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0795国电电力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国电电力600795≈≈(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控股的全国性上市发电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电力、
热力生产及销售,产业涉及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截至2021年6月底
,公司控股装机容量8239.79万千瓦,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燃气发电等清洁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7.16%。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范围未发生重大
变化。 
       (二)行业情况说明 
       1.全社会用电量稳定回升 
       2021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9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两年
平均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20.6%,两年平均增长14.3%;第二产业同比增
长16.6%,两年平均增长7.3%;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长9.9%;城乡居
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5.6%。上年同期因疫情形成的低基数是上
半年用电量同比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两年平
均增速分别为7.0%、8.2%。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及两年平均增速情况反映出我国经
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2.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明显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
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5.4%,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煤电
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降至48.2%,同比降低3.3个百分点,在碳达峰、碳中和目
标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明显。2021年上半年,电力投资同比增长6.8%,非
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90.1%;全口径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同比
分别增长44.6%和24.0%。 
       3.电煤价格快速攀升 
       2021年上半年原煤产量增速比同期煤电发电量增速低8.7个百分点,累计进
口煤炭同比下降19.7%,二季度市场电煤价格快速攀升,居历史高位,电煤采购及保
供工作难度加大。煤电企业燃料成本大幅上涨,6月部分大型发电集团标煤单价同比
上涨50.5%,煤电企业亏损面明显扩大,煤电板块整体亏损。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
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23.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2.82%;基本每股收
益0.12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6.88%。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装机容量8239.79万千瓦,其中火电6103.2
万千瓦,水电1437.18万千瓦,风电673.21万千瓦,太阳能光伏26.2万千瓦。公司上
半年新增火电5万千瓦,为国能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6号机组实施增容改造;减
少火电609.5万千瓦,其中对外转让596万千瓦,拆除13.5万千瓦;风电投产40.1万千
瓦,光伏发电投产5万千瓦。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1779.5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686
.67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4.26%和14.50%,完成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
170小时,其中:火电完成2442小时,水电完成1466小时,风电完成1242小时,光伏
完成793小时。供热量完成7349.26万吉焦,同比增长2.80%。 
       公司加强营销体制机制建设,深入研究市场交易规则,按照“以价优先、
量价兼顾”的原则,强化区域协作。通过大用户直接交易、跨省区外送、发电权替代
等方式,全方位参与市场交易,努力提升市场占有率。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参与
市场电量1047.85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的62.13%,较同期增加10.11个百分点。平均
上网电价349.35元/千千瓦时,较同期降低7.20元/千千瓦时。 
       在今年上半年煤价持续处于高位的市场下做好保供控价和保电工作,抓住
市场相对低位,提前做好低价储煤工作,保障公司煤炭库存处于合理区间。2021年上
半年公司入炉综合标煤单价累计完成701.02元/吨,同比增长141.15元/吨,煤价涨幅
在同行业中保持较低水平;细化燃料管理工作,加强管控力度,力求做到精准负荷预
测、精确燃料采购、精细配煤掺烧。 
       供电煤耗保持平稳下降趋势,2021年上半年公司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
耗为293.91克/千瓦时,较去年同期降低2.08克/千瓦时。上半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生
态环境事件,没有受到省级及以上环保部门行政处罚或通报。 
       本着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研究碳中和背景下电力发展趋势,按照
“陆海统筹、风光并举、多能互补、全员推动、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规
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加快绿色发展,利用火电、水电存量通道资源与调节能力
,加大常规能源发电企业新能源开发力度,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能源
基地建设,上半年新增新能源资源储备超2000万千瓦,投产新能源项目40余万千瓦。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1.2021年3月31日,公司召开七届七十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国
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公司作为债权人向人民法
院申请公司控股子公司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阳公司)破产清算
。公司本部本年计提对晶阳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应收款减值准备33.49亿元,其
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89亿元、其他应收款借款本金坏账准备26.76亿元、其他
应收款借款利息坏账准备0.84亿元。7月,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人民法院(以下简
称准旗法院)出具《决定书》(2021)内0622破1号,指定内蒙古赫杨律师事务所担
任晶阳公司破产清算管理人。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晶阳公司已移交管理人,不再纳入
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预计对国电电力合并报表利润影响约-15.93亿元。 
       2.2021年8月6日,公司召开八届二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与国家
能源集团进行资产置换的议案》,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进行资产置换,公
司向国家能源集团置出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016%股权,国电英力特能源化工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51.025%股权;国家能源集团向公司置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
公司100%股权、国家能源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100%股权、国家能源集团福建能源有
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100%股权、国家能源集团海南
电力有限公司100%股权、国家能源集团乐东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国家能源集团海
南能源销售有限公司100%股权、国家能源集团海控新能源有限公司65.43%股权、国家
能源集团湖南电力有限公司100%股权、国家能源集团宝庆发电有限公司90.49%股权、
国家能源集团湖南巫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85.78%股权。截至本报告出具日,上述置出
置入资产评估报告已经有权部门备案,公司向国家能源集团置出资产权益净资产评估
值76.78亿元;国家能源集团向公司置入资产权益净资产评估值200.41亿元,置入置
出资产交易差额123.63亿元,公司将以现金方式支付给国家能源集团。该事项尚需股
东大会审议。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新冠疫情风险 
       风险描述:当前我国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防疫形势总体平稳,但海外疫
情形势仍不容乐观,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同时,德尔塔病毒的高传染性使
得国内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与境外输入疫情关联的本土病例仍有局部暴发的可能
,对国内经济恢复、电力需求、电力供给、煤炭供应等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
确保人员安全,克服疫情对生产的不利影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能源保供工作。 
       2.煤电行业政策风险 
       风险描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定
位将逐步由电量型电源向电量和电力调节型电源转变,将更多地承担系统调峰、调频
、调压和备用功能,发挥“托底保供”的作用。全国碳市场已经启动,未来碳配额有
可能逐步收紧,如何应对碳交易,管好碳资产,已成为火电企业一项新的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密跟踪煤电灵活性改造相关政策动向,优化煤电产业
结构和布局,高质量发展煤电产业,促进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煤电保障电力供应和调
峰、调频辅助服务的市场价值,通过深度调峰改造获取新能源项目资源,积极推动“
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建设,支撑清洁可再生能源大发展,在新能源
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布局储能项目资源,找到火电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3.新能源政策风险 
       风险描述:新能源项目完全进入平价时代后,随着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比
例持续提高,直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现货市场试点全面推进,跨省区交易比例增长
,电价下行趋势持续,项目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 
       应对措施:坚持效益优先、量价协同,加强电力市场改革政策和市场交易
规则研究,科学把握电热市场变化,统筹谋划市场营销策略,以数字化适应市场化,
着力增强企业快速适应政策和市场变化的能力。 
       4.煤炭市场风险 
       风险描述:上半年煤炭市场受供给偏紧影响,产地及港口价格连创历史新
高,7月以来限产停产煤矿逐步恢复生产,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但需求也季节性
走高,旺季缺口仍在,动力煤价格仍在高位运行,综合判断下半年煤炭市场价格较上
半年有所下降,但仍将维持高位波动。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做好市场预判工作,把握低价储煤节奏,在冬季供
热前做好提前冬储工作,平衡好计划与市场、煤与电的关系,充分利用集团公司协同
、一体化优势,抓好全流程对标管理,加大配煤掺烧工作力度,努力控制煤炭采购成
本。 
       5.电力市场风险 
       风险描述: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将很快在全国铺开,现货模式下,价格信号
倒逼机组运行进行宽负荷调节,机组启停次数增多,参数优化调整难度加大,对机组
的安全能力、适网能力、运行成本以及企业的计划体系、计量体系、生产调度体系、
绩效考核体系等带来更大挑战。 
       应对措施:加强生产运营管理,控降非停,提高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充分
发挥火电企业区域分布、地方资源等优势,顺应能源电力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寻找综
合能源服务切入点,加快推进煤电综合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改造,提升火电产业发展
质量。 
       6.金融市场风险 
       风险描述:美国可能即将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缩减资产购买计划,美联储
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外溢效应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资金面的波动,国内货币政
策空间受到限制,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国内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保持流动性合理
充裕。经济基本面及流动性变化将对资金及资本市场产生一定扰动。 
       应对措施: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及政策,紧跟资金市场利率变化,根
据资金需求,抓好发行窗口,运用丰富融资手段,控制公司整体融资成本。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装机规模优势 
       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8239.79万千瓦,装机规模和设备水
平在电力上市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60万千瓦以上机组56台,占火电装机容量的
比重为69.13%,10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18台,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2.85%,均采
取脱硫、脱硝以及安装高效除尘器等措施,污染物排放浓度可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同
时,公司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建设和发展新能源产业,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
模达到2237.7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7.16%。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
成发电量1779.5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686.67亿千瓦时,较同期分别增长14.26%和14
.50%。 
       (二)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常规能源发电业务(火电、水电)整合平台,资产
结构优良。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型煤电基地和外送电通道布局有大容量、高参数的火
电机组,来煤渠道较为广泛,交通运输畅通便利,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持续盈利能力
优良;在四川大渡河流域、新疆开都河流域,积极开发大中型水电,实施流域开发,
集约化管理,流域集控联调,提高水资源转化效率,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公司加快新能源发展,坚持基地项目
、常规项目、分布式项目协同发展,自主开发与科学并购同步推进。积极布局鄂尔多
斯千万千瓦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可再生能源与氢能科技示范项目;所属常规能源企
业充分发挥区域影响力,打造“产业+新能源”模式;积极开发大型海上风电项目,
推动新能源产业大发展。 
       (三)运营管控优势 
       公司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煤电路港航”一体化产业协同优势,努力提升优
质长协煤炭资源比例及兑现率,做好公司所在各地区的经济和燃料成本相关的市场分
析研判,关注安全、环保、治超、限产能、进口煤、公转铁以及重大节日与活动的影
响,把握采购结构和节奏,优化采购煤种和热值,深入开展精细配煤掺烧。 
       公司在资本市场及银行间市场拥有广泛的融资渠道,并与主要大型银行保
持良好合作关系,在投资者中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用,公司主体信用评级长期保持AA
A。2021年上半年公司本部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56.4亿元,发行债券利率在同期限
内均处于较低水平。公司综合运用两个市场,不断丰富发行品种,优化融资结构,发
行公司首支短期公司债券28亿元,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涨;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发
行国内首支国际认证气候债8.4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10亿元。 
       (四)科研创新优势 
       公司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智慧企业建设,全力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自主
创新能力、高科技技术水平、基础前沿及应用技术水平等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
以来,公司新申请并被受理专利126项,新获得授权专利58项,新增立项科技创新项
目57项。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低NOx煤粉燃烧技术”项目取得突破
性进展;高质量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风/光互补制氢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项目工程节点任务。 
       (五)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历史悠久,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已
分级分类建立纵向梯队分明、横向融合贯通的人才职业发展体系,形成领导人员、优
秀年轻干部、中长期培养对象、青年英才、优秀青年人才“五级干部梯队”,进一步
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深入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突出政
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人才参训覆盖面达到85%以上。持续改善人
才队伍素质和结构,中高级技术职称和技师以上人员涵盖电力、煤炭、管理等十余个
专业领域,渗透公司及所属企业各个层级,有效夯实了公司长远发展基础。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4.2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15%;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25.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7.66%;基本每股收益0
.12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9.26%。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装机容量8799.19万千瓦,其中火电6707.7
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76.23%;水电1437.1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
为16.33%;风电633.11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7.20%;光伏21.20万千瓦,占
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0.24%。 
       2020年,公司全资及控股各运行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3773.63亿千瓦时
,上网电量3579.63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00%、3.11%;火电累计完成发
电量3035.0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2849.24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7%、1.7
9%;水电累计完成发电量602.4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598.08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
别增长9.95%、10.05%;风电累计完成发电量132.94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29.14亿千
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13%、2.50%;光伏累计完成发电量3.19亿千瓦时,上网
电量3.1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21%、2.26%。 
       2020年,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2338.92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的65.34%
,较上年同期增加9.52个百分点;平均上网电价318.87元/千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减
少13.99元/千千瓦时;发电利用小时完成4363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4小时,其
中火电完成4618.58小时,水电完成4191.95小时,风电完成2146.07小时,光伏完成1
506.30小时,36家单位利用小时对标区域可比领先;累计完成供热量14724.76万吉焦
,较上年同期增长7.28%。 
       2020年,公司采购原煤1.49亿吨,公司积极细化“三单”管理,实施“三
精”管控,力求做到精准负荷预测、精确燃料采购、精细配煤掺烧,节约燃料成本2.
8亿元,入炉综合标煤单价完成549.28元/吨,较上年同期减少28.27元/吨。 
       2020年,公司火电机组平均等效可用率达93.2%,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
耗为298.45克/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0.58克/千瓦时;火电厂用电率4.97%,较上
年同期降低0.05个百分点,公司33台火电机组在全国大机组能效对标竞赛中获奖;常
规燃煤机组100%实现超低排放,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各类污
染物的排放均满足国家标准和属地要求。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4.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15%;营业成
本922.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13亿元,较上
年同期增加57.66%。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3573.37亿元,较年初减少2.0
8%;总负债2,388.00亿元,较年初减少3.79%;资产负债率66.83%。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0-202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
测报告》,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电能替代、2020年低基数等因素,以及疫情和
外部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预计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前高后低,全年增长6%-7%
。2021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甚至紧张。
东北、西北电力供应存在富余;华东电力供需平衡;华北电力供应偏紧;华中、南方
区域电力供需紧张。预计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8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
源发电装机投产1.4亿千瓦左右。预计2021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3.7亿千瓦,同比
增长7.7%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
升至47.3%,比2020年底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比重比2020年
底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对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预计202
1年我国煤炭产量保持增长态势,进口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煤炭需求略有增长,受
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极端天气不确性的影响,不排除局部区域、个别时段、部分煤
种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 
       我国将持续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扩大新能源布局,坚持集中与分布并
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远距离外送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协调并举、
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的原则,探索新能源在荒漠、沙漠、戈壁等地区的开发布局
,同时拓展太阳能多元化布局,探索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清洁
能源快速发展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与
“多能互补”,充分发挥负荷侧的调节能力,确保电源基地送电可持续性,提升可再
生能源消纳水平。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四个
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建成党建引领、创新驱动、管理先进、效益一流
、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电力公司。 
       “十四五”期间,公司总体工作思路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绿色转型数字转
型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安全、效益和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强化科
技创新,提升运营质量,深化企业改革,加强风险防控,提升党建质量,坚定不移推
动公司做强做优做大。 
       2021年,公司将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水
电,加快推动“两区一流域”水电项目开发建设,清洁高效发展煤电,打造“六型”
燃煤电站,加快存量煤电转型升级,结合气源供应和气价水平适度发展气电,积极发
展储能、氢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产业,积极推动开发“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
能互补”能源基地。 
       (三)经营计划 
       2021年,公司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积极应对
风险挑战,找准新定位,创造新优势,打造新品牌,展现新作为,全力实现“十四五
”良好开局。 
       1.坚持战略引领,优化资源配置 
       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谋篇布局,加快推动清洁能源发
展,优化调整电源结构,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比例。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充
分发挥属地优势,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全力争取新能源资源储备。推进煤
电转型升级,在做优节能环保、灵活性、智慧化等改造的基础上,加强碳捕集等碳减
排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加快实践应用。 
       2.坚持强基固本,提升安全环保 
       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继续推进风险预控数据库落地落实,持续健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十项标准化贯标应用,加快新
能源和煤矿标准化建设,狠抓外委项目管理,健全完善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形成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科学构建生态环保风险防控体系,抓好生态
环境保护隐患治理,统筹推进火电烟气、废水、固废、无组织排放等综合治理。积极
参与碳市场交易,抢占碳市场先机。 
       3.聚焦市场营销,拓展创收空间 
       坚持市场导向,牢固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提升市场反应能力。加强市场交
易管理,通过大用户直供电、跨省区外送、风火打捆等方式,确保市场占有率可比领
先。加强电改政策和理论体系研究,转变营销理念,主动适应市场,配强人员力量。
优化竞价策略,积极参与竞争。确保在改革中赢得主动,持续做好热力市场拓展和争
取热价调整工作,售电公司增加代理电量,拓展市场份额,提高盈利水平,力争2021
年完成发电量3432亿千瓦时,完成供热量12689万吉焦。 
       4.加强成本管控,狠抓提质增效 
       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增强创收创效能力,突出抓好燃料管控,充分发
挥一体化运营优势,提升控价保供能力,优化采购节奏和结构,加快推进“公转铁”
,抓实采制化、供耗存全过程精细管理,力争标煤单价区域可比最低。加大成本管控
力度,持续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推动成本线下移,降低度电可控成本。 
       5.深化资金管理,降低融资成本 
       重点关注金融政策变化,紧跟形势发展,研判资金市场趋势,借助公司平
台、资源、信息三大优势,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工具和加强银企业务协调等方式开展低
成本融资和高息贷款置换工作,一企一策提前逐笔落实到期资金接续和新增融资,确
保公司资金链整体安全,确保资金成本率保持行业领先。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新冠疫情风险 
       当前我国疫情虽然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国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外防输
入”压力仍然较大,或将对宏观经济、电力需求、电力供给、煤炭供应等产生一定影
响。 
       应对措施:公司创新完善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工作机制,加强境外项目
疫情防控,继续密切跟踪疫情形势,结合生产实际和产业特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
能源保供工作。 
       2.煤电行业政策风险 
       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主流是绿色、低碳,特别是2020年下半年,习近平总
书记两次提出“我国要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将加速推动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煤电可能向调峰保障型电源转变。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密跟踪煤电灵活性改造相关政策动向,优化煤电产业
结构和布局,高质量发展煤电产业,促进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煤电保障电力供应和调
峰、调频辅助服务的市场价值,同时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源网荷储
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建设,依托火电、水电企业积极打造“火电+新能源”
“水电+新能源”的产业模式,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3.煤价采购市场风险 
       预计2021年,受环保安全整治、季节性波动、突发事件等多重影响,局部
地区、部分时段可能出现需求偏紧情况,交易规模和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精确把握采购节奏和结构。准确预判宏观经济动态
,精准把握“煤炭、电力、运输”三个市场走势,做好“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
的超前低价储煤,坚持厂内管理常抓不懈,强化燃料标准化和技术监督,落实一岗双
责、定期轮岗,严格管控厂内费用及标单差管理。 
       4.电力市场风险 
       随着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持续提高,直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现货市
场试点全面推进,跨省区交易比例增长,新能源项目电价下行趋势持续、项目利润空
间不断被挤压,加之特高压输送电对中东部地区电力市场的叠加影响,公司未来的发
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存在波动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坚持效益优先、量价协同,主动适应市场交易模式新变化,加
强电力市场改革政策和市场交易规则研究,科学把握电热市场变化,统筹谋划市场营
销策略,着力增强企业快速适应政策和市场变化的能力,全面提升市场营销工作水平
。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电源结构优势 
       截至2020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8799.19万千瓦,装机规模和设备水平在
电力上市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火电机组6707.7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
重为76.23%,拥有60台6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66.76%,18台10
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6.83%,均采取脱硫、脱硝、低氮燃
烧以及安装高效除尘器等措施,污染物排放浓度可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清洁、可再生
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192.6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4.92%,同比增加6.24个
百分点;新增新能源储备超过1000万千瓦;大渡河水电装机容量1173.56万千瓦,202
0年12月沙坪一级、枕头坝二级总装机66万千瓦取得核准。 
       2020年度,公司全资及控股各运行发电企业累计发电量及上网电量较同期
分别增长3.00%、3.11%;累计供热量同比增长7.28%;发电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604小时。 
       (二)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常规能源发电业务(火电、水电)整合平台,资产
结构优良,电源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东部
沿海地区、大型煤电基地和外送电通道布局有大容量、高参数的火电机组,来煤渠道
较为广泛,交通运输畅通便利,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持续盈利能力优良;在四川大渡
河流域、新疆伊犁喀什河流域、辽宁浑江流域,积极开发大中型水电,实施流域开发
,集约化管理,流域集控联调,提高水资源转化效率,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公司加快新能源发展,坚持基地项目
、常规项目、分布式项目协同发展,自主开发与科学并购同步推进。积极布局鄂尔多
斯千万千瓦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可再生能源与氢能科技示范项目;所属常规能源企
业充分发挥区域影响力,打造“产业+新能源”模式;积极开发大型海上风电项目,
推动新能源产业大发展。 
       (三)运营管控优势 
       公司燃料控价保供优势显著,充分发挥一体化协同作用,长协煤到货率达1
00%;燃料厂内管理水平行业领先,全部建成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国内率先实现
“采制化计”全流程无人值守;深入开展精细配煤掺烧,入炉综合标煤单价保持行业
较低水平。生产运营管控智能化、智慧化、标准化水平行业领先,在国内率先发布火
电、水电、新能源、矿山智慧企业建设规范,推出业内首家全体系火电标准化管理规
范。 
       公司在资本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优势,融资渠道广泛,紧抓资金市
场宽松有利时机,优化债务融资结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166.18亿元,发行债券
利率在同期限内均处于货币市场较低水平,完成100亿元短期公司债券注册工作,公司
长期信用等级维持AAA,评级展望为稳定;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荣获国际金融论坛(I
FF)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 
       (四)科研创新优势 
       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2020年获得省部级(行业
)科技创新奖69项,授权专利168项,参编行业、团体标准3项。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明
显,“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系统研发及其应用”项目成功落地东胜公司,建成投运国内
首个“5G+智慧火电厂联合创新实践基地”,“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系统研发及其应用”
项目获2020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狭窄河谷强震区猴子岩特高面板
坝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通过了由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组织、由多位院士及专家组成
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燃煤电厂智慧管控系统”建设项目,经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五)人才资源优势 
       公司历史悠久,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已
分级分类建立纵向梯队分明、横向融合贯通的人才职业发展体系,形成领导人员、优
秀年轻干部、中长期培养对象、青年英才、优秀青年人才“五级干部梯队”,进一步
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深入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突出政
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人才参训覆盖面达到85%以上。持续改善人
才队伍素质和结构,中高级技术职称和技师以上人员涵盖电力、煤炭、管理等十余个
专业领域,渗透公司及所属企业各个层级,有效夯实了公司长远发展基础。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