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0011华能国际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华能国际600011≈≈(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是中国最大
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14,042兆瓦
,权益发电装机容量99,891兆瓦,风电、太阳能、水电、天然气和生物质发电等低碳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21.07%。公司中国境内电厂广泛分布在二十六个省、自治区和直辖
市;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一家营运电力公司。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国内外资金,在国内外
开发、建设和运营大型燃煤、燃气发电厂、新能源发电项目及配套港口、航运、增量
配电网等设施,为社会提供电力、热力及综合能源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电力产品销
售收入约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1.04%。 
       公司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售电量(供热量)、电价(热价)
及燃料价格等方面。 
       同时,技术创新、环境政策、人才队伍等亦会间接影响公司当期业绩和发
展潜力。 
       公司售电量受到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形势、公司装机容量、区域布局、装机
结构、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2021年上半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
并报表口径累计完成售电量2,079.26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0.80%。 
       电价和燃料价格主要受国家政策、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影响。2021年上半
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18.81元/兆瓦时,同比上升0.52%
;受煤炭价格同比上升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公司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25
0.31元/兆瓦时,同比上升21.21%。 
       2021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需求高速增长,拉动发电侧电量同比大幅上升
,公司采取加强电量督导、减少机组备用、加大开机方式等措施,完成发电量2,20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85%。基于对经济运行和电力供需形势的分析研判,预计公司
2021年发电量将达4,400亿千瓦时左右。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规模和装备优势突出.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042兆瓦,境内电厂上
半年售电量2,079.26亿千瓦时。公司燃煤机组中,超过50%是6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机
组,包括14台已投产的世界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等级的超超临界机组,以及国内蒸汽参
数最高的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和国内首次采用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电机组。新能源方面,建成我国规模最大、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海上风电场江苏如东海
上风电场。 
       2、低碳清洁能源比例不断提高. 
       公司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转型,低碳清洁能源比例不断提高。截至上半年末,
公司风电装机容量为8,601兆瓦(含海上风电997兆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2,70
2兆瓦,水电装机容量为368兆瓦,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为12,243兆瓦,生物质能源装
机容量为120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21.07%。 
       3、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节能环保指标保持领先. 
       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对公司高
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供热增容、热电解耦、灵活性改造、污泥耦合等先进
技术广泛应用,首套大型火电机组国产DCS分散控制系统、PLC工控系统投入运行,高
碱煤液态排渣锅炉、70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大型海上风电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加速
推进,建成容量最大、参数最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装置。上半年,公司
授权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专利454件,申请PCT专利2件、美日欧专利1件。此外,
公司的环保排放水平符合国家标准,燃煤机组均已按国家要求实现了烟气超低排放,
平均煤耗、厂用电率、水耗等能耗指标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能效指标竞赛中,公司有52台次机组获奖,占全国获奖机组台次的14.57%。 
       4、电厂的区域布局优势.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境内的电厂分布在二十六个省、自治区和
直辖市,其中位于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厂,是公司机组利用率高、盈利能力强
的优质火力发电资产。这些区域运输便利,有利于多渠道采购煤炭、稳定供给,降低
发电成本。同时,公司拥有诸多港口及码头资源,对提高集约化燃料管理起到了极大
的支持作用,有利于公司统一库存、发挥淡储旺耗的功能,加速煤炭周转,减少滞期
费用。此外,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一家营运电
力公司。 
       5、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信誉优势. 
       作为三地上市的公众公司,公司受到境内外三个上市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
管和广大投资者的监督。 
       目前公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班子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
形成了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之间相互制衡、运转协调的运行机制。完善健全的治
理结构,保障了公司的规范化运作。 
       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优势,融资渠道广、融资能
力强。 
       6、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和海外发展经验. 
       公司先后于1994年、1998年和2001年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利用
境内外资本市场完成了一系列权益和债务融资,为公司经营筹措了大量资金。公司自
成立以来,秉持“开发与收购并重”的发展战略,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收购,助力公
司快速成长。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收购、运营新加坡大士能源,响应国家“一
带一路”倡议,全面建成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大能源项目——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积
累了海外发展的宝贵经验。 
       7、高素质的员工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层. 
       公司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注重
青年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聚焦公司事业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
素质优良、忠于华能事业、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
化人才队伍。公司的管理团队拥有全面的行业知识并深刻了解国内国际电力监管制度
,紧跟电力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能够把握市场商机,制定全面商业策略,评估及管
理风险,执行管理及生产计划并提升整体利润,从而提高公司价值。 
       8、大股东的强有力支持. 
       自公司上市以来,华能集团不断将优质资产注入公司,并通过参与公司的
股权融资注入现金,始终支持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1.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17%;
营业成本824.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9.74%;营业利润63.45亿元,比上年同期
下降了30.0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8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30%。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新冠疫情的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依然存在局部性、季节性爆
发的风险,或对宏观经济、用电需求、项目建设、煤炭生产、交通运输产生一定影响
。 
       公司将严格落实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确保人员
安全、电力生产、项目建设、物资保障、燃料供应等风险可控、在控。 
       2.电力行业及市场风险. 
       (1)随着中国及全球有关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相关政策的提出,未
来大量新能源项目规划及投产将对传统火电业务造成直接冲击,机组利用小时可能持
续下降、部分小机组根据政策要求和实际运行情况被迫关停以及其他限制火电的相关
政策等都将对公司境内外火电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2)中国境内煤电机组的定位将逐步从电量型电源向电力调节型电源转变
。当前,容量回收成本机制不健全、辅助服务市场不完善以及单边降价的电力市场导
向,制约了发电成本的有效疏导,加大了火电业务的经营风险。 
       (3)未来中国部分区域将执行更加严格的“能源双控”政策,部分高耗能
用户用电受限,区域燃煤消耗总量受限,对火力发电影响持续存在。 
       (4)随着电力市场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直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现货市
场试点全面推进,新能源开始平价并进入市场。公司市场交易电量比例将继续扩大,
结算电价存在下行风险。 
       公司将加快绿色转型,加快提升清洁能源比重,积极推进减碳化发展;煤
电机组通过替代发展一批、转型改造一批、淘汰备用一批、资本运作一批,实现公司
煤电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安排现役煤电机组开展节能减排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
造、生物质耦合改造,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和电力市场改革进展
,积极同价格主管部门沟通,积极配合政府建立合理、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积极
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定价策略,全力防控电价风险。 
       3.碳市场风险.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启动,碳排放水平较高机组将会增加碳交易履
约成本,碳排放水平较低的机组可获得减排收益。公司整体能源利用水平处于行业领
先水平,2019-2020年度整体碳交易履约成本与其他同类公司相比应处于较好水平。
但2021年及后续年度配额分配方案尚未出台,不排除未来配额发放逐渐收紧,造成发
电成本增加的风险。碳市场启动初期暂未纳入机构与个人交易,后期如机构与个人入
市交易,存在发电企业履约成本增加的风险。 
       公司将密切关注碳市场政策,持续加强碳交易管理,制订碳交易策略,力
争以较低成本按期完成全国碳市场交易履约工作。此外,如国家重启自愿减排项目备
案,可用于履约的减排量供给增加,将有助于发电企业控制碳交易履约成本。 
       4.煤炭市场风险. 
       2021年上半年,煤价中枢大幅上移。下半年市场风险仍然存在,一是超能
力生产正式入刑,矿山严格按照核定产能生产,双碳背景下产能释放幅度有限,产量
增加受到影响。二是国际煤炭资源整体偏紧,再加上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海运费用达
到十年新高,内外贸价差明显收窄,对进口煤供应影响较大。我国进口煤的主要来源
国是印尼,如印尼疫情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将对进口量产生很大影响,需密切关注下
半年进口煤政策及国外供需形势变化情况。三是预测电量负荷继续增长,下半年火电
将继续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加上电厂库存水平较低,预计下半年基本面维持紧平衡
态势,煤价或将继续高位运行。 
       面对错综复杂的煤炭市场形势,公司一是强化燃料集中管控优势,大力控
制采购成本;二是努力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不断提升长协合同履约兑现,优化煤种结
构和采购结构,优化调配电厂资源;三是发挥公司在进口煤采购方面的固有优势,提
前锁定优质源头资源,发挥自有运力优势,进行稳定采购;四是利用内部产业链优势
及华能集团煤炭产能优势,稳定市场、平抑煤价。五是在保证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加
大配煤掺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降低燃料成本。六是公司就高煤价一事积极发声,将
高煤价对于电厂保供产生的不利影响传递给国家监管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多措并举
引导煤价下行。 
       5.环保风险.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需求,中国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地方府正在持续
完善和深化环保政策,在水体保护、扬尘治理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更严格的要求。
公司所属电力生产单位建立时间不同,地域分布较广,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
大,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环保风险。 
       公司一贯注重发电企业和发电设备从规划阶段到最后关停全生命周期的环
境保护工作,按照“三同时”的要求协调推进发电项目的管理和运营。公司新建的燃
煤发电机组均配备了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烟气净化系统,其他机组也已按中国政府
的要求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对天气状况、燃料品质、电热负荷等内外因素的波动具
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了地方环保部门的验收,获得了能源监管机构的认可。 
       公司各级机构积极跟进环保部门的关切,谨慎选取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案
,在改进废水处理系统、建设煤场封闭设施、完善灰渣综合利用等方面有所作为,各
类环保风险得到了及时的响应和有效的化解。 
       6.利率风险. 
       2021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大力服务实体
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
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外币债务方
面,公司外币债务规模较小,外币债务利率波动对公司总体影响不大。 
       公司将密切关注境内外资金市场变化,在保证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及时调
整融资策略,利用好绿色低碳等优惠政策,降低利率波动风险,努力控制融资成本。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十二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694.39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45.65亿元,比上
年同期上升了191.51%;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8元。 
       2020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累计完成发电量4,040.16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4%;完成售电量3,798.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4%(按经重
述的上年售电量计算,则同比下降2.17%);公司境内电厂全年平均利用小时3,744小
时,同比下降171小时。其中燃煤机组利用小时4,059小时,同比下降163小时。在公
司燃煤电厂所在的大部分地区中,公司利用小时领先当地水平。供热量累计完成2.63
亿吉焦,同比增长11.18%。 
       2020年公司全年共采购煤炭1.71亿吨,公司继续准确研判煤炭市场走势,优
化采购策略、区域供应结构,加强与重点供应商合作的力度,提前锁定优质低价资源
,有效降低了公司标煤采购单价,采购均价(包括运输成本、其他税费)同比下降26
.01元/吨,较好地控制了公司的燃料采购成本。2020年公司境内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
本为209.07元/兆瓦时,同比下降6.34%。 
       2020年公司安全生产、技术经济及能耗指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公司境内
火电机组平均等效可用率为94.92%,生产供电煤耗为291.08克/千瓦时,生产厂用电率
为4.33%。公司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目前,公司全部燃煤机组均装有脱硫、脱硝
和除尘装置,各项指标均符合环保要求。截至2020年底,公司超低排放机组容量达到
98%。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3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9%;
营业成本1,398.8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65%;营业利润96.28亿元,比上年同期
上升了114.45%;净利润57.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5.98%。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势,提出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
量、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任务,为2021年以及更长一段时间
我国经济发展定向导航。电力市场方面,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产业运行和地方发
展等因素影响,在平水年、没有大范围极端气温影响的情况下,结合2020年低基数用
电量,预计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7%,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8亿千瓦左
右,预计2021年火电利用小时与2020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煤炭市场方面,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将带来煤炭需求的增加,但在碳
达峰、碳中和等政策影响下,清洁能源占比提高将抵消部分煤炭需求增量,预判总体
耗煤水平将较去年小幅增长。供应方面,迈入“十四五”,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已基
本完成,先进产能继续有序释放将使得煤炭供应维持在较好水平,同时进口煤将继续
发挥对国内煤炭的补充作用。总体来看,2021年中国煤炭市场供需两端都将出现一定
增长,基本面呈现平衡态势,电煤价格中枢将较2020年小幅上移。 
       资金市场方面,2021年央行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预计2021年资金市场利率基本维持稳
定。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构
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要求,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
动力,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发
展,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把公司建设成为管理规范、技术领先、节能环保、结构合
理、运营卓越、公司治理和市场价值优秀的国际一流上市发电公司。 
       公司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大力实施绿
色发展战略,以质量效益为先,坚持自主开发与收购并重,充分利用我国“三北”、
沿海、西南和部分中部地区新能源集中式开发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打造“基地型、清
洁型、互补型及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新能源跨越式发
展,加快煤电结构优化升级,择优发展气电及其它清洁能源发电,积极拓展综合能源
服务;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服务服从国家科技战略
,坚持面向公司重大需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着力做好
国际化发展;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持续夯实基础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筑牢
环保安全屏障,深化全面风险管理,完善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提升风险防控化
解能力;大力实施卓越运营战略,坚持以提升效益、改进效率、创造价值为 
       导向,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效能,优化资产结构,全面提高公司
现代化经营管控水平,大力推进提质增效,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品牌价值,认真
履行社会责任。 
       (三)经营计划 
       2021年,公司将落实“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安全发展、卓越运营四大战略”的要求,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强科技、促改革
,实现“十四五”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 
       电力建设方面,公司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以安全发展为基础,以质量效
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现代化管理为手段,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火电
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 
       电力生产方面,公司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领域的法规、政策,不断优化管理
,预防安全事故。开展发电机组评级工作,全面提高设备管理的精益化水平。在做好
清洁能源发电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同时,重视现有火电机组在全社会能源安全体系中
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积极开展延寿测评和改造,保持应急备用机组的健康水平。
公司一贯重视发电设备的经济性和灵活性,通过技术改造迎合新的市场需求;积极发
展供热产业,升级综合能源服务;深入研究生物质耦合发电的应用前景,捕捉市场机
遇;根据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认真做好各项环保治理工作。 
       电力营销方面,公司将继续坚持以电力营销为龙头,切实落实一把手抓营
销、整个班子抓营销的工作机制。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
的市场观念。强化政策和市场分析,优化调整营销策略,做好量价统筹,积极应对电
力市场化改革,加快运营中心建设,构建客户服务体系,提升能销公司运营水平,积
极开拓综合能源服务新业务。力争全年完成境内发电量4100亿千瓦时。 
       燃料方面,公司一是加强政策及市场形势的解读研判,持续提升市场研判
能力,主动争取政策引导市场;二是持续提升燃料集约化、精益化管控水平,抓实长
协合同签订与履约工作,坚持做优进口煤采购,合理优化库存,发挥淡储旺耗的作用
,坚持采购结构优化调整,抓好燃料创新工作,降低采购成本;三是持续提升燃料的
数字化管理水平,推进燃料管理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挖潜增效。四是强化资源开
发,打造长期稳定的供应商队伍,抓实源头资源挖掘,做好内贸高卡低硫煤资源的开
发,加强供应商管理等。 
       资金方面,公司将紧跟国际国内资金市场变化,充分发挥信用优势和管理
优势,在确保信贷融资主渠道畅通的同时,加大债券发行力度,创新融资手段,扩大
融资渠道,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努力降低资金成本。 
       公司将以本质安全为基础,以清洁低碳为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科
技创新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手段,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着力防控风险、转型发展、
经营提效、开放发展、提升竞争力、激发活力、强基铸魂,加快创建国际一流上市发
电公司步伐。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新冠疫情的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依然存在局部性、季节性爆
发的风险,或对宏观经济、用电需求、项目建设、煤炭生产、交通运输产生一定影响
。 
       公司将严格落实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确保人员
安全、电力生产、项目建设、物资保障、燃料供应等风险可控、在控。 
       2.电力行业及市场风险: 
       (1)随着中国及全球有关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相关政策的提出,未
来大量新能源项目规划及投产将对传统火电业务造成直接冲击,机组利用小时可能持
续下降、部分小机组根据政策要求和实际运行情况被迫关停以及其他限制火电的相关
政策等都将对公司境内外火电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2)中国境内煤电机组的定位将逐步从电量型电源向电力调节型电源转变
。当前,容量回收成本机制的缺失、辅助服务市场的不健全以及单边降价的电力市场
导向,制约了发电成本的有效疏导,加大了火电业务的经营风险。 
       (3)未来中国部分区域将执行更加严格的“能源双控”政策,部分高耗能
用户用电受限,区域燃煤消耗总量受限,对火力发电影响持续存在。 
       (4)随着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直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现
货市场试点全面推进,新能源开始平价并进入市场,特高压输送电对发达地区电力市
场产生冲击,预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公司市场交易电量比例将继续扩大,结
算电价存在下行风险。 
       公司将把煤电作为电力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同时加快新能源跨越式发
展,优化调整公司能源结构。加快煤电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淘汰、替换、转型,向清
洁高效煤电、灵活性调峰、热电冷多联产、污泥耦合发电、综合能源服务等方向发展
。主动参与市场建设,发挥稳定市场作用。 
       3.燃料采购市场风险: 
       (1)国内煤炭市场,主产地安监环保政策、矿难、恶劣天气等对煤炭供应
影响很大;同时,大型煤炭企业合并重组,煤炭产能继续向山西、陕西、蒙西等地区
集中,火电企业议价能力进一步减弱。 
       (2)国际煤炭市场,经过前期减产,对国内市场的补充功能或将被动降低
。 
       (3)2021年,伴随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耗煤量较大,
对电煤供应影响加大。同时,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火电的调峰作用进一步加强,再加
上电力现货市场推进,发电量预测难度加大,燃料采购的不确定性增加。 
       公司将密切跟踪煤炭市场变化,加强政策及市场形势的解读研判,持续提
升公司燃料集约化、精益化管控水平,打造长期稳定的供应商队伍,抓实源头资源挖
掘,降低采购成本,保证燃料稳定供应。 
       4.环保风险 
       公司所属燃煤发电厂的新建机组均配备了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烟气净化
系统,其他机组也已按中国政府的要求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对天气状况、燃料品质
、电热负荷等内外因素的波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了地方环保部门的验收,获得
了能源监管机构的认可。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需求,中国政府还在不断地完善
和深化包括但不限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环保政策,在水体保
护、扬尘治理等方面提出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公司各级机构认真研判社会舆论的走
向,积极跟进环保部门的关切,谨慎选取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案,在改进废水处理系
统、建设煤场封闭设施、完善灰渣综合利用等方面有所作为,各类环保风险得到了及
时的响应和有效的化解。 
       5.利率风险 
       2021年央行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
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
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预计2021年资金市场利率基本维持稳定。外币债务方
面,公司外币债务规模较小,外币债务利率波动对公司总体影响不大。 
       公司将密切关注境内外资金市场变化,在保证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及时调
整融资策略,合理选择融资品种,降低利率波动风险,努力控制融资成本。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规模和装备优势突出 
       截至2020年底,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3,357兆瓦。境内电厂全年发
电量4,040.16亿千瓦时,居国内行业可比公司第一。公司燃煤机组中,超过50%是60
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机组,包括14台已投产的世界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等级的超超临界机
组,以及国内蒸汽参数最高的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和国内首次采用的超超
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清洁能源比例不断提高,其中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12,244兆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8,135兆瓦,其中海上风电900兆瓦,光伏发电机组装
机容量达到2,512兆瓦。 
       2、节能环保指标保持领先 
       公司的环保排放水平符合国家标准,燃煤机组均已按国家要求实现了烟气
超,低排放,平均煤耗、厂用电率、水耗等能耗指标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供热增容
、热电解耦、灵活性改造、污泥耦合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首套大型火电机组国产DC
S分散控制系统、PLC工控系统投入运行,高碱煤液态排渣锅炉、700℃高效超超临界
发电、大型海上风电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加速推进,凸显了科技创新对公司高质量发展
的支撑作用。 
       3、电厂的区域布局优势 
       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中国境内的电厂分布在二十六个省、自治区和直辖
市,其中有25家电厂位于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是公司机组利用率高、盈利能力最
强的优质火力发电资产。这些区域运输便利,有利于多渠道采购煤炭、稳定供给,降
低发电成本。同时,公司拥有诸多港口及码头资源,对提高集约化燃料管理起到了极
大的支持作用,有利于公司统一库存、发挥淡储旺耗的功能,加速煤炭周转,减少滞
期费用。此外,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一家营运
电力公司。 
       4、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信誉优势 
       作为三地上市的公众公司,公司受到境内外三个上市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
管和广大投资者的监督。目前公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班子组成的
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运转协调的运行机制。公司完善健全的治理结构,保障了公司的规范化运作。公司在
境内外资本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优势,融资渠道广泛、融资能力强。 
       5、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和海外发展经验 
       公司先后于1994年、1998年和2001年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利用
境内外资本市场完成了一系列权益和债务融资,为公司经营筹措了大量资金。公司自
成立以来,秉持“开发与收购并重”的发展战略,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收购,助力公
司快速成长。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收购、运营新加坡大士能源,响应国家“一
带一路”倡议,全面建成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大能源项目——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积
累了海外发展的宝贵经验。 
       6、高素质的员工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层 
       公司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注重
青年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聚焦公司事业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
素质优良、忠于华能事业、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
化人才队伍。公司的管理团队拥有全面的行业知识并深刻了解国内国际电力监管制度
,紧跟电力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能够把握市场商机,制定全面商业策略,评估及管
理风险,执行管理及生产计划并提升整体利润,从而提高公司价值。 
       7、大股东的强有力支持 
       自公司上市以来,华能集团不断将优质资产注入公司,并通过参与公司的
股权融资注入现金,始终支持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