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300007汉威电子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汉威科技300007≈≈(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概况 
       公司以“成为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引领者”为产业愿景,通
过多年的内生外延发展,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物联网(IOT)生态圈,主要是以传感器
为核心,将传感技术、智能仪表技术、通讯技术、云计算和地理信息等物联网技术紧
密结合,形成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的系统解决方
案,业务应用覆盖传感器、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公用事业及居家智能与健康等行业
领域,在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中形成了相对领先的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0,497,333.03元,同比增长21.27%;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933,786.01元,同比增长12.30%,对比上年同期剔除
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器影响后的同比增长为61.55%。 
       1、传感器业务 
       在构成物联网的三层架构中,传感层处于最底层,是构成物联网的核心基
础。在物联网运行中,传感器将感知获取到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信息转化为易识别
的数字信息传输至后端平台处理、分析、应用。传感器是公司旗下最具成长性和价值
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公司集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掌握厚膜、薄膜、
MEMS、陶瓷等核心工艺,产品覆盖气体、压力、流量、温度、湿度、光电、加速度等
门类。该业务板块主要由公司旗下子公司炜盛科技、山西腾星、苏州能斯达等组成。
报告期内,公司传感器业务板块不断以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筑高行业壁垒,以差异化
产品定位巩固竞争优势,以多门类产品布局扩充市场空间,以敏锐眼光紧抓发展机遇
,持续发挥气体传感器的支撑作用,不断拓展多门类传感器共同发展。同时,公司在
安防、环保、家电、医疗、汽车等领域产品持续投放,市场逐步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工业及民用行业领域,在检测仪、民用安防、家
用电器、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较好的业绩增长。受疫情对二氧化碳检测仪的需求影响
,公司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销量大增;VOCs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电类传感器实
现销售突破,销售规模也正在快速增长;热释电传感器产品在安防领域取得市场突破
,并成功打入华为、格力、小米供应链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与海尔、美的
在家电领域的合作,推动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激光粉尘传感器、电化学一氧化碳传
感器及模组等多产品切入,实现批量供货。同时,公司紧抓车载领域战略布局,一方
面完成了车载AQS、粉尘、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产品研发,另一方面深入对接较大规模
的汽车企业,与部分企业达成初步意向,实现在车载领域技术和市场的双向推动,效
果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柔性感知产品的应用场景,不断优化“柔性感知+
采集系统+人机交互”的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柔性传感器技术水平及
产业化程度国内领先,并受到资本界瞩目。报告期内,公司年产千万支柔性传感器产
线已经投入使用,目前订单饱满;柔性传感器产品在消费电子、健康监护以及智能出
行等市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小米科技、科大讯飞、九号科技等行业头部客户展
开了良好的合作,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2、智能仪表业务 
       公司依托传感器核心技术和多年行业经验,针对应用场景研发生产了多样
化且种类齐全的智能仪表,主要产品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便携式检测仪、家用
检测仪及酒精检测仪、环保监测仪器等门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市政监测、环境
监测、燃气安全、智能家居与健康等领域,在石油、化工、燃气、冶金、电力行业客
户基础广泛,市场竞争力突出,随着行业客户数字化改造、安全的重视及国产替代进
程不断加快,业务发展向好。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工商业安全仪表的全景产品链升级迭代,点式气
体探测器、便携式气体探测器等产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工业安全仪表产品基于领先
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在中石化招标的5个标段中收获2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体现了
公司科技硬实力,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新《安全生产法》通过以及湖北十堰等地
安全事故的警示作用,带动公司燃气报警器、手持激光遥测仪、智能云台等燃气监测
、巡检产品市场需求突增,订单量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
光谱技术的云台扫描式气体在线监测系统,为场站门站提供PPM级天然气全天候无人
值守不间断监测,为燃气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产品服务对象从城镇燃气延伸到省级管
网公司,产品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3、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业务 
       依托核心传感器技术,公司研发生产了多样化的智能仪表,智能仪表作为
不同场景的感知硬件终端,将感知信息通过NB-IoT等多种通讯手段传输至公司研发的
物联网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根据客户需求对重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形成可视化
展现和智慧化应用。目前,公司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主要有如下几个应用场景: 
       (1)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主要面向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矿山、制药、
食品等领域,致力于为各类工业客户提供安全管理监控一体化解决方案,由硬件监控
设备和系统软件共同构成完整的安全管理监控平台。报告期内,公司以《全国安全生
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行业政策为牵引,持续落实“物联网+大安全”战略,
深耕“企业安全、园区安全、城市安全”三大领域,围绕智能仪表、安全仪表系统、
安全信息系统构建物联网安全产品生态,推进智慧安全的全景产品链升级迭代,构建
并优化了HSSE安全防控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智慧园区综合信息化共享平台等系统
的建设,形成了toB和toG业务生态圈,为智慧安全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产品技术和服务,持续优化HSSE安全防控与应急
管理一体化平台、智慧园区综合信息化共享平台等系统的建设,企业和园区级业务服
务客户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不断扩大。公司持续加大集团化客户开拓力度
,不断提升安全系统集成类业务比重,国家管网、中石油、中石化等集团化客户订单
量明显增长。 
       (2)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业务综合了多门类物联网技术,基于紧耦合和
深逻辑,依托“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系统,面向燃气
、水务、热力、市政、园区、楼宇等领域,提供集管网GIS、信息采集、运营管理为
一体、垂直贯通的“感知+应用+云平台”物联网解决方案,助力提高燃气、水务、热
力、市政、园区、楼宇等运营的效率和效益。报告期内,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业务
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布局和多年来对于行业发展的认知及积淀,把握“智慧城市”、“
数字中国”等国家政策带来的新基建以及数字经济等机遇,整体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在智慧燃气、智慧水务等业务领域的收入、回款、利润等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智慧燃气业务围绕燃气管网生产运维服务,以行业需求为
导向,持续为市场提供完善的智慧运营、智能巡检、SCADA系统、云报警等燃气信息
化解决方案,努力推动城市燃气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提升城市公
共服务水平,构建完整的智慧城市生态圈。报告期内,公司作为主编单位,主导编写
的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团体标准《T/CGAS013-2021地下井室可燃气体监测装置》成功贯
标,推动行业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公司在燃气行业的影响力得以持续强
化。燃气报警云监管平台、管网末端调压设施压力监测系统、阀门井室可燃气体监测
系统、智能巡检系统等软件产品功能优化,SAAS化应用落地,结合燃气地理信息全国
一张图项目复制推广效果明显,燃气客户“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作为城市生命线的
重要环节,公司智慧燃气管网安全及相关生产运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将在一定时期
内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公司智慧水务及热力等业务持续优化管网数据采集、检测、场站自动化控
制、大数据分析等全业务链条,并在场站无人巡检、管网压力模型分析、节能降耗、
数据贯通、服务便民等方面,依托自身行业积淀和技术能力,不断打磨优化智慧水务
、智慧热力管控一体化平台,努力推动从水务、热力信息化到水务、热力智慧化能力
的提质换挡。报告期内,公司水厂VR系统将三维水厂与生产运行数据、物联网数据相
结合,实现水厂的三维数字化运维与管理,打破客户技术认知,提升了公司在智慧城
市相关领域的竞争力。 
       此外,公司祥云物联网平台基于公司数据服务战略以及持续增长的设备接
入需求,进行了平台系统架构、功能模块的技术迭代升级,并对平台基础设施资源进
行了扩充。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无线产品研发投入,推出多款无线探测器及采集
传输终端产品,产品生态更加丰富,第二代智能物联网主机研制成功,新增支持5G、
WiFi6等多种传输方式,充分满足生态合作伙伴的工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基于祥云物
联网平台部署的防疫平台、九小场所消防平台等多款行业应用取得市场成功,在全国
各地均有客户成功应用案例,平台累计新增接入量超过10万家。 
       (3)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为客户提供“第三方检测-在线监测-废气废水
处理-智慧环保系统运维”闭环业务生态的环保系统解决方案,依靠“传感器+监测终
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治理+运维服务”整体方案,为企业、政府提供
大气监测、污水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有机废气治理等一体化的环保服务。报告期内,
公司智慧环保业务主要围绕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展开。在环保领域积极打造环境监测
、检测、监控、治理、运维、数据服务于一体的环保生态圈,实现了智慧环保在多领
域的业务布局和市场开拓。 
       环境监测方面,报告期内,雪城软件等子公司基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要求
、依托“互联网+”及数字经济思路,拓展融合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技术,加快打
造环境监测、检测、监控、治理、运维、数据服务于一体的环保生态圈。围绕环境监
测软硬件一体化平台、数据价值服务,研制开发系列环境监测新产品,持续完善数据
质量智能分析系统、智慧环保云平台、一站式运维服务管控平台等创新型软件,参与
多个智慧环保、数据分析、第三方专家服务、系统运维等项目,市场反响持续良好。
 
       环境治理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嘉园环保根据自身竞争优势,
以技术型的工程项目、场景化的智能装备、专业伴随式的运营服务为抓手继续贯彻以
垃圾渗滤液处理、VOCs治理、委托运营服务为核心的经营战略,公司主营业务取得了
平稳、快速的发展。报告期内,垃圾渗滤液业务在餐厨沼液废水处理上实现了较好的
成果落地,VOCs治理项目进一步推动在制药、涂装、电子等行业的规模复制,项目及
客户数量持续增加。报告期内,嘉园环保智慧环保运营平台、PM系统陆续上线,工业
园区平台化整合方案逐步优化,信息化建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居家智能与健康 
       居家智能和健康业务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家庭中的环境安全健康、人体健康
、智能设备进行有机联通和管理,结合数据服务运营能力,夯实了空气质量、燃气安
全类市场,拓展了水质安全类市场,为人们提供专业可靠的“监测+治理”居家智能
和健康全方案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独立式双光路烟雾火灾探测报警器作为中国联通、中
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推广智能家居的主力产品;电子封条、红外测温等产品
适用性进一步改善,更加贴近疫情防控实际需要,服务客户也更加及时,继续为重点
防控区域如社区、园区、学校等充当24小时防控“守卫”,通过物联网技术打通疫情
防控最后“一公里”,持续体现公司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安消一体化平台以智能硬
件为载体,以祥云物联网平台为媒介,助力保障千家万户环境健康安全。 
       5、公用事业 
       公司公用事业旨在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投资、建设、运营供水及供
热等市政公用设施,为民众提供质优、经济、便捷的公用事业服务,打造供水、供热
智慧化产业标杆,并不断深化公司智慧公用“试验田”、“样板间”的战略职能。 
       报告期内,公司供水、供热以更好服务社会、保障民生为指引,强化在降
低运行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优化漏损管控、减少安全隐患等方面的
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同时为公司物联网应用在各领域的成熟落地、优化改进持
续提供智慧经验,经济效益稳定增长。 
       (二)公司主要产品概况 
       1、传感器 
       公司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气体传感器制造商,能够生产的主流气体传
感器产品上百种,涵盖催化燃烧类、厚膜印刷半导体类、电化学类、红外光学(含激
光)类、MEMS工艺类等全球主流气体传感器技术,产量占国产气体传感器的70%。公
司也是综合传感器制造商,持续深耕传感器技术,横向拓宽压力、流量、红外、温湿
度、加速度、振动等多门类传感器,成功研发出MEMS、柔性和热释电等传感器并得到
市场认可。 
       (1)公司传感器产品导图 
       (2)公司传感器发展历程 
       (3)公司主流气体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4)产品概述 
       2、仪器仪表 
       公司依托传感器核心技术,研发生产了多样化且种类齐全的智能仪表,主
要产品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便携式检测仪、家用检测仪及酒精检测仪等门类,
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市政监测、环境监测、燃气安全、智能家居与健康等领域,客
户基础广泛。 
       (1)公司仪器仪表产品导图 
       (2)产品概述 
       3、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祥云物联网平台为物联网行业应用客户提供设备接入、应用管理、设
备管理、数据挖掘等全方位平台服务。祥云物联网平台聚焦智能仪表终端价值挖掘,
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生态资源,打通物联网感知、传输、平台、应用完整链路,形成资
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物联网生态体系。公司依托祥云物联网平台研发扩展的众多物联
网应用数据平台可收集传感器及智能仪表感知的信息,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信息进行
分析处理、形成可视化报告,为客户提供决策支持。公司在智慧安全、智慧城市、智
慧环保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物联网下游行业有充分的理解。 
       (1)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主要面向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矿山、制
药、食品等领域,致力于为各类工业客户提供安全管理监控一体化解决方案,由硬件
监控设备和系统软件共同构成完整的安全管理监控平台。 
       (2)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业务综合了多门类物联网技术,面向燃气、水
务、热力、市政、园区、楼宇等领域,提供集管网GIS、信息采集、运营管理为一体
、垂直贯通的“感知+应用+云平台”物联网解决方案。 
       (3)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依靠“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
术+云应用+治理+运维服务”整体方案,为企业、政府提供大气监测、污水及垃圾渗
滤液处理、有机废气治理等一体化的环保服务。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重视供应链安全和供应商体系建设,主要原材料均有较为合格、稳定
的供应商,产品质量符合国际行业标准,质量可靠。公司制定了严格、科学的原材料
采购制度,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价格的确定到原材料质量检验的完整
的采购流程体系。此外,公司还与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商结成战略同盟,与其签署长期
合作协议,确保供应链稳定。相关措施保障了公司采购原材料的质量、价格和供应期
。 
       2、生产模式 
       生产制造方面,公司建立一体化和实时化的ERP/MES/APS/WMS/智能物流信
息管理体系,使生产现场、控制层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公司MES系统涵盖S
IM,ANDON、Traceability、WI、ORDER五大功能模块,在统一平台上集成生产调度、
产品跟踪、质量控制、设备故障分析、报表等管理功能,可以同时为制造部、品管部
、工艺部、采购部、仓储部等提供信息服务,实施完整的闭环式生产。公司设置生产
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管理,协调组织各部门的生产活动。生产管理中心
接到营销部门的订单后,根据订单数量在ERP系统生成采购单与生产工单,协调采购
部门与制造部门组织生产。由于公司产品品类个性化差异大,定型产品标准化程度高
的特点,选择“以销定产”为主、适度备货为辅的生产模式,即接受客户订单以后,
按照客户确定的产品规格、供货时间、质量和数量组织生产。产品未交付之前,当客
户需求发生变更时,生产管理中心根据生产订单进行状况实时变更物料采购计划、调
整生产顺序,协调生产资源配备,满足客户个性需求。除此之外,公司针对使用量较
大、使用主体比较普遍的常规产品,无季节性特点的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
产品生产适度备货,以实现对市场的及时满足。 
       3、销售模式 
       公司传感器和仪器仪表类产品多以直销为主,因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采
用“备货+订单”相结合的方式,从技术方案、产品设计、生产交付到售后服务的标
准化批量生产的订单产、销模式。部分仪表类产品也采用“解决方案+产品投标”的
方式进行销售。 
       公司物联网应用产品多以“项目+服务”的方式进行销售,需要提前为客户
做项目方案,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开展项目的建设、实施、验收、回款,业务周期相对
其他产品较长。 
       公司产品与大部分的集团化客户都采用直销模式,少量碎片化的市场或产
品采用合作伙伴分销的模式。物联网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和被集成的形式,在市场活动
中以集成项目和“软件产品+服务”的模式销售。近年来也通过物联网平台、云端Saa
S服务在安全监管和运维服务方面开展业务,提高客户粘度,增加营收。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外部因素 
       (1)全社会数字化、智慧化促进公司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万物互联时代,全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数字化、智慧化的发展机遇,社
会各界对传感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将爆发强劲需求。随着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加速
渗透,传感器、智能仪表、智慧化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也将随之快速增长,并
将不断为公司业绩打开向上空间。 
       (2)新《安全生产法》驱动安全刚需共识,公司优势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新《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业安全、危化品监管、化工园区应加强安全仪
表应用、安全智慧化建设。“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
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目前国内燃气安装报警装置的普及率并不高,
公司在燃气监测传感器领域处于市场龙头地位,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新《安全生产法
》即将在9月1日实施以及湖北十堰爆炸事故进一步驱动政策、政府、企业、居民安全
意识的提升,加速释放工业安全、化工园区、危化品监管、燃气安全领域及家居安全
类仪表市场需求,进而带动公司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3)低碳减排,“双碳”目标为公司带来长期受益 
       “双碳”目标下,排放监测、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将为低碳减排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也将加快全社会“新基建”、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推动传感器、物联
网纵深发展,释放出更大的市场空间。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是达成“双碳”目
标的初衷之一。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在发展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推动社会进
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工具。“双碳”目标的推进将为公司传感
器、环保仪器、物联网智慧化带来更多商机并长期受益。 
       (4)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产品迎来更多市场机遇 
       当前,国产化替代是大势所趋,国家和企业在供应链的安全和自主可控上
愈发重视,传感器、智能仪表等关键器件国产化替代需求正在加速释放,国内厂商迎
来更好的市场进入机会。公司传感器从材料技术、设计到工艺,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仪器仪表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国产化替代加速演进的大趋势下,相关的工业
安全、检测分析领域传感器、仪表等产品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5)消费升级,智能化产品应用持续提升公司产品需求 
       消费升级带来的智能化需求正在赋予家电、家居、汽车等领域更大的创新
升级空间,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作为相关产品的
感官系统、智能化的基础,传感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消费升级需求的不断增长将带
来越来越多智能化的产品应用,也将带动公司相关领域的传感器、物联网智能终端产
品需求持续增加。 
       2、内部因素 
       (1)多年技术沉淀,创新技术融合,打造物联网生态圈持续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以“成为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引领者”的产
业愿景为指引,持续专注于物联网垂直行业的‘感-应-云’超级生态系统战略,围绕
搭建的“传感器技术平台”、“仪器仪表技术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平台”三大平台
优势,充分发挥三大平台技术融合、客户共享、市场促进的协同效应,以战略组合和
资源调配加速落地传感器、仪表数据和应用及物联网解决方案三大产品线在安全、环
保、城市管理、居家智能健康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较好的业绩
增长。 
       1)传感器技术平台 
       公司传感器业务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围绕敏感材料的制备技术、生
产的工艺流程、芯片的设计研发以及后端的封测形成了公司的传感器技术平台。公司
作为国内最早能够生产六大门类气体传感器的企业,多年来利用技术平台优势不断进
行原有产品的升级迭代和新产品的技术研发,为下游的仪表和物联网技术平台提供了
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推动传感器板块业务的快速发展。 
       2)仪器仪表技术平台 
       智能仪表作为公司物联网产业生态圈的中间环节,是上游传感器的应用载
体和下游物联网平台的数据来源。公司作为国内安全仪表的引领者,同时也是安全仪
表、智能仪表相关国家标准的重要参与者,充分利用传感器的技术支撑和下游物联网
行业理解的优势,在国家政策和行业驱动的促进下,一方面在环境监测和工业安全等
传统领域实现了较好增长,另一方面,在国产替代和新《安全生产法》的推动下不断
提升市场的潜力和空间,同时也带动了上游传感器的销售提升和下游物联网解决方案
业务的综合竞争力。 
       3)物联网技术平台 
       依托核心传感器技术产出的多样化智能仪表等感知硬件终端,将感知信息
通过NB-IoT等多种通讯手段传输至公司研发的物联网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根据客户需
求对重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形成可视化的平台应用,在公司擅长和布局的智慧
安全、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环保等应用领域形成了成熟的市场应用。近年来,
随着数字中国、智慧城市、5G、新基建等行业政策驱动,物联网平台业务呈现了良好
的增长势头,市场空间持续释放,并且随着业务的发展和行业理解的持续加深,更好
的带动了智能仪表和传感器的市场应用和迭代升级,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驱动。 
       整体来看,公司基于传感器核心技术优势赋能仪表产品不断升级迭代,提
高市场竞争力;仪表产品能够发挥传感器创新优势,提高产品毛利率,同时也能产生
数据上传到物联网平台。仪表和物联网的发展又能够滋养传感器,助力传感器产品的
研发;物联网平台也能和仪表相互助力,通过物联网平台在客户的布局,仪表进入客
户也更加容易。传感器、智能仪表、物联网行业应用,三者之间形成强耦合关系,彼
此互相赋能,从而打造形成了公司完整的物联网产业生态圈及核心技术平台硬实力。
 
       (2)强化研发、技术储备,新产品持续投放市场 
       1)传感器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红外气体光热、光电探测器、数字测温传感器、线阵
测温传感器的研发定型;继续优化车载MEMS空气质量传感器、车载粉尘传感器、车载
二氧化碳传感器、车载电池安全检测传感器、车载氢气传感器的技术性能;完成MEMS
温湿度传感器自主设计、流片、封装测试小批工作,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
善MEMS催化传感器工艺,产品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优化电化学传感器设计,实现传感
器的性能升级,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达到EN性能要求,完成工业氧气和无铅氧气的
开发。 
       2)仪器仪表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工业、家用产品线全系列安全仪表以标准更高和质量更好
的设计面向新国标完成升级换代,并取得国家相应的第三方认证证书。工业产品经过
重新开发,在产品报警值误差、全量程误差、全温度范围误差、抗干扰误差等方面全
面达到甚至超越国家标准指标;家用燃气产品,不仅在产品的质量指标上,还在产品
的易用性、人性化的安全提示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设计,让产品使用更简单,安全性更
放心。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基于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的激光遥测产品
,手持遥测仪在检测距离和灵敏度方面获得提升,云台遥测仪增加背景物智能识别、
报警智能识别、双向实时在线等功能。持续提升非分光红外(NDIR)、光散射(LSD
)、光致电离(PID)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在红外光电技术平台
上,公司双光路烟感做到行业领先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抗误报性能。公司对相关产品
线进行了扩充,实现技术到产品系列的转化,让更广泛的用户可以用到更先进的技术
,达到更好、更安全的预防火灾水平。在目前新《安全生产法》通过和社会对工作、
家庭安全越来越重视的社会背景下,物联网双光路烟感系列产品为家庭、各类商业场
所的火灾预防提供了产品和技术支撑。新开发的复合光谱烟雾探测技术取得新进展,
形成了抗水汽干扰算法和迷宫及产品样机,并达到预期抗水汽误报效果。烟感项目共
计输出申请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3)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物联网数据采集产品不断丰富,无线通讯和连接技术持续
升级,在原NB产品的基础上推出多款低成本NB模组,实现在家用燃气、一氧化碳、烟
感报警探测器等多款产品上应用,增强民用商用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竞争力,促进
销售业绩提升。同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新推出CAT.1模组,对原GPRS设备进行技术升
级替换,针对使用场景,逐步替换CAT.4模组,降低设备成本。同时针对工业场景出
现的视频图像需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5G相关通信模组的研发测试,预计年底将在公
司云台激光产品上进行应用。新一代北斗、5G模组、低功耗短距离无线数据采集模组
等完成定型。 
       4)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持续跟进了主要研发项目,进展如下: 
       (3)营销发力,品牌建设助力价值多元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全集团品牌整合营销,分批开展全员品宣和线上营销
,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优势,构建强势市场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围绕强化品牌意识、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
等品牌战略定位,打造全方位、多形式的新媒体矩阵,对公司经营理念、生产经营状
况、企业发展动态以及企业和产品形象进行了立体化、多元化传播,公司品牌形象逐
步强化,行业地位持续巩固。报告期内,公司广泛增强员工品牌宣传意识,通过组织
公司“商务形象大使”内部评选,分批开展全员营销,定期设立“品宣特别奖”等方
式唤起员工品牌建设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凝心聚力激发宣传内生动力,形成全员主动
参与品宣、积极传递公司价值的良好氛围。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灵活性、互动性,及时挖掘客户需
求,改进产品性能,调整发展策略,不断巩固增强公司各项产品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报告期内,公司树形象、扩影响,通过
新媒体矩阵强化企业及产品推广,线上订单量逐步提升。同时,线下活动与线上营销
联动发力,增加客户粘性,推动业绩增长。此外,公司全面拓宽品牌建设渠道,加强
在公司全域产品市场及资本市场领域的交流互动,坚持主动、客观、真诚的沟通方式
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加深市场对公司及产品的认知,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实现公司
价值传递,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4)管理优化,集团化管控成效日益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集团化管控,加速推进关键岗位管理干部专业化
、年轻化的进程,激活组织内生动力,同时运用现金激励、股权激励等全方位的激励
措施,增强公司管理团队“主人翁”意识,提高管理效能。报告期内,公司梳理了三
年战略框架,以战略为牵引启动内部流程再造探索,试点打造面向客户的高效组织模
式,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效率。公司以产品和业务管理体系为重点,进一步整合平台
资源,加强产业链与价值链协同,加快融合业务孵化和产出,打造汉威一体化解决方
案能力,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干部轮岗、财务委派、绩效考核、人才引进、内
部协同、风险防控以及信息化、数字化等管理要素建设,充分利用CRM、MES、OA、PL
M、ERP、SRM、HR、威支付等系统,全面推进管理效益的显著提升。公司探索建立集
团级BI体系,有计划对管理数据进行整合发掘与应用,进一步解决现有管理体系中的
梗阻和痛点,助力高效管理和高效决策,实现管理效能的全面升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生态圈优势 
     公司以“成为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引领者”为产业愿景,通过多
年发展,形成以传感器为核心、扩展到下游仪器仪表、物联网平台和行业应用的完整
物联网生态圈。通过传感器材料、设计、工艺等技术筑高行业壁垒,通过下游仪器仪
表和物联网应用扩大业务规模,打通传感器直通应用的市场渠道和信息通道,指引传
感器创新发展方向;通过物联网平台和解决方案的高客户粘性,稳固并促进传感器、
仪器仪表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各业务品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互相赋能,并
具备内生成长、有序扩张能力。未来,公司将保持并扩大产业生态圈优势,稳固公司
行业领军地位。 
     2、核心技术优势 
     传感器属于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技术,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潜心研发,现已打
造出包含芯片设计、敏感材料、制造工艺、封测技术等全流程的传感器核心技术平台
,具备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研发和生产技术。随着平台技术的扩展强化,更多新种
类的传感器产品不断产出。公司掌握厚膜、薄膜、MEMS、陶瓷等核心工艺,能够生产
半导体类、催化燃烧类、电化学类、红外光学类、光致电离类等主要种类气体传感器
,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稳居气体传感器领域龙头地位。同时,发挥传感器技术优势,
支撑打造涵盖机械、电子、光学、软件等设计制造为一体的仪器仪表技术平台,持续
推进多门类传感器以及多种工业安全、环境监测类仪器仪表的研发和市场投放,不断
强化传感器的核心竞争力及仪器仪表的技术领先优势,筑高行业壁垒。 
     公司将传感器、仪器仪表深入到物联网下游应用领域,为物联网应用提供充分
的硬件支撑和数据来源,结合GIS、SCADA等技术组成领先的物联网系统技术,在智慧
安全、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领域进行智慧化升级与改造,向着物联网平台化方向不
断完善。未来,公司将持续保持领先的物联网技术,丰富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
场景,不断打磨“三类平台”的协同发展、技术融合,高质量打造“传感器+监测终
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的完整物联网技术平台,加快构建深度融合、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产业超级生态圈。 
     公司拥有锐意创新的研发团队,具有独立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拥有“国家级企
业技术中心”,在多项应用领域中取得了领先成果,未来经营中将继续加强研发创新
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证 
     书2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新增软件
著作权证书15项。具体如下: 
     3、品牌优势 
     公司布局物联网行业多年,始终注重品牌发展战略,“汉威”商标被评为“中
国驰名商标”,具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并荣获“省长质量奖”,质量管理
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作为行业知名企业,公司持续积极
利用学术会议和社会组织资源,不断提升品牌传播效果,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同
时,公司参加了大量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行业展会,宣传公司产品和品牌,提升
品牌知名度,市场开拓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品牌创造市场、联合市场和巩固市场的
功能,汉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国家对传感器产业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以及公
司通过多年来在行业内的深耕细作,公司的传感器产业价值链进一步提升。 
     4、人才队伍优势 
     公司多年来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批具有多
年业务技术经验、年富力强的管理人员、工程师队伍、技术专家和业务专家,并充分
发挥他们的管理经验、技术能力和聪明才智,鼓励他们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实践,使
公司在实现管理提升、技术进步和强化竞争力等方面得到长足进步。同时,公司大力
推进管理队伍年轻化,鼓励更多的年轻员工走向管理岗位,最终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
的管理、技术、专业人才梯队,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物联网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市场风险 
     近年来物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领域的蓬勃发展
逐渐吸引了大批市场竞争对手及联合体,同时还面临来自国际企业的竞争。如果公司
不能保持现有的核心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与重点市场的既有优势,并不断开发新产品
与开拓新市场,公司将受行业分化的影响丧失领先优势,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产生不
利影响。为此,公司将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及对外合作,持续增加产品、服务的种类和
业务覆盖范围,持续巩固传感器核心优势,不断完善物联网产业生态圈,增强获得项
目订单的竞争实力。 
     2、创新能力不足带来的技术风险 
     公司所处的物联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在硬件或者软件方面,未
来下游应用都将随着客户需求的逐步提高出现快速迭代,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核心技术
的持续领先,将面临技术落后的风险。公司提供的传感器、智能终端设备以及物联网
综合解决方案均具有软硬件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未来公司将始终强化技术研发创新
能力,在气体传感器细分领域保持国内龙头地位,同时继续实施并购战略,在国内外
寻求先进的技术标的,针对不同客户建立多层次的产品线,进一步保持并加强行业技
术领先的优势。 
     3、集团化经营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近几年来通过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并购”的战略途径,构建了以传感器为
核心的物联网产业生态集团。目前,公司旗下二十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地理区域
遍布全国,客户和服务领域广泛,如果公司集团化管控能力不足,将存在无法充分发
挥产业协同性的风险。为此,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集团化管控制度,夯实集团化管理的
基础,增进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真正形成融合统一的物联网产业集团。


    ★2021年一季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以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落地执行为工作基调,以战略引领
、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协同发力为抓手,紧紧围绕“成为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
解决方案引领者”的产业愿景,在锚定的战略赛道上,持续深耕细作。报告期内,公
司实现营业收入52,941.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
的净利润4,231.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09.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68%。 
       传感器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巩固传统环境、安防类传感器市场
份额,不断发掘二氧化碳、粉尘等产品在智慧家居领域的市场应用,同时公司加速ME
MS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高精度热电堆、热释电传感器、PID传感器等新产品投
放市场的速度,发挥多品类、多产品组合优势,并不断加强环境类、光电类传感器的
技术研发,强化核心竞争力,夯实行业领先地位,促进传感器业务板块高质量可持续
发展。 
       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把握“智慧城市”、“数
字中国”、“新基建”等国家政策带来的智慧化、数字化及环境监测等方面机遇,在
智慧城市、智慧安全以及智慧环保等领域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和订单获取,不断推动头
部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及集成类项目的落地,同时加大新产品的市场导入和数字
化平台的应用,报告期内,支撑公司业绩整体实现较好增长。 
       重要研发项目的进展及影响 
       年度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持续夯实内生增长,推动公司
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2021年度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如下: 
       (一)提质增效,推动物联网产业生态圈加快发展 
       传感器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巩固传统环境、安防类传感器市场
份额,不断发掘在智慧家居、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应用,加速新产品投放
市场的速度,强化核心竞争力,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市
场机遇,积极进行安全监测类产品的升级迭代及新产品认证,加强市场拓展和新产品
的市场导入,抢抓“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以及国产替代的市场机遇,积极提升公
司在智慧安全、智慧城市、智慧环保领域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大力推动线上营销和
电子商务,推动服务、运维数字化,打造行业运维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消费级智能物
联产品的销售,并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报告期内,智慧公用系统解决方案和其他孵化类业务稳健发展,势头良好
。 
       (二)持续创新,不断强化研发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战略为牵引,加强核心技术研发,
优化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公司传感器技术平台优势,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和新产品的市
场投放,并重点根据战略布局,沿产业链、产业生态拓宽创新格局。公司围绕环境类
特殊气体、红外传感器阵列、柔性传感器的方案等进行了持续研发,并围绕国产替代
在传感器和智能仪表的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不断强化,形成了良性联动,特别是在部
分国产替代传感器及仪表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此外,公司在多门类技术融合、物联
网平台建设以及技术产品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投入,推动了上海、苏州研发创新平
台建设,加强了人才引进,为公司持续创新,巩固行业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优化管理,不断完善集团管控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统分结合、控放有度、权责清晰、规范科学、
灵活高效”的总目标,以战略牵引、效率驱动、平台升级、卓越运营为抓手,继续深
化财务委派、干部交流轮岗、集中采购等改革,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创新工作模式
、管理和激励机制,激发全组织、全员的活力,更好的支持公司战略落地。同时,公
司持续加强文化引领,推进价值导向,将公司的愿景、使命及价值观等同员工的成长
不断融合,形成思想统一、力出一孔、志同道合的价值理念,为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形成了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双向支撑。 
       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风险因素、公司经营存在的主要困难
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1、物联网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市场风险 
       近年来物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领域的蓬勃
发展逐渐吸引了大批市场竞争对手及联合体,同时还面临来自国际企业的竞争。如果
公司不能保持现有的核心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与重点市场的既有优势,并不断开发新
产品与开拓新市场,公司将受行业分化的影响丧失领先优势,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产
生不利影响。为此,公司将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及对外合作,持续增加产品、服务的种
类和业务覆盖范围,持续巩固传感器核心优势,不断完善物联网产业生态圈,增强获
得项目订单的竞争实力。 
       2、创新能力不足带来的技术风险 
       公司所处的物联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在硬件或者软件方面
,未来下游应用都将随着客户需求的逐步提高出现快速迭代,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核心
技术的持续领先,将面临技术落后的风险。公司提供的传感器、智能终端设备以及物
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均具有软硬件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未来公司将始终强化技术研发
创新能力,在气体传感器细分领域保持国内龙头地位,同时继续实施并购战略,在国
内外寻求先进的技术标的,针对不同客户建立多层次的产品线,进一步保持并加强行
业技术领先的优势。 
       3、集团化经营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近几年来通过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并购”的战略途径,构建了以传感
器为核心的物联网产业生态集团。目前,公司旗下二十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地理
区域遍布全国,客户和服务领域广泛,如果公司集团化管控能力不足,将存在无法充
分发挥产业协同性的风险。为此,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集团化管控制度,夯实集团化管
理的基础,增进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真正形成融合统一的物联网产业集团。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