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股票走势分析
 ≈≈震安科技300767≈≈(更新:21.12.27)
[2021-12-27] 震安科技(300767):未来已来,未来可期-深度研究
    ■中信建投
    减隔震龙头,市占率30%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提供一体化减隔震解决方案,早已突破单纯生产企业的局限性,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减隔震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检验、销售、监测以及指导安装与更换等全产业链以及全方位的整体减隔震解决方案。公司目前市占率30%以上,立足云南向全国快速扩张,具备高成长性特征。
    《条例》落地,行业短期有望实现当前约20倍市场规模。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已于"512"通过国常会,9月1日正式执行。减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领域应用将变成强制性规定,应用范围将从云南等个别地区向全国铺开。我们认为近两到三年内带来需求扩容的领域主要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旧改、LNG、机场、地产、装配式等,按照模型测算合计行业空间将达到400亿以上,是当前行业的20倍左右。
    碳中和背景下,减隔震行业长期空间或到千亿规模。
    隔震和减震分别能够减弱地震作用50-80%/20-30%,是日、美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抗震技术,按照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减隔震技术"能够抵消地震能量,建筑物上部结构可实现降度设计,进而在高烈度区减少20-40%钢材、水泥用量,减隔震渗透率每提高10%,就能够为我国降碳1096万吨以上(该测算尚未考虑施工、建材运输等方面节碳,也未考虑发生地震建筑物以及关键设备的修复和重置发生的碳排放),因此长期看,能够显著降碳的"减隔震"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有望获得快速应用。同时,在住宅领域该技术当前的渗透率极低,立法虽未强制减隔震在住宅领域使用,但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该技术必然会在民用住宅领域加速渗透。当前北京地区已经对于拿地提出高质量要求:根据《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要求:至少1栋采用减隔震技术,此举也将快速推动减隔震技术在京津冀地区住宅领域的渗透,也将促进该技术在全国领域的渗透。我们构建模型测算积极/中性/消极三种情形下的行业空间有望达到1000/710/515亿每年,因此减隔震技术发展有特定的功能性需求,并非完全依靠《条例》提供增长空间。
    "防灾减灾"是我国重要建设方向,减隔震产业赛道稀缺。
    我国近年愈加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于2018年3月成立国家应急管理部,2020年11月习总书记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指出"国民经济要正常运转,必须增强防灾备灾意识","要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在北京等地区明确"提高新区抗震防灾标准,建设地震安全韧性城市"。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由于《条例》落地时间为2021年5月12日,比预期晚,公司盈利的释放节奏发生了变化,2021年处于产能未释放但团队极速扩张的阶段,收入匹配产能增长,利润可能受到费用快速上升而暂时承压,2021年业绩低于预期。随着新建产能逐步释放,未来净利润将会快速增长,业绩释放也将伴随需求释放节奏。我们构建财务模型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根据公司2016-2018年云南地方规定释放订单的节奏来看,隔年是公司的业绩充分释放年(新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一般需要10个月的时间),对应当前《条例》要求,预期公司2023年的业绩高增长,但2022年的业绩预测波动会有较大偏差,这取决于订单释放和确认收入的节奏,我们假设明年匹配1-2个季度的订单爆发期,2023年全年匹配订单爆发。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4.9亿、12.0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175、43、18倍。按PEG估值1.0倍更为合理,预计未来两年复合增速为74.37%,2022年合理PE为74.37倍,对应2022年市值为363.41亿元,股价为180.04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执行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涨价;行业竞争加剧。

[2021-12-27] 震安科技(300767):震安科技减隔震技术应用范围将向全国铺开,行业空间会有相当大的增长
    ■证券时报
   震安科技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在2021年9月1日正式颁布,但目前2021年9月1日以后立项的公告建筑在订单的增长方面还没有明显体现,这主要是建筑行业的行业性质决定的。从建设项目开始立项、程序审批、设计规划到最终审图,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但随着立法落地,减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领域应用已经变成刚需,应用范围将从云南等个别地区向全国铺开,有关研究机构认为近两到三年内带来需求扩容的领域主要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旧改等,行业空间会有相当大的增长。 

[2021-11-01] 震安科技(300767):交单延期盈利承压,长期不改扩产趋势-2021年三季报点评
    ■国泰君安
    本报告导读:公司2021年三季报业绩略低于预期,订单交付略有延迟,造成季度间收入波动,费用率压力仍存,回款改善。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60亿元,同比+2.40%,归母净利0.78亿元,同比-44.49%;Q3实现收入1.28亿元,同比-25.08%,归母净利0.13亿元,同比-73.04%,低于预期。下游资金紧缺叠加原材料涨价致盈利承压,下调2021-23年归母净利1.47(-0.33)/3.73/7.01亿元,对应eps0.73/1.85/3.48元,抗震条例出台市场空间快速打开,公司订单饱满,给予2022年65xPE,上调目标价122.20元。
    订单交付略有延迟,造成季度间收入波动。21Q3公司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25%,降幅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下游财政资金紧张造成订单交付延迟,Q3账面存货金额环比Q2大幅增加1.1亿元,其中约4300万为新增库存商品,对应6000万营收体量,如加回部分延迟兑现收入,则Q3收入增速约10%。
    费用率压力仍存,回款改善。21Q3销售费率为15.88%,环比+2.84pct,管理费率9.76%,环比+1.98pct,销管费率大幅上行主要来自于扩产中人员及折旧费用提升,体现公司在需求爆发前积极开拓市场。前三季度公司收现比0.88,应收款占总资产比重为23.16%,环比-5.17pct,现金回收情况环比Q2改善显著。
    政策东风已至,公司高成长在即。我们认为随着《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我国减隔震市场规模将扩容至400-600亿元。公司为减隔震整体解决方案龙头,有望优先获益。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省外拓展遇阻。

[2021-10-30] 震安科技(300767):业绩短期有波动,静待立法后空间释放-三季点评
    ■信达证券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2.40%,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下降44.49%。基本每股收益0.39元。
    点评:
    Q3收入同降25.08%,在手订单充沛。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60亿元,同增2.40%,Q3收入1.28亿元,同降25.08%,主要原因包括1)去年三季度乌鲁木齐机场和云南补短板项目交付导致高基数,2019Q3-2020Q3复合增速15.50%,值得说明的是,公司竞争力领先,国内政策外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政策外项目中的市场份额较高,政策外单个项目金额较大,且近年来政策外项目收入占比有所提升,导致业绩波动性也相应增加;2)部分项目(约几千万)延长交付。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货2.98亿元,同增79.01%,在手订单充足,四季度收入增速有望转好。长期看公司竞争力持续夯实,龙头地位稳固,将充分受益国内立法后减隔震市场空间大幅扩容。
    Q3毛利率有所承压,有望边际改善。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0.78亿元,同降44.49%,Q3净利润1301.92万元,同降73.04%,净利率9.91%,同降18.32pct,主要原因包括1)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运输、安装等费用计入成本;2)部分项目延长交付导致三季度收入较低,固定资产折旧占比提升;3)去年有部分项目因竞争关系采取降价策略,今年三季度生产交付,原材料涨价背景下该部分业务毛利水平较低。Q3销售费用率15.88%,同降1.19pct,主要是运费和安装等费用计入成本所致;Q3管理费用率9.76%,同增3.96pct,与收入规模变动有关;Q3财务费用率同降0.42pct;Q3研发费用率3.39%,同增1.31pct,研发保持高投入,持续夯实竞争力。我们预计随四季度交付回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边际改善。
    全国性立法落地,关注立法后市场空间大幅扩容。公司核心成长逻辑不会因业绩短期波动发生变化,公司领先地位稳固,将充分受益立法后全国减隔震市场空间大幅扩容。2019年《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今年"5.12"国常会通过,正式文件于8月4日发布,且正式文件较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在实施范围、公共建筑设防要求、减隔震市场监管方面有更多利好性改进,具体请参考我们8月4日发布的《震安科技: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减隔震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减隔震全国性市场于今年9月1日正式启动,根据建筑设计到施工周期推算减隔震需求(订单落地)将于2023年完全释放,我们预计远期减隔震市场空间较当前超10倍扩容。公司竞争力稳固,规模优势持续增强,有望充分受益行业空间大幅扩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净利润2.02亿元、4.06亿元和8.40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1.00元/股、2.01元/股和4.16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92倍、46倍和22倍。考虑到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突出,业绩成长性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产能扩张不达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2021-10-28] 震安科技(300767):持续蓄力,迎接未来-三季度点评
    ■太平洋证券
    事件:
    公司近日发布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28,155,220.93元,同比-2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19,177.72元,同比-73.04%。
    点评:
    Q3业绩暂时承压,财务报表持续印证快速扩张趋势。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6亿,同比增速2.4%,归母净利润7842.81万,同比下滑44.49%,扣非归母净利润7165.02万,同比下降39.21%,业绩暂时有所承压。1)为市场扩容蓄力而提前储备人员、开拓市场: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456/927/297万元,共计同比增加1680.49万,或因开拓市场背景下,人工工资、差旅费、折旧费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60%,主要系职工人数增加,支付工资及五险一金增加。2)订单、备货明显增加:前三季度存货大幅增加70%,主要系公司在手订单增加、备货增加所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54%,主要系增加原材料采购,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3)新产能快速建设,为扩容提前做储备:公司唐山产能已开始爬坡,昆明产能在建,同时收购常州格林,前三季度在建工程增长91%,主要系募集资金项目投资增加,固定资产增加34%,主要原因为收购子公司并合并固定资产增加。
    立法强制两区八类使用,叠加"碳中和"政策需求驱动,减隔震行业发展具备确定性。《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已执行近2月,全国多地区立法宣贯工作不断开展,行业空间打开趋势愈加明确。同时,我国"碳中和"任务紧迫,政策频发,在近日的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十四五"期间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在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明确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时抗震加固同步实施。此前北京土拍增加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评选内容和评分标准,至少1栋采用减震/隔震技术加3分,接连发布的政策性变化持续印证减隔震行业不仅在《条例》执行下具备明确的强制范围需求,同时也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使得行业渗透率提升的意义更加明确。
    投资建议:
    减隔震技术为柔性抗震技术,是扩内需、提质量、利国利民的确定方向,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应用效果良好,是抗震领域的强效"疫苗",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防灾减灾重视度日益提升,是确定性高的发展方向,且正在高速成长期,减隔震有望成"双循环"的重要赛道。《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已正式发布,"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减隔震技术应用能够降低钢材水泥用量,有望成为建筑业减排有效抓手,减隔震空间有望看到1000亿以上。同时行业本就处于高速发展期,立法只是加速器,公司作为绝对龙头,被工信部评为"单项冠军",竞争实力凸显,具备更高附加值,上升空间较大。预计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1.21/6.6/15亿,EPS分别为0.60/3.27/7.43,对应PE分别为153/28/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执行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21-08-31] 震安科技(300767):抗震立法落地打开市场空间-公司半年报
    ■海通证券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3亿元、同比增长约19.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541万元、同比减少29.7%,扣非归母净利润约6051万元、同比减少16.6%;Q2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减少1.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589万元、同比减少49.2%。
    点评:
    省外业务翻倍,云南省内有所下滑。公司近年来加大省外减隔震的拓展力度,2021H1云南省外收入约1.9亿元,同比大增109.8%,效果显著;云南省内业务同比有所下滑,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在云南省内市占率高、云南减隔震推广程度深。?成本上涨、省外业务占比提升拉低毛利率。21H1公司毛利率约46.6%、同比下滑7.8pct,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成本上涨、省外业务占比提升。公司主要原材料是钢材和橡胶,21H1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一定程度拖累公司毛利率;公司21H1省内业务毛利率54.23%、同比增加3.95pct,省外业务毛利率下降较多,其中天津地区收入5850万元,毛利率36.65%,结构因素是拖累公司毛利率的另一因素。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获通过,市场空间大幅扩容,公司产能扩张正当时。2021年5月国务院通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要求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自2021年9月1日开始执行。公司预计目前强制性要求范围为5省287个区县,新规下仅高烈度区将增加至23省648个区县,新增361个区县;此外,新增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2020年)为全国24个地区和11个城市,覆盖1078个区县,我们认为新规后减隔震市场大幅扩容。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减隔震属于新兴行业,随着社会认知加深、经济效益显现、政策不断推动,行业容量快速增长,公司产能大幅扩张正当其时。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8.07、17.14、24.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4.26、5.95亿元,对应EPS分别约1.01、2.11、2.95元/股,公司业务毛利率高、收入高增或摊薄费用率,鉴于公司较强的成长性,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PE50-60倍,合理价值区间105.61~126.73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扩容不及预期,新增产能过剩。

[2021-08-29] 震安科技(300767):费用大幅前置蓄力未来扩张,立法即将执行打开广阔空间-中报点评
    ■太平洋证券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中报: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31,944,766.79元,同比增长19.29%,实现归母净利润65,408,880.53元,同比下降29.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0,514,446.95元,同比下降16.61%。
    点评:今年原材料大幅涨价的背景下,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改善。今年上半年毛利率46.6%,较一季度高0.69pct,主要原因为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改善1.26pct,若考虑会计准则调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将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和检测费调整至营业成本中,假设该部分占营收的4-5%,二季度实际毛利率将在51.17-52.17%之间,较去年同期仅是略有下滑,或因公司经历多年研发的累计,经营效益不断提升而带来的。
    为扩产蓄力,费用大幅前置等原因,导致当期净利润下滑。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速19.29%,已呈现出满产收入的状态,而扣非净利润6051.44万,较去年同期的7256.81下降了1205.37万,约16.61%。从费用来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5103.27、2352.46、573.64万元,其中Q2分别为2354.56、1405.04、311.84万,而Q2与去年同期相比产能水平相当,今年Q2在会计准则变更而导致销售费用降低的情况下,较去年Q2相比,此三项费用仍然高出1090万左右。
    从上半年费用细分项来看:1)管理费用中各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股权激励行权费增加233.18万(占变化金额的35%)较为显著,固定资产增加产能相应折旧费导致折旧费、摊销费增加137.46万(+88.89%),业务招待费增加136.50万(+142.95%)或因业务加速开拓所致,同时母公司与合并利润表之间存在495万的管理费用差额,或因河北子公司运营初期的背景下管理费用增加所致。2)销售费用中增加较为显著的为市场推广费增加1762(+129.20%),一方面市场开拓加速,另一方面去年疫情下该项费用基数相对较低,职工薪酬增加492.52万,或因市场立法扩容的预期下,提前增加销售人手所致。3)研发费用增加218.65万(+61.60%),投向28项产品相关技术研发。随着未来公司产能迅速扩张,费用与产值逐步匹配,业绩有望迎来爆发增长。
    抗震立法9月1日即将执行,范围扩大、要求提高、执行严格,龙头优势更加凸显。《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已正式发布,要求9月1日执行,不仅将范围扩大至"两区""八类",同时强调建筑在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即不只是"不倒",而是能够正常使用,例如达到学校能正常上课等要求。此外,强调减隔震装置唯一编码制,建设、设计、施工、生产、检测每个环节均追溯相关责任,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抗震性能鉴定单位更是要求违规严重者终身禁业。因此立法内容不但反应我国明确要求建筑抗震能力提高的态度,同时对于产品不合格、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也严格规避,公司作为龙头公司,在安全储备方面的技术优势将更加凸显,在市场未来20倍扩张预期的同时,公司也有望凭借自身快速的产能扩张以及高标准的产品技术更加快速地打开市场。
    投资建议:减隔震技术为柔性抗震技术,是扩内需、提质量、利国利民的确定方向,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应用效果良好,是抗震领域的强效"疫苗",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防灾减灾重视度日益提升,是确定性高的发展方向,且正在高速成长期,减隔震有望成"双循环"的重要赛道。《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已正式发布,"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减隔震技术应用能够降低钢材水泥用量,有望成为建筑业减排有效抓手,减隔震空间有望看到1000亿以上。同时行业本就处于高速发展期,立法只是加速器,公司作为绝对龙头,被工信部评为"单项冠军",竞争实力凸显,具备更高附加值,上升空间较大。预计21-23年EPS分别为0.97/3.29/8.27,对应PE分别为87.18/25.84/10.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执行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21-08-29] 震安科技(300767):原材料涨价造成业绩波动,静待立法后空间释放-中报点评
    ■信达证券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19.29%,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降29.66%。公司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32元。点评:
    原材料涨价造成业绩波动,盈利能力有所承压。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32亿元,同增19.29%,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降29.66%,盈利能力有所承压。上半年公司毛利率46.60%,同降7.79pct,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安装、运输、检测费计入成本综合所致。分产品来看,上半年隔震产品收入2.61亿元,同增10.92%,毛利率45.25%,同降9.89pct;减震产品收入0.69亿元,同增60.06%,毛利率50.21%,同降4.54pct。上半年公司净利率19.70%,同降13.72pct,费用率有所攀升。研发保持高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率1.73%,同增0.45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37%、7.09%、-1.41%,同比变化分别为1.85pct、1.04pct、-0.41pct,管理费用率增加是由于计提预估股权激励行权费用,固定资产增加相应折旧费增加,河北子公司管理费用增加。我们认为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上半年盈利能力有所承压,但我们认为短期因素不影响公司长期核心逻辑,仍长期看好公司在市场竞争力稳固的情况下充分受益行业空间大幅扩容。
    全国性立法落地,关注立法后市场空间大幅扩容。目前主要政策内市场是包括云南在内的小部分地区,公司一大部分收入源自政策外市场,政策外市场特点是需求非强制、项目大型化和不规律,对业绩造成一定波动影响,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逻辑主要是公司领先地位稳固,将充分受益立法后全国减隔震市场空间大幅扩容。2019年《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今年"5.12"国常会通过,正式文件于8月4日发布,且正式文件较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在实施范围、公共建筑设防要求、减隔震市场监管方面有更多利好性改进,具体请参考我们8月4日发布的《震安科技: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减隔震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减隔震全国性市场于今年9月1日正式启动,根据建筑设计到施工周期推算减隔震需求(订单落地)将于2023年完全释放,我们预计远期减隔震市场空间较当前超10倍扩容。公司竞争力稳固,规模优势持续增强,有望充分受益行业空间大幅扩容。
    自建+外延加速产能扩张,紧跟行业需求扩容的步伐。公司目前昆明和唐山两大生产基地,唐山一期3+3万套产能已经建成投产,二期建设空间也已预留,唐山基地还有扩产空间,全国范围的产能布局不断加快。公司7月16日发布公告拟以现金5000万元对常州格林增资收购66.67%股权。常州格林的主要产品为大型阻尼器,其产品和公司属于同类,主要客户为国内主要核电站,投资常州格林能够加深公司在阻尼器等产品方面的技术储备,扩展业务领域,进一步补强政策外市场竞争力。同时常州格林成为公司长三角基地布局的雏形,全国产能布局逐步深化,未来将补足珠三角和西北区域形成五大生产基地。我们认为公司自建+外延驱动产能扩张持续加快,减隔震全国立法实施临近,公司产能将紧跟行业需求扩容,充分受益行业空间逐步打开,同时公司未来在西北、华北、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建成五大生产基地形成全国一张网,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夯实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净利润2.34亿元、4.95亿元和9.67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1.16元/股、2.45元/股和4.7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97倍、46倍和24倍。考虑到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突出,业绩成长性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产能扩张不达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2021-08-29] 震安科技(300767):当前处于产能和政策的过渡期-中期点评
    ■长江证券
    事件描述
    2021H实现收入3.3亿元,同比上升19%,归属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滑30%,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7%。2021Q2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下滑1%,归属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滑4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37%。
    事件评论
    省外收入占比增加,减震发展快于隔震。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速1季度收入增速2季度收入增速-1%,收入有所放缓,主要源于去年2季度基数较高且今年产能释放将集中在下半年。从收入结构看,公司收入中云南省外占比去年同期仅占比前年同期仅占比体现公司向省外扩张的步伐正在加快。公司上半年隔震收入增速11%,减震收入增速60%,减震发展快于隔震。
    2季度毛利率环比改善,费用率阶段性承压。公司上半年毛利率约46.6%,追溯调整去年后,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主要源于钢材、橡胶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钢材占隔震支座成本高,约50%)。公司单2季度毛利率为47.2%,环比改善1.3个百分点,或源于公司积极承接高毛利项目,如云南省内毛利率高于去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约22.8%,可比口径同比大幅上升7.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变动6.1、1.0、0.5、-0.4个百分点。销售费率大幅上行6.1个百分点主要与市场推广费大幅上升有关,本期市场推广费3126万元,而去年同期仅1364万元,体现公司在需求爆发前积极开拓市场。管理费率上行1.0个百分点或主要源于本期计提预估股权激励行权费用233万(影响管理费率约0.7个百分点),并且唐山新基地上半年正处建设中尚未正式投产。此外,本期业绩受非经项影响较大,报告期内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74万元,而去年同期为1660万元。最终上半年归属净利率约19.7%,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
    经营性现金流偏弱。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净额约为-1.0亿元,上年同期为-0.1亿元。从收现比来看,上半年为0.60,同比下降0.09;从付现比(购买商品和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库存增加))来看,上半年为0.79,同比几乎持平。
    减隔震是被忽视的优质赛道,市场大幅扩容下,震安将充分受益。国家强制性政策将于9月实施,公共建筑市场空间将提升十倍,预计从当前20亿元提升至200亿元以上。此外,在高烈度区的经济性,以及土拍"竞品质"等地产政策催化下,450亿的地产市场有望加速渗透,中长期需求持续性强。在市场快速扩容、短期产能不足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募投扩张,且具备品牌、服务等先发优势将充分受益。
    公司当前处于产能和政策的过渡期。随着明年市场落地与募投产能逐步释放,收入端有望大幅提速,费用端也有望显著改善。预计2021-2022年归属净利润1.9、5.0亿元,对应PE估值120、45,继续推荐。
    风险提示
    1.政策范围内市场需求落地晚于预期;
    2.原材料钢材价格持续上涨。

[2021-08-04] 震安科技(300767):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减隔震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事件点评
    ■信达证券
    事件:《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于5月12日经国常会通过,8月4日发布正式文件。
    点评: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于8月4日正式发布。我们梳理对比正式文件和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实施范围扩大:正式文件要求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较征求意见稿增加"幼儿园、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减隔震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
    2)公共建筑设防要求更加明确:对于重点公共建筑,正式文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抗震设防要求,且并不区分高低烈度区域。正式文件要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不低于重点设防类的要求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该要求意味着上述重点公共建筑抗震设防在任何烈度区域均需要满足不低于重点设防类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尽管低烈度区域不强制用减隔震,但如需满足重点设防类的条件,减隔震或是抗震设防首选。
    3)存量市场抗震设防要求明确:存量市场即存量建筑加固改造市场,正式文件要求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已经建成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时,应当经充分论证后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其抗震性能符合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对于存量加固的方式在此前征求意见稿中没有提及,正式文件上述要求利于存量市场需求释放。
    4)管理条例施行时间超预期:《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施行时间确定为2021年9月1日,距离施行仅不足一个月,超出我们的预期。按照建筑设计到施工的周期估算,我们预计立法内市场空间从明年下半年开始逐步释放,预计到2023年立法内减隔震市场基本达到完全渗透。
    5)减隔震市场提出监管要求:正式文件首提加快推进标准制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推动隔震减震装置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明确通用技术要求。鼓励隔震减震装置生产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隔震减震装置质量应当符合有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该规定表明减隔震市场扩容同时监管同步强化,利于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净利润2.69亿元、4.98亿元和9.68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1.34元/股、2.47元/股和4.8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6倍、36倍和18倍。考虑到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突出,业绩成长性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产能扩张不达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2021-07-28] 震安科技(300767):减隔震行业的领军者-深度研究
    ■长江证券
    震安科技:减隔震行业的领军者减隔震行业是被忽视的优质赛道,在市场快速扩容,短期产能不足的情形下,具备先发优势的龙头将充分受益。本文重点聚焦行业领军者震安科技,深度剖析其发展历程与核心竞争力,分析在当前全国性立法落地的历史背景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崛起于云南,受益于政策推动走向全国。公司成立于2010年,但技术基础源远流长肇始于90年代云南省重点科研课题。公司业务起步于云南,充分受益于2011年以来云南省率先实行的强制性政策。随着强制性政策扩散至山西、甘肃、山东、新疆等地公司也在2016年起发力走向全国,目前省外收入占比约35%。当前减隔震需求主要受政策推动,公司收入节奏也呈现高度政策相关性,收入高峰通常在政策出台隔一年后。
    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稳定优异。
    2012-2020年公司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大幅抬升,年均复合增长分别为22%和23%。公司产品售价维持稳定,盈利水平维持高位,毛利率维持50%-60%,净利率维持20%-远高于其他建筑和交通领域同行。低杠杆经营下,公司财务费用较低,但由于公司承担的减隔震咨询设计量较大,销售费用率较高。
    品牌与服务铸就公司核心竞争力。减隔震产品具备强功能属性和一定的定制化特征客户通常会偏向于选择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丰富成功项目经验的制造商,且需要厂商配合总体设计方案进行隔震设计,以及隔震产品的安装指导、更换及维护等,尤其隔震设计环节具备较强壁垒。公司承担较多标杆性项目,品牌优势强,且具备全流程配套服务能力,尤其在咨询和设计有丰富的技术人员与销售人员储备,人员结构也向服务转型。
    当前时点如何看待公司未来发展国家强制性政策落地,有望大幅扩容市场。
    5月12日国常会通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明确规定"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2020年市场规模约20亿元,若该立法措施得到完全贯彻,则2021年新建公共建筑理论的减隔震市场空间为218亿元,即新建公共建筑市场空间将大幅提升10倍以上。考虑到考虑到设计与施工的时间差,立法自出台至建筑开始规模进行减隔震施工约1-1.5年,至完全落地约3-4年,预计2021-2025年全国新建公共建筑市场规模分别为38、69、167、219、276亿元。上述计算仅考虑新建公共建筑市场,随着抗震标准加码,减隔震经济性将更加突显,地产的远景也更是打开了行业空间上限。考虑8烈度及以上的经济性,理论地产领域市场空间约466亿元。
    公司三倍产能投产在即,拥抱行业蜜月期。
    公司自2019年上市以来大规模扩张产能,IPO与可转债项目募投合计约为此前产能的2.7倍,其中可转债项目的建设基地在河北唐山,有利于公司开拓京津冀市场。考虑到厂房及配套建设等将于本次完成,如未来跟进二期、三期,则更多为硫化机等设备进场,所需时间与所需投资额均较小,未来产能上升弹性较大。目前行业仍有较大产能缺口,公司具备先发优势,将充分受益这一蜜月期。且在防震减灾的长逻辑下,市场有望持续扩张,公司远期成长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
    风险提示:1.立法正式实施晚于预期2.原材料钢材价格持续上涨。

[2021-07-24] 震安科技(300767):减隔震助力防灾减灾,单项冠军持续高成长可期-公司深度报告
    ■太平洋证券
    减隔震龙头,市占率30%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提供一体化减隔震解决方案,早已突破单纯生产企业的局限性,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减隔震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检验、销售、监测以及指导安装与更换等全产业链以及全方位的整体减隔震解决方案。公司目前市占率30%以上,立足云南向全国快速扩张,具备高成长性特征。
    "防灾减灾"是我国重要建设方向,减隔震产业赛道稀缺
    我国近年愈加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于2018年3月成立国家应急管理部,2020年11月习总书记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指出"国民经济要正常运转,必须增强防灾备灾意识。""要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在北京等地区明确"提高新区抗震防灾标准,建设地震安全韧性城市"。2021年6月22日总理批示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确保2022年底前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全面提升综合防灾抗灾能力,彰显了我国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地震作为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加强抗震防护势在必行。
    减隔震技术:"防灾+降碳+提高得房率",利国利民
    隔震和减震分别能够减弱地震作用50-80%/20-30%,是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抗震技术,减隔震技术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地震伤亡及经济损失,同时还能够增加建筑物使用面积,提高得房率,而且在高烈度区(8度及8度以上)使用能够节约造价,具备更好的经济性,例如大兴机场应用减隔震后节约结构造价10%左右。
    立法落地,减隔震有望实现约当前20倍市场规模(以公建为主)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已于"512"通过国常会,减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领域应用将变成强制性规定,应用范围将从云南等个别地区向全国铺开。我们认为近两到三年内带来需求扩容的领域主要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旧改、LNG、机场、地产、装配式等,按照模型测算合计行业空间将达到400亿以上。
    减隔震技术:为建筑物注射"抗震疫苗",住宅等民建领域或持续渗透
    大地震多发生在晚上,尤其在人们睡觉的时候。据统计,去年到今年国内发生的51次5级以上地震中,有37次都发生在晚上7点之后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占比73%左右。"地震"与"瘟疫"本质上类似,大震不经常发生,但是发生后带来损失及影响较大,若早日为全国建筑物打上"减隔震疫苗",能够有效减少伤亡及财产损失,提高建筑安全水平。
    公司核心逻辑在于"渗透率",在于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减隔震技术是伴随国家经济水平发展逐步兴起的技术,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后得到快速发展,是建筑领域的"消费升级",就像20年前的"安全座椅"一样,初期鲜有人知,现在家家必备。减隔震技术是建筑物的"抗震疫苗","防疫"地震效果卓然,未来广泛应用具备必然性。从渗透的角度看减隔震由于是新型抗震技术,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如同"创新药",需要培育市场,因此随着需求者意识的提升,行业也将伴随着渗透提升的趋势。
    投资建议:由于立法落地时间比预期慢一些,公司盈利的释放节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21年处于产能未释放但团队极速扩张的阶段,收入匹配产能增长,利润可能受到费用快速上升而暂时承压,随着新建产能逐步释放,未来净利润将会快速增长,因此业绩释放将伴随该节奏,预计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43亿、5.30亿、11.03亿,对应现价PE分别为70.55/32.34/15.53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1-07-18] 震安科技(300767):拟收购常州格林,进行前瞻性产能和人员布局
    ■中金公司
    公司近况
    震安科技拟以5,000万元对常州格林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常州格林")增资以获得66.67%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常州格林将成为震安科技的控股子公司。
    评论
    收购标的:深耕阻尼器行业近20年。常州格林成立于2002年10月,主要产品包括管道支吊架、液压阻尼器、核电主设备阻尼器、建筑阻尼器等。
    根据官网,其累计为数十个核电机组提供了近6.000台管道液压阻尼器,在核电领域具有丰富经验。2020年,常州格林营业收入3,196万元,净亏损802万元,年末净资产1,703万元;交易估值对应4.4倍2020年市净率。
    本次收购有望加强公司技术储备,完善产能布局。根据公司公告,收购完成后公司将通过加强管理、稳定员工队伍、招揽技术人才、开发市场等举措,改善常州格林经营业绩。我们认为,本次收购有望加强公司阻尼器产品的技术储备,助力公司拓展核电领域重点客户,完善长三角区域的产能布局。
    《条例》推动行业需求爆发,公司进行前瞻性布局。在《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简称"<条例》")的催化下,我们预计全国建筑减隔震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约15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14亿元,年复合增速达70%。
    对此,公司积极进行前瞻性的布局,以取得先发优势:产能上,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底减隔震产品产能达到16万套,较2020年底增长220%,未来2-3年产能也有较大提升空间;人员上,公司近期积极进行销售、设计、研发人员的招聘和储备,以应对快速增长中的市场。
    在快速扩容的市场中,看好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建筑减隔震技术经验和工程项目经验,公司产品关键指标极限剪切形变可稳定达到450%,产品性能和质量优于同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样板工程的承接也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我们看好公司基于自身技术、经验、品牌优势,在快速扩容的市场中维持领先的市场份额,推动业绩高速增长。
    估值与建议
    考虑《条例》催化2022年行业需求的增长,我们上调公司2022年净利润11%至4.1亿元,维持2021年净利润不变。当前公司股价交易于44.3x2022eP/E。我们看好行业和公司的高成长性,上调除权后目标价31%至104.3元,对应53.lx2022eP/E及0.9x2022ePEG,较当前股价有2096上行空间。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风险
    《条例》落地慢于预期,公司产能、人员扩张馒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2021-07-15] 震安科技(300767):收购常州格林全国布局雏形已现,单项冠军为立法扩容蓄力-事件点评
    ■太平洋证券
    事件:
    公司近日发布公告拟以5000万对常州格林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增资以获得66.67%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常州格林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常州格林位于江苏常州,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目前经营范围为阻尼器、支吊架、隔减震器及普通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普通机械产品及配件销售,核电环保等专用设备的制造;以上产品的检测维修及技术咨询服务。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1,960,320.85元,净利润-8,017,630.48元。
    点评:
    公司作为减隔震行业第一大龙头,在行业扩容预期较为明确的背景下,本次投资常州格林将进一步强化公司行业竞争力、扩大布局区域,助力公司为扩容蓄力。
    1)本次收购标志着公司正式实现长三角区域布局,为抗震立法背景下的全国版图扩张打下基础。在《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两区""六类"的布局,其中"两区"为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属于重点设防区域,减隔震需求空间较大,本次收购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有效延伸产品运输半径,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为扩张打下较好基础。
    2)常州格林主要客户为国内主要核电站,本次收购有助于公司增强减震产品阻尼器等技术储备,助力公司进一步拓展客户领域,进而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核电站与LNG储罐类似,均属于抗震功能性需求领域,其建筑抗震安全性要求较高,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该类属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根据今年召开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年春季高峰会议,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49台,总装机容量5102.7万千瓦,核能发电量占比约4.9%,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在建机规模接近4000万千瓦,到2035年有望达到2亿千瓦左右,发电量约占全国10%左右。同时,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核能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核电有望在未来15年持续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期,同时也将不断带动核电厂建筑物减隔震需求。
    减隔震技术是抗震领域的强效"疫苗",近期相关政策频发,行业20倍扩容预期强烈,公司作为绝对龙头持续受益。自"512"国常会通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以来,7月雄安发文明确推广减隔震技术,河北隔震与减震新标准随之落地,《建筑隔震设计标准》也将于9月实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明晰,20倍以上扩容的确定性也得到进一步验证。
    投资建议:
    减隔震技术为柔性抗震技术,是扩内需、提质量、利国利民的确定方向,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应用效果良好,是抗震领域的强效"疫苗",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防灾减灾重视度日益提升,是确定性高的发展方向,且正在高速成长期,减隔震有望成"双循环"的重要赛道。《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已过国常会,"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减隔震技术应用能够降低钢材水泥用量,有望成为建筑业减排有效抓手,减隔震空间有望看到1000亿以上(详请参考碳中和专题报告)。同时行业本就处于高速发展期,立法只是加速器,公司作为绝对龙头,被工信部评为"单项冠军",竞争实力凸显,具备更高附加值,上升空间较大。预计21-23年EPS分别为1.24/2.50/4.92,对应PE分别为68.97/34.30/17.4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执行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21-05-24] 震安科技(300767):业绩符合预期,成长快车道开启-2020年报点评
    ■国泰君安
    维持"增持"评级。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5.8亿元,同增49.2%,归母净利1.6亿元,同增77%,符合市场预期。因2021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下调公司2021-23年归母净利至1.8(-1.12)3.7(-1.49)\7亿元,对应eps1.25\2.59\4.87元,考虑到抗震立法通过行业扩容公司成长空间打开,给予公司2022年60XPE,目标价155元。?云南省内外盈利双升,市场结构趋于优化。报告期内,公司云南省收入同增59.39%,省外则同增50.97%,皆大幅增长。我们认为除了源于公司承接云南省内约40所高中补短板项目以及昆明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项目等之外,更源于省外项目的拉动:2020年公司承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项目以及唐山LNG项目接收站等。此外,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建集团、海油工程等大型企业合作深化,公司市场及客户结构趋于优化。
    产能稳步扩张,在手现金丰沛。2021年公司可转债成功发行,募资2.85亿元,一季度末公司在手现金7.4亿元,为公司产能扩张护航:当前公司唐山基地年产能3万套隔振以及3万套减震项目进展顺利,而昆明新工厂规划5万套/年隔振产能等待落地。
    政策东风已至,公司有望畅享行业红利。2021年5月国常会通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明确规定位于高烈度区以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应采用减隔振技术。测算我国减隔震市场规模将从15亿扩容至远期的400-600亿元,公司有望优先获益。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省外拓展遇阻

[2021-05-14] 震安科技(300767):震安科技股东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2%股份
    ■上海证券报
   震安科技公告,持公司股份3,780,736股(占公司总股本2.63%)的股东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计划6个月内,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二级市场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880,000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数的2%。 

[2021-05-13] 震安科技(300767):靴子落地,减隔震行业空间打开-事件点评
    ■东吴证券
    事件:5月12号,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明确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达标要求,规范已建工程抗震鉴定、加固和维护,加强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
    投资要点
    立法落地,直接推动200亿市场空间:《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明确规定"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随着立法落地和行业标准趋严,建筑减隔震技术有望快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推广应用,根据我们此前发布的报告测算,《条例》落地有望形成超过200亿的市场空间。
    内生推动百亿市场,远期旧房改造空间广阔:按照安全等级和现有防震要求,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测算得到,在抗震设防烈度超过8度区域的建筑采用隔震技术可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同时该技术在以LNG储罐、核电站为代表的高危特殊类建筑和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中不仅具有成本优势,更是现有技术方案中最可靠的防震方案,叠加"地铁上盖"等项目等商业地产应用场景,合计形成内生推动的100亿级别的市场空间。远期看,参考日本成熟的减隔震市场发展路径,住宅将是减隔震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至本世纪中叶有望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减隔震行业处于上升期,震安科技一家独大: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自汶川地震后开始起步,由于减隔震技术在地震设防过程中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目前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我们此前报告的测算,当前市场规模约15~20亿元,发展空间广阔。震安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攻减隔震市场的龙头公司,积累了北京大兴机场、通州城市副中心等代表性作品和大量的项目数据,以建筑数量计市占率30%+(以收入口径计市占率更高),有望充分享受市场爆发式增长的红利。
    公司在建项目推进顺利,加速布局迎接景气新周期:公司根据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划分积极进行战略布局,未来将逐步形成全国性布局。公司IPO技改项目新增1.2万套/年隔震支座产能已投产,昆明现有隔震产能5万套/年,唐山基地3万套/年隔震、3万套/年减震项目推进顺利,此外昆明新工厂还规划5万套/年隔震产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4.57亿元和6.76亿元,EPS分别为1.83元、3.17元和4.6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2X、36X和24X。随着减隔震市场爆发式增长,公司依托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公司业绩有望取得快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市占率下滑的风险。

[2021-05-07] 震安科技(300767):建筑减隔震行业龙头,需求爆发的核心受益者-深度点评
    ■中金公司
    投资亮点
    首次覆盖震安科技(300767)给予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111.50元,对应45x2022eP/E及0.9x2022ePEG。理由如下:
    建筑减隔震行业龙头,市占率超过30%。相较传统技术,建筑减隔震技术可有效降低建筑结构承受的地震能量,是效果更优的抗震方式。公司总部所在的云南省是全国最大的建筑减隔震市场,而公司作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龙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项目工程经验,并承接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隔震项目等样板工程。目前公司的市占率超过30%。
    市场化应用+立法共同驱动行业增长。中国广泛遭受地震灾害影响,而建筑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应对地震的未来技术方向。建筑隔震技术的应用可减少水泥钢筋用量,在提高居住舒适度的同时成本增加并不明显,因此在高烈度区住宅、机场等生命线建筑、存量建筑加固、地铁上盖项目等领域中有较多的市场化应用。而住建部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简称《条例》),首次在国家顶层政策层面提出了强制性的建筑减隔震应用要求,当前《条例》的立法工作正逐步推进,立法后建筑减隔震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到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达到214亿元,较当前年复合增长70%。
    产能扩张和营销渠道建设有望支撑业绩快速增长。相较同行,公司技术更强、产品标准更高、工程经验更丰富;高产品标准也带来了高毛利率(公司55-60%vs.同行50%以下)。当前,公司积极布局省内、省外产能建设,在建产能达产后公司隔震、减震产品产能分别有望增加160%、300%,从而支撑收入增长。同时,公司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北地区,积极拓展营销渠道。我们预计有望基于自身优势,在高速增长的全国市场中维持领先的份额,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我们与市场的最大不同?我们对公司省外业务的拓展更为乐观。潜在催化剂:《条例》的立法工作推进和落地。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年EPS分别为1.63元、2.48元,CAGR为50.8%。当前公司股价对应56.4x/37.1x2021/2022eP/E。我们首次覆盖震安科技,基于P/E估值,给予目标价111.5元和"跑赢行业"评级,对应45x2022eP/E,隐含0.9x2022ePEG,较当前股价有21%上行空间。
    风险
    《条例》立法及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超出预期,公司省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销售回款不及预期。

[2021-04-27] 震安科技(300767):业绩维持快速增长,产能储备充足-公司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事件:公司披露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9%至5.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6亿元。公司披露2021年一季报,2021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59%至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至0.30亿元。对此点评如下:
    一、减隔震市场需求向好,2020年全年、2021年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2020年,减隔震市场需求向好,云南省内、云南省外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增加19,129.78万元,增幅49.15%,其中云南省内收入比上年增加13,973.08万元,增幅59.39%,云南省外收入比上年增加6,920.72万元,增幅50.97%,主要原因是:1)我国《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已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条例相关条款对隔震减震推广支持力度加大,公司根据相关市场预期,加大全国市场拓展力度,在云南省外承接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项目、唐山LNG项目接收站一阶段工程项目等大型项目,云南省外收入大幅增加。2)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云南省加大了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基础设施的投资,公司承接了云南高中补板项目约40余所高中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号楼建设项目阻尼器工程项目等一批金额较大的学校、医院等项目,云南省内收入大幅增长。3)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学校、医院、大型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量采用PPP、EPC和BT模式,使公司客户结构逐步向大型央企及国有施工集团集中,公司建立或加强了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中铁物    贸集团昆明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合作。
    2020年,公司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同口径下公司隔震支座、消能阻尼器毛利率分别较上年同期上升1.1、2.7个百分点。公司隔震支座、消能阻尼器毛利率分别为52.35%、53.52%,较上年同期毛利率分别下降2.82个百分点、下降1.23个百分点。本年开始,将原列入销售费用的运输费和检测费计入营业成本,造成营业成本增加,与上年同口径计算,2020年,公司隔震支座、消能阻尼器毛利率分别为56.30%、57.46%,较上年同期毛利率分别上升1.13个百分点、 上升2.71个百分点。
    主要原因是2020年公司参与乌鲁木齐改扩建工程及唐山LNG等大项目,营业收入上升,毛利率也随之上升。消能阻尼器产品营业收入上涨较快,毛利率略有上升,对公司经营情况有较好促进作用。 业绩维持快速增长,产能储备充足,首次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6、3.9、5.7亿元,同比增长59%、51%、48%,对应估值分别为47、31、21倍。2020年,减隔震市场需求向好,云南省内、云南省外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长。应对市场需求扩容,可转债项目(3万套减震、3万套隔震产品)、IPO募投项目(技改1.2万套、新建5万套隔震产品)投产后,产能快速扩张。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超预期上升;抗震管理条例立法进度低于预期;下游需求低于预期等。

[2021-04-27] 震安科技(300767):代销和证券业务共振推动盈利高速增长-2020年报暨2021一季报点评
    ■长江证券
    事件描述
    东方财富发布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归属净利润82.39和47.78亿,同比+94.7%和+160.9%;roe同比增长8.40个pct至17.9%。2021Q1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归属净利润28.90和19.11亿,同比+71.1%和+118.7%。
    事件评论
    权益市场繁荣下代销和证券业务共同推动盈利水平实现大幅增长。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为32.52、15.36和34.50亿,同比分别+120.0%、+88.8%和+77.9%,股票市场繁荣下代销和证券业务收入增长是核心驱动;成本端,销售、管理和财务三费合计同比+23.4%至20.25亿,互联网平台的规模效应凸显。2021Q1市场活跃背景下基金销售和证券业务延续增长。
    互联网引流效果显著,客户数量高增长推动证券业务收入提升。2020年市场股基成交额同比+61.4%至219.6万亿,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82.4%至30.32亿,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同比+68.1%至497.98亿,均显著优于市场表现,转债问询函披露2020年9月股基市占率达3.2%,预计全年平均市占率达到3.2%;两融顺应客户增长,2020年融出资金同比+89.5%至297.76亿,市占率提升0.30个pct至1.8%。2020Q1交易热度继续维持高位,公司通过流量变现将不断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申赎费率上行和保有量规模提升共同推动代销收入高增长。2020年公司代销规模同比+97.0%至1.30万亿,推动金融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同比+139.7%至29.62亿,收入增速显著高于销量增速一方面系公司保有量中枢的持续上行,另一方面系客户持有周期的缩短提高了申赎费率,预计前三季度平均申赎费跃升至0.18%。东财基金尚处于积极布局阶段,目前已经上线12只产品,在管规模超25亿元。
    我们看好公司依据庞大的流量优势在代销业务、券商业务领域进一步提高竞争优势,可转债募资158亿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为各项业务开展提升空间,管理层的年轻化将进一步激发公司经营活力。预计2021-2022年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1.25和77.16亿元,对应PE分别为43.6和34.6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市场交易量和佣金费率大幅下移;
    2.质押和信用债投资出现信用风险。

[2021-04-26] 震安科技(300767):Q1营收高增长,"碳中和"有望助推行业扩容-年报及一季报点评
    ■太平洋证券
    事件:W公司发布年报及一季报:202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049.09万元,同比增加49.15%,实现净利润16,071.66万元,同比增加77.14%,扣非净利润13591.01万,同比增长71.47%。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4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2,256,000元,每10股转增4股,分红比例20.02%。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349,200.44元,同比增长59.24%,实现净利润2951.56万,同比增长32.44%,扣非净利润2856.36万元,同比增长29.54%。W点评:W2021Q1营收高增长,储备人才,为行业扩容蓄力,原材料成本及费用上涨影响净利润,但行业逆境时中长期利好龙头企业。2020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9%/77%/71%,维持较高增长,同时产品盈利同比提升,隔震与减震产品毛利率分别提升1.13/2.71个百分点。2021年Q1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32%/30%,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原因主要有几方面:1)原材料成本上升,一季度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同比去年钢材价格上涨高达30%以上,而钢材采购总金额占比较高,2)公司致力于扩大经营,储备人才,为行业扩容蓄力,职工薪酬增加及市场开拓费用较高导致销售及管理费用大幅上涨,Q1支付给职工的现金达2708.66万元,同比增速达96.26%。
    一方面,公司目前已开始采取套期保值等措施,未来有望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带来的原材料涨价影响,另一方面,市场扩容预期确定(详请参考我们的系列专题报告),同时公司积极扩产且订单饱满,前期因扩大业务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将在未来产生有效收益,进而实现费率降低、净利率提升。
    现金流质量优质。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流量1.2亿,同比增加324.9%,主要由于销售回款增加所致。2021年一季度现金流虽然流出量增加较多,但其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长高达227%,主要由于公司加快项目投资,购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出增加所致,此外,经营活动现金流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较多,一般为扩大经营所做材料购买等。
    研发人员占比提高,有望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大幅提高,由2019年的43人,占比仅9.62%,提升至2020年的133人,占比25.43%。同时,又设有周福霖院士工作站,高端研发人员众多。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高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也是行业标准制定者,已获得授权专利74件,2020年新增研发项目9项。公司凭借行业领先地位推动多项国家及地方标准制定,产品标准优势凸显,未来随着行业提质化发展不断推进,龙头优势有望愈加显著。
    投资建议:W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防灾减灾重视度日益提升,"防灾减灾"同新能源行业一样,是确定性高的发展方向,且正在高速成长期,减隔震有望成"双循环"的重要赛道。柔性抗震技术是扩内需、提质量、利国利民的确定方向,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应用效果良好。《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减隔震技术应用能够降低钢材水泥用量,有望成为建筑业减排有效抓手,减隔震空间有望看到1000亿以上(详请参考碳中和专题报告)。同时行业本就处于高速发展期,立法只是加速器,公司作为领先行业的绝对龙头,今年被工信部评为"单项冠军",竞争实力凸显,具备更高附加值,上升空间较大。由于立法落地不及预期,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假设今年立法落地,公司产能顺利达产,预计21-23年EPS分别为1.74/3.5/6.88,对应PE分别为47/23.39/11.8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落地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21-04-25] 震安科技(300767):业务高增无忧,期待立法落地-年度点评
    ■信达证券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5.80亿,同比增长49.15%,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77.14%,基本每股收益1.12元;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59.24%,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32.44%。
    点评:
    2020年收入高增,省内外同时发力。2020年实现收入5.80亿元,同增49.15%,其中云南省内收入3.75亿元,同增59.39%,省外收入2.05亿元,同增50.07%。受益云南加大基建投资,2020年省内承接云南高中补板项目约40余所高中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号楼建设项目阻尼器工程项目等一批金额较大的学校、医院等项目;省外继续加大开拓力度,承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区改扩建工程项目、唐山LNG项目接收站一阶段工程项目等大型项目。
    2020年受益大项目竞争优势,盈利能力提升。2020年公司隔震支座、消能阻尼器毛利率分别为52.35%、53.52%,同比分别下降2.82、1.23个百分点。2020年起将原列入销售费用的运输费和检测费计入营业成本,造成营业成本增加,与上年同口径计算,2020年公司隔震支座、消能阻尼器毛利率分别为56.30%、57.46%,较上年同期毛利率分别上升1.13、2.7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线广,技术领先,大项目竞争优势明显,2020年承接较多大项目,毛利结构优化。
    2021Q1收入保持高增,原材料涨价盈利增速承压。2021Q1营收1.51亿元,同增59.24%,2019Q1-2021Q1营收复合增速38.07%。Q1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原因除原销售费用中运输费、检测费列入营业成本442.27万元外,原材料钢材、橡胶价格上涨也造成成本增长较快,公司拟开展原材料期货套保应对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同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现降本。考虑到减隔震高技术壁垒,我们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将基本处于产需紧平衡状态,公司竞争优势持续领先,盈利能力有望边际好转。
    研发突破持续引领高标准,竞争力不断夯实。2020年继续加强研发投入,加大隔震产品性能提升、原有减震产品性能优化、新型减震产品开发等。2020年研发成功高阻尼橡胶支座,100%剪应变时等效阻尼比达到18%,-20℃-40℃时温度相关性性能偏差±25%,极限剪应变达450%,持续引领行业最高标准,取得直径多种规格高阻尼橡胶支座型检报告。目前设计部已在约50栋建筑中设计使用高阻尼橡胶支座200套以上,公司先发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研发驱动竞争优势持续增强,全国立法渐行渐近,公司将充分受益立法落地后需求空间大幅扩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净利润2.69亿元、4.98亿元和9.68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1.87元/股、3.46元/股和6.73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4倍、24倍和12倍。考虑到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突出,业绩成长性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管理条例》实施进度不达预期、产能扩张不达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2021-01-20] 震安科技(300767):全年业绩高增,静待立法落地-年度点评
    ■信达证券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5-1.72亿元,同比增长70-90%。点评:?Q4同比增速有所回落,研发驱动公司竞争力持续夯实。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净利1.55-1.72亿,同比增长70-90%,对应Q4净利1372-3072万元,同比增速-40.63%-32.92%,增速环比来看有所回落,预计与费用增加有关。我们认为公司对人才高度重视,多年来保持人才净流入,核心团队稳定壮大,研发实力持续领先甚至逐渐拉大与二线企业的差距,核心竞争力难以超越。基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增强,以及石化、地产(地铁上盖)、航空领域等立法外项目需求强劲,目前公司在跟踪项目较多,项目储备丰富,我们预计公司短期业绩有较高保障。
    全国强制性政策呼之欲出,立法后市场空间将大幅扩容。考虑到我国对地震防范的重视以及多年以来抗震标准的升级趋势,我们认为全国性立法文件《建筑工程管理条例》落地的确定性较高,目前立法文件已进入国常会审批环节,静待落地。全国立法后新建需求、公建加固和小区旧改有望释放巨量需求空间,同时考虑政策外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态势,我国减隔震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我们根据全国8度区及重点监视防御城市的GDP占比对行业空间进行估算,测算得出立法内新建需求63.96亿,叠加存量加固和立法外市场,保守预计减隔震行业空间超120亿,相较当前超10倍扩容。此外,从作为强制性国标的地震区划图历代演变来看,我国各地区的设防要求持续提升,未来仍将保持这一趋势,有望带动减隔震新增和存量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产能扩张加快,支撑业绩持续高增。公司目前在建产能包括昆明6.2万套/年隔震产品,唐山一期产能3万套/年隔震产品、3万套/年减震产品,预计2021年投产。我们认为公司将继续进行全国范围的产能布局。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减隔震立法后行业供需将保持紧张状态,公司龙头地位稳固,短期难以被替代,且产品端优势明显,目前公司隔振产品最大形变达450%,远超国标,未来将继续引领行业标准的提升,从而持续提高行业进入壁垒。目前来看,行业整体产能扩张进度比较缓慢,竞争对手基本处于技术追赶阶段。我们认为立法后需求空间大幅释放,公司业绩有望兑现高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1.66亿元、2.71亿元和5.47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1.15元/股、1.88元/股和3.8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9倍、54倍和27倍。考虑到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极大,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突出,业绩成长性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管理条例》实施进度不达预期、产能扩张不达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2021-01-19] 震安科技(300767):震安科技2020年度净利润预增70%-90%
    ■上海证券报
   震安科技披露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盈利15,500万元-17,2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90%。 

[2021-01-19] 震安科技(300767):"单项冠军"业绩高增,助力防灾减灾共创美好未来-年度点评
    ■太平洋证券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00万元-17,2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90%。预计公司2020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945万元,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资金及购买现金管理产品收益。
    点评:预告增速中枢80%,延续高增长。根据预告业绩,公司2020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70-90%,按照预告中枢计算,扣非净利润增速约82%,略低于我们的预期,主要原因或为建筑淡季(Q1和Q4)以及大项目收入确认节奏的影响,但公司目前跟踪的订单多达18亿,印证了行业仍处于高景气区间,随着我国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以及建筑减隔震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政策的实施,建筑减隔震行业发展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公司作为行业绝对龙头,业绩高增速有望延续。
    云南已正式提标至450%,2月抗震韧性标准亦实施在即,公司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立足云南向全国发展,近三年收入中云南占比在60%以上。根据云南省《关于发布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性能要求和检验标准的通知》,隔震支座云南地标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执行,极限位移标准为450%,该水平已是领先全球。公司实验室研究以500%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保障450%极限位移下隔震支座不会破坏,较好地应对九级大震。此外,2月份《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正式实施,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即将实现"抗震安全性"到"抗震安全韧性"的转变,行业发展规范化程度日益提升,配套标准正逐步到位,龙头壁垒将更加凸显。
    公司近期基本面持续向好,未来业绩保障程度高。1)从经营扩张角度来看,可转债已获深交所审议通过,新产能配套资金保障性高,达产后公司减隔震产能将扩近3-4倍,同时将布局五大生产基地,包括长三角、珠三角、西北新疆等地,云南省外市占率迅速提升,总体来看,省内提标有利于提高省内市占率和毛利率,省外扩张正在扩大省外份额,获得更多存量市场份额,未来发展可期。2)从管理角度来看,公司不仅发布股权激励方案,为公司高管、核心研发与技术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彰显公司坚定做好龙头、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3)从未来业绩保障来看,公司不仅订单储备充足,可转债披露近18亿跟踪订单,同时与保定建筑设计院签框架协议,率先为唐山新基地的业务扩张铺路。4)从下游需求来看,公司下游如医院、养老院(老龄化)、学校、旧改、LNG(清洁能源)、地铁上盖(建筑新风向)、机场等公共建筑均为民生方向,多为十四五重要领域,未来将长期维持高景气度,另外随着雄安(高烈度区)建设加速,公司业务增量具备高保障性。
    投资建议:随着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防灾减灾重视度日益提升,"防灾减灾"同新能源行业一样,是确定性高的发展方向,且正在高速成长期,减隔震构成了"双循环"的重要赛道,从减隔震空间测算来看,立法内(新建/旧改学校医院等公建、老旧小区改造等)+立法外(LNG、地产、机场、IDC、地铁上盖等)+装配式等多维度应用为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立法落地后或带来每年440亿发展空间,行业空间或扩大10-20倍。
    柔性抗震技术是扩内需、提质量、利国利民的确定方向,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年来应用效果良好,且《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2020年立法计划中拟定栏中,尽管因疫情影响,立法进度略低于预期(我们略调低了2021年盈利预期),但行业快速成长较为确定,行业本就处于高速发展期,立法只是加速器,公司作为领先行业的绝对龙头,今年被工信部评为"单项冠军",竞争实力凸显,具备更高附加值,也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
    预计20-22年EPS分别为1.15/2.15/4.60,对应PE分别为63.28/33.89/15.8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落地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

[2020-12-23] 震安科技(300767):好风凭借力,扩张正当时-公司研究报告
    ■海通证券
    投资要点:
    盈利能力极强的建筑减隔震龙头。公司以建筑减隔震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主营业务,2019年收入约3.89亿元,其中隔震产品更是公司拳头产品。近8年公司平均毛利率高达56.0%;近6年平均净利率高达24.8%;即便考虑到近6年公司负债率均值仅17.6%以及2019年上市募集资金,近6年公司的ROE(平均)均值仍高达18.9%,可见公司盈利能力极强。
    行业空间10倍以上扩容可期:高烈度区的经济效益、抗震立法是减隔震行业扩容的两大驱动力。减隔震属于新兴市场,当前规模并不大(我们预计10亿左右),未来行业扩容除了依赖于社会对减隔震产品及其带来的安全性认知加深外,主要依靠经济效益及政策强推。
    (1)我们测算在7度半及以上的高烈度区采用减隔震装置后,抗震成本的压缩可以弥补减隔震装置的成本,开始体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2)司法部正推进《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立法,如立法通过,强制减隔震的地区由云南等偏远的287个区县扩大至包括首都圈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武汉市、长沙市、重庆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1078个区县,建筑种类将由学校、医院扩大为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和避难场所等,我们认为行业容量或有10倍以上增长。
    公司产品力、销售能力出色,扩张正当时。
    (1)隔震产品在橡胶制作及硫化过程有一定壁垒,在以剪切变形为指标的产品力上,公司产品剪切变形可达日本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
    (2)减隔震产品销售需较强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前期建筑设计阶段,公司就介入设计院设计、抗震专项审查等环节,知识型销售构建了很高的壁垒,远非简单的生产、销售模式;
    (3)我们测算2019年底公司产能约48186套,市占率约40%,2024年将增加至170186套,2019~2024年减隔震总产能复合增速约为28.7%,在抗震立法推动的背景下,公司产能扩张正当时。
    "优于大市"评级。减隔震属于新兴行业,随着社会认知加深、经济效益显现、政策不断推动,行业容量有望快速增长,公司产能大幅扩张正当其时。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6.75、11.20、18.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2.69、4.53亿元,对应EPS分别约1.12、1.87、3.14元/股,公司业务毛利率高、收入高增或摊薄费用率,鉴于公司较强的成长性,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PE50-60倍,合理价值区间93.50~112.20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立法落地较慢;产能过剩风险。

[2020-12-14] 震安科技(300767):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坚定发展信心-事件点评
    ■太平洋证券
    事件: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草案: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0.4335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4,400万股的0.21%。
    点评: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释放长期经营活力。本次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30.43万股,占总股本的0.21%,其核心授予对象主要为公司高管、核心研发与技术人员管庆松、赵荣、王贤彬等人。业绩考核方案为2021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较2019年业绩增长145%、240%、380%,即19-23年年均复合增速为48.02%。公司所在减隔震行业具备一定技术壁垒,此次激励核心成员,一方面巩固其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可维持公司长期经营活力,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订单饱满叠加行业竞争力强,募投项目新产能释放具备高保障性。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加意向订单为4.01亿,此外云南省内跟踪订单5.25亿,省外跟踪订单12.45亿,合计17.7亿,跟踪订单金额数为19年总收入的4.5倍。同时,公司跟踪订单主要包括机场、LNG、棚户区改造、医院、地铁上盖等项目,均为金额较大且具备一定获单壁垒的项目,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竞争优势较为显著,当前昆明与唐山的新建产能进展顺利,全部达产后公司隔震产能将由去年的扩张3.6倍到12.8万套/年,减震将扩4倍至4万套/年,叠加需求扩张的背景,新产能有望同样实现高饱和生产状态。《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历经八年研究推进,其符合我国战略方向,当前行业配套标准逐步出台,条例落地已是势在必行。该条例自2013年住建部开始研究起草以来,历经八年时间锤炼,近年行业配套标准,至今已是呼之欲出。国家层面《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明确我国"加强减灾防灾、宁肯十防九空"的重要战略方向,同时行业层面已发《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隔震加固技术规程》《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等配套行标,行业已具备渗透率加速提升的先决条件。
    投资建议:从减隔震空间测算来看,立法内(新建/旧改学校医院等公建、老旧小区改造等)+立法外(LNG、地产、机场、IDC、地铁上盖等)+装配式等多维度应用为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440亿空间可期,行业有望长期处于高增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防灾减灾重视度日益提升,减隔震成为扩内需、提质量、利国利民的确定方向,将是"内循环"重要赛道,《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已列入2020年国务院立法计划,公司作为领先行业的绝对龙头,竞争实力凸显,未来具备较大上升空间。预计20-22年EPS分别为1.25/2.43/4.61,对应PE分别为59.7/30.7/16.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落地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

[2020-12-14] 震安科技(300767):股权激励激发内在动力,持续发展未来可期
    ■东吴证券
    投资要点
    股权激励激发内在动力,持续发展未来可期: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拟向8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共计30.4335万股,授予价格39.43元/股。激励计划以2019年净利润值(9,072.87万元)为业绩基数,对各个考核年度的净利润定比2019年净利润的增长率进行考核,其中,2021、2022、2023年度净利润相对于2019年增长率的触发值分别为110%、220%、325%,目标值分别为145%、240%、380%。本次股权激励绑定了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利益,有利于激发公司内在动力,助力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建筑减隔震行业是增速快、空间足的朝阳行业: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自汶川地震后开始起步,由于减隔震技术在地震设防过程中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目前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按照安全等级和现有防震要求,我们测算得到在抗震设防烈度超过8度区域的建筑采用隔震技术可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同时该技术在以LNG储罐、核电站为代表的高危特殊类建筑和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中不仅具有成本优势,更是现有技术方案中最可靠的防震方案。此外,"地铁上盖"等项目进一步打开了减隔震技术在商业地产中的应用场景,潜在的经济效益可观。
    多维需求构筑减隔震大市场空间:2019年10月,司法部已完成《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意见征集工作,2020年6月,《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被正式列入《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未来随条例立法的落地和行业标准的趋严,建筑减隔震技术或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推广应用,有望形成超过200亿以上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我们测算得到减隔震在超过8度的高烈度地区、LNG储罐、核电站、地铁上盖及TOD等领域具备100亿级别的市场空间,行业内生动力足,发展空间广阔。
    新产能顺利推进,加速布局迎接景气新周期:公司根据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划分积极进行战略布局,未来将逐步形成全国性布局。目前,公司在唐山的智能化减隔震装备制造新基地已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加产能30,000套/年隔震产品、30,000套/年减震产品。随着新产能的推进及投产,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亿元、2.79亿元和4.86亿元,EPS分别为1.24元、1.94元和3.3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0X、39X和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立法进度不及预期;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020-11-15] 震安科技(300767):业绩符合预期,需求延续饱满-2020年三季报点评
    ■国泰君安
    本报告导读:公司三季报符合预期,20Q3发货延续饱满,政策有望驱动公司畅享行业扩张红利。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20Q3实现营收1.7亿元,同增78.06%,归母净利4829.2万元,同增98.64%,扣非后归母净利4530万元,同增87.56%,符合市场预期。因减隔振需求旺盛驱使公司订单饱满,上调公司2020-22年EPS至1.31(+0.25)、2.03(+0.26)、3.6(+0.48)元,等比例上调公司目标价至109元。20Q3发货延续饱满。基建驱动公司下游需求旺盛延续,三季度公司乌鲁木齐机场A标及云南高中补短板项目陆续确认收入,促使公司盈利质量提升,测算20Q3公司毛利率达59.48%,环比同比分别提增约6.5/4.2pct。当前公司在手订单仍超4亿元,判断四季度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观2021年,云南学校补短板、云南4个医疗中心、西安咸阳机场以及雄安新区工程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有效支撑公司减隔振产品需求。
    市场推广费及运费的增加致销售费用阶段上行,资产负债率维持较低水平。三季度乌鲁木齐机场项目致运费增加,而市场推广力度加大,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增至2920万元,对应销售费用率约17.07%,环比增加约8pct,同比则下降约2.1pct(得益于收入的高增)。季末公司资产负债率约23.14%,虽较年初增加约10.5pct,但整体而言仍维持极低水准。
    政策东风将至,公司有望畅享减隔振市场扩张红利。2019年10月,住建部出台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减隔震技术。我们判断或于2020-21年落地,则我国减隔震市场规模将由当前的15亿扩容至远期的400-600亿元。公司为减隔震龙头,有望优先获益。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原燃料涨价、中标项目延期开工。

[2020-11-12] 震安科技(300767):全方位解读建筑减隔震市场空间之二,远期住宅市场达千亿规模
    ■东吴证券
    特别说明:本文是我们关于震安科技的第三篇深度报告。第一篇主要对减隔震行业和公司的整体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篇从中短期的时间维度测算了立法内、外的减隔震市场空间;本篇报告从远期住宅市场的维度进一步解析减隔震市场空间。
    投资要点建筑减隔震行业是增速快、空间足的朝阳行业:我国建筑减隔震行业自汶川地震后开始起步,由于减隔震技术在地震设防过程中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其中在新建项目中具有1%~5%的成本优势,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中更是有10%以上的经济性,目前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空间广阔。
    以日为鉴,住宅是成熟减隔震市场中的主要份额:日本由于地震频发,建筑减隔震行业自1995年阪神地震后快速发展,目前行业已经相对成熟。追踪日本减隔震行业发展路径可以发现,行业发展早期公共建筑类首先发展,随着市场渗透和认知度的提升,行业进入到住宅类建筑领域,在2004年日本住宅类减隔震建筑存量超过其他类建筑,至今仍是减隔震市场中的主流。
    多维需求构筑减隔震大市场空间:短期看,当前《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仅剩国常会审议通过,未来随条例立法的落地和行业标准的趋严,减隔震行业有望形成超过200亿以上的市场空间;中短期看,由于减隔震技术"降本+增效",我们测算得到减隔震在高烈度地区、LNG储罐、核电站、地铁上盖及TOD等领域具备100亿级别的市场空间;远期看,住宅将是减隔震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至本世纪中叶有望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
    公司加速布局全国迎接景气新周期:公司作为细分行业龙头,目前已根据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划分进行了战略布局,未来将逐步形成以首都圈、长三角、新疆和珠三角等区域为代表的全国性布局。目前公司在唐山的智能化减隔震装备制造新基地已正式开工,昆明新基地也在有序推进中,随着新产能的推进及投产,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2.88亿元和5.0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25元、2.00元和3.4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9倍、37倍和21倍,考虑到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立法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市占率下滑的风险;立法落地时间不及预期。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