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300213佳讯飞鸿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佳讯飞鸿300213≈≈(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在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重要国家战略的推动下,
数字化转型进入深化改革期,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作
为满足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正在与交通、国防、政府等国家重点行业加
速融合,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综合
解决方案提供商,自成立以来专注ICT业务领域的技术及应用创新,以智慧调度指挥
、智能运维、行业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核心,不断加快推动关键技术突破,持续
加强5G和“自主可控”应用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多行业多领域的智能化、智慧化解决
方案及创新应用,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 
       公司紧随世界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把先进的通信理念
与用户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在交通、国防、政府等领域中的在位优势,沿着“大、
智、移、云、物”的技术发展路线,从应用和科研两大维度实现新ICT技术的融合创
新;依托“融合通信平台”、“物联网平台”两大应用平台,并围绕公司“+5G”策
略,不断汇聚更多的先进技术和更广阔的行业应用,深度探索5G行业应用的前景,在
智能、智慧、感知、大数据等方面不断为行业用户提供应用体验,打造了具有智能感
知、智能传输、智慧决策、智慧分析能力的行业应用平台和解决方案,形成了包括智
能融合调度通信系统、应急通信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综合防灾安全监控系
统、智能现场作业管理系统、道岔缺口监测系统、智能监管系统、通信安全监测系统
及智能工厂等九大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客户实现智慧化运营、智慧化运维
、智慧化管理。公司的“飞鸿云”、“飞鸿数”、“飞鸿物联”平台、TrainEyes铁
路车辆图像智能识别预警系统、道岔缺口监测数据分析系统、智能监管和风控大数据
系统、轨旁设备设施监测系统、机器健康云平台等实现了新ICT技术进一步深入、有
机地融合,携手行业客户打造了一个统一、融合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提升了公司
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为行业客户和自身增长带来了双赢的价值。 
       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 
       二十多年来,公司以多元思维持续突破技术边界,打破行业壁垒,通过技
术创新、产品创新,从感知、传输、决策、分析多个环节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
、高效的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了在交通、国防、政府、能源等多个行业的广泛
应用,并遍及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凭借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的产
品、领先的技术水平和超前的预研能力赢得了国内外行业用户及专家的高度认可,在
各个市场领域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2、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2.1交通领域:轨道交通持续升温,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十四五”计划开局之年的到来,交通领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经
济结构调整、普惠民生的重要意义愈加凸显。以高铁为代表的铁路系统和以地铁为代
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下简称“城轨”)构成的轨道交通行业作为其中的重点领
域,相关投资稳步发展,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表示,20
21年将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铁路投资任务,投产新线3,700公里左右
。2021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9.49亿元。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
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中央层面
确定了国家中长期交通网规划建设要求。《纲要》指出,到203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达
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7万公里左右,普速铁路13万公里左右。因此,在未
来15年(2021年—2035年),我国还将建设5.37万公里左右的铁路,其中高速铁路3.
21万公里左右,普速铁路2.16万公里左右,平均年增长高速铁路2,140公里,普速铁
路1,440公里。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大力发展智慧
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
融合。在铁路方面对之前的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中国铁路网发展进行
了更具体的规划。“未来要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
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
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我国市域(郊)铁路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类符合市域(郊)铁路功
能定位和技术标准的线路仅仅1,100公里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纲要》”)指出
,计划到2035年,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建成京
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2
021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现场会,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快市域(郊)铁路发
展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都市圈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
轨道交通规划》(以下简称“《长三角规划》”)指出,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市域
(郊)铁路营业里程约1,000公里,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宁波都市
圈形成0.5—1小时通勤交通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指出
,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建设,并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
协调,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优先利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市域(
郊)列车,有序新建部分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有机衔接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
铁路投资多年来稳定增长及相关政策持续落地,而普速铁路正向着高速、重载、智能
铁路发展;国有铁路之外,大量的大型企业自有铁路和地方铁路快速发展。《十四五
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和重点港口铁路专用线,全面实现长
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是推进城市群一体化、都市圈同城化的“血
脉”,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作
为新基建重点领域将迎来大发展时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
,明确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到
2035年,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
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长三角规划》指出,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
营业里程约1,500公里,长三角地区相邻大城市间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
与周边城市形成1—1.5小时城际交通圈。 
       在不断增长的里程背景下,铁路通信系统信息化程度面临更高的要求,铁
路信息化建设需求不断提高,为铁路信息化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指挥调度系
统有更加强烈的需求。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提升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发
展水平,推进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自主研发智能综合调度指挥系统以及新一代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以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智慧发展,加大5G通信网络、大数据、区块
链、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丰富应用场景,延伸产业链条,统筹推进新一
代移动通信专网建设,构建泛在先进、安全高效的现代铁路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以推
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深度融合赋能赋智为牵引,打造现代智慧铁路系统。公司在
深耕国有铁路市场的同时,根据大型企业自有铁路客户和地方铁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提供具备特色的“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不断推动公司新技术、新
产品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使公司产品能够充分满足铁路更安全、更高速以
及更智能化的运营需求,为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城轨具有绿色安全、便捷高效和大能力运输等特点,对于与城市重要交通
枢纽高效衔接,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上半年城轨交
通新增运营线路长度478.97公里。近几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里程均维持较高程度的
增长,2020年新增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总运营里程达到7,969.70公里,行业维
持高景气。《长三角规划》指出,长三角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营业里程约3,000公里,
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行,一批城市建成城市轨道交
通主骨架,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不断提高。 
       公司凭借其对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深刻理解、对传统业务以及未来业务的
无缝扩展、技术和业务场景的创新融合,灵活多样的组网方式以及快速服务响应等独
特优势,先后参与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南京等国内重要轨道交通项目
。公司相关产品已覆盖铁路18个路局。轨道交通行业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信息化程
度的不断攀升,将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释放更大的市场活力,助力公司实
现在该业务领域的持续快速发展。 
       2.2国防领域:国防预算持续增长,信息化建设需求全面升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
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期间是实现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习
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一次强调必
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021年,中国国防开支预算为13,553亿元,增速为6.
8%,高于2020年的增速6.6%。从全球范围来看,军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4%
时,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能够总体保持协调,而目前我国的比例仍低于2%。《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也指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机械化建设
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军事安全面临技术突袭和技术代差被拉大的风
险,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
还很大。《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测算,2025年中国国防信息化开支将增长至2,513亿元,未来10
年国防信息化总规模有望达到1.66万亿元。国防建设从信息化、现代化、到智能化循
序渐进,需求全面升级,自主化需求攀升,催生国防信息化更大发展空间。 
       国防信息化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点。军工通信在现代高科技战争环境中起
着神经中枢的作用,是国防信息化重要的细分领域。因此,通过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
,国防领域的智慧指挥调度系统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公司作为较早进入国防领域的高
科技企业之一,紧跟国家战略的指引,以全产业链条实现多业务技术点联动,融合智
能科技、通信技术与军工科技,多年来为国防信息化建设提供定制研发与服务,积累
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优势,具有较强的客户粘性及在位优势,夯实了公司在国防
领域的市场地位。未来,随着国防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断推进与落实,公司产品和解
决方案将迎来愈加广阔的应用空间,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快速的业务发展。 
       2.3政府领域:智慧城市前景广阔,细分领域扎实落地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与技术进步结合的产物,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云
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
,是城市治理必然方向。《十四五纲要》提出,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
字孪生城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估计,2018年至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的年均
复合增长率约为33.38%,并在2022年实现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25万亿元。根据国际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开发支出达到200.53亿美元,
随着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的发展,我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3年我
国智慧城市投资将增加至389.23亿美元,实现14.20%的年复合增长率。智慧城市投资
规模的持续加大,前景广阔,而其所涉及的主要应用领域,例如智慧海关、智慧机场
、智慧能源、公共安全等快速发展,相关政策扎实落地。 
       智慧海关,2019年,全国海关科技大会上提出,到2021年智慧海关将基本
建成,到2025年全面实现智慧海关,海关科技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在关键领域领跑全
球海关科技发展。2020年,海关总署发布《共同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
通”建设与合作的倡议》,聚焦基础设施智能化、行政管理智能化、海关监管智能化
。2021年2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提出“深化海关贸
易安全和通关便利化合作,开展‘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试点”的重
大倡议。智慧海关建设持续推进,全国海关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基于云
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的应用力度进一步提升,促进公司在海关领
域的参与深度与广度,为提升海关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海关开放监管能
力做出贡献。 
       智慧机场,随着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利用云计算、大
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民航建设的智能化水平,在民事航空领域信息
化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关键信息和要素资源进行整合,并作出数字化、智慧化的处理,
才能够对行业安全、服务、运营等环节作出保障。《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推进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指出,以构筑智慧生态为核心,力争到2025年行业数字化
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方向包括智慧出行、智慧运行、智慧监管与公共服务和创
新基础设施等方面。根据《中国新一代智慧民航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纲要》,到20
25年,民航局与科技部将围绕智慧民航建设,瞄准制约民航发展的关键短板,强化科
技支撑引领,加大民航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落实包括智慧机场在内的共七个方面
的重点任务。随着智慧民航建设的不断落地,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
、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及应用空间。作为民航领域
完全自主的国产品牌指挥调度供应商,公司自2017年首次突破民航市场,在民航领域
持续拓展,为民航安全运行、方便旅客出行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和产品
,市场业绩逐步体现并呈稳定增长趋势。 
       智慧能源,《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
体系,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
力。《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2019年-2025年着力推
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
重要驱动力。智慧能源能够有效助力“零碳国家”建设进程,加速碳中和目标达成。
公司持续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应
用到能源互联网,为能源产业的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环境构建等提供有效的信
息保障和充足的数据支持。 
       公共安全,经历了新冠疫情为各个城市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后疫
情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必游之路,而云计算、融合通信、移动
通信、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则是助力智慧城市复工达产的重要措施。《十四五纲要》
明确提出,要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
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构建应急指挥信息和综合
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加强极端条件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公司将以“公共安全
应急指挥管理系统”为基础,深度融合新ICT技术,进一步完善升级,扩展产品应用
的深度与广度,打造更加高效顺畅的政府指挥调度管理平台,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持
续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综合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I
CT技术,从感知、传输、分析、数据挖掘等层面多维度整合信息,构建智慧运维平台
、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等产品,为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及城市交通的“智慧升
级”赋能,为我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4新基建领域:赋能数字经济发展,超万亿规模未来可期 
       数字经济是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国家战略,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为基础的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央系列重要会议多次强调加强新基建
建设。新ICT技术正在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相关产业正逐步成为构建国家信息基础
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进一步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驱动行业大发展,市场
规模超万亿。根据赛迪智库测算,5G带动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超过7.5万亿,人工
智能领域超过6,200亿,工业互联网也将超万亿。 
       5G具有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广连接的特性,正和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融合,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
型的重要引擎。工信部表示,2021-2023年中国处于5G发展的导入期,要坚持适度超
前的建设节奏,努力形成以建促用。《十四五纲要》指出,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
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强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铁路、民航等领域的应用,提升综合运行效能。”2021年以来,5G
相关细化政策持续加码,不断落地。《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明确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打造IT(信息技
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
和广度双突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2021年1月的会议表示已开始着手布局
铁路新基建,启动铁路5G专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正加大推进人工智能、物联
网等新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了《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
信技术路线图》,提出大力推进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应用,建设公用、专用相结合的
民航5G网络。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
案》,提出未来3-5年,围绕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
、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公司已经完成了包括5G宽带接入
模块、基于5G网络的智慧运维平台、基于5G的铁路信号机房智能巡检和故障远程诊断
系统在内的相关产品的研发。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5G在轨道交通、民航、能源等行
业应用的研究,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助推行业革新,提升5G应用水平。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作为5G应用的高
价值细分领域的重要切入点,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
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工业互
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要实现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
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工业互
联网专项工作组2021年工作计划》,明确要完成能源大数据平台建设,初步实现电力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行业中涉及能源安全、经济、消费、生产类数据资源汇聚。公
司凭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提前布局,成功将工业互联网技术赋能传统行业领域,助
力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解
决行业客户问题及满足行业客户需求的同时,公司开启了全新的市场空间。 
       公司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紧握市场发展机遇,积极优化经营策略,充分
发挥自身优势及资源,通过持续的创新投入、优质的服务以及全方位的产业合作,深
耕客户深层需求;借助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
先进信息技术,构建CT(通信技术)、IT(信息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协
同的“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的创新融合生态;不断探索实践公专融合、云网融合
,为新技术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提前布局,实现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努
力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3、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在保持调度指挥主线业务优势的同时,在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和智能安
全、海关智能通关及物流监管等多个业务领域展开分形创新的积极探索,并通过内生
加外延的方式,持续拓展业务范围,形成了在行业市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较高市
场占有率的“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系列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应用
案例和广泛的客户群,赢得了国内外行业用户的高度认可;在交通、国防、政府等行
业均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公司产品升级和市场开拓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交通领域,公司业务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长期引领技术发展和行业标准
制定,形成标杆示范作用,并与多个行业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相
关产品已覆盖铁路18个路局,并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包括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
里程最长的重载货运铁路——浩吉铁路数字调度通信和隧道应急通信项目、京张铁路
项目、京雄铁路项目、京沪铁路项目、青藏铁路指挥调度和应急通信项目、全球首例
基于4G通信重载组合列车集群调度项目、世界运能最大煤运专线(大秦线)综合视频
监控项目等。同时公司还跟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海外,承接了多项国际重大
铁路项目,包括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
、西非地区第一条货运专线铁路——几内亚达圣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通信系统项目
、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通信系统集成项目、埃及BPS铁路通信改造项目等。 
       在国防领域,行业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要求极高,具有
严格的准入机制,公司凭借多年的行业积累、成熟的技术水平、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在客户中享有广泛赞誉。公司参与了“天和”、“天舟”发射及对接、“天问一号”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嫦娥系列”载人航天飞行等项
目的通信保障任务。公司承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国庆70周年阅兵通
信保障、国庆60周年阅兵通信保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
兵通信保障、“长城二号”国家反恐智慧系统项目等,公司的系统解决方案得到广泛
应用,在行业内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为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在政府及其他领域,公司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
能、大数据等新ICT技术,充分结合行业客户需求,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建
设提供了领先的解决方案。在海关领域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成为唯一的海
关总署互市统一版本开发商;在石油、电力、煤炭等行业,公司产品得到用户广泛认
可,公司承担了中石油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项目;公司逐步拓展了公安等业务领域市场
,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已成功在
交通、能源等领域进行了试点应用,效果良好。 
       公司作为业内领先的“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
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品牌运营、营销管理和经营理念等要素上的发展优势构成了公
司目前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公司持续稳定的经营发展。公司将积极跟踪、研判
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的变化,全力推进各业务领域高质量融合发展,在提高现有
产品和解决方案竞争力的同时,不断创造新价值和新服务,扩大公司的领先优势,为
公司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
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
化转型进入深化改革期,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满足了产业互联网快
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代表不仅是稳投资、稳经济的重要支点
,也是进一步驱动信息消费的战略基石。面对万物智联的时代,公司聚焦新一代信息
技术,以“大、智、移、云、物”技术发展路线为基础,垂直行业5G应用为方向,以
应用创新作为发力点,打通技术研究到项目落地的纵向链条,实现既有产品应用升级
;以协作创新作为方向,打造跨领域跨产业导向共生的横向链条,构建融合多样的合
作生态;全面赋能交通、国防、政府、能源等领域,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
响力,为智能化时代赋能。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从事通信传输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从事通信交换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从事通信接入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从事通信配套服务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1)数字调度指挥通信系统不适用调制解调效率、信号差错控制指标和误
比特率指标。 
       (2)数字调度指挥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交换网络容量为4096×4096,
会议总容量为512方,话务处理能力(忙时呼叫尝试次数)≥6×105次/每小时。 
       (3)多媒体调度指挥通信系统不适用调制解调效率、信号差错控制指标和
误比特率指标。 
       (4)多媒体调度指挥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最大调度用户注册数:100,
000,最大调度业务并发数:10,000,最大调度用户群组数:2048,最大单个调度群
组用户数:255。 
       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 
       3、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订单情况 
       4、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成立二十余年,不断进取与突破,始终追求对产品、技术等各方面的精益
求精,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并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
构和资本运作方式扩大公司规模,先后收购了济南天龙、航通智能、六捷科技等公司
,并成立了智能研究院,逐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借助平台化、云化构建开放、连
接与协同的“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的创新融合生态,取得了包括CRCC(中铁检验
认证中心)证书、私有云可信云、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内的多项重要资
质,打造了日益平台化、统一化、国际化的佳讯飞鸿品牌体系,进一步实现公司在交
通、国防、政府等国家重点领域的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先进的研发及生
产技术、高效及精益的制造生产能力,优秀卓越的管理团队、研发团队、营销团队,
为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科技创新引领,技术领先驱动 
     科技创新是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基石与源动力。公司注重研发与技术
创新,每年将10%左右的营业收入用于研发投入。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和持续深入的研
发活动,形成了行业较领先的研发技术能力,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根基。
公司持续跟踪当前技术发展方向,引入先进的知识管理模型,持续对繁杂庞复的知识
技术体系进行有效的梳理、利用;把握市场前沿动态,强化产品预研能力,打造技术
势能,在研发综合实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成果产品化等方面拥有实用性、创
新性及前瞻性。 
     公司始终重视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构建了科研技术研究、产品技术研发、应用
技术开发三个层次的科研体系架构,依托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先进轨道交通智慧指挥
调度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智能研究院,并携手公司研发团队及外部科研
机构共同打造“三位一体”的创新研发平台。公司及子公司济南天龙、六捷科技、深
圳航通、智能研究院、技术公司、飞鸿云安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外,公司还是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子公司六捷科技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子公司济南天龙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道岔缺口监测数据分析与管理
系统”软件获得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公司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核心技术,除智能研究院外,分别在长沙、成都成立了研发分中心,并与北京
交通大学共同筹建了全国首批信息通信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宽带移动信息通信铁
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基于行业领先的研发平台和研发机制以及前瞻的技术预研能力,
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提出并践行“大、智、移、云、物”的技术发展路线
,坚持运用科技手段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基于“飞鸿云”的成功落地,持续探索“
飞鸿物联”、“飞鸿数”、“飞鸿大脑”等一系列自主品牌的创新应用。随着信息通
信技术的持续迭代和智慧指挥调度领域业务布局的不断扩大,公司加强“自主可控”
应用技术的研究和5G在铁路行业应用的研究,加快推动5G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参编并
发布了《智能铁路时代新基建新通信新动能》白皮书、《智能铁路通信云技术白皮书
(2020)》和《铁路下一代承载网应用技术白皮书(2020)》。 
     研发人员是研发创新型企业的核心,公司员工构成以技术人员为主,本科学历
以上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85%以上。公司组建了素质过硬的专家研发团队,拥有较高
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并不断扩充研发团队规模。公司研发实力的增强、自
主研发的持续性投入和产品多元化的布局,使得公司在各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得到了
更多沉淀,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愈发深刻,促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公司持
续拓展海内外市场提供了重要保障,铸就了公司业绩的坚实基础。 
     公司及主要子公司拥有多项代表先进技术水平的知识产权。截至报告期末,已
注册和被受理的专利276项,其中发明专利196项;未申请专利以技术秘密保护的专有
技术8项;软件著作权302项。 
     (2)优质客户资源,深度需求响应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指挥调度业务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多年来专注于指挥调度
控制系统在交通、国防、政府等国家重点投资和支持的行业中的应用,以积极的市场
策略应对市场的变化,以对行业前瞻性的认识、规划、决策与执行,不断提升公司综
合竞争实力。公司拥有庞大、多元化及忠诚的客户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满足客户
需求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的智慧指挥调度、智能运维、智能安全监测、
海关智能监管与智慧物流等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了铁路所有18个路局、90%以
上海关关区。 
     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应用经验,将技术和业务场景的需求相结合
,实现产业和技术的融合创新。公司以优质产品为依托,凭借领先的研发能力、先进
的技术水平、深厚的行业知识、高效的供货效率、周到的售后服务,获得客户的广泛
认可与信任,在业内逐步树立了良好的客户声誉和品牌影响力。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
重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嫦娥系列”载人航天飞行及交会对
接通信保障、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国庆70周年阅兵通信保障、京张铁路
、京沪铁路、浩吉铁路、京雄铁路、海南环岛铁路、粤海线、青藏铁路等;先后参与
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等国内重要轨道交通项目;作为通信信息系统服务
商,参与非洲首条使用中国标准的铁路——阿卡铁路项目、西非第一条城市轨道——
阿布贾城轨项目、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铁路项目——蒙内铁路项目、“一带一路”
第一条高铁——印尼雅万高铁、西非首条货运专线——几内亚达圣铁路项目。 
     “一带一路”项目 
     主要服务网点及售后保障 
     知名客户群体和良好口碑的积累为公司在未来开拓市场、获取订单方面赢得竞
争优势,获得更多合作伙伴的认同。面对铁路的无线通信仍处于2G(GSM-R)阶段,
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智能铁路”战略发展需要,加快推进5G建设、将进一步推进铁路
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进程的行业发展新变化,以及催生的新的应用需求,公司研
发5G宽带接入模块、“基于5G网络的智慧运维平台”、“基于5G的铁路信号机房智能
巡检和故障远程诊断系统”、参编《综合轨道交通5G应用技术白皮书》、建设“铁路
5G创新实验室”,以积极的市场策略赢得更多的市场机遇,为公司后续可持续、稳健
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外延合作赋能,业内标准制定 
     公司凭借多年的行业积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采取合作开放的模式,聚集优质
合作伙伴,构筑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圈。公司携手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长期研发技术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用”的综合创
新机制;并作为北京交通大学董事会成员,深入开展移动通信、铁路5G创新等信息技
术的研究,推进轨道交通领域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研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公司以自身在垂直行业丰富的应用经验,结合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提
升企业研发实力,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的双驱动。 
     除了现有优势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内生增长以及与百度、华为等知名企业合作外
,公司亦长期关注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并将进一步通过精准并购快速
赋能,完善公司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实现技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营收规模的
扩大和利润增长。公司是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小组成员、中国IP标准化组织成
员、GSM-R、LTE-R标准制定小组成员、铁道学会《铁路云计算平台总体技术要求》团
体标准制定小组成员、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成员、网络5.0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首批
理事单位。公司参与了包括《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技术条件
(暂行)》、《铁路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需求暂行规范》(征求意见稿)、《铁路宽
带移动通信系统(LTE-R)关键业务设备暂行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铁路私
有云计算平台总体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等多项国内主要应用领域产品和技术标
准的制订。公司在研发综合实力、技术创新活动成果、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得到
了国内外业界的高度肯定。 
     (4)优秀团队配置,卓越人才储备 
     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将人才战略摆在首要位置,高度重视人才团队建设,汇
集了一批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组成了优秀卓越的管理团队、研发团队、市场营销团队,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
实基础。笃行务实的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团队结构稳定、风格稳健,能够
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发展战略;专业深厚的研发团队具备较强的专
业理论知识、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够保证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性
进展,保证新产品的顺利研制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产品的高质量产出保驾护航;
营销经验和服务精神兼备的市场营销队伍,深知客户需求,能够及时把握市场动向,
持续开拓新市场。报告期内,作为公司的优秀代表,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朱铭女士荣
获“2021年度中国十大资本运营CFO”,董事会秘书郑文先生荣获天马奖“中国上市
公司投资者关系最佳董秘奖”,研发总监冯军荣获中关村科学城综合党委“创新工匠
”称号。 
     同时,随着近年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渠
道、多种方式,不断扩充和提升核心团队,重点加大了具备国际化视野、丰富管理经
验以及行业内资深专家型的人才引进,形成了成熟的以市场和技术研发为导向、以创
新管理团队为支撑的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敬业、稳定且富有远见
的管理团队及经验丰富的人才库是公司的宝贵财产,开放的人才发展平台是公司持续
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新鲜活力
。 
     (5)文化凝心聚力,管理协同高效 
     公司遵循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形成了浓厚企业文化氛
围;并以佳讯文化为中心,用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公司整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助力公司高质量增长。公司连续三年获得“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百强”,连续四
年获得“北京市优秀职工心理服务助推单位”。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工团工作深
度接轨,获得全国企业党建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双爱双评”活动先
进企业等多个荣誉称号。副总经理张海燕女士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副总经理余
勇先生荣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技术
总监周军民先生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和“海淀工匠”双重荣誉。报告期内,公司获
得“首都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公司根据集团化发展需求,不断完善集团化管控体系,强化平台化管理。公司
协同发展管理委员会不断优化公司内的业务协作链条,充分发挥各资源间的协同效应
,达到规模经济,兼收并蓄,合作共赢。同时,公司在内部管理决策上,秉持稳健经
营的理念,强化精细化管理及风险控制,通过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降低
和减少公司的经营风险。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内部审计监察、重大事项报告及监
督等机制,采用先进科学的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实现资源充分有效利用,提高了运作
效率,保证公司具有良好的运营管理能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风险 
     中国经济稳定的发展趋势不变,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
、轨道交通等新型基础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
础设施。公司主要从事的智慧指挥调度业务所处的交通、国防、政府等行业与国家的
产业政策、经济政策、投资规模密切相关,若未来围绕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创新驱
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出现重大调整,行业整体市场及竞争格局可能受到影响
,以及在军队改革不断深化期间,国家政策对国防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可
能给公司经营发展带来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
;加强对相关行业政策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研判,把握行业政策,研究行业发展趋势,
抓住新的行业发展机遇,顺应行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保障
公司主业的平稳发展;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业务结构,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加
大市场推广力度,推进公司业务链延伸,创造多极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
力,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能力,致力于为行业客户提供“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的
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智慧化运营管理。 
     (2)新技术研发及市场竞争风险 
     当前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和深化,对于研发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产品迭代
率不断加快。公司作为以研发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准确把握信息技
术产业的发展趋势,积极进行行业内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工作,是确保公司核心竞争
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指挥调度通信系统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
额,但如果公司未来在新产品或技术的开发、销售网络构建等方面不能有效适应市场
的变化,公司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
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大量新技术、新应用和新商业模
式,给市场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以技术引领发展,确保关键技术
行业领先和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加强“自主可控”应用技术的
研究,做好新技术的储备;提升精益生产管理水平,在原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项
目交付、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产品功能,推动产品智能化升
级,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技术产品化的进程;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进一步拓展
主营业务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延展在传统优势行业市场的规模应用,从而提升公
司的市场竞争力。 
     (3)规模扩大的管理风险 
     通过“内生+外延”并驱方式,公司资产规模、业务规模进一步提高,经营规模
日益扩大,新公司、新业务、新区域的不断出现,公司已经发展为拥有多家控参股子
公司的构架体系,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更加趋于复杂化。在执行战略规划、资本运营
、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对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了公司经营决策和风险控制的难度。未来,如果公司管控能力薄弱,管理体系调
整滞后,无法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变化,则会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
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完善和优化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流程,做好精细
化管理和横纵向业务统筹管理,建立协同运作的业务结构,提升决策力、执行力与组
织活力。同时,持续优化多业务板块的内部运营机制和监督机制,发挥协同经营效应
,提升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深化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文化
融合,通过不断组织子公司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等到上市公司参观、学习、交流、
培训的方式,促进公司及子公司间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认同佳讯飞鸿
的企业文化,深入融入上市公司体系,实现共赢。 
     (4)人力资源风险 
     科技型企业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信息通信行业科技人才既要具备较强的技术
能力,还要深刻理解行业客户的特殊业务。公司所处行业的蓬勃发展,业务布局的不
断拓展,对高水平的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加大,技术研
发与创新对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性愈加凸显。因此随着不断增加的新机会、新需求,
公司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人才竞争不断加剧,人员流动性大、知识结构更新
快,可能存在因关键人才流失以及缺位而影响公司业务发展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持续构建并完善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重
点业务领域及核心工作岗位的梯队建设,持续优化人员结构;以关爱员工做为企业文
化的组成部分,不断改善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采用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多种措施
激励员工;重视和关注员工的自我发展诉求,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通道,完善和健
全培训机制,提升员工的稳定性、忠诚度与归属感,发展和培养出更多满足公司经营
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公司积极引进高端管理人才,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精英化培训
,倡导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打造一个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经营队伍,为公司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突发公共事件风险 
     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
发公共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对事故发生地
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冲击。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并迅速扩散,造成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各地采取多种手段防控疫情,但目前国内新冠疫情仍有散点发生,全球疫情依
然严重,全球经济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可能会对部分项目的招投标及实施带来一定影
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小组,密切关注国内外各地
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多种渠道获得相关信息,评估突发事件发展阶段、严重程度
、影响范围,重点关注突发事件对公司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和原材料储备,全力保证公司经营计划正常有序推进。 
     
       四、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面临着逆全球化、疫情、
经济转型等百年未有大变局。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升级和自
主可控成为科技发展重要方向。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国家战略,
而新基建凭借以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ICT技术逐步成为数字
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公司紧抓新ICT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乘“新基建”加
速发展的东风,以“大、智、移、云、物”技术发展路线为基础,打造合作共赢的生
态环境,实现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在董事会的带领下,“阳和启蛰,笃行不怠”,以新ICT技
术为基础,不断积淀技术及研发实力,为客户提供通信协同、安全保障、智能高效的
产品和解决方案;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激活存量、激发增量,围绕国家内循环、5G、
新基建、智能化的战略,拓展新市场空间,开发新业务领域,提升智能化创新服务能
力,全力构建基于5G的“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创新融合生态。公司的经营业绩在
2021年逐步恢复,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221.59万元,较一季度营业收入16,124.
27万元增长62.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3.74万元,较一季度-504.41万
元增长967.09%。公司运营持续有序,较好地落实了上半年经营计划。2021年上半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45.87万元,同比增长14.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
69.33万元,同比下降34.79%。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笃行研发,自主创新,提升智能技术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6,400.1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5.11%;公司
及主要子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11项。公司紧跟行业相关前沿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有序推进5G相关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大、智、移、云、物
”新ICT技术为基础,与智能研究院、外部科研机构进一步实现技术研发协同,夯实
自主创新技术基础,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完善“飞鸿云”、“飞鸿数”、“飞鸿物联
”等基础平台能力,提升其在传统优势行业市场的融合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
务,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自主创新驱动,公司不断以自身产品的升级和技术进
步为行业客户智能化转型升级赋能。 
       公司完成了安全管控中心“智能监控”应用研究,实现了针对咽喉区作业
安全的智能视频检测系统的上道应用,从而降低人工远程在线监控分析劳动强度,提
高监控效率,同时,扩展到运营运维安全相关的7大类19项场景化算法研发,多场景
叠加、多特征同时识别,为未来覆盖到铁路区间、车站、编组站、车站值班室等各专
业智能应用领域,构建起具备人工智能能力的行业专业应用平台。 
       公司签订了“重载铁路车站关键行车设备自动检测和检测技术”项目合约
,标志着“飞鸿物联平台”在典型行业实现转化应用。本项目通过在行车设备内部部
署先进的传感设备弥补既有监测采集空白,并采用专用物联网平台,统一接入感知数
据,达到对车站关键行车设备综合监测目的,为落实包神集团智慧感知群建设奠定基
础,实现行车设备“可测”、感知设备“可管”、感知数据“可视”的目标,从而构
建重载铁路物联网的基础,为重载铁路行车设备运维提供新方法、新模式、新标准,
为智慧铁路的探索发挥应用示范作用。 
       公司全资子公司航通智能完成了区块链应用新技术——防伪溯源多链生态
系统的研发并已实现商用。该系统是区块链技术赋能产业的重大创新,对于提升海关
监管能力和企业经营效率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建设区域链溯源
平台,作为一个共享数据库,致力于打造信息透明、协同高效的多链溯源生态环境,
具有坚实的“信任”基础和可靠的“合作”机制;同时引入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打
通供应链和消费链,延长产品追溯的生命周期,为商家品牌护航,为消费者权益提供
保障。 
       公司全资子公司济南天龙新产品“道岔缺口监测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软
件获得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公司全资子公司智能研究院与北京交通大学、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联
合建立了公司首个工程试验基地——轨道交通宽带移动信息通信联合工程试验基地,
三方将在试验基地建设、技术创新研究、科技成果及产品的推广应用以及专业人才培
养方面展开合作,提高各方在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智能建造领域,尤其是智能电务制造
、电务BIM、智能铁路应用等方面的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该试验基地也为智能研究
院将研究领域从铁路智能调度和智能运维,扩展延伸到智能建造、智能工程提供了新
的契机,进一步助力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智能研究院在中国信息通
信研究院、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主办的“2021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斩获
了“DC-Tech优秀创新先锋”大奖,标志着其自主研发的“飞鸿数平台”实现了对大
数据资产的“可知”、“可信”、“可用”和“可取”,在数据集成、数据资产提纯
和数据服务化等方面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将持续为企业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赋能
。 
       2、笃行市场,夯实主业,开拓融合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交通、国防及政府等传统行业市场,及时抓住市场政
策及需求变化,激活存量、激发增量,发掘各类市场新的增长点,加强重点客户的维
护、巩固和开发,向纵深突破;利用新ICT技术进入细分领域,持续打开边界,深度
拓展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涌现出的新市场和新业务,不断探索5G在行业中的试点应用
,为多行业、多领域的发展提供智慧应用服务以及解决方案。 
       公司中标武汉铁路局集团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智能监
控市场,产品性能和质量得到了提升。智能巡检机器人基于智能视觉、多传感器融合
及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代替人工对各行业通信、信号、配电等机房进行巡
检作业,实现机房巡检高清视频实时回传、远距离控制机器人、专家远程故障指导、
智能读取设备状态、大数据分析辅助运维等功能,助力无人机房巡检工作的标准化、
自动化和数字化。通过该项目,将对其它路局类似场景产生示范效果,为公司带来更
广阔的市场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主研制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天问一号”、“天和
”、“天舟”、“神州12号载人飞船”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安全保障支撑,用高可靠
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产品参与并见证了这些举世瞩目的中国时刻,助力中国航
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公司携十余款自主研发产品与解决方案参加了2021第七届中国(
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打造了人工话务区、智慧指挥控制区(融合通信区
、综合会商区)两大展区,利用新ICT技术赋予国防建设新动能,为国防客户提供更
加智能化、定制化、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公司紧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指引,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依靠日益成熟
与完善的自身“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条”,支撑国际化战略的发展,海外项目持续
落地。报告期内,公司中标中老磨万铁路应急指挥智能监控系统,该项目包含了飞鸿
云平台,融合通信、作业巡检两大应用系统,首次实现了在海外铁路上部署私有云平
台,搭建了通信信息化融合的专业化应用,后续将生产数据积累后可做大数据应用辅
助决策等,扩大公司产品市场。 
       公司全资子公司济南天龙中标鲁南高铁缺口监测项目,为顺利推广使用数
据综合智能分析平台以及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市场推广基础
;中标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里程最长的重载货运铁路——浩吉铁路全线缺口监测项目
,为济南天龙的大型项目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扩大了缺口监测产品的市场占
有率;在2020年中标京雄城际铁路缺口监测项目的基础上,中标京雄城际全线增设自
动注油系统项目,公司产品获得极大认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智能化产
品的持续落地应用,实现相关市场的拓展。 
       公司全资子公司航通智能中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北京部分)
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基础工程项目,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无感式监
管、5G等前沿技术手段,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智慧化建设、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和服务。 
       3、笃行协作,人才优化,提高综合运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继续坚持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
发展双轮驱动,积极探索资本市场的运作,合理规划布局,实现资本和经营的有机高
效整合。公司向内依靠经营经验积累,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关注与公司发展相关
的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
现规模和品牌的提升;向外积极寻找优质标的及行业合作伙伴,加大业务融合力度,
有序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为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提
供有力的保障。 
       公司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力度,根据研发计划、市场拓展计划的
要求,增强领军人才的培育、增治人才梯队的建制,以适应新阶段、新技术、新业务
的人力资源配置需求;通过管理者培训、新员工培训等,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
才围绕岗前、管理、专业技能、安全等方面展开培训,不断提升各个层级人才的专业
、技术和管理能力,形成人才梯队管理模型,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与高效利用,
层层落实,用管理创造效益;持续优化对各个层级人才的激励和考核测评体系,以提
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综合运营效率。 
       4、笃行管理,文化沉淀,助推高质量公司治理 
       报告期内,公司以高质量的公司治理为核心,在资本市场新格局、新形势
下贯彻先进发展理念,健全内控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公司章程》、《董事会
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总经理工作细则》等
一系列内部制度进行修订。董事会成员积极参与监管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
,加深对资本市场新时期顶层政策、监管精神、变革趋势的学习理解及融会贯通,为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防范、科学决策、高效治理保驾护航。 
       公司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发挥企业文化在经营中的促进作用,
使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内促凝聚力,外提竞争力。此外,公司还将
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工团工作深度融合。报告期内,公司党委荣获中关村科学城综合党
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董事长林菁先生荣获“党建挚友”称号,副总经理张海
燕女士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1年一季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在国内
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下,公司危中寻机,借势破局,紧跟国家内循环、5G、新基建
、交通强国等的战略指引,围绕行业客户5G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以新ICT技术
为基础,积极布局“+5G”;激活存量、激发增量,拓展新市场空间,开发新业务领
域;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日益增强。公司业
绩在报告期内逐步恢复,实现营业收入16,124.27万元,同比增长4.76%,归属于母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504.41万元,同比增长79.62%。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