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震安科技300767≈≈(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本公司是专业从事建筑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减隔震产
品研发、生产、销售、检测、安装指导及更换,减隔震建筑监测,售后维护等成套解
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拥有国内技术领先的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以
及规模领先的减隔震产品生产基地,产品包括多种型号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和建筑消能
阻尼器(黏滞阻尼器、软钢阻尼器、屈曲约束耗能支撑、摩擦阻尼器)等。 
       (二)主要产品 
       1、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弹性支撑类隔震装置,由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交替
叠合,并经过高温、高压硫化而成。使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以
柔克刚”的抗震方法,通过使用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橡胶隔震支座,并设置在建筑物
的底部或下部,与上部结构之间形成柔性隔震层,来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减少输入
到建筑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达到抗震目的。根据橡胶的阻尼比要求不同,建筑
隔震橡胶支座还可以分为普通橡胶隔震支座(不含铅芯)、铅芯橡胶隔震支座、高阻
尼橡胶隔震支座。 
       普通橡胶隔震支座(不含铅芯)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公司生产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主要有普通橡胶隔震支座(不含铅芯)和铅
芯叠层橡胶支座。其中,生产型号主要包括Φ100mm~Φ1500mm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Φ100mm~Φ300mm主要用于实验,Φ400mm~Φ600mm主要用于低层建筑物,Φ700mm~
Φ900mm主要用于多层建筑物,Φ1000mm~Φ1500mm主要用于中高层建筑物。 
       公司主要产品图片 
       2、弹性滑板支座 
       弹性滑板支座属于建筑隔震支座,主要由上连接板、滑移面板、滑移材料
、橡胶支座部及下连接板等构成,具有镜面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或高分子量聚乙烯
组成的一对摩擦装置,当水平力大于摩擦力时,上部结构与基础将发生相对滑动,确
保上部结构安全。该支座竖向承载力高、摩擦系数小、长期性能稳定,竖向承载力不
受水平位移的影响、水平刚度小。弹性滑板支座主要与橡胶隔震支座配套销售,以满
足大型建筑项目的减隔震性能指标要求。 
       3、消能阻尼器 
       公司研制生产的消能阻尼器产品主要为粘滞阻尼器、屈曲约束耗能支撑、
摩擦阻尼器、软钢阻尼器等,均属于减震产品。在建筑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
力墙、节点、联结缝或预埋件、楼层空间、相邻建筑间、主附结构间等)设置消能阻
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输入结构中
的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提高
建筑抗震能力的目的。此外,公司研制的黏弹阻尼器、金属橡胶型摩擦消能器也已经
完成型式检验,均可用于建筑减震工程项目。 
       4、公路桥梁支座 
       公路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起着将上部结
构静荷载和动荷载集中传递至桥墩台的作用,同时满足上部结构因荷载、温度变化等
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公路桥梁支座可分为四类: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
球形钢支座和其他特殊曲面钢支座。 
       公司于2014年11月25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XK18-004-00156
),许可生产板式橡胶支座(承载力4902KN)、盆式支座(承载力30MN)、球型支座
(承载力30000KN),于2018年12月21日对《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XK18-004-
00156)申请延期,许可生产板式橡胶支座(承载力4902KN)、盆式支座(承载力60M
N)、球型支座(承载力60000KN)。2019 
       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加强
事中事后监管的决定》(国发[2019]19号)取消了公路桥梁支座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
制度。公司公路桥梁支座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4-2004《公路桥
梁板式橡胶支座》、JT/T842-2012《公路桥梁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JT/T663-2006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822-2011《公路桥梁铅芯隔震橡胶支座》
和GB/T20688.2-2006《橡胶支座:桥梁隔震橡胶支座》的规定进行生产。 
       5、产品销售过程涉及的技术服务 
       公司生产减隔震产品需要配合具体建筑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设计、研发、生
产。销售前期,公司根据项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形式、高宽度比以
及是否有地下室等,评估项目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协助设计单位完成
包括减隔震目标、减隔震结构动力分析、上部结构优化和下部结构验算等减隔震设计
关键工作,完善设计方案。产品交付后,公司还会指导减隔震产品的安装、更换及维
护等技术服务,确保减隔震产品的设计和安装符合建筑物总体设计方案。 
       公司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包含前期咨询、设
计、研发、生产、销售,后期的指导安装、更换,减隔震建筑监测,售后维护等成套
解决方案。 
       (三)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按照“以销定采,保持合理库存”的原则进行采购,并保持通用
原材料及标准部件适当的储备量;公司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实际需要计算各种原材
料的用量,然后结合库存情况,得出需要采购的量,并提出物料需求申请。公司采购
部制定有《合格供应商名录》,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定向协议等方式确定最终的
供应商。公司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及时维护认证《合格供应商名录》。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产,并保持合理库存“的模式,计划部根据销
售订单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生产计划,再根据实际发货需求对生产计划及时作出相应
的调整或变更,计划部以《生产通知单》、技术部以《生产技术通知单》的形式下达
至生产部组织协调各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公司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安排领料和生产,并
协调、落实生产计划。同时,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委外加工计划》,并将现行
有效的加工作业资料(图纸、作业指导书、或其他相关资料等)一并转交外协加工商
,委外加工业务主要涉及钢板及预埋件生产、铅芯制作等通用性和可替代性较强、技
术含量较低的加工过程。 
       3、技术服务模式 
       项目前期,设计部安排专业人员配合销售部参与减隔震项目的前期咨询。
设计项目确定后,设计部指定项目负责人配合设计单位研究项目减隔震设计方案,评
估项目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提出建筑减隔震技术框架方案。总体方案
确定后,设计部负责对结构减隔震设计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上部结构提出
优化思路,并配合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理想的减隔震效果,同时确定
建筑隔震层的布置、减隔震装置的选型和力学参数,完成减隔震设计,减隔震设计需
严格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相关行业、地方规范。减隔震设计成果经公司专门
小组审查后发送给项目业主或项目设计单位。设计项目负责人对设计成果进行确认后
,销售负责人与客户协商签订合同。同时,售后服务部负责人负责安排售后人员进行
安装指导相关事宜(包括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指导安装、工程验收以及回访调查等
工作内容),并定期对项目进行巡检,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完善售后服务质量
。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以直销为主,客户主要为业主方、施工方及少量经销商,其中
属于《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范围的业务涉及招投标程序。 
       5、收款政策 
       公司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设置了按供货进度分步收款的政策。同时为应
对行业景气度及竞争形势的变化,针对合同金额较大的重点客户,公司在经过相应的
审批程序后可执行单独的信用政策。根据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下游行业建筑业景气度
情况,公司在经过风险评估后适时调整收款政策。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市场布局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陆地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
陆地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
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数据来源:中国地震信息网),这些地
区都是未来对减隔震技术有需求的地区。同时,随着国内支持相关建筑强制或优先使
用减隔震技术的省市地区范围的增加,减隔震市场也逐步在扩大。目前,公司已经在
多个省份设立了办事处,为获得云南省外项目奠定了一定基础,逐步将云南省内的成
功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未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产品标准的进一步
提高,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减隔震技术和产品的推广 
       减隔震技术能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水平方向的破坏,特别是在罕遇地震
作用下减隔震效果更好。减隔震体系能同时保护结构和非结构构件,以及建筑物内部
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保障震后建筑物不丧失使用功能,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
损失,保护生命安全。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
,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利于提高
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增强农村住房抗震措施。随着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
重视和减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以及强制政策的实施起到的示范和鼓励作用,
未来减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于成长期,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利于减隔震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为减隔震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基础。减隔震行业被国家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纳入鼓励类第二十一类“建筑”第1款“建筑
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 
       3、提高产品标准、推动检测规范化 
       减隔震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尚不完备,使得行业内的
企业竞争缺乏有序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考虑到减隔震产品质量关乎到建筑结构安
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保障减隔震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尤为重要。公司
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专题项目《减隔震工
程质量检测研究》,为完善减隔震产品检测、提高减隔震产品质量、规范并统一行业
标准提供技术研究支持。凭借公司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行业地位,
公司计划进一步推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从而使得产品质
量标准逐步提高,行业逐步形成有序竞争。公司参与编制的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
隔震橡胶支座》(JG/T118-2018)已于2018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产品质量要求有
所提高,该行业标准的实施将为今后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修订时提高产品标准提供了
依据。 
       4、减隔震技术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开发 
       从宏观经济投入角度分析,采用减隔震设计,可以提高建筑抗震能力,提
高土地利用率,综合经济效益明显。从短期和直接的投入分析,采用隔震技术,可以
减小梁柱截面,增加房屋使用面积。但是,目前公司缺乏能够准确计算减隔震和非减
隔震建筑的经济效益差异的数据,以及能够说明减隔震技术具有长期经济效益的实际
案例,从而不能很好地分析减隔震产品的经济效益性。因此,公司将开发专用的计算
软件或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计算减隔震产品的直接经济效益性,同时整理经受地震考验
的减隔震建筑的案例,分析长期经济效益。 
       5、技术交流与合作 
       公司通过与建设主管部门、设计院进行定期的减隔震技术推广、减隔震设
计培训,使建设主管部门、设计院对减隔震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一些设计院已组建了
减隔震设计工作室配合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今后,公司将在设计领域进一步扩
大交流与合作范围,利用公司丰富的设计经验与国内有影响力的设计院、特别是承担
抗震设防烈度在8度以上重点区域项目设计的设计院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而推广减隔震技术并寻找潜在项目。同时,针对项目建设方,公司还将与国内大
的房地产开发商进行直接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五)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
业地位 
       1、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建筑业由于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均需由政府制订政策进行管理,减隔
震行业属于建筑业,受政策影响较大。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减
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国家加大了对减隔震行业的法规规范修订力度和政策扶
持力度,减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于成长期,未来市场前
景广阔,属于典型的朝阳产业。2016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云南省隔震减震建
筑工程促进规定》,要求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地区的学校、医院、幼儿园等建筑采
用减隔震技术,2017年、2018年上述政策执行效果逐步显现,公司承接项目数量增加
、签订合同个数及合同金额大幅增长。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国务院201
9年立法工作计划》明确的立法项目中,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起草修订第17项《建设
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2021年5月12日,《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于
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并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
》要求全国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特定项目应当采用隔震减震
等技术,上述政策落地实施后,按照云南省经验,公司判断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有望
大幅提升。另外,近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要》发布,未来发展目标明细,重绿色、重民生背景下,内循环为代表的减隔震为长
期投资方向。一方面,主要得益于我国强调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
灾救灾能力,要求“开展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
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防灾减灾任务具备明确战略意义,重要性凸显。另
一方面,绿色低碳化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减隔震应用需求扩张,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未
来明确的发展方向,我国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动绿色转
型,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明确要求推进钢铁、
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减隔震技术在7度以上地区应用后建筑上部结构可降
度设计,因而降低钢材水泥用量,8度/9度区分别减少钢材使用量20%、30%左右,根
据太平洋证券近日发布的专题研究,预计减隔震渗透率每提高10%,可实现降碳1047
万吨/年以上,每年助力我国建材业减排近1%/年,相当于植树1.6亿棵/年。我国计划
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到2030
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我国绿色降碳任重道远,减隔震既能够有效应对地震危害
,高烈度区应用具备经济性,同时能够有效助力降碳减排。需求持续扩张预期下,减
隔震作为防灾减灾重点方向,符合我国内需体系建设,作为短板领域,未来投资空间
有望进一步拓展,需求与投资有望得到双重保障,具备长期看好价值。 
       目前,公司建筑减隔震产品主要应用于学校、医院、商住地产、除学校医
院以外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建筑物,下游行业为建筑业,受到一定国家
宏观经济环境和调控政策的影响,且与国家或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关。GB/T3859
1-2020《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于2021年2月1日开始执行,其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
能要求由“安全性”提高至“韧性”层面,其中“建筑抗震安全功能”代表房屋建筑
在给定水准地震作用下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性能,而“建筑抗震韧性”则代表房屋建
筑在给定水准下能够维持与快速恢复建筑功能的能力。该变革代表我国对建筑抗震方
面要求的突破性提升,从单纯的人员生命安全保障提升至兼顾经济财产安全和建筑功
能保障。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及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为最大
程度的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运用减隔震材料将有利于提前预防并降低地震带来
的危害,对维护国民经济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企业仅为单纯的产
品制造和销售商,且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减隔震理论、结构地震动
力分析、减隔震设计和咨询等技术和研发能力,不具备提供减隔震技术成套解决方案
的能力。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建筑减隔震产品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
提供建筑减隔震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
监管司在2018年5月4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7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工作有关统计数据
的函》(建质抗函[2018]23号)的统计情况的统计,2017年全国新开工房屋减隔震建
筑工程2042栋,2017年公司已发货的在建减隔震建筑为615栋,占全国新开工减隔震
建筑栋数比例为30.12%。2017年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按照
季度公布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进展情况的通报,根据相关统计情况统计,2018
年度全国新开工减隔震工程1,783栋,2018年公司已发货的在建减隔震建筑为740栋,
占全国新开工减隔震建筑栋数比例为41.5%。如果考虑全国房屋建筑减震市场,则公
司2017年在全国房屋建筑减、隔震市场的占有率为30.12%左右(2018年以后国家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未对外公布减隔震建筑情况,未能测算市场占有率)。总体来讲,公司
在全国房屋建筑减、隔震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的竞争地位
。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优势 
     公司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周福霖工作站,拥有国内橡胶、高分子材料、化学、机
械加工、工程结构方面的诸多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并且能够与国内众多设计院进行
长期合作,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较高的产品制造工艺水平。经过长期的试验和经验
积累,公司在橡胶配方、胶黏剂的粘接工艺、硫化工艺、阻尼器生产工艺等方面都积
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和经验,能够保证橡胶的抗变形、抗老化、耐候性,以及橡胶和
钢板的紧密粘接、阻尼器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等要求,从而有能力生产出高质量、高性
能的隔震橡胶支座和阻尼器产品。 
     (二)标准的制定者 
     公司凭借行业领先地位推动了多项地方及国家标准的制定。公司目前主编了云
南省地方标准《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性能要求和检验标准》(自2021年1月1日
起实施,编号DBJ53/T-47-2020)、《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及验收标准》
(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DBJ53/T-48-2020号)、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
隔震工程应用技术标准》、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消能减震技术标准》
等;公司参与修订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T118-2018);公司
目前正在参编建筑行业标准《建筑摩擦隔震技术规程》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北京市建
筑减隔震技术规程》等。累计已编在编的减隔震技术标准35部,其中国家标准2部、
行业标准5部、协会标准5部、地方标准21部、企业标准2部。这些标准的制定为减隔
震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和减隔震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产品标准优势 
     2018年12月之前,公司产品采用云南省地方标准《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性能要求和检验规范》(DBJ53/T-47-2012),其与国家标准具体对比如下: 
     注:极限剪应变反映了隔震橡胶支座在地震时最大安全位移距离,是衡量建筑
隔震橡胶支座性能的最重要指标,剪切性能允许偏差是衡量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性能的
稳定性指标。另外,制造商提供建筑工程应用的隔震支座新产品(包括新种类、新规
格、新型号)进行认证鉴定时,或已有支座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方法等有较大改
变时,应进行型式检验,并提供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应由具有专门资质的检测机
构进行。 
     2018年12月1日,新的行业标准《建筑橡胶隔震支座》JG/T118-2018予以实施
,公司产品按照新的行业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标准也高于国家标准。 
     2020年7月2日,《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性能要求和检验标准》(DBJ53/T
-47-2020)和《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3/T-48-2020)
通过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审查,该标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地方
标准将隔震橡胶支座的极限剪切变形要求由400%提高到450%。目前,公司正在按照新
的云南省地方标准对相关产品进行型式检测。 
     总体来看,公司采用的产品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不仅保证了隔震产品的高质量
(公司目前产品的生产合格率超过90%),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隔震建筑物在大地震
中的安全储备。随着隔震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隔震产品的国家标准预期会进一
步提高,公司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 
     (四)整体解决方案 
     由于减隔震产品的特殊性和非标准化,设计单位往往缺乏专业人才(目前国内
多数设计院并无隔震设计专业人员),施工单位也往往缺乏专业的施工经验,生产商
如果没有一定的减隔震技术背景,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很难满足客户需求的
。因此,具有竞争力的减隔震产品生产厂商应该是减隔震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
及提供减隔震咨询、设计、安装指导、更换、维护等相关技术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的
供应商。 
     公司通过资源整合,突破了单纯产品生产企业的局限性,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
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减隔震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检验、销售
、监测以及指导安装与更换等全产业链和全方位整体隔震解决方案。作为云南省减隔
震研发示范基地、云南省工程结构减隔震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周福
霖院士工作站”,公司拥有先进的研发实验室和优秀的技术团队,在为客户提供整体
解决方案的同时,还能不断优化减隔震设计方案,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保证减
隔震建筑的经济性,为减隔震产品的销售提供保障。 
     (五)地理位置优势 
     由于建筑减隔震产品的特殊性,产品的技术研发资源、原材料来源、需求客户
、应用范围等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地理位置相关性。 
     公司所在地云南省全部国土面积都处于6度及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度
和8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8.6%,加上9度区,占总面积的84%,设防区面积之大
,烈度之高,居全国首位,是我国地震发生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使得云南省有较多的
隔震技术方面的研发和设计资源,公司通过与众多设计院、规划院等合作,为隔震产
品的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云南省对于建筑抗震设计的高要求、政府
对隔震行业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也为公司在行业内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
展提供了政策保证。另外,云南省又是天然橡胶的产出大省,公司能够获得充分的廉
价原材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作为减隔震产品生产企业,公司利用云南市场做大做强,进而将产品推广至全
国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品牌及项目经验优势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学校、医院、商住地产、重大市政工程等对抗震设防要求
高的建筑。成功的项目不仅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也提高了公司的品
牌知名度,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权威机构的认可,为进一步取得销售订单提供保障。 
     (七)云南经验向全国推广优势 
     随着隔震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各地方省市陆续支持相关建筑强制
或优先使用隔震技术,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公司凭借在产
品技术、产品标准、整体解决方案、品牌及项目经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为省外市场
开拓取得了先发优势。公司现已在重要省外市场设立办事处,逐步将云南省的成功经
验推广到全国各地。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产业政策对公司经营业绩及募投项目经营效益的影响的风险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
起草修订第12项《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抗震条例”)列入立法计划
。上述政策已于2021年5月12日落地,并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相关区域减隔震
市场需求是否能够形成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因抗震条例的颁布实施,后续相关部门及
各地方政府仍需依据抗震条例制定相关配套实施细则等文件,相关区域市场需求形成
也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新增市场形成后,市场竞争也面临进一步加剧的可能,公
司能够获取的市场份额也存在不确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与国
家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推广政策密切相关。未来几年内,产业政策对市场的推动作用
仍将是影响国内建筑减隔震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及各省市地区的政策推进
进度和力度可能会给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发展以及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以及募投项目的经
营效益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监控和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
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建立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前瞻性规划和调整战略方
向、业务布局、工作重点等,最大程度降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
的影响。 
     (二)建筑减隔震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建筑减隔震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公司可能面临因竞争
导致毛利率下滑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近年来,公司在行业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掌握了行业核
心技术并获得了多项专利认证,拥有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队伍。同时,公司着重加强
自身创新与销售渠道建设,深挖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拓展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
打造与强化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战略规划部署、企业文化建设、资源配置以及运营
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市场,有效保障公
司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三)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公司下游行业内的企业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调控政策的影响,普遍存在资金
较为紧张的情况,公司为了应对宏观经济以及下游客户资金流短缺的情况对大型央企
及国有施工集团适当放宽了信用政策从而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另外,公
司报告期内开始与大型地产开发企业建立了合作,对其也适当放宽了信用政策,从而
也延长了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款周期。如果未来国内宏观经济以及建筑行业景气度大幅
下降,大型央企及国有施工集团资金紧张情况进一步加剧,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
险可能性将加大,公司应收账款存在回收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签订合同时严格按照公司信用政策执行,销售过程中按合同约
定收款,对逾期款项采取法律措施加大催收力度。 
     (四)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减隔震产品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橡胶、铅锭和胶黏剂,报告期内
隔震橡胶支座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公司主要产品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65%;减震产
品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公司主要产品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68%。钢板、橡胶和铅锭
均属于大宗商品,市场化程度高,价格受到经济周期、市场供求、汇率等各因素的影
响,变动较大。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会给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经营业绩造成一
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通过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采购计划管
理,对材料价格波动提前做出预判,实施相应对策以锁定价格;同时通过改善生产工
艺、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流程效率、改善存货结构等方面,来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带
来的风险。公司还将进行材料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适当调整销售价格,降低原材料
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五)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 
     随着行业市场规模的增大,新的竞争者将会增加,市场竞争可能加剧,公司产
品价格将可能下跌,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经营。 
     应对措施:公司进一步进行工艺改进从而降低成本,同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
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争取降低产品价格下跌对公司毛利的影响。 
     (六)技术创新风险 
     公司新产品研发技术难度较大、周期较长,存在新产品推出滞后风险,导致新
产品推出后和预期收益可能出现较大差距。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通过及时、动态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持续改进产品和
服务的用户体验,实现现有产品的快速迭代,并适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
技术。另一方面,公司重视基础技术的研发和积累,持续保持稳定的研发投入,根据
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提前进行技术部署,将掌握的核心技术平台化、
框架化、组件化,通过研发成果产品化,保证技术端与产品端不脱节,持续提升产品
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引入专业人才,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缩短新技术应用于
产品中的周期,提高公司持续竞争力。 
     (七)人才流失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在
不断增加。如果公司不能吸引到业务快速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或者公司核心骨干人员
流失,都将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的技术研发创新工作不可避免地依靠专业人才,特别是核心技
术人员。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人员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
才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公司注重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强公司内部的人才培
养力度,针对核心骨干人才建立了长效培训机制,从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双重渠道来
保证公司发展的用人需求,同时完善公司薪酬和考核激励体系,合理运用股权激励机
制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另外,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项目成
本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2021年一季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2021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34.92万元,较上年同期营业收入9,504
.53万元增长5,630.39万元,增幅为59.24%。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收入的大幅增长与
公司实施隔震、减震项目增加,相应销售收入增加所致。 
       2021年1-3月公司营业成本8,186.19万元,较上年同期营业成本4,068.01万
元增长4,118.18万元,增幅为101.23%.若剔除本期会计核算将原销售费用中运输费、
检测费列入营业成本的442.27万元后,营业成本为7,743.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
75.91万元,增幅为90.36%,本期原材料钢材、橡胶价格上涨造成了营业成本增长较快
,后续公司将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拟开展原材料的期货套期保值、根据
市场情况在适当地调整产品销售价格来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营业成本的影响。 
       2021年1-3月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主要是公司加大的管理、销售、研发人员的引进,工资薪金有所增加,另外市场推
广力度有所增强使市场推广方面支出相应增加。 
       重要研发项目的进展及影响 
       公司主要研发项目有10项,具体情况如下: 
       1、旋转型系列摩擦阻尼器研发:悬挂式、节点式、连梁式、墙式旋转摩擦
阻尼器属于新产品开发,拓展应用领域和补充传统阻尼器的不足,主要应用于电缆、
管道及建筑结构; 
       2、新型摩擦摆隔震支座研发:开发滑槽式摩擦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同
时还可以增加限位和抗拉功能,补充传统摩擦摆的不足; 
       3、以蝶形弹簧为基础的系列三维隔震支座研发:在传统的抗击地震的支座
基础上,增加竖向隔离轨道交通振动的功能;4、隔震橡胶支座植入式监测系统:在
传统支座上,植入传感器,监测支座功能是否正常,为支座提升附加值; 
       5、多方向软钢阻尼器研发:传统的软钢阻尼器只能在单个方向耗能,但地
震的方向是随机的,因此开发多向型的软钢阻尼器可以更好的耗散随机的地震能量;
 
       6、高疲劳软钢阻尼器开发:金属阻尼器属于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当地震发
生后便需要更换,但更换难度往往比较大,因此开发高疲劳的软钢阻尼器可以满足抗
击2次地震的需求; 
       7、新型高疲劳屈曲约束支撑: BRB设计位移(产品长度L/50)下疲劳60圈
以上,增加耗能能力,满足2次地震的需求; 
       8、二次开发实现BRB自动深化设计的研究:提升深化设计的效率,避免简
单重复的工作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9、高烈度区高层住宅减震技术方案及其实用设计方法研究:高烈度区高层
住宅减震技术往往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通过研究解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的问题
,并建立高烈度区高层住宅结构减震措施或方案的快速评估方法; 
       10、速度型黏弹阻尼器分层参数设计法:提出一种契合我司速度型黏弹阻
尼器产品特点的现阶段实用减震设计方法。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供应商的变化情况及影响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客户的变化情况及影响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年度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本年度经营计划制定的各项工作,努力克服疫情
带来的各种困难,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实现了增长,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相
应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风险因素、公司经营存在的主要困难
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产业政策对公司经营业绩及募投项目经营效益的影响的风险 
       2019年10月,《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经司法部征求
意见结束,2020年4月8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关于印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建司局函质[2
020]10号)中公布的该司2020年工作要点“五、(一)完善抗震管理法规制度”中提
出“加快推进《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做好条例宣贯工作”。上述政策
的落地尚存在不确定性,相关条款的具体内容可能进一步修改。如果《条例》颁布实
施,后续相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仍需依据《条例》制定相关配套实施细则等文件,相
关区域市场需求形成也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经营业绩的大幅
增长与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推广政策密切相关,如《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未
能按照预期出台落地或者相关条款与征求意见稿存在较大差异,则对公司未来业绩增
长以及募投项目经营效益产生一定影响。未来几年内,产业政策对市场的推动作用仍
将是影响国内建筑减隔震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及各省市地区的政策推进进
度和力度可能会给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发展以及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以及募投项目的经营
效益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监控和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
竞争格局情况,建立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前瞻性规划和调整战略方向、业务布局、工
作重点等,最大程度降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2、建筑减隔震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建筑减隔震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公司可能面临因
竞争导致毛利率下滑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应对措施:近年来,公司在行业内已
经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掌握了行业核心技术并获得了多项专利认证,拥有实力雄
厚的技术研发队伍。同时,公司着重加强自身创新与销售渠道建设,深挖市场需求,
通过技术创新拓展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打造与强化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战略规划
部署、企业文化建设、资源配置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
量,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市场,有效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
竞争地位。 
       3、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公司下游行业内的企业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调控政策的影响,普遍存在
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公司为了应对宏观经济以及下游客户资金流短缺的情况对大型
央企及国有施工集团适当放宽了信用政策从而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另外
,公司报告期内开始与大型地产开发企业建立了合作,对其也适当放宽了信用政策,
从而也延长了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款周期。如果未来国内宏观经济以及建筑行业景气度
大幅下降,大型央企及国有施工集团资金紧张情况进一步加剧,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
账风险可能性将加大,公司应收账款存在回收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签订合同时严格按照公司信用政策执行,销售过程中按合
同约定收款,对逾期款项采取法律措施加大催收力度。 
       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减隔震产品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橡胶、铅锭和胶黏剂,报告
期内隔震橡胶支座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公司主要产品生产成本的比例平均为60%左
右。钢板、橡胶和铅锭均属于大宗商品,市场化程度高,价格受到经济周期、市场供
求、汇率等各因素的影响,变动较大。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会给公司的生产
成本和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通过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加强采购计划管理,对材料价格波动提前做出预判,实施相应对策以锁定
价格;同时通过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流程效率、改善存货结构等方面
,来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公司还将进行材料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适当
调整销售价格,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5、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 
       随着行业市场规模的增大,新的竞争者将会增加,市场竞争可能加剧,公
司产品价格将可能下跌,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经营。 
       应对措施:公司进一步进行工艺改进从而降低成本,同时扩大生产经营规
模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争取降低产品价格下跌对公司毛利的影响。 
       6、技术创新风险 
       公司新产品研发技术难度较大、周期较长,存在新产品推出滞后风险,导
致新产品推出后和预期收益可能出现较大差距。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通过及时、
动态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实现现有产品的快速迭代
,并适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另一方面,公司重视基础技术的研发
和积累,持续保持稳定的研发投入,根据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提前进
行技术部署,将掌握的核心技术平台化、框架化、组件化,通过研发成果产品化,保
证技术端与产品端不脱节,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引入专业人才,加大新
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缩短新技术应用于产品中的周期,提高公司持续竞争力。 
       7、人才流失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
还在不断增加。如果公司不能吸引到业务快速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或者公司核心骨干
人员流失,都将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的技术研发创新工作不可避免地依靠专业人才,特别是核
心技术人员。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人员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
理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公司注重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强公司内部的人
才培养力度,针对核心骨干人才建立了长效培训机制,从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双重渠
道来保证公司发展的用人需求,同时完善公司薪酬和考核激励体系,合理运用股权激
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另外,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项
目成本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