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002171精诚铜业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楚江新材002171≈≈(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专注于材料的研发与制造,业务涵盖先进基础材料和军工新材料两大
产业,产品包括精密铜带、铜导体材料、铜合金线材、精密特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和
高端热工装备六大品类。公司以“做全球领先的材料制造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为使命,围绕“高质量发展,做行业龙头”的总体发展目标,持续加强技术研发,进
行产业升级,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参与全球竞争。 
       (一)先进基础材料研发和制造 
       1、业务基本情况介绍:公司致力于精密铜带、高端铜导体、铜合金线材和
精密特钢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消费电子、5G、LED、新能源汽车、光伏能源、电
力装备、先进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智能电网、机器人智能制造和国防军
工等领域提供优质的工业材料和服务。 
       2、所属行业特点及地位: 
       先进铜基材料研发和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行业,行业的增速与国
民经济的增速保持同步。铜基材料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加工性能和循环利用等特性
,在众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的兴起,铜基
材料的发展迎来了更广阔的需求增长空间。 
       公司是国内重要先进铜基材料研发和制造基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综合排名,公司位于中国铜板带材“十强企业”第一
名。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铜板带(铜带材)制造企
业有近百家,产量共计约197万吨,前10家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97.04万吨,占全国总
产量的49.26%,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进一步整合的空间较大。公司2020年实现高精
度铜合金板带材产量23.45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1.9%,稳居全国第一位,与第二
位差距进一步拉大,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条件,行业整合时机到来,公司未来计划
实现占据25%至30%市场份额的目标。 
       (二)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制造 
       1、业务基本情况介绍:公司子公司天鸟高新是一家专业生产高性能碳纤维
织物、芳纶纤维织物、飞机碳刹车预制件、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件的国家航空
航天重大工程配套企业,具备国际航空器材承制方A类供应商资质,是国内唯一产业
化生产飞机碳刹车预制体的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碳/碳复合材料用预制体科研生产
基地,于2020年入选了国家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核心产品包括特种纤维预制件(特种纤维异形预制件、碳纤维刹车预制件
、碳纤维热场预制件)和特种纤维布类(各类纤维布、纤维预浸布)两大类产品,广
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铁、无人机、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公司生产
的国产飞机碳刹车盘打破了国外在飞机碳刹车领域对我国的垄断和封锁,填补了国内
空白,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之后第四个能生产高性能碳刹车盘的国家。公司
承担了国内所有飞机刹车盘预制件的供应,是C919、ARJ21碳刹车预制件的唯一供应
商。 
       2、所属行业的特点及地位: 
       高性能特种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性能优异
、应用广泛的战略新材料,具有高科技材料的各种优越性能和可设计性、可加工性,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建筑工程、体育休闲等领域,《中国制
造2025》将其列为重点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根据《
中国商飞公司2017-2036年民用飞机市场预测年报》,2035年中国机队规模将达到868
4架。未来国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高铁项目将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迅速壮大的重要
推动力,公司产品飞机碳刹车预制件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碳复合材料逐渐替代石墨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的趋势明确,应用前景将更
加广阔。以高铁为例,目前的粉末冶金刹车片不足以满足未来高速铁路的制动技术要
求,C/C复合材料刹车片以其优良的性能已经成为国内外高铁刹车片的主要发展方向
。 
       (三)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 
       1、业务基本情况介绍:公司子公司顶立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军工新材料及
高端热工装备研制、生产和销售,以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为牵引的军民深度融合的“国
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于2021年入选了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致力于超大型、超高温、全自动、智能化特种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产品涵盖
特种粉体材料,碳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装备(碳陶热工装备、真空热处理热
工装备、高端粉末冶金热工装备、新型环保热工装备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热处
理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制造、工业互联、高温
合金、光伏能源等领域,畅销国内,远销欧美等先进国家和地区。 
       公司已成为国家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领域特种大型热工装备的核心研制
单位,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解决了多项“卡脖子”难题,产品打破国外禁运、填
补国内空白,为中国的大卫星、大飞机、高铁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所属行业的特点及地位: 
       根据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我国新材料行业产值2020年预计超过6万亿元,国内大运载火箭、航天飞机、航天飞
行器、C919大飞机等大项目的实施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2020年高性能复合材料热工装备的市场潜力预计达103亿元。 
       产品应用领域从金属材料拓展到非金属材料,涉及碳纤维材料、精密陶瓷
材料、玻璃复合材料等。行业发展具备综合装备制造业的典型特点,技术综合化、复
合化程度不断提升,针对新材料生产进行研发创新,采用诸如大尺寸、高真空、高温
度、气氛精确控制等技术的专业热工装备是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正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变,新材料的基础支撑能力迅速提升。包
括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在内的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
进复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为与之相配套的特种装备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将紧
跟国家军民深度融合战略的步伐,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
国防专项建设,成为军工新材料及高端热工装备方案的优质供应商和综合服务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先进铜基材料研发和制造 
     1、独特的盈利模式。实现再生原料、规模成本和产品特色效益的有机组合。 
     (1)再生原料效益:公司再生原料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再生原料使用
占比全国同行业最高,“废铜生产高精密铜合金产品资源化处理技术”获得中国资源
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规模成本效益:公司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100
%的水平,制造成本优势明显,综合性价比行业领先。(3)产品特色效益:公司产品
具有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定制、交货快等特点,在细分行业深耕细作,各类主打
产品的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均处于市场领先水平。 
     2、健全的营销模式。公司充分贴近市场,自建营销网络,对终端市场具有极强
的掌控能力。 
     在行业里形成三大特点:(1)营销网络健全:全国30多个营销平台,充分了解
客户的需求及潜在需求。(2)细分行业精细化管理:细化行业分类,建立客户档案
,分行业竞争,争做细分行业的前二名,积小胜为大胜。(3)服务响应快:能够24
小时快速解决客户订单、产品质量等服务问题,具备门到门的交付能力。 
     3、扎实的运营管理基础。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100%、资金回笼率100%。 
     (1)“正、严、实、硬”的工作作风,带来强大的执行力。(2)通过订单对
锁、套期保值、应收账款管理、现金流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严控经营风险,确保资金安
全。(3)公司始终将“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100%、资金回笼率100%”作为公司
运营良性的检验标准,并坚持持续改善、不断精进,保持效益和规模的同步增长。 
     4、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研发和制造始终
融为一体、互为促进,产品升级和规模提升持续迈上新台阶。 
     (1)公司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1个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废铜再生
利用)行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为每个系列产品配套一个省级
企业技术中心。(2)在产品适销对路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品质,充分满足客户需求
,大大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3)重点在制造与工艺上研发突破,提高设备利用
率和产品稳定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高效的管理体制。高效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产品事业部经营独立,充分自
主;总部与事业部对接简洁,一企一策;内部良性竞争,相互促进;共享资源,协同
高效;具备产业发展、并购管理复制能力。 
     (二)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制造 
     1、技术优势:公司在特种纤维准三维成形、近净尺寸仿形精密制造、三维立体
成形预制体、特种纤维织造、混编纤维复合树脂预浸料制备等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技
术沉淀,技术已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 
     2、装备优势:特种纤维平面织物、纤维预浸料、多功能预制体制造装备多为复
杂多变非标设备,市场上无法直接购买使用。公司组建研发团队,拥有核心装备自主
研发能力,研发出一体化集控碳纤维无纺非织造系统设备、双向运行特种针刺设备、
数字化多轴向设备、特种纤维三维编织设备、特种纤维增强预浸树脂复合设备等装备
系统,核心装备研发能力为公司的战略规划、未来发展以及产品的研制生产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保障。 
     3、人才优势:公司外聘院士8人,拥有高效、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团队
成员具有长期的技术、管理经历和工作经历。公司技术研发团队由飞行器设计、纺织
工程、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学、电气自动化、结构力学、工程力学
、化学分析、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博士、硕士、学士组成,形成了创新高效的研发体
系。 
     4、市场优势:公司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直销模式,充分发挥公司信息化及参加
国内外展会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国内航天航空、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及高校
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用联动机制,注册拥有“天鸟TIANNIAO”商标,公司产品还获得
了邓白氏代码和出口美国免检代码,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制品生产企业。 
     5、研发优势:公司建有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高性能碳纤维织物工程
中心、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创新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研发平台的优质
高效运行,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
突破,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6、发展优势:高性能纤维预制体是复合材料重要增强材料,预制体综合性能决
定着材料的最终性能,公司产品及技术处于产业链的关键中间环节,为业内知名企业
和优秀供应商,未来发展优势突出。通过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在新能
源、轨道交通、建筑工程和汽车等民用产业领域的应用,实现大规模生产,加速企业
跨越式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国内该专业领域的引领者。 
     (三)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 
     1、核心团队:公司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60多人,其中院士2人;公司拥有一支
多专业、高水平的协同创新研发团队,核心团队涵盖材料学、机械设计、电气设计等
多学科领域,核心成员均在热工装备和材料学领域和本公司从业多年,拥有深厚的技
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积淀,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2、创新平台:公司拥有“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湖南省国防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新型热工装备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始终以新装备、新工艺、
新材料和新产品为研究重点,站在先进技术的前沿,并与重点院校建立深度产学研合
作,建立相应的材料实验室,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3、尖端技术:公司攻克了长期制约我国高端热工装备及新材料领域的重大关键
核心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公司创新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湖南省
重点新材料产品首批次”、“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湖南省百项重点
新产品”等支持。 
     4、高端产品:公司在超高温热工装备领域绝对领先,是国内唯一具有碳陶热工
装备、真空热处理装备、新型环保装备、粉末冶金装备等系列产品且均保持领先的高
端热工装备企业。 
     5、商业模式:公司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牵引,针对用户的痛点、难点,制定个
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不仅是高端装备的制造商,更是高端技术服务商,同时在重点
区域为重点客户群提供售后和生产服务,公司也是高端装备的运营商,是中国航天航
空的战略合作伙伴。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成长性
行业,虽然竞争格局出现良性的变化,但受到宏观政策、市场需求影响,仍存在以下
风险。 
     1、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公司金属基础材料制造与销售业务,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密切相关,固定资产
投资规模、汽车、房地产市场消费等因素对公司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提高企业内生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始终保持企业良性运
行和领先优势,每一次经济增长放缓,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既是风险、更是机遇。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金属基础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铜、钢、锌等金属,上述原材料价
格受国内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若价格在短期内大幅
下跌,公司的客户可能延迟采购货物,公司存货将可能面临跌价损失风险。应对措施
:实行以销定产,扩大战略客户长期订单占比,充分利用销售合同对锁、套期保值等
方式来覆盖现货敞口,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3、市场竞争风险 
     行业集中度低,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虽然产品主流主要在高端市场,但随
着高端产品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高端产品竞争也会日趋激烈。 
     应对措施:坚持最优供应商战略,一流的产品和一流性价比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质量价格最优、同等价格质量最优。 
     4、技术研发风险 
     公司瞄准的都是高端产品、尖端技术,研发难度系数大,可能存在研发短期不
能见效甚至失败的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与科研院所、军工单位的合作,注重技术引进,实行协作开发
,提高成功率,分散风险。 
     5、人才流失的风险 
     由于材料的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需要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
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核心技术人员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
力的基本保障,在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但随着市场对这类专业
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才流动性将不可避免。 
     应对措施:营造具有吸引力的事业发展平台,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吸
引人才;建立具有公平性、激励性的考核机制,让能干的、肯干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获得高额回报;加大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推行力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6、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风险 
     公司产品品种多、销量大、销售金额高、客户分散,部分客户采取先发货后收
款的结算方式,存在单笔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应对措施:以高端优质的产品占据营销主动权,用产品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从根本上降低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风险;同时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做好客户资信评定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将应收账款的回笼与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从内部管
理上降低出现坏账的风险。 
     
       四、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基础材料及新材料两大板块业务稳健发展,营业规模快速增
长,实现营业收入172.53亿元,同比增长83.66%,营业成本161.71亿元,同比增长84
.9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加322.44%,主要变动情况及原因如
下:1、基础材料及新材料两大板块产销规模持续增长,其中:1)“铜合金板带产品
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全面达产,铜基材料实现销量31.13万吨,同比
增长31.29%;2)钢基材料实现销量8.23万吨,同比增长11.44%;3)高端装备、碳纤
维复合材料研发及制造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实现营业收入37,528.74万元,同比增长4
2.64%。 
       2、报告期内营业毛利总额同比增长66.30%,但综合毛利率6.27%,同比略有
下降。主要是因为:1)随着铜价上涨,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和原料采购成本均随之上
涨,营业收入的增长大于营业毛利的增长;2)报告期公司将运输费、包装费及安装
调试费按新收入准则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由销售费用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列报。 
       3、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22.44%,主要是因为报
告期内公司先进基础材料及军工新材料两大业务板块营业规模持续增长,毛利额同比
增加。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0年,受新冠疫情在全球传播的影响,产业链供需两端受到不同程度的
冲击,同时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此起彼伏,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公司坚定信念,围绕公司既定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年初制
定的年度工作任务,努力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将各方面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报告期
内,实现营业收入2,297,409.20万元,同比增长34.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27,424.33万元,同比下降40.51%。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抓疫情防控,保持生产经营稳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坚持早准备、早安排、早部署,建立疫情预防制
度,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完善员工返岗、检测、隔离和防护流程,做好疫情期间的全
体员工疫情防控,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全面复工,是芜湖市批准的首批复工企业之
一。2020年,受疫情的冲击,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公司持续强化内部管理工作,最大
程度上降低了各种因素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有效地保障了生产经营稳定。 
       二、抓市场开拓,保障基础材料产能规模发挥 
       受疫情影响给市场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紧抓5G
、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加强与客户的信息沟通,稳定存量、开拓增量,提高
产品的附加值,有效的稳定了市场规模,盈利水平环比逐季改善。报告期内,实现各
类金属材料总销量70.02万吨,较上年增长19.07%。 
       三、抓军品上量,满足国家关键技术自主可控需要 
       复杂的国际形势,提升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高温领域结构材料、功能材
料、热场材料的需求,公司依托天鸟高新和顶立科技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掌握的核
心优势,加大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能力,提高服务军品能力,确保按生产进度完成交
付。报告期内,军工新材料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34.86万元。 
       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进新材料产业化进程 
       公司依托于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及各级研发平台,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并加
大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2020年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有
色金属行业领航企业”、“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安徽省高精密铜板带数字化
车间”、“全有色金属标委会技术标准优秀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
,并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截止2020年底,公司有效专利582件,其中发明专利175
件。主持及参与标准制定共41项,其中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15项、团体标准1项
。公司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激发员工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提高了公司核
心竞争力,为公司在先进铜基材料及新材料和高端热工装备产业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五、做好项目建设,确保新建和在建项目有序相继建设和投产 
       报告期内,基础材料产能扩充项目已相继投产,导体项目和军品上量项目
也按预期进度有序推进。 
       (一)建设完成的项目 
       《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投产,达产后
将新增产能7.5万吨,2020年公司铜板带产销规模突破23万吨,增长20%以上。 
       (二)建设中的项目 
       1、《年产12万吨铜导体材料项目》一期项目已于2020年6月份投产,二期
项目计划于2021年建成投产。 
       2、《飞机碳刹车预制体技术改造项目》和《碳纤维热场预制体产业化项目
》的基建和主体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已接近完成65%的进度,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 
       3、《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项目(一期)》已开工建
设,《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
建项目(二、三期)》和《年产2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等项目已完成前期设
计工作。 
       六、推进顶立科技分拆上市进程 
       顶立科技工厂完成整体搬迁,产能进一步提升。2020年6月29日公司正式启
动顶立科技分拆的准备工作,顶立科技增资扩股相关工作已经过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
会审议通过,目前已按照总体方案逐步落实顶立科技股改工作,争取尽早完成上市申
报工作。 
       七、抓资本市场,提升用人与分配机制 
       1、报告期内,公司可转债发行工作顺利完成,共募集资金18.3亿元,有效
地支撑了未来几年铜基材料领域的产品升级、品质提升和规模增长,促进公司战略的
逐步落地。 
       2、报告期内,公司新推出了1.5-3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回购股份拟用于
员工激励,将公司的发展和骨干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了长效激励机制。 
       二、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并在国外蔓延,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公司
一方面严格落实防疫防控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保障公司正常生
产经营稳定运行,努力将各方面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76%,营业
成本213.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8%,营业毛利16.03亿,同比增加22.25%,实现
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下降40.51%。主要变动原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4.76%,主要为:①公司募投项目“铜合
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竣工投产,产销量规模增加;②下半
年铜价涨幅较大,公司基础材料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上升;③军工新材料订单充足,营
收规模稳步增长。 
       2、报告期内,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下降40.51%,主要为:①受新冠疫情
影响,公司基础材料产品和热工装备产品受到一定的冲击,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②
公司募投项目“铜合金板带产品升级、产能置换及智能化改造项目”逐步达产过程中
,处于市场、技术磨合期,盈利能力尚未显现;③期间费用同比增加:A.为改善产品
结构、提升产品档次,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增加。B.募投项目投产、规模增长,铜原
料价格涨幅大,公司流动资金需求增加,带来财务费用增加。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先进铜基材料研发和制造 
       1、独特的盈利模式。实现再生原料、规模成本和产品特色效益的有机组合
。 
       (1)再生原料效益:公司再生原料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再生原料
使用占比全国同行业最高,“废铜生产高精密铜合金产品资源化处理技术”获得中国
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规模成本效益:公司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
在100%的水平,制造成本优势明显,综合性价比行业领先。(3)产品特色效益:公
司产品具有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定制、交货快等特点,在细分行业深耕细作,各
类主打产品的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市场领先。 
       2、健全的营销模式。公司充分贴近市场,自建营销网络,对终端市场具有
极强的掌控能力。 
       在行业里形成三大特点:(1)营销网络健全:全国30多个营销平台,充分
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潜在需求。(2)细分行业精细化管理:细化行业分类,建立客户
档案,分行业竞争,做到前二名,积小胜为大胜。(3)服务响应快:能够24小时快
速解决客户订单、产品质量等服务问题,具备门到门的交付能力。 
       3、扎实的运营管理基础。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100%、资金回笼率100%
。 
       (1)正、严、实、硬的工作作风,带来强大的执行力。(2)通过订单对
锁、套期保值、应收账款管理、现金流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严控经营风险,确保资金安
全。(3)公司始终将“产能利用率100%、产销率100%、资金回笼率100%”作为公司
运营良性的检验标准,并坚持持续改善、不断精进,保持效益和规模的同步增长。 
       4、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研发和制造
始终是融为一体、互为促进,产品升级和规模提升持续上台阶。 
       (1)公司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1个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废铜
再生利用)行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为每个系列产品配套一个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在产品适销对路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品质,充分满足客户
需求,大大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3)重点在制造与工艺上研发突破,提高设备
利用率和产品稳定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高效的管理体制。高效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产品事业部经营独立,充
分自主;总部与事业部对接简洁,一企一策;内部良性竞争,相互促进;共享资源,
协同高效;具备产业发展、并购管理复制能力。 
       (二)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制造 
       1、技术优势:公司在特种纤维准三维成形、近净尺寸仿形精密制造、三维
立体成形预制体、特种纤维织造、混编纤维复合树脂预浸料制备等具有深厚的技术沉
淀,技术已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 
       2、装备优势:特种纤维平面织物、纤维预浸料、多功能预制体制造装备多
为复杂多变非标设备,市场上无法直接购买使用,公司组建研发团队,拥有核心装备
自主研发能力,研发出一体化集控碳纤维无纺非织造系统设备、双向运行特种针刺设
备、数字化多轴向设备、特种纤维三维编织设备、特种纤维增强预浸树脂复合设备等
装备系统,为公司战略规划及未来发展,以及产品的研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
。 
       3、人才优势:公司外聘院士8人,拥有高效、高素质管理和技术团队,具
有长期的技术、管理经历和工作经历。拥有飞行器设计、纺织工程、复合材料科学与
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学、电气自动化、结构力学、工程力学、化学分析、计算机工
程等专业博士、硕士、学士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形成了创新高效的研发体系。 
       4、市场优势:公司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直销模式,充分发挥公司信息化及
参加国内外展会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国内航天航空、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及
高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用联动机制,注册拥有“天鸟TIANNIAO”商标,公司产品还
获得了邓白氏代码和出口美国免检代码,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制品生产企业。 
       5、研发优势:公司建有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高性能碳纤维织物
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创新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研发平台的
优质高效运行,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新技术新应用领
域的突破,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了高新技术成果产
业化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6、发展优势:高性能纤维预制体是复合材料重要增强材料,预制体综合性
能决定着材料的最终性能,公司产品及技术处于产业链的关键中间环节,为业内知名
企业和优秀供应商,未来发展优势突出。通过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在
新能源、轨道交通、建筑工程和汽车等民用产业领域的应用,实现大规模生产,加速
企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国内该专业领域的引领者。 
       (三)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 
       1、核心团队:公司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60多人,其中院士2人;公司拥有
一支多专业、高水平的协同创新研发团队,核心团队涵盖材料学、机械设计、电气设
计等多学科领域,核心成员均在热工装备和材料学领域和本公司从业多年,拥有深厚
积淀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2、创新平台:公司拥有“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院士专家工
作站”、“湖南省国防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新型热工装
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始终以新装备、新工
艺、新材料和新产品为研究重点,站在先进技术的前沿,并与重点院校建立深度产学
研合作,建立相应的材料实验室,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3、尖端技术:公司攻克了长期制约我国高端热工装备及新材料领域的重大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公司创新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湖
南省重点新材料产品首批次”、“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湖南省百项
重点新产品”等支持。 
       4、高端产品:公司在超高温热工装备领域绝对领先,是国内唯一具有碳陶
热工装备、真空热处理装备、新型环保装备、粉末冶金装备等系列产品且均保持领先
的高端热工装备企业。 
       5、商业模式:公司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牵引,针对用户的痛点、难点,制
定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不仅是高端装备的制造商,更是高端技术服务商,同时在
重点区域为重点客户群提供售后和生产服务,也是高端装备的运营商,是中国航天航
空的战略合作伙伴。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1、先进铜基材料研发和制造业务 
       先进铜基材料的研发和制造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上游为铜矿采选、资源回
收和冶炼业,下游为消费电子、电力、新能源、家用电器、国防军工和交通运输等材
料消费企业。上游属于大宗原料行业,原料来源充裕、竞争充分、价格透明,直接下
游客户大多属于中小加工制造企业,应用广泛、数量众多、行业分散,中游材料企业
一般规模较大,对上下游企业均不构成客户依赖,具备一定的定价能力,抗周期能力
强,铜基材料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材料行业。 
       (1)铜基材料产业链: 
       (2)铜加工材产量持续保持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
2020年中国各类铜材产品生产总量约为189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同比增
长4.5%。 
       (3)重要新兴领域带来巨大增量空间:据统计,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用铜量
约每辆70公斤,是传统燃油车的2-3倍,再加上充电桩设施,2020-2030年间至少产生
60万吨以上的铜需求。可再生能源发展拉动铜需求同样巨大,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占
全球发电总量的23%,新能源系统中的平均用铜量超过传统发电系统的8~12倍。以风
电为例,2018-2028年间将产生550万吨以上的铜需求。 
       (4)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铜合金板带材产能大
于5万吨的企业仅10家左右。除本公司外,主要的企业有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金田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众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
司等。其中,本公司精密铜带、铜合金线材产销量规模居国内行业第一位。 
       铜基材料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行业,由于其性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全球发展空间巨大,国外铜材制造企业虽然产能大,但全球铜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中
国,国外铜材制造企业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铜材制造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越来
越强。随着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兴起,给铜基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
需求增长空间。同时由于国内铜基材料制造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低,行业内优秀企
业之间的协作和行业横向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2、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制造 
       (1)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研究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
最初由于其在结构轻量化中无可替代的材料性能,首先在军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普遍
应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引领下得以快速发
展;进入21世纪,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已经成熟,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风能发电、压力容器、海洋产业、电子器件、工业器材和土木建筑等工业领域,以
及高尔夫球杆、钓鱼竿、自行车、网球拍、羽毛球拍等体育休闲用品领域。由于碳纤
维很少直接应用,大多是经过深加工制成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因而碳纤维市场需求
量变化及需求结构可以直接反映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情况。 
       随着碳纤维产业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工业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
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工业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增速最快,消费品和航空航
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目前国内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
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工业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量
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目前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工业应用三大领域中体
育休闲占绝大多数,并在风电叶片、民用航空、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工程建筑等
领域需求逐步增长。 
       公司是国际航空器材承制方A类供应商,国内唯一产业化生产飞机碳刹车预
制体的企业,国内最大的碳/碳复合材料用预制体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
品碳纤维预制件、特种纤维布(类)是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重要的增强体,因而与碳
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2)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目前行业发展前景趋势特点有:1)目前军品上量提速,大量预研产品进入
批量生产。2)碳复合材料逐渐替代石墨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的趋势明确,应用前景
广阔。3)特种碳纤维布类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体育娱乐器材等领域,
消费量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旺盛。4)未来碳纤维材料应用于新能源、交通、航空航
天潜力巨大。 
       公司细分产品市场发展概况分析如下: 
       1)异形预制件市场前景: 
       趋势:固体火箭、导弹的发动机的喉衬、喷管等耐烧蚀材料,特种飞行器
头锥、机翼前缘、稳定舵、战斗部舱、变轨舱、燃料舱等热防护材料,探月工程、空
间站、高分卫星等结构性部件等均向碳/碳复合材料发展。另外,芳纶纤维、石英纤
维复合材料的防热、透波性能在军用领域应用愈加关键。 
       市场:固体火箭、导弹新型型号的批产将为天鸟高新该类产品带来新的增
长点。特种飞行器的热防护材料是天鸟高新未来重要增量之一。探月工程、空间站、
高分卫星等工程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应碳/碳复合材料需求随着增长。未来芳纶纤维
、石英纤维复合材料的批量应用将超过天鸟高新现有碳纤维异形预制件的规模。前述
航天航空市场发展至少给天鸟高新异形预制件产品带来至少5倍的增量。 
       2)碳纤维刹车预制件市场前景: 
       民用运输飞机:碳刹车具有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和低磨损等独特性能,
正逐渐取代原粉末冶金刹车装置,成为了国际航空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产大型飞机:C919大型客机的国产化是国家战略,未来必将在国内市场
崛起,其碳刹车采用天鸟高新生产的碳刹车预制件。 
       军用飞机:我国军队新增机型将全部使用碳刹车盘,原使用粉末冶金刹车
盘的部分机型也正逐步改装成碳刹车盘。近年军机更新换代较快,新型的战斗机、舰
载机、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等已经开始批产,未来将给天鸟高新飞机碳刹车预制
件带来数倍的增量。 
       高铁、汽车碳刹车:高铁的提速对制动的要求随之提升,碳材料刹车盘成
为替代目前粉末冶金刹车盘的主要发展趋势。碳刹车在汽车上应用也在逐步增长。天
鸟高新已经开始小批量的供应高铁碳刹车预制件和汽车碳刹车预制件,未来市场大批
量应用后,其需求远远超过飞机碳刹车的量,至少在百亿以上的规模。 
       3)碳纤维热场预制件市场前景: 
       我国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和全球最大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国家,碳/碳复合
热场材料组件是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多晶硅氢化炉的核心部件之一,根据使用
频率需要进行更换,消耗量非常大,生产过程中需对热场材料进行更换。 
       4)特种碳纤维布类市场前景: 
       由于具备优异的产品性能:高强度、高弹性、耐腐蚀、寿命长、柔性好、
厚度薄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体育娱乐器材等领域,消费量与日俱增
,市场需求旺盛。 
       5)新兴产业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持续增长: 
       汽车轻量化:根据知名咨询调研机构LuxResearch预测:到2025年,碳纤维
复合材料将有望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配置。 
       高铁提速和减重:我国高速列车保有量已超过世界份额50%以上,时速300
公里以上碳刹车将成首选。中车公司成功研制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
使整车减重约35%。 
       3、特种装备研发和制造业务 
       (1)我国热工装备的发展现状 
       我国热工装备产业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前苏联援建的基础上起步,
经过60年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热处理技术及装备制造已经取
得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我国热工装备行业整体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
较大差距,装备制造水平难以满足用户需求,而发达国家在高端装备技术上对中国的
封锁和禁运,对国民经济及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给高科技企业带来机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热处理行业协会统计数据统计,我国热处理相关设备制
造企业约1,200家,规模以上企业(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有100余家,不到总量的1
0%,年收入1亿元以上的较大规模设备制造企业约10家,行业规模集中度低。高端热
工装备市场主要由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占据,约占市场规模的1/3,科研院所以及国
有转制企业、民营规模企业占据中档热工装备市场,其他大量小规模企业占据低端传
统热工装备市场。从国内同类型企业现状来看,热工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不大,顶
立科技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 
       (2)我国热工装备的增量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变增长方式、提档升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
趋势,由此将给高端热工装备及下游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根据中国工程院
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20年总产值预计超过6万
亿元,国内大运载火箭、航天飞机、航天飞行器、C919大飞机等大项目的实施,为高
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2020年高性能复合材料热工装备的市场
潜力预计103亿元。 
       (3)我国热工装备的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从金属材料拓展到非金属材料极大拓展,如碳纤维材料、精密陶
瓷材料、玻璃复合材料等。技术综合化、复合化程度大大提升,也是综合装备制造业
的典型特点。针对生产新材料而创新开发采用诸如大尺寸、高真空、高温度、气氛精
确控制等技术的专业热工装备是行业发展趋势计算机模拟和人工智能一体化的智能化
、集成化控制技术均应用到热工装备上。 
       (4)新材料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要求:基础材料产业总体产能过剩、高端
不能完全自给,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先进基础材料有待发展。在国民经济需求的
百余种关键材料中,约有一半性能稳定性较差,部分产品受到国外严密控制。新材料
的基础支撑能力迅速提升,我国正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变。前沿新材料包括3D打
印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等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 
       综上所述,我国热工装备行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给高端装备企业带的挑战和
机遇,顶立科技作为龙头企业,无论在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发展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加快布局和发展正当其时。 
       (二)公司发展战略 
       1、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使命:做全球领先的材料制造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愿景:保持年轻 
       价值观:同行、共赢 
       企业精神:正、严、实、硬 
       2、围绕“一个目标”,实施“2331”计划,推行“五大战略” 
       (1)一个目标:高质量发展,做行业龙头 
       (2)“2331”计划:复合增长率20%以上,主导产品市占率30%以上;3大
战略产业率先突破、全面领先;1个产业争做全球第一 
       (3)五大战略:产品战略、资源战略、资本战略、人才战略、运营战略 
       1)产品领先:精密铜带和高端铜导体持续保持并扩大成本领先优势,推动
行业集中度提升,加强技术研发,进行产业升级、替代进口,参与全球竞争。 
       碳纤维复合材料率先突破,高端装备坚持科创定位,分别成为碳/碳复合材
料和高端热工装备龙头。 
       2)资源可控:整合内部原料供应链,充分利用国内外渠道资源,提升再生
铜应用技术,全面升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提高资源保障和
控制能力。 
       3)资本先行:加快项目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实现滚动融资、滚动发展、
滚动见效,实现资本与产业共生共赢。 
       4)人才成长:完善经营机制、重点构建长效股权激励机制,让员工共同分
享企业价值成长的成果,核心团队得到与众不同的回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 
       5)运营提效:保持和发扬成功基因,不断迭代升级核心盈利模式,建立与
之相适应的运营管理闭环,保持和扩大核心竞争优势,持续优化盈利能力,并利用好
信息化等现代工具,提升运营效率。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公司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做行业龙头”的总体发展目标,
全面实施“2331”计划,推动三大战略产业率先突破、全面领先,精密铜带产业争做
全球第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2021年经营目标和主要举措 
       (1)营收利润指标: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利润总额7.55亿元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05亿元。 
       (2)产能规模指标:计划实现金属材料研发及制造业务销量78.3万吨,营
业收入276.5亿元;计划实现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板块营业收入7.5亿元。 
       (3)主要举措:基础材料重点通过工艺优化、装备升级以及信息化建设,
挖掘存量、提高效率,促进投产项目早投产、早日发挥效益,发挥规模和品质的竞争
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天鸟高新重点是利用混改提速、自主可控以及实战实训等多重
有利时机,推动碳纤维预制件和高端装备在航天航空及国防军工的提质放量,同时向
热场和热防护件预制体方向的延伸。顶立科技重点是扩展石墨提纯设备和超纯石墨粉
的市场,向海外市场拓展,提高规模。 
       2、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1)铜基材料项目:做好《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制造高精高导铜基材料项
目(一期)》施工建设以及《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年产6万吨高精
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二、三期)》、《年产2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
》等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 
       (2)碳材料项目: 
       ①加快天鸟高新《飞机碳刹车预制体技术改造项目》和《碳纤维热场预制
体产业化项目》等募投项目的基建和主体工程的建设进度,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 
       ②完成芜湖碳材料产业园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和项目评审工作,争取年内开
工建设。 
       3、子公司分拆上市: 
       根据《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的相关政策精神
,落实顶立科技股改工作,争取尽早完成上市前辅导和申报工作。 
       4、产品研发和平台建设 
       (1)基础材料板块:利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资源综合利
用行业技术中心”的平台优势,将新产品开发、品质结构提升和高端应用全覆盖作为
重点研发方向,使高档产品占比提升至80%以上,产品全面覆盖智能互联装备、终端
应用装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 
       (2)军工新材料板块:江苏天鸟重点是利用在碳纤维、芳纶纤维、石英纤
维等各类纤维积累的优势,向各类高性能纤维预制件和复合材料新应用领域拓展。顶
立科技重点是利用在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研发积累的技术优势,发挥“卡脖子”工程解
决积累的经验,重点研发石墨提纯设备和SIC材料及装备的突破。 
       5、其他重点任务 
       (1)员工激励:落实股东大会授权及董事会决议,继续做好股票回购工作
,拟定中长期激励计划,实施新一轮员工持股和激励计划,促进企业和核心骨干的共
同发展。 
       (2)加强产业链研究,持续利用好资本市场,扩大产业领先优势,延伸产
业链,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上述经营计划的提出仅为管理层对全年经营
业务开展的合理设想,并不代表公司对2021年度盈利或经营状况的预测,最终能否实
现尚需得到市场的验证,此外还受宏观市场环境、人力资源配备等诸多因素影响,存
在较大不确定性。该计划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
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特提请广大
投资者注意。 
       (四)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成
长性行业,虽然竞争格局出现良性的变化,但受到宏观政策、市场需求影响,仍存在
以下风险。 
       1、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公司金属基础材料制造与销售业务,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密切相关,固定
资产投资规模、汽车、房地产市场消费等因素对公司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提高企业内生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始终保持企业良
性运行和领先优势,每一次经济增长放缓,对于行业龙头企业既是风险、更是机遇。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金属基础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铜、钢、锌等金属,上述原材
料价格受国内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若价格在短期内
大幅下跌,公司的客户可能延迟采购货物,公司存货将可能面临跌价损失风险。应对
措施:实行以销定产,扩大战略客户长期订单占比,充分利用销售合同对锁、套期保
值等方式来覆盖现货敞口,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3、市场竞争风险 
       行业集中度低,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虽然产品主流主要在高端市场,
但随着高端产品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高端产品竞争也会日趋激烈。 
       应对措施:坚持最优供应商战略,一流的产品和一流性价比产品参与市场
竞争,同等质量价格最优、同等价格质量最优。 
       4、技术研发风险 
       公司瞄准的都是高端产品、尖端技术,研发难度系数大,可能存在研发短
期不能见效甚至失败的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与科研院所、军工单位的合作,注重技术引进,实行协作
开发,提高成功率,分散风险。 
       5、人才流失的风险 
       由于材料的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需要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
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核心技术人员是企业持续技术创
新能力的基本保障,在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但随着市场对这类
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才流动性将不可避免。 
       应对措施:营造具有吸引力的事业发展平台,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
,吸引人才;建立具有公平性、激励性的考核机制,让能干的、肯干的优秀人才脱颖
而出,获得高额回报;加大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推行力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6、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风险 
       公司产品品种多、销量大、销售金额高、客户分散,部分客户采取先发货
后收款的结算方式,存在单笔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应对措施:以高端优质的产品占据营销主动权,用产品的重要性和不可替
代性从根本上降低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风险;同时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做好客户资信
评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将应收账款的回笼与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相结合,从内
部管理上降低出现坏账的风险。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