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000875吉电股份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吉电股份000875≈≈(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业务范围: 
       发电(风电、太阳能、火电、水电、分布式能源、气电、生物质、核能)
、供热(民用、工业)、清洁能源投资开发、电站检修、科技项目研发、配售电等业
务。公司将持续大力发展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综合智慧能源、创新发展氢能产业群、
全面开拓储能充换电业务。报告期内,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2.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电量销售为政府分配计划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由电网公司统购统销。能源
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各发电企业年度电量指标,各发电企业依据电量计划与当地电网公
司签订购售电合同。 
       热力销售分为民用供热和工业供热销售。民用供热由本公司与热力公司及
用户按供热需求签订供热合同,工业供热由本公司与工业蒸汽用户签订供热合同。依
据供热合同组织生产供给,根据供热量与用户进行月度结算。 
       (2)采购模式: 
       物资采购:以公开招标为主要采购方式,限额50万元以上的生产、基建物
资、工程、服务采购项目采取集中招标、分批实施配送的方式采购;限额50万元以下
的采购项目依托中国电力设备信息网平台发布采购信息,采取公开竞价、询价方式采
购。 
       煤炭采购:根据本公司年度煤炭耗用计划,制定年度煤炭订货方案,确定
重点煤炭供应商和供应量,同时报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做重点运力计划备案。通过竞价
平台在全部合格供应商中开展竞价采购、议价采购等方式采购煤炭。 
       (3)生产模式 
       电力生产:本公司电力生产主要有风电、太阳能、火电,按国网公司统调
的月度上网电量计划组织生产发电。 
       热力生产:本公司热力产品(包括民用和工业供热)的生产,根据与热力
公司或工业蒸汽客户签订的供热、供蒸汽合同约定的供热量、工业蒸汽量组织供应。
 
       3.主要驱动因素:本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于电力、供热业务,利润构成主要
源于发电量、供热量的增加及其他管理成本的控制。 
       截至2021年6月30日,新增新能源产能37.94万千瓦,项目所在地涉及全国3
0个省市区,装机容量实现950.9万千瓦(火电330万千瓦、风电269.99万千瓦、光伏3
50.91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达到65.30%。其中:东北区域装机容量458.4万千瓦;华
东区域装机容量243.88万千瓦;西北区域装机容量103.1万千瓦;华北区域装机容量9
0.07万千瓦,西南区域装机容量16.6万千瓦;华中区域装机容量38.85万千瓦。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118.05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完成
发电量65.42亿千瓦时、风电完成发电量29.59亿千瓦时、光伏完成发电量23.04亿千
瓦时。售电量完成109.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1%。其中东北区域完成售电量73.2
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华东区域完成售电量17.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75%
;西北区域完成售电量8.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25%;华北区域完成售电量6.77亿
千瓦时,同比增长48.19%;西南区域完成售电量2.3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29%;华
中区域完成售电量1.40亿千瓦时,同 
       比增长88.82%。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完成供热量1956.14万吉焦,同比增加10.78%。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清洁能源供应为核心主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创新发展综合智慧能源
,布局氢能产业链,开拓储能充换电业务,实施电能替代,推动公司利润快速增长。
 
     结构优势:公司致力于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目前
,公司新能源装机620.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65.30%,新能源占比持续提高;综合
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通过重点推进生物质产业化利用、分布式能源、绿色交通、
储能、配电网等业务,实现公司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氢能产业领域谋划打造
“两大基地、一条走廊”,发挥吉林风光资源优势、汽车产业优势及公司氢能技术优
势,产业链布局制氢、储运、加氢、用氢及氢能设备制造等各环节,示范引领“北方
氢谷”建设。此外,公司还积极做强电站服务业,开展配售电等,全面介入能源产业
链,由单一的发电企业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断提高。 
     区域优势:公司产业布局已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公司在东北、西北、华东地
区装机规模均超过百万千瓦,建立了五个区域平台公司和三个区域生产运营中心,在
区域内形成了较强的项目开发和生产运营能力,为实现全国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
基础。在吉林省内,紧抓吉林振兴发展机遇及省内存量项目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
企业合作,开发清洁能源基地,为公司在省内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提供保障,助力吉林
能源产业科学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 
     品牌优势:公司扎实履行保障社会民生的国企责任,始终践行诚信互利的合作
理念,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市场伙伴的认可。目前,公司已与国内众多地方政
府、能源产业龙头、跨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
过发挥各自优势、互利共赢,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公司在获得地方政府和合作伙伴认可的同时,在资本市场也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声望
并保持AAA级主体信用评价。连续两年上榜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2020年位列305位
,处于能源类上市公司领先地位。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市场风险及应对措施:国家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基准价+上下浮动”
市场机制,从短期看由于市场化电量空间扩大,非市场电量减少;长期看燃煤上网电
价完全放开后,对发电企业机会与挑战并存。应对措施:一是顺应电力市场化改革,
转变传统经营方式,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根据煤炭价格高位震荡态势,与
地方政府沟通,启动“基准价+上下浮动”机制,及时疏导煤炭价格上涨成本。以年
度长协煤为基础,进口煤及经济煤种为补充,持续优化来煤结构,实现煤炭供应充足
、成本最优。 
     环保约束风险及应对措施:根据国家对环境污染、环保违法违规事件的规定,
可能会对本公司经营、发展及社会公众形象产生影响。应对措施:提高认识,责任落
实。规范管理,确保环保设施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达标排放。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法律
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环保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建立环保风险预控机制,有效预控环
保风险。编制环保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照要求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
强环保舆情管理,及时妥善处置。 
     第四节公司治理 
     一、报告期内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的有关情况 
     1、本报告期股东大会情况 
     2、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三、本报告期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情况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四、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实施情况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0年,在全体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董事会规范运作,坚持“清洁低
碳、改革创新、效益优先、一流发展”的总发展思路,以先进能源技术创新为驱动,
以清洁低碳能源供应为基础,以能源生态系统集成为方向,打造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
、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围绕持续大力发展新能源、高质量发
展综合智慧能源、创新发展氢能产业集群、全面开拓储能充换电业务四个发展方向,
建设创新型、智慧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较强盈利能力的国内一流清洁能源上市
公司,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定的回报,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
的贡献。 
       2020年完成发电量20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其中新能源发电量73.5
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05%;供热量3,264.12万吉焦,同比增长12.39%。实现营业
收入100.60亿元,同比增加15.08亿元;营业成本93.31亿元,同比增加12.26亿元;
利润总额9.80亿元,同比增加4.36亿元;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加3.71亿元;归属
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加3.05亿元,增长174.83%。 
       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一、产业结构优化成果显现。公司新
能源规模扩张与精益管理并重,存量新能源项目效益好于预期,增量242.81万千瓦新
能源项目效益做出突出贡献。二、市场导向的增收效果明显。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实
施全员营销,市场交易电量创历史新高,售电收入大幅增长;积极拓展热力市场,热
力产品量价齐升。三、深入挖潜推行极限成本管理。各项成本费用均控制在较低水平
,其中燃料成本区域对比最优;财务成本同口径比较显著下降。 
       截至2020年末,装机容量912.96万千瓦(火电330万千瓦、风电252.05万千
瓦、光伏330.91万千瓦),新能源占比63.85%。2020年新增产能242.81万千瓦,发展
规模、产能增速再创新高,项目所在地增至全国29个省市区。2020年发电量209.93万
千瓦,供热量3,264.12万吉焦。售电量完成194.33亿千瓦时,较同期增长10.06%,其
中东北区域总装机458.4万千瓦,售电量147.84亿千瓦时,较同期增长5.78%;华东区
域总装机197.38万千瓦,售电量18.05亿千瓦时,较同期增长26.28%;西北地区总装
机103.1万千瓦,售电量11.96亿千瓦时,较同期增长7.96%;华北地区总装机90.27万
千瓦,售电量9.22亿千瓦时,较同期增长128.45%;西南地区总装机16.6万千瓦,售
电量4.13亿千瓦时,较同期减少2.77%;华中地区总装机15.71万千瓦,售电量1.38亿
千瓦时,与同期基本持平;华南地区总装机31.5万千瓦,售电量1.75亿千瓦时,与同
期持平。 
       主要生产经营信息 
       相关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清洁能源供应为核心主业,高质量开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
创新发展综合智慧能源,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开拓储能充换电业务,实施电能替代,
推动公司利润快速增长。 
       结构优势:公司致力于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公司新能源装机582.9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63.85%,新能源占比持续提高。
综合智慧能源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通过重点推进生物质产业化利用、分布式能源
、绿色交通、储能、配电网等业务,实现公司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氢能产业
依托国家电投领域的氢能技术,借助吉林新能源资源、汽车产业优势,全面介入区域
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在新兴的氢能产业占领市场先机。此外,公司还积极做强电
站服务业,开展配售电等,全面介入能源全产业链,由单一的发电企业向综合能源供
应商转变,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区域优势:公司产业布局遍布29个省份
,发展触角延伸至除港澳台外的全部省市地区;公司在东北、西北、华东地区装机规
模均超过百万千瓦,建立了五个区域平台公司和三个区域生产运营中心,在区域内形
成了较强的项目开发和生产运营能力,为实现全国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
吉林省内,紧抓吉林振兴发展机遇,依托省内存量项目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
合作,开发清洁能源基地,将智慧能源网、政府需求网及千家万户社群网“三网”结
合,在能源领域深耕细作,为公司在省内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提供保障,助力吉林能源
产业科学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 
       布局优势:公司扎实履行保障社会民生的国企责任,始终践行诚信互利的
合作理念,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市场伙伴的认可。目前,公司已与吉林省及国
内众多地方政府,与能源产业龙头、跨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发挥各
自优势、互利共赢,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公司在
获得地方政府和合作伙伴认可的同时,在资本市场也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声望并取得AA
A级主体信用评价,先后定增募集资金56.24亿元。在“2020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排名中,公司作为央企上市公司蝉联榜单,位列305位,处于能源类上市公司领先地
位。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宣言,并
强调“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十四五”期间,能源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清洁能源产业将进入跨越式
发展阶段。预计每年新增新能源装机1亿千瓦左右,到2030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总
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未来五年能源产业清洁低碳方向清晰,绿色发展空间
巨大。随着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进步也呈现日新月异的强劲势头,促进能源结构
不断优化升级。高塔筒、低风速风机,光伏双面双玻及跟踪技术普遍应用,新能源产
业技术、设备持续加快升级换代速度,有效提升项目发电效率和盈利能力。综合智慧
能源、氢能、储能充换电等新型能源领域快速发展,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
型能源类型不断涌现,无人值守、集中智能化运营、手机APP操控方式的广泛应用,
促进了能源产业的科学发展。 
       “十四五”期间,市场将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未来几年,消
纳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前提,项目开发受到各地可再生能源社会责任权重、消纳能
力影响,需要把落实清洁能源消纳条件作为项目规划先决条件,实现开发与消纳能力
相匹配。由于综合智慧能源、氢能、绿色交通等产业直接面向用户,能否满足市场需
求,解决用户“痛点”,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能源企业由原来单纯负责生产转向更
多的面对用户、参与市场竞争,能源产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能源行业在呈现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方面: 
       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随着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吸引投资方纷纷涌入。传
统发电集团加大了清洁能源发展力度,私营企业积极抢占市场资源,跨国能源企业不
断进入中国市场,一些跨行业头部企业也希望在能源产业占据一席之地,未来能源产
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能源类型多样化竞争。传统火电产业继续发挥基础能源作用,并通过提质
增效加强盈利能力。清洁能源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其中风电、光伏继续发挥领跑
作用,装机占比将进一步加大。综合智慧能源、储能充换电、氢能等新兴能源产业不
断出现,并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同能源产业都将努力提升
装机和发电占比,必将存在一定的竞争,同时彼此之间又可优势互补,共同促进能源
产业良性发展。 
       资源稀缺性竞争。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各地的风光资源均得到开发
,由于国家对土地利用、生态环保要求进一步严格化,未来新能源产业的竞争,核心
已成为资源的竞争。 
       技术先进性竞争。清洁能源产业已从在初期的快速发展逐步进入技术与市
场稳定阶段,并已迎来平价、竞价时代。发电收益相比减少,要求企业加大在先进技
术研发、先进设备应用、智能管控模式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全面保持技术先进性,确
保项目具有更高的发电能力和生产效率,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总体来说,在“十四五”规划和“3060”目标指引下,我国能源产业将保
持科学、高效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呈现良性、健康的竞争格局,实现能源体系转型升
级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保证社会民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及新能源发展规划 
       新时代,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3060碳达峰碳中和”总体战略为指引
,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和未来能源发展方向,以建设“优质清洁能源发展平台、综
合智慧能源创新平台、能源前沿技术开发应用平台”为着力点,全国范围大力开发风
电、光伏发电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以吉林省为根据地,北方区域以生物质能应用、
清洁供暖和多能互补为主,其他区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多能互补实现综合智慧能源产业
全国布局;依托氢能、储能先发优势,引领行业的新业态新产业,“制储运加用”全
产业链参与氢能开发、推广电能替代和小堆供热等,建设更大范围清洁能源生态。 
       到2025年:建成能源智慧网、政府智慧网、社群智慧网“三网融合”平台
试点。生物质能、电能替代实现良好应用。吉林省内初步建成全产业链的氢能产业。
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清洁能源比重超过90%,火电实现结构优化、提质增效。成为
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企业。 
       (三)2021年重点工作 
       1.新能源产业: 
       继续贯彻全国化发展战略,抓住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典型场景和热点题
材,依靠政府扶持和合作伙伴,应用科技创新,融合多种要素,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
并举,形成资源合力,实现多元化、跨界发展模式,保持公司新能源产业良好发展势
头。 
       2.综合智慧能源产业: 
       在2020年综合智慧能源取得良好开端基础上,继续拓展市场空间,重点在
能源综合利用、储能充换电、绿色交通等领域加大项目开发和储备力度,进一步完善
综合智慧能源工作机制,夯实项目开发业务基础,提升盈利能力。 
       3.新兴产业: 
       搭建公司氢能交通应用平台,建设加氢站及配套项目,实现氢能客车示范
运营;搭建电解制氢专业化平台,实现绿电制氢产业在省内的落地;搭建共享储能平
台,建设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储能设施,开发应用储能调峰调频电站。加快推进
换电重卡、换电乘用车等领域的充换电站布局,辅以储能+直流充电桩,完善新能源
交通能源补给网络。 
       (四)资金保障 
       充分发挥集中融资平台优势。开展债务优化工作,把握机遇降低融资成本
。积极沟通协调各金融机构,扩大融资储备,提前筹划,制定措施;对投产、拟投产
项目进行梳理,推进组建银团贷款工作。研究融资租赁、项目并购贷款等方式,确保
项目建设、收并购项目资金需求。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推进结构化融
资,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平台作用,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开展资产证券化、银行承兑汇
票和贸易链金融业务,降低公司财务费用。 
       (五)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是电力需求方面。在新的国内外环境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
存,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东北、西北电力供应存在富余,华北、华中电力供应偏
紧,发电利用小时数处于低速增长周期,电力过剩局面不会出现较大改观。应对措施
:加强市场电量开发工作。积极拓展省内大用户做好省间直接交易,发挥电力营销统
筹协调机制作用,主动开发鲁固直流省间外送交易,努力提高发电利用小时数。二是
燃料方面。吉林省煤炭缺口较大,供需形势及价格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冬季采暖期煤
炭供应紧张,价格呈现波动趋势。应对措施:以年度长协煤为基础,进口煤及经济煤
种为补充,持续优化来煤结构,实现煤炭供应充足、成本最优。 
       价格风险:一是基准电价政策。国家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基准
价+上下浮动”市场机制,从短期看由于市场化电量空间扩大,非市场电量减少;长
期看燃煤上网电价完全放开由市场形成后,对发电企业机会与挑战并存。应对措施:
顺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转变传统经营方式,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是平价上网政策。国家2020年实施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新能源企业不
仅面临电价整体下降和平价上网的形势,还需要应对补贴滞后的问题。应对措施:国
家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政策,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
电力系统发展路径,新能源根据“一场一策”配储能,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提高现货
市场交易利用率,增加储能收益,将储能与配额制、绿证交易相结合,实现新能源与
储能在新交易模式下的配套,把储能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