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0501航天晨光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航天晨光600501≈≈(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 
       1.智能制造产业 
       公司智能制造产业主要定位于打造智能车间/产线系统集成供应商,重点聚
焦金属制品领域、轻工产品领域等细分行业的智能产线设计与集成,开发形成了智能
车间/产线总体产品,仿真和智能化水平评估两项服务产品,DNC、MES、WMS三类软件
产品,非标智能化装备、机器人应用工作站、物联网装备、物流仓储设备四类硬件产
品的“1+2+3+4”产品+服务体系。 
       2.核工装备产业 
       公司核工装备产业主要包含核级工业基础件、核废料处理装备和核非标成
套装备等产品,主要客户包括中核、中广核、国电投三大集团。经过多年大力开发,
公司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核质保体系,以核电膨胀节、核电软管等为代表的核工业基
础件产品位列国内龙头,核废料处理装备和核非标成套装备产品也具备较强竞争优势
。 
       3.后勤保障装备产业 
       公司后勤保障装备产业主要包括军用特种油料装备、飞机加油车、生活保
障装备等产品。公司为军方油料保障装备主要供应商之一,用户包括陆、海、空及火
箭军,产品主要为各型加油车、泵站方舱、加油装置、运水车等。公司长期与部队各
油料保障科研院所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联合研制的多型产品在部队列装,产品在军方
具有较高声誉。 
       4.环保装备与服务 
       公司环保装备与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环卫车和民用高空作业车等,具体有压
缩式垃圾车系列、扫路车系列、洒水车系列、吸粪车系列、吸污车系列、下水道疏通
车系列、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系列、自卸式垃圾车系列、厨余车系列等专用车辆,主要
应用于市政环卫领域,在行业中具有较好的客户口碑,位于行业前列。 
       5.工业基础件 
       公司工业基础件产品主要包括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金属软管、汽车柔性管
、非金属膨胀节等。公司在柔性管件开发、试验、制造、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
及较好的行业影响力,产品在高压输变电、核电、水电、航空航天、燃气等应用领域
的综合实力均位于国内前列。 
       6.压力容器产业 
       公司压力容器产业主要是涉及石油化工、天然气输送处理、煤化工、化肥
化工、精细化工、有色金属、ASME规范设备和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压力容器设计与制造
。产品主要分为非标压力容器、低温储运设备、天然气装备工程三大类。从总体实力
、市场地位和市场占有情况来看,处于国内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第二梯队”。 
       7.文化产业与服务 
       公司文化产业与服务主要包括大型艺术工程建设、雕塑及艺术品的数字化
制造、文化产业发展。公司作为国内大型金属艺术制像行业的领军企业,现已形成大
型铸造类铜合金艺术工程制作安装技术、大型钣金类艺术工程制作安装技术、模型数
控加工技术、艺术工程产品逆向工程技术、型面钢架三维辅助设计技术及异形金属幕
墙工程设计、制作、安装技术等关键技术,已取得钢结构二级专业承包资质、建筑装
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等。 
       (二)经营模式 
       公司以装备制造为主业,以“2+N”为产业布局,在南京、上海、沈阳等城
市建有7大工业园区,拥有4家分公司和7家子公司,建有11部1室1工会,拥有智能制
造研究中心、核工装备工程中心、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企业信息中心、生产保障服务
中心等完善的科研生产创新体系和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具有强大的产品研究、
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在研发环节,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核工装备工程中心、战略发展研究中心
承担公司智能制造、核工装备两大新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其他新产业的论证、培
育和孵化,各分子公司研发机构重点开展现有产品的核心技术研发及产品延伸开发。
 
       在采购环节,公司按照“集中管控,统建平台,集约协谈,绩效提升”的
物资采购总体思路,即采购渠道、采购价格由公司集中控制,采购品种、采购数量、
采购时间均由各采购实施单位按采购计划执行。每年开展物资采购绩效提升工作,组
建统采项目组,集中开展统采物资供应商资源整合和竞争性谈判工作。 
       在生产环节,公司采用专业化分工生产模式:各业务板块所属单位按照经
营范围生产产品。各单位从客户取得订单后,对订单进行综合平衡,根据客户需求情
况,编制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通过生产协调会,及时通报科研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关键节点完成情况、合同履约情况等。建立合同履约过程的两级管控,形成计划、中
期评估、考核的生产计划管理机制,搭建基于合同的生产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一
级质量检验体系,成立质量检验中心,独立行使质量检验职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
备运行管理与维护。 
       在销售环节,公司按照“本部管总、实体主战”的思路,建立两级营销管
控体系,由本部市场部代表公司履行一级营销管控职能,并负责国际化经营、军方、
核工市场等重大项目营销策划及具体项目实施推进;由各分子公司落实二级营销管控
职能,负责本单位市场营销策划、营销渠道建设、项目实施及推进、营销人员管理及
考核等工作。两级营销管控体系已实现公司营销资源的高效协同,成功释放营销综合
效能。 
       在售后服务环节,公司建有专门的售后服务部门和售后服务人员,售后服
务体系完善程度不断提高,已通过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对售后服务体系的换证复审
,首获“七星”认证,为公司产品投标有效提供支持。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 
       2021年上半年,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深化转型升级,贯彻“围绕一个主题
,确保三个目标,做到五个坚持”年度工作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改革创新、经营生产
等各项任务,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经营发展量质齐增,共完成营
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8.05%;实现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分别为3,024.66万元和3,396.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6.23%和131.04%。 
       (二)经营情况特点与分析 
       1.重点行业取得突破 
       公司成功中标滇中引水工程1.2亿元波纹管膨胀节采购项目,创造了公司在
水利水电行业中膨胀节单笔中标金额最大记录;中标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
司2021年度卧式过滤分离器等产品框架协议采购项目,正式成为国家管网公司长输管
线项目非标设备的主力供应商;抢抓石化行业建设的市场机遇,中标江苏瑞恒60万吨
PDH系统管道项目1.7亿元,签约江苏延长中燃60万吨PDH项目5,230万元;签订福建漳
州核电厂一、二号机组3,000余万元废树脂处理装备合同,标志公司已具备完整提供
国产化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SRTF)的能力;成功中标中能硅业江苏及乐山吸附
塔配套项目4,977万元,高端压力容器配套市场得到有效开发;成功中标恒大“海花
岛童世界-海洋乐园大水族馆大章鱼雕塑工程”项目,实现艺术工程产业向文旅市场
转型的又一次突破。 
       2.主要指标创历年新高 
       大力发挥计划牵引作用,充分借助月度预测制和月度协调会机制,各部门
联动,协调解决各单位经营中的痛点和难点,内抓在手合同产出,外拓市场订单签约
,全面对标年度目标序时进度,强化过程管控,做好指标分解支撑,上半年公司主要
经济指标序时进度均达到集团公司调整后要求。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实
现利润总额3,024.66万元,均创近6年同期新高。 
       3.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果 
       公司完成78个公司级技术创新项目批复立项,批复支持经费6,611.5万元;
2个项目参与了后勤保障装备领域竞争择优,其中“基于基地化热食快餐保障的冷藏
冷冻系统技术研究及工程化应用”项目已完成比测试验并成功中标;研制的国内首套
五级逆向萃取油渣分离中试装置首调成功,提升了公司在煤化工清洁生产领域研制与
系统集成能力;完成“小F级燃气轮机主体配套膨胀节”项目样件型式试验,实现进
口替代;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某高强度钢制深海耐压壳体”科研项目,助力
我国深海领域高端装备国产化、自主化;“江苏省薄壁多层柔性压力管道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在南京市“2021年度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考评”工作中获得“优秀”评价;所
属晨光弗泰公司获评2021年度首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半年累计取得专利43
件,软件著作权9项。 
       4.科研管控能力持续深化 
       持续加强科研生产计划管理,紧盯年度产出目标,统筹策划全年生产任务
,明确重点工作节点、实施路径,全面落实紧前排产,科研管控能力不断提高。新型
20000升飞机加油车等装备提前完成生产任务,液氧真空绝热固定贮罐、台塑膨胀节
等多个大项目实现产出。上半年公司实现总产值19.36亿,创历史同期新高。全面分
析、研判物料价格和供需趋势,深化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和竞争性谈判累计22次,有效
应对当前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行情,实现采购降本830余万元。以合格供方名录为抓
手,严禁名录外采购,公司合格供方采购率达到97.12%。 
       5.智能制造影响力不断扩大 
       公司凭借出色的智能化改造服务能力,以排序第一进入江苏省智能制造领
军服务机构名单(第三批),全省共29家单位获评。同时进入了由国家工信部牵头成
立的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发布的符合《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
商规范条件》企业(第三批)名单,全国仅14家企业入围。建成公司首个模拟无人化
、数字化产线功能的机电一体化实验室;完成工信部“基于安全信息编码保障技术的
罐体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业强基项目验收资料准备。受邀参加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组织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交流会,公司智
能制造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市场环境变化风险: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和疫情冲击,给公司主营产
品订货造成不利影响,环保装备等主营产品订单下滑趋势未能有效扭转,同时面临激
烈的价格竞争,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应对措施:一是加快产品和产业升级,特别是环保装备产品通过突破垃圾
分类收集装备技术和新能源装备集成控制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减少受传统市场的影响;二是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客户开发,建立有效协调沟通机制
,通过顶层策划、统一协调,提高大项目成功率;三是持续开展供应链优化工作,通
过优化合格供方供应体系、规范大额物资采购管理、加强物资集中规范管理持续开展
降本增效,积极应对价格竞争。 
       (二)核心制造能力不足风险:部分经营单位对工艺技改的投入不够,生
产制造出现“空心化”现象,生产较为依赖外协外包,导致对供应链依赖度过高,核
心生产能力不足,在成本控制、质量管理、进度控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加速构建适应大数据支撑和流程驱动的科研生产体系,梳
理科研生产全业务流程,形成与产品特色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模式;二是持续完善工艺
技术体系、工艺队伍体系、工艺量化评价体系,提高工艺重视度;三是建立生产计划
信息管理平台,确保科研生产信息流畅,提高生产计划管控效率,持续加强科研生产
过程管控,切实提高合同履约过程管控能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公司具有的许可或资质 
       公司拥有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GB/T24001-2016环境管
理体系认证证书、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美国《ASME》规
范产品“U”、“U2”和“S”类授权证书及钢印、固定式压力容器和C2级移动式压力
容器设计资质、A1、A2和C2级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管道元
件)、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专用车产品公告、
3C认证资质、水工金属结构和危险化学品罐体《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江苏省
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许可和资质,公司拥有的
上述许可和资质,使公司具备承担相应产品生产的资格和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基础。 
       (二)公司产品及技术优势 
       2021年,公司围绕“2+N”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持续加强技术创新,重
点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的融
合与创新,促进传统产品升级和全新产品培育,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巩固产品竞争优
势,为公司转型升级注入活力。2021年共批复立项78个公司级技术创新项目,重点实
施的项目包括智能制造领域“基于MTO的智能分拣储存及包装工作站关键技术研究”
等项目,核工装备领域“退役治理及相关工程可燃废物煅烧装置研发”、“非标箱体
密封性试验工作台研发”等项目,后勤保障装备领域“基于模块化理论的直升机携行
橇装加油设备技术研究及工程化应用”、“大流量长距离双动力加油与分发系统技术
研究及工程化应用”等项目,环保装备领域“餐厨垃圾的粉碎预处理及封闭排放技术
研究与应用”、“无人驾驶纯电动四轮机具技术研发及应用”等项目,柔性管件领域
“金属软管AI图像识别内窥缺陷智能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膨胀节全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等项目,压力容器领域“新型节能环保磷-煤一体气化炉
研制技术攻关”、“新型环保制冷剂R410A在IFV设备中应用的技术可行性研究”等项
目,艺术工程领域“智能化铸造技术研究”、“铸铜雕塑‘青铜病’防治技术研究”
等项目。截至上半年,“采用无线传感器的加油管道水击压力连续测量装置研发”等
项目已完成研发;“液氦贮存容器关键技术研究”、“电随动远程控制系统”等24个
项目完成样机试制;部分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布局策划,强化技术成果保护力度,上半年公司组织申
报专利42件(发明9件)、软件著作权7件,取得专利43件(发明3件)、软件著作权9
件。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核心技术成果应用推广和成果转化,有效促进了
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强。 
       (三)新兴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公司以产业化项目培育为抓手,形成了以智能制造、核工装备等
为代表的一批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在金属制品、轻
工产品等重点行业,开发形成了“工业互联网关”等23项核心技术和“智能仓储物流
系统”等56项核心产品,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取得了“电子
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打造了宝胜(山东)电缆智能工厂等重点项目,
在多个行业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成功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担任江苏省
自动化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江苏省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单位,在
重点目标市场构筑了特色鲜明的竞争优势。公司核工装备产业以核级工业基础件、核
废料处理装备、核非标成套装备为发展重点,近年来在不断巩固和扩大核电膨胀节和
核电金属软管为代表的核级工业基础件产品国内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核废料
处理装备和核非标成套装备产品,相继开发形成了“固体核废料压缩减容”等一批核
心技术和“固体核废料智能压实打包装置”等众多核心产品,其中固体废物压实打包
装置等一批新产品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在国内核废料处理装备细分市场的领跑优
势。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公司紧密围绕“一条主线、两
个确保、三个转变、六项突破”,针对公司经营发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核
心能力培育、管理水平提升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重
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经营绩效显著提升 
       强化经济运行过程监管控,坚持月度经营计划协调会机制,强化上下联动
、闭环管理,持续落实年度重点产业化项目,确保经营指标和重点任务全过程受控。
全年三项期间费用同比减少20.13%,成本费用总额占营业总收入比重优于上年同期1.
99个百分点。2020年各项指标均实现正增长,营业收入创近七年新高,效益创近六年
新高,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明显提升。 
       (二)重点产业持续发力 
       立足装备制造核心主业,围绕“2+N”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进一步增强
产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核工装备业务积极探索重大项目管控模式,完善产品协同生产管控能力,
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配置,初步实现核级工业基础件、核废料处理装备、核非标成套
装备的全面拓展,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智能制造业务围绕金属制品、轻工产品等重点行业打造智能产线/车间系统
集成能力,相继开发形成“工业互联网关”等23项核心技术和“智能仓储物流系统”
等56项核心产品,顺利取得“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成功获评“江
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 
       后勤装备业务紧盯军方市场需求,牢牢把握军方样车比测、竞争择优契机
,2020年实现订货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后勤装备领域的优势地位。 
       柔性管件业务坚持“专业化分工,集群化发展”的发展模式,经营质量不
断提升。主导完成3项国家标准编制,丙烷脱氢膨胀节替代进口,实现国内项目全覆
盖,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配套杜瓦矩形膨胀节成功研发,金属软管助力
长征五号等运载火箭成功首飞,燃气轮机主体配套膨胀节打破国外垄断,进一步巩固
了公司柔性管件产品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的市场龙头地位。 
       环保装备业务紧跟国家政策变化和前沿技术革新,陆续开发“压缩式垃圾
车新型电液控制系统”等12项核心技术,完成新型扫路车、洗扫车等产品改进换型和
结构优化升级,完成湿式垃圾运输车、系列新能源产品研制并实现批量销售。 
       压力容器业务逐步转向军品和新动能市场,从做项目向做产品转变,形成
稳定的配套供应渠道,重点维护航天系统相关科研院所、总装基地等客户。2020年在
IFV海水净化器、天然气等新动能市场开拓取得突破,生产性服务业务初见成效。 
       艺术工程业务立足现有大型艺术工程品牌优势,集中优势资源转战文旅市
场,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成功中标“北京圣火之光”等项目。 
       (三)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组织架构优化调整,持续提升综合管控能力。专业化分工建立“一部三中
心”,成立安全保障部,推动安全管理向“管理系统化、责权清晰化、要素全面化”
转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成立核工装备工程中心,“由虚向实”明确
责任分工,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开展,为核工装备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立
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解读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开展前瞻性产业研究及中长期规划,
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成立质量检验中心,实行质检一级管控,检验质量职
能的客观性、独立性得以加强;完成库房集中管控,实现合同与物资配套100%覆盖,
有效提升生产资源利用率和库存周转率。 
       巩固营销体系改革成果,提高市场开发效能。初步完成两级营销体系的构
建和营销岗位公开竞聘,营销资源下沉至生产经营单位,营销队伍整体效能得到有效
提升。大项目市场开发成效显著,全年实现500万元以上合同50.72亿元,占年度订货
的80.96%。大客户关系管理有序推进,全年与重大客户签订合同49.28亿元,占年度
订货的78.18%。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着力推进技术创新项目开展。年内批复5,078.8万
元技术创新项 
       目,同比增长8.8%。“大型核工RS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
航天科工集团2020年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立项,获批资金500万元;参加“基于区块链
的工业产品防伪溯源平台”项目,获批164万元资金资助。“金属软管智能产线”项
目获批进入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课题)库;“基于中低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系统技术
研究及工程应用”获得航天科工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航天科工集团模块化负压
方舱医院污物收集模块、水源保障模块、新型运加油车等多型产品研制工作。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有所提升,除环保装备与服务板块收入下降外
,军工与核非标设备和服务、智能化改造工程与服务、能源装备与工业基础件等四个
板块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军工与核非标设备和服务板块实现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57.91%,占主
业收入的41.64%,毛利率11.1%,同比下降12.57个百分点。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后
勤装备项目及核非标项目实现收入增加,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军用产业合同由单
一采购来源采购方式改为以招投标为主的竞争择优方式,受实物比测招标影响,竞争
比较激烈,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环保装备与服务板块实现收入4.94亿元,同比下降9.74%,占主业收入的13
.50%,毛利率22.87%,同比下降4.07个百分点。当前环卫设备市场处于客户群体转变
、垃圾分类新政策、排放升级新政策实施的多种因素动荡叠加转变时期,公司环卫产
品销量有所下滑,尤其是主流产品压缩式垃圾车大幅减少,订货不足影响了收入实现
。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卫社会化进程加快,更多民营抢占市场份额,影响
毛利率同比下降。 
       能源装备与工业基础件板块实现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11.31%,占主业
收入的40.62%,毛利率26.07%,同比增长3.41个百分点。指标优化的主要原因为该板
块所属的工业、装备制造行业总体呈回暖趋势,订货增加,收入增长较快。 
       智能化改造工程与服务行业主要包括产线系统集成方案、设备自动化及智
能化改造、非标设备研制等。2020年该板块实现收入0.80亿元,同比增长47.65%,毛
利率19.86%,收入主要来自苏州格鲁曼项目及航天壹亘项目。毛利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是公司强化智能化技术攻关,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合同签订质量较高。 
       文化产业与服务板块实现收入0.69亿元,同比增加0.21亿元,占主业收入
的1.88%。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为该板块是受室外大型宗教雕塑的政策限制因素影响
,缺乏大型项目的收入支撑,新签大型项目由于业主方资金不足和项目启动时间周期
较长等因素,影响了产出进度和收入实现。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核工装备迎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根据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
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
在建核电机组13台,总装机容量1,387.1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继续保持全球第
一;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目标将达到7,000万千瓦,核电建设领域未来将大
有可为。核电站的快速建设以及以往乏燃料处理能力的匮乏,将促使未来低放及高放
核废料处理市场的加速发展,对处理核废料所需的处理设施设备、贮存设施设备、运
输设备等将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正补充建设干式贮存设施及其它乏燃料
贮存水池,满足未来乏燃料离堆贮存的需求;乏燃料公、海、铁联运体系建设将加快
推进,有望形成乏燃料多式联运体系,满足不断增长的乏燃料运输需求;乏燃料后处
理示范工程也正在形成规模处理能力;在核电较集中区域,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的
选址与建设步伐也将加快。 
       公司在核工装备产业将继续巩固“核级工业基础件、核废料处理装备、核
非标成套装备”三大产品所形成的新发展格局。核级工业基础件方面,抢抓重启核电
站建设审批机遇,紧盯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核废料处理装备
方面,重点开展核废料减容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推广,加快国核压水堆示范项
目“废物处理设施运输车辆”等重点产品研制进度,加速形成核废料处理装备模块化
产品;核非标成套装备方面,狠抓国家重点项目履约,完善基于合同交付的计划考核
体系,确保完成交付目标。 
       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
加快融合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
点突破领域。在行业形势、国家政策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推动下,“十三五
”期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
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3家;培育具有一定
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70余个。根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
稿),未来5年将重点加强设计仿真、混合建模、AI、5G等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
的攻关突破;加速技术应用落地,开展示范工厂建设,加快行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行业,着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深入推进标准化工
作,并完善IT基础设施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将着力以形成智能车间/产线总承包能力为基础,以提
供系统集成服务及产品为核心,进一步聚焦轻工业、金属制品加工、光学电子三个重
点行业,开展产线集成、关键装备研制和信息化服务,重点研制符合国家“十四五”
发展要求的先进智能制造装备。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加速公司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推动下,5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将
加速传统产业转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武器装备远程精确
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更加明显,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智能
化战争初现端倪,我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水平亟待提
高;环卫装备将向智能化、小型化、新能源化方向发展,未来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智能
环卫机器人、无人驾驶环卫车等新型环卫装备将迎来大规模市场需求;能源装备及工
业基础件领域将从简单的产品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系统产品转变,实现产品的实时
运行监测、数据传输、在线远程维护等功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为适应科技进步及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后勤保障、环卫、能源装备及工业
基础件等重点传统业务亦将加速转型。后勤保障装备方面,紧盯各兵种后勤保障装备
技术发展动态,突破轻量化、罐体阻隔防爆、高机动油料运输等关键技术,积极拓展
陆军、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等用户市场,巩固油料装备优势领域,开拓生活装备
新兴市场;环保装备方面,重点突破垃圾分类收集装备技术和新能源装备集成控制技
术,推动产品设计与数字化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相结合,开展焊接产线、涂装产线
工艺能力建设,同时加强智能化、小型化、无人化的新能源环卫装备研发力度,以提
升未来新型环卫收运装备的核心竞争力;能源装备与工业基础件方面,将加快低温技
术、高效换热等基础技术研究,开展低温实验室建设,加强核电、航空航天、高端石
化等重点市场用工业基础件的关键技术开发及数字化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以实现ITER
杜瓦多层矩形膨胀节、燃气轮机主体配套膨胀节等智能产品的商品化转化。 
       (二)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价值链重组的机遇,立足于装备制造业,专注主业发展,围绕“2+
N”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以智能制造和核工装备为新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并通过
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元素的融入,进一步提升后勤装备、压力容器等传统产业的
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产业将按照“瞄准高端、形成特色、有进有退”的发展原则,打破原
有“画延长线式”发展格局,通过融合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元素,着力提升关键
共性和前沿引领技术的研发能力,提高后勤保障装备、柔性管件、环保装备、压力容
器等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盈利水平,形成细分领域产品优势和品牌特色,逐步退出低
附加值的业务领域。 
       新兴产业方面,智能制造产业将瞄准打造基于行业先进工艺和过程控制的
智能车间/产线供应商定位,以构建智能产线系统集成核心技术体系为基础,以提供
系统集成服务及产品为核心,围绕智能产线零件制造、装备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
成、终端客户五大产业链环节,着力在轻工业产品和金属制品2个重点行业形成智能
车间/产线总承包能力,并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及核心产品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同
时依托航天企业资源优势,积极在军用领域拓展智能产线系统集成服务及生产性服务
业务。核工装备产业将重点立足核级工业基础件、核废料处理装备、核非标成套装备
三个发展领域,加大与中核、中广核、国电投三大核电业主单位合作力度,坚持“抓
机遇、提能力、谋发展”的发展思路,加快对核工装备领域的全面拓展。 
       (三)经营计划 
       2021年公司总体工作目标是:聚焦主责主业,深化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创
新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
个方面工作: 
       1.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深入研究航天科工集团发展战略与产业集群布局,结合公司实际调整产业
发展模式,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5G”产业集群、专精特新项目,开展相
关产业论证工作。持续推进核工装备、智能装备生产线、后勤油料及生活保障装备、
压力容器装备四大产业化项目实施,研究制定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引导优势资源向新
兴产业聚集。传统产业坚持“瞄准高端、形成特色、有进有退”发展思路,逐步退出
低附加值业务领域,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盈利水平,打造细分领域产品优势和品牌
特色,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2.继续推动薪酬体系改革 
       以效益优先为导向,稳妥推进薪酬体系改革,加大工资总额向利润增长迅
速、扭亏脱困显著、未来发展预期明显单位的倾斜力度。全面评估所属单位现行激励
制度,指导建立按人员类别划分,以合同履约率、计划完成率等指标为考核要素的员
工薪酬分配模型,持续完善符合公司“战略+运营”管控的考核激励机制;密切跟踪
科技型公司员工持股试点的政策执行效果,稳步扩大政策执行范围。 
       3.持续推进科研生产精细化管理 
       完善基于合同履约率的科研生产全环节计划管控机制,强化重点合同全生
命周期管理,建立两级体系下的大项目管控能力,形成涵盖人员配置、资源保障、过
程监测及结果考评的管控机制,确保年度合同履约率达98.5%。持续推进供应链优化
,从组织保障、技术水平、能力匹配、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合格供方进行优胜劣汰,实
现合格供方名录的动态管理。强化供应资源集中共享,确保年度合格供方采购率达96
%。全面推进生产工序内部协作,积极探索钣金、机加等通用业务加工中心建设。完
善集中库房WMS信息化系统建设及运用,做到数据真实、完整、及时,确保年度生产
性采购物资集中管控率达100%。 
       4.持续深化营销体系建设 
       完善营销考评体系,重点加强市场营销顶层策划及制度管控能力,统筹营
销资源,深挖传统产业市场潜能,巩固行业地位。积极推进军方、中核集团、国家管
网、军品科研系统等重要客户关系维护,巩固战略合作成果,加强灰黑名单客户监管
,完善客户资信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大项目管控机制和责任体系,确保军工、核工等
重点产业领域形成持续发展态势。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面临的可能对经营目标或战略发展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如下
: 
       一是在创新驱动方面。公司创新基础薄弱,资源投入仍然不足,设计手段
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仍需提高。 
       二是在管理方式方面。公司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手段不齐全,贯穿全业务
链条的数据采集、传输、统计的信息化流程亟待构建。 
       三是在人才储备方面。公司在技术研发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数量不足、质
量不精等短板,不足以支撑公司转型发展,尤其在战略性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上,
距离目标有一定差距。 
       应对措施: 
       1.加强创新资源投入,聚焦重点领域突破,提高整体创新效能 
       探索前沿科技创新,开展核聚变、深海等领域适用的高端装备预研论证。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确保研发经费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5.6%。打好关键核心技
术攻坚战,强化核工装备、后勤保障装备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着重向
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开展研究和应用。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通过开展外部
“双创”及联合研发项目(至少5项)实施,汇聚技术人才资源,发挥创新平台作用
,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推进数字化科研生产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进一步加强科研生产信息化协同能力,探索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科研生产
管理模型”,推进科研生产管理驾驶舱建设。完善各级科研生产管理流程职责,规范
化、结构化各级科研生产管理过程,识别管理过程中协同工作环节,推动产品设计模
型化、生产工艺结构化、科研生产流程化、生产过程透明化、质量管理统一化建设,
实现计划管理、合同履约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和生产交付管理的数据共享、
管理在线。 
       3.落实人才强企战略,调整人才队伍结构 
       以“人才强企”战略为引领,持续加强人才结构调整,加强能够支撑公司
转型发展的科技研发人才、行业领军人才、产业链前沿技术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引进。
以保持现有技术队伍稳定为基础,加强能力与人岗相适性评价,巩固“三定”成果,
激发技术队伍创新活力。聚焦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加强以核级焊工、核级质检为代
表的特殊持证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来源稳定、成本可控的外部特殊持证技能队伍的管
控模式。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公司具有的许可或资质 
       公司拥有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GB/T24001-2016环境管
理体系认证证书、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美国《ASME》规
范产品“U”、“U2”和“S”类授权证书及钢印、固定式压力容器和C2级移动式压力
容器设计资质、A1、A2和C2级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管道元
件)、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专用车产品公告、
3C认证资质、水工金属结构和危险化学品罐体《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江苏省
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许可和资质,公司拥有的
上述许可和资质,使公司具备了承担相应产品生产的资格和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
的重要基础。 
       (二)公司产品优势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以军工与核非标设备和服务、智能化改造工程与服务、环保
装备与服务、能源装备与工业基础件、文化产业与服务五大板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为主,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力、环保、物流、市政环卫、煤炭、船舶
、核电、航空航天、汽车和海洋油气输送等领域。2020年,公司持续贯彻落实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围绕“2+N”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以智能制造和核工装备为新产业
发展重点方向,同时加强传统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品优化升级,着力提升
核心竞争力。2020年共完成56项技术创新项目研发,有力促进了公司产业发展和核心
竞争力提升。截至2020年底,公司拥有的车辆产品《公告》累计达222种车型、取得3
C认证共184个单元证书。 
       (三)公司技术优势分析 
       公司拥有相关主营产业的机、电、液及智能控制、信息化融合等设计、制
造技术。2020年,公司广泛开展了“2+N”产业方向的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包括智能
制造、核工装备及后勤保障装备、环保装备、压力容器、柔性管件等领域。通过在自
主可控智能仓储信息管理及控制技术、压实打包装置之运输装置设计制造技术、基于
异构部件智能焊装工作站建设、基于视觉识别的复杂异型曲面在线测量技术等多个技
术领域的研发,公司核心技术和工艺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司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资源。至2020年底,公司累计拥有有
效专利529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92件)。2020年申报专利139件(其中发明42件)、
软件著作权5件,取得专利69件(其中发明3件)、软件著作权5件,专利的质量和数
量逐年稳步提升。 
       (四)研发机制创新及技术创新工作 
       为落实公司转型升级战略部署,进一步聚焦智能制造、核工装备等重点业
务发展及技术开发,提升战略研究能力,公司设立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核工装备工程
中心、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承担公司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培养及智
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产品的开发工作;核工装备工程中心主要负责核工装备产业重大
工程项目的统筹、实施和推进;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
新产业拓展开发专题研究。 
       加强重点领域创新,提高整体创新效能。探索前沿科技创新,开展“核聚
变”“深海”等领域适用的高端装备预研论证,成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某高
强度钢制深海耐压壳体科研项目”,助力我国“深海”领域高端装备实现国产化、自
主化;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核工装备、后勤保障装备重点领域,开展“退
役治理及相关工程可燃废物煅烧装置”“轻型合成旅油料保障技术研究”等重点项目
研发,持续保持领先技术优势;加快智能制造验证实验室二期和仿真验证能力建设,
推进基于MTO的智能分拣验证装备、自主可控WMS系统布置等能力建设,提升公司在自
主可控智能仓储领域的验证能力;着力开展“基于5G的膨胀节数字化工业物联网平台
(膨胀节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等项目研发,实施基于VC的仿
真技术研究,提升工艺仿真二次开发能力,提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 
       实施“工艺振兴工程”,提升工艺基础能力。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工艺技术
瓶颈、补齐一批影响批量生产的工艺短板,积极组织开展航天科工集团工艺振兴工程
项目申报,其中“退役治理工程P+T自动化焊接工艺及装备攻关”等项目已通过初评
。打好数字化转型攻坚战,提升基础制造能力,重点推进“军用油料装备数字化示范
产线”进入调试生产阶段、“金属软管智能产线”建设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狠抓手工
工序治理改造,围绕压减10%的年度手工工序治理目标,组织开展33项治理改造项目
,紧前解决高度依赖人工技能、重复性、重劳力、较危险工序的治理改造。 
       (五)新兴产业发展优势 
       近年来,公司新兴产业培育取得较大进展,智能制造和核工装备正快速形
成竞争优势。智能制造产业围绕金属制品、轻工产品等重点行业打造智能产线/车间
系统集成能力,相继开发形成了“工业物联网关”等23项核心技术和“智能仓储物流
系统”等56项核心产品,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顺利取得“电
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承接打造了江西华景制鞋智能产线、浦丹光电
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在多个行业实现产业化应用,成功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
服务机构”,是江苏省自动化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江苏省智能制造产
业联盟秘书长单位,产业化发展基础逐步夯实。核工装备产业以重大项目实施为契机
,探索建立重大项目管控模式,完善产品协同生产管控能力,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
初步实现核级工业基础件、核废料处理装备、核非标成套装备的全面拓展,相继开发
形成了“固体核废料压缩减容”等18项核心技术和“固体核废料智能压实打包装置”
等39项核心产品,其中固体废物压实打包装置等新产品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