE-Engine平台
后,大大提升了云端自动识别解译的精度;面向北斗三号区域和全球短报文业务的大
规模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公司研发了北斗三号格式化报文通信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行
业及特种用户使用需求。面向未来规模化星座仿真、自主规划、碎片监测、碰撞预警
、态势推演等业务需求,公司也逐步启动了星座数字建模与在轨孪生、星上智能处理
等关键技术调研和攻关,完成了PIE-STK产品持续升级。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现有核心技术如下: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拥有可对标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数字地球平台的PIE-En
gine,上线全新一代PIE-Engine(网址:http://engine.piesat.cn),是一个集实
时分布式计算、交互式分析和数据可视化为一体的在线时空云计算开放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PIE-Engine平台,结合业务需求,面向国家实景三维
建设专项研发上线了数字孪生类产品,包括PIE-Engine Earth智慧地球云服务产品和
PIE-TDmodeler实景三维制作与发布系统产品;面向风险普查业务需求,公司开发出
从普查数据采集核查、工作进度监督、灾害预警、成果汇交等全业务流程的软件产品
,并取得相关著作权;面向体系仿真和导航应用等业务领域,公司也已取得多项专利
和软著成果。 
       同时,公司在两届天智杯竞赛多个科目获奖的基础上,对已有的遥感智能
解译科技成果进一步完善和工程转化,研制了智能遥感解译自主训练平台,增强了遥
感智能解译的泛化能力,有效提升了解译精度;嵌入了知识图谱模型,把产品从遥感
信息提取系统升级为情报知识服务系统;通过汇聚全球高分辨率影像并完成典型样本
规模化标注,建立了全球控制点影像库和典型训练样本数据库,为全球测图和智能解
译提供了条件保障。 
       公司面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持续推出全新的业务产品,不断夯实遥感
智能解译关键技术,持续进行产品云化升级迭代,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得专利17个
,软件著作权97个。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1.93%,主要系公司加强高水平
研发人员的引进,持续加大核心产品的研发投入所致。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上半年,我国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公司民
方业务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明显好转,地方业务持续放量,以风险普查专项为代表的
国家重点项目稳步落地,带动公司业务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仍保持快
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3,648.73万元,同比增长109.72%,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PIE+行业、云服务三条产品线收入分别为10,860.46万元、32,536.23万元、252.04
万元。 
       公司具体经营工作情况如下: 
       一、推动技术发展,丰富应用场景 
       公司现有技术人员1,465人,占员工总人数78.72%,30岁到40岁之间人数拥
有527人,博士81人,覆盖先进信息技术及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的40余个细分学科,
研发实力雄厚,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在持续巩固自然资源、气象、海
洋、特种领域等现有行业应用的同时,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向应急管理、碳中和、数
字化交付等新兴应用领域加速拓展,应用场景得到持续丰富。 
       应急管理领域,公司通过积极筹备,凭借在遥感北斗应用、气象监测技术
的经验,圆满完成了国家级试点房山样板工程,公司在各个地区享有良好的声誉。今
年五月,122个全国试点县招标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司共参与32个试点县,占比约26%
。在全面开展的全国普查工作中,公司将继续凭借扎实的产品实力,丰富的行业经验
、先发优势和营销网络,积极支持我国第一次灾害风险普查专项。 
       碳中和领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
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2020年9月,习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
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
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遥感技术作为温室气体监测、碳源碳汇评估、
清洁能源评估和预测、空间规划等的有效手段,是空天地一体化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公司于2021年初,组建由海内外博士、博士后领军的碳中和事业部,并积极联
合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和业务化应
用。依托公司多年自研的算法、PIE-Engine平台丰富的国内外数据资源和强大算力,
目前已完成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算法研发、陆地碳源碳汇评估模型研
发、太阳能资源评估模型和预测模型研发,并上线了城市精细化碳排放监测报送平台
。已提交发明专利成果9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后续将持续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和行业推广,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稳步实现。 
       数字化交付领域,作为公司从传统软件服务向平台化云产品服务转型的示
范性产品,基于PIE平台三维架构和北斗导航能力,通过遥感和数字孪生技术,从宏
观、中观、微观构建精细化实景三维模型,统筹数字化交付全生命周期管理,现已打
造了领先的数字化交付云平台,并在吉兰泰项目、宜昌油库项目等油田油库项目中复
用。数字化交付平台主要面向数字孪生工厂业务场景,支持汇聚多源数据、文档、模
型及智能PID数据,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数据的整合,以工厂对象为核心,轻量化三维
模型,智能化二维图纸,网络化业务数据,实现多维数据集成,提升数据共享效率和
应用价值。未来随着航天数字孪生,实景三维数字化城市建设等国家重点大型项目推
动落地,数字化交付将成为普遍需求的技术服务,该应用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
长。 
       (二)完善营销网络,抢占地方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发力地方市场,全国范围内新增24个区域营销点,总
数已由去年35个增长到59个,公司设立的由总部、大区、省办、城市节点组成的四级
营销体系逐步优化完善,将公司成熟的成果和标准化的云服务产品快速复制推广,对
公司业务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城市节点与全国各主要地市级城市形成对接,建立
区域优势,依据政策指导与地区环境,深入发掘潜在客户需求,对京外潜在客户转被
动为主动,通过大区资源提供售前售后支持,充分沟通,使业务推广更加畅通,上半
年,公司京外收入贡献24,594.32万元,占半年度收入比重达到56.35%;大区体系具
有组织架构完整,人员配置齐全,区内融合联动便利,综合竞争能力强等突出优势,
大区负责人员均聘任个人素质突出,市场能力较强,有能力对区域以及周边地区指导
、联动、统筹、支撑的公司高级核心人才,有效发扬个人能力和团队优势,同时在进
行业务推广过程中,可极大的提升与总部的沟通和工作协同效率,公司特色四级营销
体系能充分利用当地人才资源,政策优势,创造收益同时落实成本控制。 
       (三)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全产业链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建设分布式干涉雷达卫星星座进程,现已顺利完
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全部到位,目前“航天宏图一号”卫星星座已陆续开展了频率
申请、供应商遴选、地面系统论证与原型构建等前期工作,整体进程按计划顺利推进
。卫星星座顺利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商业InSAR星座,提供商业化自主雷达遥感
数据源,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地形测绘、成像观测和沉降监测任务,完成从卫星应用产
业链中下游向产业上游进军,形成“上游自主数据-中游核心平台-下游规模应用”商
业模式,实现“一个星座、一个核心平台、三条业务产品线、N个应用场景”的全产
业链布局,向用户提供数据-信息-成果一体化的对地观测云服务体系,届时,公司
也将成为唯一一家业务覆盖卫星应用领域上中下游、提供通导遥一体化服务的全产业
链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护城河将不断巩固。 
       (四)大力推广云服务,加快城市级遥感云服务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将山火点监测、大气污染监测、种植规划、病虫害防
治指导等数据支持和管理服务等独立云产品与城市综合治理要求相结合,推出综合性
、全要素的城市级遥感云平台,维持原有的零售式、单要素的云产品销售同时,面向
地方政府提供批发性、整体性的打包云服务产品,可更加高效的将公司云产品进行落
地,截至目前城市级遥感云平台已陆续与鹤壁、嘉兴南湖、黄冈、佛山政府签订整体
合作框架意向协议。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开发大众市场应用产品,通过PIE-Engine平台高效的云
计算和集成处理能力,面向大众提供服务。提供气象灾害预警,空气质量实况、疫情
监测报告实时支持,为大众健康状况,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五)深化推动IPD改革,强化内部融合共享,降低项目实施成本 
       公司自上市后开始推行IPD改革,经过近两年CBB技术体制的持续推动,已
建成标准化的基础研发环境构建平台、稳定可靠的通用业务支撑服务集、丰富多样的
行业价值组件库。各业务部门研发团队可根据自身需求,快速构建稳定可靠的业务系
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任职资
格体系建设,从员工称职胜任角度出发,以结果为导向建立了销售、软件开发、项目
经理、产品经理四个岗位序列的技能/行为标准,完善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了
员工培训体系的良好发展,任职资格体系的建设将为公司内部人才提拔、人才培养、
员工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卫星应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持续升级及创新是业务不断发
展的驱动力。若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公司技术升级与研发失败
,公司技术未能及时形成新产品或实现产业化,则难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
务,将会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公司未来的发展及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吸引及保留优秀的管理
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的能力。若核心人员重大流失,且公司内部提拔不到或外部吸引
不到新的合格人员,则可能造成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和管理水平的下降,从而对公司的
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经营资质到期无法及时获得批复或被取消的风险 
       公司目前拥有经营所需的资质,如《甲级测绘资质》、《水文水资源调查
评价资质》等。如若公司在上述资质到期后无法及时获得更新批复,或公司经营资质
被主管部门取消,公司将无法正常开展相关业务,公司的经营将受到不利影响。 
       2、发生严重泄密事件的风险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一直将安全保密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守
国家秘密,但不排除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导致有关国家秘密泄露。如发生严重泄密事
件,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公司期末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及经营性现金流较差的风险 
       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或特种领域,受其财政预
算、内部付款审批程序等的影响,付款周期较长,回款较慢,给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造
成较大压力,尽管最终客户大多数为信誉状况较好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国有企业
或特种领域,但如果发生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客户无法获得财政拨款,延迟支付或不
支付相关款项,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公司业务季节性风险 
       公司所属卫星应用行业的客户大多为政府部门、大型国企以及其他有关部
门,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大多来自于该等客户。这类客户受集中采购制度和预算管理制
度的影响,通常在上半年进行预算立项、审批和采购招标,下半年进行签约、项目验
收和付款,因此公司的主营业务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上半年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
较小,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较大。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因上述业
务特征呈现季节性特点,即收入和净利润来自于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 
       5、主营业务毛利率短期下降的风险 
       公司主要面向政府、特种客户、大型国企,提供系统设计开发、数据分析
应用服务,相关业务受国家对卫星应用产业的投资规划及项目招投标安排的影响较大
,从而导致公司各期业务收入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由于不同业务类型的毛利率存在差
异,导致公司各期综合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但鉴于公司各项业务毛利率均处于相对
较高水平,公司总体毛利率下降幅度可控。 
       6、公司知识产权遭受侵害的风险 
       公司的业务涉及为客户开发和定制卫星信息行业应用软件,公司通过一系
列保密协议、软件著作权、商标和专利注册来保护知识产权。尽管采取了这些预防措
施,第三方仍有可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取得并使用公司技术。目
前国内公司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软件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软件产品被盗版、核心技术流失或被窃取的情况时有发生。公司的成功和竞争力部
分取决于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如果知识产权遭受较大范围的侵害,将会对公司的业务
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行业风险 
       1、卫星应用行业对外开放可能对公司经营形成冲击 
       根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我国鼓励外
商投资民用卫星产业,具体包括民用卫星设计与制造、民用卫星有效载荷制造、民用
卫星零部件制造和民用卫星应用技术等。上述领域已对外开放,其中前三类属于卫星
产业链上游,不包括公司所在领域;第四类民用卫星应用技术包括公司所在领域。随
着外资进入我国民用卫星产业,公司民用卫星业务将会面临国外同类企业的市场竞争
。由于特种行业应用涉及国家安全,外资无法进入,开放对公司相关业务无影响。如
果公司不能正确判断、把握行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不能根据技术发展、行业标
准和客户需求及时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公司
在面临国外同类企业竞争时会受到冲击,会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及业绩增长造成不利影
响。 
       2、卫星应用产业领域的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 
       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并通过政府采购的调
节性机制来带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产品的市场需求。尽管如此,公司也无法确定卫星
应用行业政策未来不会变化,无法确定政策能持续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果相关政策对行业发展支持力度减弱、政策执行延后、某些领域在政策执行方面存
在偏差,则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与业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经过十余年不断经验技术积累,已在多个维度形成特有、能够经得起
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的核心竞争力。 
       1、人才优势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以硕博士为主的技术研发团队,共
计1,465人,占员工总人数78.72%,30岁到40岁之间人数拥有527人,博士81人,覆盖
先进信息技术及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的40余个细分学科,研发实力雄厚。利用人才优
势,公司组建了以北京为首的研发中心,建立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了“研发引
领应用、应用提升研发”的研发生态,保证公司产品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同时,公司
与众多知名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的研发力量相结合,推动公司技术
发展。 
       公司先后完成第一期、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总监级以上和部门核心人员
已全面覆盖,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股东利益捆绑,既调动员工积极性也降低员工
流失的风险,同时公司通过发布招聘需求和利用参加国际性会议机会,面向全球招募
顶尖专业人才,不断丰富人才队伍,提供研发、创新人力。 
       2、平台化优势 
       基础软件平台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需求定制开发行业
应用系统,更快捷的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在基础软件平台的基础上,公司有能
力有经验针对共性需求研发适用于不同行业的插件集,提高行业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
,降低项目的开发成本。依托多年丰富的实践技术积累与尖端技术研发能力,公司将
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融合引入PIE-Engine平台,解决了
传统遥感影像规模化高效处理的行业痛点,公司核心技术产品PIE,PIE-Engine已具
备较强的数据综合处理能力,依托丰富的技术积累,已达到成熟级云服务产品。深度
推广云服务平台有利于提高公司遥感应用产品的先进性和服务质量,也是公司在不同
下游市场横向拓展的基础。遥感应用基础软件平台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研
发投入大等特点,公司作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成熟的基础软件平台企业,相
对其他竞争对手有明显优势。 
       3、营销网络优势 
       现阶段遥感应用服务以定制化开发为主,用户主要集中在各中央部委,地
方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随着遥感技术发展提速,和政府级典型项目成果的示范
作用,各行业市场化应用需求逐渐显露,例如金融、石油、电力、农业等行业企业。
完善的营销网络布局有利于及时掌握用户需求,将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向更深层次的市
场延伸。报告期内,公司始终重视营销网络建设,在各个地方加快营销网点铺设建立
,深入增强地区销售推广能力。同时提出大区管理统筹概念,将营销网络区域化、模
块化管理,综合提升区域技术支持,方案策划,项目公关等多方面能力,并且提升沟
通管理效率,有效控制销售成本。 
       4、云服务优势 
       数据显示,我国在轨公益性和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加,
遥感影像数据资源愈加丰富,遥感影像等原始数据的多元化和富集程度提升,极大加
强了遥感产业的二次赋值潜力。针对用户需求的行业应用软件定制化开发,对企业的
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要求较高,且软件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公司逐渐从项目型营销
模式转换成“平台+服务”结合模式,“云服务订阅制”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高度认可
。利用遥感影像、集成平台成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成本更低,且容易与用户间形
成较强的粘性,提高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在下游市场构筑更深的护城
河。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宏观经济环境下滑和新冠疫情蔓延对公司经营发展提出了较大的
挑战,公司紧密围绕董事会制订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积极拓展公司业务,不
断打破卫星应用边界,持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拓展地方及海外应用市场,筹建雷达
卫星星座,完善产业布局,实现上中下游联动发展,不断完善云平台建设,加快云服
务业务推广,深化公司IPD改革,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仍保持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46,698,036.46
元,同比增长40.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843,599.79元,去年同期
为83,519,220.81,实现收入、利润高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
设产品线、PIE+行业产品线、云服务产品线收入为36,018.45万元、46,203.36万元、
2,447.98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01%、59.02%、353.14%,同时,公司不断加强国防
服务能力,深度参与特种领域信息化建设,特种领域收入31,588.33万元,同比增长1
49.50%。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为7.77亿。 
       公司具体经营工作情况如下: 
       (一)积极拓展公司业务,不断打破卫星应用边界 
       报告期内,公司在不断巩固自然资源、气象海洋、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的
优势地位同时,不断打破卫星应用传统边界,利用遥感和北斗技术的成果积累,融合
VR/AR技术,集成多学科、多尺度的仿真过程及地理信息等技术,相继拓展数字孪生
、虚拟仿真、空间环境、空间天气、卫星运营、信息安全等业务领域,实现新的业务
增长。 
       (二)持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拓展地方及海外应用市场 
       业务推广方面,公司采用“深度挖掘需求并自上而下推广”的销售模式,
推进市场下沉,已在全国主要省市设立分支机构,覆盖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
南、西南、西北七个大区,按照总部、大区、省办、城市节点四级管理体系进行分级
管理,并持续加快营销网点布设,将成熟的应用成果以产品化、服务化模式,复制延
伸至地、市、县,截至目前全国分支已拥有55个,报告期内,公司京外收入占比31%
以上,实现快速增长。 
       国际业务上,公司按照“依托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的思路,着力于
优化完善海外市场布局,整合公司内各项资源并集中优势力量,集中精力做好海外客
户、合作伙伴、代理商的开发和签约工作,公司目前已在中国香港、澳大利亚、英国
、瑞士设立分支机构,待新冠疫情缓解后,国际业务可逐步开展。 
       (三)完善产业布局,实现上中下游联动发展 
       公司拟通过再融资方式建设分布式干涉SAR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目前已
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国内尚未有商业SAR遥感卫星运营,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分布
式干涉SAR遥感卫星的发射,将是国内首个商业化干涉SAR卫星星座,可不受光照和气
象条件限制,可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快速、全数字化地获取精确三维信息,生
产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SM、DEM数据。公司将可自主获取稀缺的DEM数据,满足国内
市场对高精度、快速测绘的迫切需求,并与现有业务形成业务联动,补充公司云业务
数据需求,助推云业务快速发展。 
       (四)不断完善云平台建设,提升云服务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上线了全新的PIE-Engine遥感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云
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制,依托云平台基础环境,对PIE各产品
及多项行业应用成果进行标准化集成和运营,提供在线多源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云服务
、时空计算云服务、遥感数据生产处理云服务、遥感智能解译分析云服务以及面向行
业的SaaS应用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对标谷歌地球引擎的原创产品PIE-Engine
Studio,将公司积累的PB级数据资源、算法模型及行业应用进行整体云化,实现遥感
数据、信息产品、处理技术与计算资源打包成可计量的服务,用户通过网络随时随地
按需使用,旨在与用户共同打造“开放、共建、共享”遥感云生态。 
       PIE-Engine遥感云服务平台是航天宏图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的产品,支持“天-空-地-海”地球多源观测数据的云上处理与分析,融合北斗定位
、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值模式等多种关键技术,通过在“服务”和“数据”两个
维度建立技术体系,将应用在同一个互操作平面内无缝整合,应用之间实现生态化融
合,开创具有“感知数据云上汇聚、分析计算实时在线、运算结果动态呈现、仿真推
演发现价值”特点的数字地球新时代。 
       (五)深化公司IPD改革,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化IPD(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产品集成
开发)增量绩效改革,强化内部共享融合,提炼开发共享产品组件CBB(可复用组件
货架体系)货架,通过将公司PIE软件系列平台与CBB共享产品组件相结合,可大幅缩
短项目实施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稳定性,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人均产值。 
       二、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卫星应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持续升级及创新是业务不断发
展的驱动力。若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公司技术升级与研发失败
,公司技术未能及时形成新产品或实现产业化,则难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
务,将会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公司未来的发展及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吸引及保留优秀的管理
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的能力。若核心人员重大流失,且公司内部提拔不到或外部吸引
不到新的合格人员,则可能造成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和管理水平的下降,从而对公司的
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1、经营资质到期无法及时获得批复或被取消的风险 
       公司目前拥有经营所需的资质,如《甲级测绘资质》、《水文水资源调查
评价资质》等。如若公司在上述资质到期后无法及时获得更新批复,或公司经营资质
被主管部门取消,公司将无法正常开展相关业务,公司的经营将受到不利影响。 
       2、发生严重泄密事件的风险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一直将安全保密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守
国家秘密,但不排除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导致有关国家秘密泄露。如发生严重泄密事
件,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公司期末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及经营性现金流较差的风险 
       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或部队,受其财政预算、
内部付款审批程序等的影响,付款周期较长,回款较慢,给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造成较
大压力,尽管最终客户大多数为信誉状况较好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或部
队,但如果发生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客户无法获得财政拨款,延迟支付或不支付相关
款项,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公司业务季节性风险 
       公司所属卫星应用行业的客户大多为政府部门、大型国企以及其他有关部
门,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大多来自于该等客户。这类客户受集中采购制度和预算管理制
度的影响,通常在上半年进行预算立项、审批和采购招标,下半年进行签约、项目验
收和付款,因此公司的主营业务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上半年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
较小,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较大。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因上述业
务特征呈现季节性特点,即收入和净利润来自于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 
       5、主营业务毛利率短期下降的风险 
       公司主要面向政府、特种客户、大型国企,提供系统设计开发、数据分析
应用服务,相关业务受国家对卫星应用产业的投资规划及项目招投标安排的影响较大
,从而导致公司各期业务收入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由于不同业务类型的毛利率存在差
异,导致公司各期综合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根据目前的在手订单情况,预计公司20
21年度系统咨询设计业务收入占比较低、而应用系统开发业务及灾害监测类数据分析
应用服务收入占比较高,从而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存在短期下降风险。但鉴于公司各
项业务毛利率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公司总体毛利率下降幅度可控。 
       6、公司知识产权遭受侵害的风险 
       公司的业务涉及为客户开发和定制卫星信息行业应用软件,公司通过一系
列保密协议、软件著作权、商标和专利注册来保护知识产权。尽管采取了这些预防措
施,第三方仍有可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取得并使用公司技术。目
前国内公司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软件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软件产品被盗版、核心技术流失或被窃取的情况时有发生。公司的成功和竞争力部
分取决于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如果知识产权遭受较大范围的侵害,将会对公司的业务
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五)行业风险 
       1、卫星应用行业对外开放可能对公司经营形成冲击 
       根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我国鼓励外
商投资民用卫星产业,具体包括民用卫星设计与制造、民用卫星有效载荷制造、民用
卫星零部件制造和民用卫星应用技术等。上述领域已对外开放,其中前三类属于卫星
产业链上游,不包括公司所在领域;第四类民用卫星应用技术包括公司所在领域。随
着外资进入我国民用卫星产业,公司民用卫星业务将会面临国外同类企业的市场竞争
。由于特种行业应用涉及国家安全,外资无法进入,开放对公司相关业务无影响。如
果公司不能正确判断、把握行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不能根据技术发展、行业标
准和客户需求及时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公司
在面临国外同类企业竞争时会受到冲击,会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及业绩增长造成不利影
响。 
       2、卫星应用产业领域的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 
       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并通过政府采购的调
节性机制来带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产品的市场需求。尽管如此,公司也无法确定卫星
应用行业政策未来不会变化,无法确定政策能持续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果相关政策对行业发展支持力度减弱、政策执行延后、某些领域在政策执行方面存
在偏差,则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与业绩。 
       (六)宏观环境风险 
       (七)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八)其他重大风险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6,698,036.4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128,843,599.79元,系统开发实现销售收入653,273,578.42元。数据分析应用服务
实现销售收入185,468,166.78元,自有软件销售收入7,956,291.26元。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卫星应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卫星及应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已成为带动全球
航天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民用空间基础
设施建设持续推动下,遥感和北斗导航技术逐步在政府各类行业推广应用,公益级遥
感应用逐步形成规模,20多个行业部委以及省级遥感应用部门都逐步在业务中利用国
产遥感数据,开展规模化应用,北斗三号星座全球组网工作在今年6月顺利完成,卫
星应用产品化和业务服务模式已基本形成。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对传统信息处理技术正在进行不断革新,遥感数据作为
数据量大、信息熵高的对地观测数据,正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新
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近年来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为遥感和
北斗导航技术为代表的的下一代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众多新的需求点,提供了更加
广阔的市场前景。 
       应用服务是卫星产业链商业价值最高的环节,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共同推
动国内遥感产业加速发展。应用服务是卫星产业链规模最大和盈利能力最强的环节,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遥感市场规模为52.19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均为32.24%。国内遥感产业正由“业务化”向“产业化”过渡发展。随着
国内公益性和商业遥感数据日益丰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处
理效率和精度,“十四五”期间,国防信息化有望持续加速,相应遥感应用需求持续
增加。未来国内卫星产业有望进一步加速发展。 
       2、SAR卫星应用已成为行业热点 
       目前公司正筹建SAR卫星星座,SAR遥感卫星可支撑无外部光源情况下全天
候对地成像,可实现全链路无损数据获取,可满足自然资源的静态监测和动态监管需
求,可应用于资源调查、减灾救灾、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随着SAR遥感卫星数据分
析应用的技术不断进步,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展,SAR遥感卫星数据应用具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 
       根据MordorIntelligence数据显示,2019年,SAR遥感卫星市场规模27.30
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7.8亿美元,2020年-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
为10.2%。针对国内市场而言,据不完全统计市场规模约占20%-30%,数据产品销售
约为近百亿元。公司销售SAR数据产品用于光学卫星在成像困难地区影像数据获取以
及全覆盖、大范围地区地形三维构建以及地面沉降和建筑物形变监测,在自然资源调
查、灾害隐患排查、实景中国建设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面向自然资源调查领域,根
据《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提到的“形成全覆盖三维自然资源数据底板”
要求,SAR数据主要用于成像困难地区数据补遗以及高精度地形三维构建;面向灾害
隐患排查业务,SAR数据主要用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大面积灾害普查、各种类型地质
灾害影响监测和评估等用途;面向实景中国建设业务,需要解决地形级三维和部分城
市级三维建设,SAR数据可为地形级三维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此外,SAR数据也有
较高的特殊价值,能为特种用户提供境外敏感地区数据资源,能实现大范围、全天候
重点地区高精度地形数据获取以及各种港口、机场和基地等目标监测。同时,公司还
可以依托SAR实时数据源,在自主研发的PIE-Engine遥感云服务平台支持下,形成天
地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为线上客户提供订阅制信息产品服务以及为线下客户提供软
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从而通过SAR数据为牵引进一步发挥公司在应用市场的优势,产
生联动效益,扩大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特种用户等行业应用市场收入。仅以应急管
理应用细分市场为例,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消息,我国应急平台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
过百亿级规模。随着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成立,国家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
害防治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要针对自然灾害防治救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
九大防灾减灾工程开展建设,公司通过接入实时SAR数据源,形成灾害风险调查和预
警分析解决方案,可面向九大工程中的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
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
息化工程等专项工程提供信息系统和产品服务,市场前景巨大。 
       3、大众化需求逐渐显现 
       从细分行业看,公司所从事的卫星应用业务主要包括卫星遥感应用和北斗
卫星导航应用,根据《全球遥感卫星市场调查报告2016-2020》以及航天科技集团发
布的《卫星及应用产业市场价值千亿、万亿》等国家报告,融合了导航和遥感在内的
相关产业年产值2,600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用户规模将
成为世界第一,北斗系统实现与其他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完全兼容,充分与世界接轨
。基于遥感数据的是商业化应用和增值服务业将得到发展,遥感应用走向综合化的发
展趋势,遥感应用将逐步深入大众生活。 
       4.国产软件迎来全新发展空间 
       2021年3月19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宇燕介绍,“十四五”将
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一是推动数字产业做大做强;二是推动数字
化转型走深走实;三是逐步完善数字生态。“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皆在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
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变革。未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的新型的基础设施的重心和基础。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从近期看来可以发挥投资对
经济的拉动作用,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从长期看,能够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以数
字化驱动生活方式的变革,能够让数字红利切实惠及百姓的生产生活。在国务院联防
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基础软硬件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提出将实施国家软件
重大工程,集中力量解决关键软件的卡脖子问题,着力推动工业技术的软件化,加快
推广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后续国产软件替代化进程逐将加快。公司核心产品遥感图
像处理软件PIE可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全流程加工处理,工程化能力强,部分技术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实现国产替代,未来在国家推动和行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将亟
具发展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的使命是“科技改变世界,遥感走进生活”,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成长
为国内卫星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产品瞄准卫星应用领域,服务对象包括:1)
政府部门,包括自然资源、水利环保、气象海洋、农业、林业、应急管理、城乡建设
、统计等国家部委以及省市管理部门,提供全流程、全要素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支撑
政府机构实施精细化监管和科学决策;2)特种用户单位,提供目标自动识别、精确
导航定位、环境信息分析,助力实施移动指挥、态势推演仿真以及特殊区域环境保障
;3)大中型企业客户,包括金融保险、农业、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企业用户,提
供空天大数据分析和信息服务,提升企业决策制定和运营效率。2021年,公司将从以
下方面开展经营工作: 
       1、从产业链中下游向上游延展,实现上中下游联动发展 
       卫星应用服务市场逐步打开,公司云服务平台已初步构建完成,后续公司
将通过自建卫星星座,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卫星应用产业链布局,实现上
中下游联动发展,利用全产业链的优势,向用户提供数据-信息-知识一体化对地观测
云服务,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强化、提升、深度挖掘卫星应用产业技术的巨大
市场潜力,提高公司产品和应用服务的丰富度。 
       2、夯实遥感智能解译关键技术,持续进行产品云化升级迭代 
       实现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遥感技术深度融合,
继续完善以PIE品牌为代表的系列产品,提升产品国内国际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
额。通过对北京创新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提升公司在遥感、云技术、仿真、只能解
译、北斗导航应用等应用方面的技术水平,引领行业发展。 
       3、丰富云产品种类,强化云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大PIE-Engine遥感云服务平台应用市场开发力度,提升平台企业
服务、大众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展云产品种类,如北斗高精度位置云服务、农业精准
决策云服务、精细化气象云服务等。基于云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展遥感应用市场,推
动遥感技术在省、市、县、乡镇的垂直下沉,以及在企业与个人服务的横向扩展。 
       4、加强产业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基于PIE-Engine遥感云平台,在云上打通遥感应用产业上、中、下游,业
务链条贯穿数据源服务、数据处理分析服务、数据共享服务,在云上聚集产业生态,
促进产业应用服务模式转变。PIE-Engine通过数据赋能、技术赋能和资源赋能,聚集
、融合、共建,推动行业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整个遥感产业市场
的规模。 
       5、拓宽遥感应用场景,重新定义遥感边界 
       在卫星数量逐步增多、技术水平不断突破的大背景下,卫星影像种类越加
丰富,光学、雷达、高光谱等不同数据源影像数量、质量逐步提高,为创造更多的行
业应用场景提供可能。 
       公司紧跟行业发展情况,已由传统遥感的对地观测,如自然资源调查、国
土规划到海洋环境监测、对空的台风监测再逐步拓展空间环境监测业务。通过不断开
拓应用场景,突破遥感边界,市场空间逐步增大。 
       (三)经营计划 
       1、业务方面 
       (1)2021年度,进一步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按照总部、大区、省办、城市
节点分级管理原则,不断完善公司营销网络布局,将成熟的产品成果,利用营销体系
优势,逐步下沉,延伸到市、县、区级,拓展地方卫星应用市场,提升公司产品市场
占有率。 
       (2)推动公司再融资事项,发射自主可控的SAR遥感卫星星座,可实现在
卫星应用领域的纵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卫星应用产业链布局,形成自主数据资源、自
主处理软件、数据行业应用全产业链的优势,向用户提供数据-信息-知识一体化对地
观测云服务,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强化、提升、深度挖掘卫星应用产业技术的
巨大市场潜力,提高公司产品和应用服务的丰富度。 
       (3)拓展遥感SaaS服务市场。围绕黑臭水体监测、火情监测、大气污染监
测等成熟产品,大力拓展遥感产品服务种类,提高SaaS服务收入比重。 
       2、技术方面 
       (1)随着空间信息数据量爆炸式增长,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以及辐射分辨率不断提高,对各个行业遥感产品的数据精度和数据处理
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多源数据处理、分析与服务能力已逐渐不能满足用户
的多元化需求,海量数据蕴藏的极大价值亟待挖掘。公司将继续不断完善PIE-Engine
平台建设,丰富平台算法,将云计算、人工智能将作为公司主要研发方向,快速突破
关键技术,拓宽应用市场,挖掘遥感数据价值,算法及数据源,同时构建产业生态,
与用户共同打造“开放、共建、共享”遥感云生态。 
       (2)充分利用公司行业资源优势,深入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用户对
于遥感以及卫星应用方面的需求,形成共性的应用级产品需求,以PIE平台为基础,
结合华为IPD改革目标,积极研发应用级产品,形成基础平台级产品和应用级产品共
同支撑的完善的产品线。针对特种行业客户,以情报整编与融合、辅助决策支持,精
细化气象保障类产品为切入点,进行应用级产品研发。 
       3、管理方面 
       (1)持续深化IPD改革,推进CBB组件库建设。CBB组件数量达到200个,提
升CBB组件在产品研发和项目实施中的复用率,降低实施成本,用户交付效率和质量
提升30%以上。 
       (2)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85100计划,引进高端人才,组建先
进技术团队,力争在数字孪生、战场环境仿真、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监测、
遥感人工智能、数值预报、PNT体系技术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对标美国数字地球平台GoogleEarthEngine平台上线全
新一代PIE-Engine(网址:http://engine.piesat.cn),依托公有云/私有云的基础
环境,对PIE各产品及多项行业应用成果进行云化集成和运行,提供在线多源遥感卫
星影像数据云服务、时空计算云服务、遥感数据生产处理云服务、遥感智能解译分析
云服务以及面向行业的SaaS应用服务,并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公司技术能力、营
销能力不断增强,详细情况如下: 
       1、技术积累及行业经验 
       公司经历了从“十二五”到“十三五”,从单星设计到多星综合设计,从
光学载荷到微波、SAR、高分多模,从小型化到综合集成化,从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式
到“云+大数据”的新型模式的转变,并对标谷歌地球推出PIE-Engine云平台,可有
效支撑公司各产品线业务发展,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近期公司取得CMMI5级,C
MMI(CapabilityMaturityModelIntegration)是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是全球
软件界公认的规格最高、难度最大的认证之一,分为五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即5级
是优化管理级。CMMI5的实施标志着公司在软件过程管理能力、软件技术开发能力、
项目管理能力、方案交付能力等方面达到了优化管理级的先进水平,将成为公司向客
户提供更先进、更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公司提高国内
外市场竞争力。 
       2、平台型业务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自主研发卫星应用基础软件平台的方式与国内众多
“项目型”公司形成差异化发展道路,经过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已形成独有的核心优
势和核心竞争力。 
       基础软件平台具有研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公司已推出第六
代版本,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的ENVI和加拿大的PCI。相较其他企业,公司“平台型
”经营模式的优势体现在:第一,可以快速拓展多行业应用。基础软件平台具有很强
的扩展性,公司根据客户所属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定制,无需从
头开发,能够更快捷的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第二,公司基于自主开发的基础软件平
台,归纳提炼各个行业的共性需求,研发适用于不同行业的插件集。行业应用插件复
用性强,可以按需组合使用,极大提高了行业应用系统开发效率,显著降低开发成本
,竞争优势明显。 
       3、人才和研发优势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的研发团队,利
用人才优势,公司组建了以北京为首的研发中心,建立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了
“研发引领应用、应用提升研发”的研发生态,保证公司产品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同
时,公司与众多知名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的研发力量相结合,推动
公司技术发展。 
       公司先后完成第一期、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总监级以上和部门核心人员
已全面覆盖,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股东利益捆绑,既调动员工积极性也降低员工
流失的风险,同时公司通过发布招聘需求和利用参加国际性会议机会,面向全球招募
顶尖专业人才,不断丰富人才队伍,提供研发、创新人力。 
       4、营销网络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和完善营销网络建设,已在全国主要省市设立分
支机构,覆盖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个大区,按照总部、大
区、省办、城市节点四级管理体系进行分级管理,并持续加快营销网点布设,将成熟
的应用成果以产品化、服务化模式,复制延伸至地、市、县。国际方面,公司着力于
优化完善海外市场布局,整合公司内各项资源并集中优势力量,集中精力做好海外客
户、合作伙伴、代理商的开发和签约工作,公司目前已在中国香港、澳大利亚、英国
、瑞士设立分支机构,待新冠疫情缓解后,国际业务可逐步开展。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
及应对措施。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