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000738中航动控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航发控制000738≈≈(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国际合作
业务、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三大业务。其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主要
包括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修理、销售与服务保障;国
际合作业务主要是为国外知名航空企业提供民用航空精密零部件的转包生产,如航空
发动机摇臂、飞控系统和燃油系统滑阀偶件、发动机泵壳体组件及其他精密零件的制
造;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主要包括以动力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为依托,重点向地面战
车、汽车等动力燃油与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研制、生产、试验、销售、维修保障拓展
。 
       (二)公司经营模式 
       从产业链上看,公司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非航空产品及
其他业务产业链涵盖研制、生产、试验、销售、维修保障等五大环节;国际合作业务
以航空转包零部件生产制造为主,并积极拓展航空产品联合开发模式。 
       从经营模式看,公司坚持聚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主业,立足
军用、民用两大市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提供产
品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维修服务。 
       (三)报告期内行业情况 
       公司是中央直属军工企业中国航发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作为国内主要航
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企业,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全方位参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工
作,经过多年积累竞争优势显著。与国内各大航空发动机主机单位均保持密切合作,
并与国际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的目标,未来几年我国军用飞机从需求层次和数量上将会显著增加,航空发动机行
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公司是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行业的领军企业,以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与生产为核心发展业务,随着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
大专项等多项政策落地实施,对军民用发动机发展的全面规划,将为航空发动机控制
系统产品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产品全流程成本工程实施和产品保障能力提升,
将有力支撑产品盈利能力提升,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家航空动力控制系统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基地,拥
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型号规范试验室,在行业领先的研制
技术和能力、优质稳定的客户关系、持续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的人才队伍
建设、深厚的航空企业文化及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一)行业领先的研制技术和能力 
     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领域形成了集设计、制造、验证、技术服务“四位
一体”的研发体系,拥有丰富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各类燃油泵及调节器等产品的研
制生产能力;拥有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二级
计量检测实验室、国家级理化检测中心、国内燃油附件行业唯一的定型/鉴定试验室
、国内燃油附件行业内领先的模拟试验台和振动试验台;拥有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CNAS)和国防实验室认可(DILAC)的计量理化中心;建立了快速反应中心;拥有以
复杂壳体加工、精密偶件加工、齿轮加工等为主的机械制造关键技术;建立了完善的
质量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坚持全面建设创新型企业,
着力完善研发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型号研制能力;统筹推进开放合作,与国内知名高
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加速协同创新发展;以科技课题研究为牵引,同步开展
预先研究和工程化应用研究;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工程工作,实施专利战略研究,建立
专利技术谱系,促进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二)优质稳定的客户关系 
     作为中国航发下属单位,依靠中国航发特有的央企战略地位和品牌优势,大力
拓展国内外市场。客户广泛分布于军队、军工集团等领域,信用级别高、合作关系牢
,为公司的持续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转包生产等国际合作,与GE公司、霍尼韦
尔、罗罗、赛峰、汉胜公司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
公司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信赖,以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诸多利益相关
者的普遍好评。 
     (三)持续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 
     深入贯彻聚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主业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专业化布局,对
内建立了核心能力体系完备、关键环节可控的科研生产体系,促进资源向核心环节聚
焦;对外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化专业配套体系,保障科研生产任务的实施。
在组织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点的产品生产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了一套完
善的、适用于航空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体系和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同时,公司建
立了完备的质量体系,通过了GJB9001B、AS9100C质量体系认证。持续推进AEOS运营
管理体系建设,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四)持续优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秉承“人才强企”的理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了一支技术过硬、技
能精湛、作风优良的技术技能专家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
,选派青年骨干学习深造、与多所航空院校结成校企联盟,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对青
年后备人才和关键岗位人才进行了适当储备,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科研人员的比
例与能力不断提升,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五)深厚的航空企业文化及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通
过实施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全员使命感、责任感和认同感;营造敬业履职、敢于担当的
文化环境,员工综合素养持续提升,凝聚力不断加强,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生产提
供了软实力支撑。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伴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化,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不断面临更
加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客户在科研生产任务上提出了更加精准及时的配套要求和更
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公司需持续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公司不断健全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开展风险防控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研发投入力度、强化人才
培养和激励机制等防控措施,每季度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前期识别风险进行跟踪反
馈,同时评估新增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尚未发现影响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重要及
重大风险因素。 
     
       四、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4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完成年
度目标的52.85%,较好的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控制系统产品实现收入171,3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13%;国际合作实现收入11,
57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8%;非航空产品及其他实现收入19,495万元,较上年
同期增长77.26%。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7,8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15%,归属于母公司净
利润29,6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28,171.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8%。 
       公司营业成本130,2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97%,低于收入增幅。 
       公司期间费用32,5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376万元,其中研发费12,65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694万元,增幅81.87%,主要是研发投入增加;管理费用17,
8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9万元,增幅3.92%;财务费用4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610万元,主要是汇率变动导致汇率损失;销售费用1,6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9
万元,增幅32.18%,主要原因是销售服务费同比增加。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31,86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9,224万
元,主要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106,646万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
有关的现金减少11,237万元,购买商品、接收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17,762万元,支付
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比增加5,568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21,669万元,
比上年同期净支出增加2,982元,主要是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增加2
,999万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69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27万元,主要是偿
还借款所致。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
的国内外形势,公司全力推动公司资源、精力向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聚焦,坚持疫情
防控与科研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双胜利。2020年,公司
全面完成年度各项重点工作,整体经营发展持续向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9,872万
元,同比增长13.14%;实现利润总额43,999万元,同比增长41.67%;实现归属于母公
司净利润36,758万元,同比增长30.68%。 
       (一)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方面 
       2020年,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科研型号研制整体进入“加速”阶段,基础
技术研究进展顺利,仿真技术应用稳步开展,工艺技术研究扎实推进,试验技术研究
取得突破,“两机”专项科研项目按计划完成全部工作,满足了客户需求;持续实施
专项技术攻关,科研转批产型号日趋成熟,保障了军用动力控制系统产品任务顺利交
付;民用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业务产品研制取得积极进展。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衍生
产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7,506万元,同比增长17.31%,约占公司年度营业收入的85.
03%。 
       (二)国际合作业务方面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合作订单部分取消或延后,国际
合作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559万元,同比减少42.6%。公司利用专业技术特长加大力
度开发新品,争取国内市场订单,提升产能利用率。 
       (三)非航空产品及衍生业务方面 
       2020年,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着力抓好无级驱动、车用自动变速执行
机构、电磁阀、传感器等产品系列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非航空产品及其他
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807万元,同比增长70.35%。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家航空动力控制系统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基地
,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型号规范试验室,在行业领先的
研制技术和能力、优质稳定的客户关系、持续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的人才
队伍建设、深厚的航空企业文化及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
力。 
       (一)行业领先的研制技术和能力 
       公司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领域形成了集设计、制造、验证、技术服务“
四位一体”的研发体系,拥有丰富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各类燃油泵及调节器等产品
的研制生产能力;拥有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
二级计量检测实验室、国家级理化检测中心、国内燃油附件行业唯一的定型/鉴定试
验室、国内燃油附件行业内领先的模拟试验台和振动试验台;拥有通过国家实验室认
可(CNAS)和国防实验室认可(DILAC)的计量理化中心;建立了快速反应中心;拥
有以复杂壳体加工、精密偶件加工、齿轮加工等为主的机械制造关键技术;建立了完
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坚持全面建设创新型企
业,着力完善研发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型号研制能力;统筹推进开放合作,与国内知
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加速协同创新发展;以科技课题研究为牵引,同步
开展预先研究和工程化应用研究;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工程工作,实施专利战略研究,
建立专利技术谱系,促进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2020年,公司拥有有效专利数
380项,其中发明专利326项,占比85.79%,获得中国航发及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共
计10项。 
       (二)优质稳定的客户关系 
       作为中国航发下属单位,依靠中国航发特有的央企战略地位和品牌优势,
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客户广泛分布于军队、军工集团等领域,信用级别高、合作关
系牢,为公司的持续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转包生产等国际合作,与GE公司、霍
尼韦尔、罗罗、赛峰、汉胜公司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同
时,公司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信赖,以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诸多利益
相关者的普遍好评。 
       (三)持续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 
       深入贯彻聚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主业发展战略,持续完善专业化布局
,对内建立了核心能力体系完备、关键环节可控的科研生产体系,促进资源向核心环
节聚焦;对外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化专业配套体系,保障科研生产任务的实
施。在组织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点的产品生产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了一
套完善的、适用于航空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体系和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同时,公
司建立了完备的质量体系,通过了GJB9001B、AS9100C质量体系认证。持续推进AEOS
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四)持续优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秉承“人才强企”的理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了一支技术过硬
、技能精湛、作风优良的技术技能专家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秀人才引进
力度,选派青年骨干学习深造、与多所航空院校结成校企联盟,开展人才联合培养;
对青年后备人才和关键岗位人才进行了适当储备,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科研人员
的比例与能力不断提升,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公司专业技术人员
比例增至31%,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 
       (五)深厚的航空企业文化及持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通过实施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全员使命感、责任感和认同感;营造敬业履职、敢于担
当的文化环境,员工综合素养持续提升,凝聚力不断加强,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生
产提供了软实力支撑。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与趋势 
       航空发动机产业是国之重器,国家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随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未来
几年我国军用飞机从需求层次和数量上将会显著增加,航空发动机行业迎来了难得的
发展机遇。公司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制与生产企业,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领
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随着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落地实施,公司业务
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具体到各项业务: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衍生产品业务方面:国家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事业
的发展,公司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与生产为核心发展业务,在航空发动机控制
系统行业中是国内领军企业。随着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落地实施和国
产民用飞机的发展,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市场和业务空间巨大;未来航空发动机
控制系统将向着轻量化、高速化、大负荷、长寿命、高可靠性、适应复杂环境要求的
方向发展,产品设计理念、工作原理、研制手段等可能发生质的转变。适应武器装备
升级换代的需求,公司以重大专项实施为契机,围绕航空动力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建
立面向市场、面向工程应用的研发体系,支撑相关产业发展,努力扩大国内军民用市
场;同时加快布局产品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务,通过开展成本工程等专项行动、推进AE
OS体系(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等管理创新举措将有力支撑公司获取更大市场份额。 
       国际合作业务方面:主动关注市场需求,关注国际航空领域技术发展的最
新动态,学习借鉴最新技术规范、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模式,进一步细化精深复杂
壳体、滑阀类、摇臂、航空精密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发展,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对
国际转包业务市场拓展的影响,公司积极利用专业技术特长加大力度开发新品,争取
国内市场订单。随着疫苗上市和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国际民用航空转包业务有望逐渐
复苏。公司将不断积累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持续提高合作层次,参与部件、单元体
乃至整机出口和服务领域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争成为国际一流民用航空企业的首选供
应商。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方面:公司将积极利用现有的核心研发制造优势和品牌
效应,加快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在巩固和发展现有配套领域基础上,重点培育与航空
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主业相关度高、技术水平和盈利前景好的产品业务。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秉承“动力强军、科技报国”使命,坚持聚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主
业,着眼军用、民用两大市场,实施“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战略,着力
推进“AEOS体系(运营管理体系)、成本工程、瘦身健体、核心能力和铸心工程”五
大工程,持续推进产融结合,提升公司规范治理水平,推动公司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以良好的业绩回报股东。 
       (三)经营计划 
       1.年度经营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
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发动机事
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聚焦主业,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
快重点型号研制生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自主研制能力提升,加快提升产
品质量,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经营指标和重点型号任务。 
       2.2021年度经营目标 
       2021年度营业收入预算383,000万元。该目标为预计值,并非对投资者的业
绩承诺。 
       3.为达到年度目标公司拟采取的措施: 
       (1)强化聚焦主业,确保“两机”专项和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一是确
保完成生产交付任务。统筹资源配置,做好风险分析和任务策划,加强生产过程管控
与持续改进,提升计划的科学性和准时交付率。二是抓好型号研制任务。加强整体策
划,做好资源统筹,细化任务分解,强化过程管控,确保全年型号任务保质保量保节
点完成。三是持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提前谋划,加强工作组织、协调和执行能力,
全力保障2021年重大专项任务,持续开展保障新模式探索。 
       (2)加快核心能力保障,提升自主研制能力。一是突出创新在自主研制中
的核心地位,持续整合提升研发能力。二是加速推进AEOS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构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能力保障体系。四是加强开
放合作,促进社会资源共享,推动校企合作,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充分利
用优势社会资源,加大双向开放合作力度。 
       (3)全面提升质量管控能力。一是持续提升体系能力,推进质量治本,结
合新时代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试点要求,持续迭代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各个业
务流程。二是深化质量专项整治,提高产品实物质量。实施“质量专项整治行动”,
加快问题归零,严格归零把关;加强供应商质量管控,重点关注二次成件配套厂家产
品质量管控,。 
       (4)激发人才队伍新活力。一是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在产能不断
提升的情况下,严控职工总量,不断提升技术人员比例,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实现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持续提升。二是用好工资总额增量,聚焦技术骨干和生产
一线人员,持续完善激励机制。三是聚焦核心重点强化人才培养。大力开展航空发动
机前沿技术培训,加大领军人才培训培养;关注各类专家能力提升。 
       (5)努力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一是推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为重
点的三合一内控体系建设,将风险管理与合规要求嵌入业务流程。二是强化各项审计
结果运用,扎实开展审计发现问题系统整改。三是筑牢安全、环保及保密保卫防线。
确保全年不发生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产品不断面临更加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客
户在科研生产任务上提出了更加精准及时的配套要求和更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公司需
持续提升产品自主研制能力,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应对经营风险。 
       1.科研生产与客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随着科研生产任务的激增,资源
冲突、产能不足等问题凸显,科研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客户节点要求。公司将采取的应
对措施:一是持续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开展战略性前瞻性技术攻
关,快速提升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技术能力和自主研发水平;二是以全面优化和提升
产业能力为目标,加速实施“两机”专项条件建设项目、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持
续提升对关键件、重要件的高端制造能力,扎实推进研发集成平台、生产管控等信息
系统实施与应用。三是坚持质量制胜,加快产品质量全面提升。 
       2.专业技术人才储备方面的风险。目前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较为完善,
但随着“军民融合”的推进,可能对公司人才队伍建设造成一定风险。公司将采取的
措施:一是持续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持续优化专家队伍结
构。二是积极探索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工资总额增量项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人员聚
焦,探索中长期激励模式。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