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002625龙生股份股票走势分析
 ≈≈光启技术002625≈≈(更新:22.01.25)
[2022-01-25]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签订19.87亿元某大型复杂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供货合同
    ■上海证券报
   光启技术公告,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光启尖端于2022年1月24日与客户A签署《采购商务合同》,将向客户A提供某大型复杂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合同含税金额为198,695.44万元,合同履行期限为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 

[2022-01-07] 光启技术(002625):深圳证监局就公司治理不规范等问题责令光启技术采取改正措施
    ■证券时报
   深圳证监局就公司治理不规范、募集资金管理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准确等问题责令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取改正措施。 

[2021-12-08] 光启技术(002625):鲲鹏资本拟入股光启技术
    ■证券时报
   据光启技术12月7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引入外部投资者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或其关联公司。据悉,鲲鹏资本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和助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而设立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以基金运作、战略并购、股权投资为主要路径,以多渠道融资募资为手段,布局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 

[2021-12-06]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
    ■证券时报
   光启技术(002625)12月6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西藏映邦及其一致行动人光启空间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463.7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2021-10-18]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 坚持自主研发 第三代超材料产品预计年底量产
    ■中国证券报
   日前,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光启技术现场展示了应用于尖端航空装备、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等领域的相关超材料结构件,受到业界关注。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凭借多年持续不断的基础研究投入,公司如今已构建了超材料生产工艺制造全链条能力,打通了研究、设计、测试、批产各个环节,公司基于第三代超材料技术的结构件产品预计于今年底实现量产。 
      新一代超材料将实现量产 
      “超材料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主流技术之一,从最开始大家对它的陌生、质疑,到现在万花齐放,各大研究机构、尖端装备企业等都开始针对超材料技术进行各个领域的研究。”刘若鹏表示,从最初只能展示超材料原理,到如今超材料大规模生产制造以及采用超材料技术新型尖端装备的集体亮相,每一届中国航展上都能明显感受到超材料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 
      “在尖端装备领域,超材料已成为当前的主流技术之一。”刘若鹏介绍,公司的超材料是通过人造微纳结构进行有序的排列创造出来的人工合成物质。同时,公司产品中融合了超级计算、集成电路制造、微纳加工、功能材料、装备结构、增材制造、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射频等领域的技术,通过吸收、透射、偏折等多种技术手段利用整个产品空间实现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电磁性能。目前,公司超材料结构产品已经大量应用于我国航空与海洋装备中。 
      记者了解到,光启技术在超材料领域的产业化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也曾历经波折。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刘若鹏作为海归科学家和团队成员在深圳创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开始了在超材料技术这一“无人区”进行探索实践。十年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光启技术终于将超材料技术由实验室研究逐渐推进至产业化应用。 
      刘若鹏告诉记者,光启技术银星基地在2020年完成产能扩建,今年3月光启709基地一期已正式投产,标志着公司在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已形成大规模、批量化的超材料产品生产制造能力。今年,光启技术超材料技术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不仅其709超材料基地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40000公斤超材料产品,而且基于第三代超材料技术的结构件产品也将于今年底实现量产。 
      确立新业务赛道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光启技术登陆资本市场的时间并不长。2017年年中,光启技术通过“借壳”汽配企业龙生股份的方式实现重组上市。因此,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光启技术一度被划分为传统汽车产业链公司。 
      随着光启技术近年来在超材料领域实现规模化量产,公司的业务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记者注意到,自去年开始,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先后与客户签订12亿元订单需求,并收到17000公斤超大型复杂航空结构件投产通知。据统计,截至目前,光启技术已经公告落地的合同订单金额超过5.8亿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今年上半年,光启技术超材料批产业务实现收入约1.4亿元,同比增长13.8%;研制业务实现收入2102.85万元,同比增长33.57%。整体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在收入占比近六成。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已经从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转型成为超材料尖端装备的研制与生产。”刘若鹏表示,随着超材料业务实现规模化量产,公司将把超材料作为核心赛道,超材料在未来公司业务结构中将处于主导地位。 
      今年6月,随着业务结构的变化,光启技术被正式纳入中证军工指数。在刘若鹏看来,将超材料应用于军工领域是公司业务逐渐成熟的一个开端,现阶段公司的发展重点还是集中火力把握市场机遇,实现整个超材料规模化生产,预计3年后光启技术会启动下一个阶段——拓展超材料的应用领域,尝试与不同的行业和市场相结合。 
      坚持自主研发创新 
      刘若鹏介绍,成立至今,光启技术凭借多年持续不断的基础研究投入,具备了超材料生产工艺制造全链条能力。不仅将超材料产业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之间无缝连接,还将超材料技术应用于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等尖端装备的产品设计、制造与交付。 
      截至今年上半年,光启技术累计申请专利5851件,获得授权专利3630件。在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实现了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此外,光启领衔起草并发布了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 
      记者了解到,凭借在超材料领域的突出表现,光启技术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也在发挥重要作用。早在2011年,科技部便依托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做基础研究、光启技术为产业化应用单位,建立了我国首个以超材料技术为研究对象和应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过长期的科研攻关,光启技术的科研团队在四年前成功将超材料技术应用在尖端装备,量产成品率由早期的不足50%提升到如今的95%左右,不断提升我国尖端装备的性能。”刘若鹏介绍,超材料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后,性能也大幅提升,基本实现了每24个月跨一代的研发节奏。 
      刘若鹏透露,光启还在抓紧建设第四代超材料的制造和生产能力,预计明年基于第四代超材料技术的样机完成试制,争取2023年实现采用第四代超材料技术的结构件转入批产阶段。 

[2021-10-07]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携超材料结构件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航展
    ■中国证券报
   日前,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上,光启技术现场展示了应用于尖端航空装备、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等领域的宽频带、高强度、高透波、轻量化的超高性能电磁超材料结构件,吸引了大批专业观众参观。 
      “从最初只能展示超材料原理,到上一届展示超材料批产,到这一届超材料大规模生产制造以及采用超材料技术新型尖端装备的集体亮相,在每一届中国航展上,都能明显地感受到超材料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在中国航展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刘若鹏介绍,自成立至今,光启技术凭借多年持续不断地基础研究投入,完成了超材料生产工艺制造全链条能力。不仅将超材料产业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之间无缝连接,实现了从研究、设计、 测试、批产各个环节,跨越了最艰难的实验室前沿科学研究到?程化技术体系构建的鸿沟,并将超材料技术应用于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等尖端装备的产品设计、制造与交付。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短短十几年时间,光启技术在超材料领域已经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截至2021年上半年,光启技术累计申请专利5851件、获得授权专利3630件。在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实现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此外,光启技术领衔起草并发布了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奠定了我国在超材料技术研究和标准转化的国际领先地位。 
      光启技术方面表示,今年光启超材料技术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目前公司不仅有709超材料基地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40000公斤超材料产品,而且基于第三代超材料技术的结构件产品也将于今年底实现量产。 

[2021-08-23] 光启技术(002625):业绩符合预期,看好下半年超材料拐点确认-中期点评
    ■东北证券
    投资事件
    8月22日,光启技术发布2021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21.48%;实现归母净利润9216.17万元,同比增长30.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932.72万元,同比增长44.99%。
    点评:
    超材料业务逐渐放量高毛利产品提升公司盈利水平。超材料业务实现收入16,084.09万元,同比增长16.05%。其中超材料批产业务实现收入13,981.24万元,同比增长13.80%;研制业务实现收入2,102.85万元,同比增长33.57%。超材料业务收入主要为公司银星基地贡献,整体增长情况符合预期。上半年公司经营亮点体现在产品毛利上,超材料业务毛利率达65.82%,同比增长其中公司核心产品超材料产品毛利率高达68.55%,同比增长67.46%,超材料业务毛利率持续大幅提升带动企业净利润快速增长,也有力验证了超材料产品的核心战略价值以及创新溢价能力。
    产能有序扩张,看好下半年超材料业绩拐点确认。公司上半年业绩整体符合预期,顺德709基地投产顺利,部分订单因为价格未明确(17吨订单)没有确认为收入,为下半年业绩增长带来一定弹性增量。随着公司(8+40)吨产能体系逐渐构成,将有效匹配我国尖端机型放量节奏,带来公司持续业绩增长。基于军工下游高景气度,预计公司48吨产能仍无法满足主战装备放量需求,整体供需结构处于紧平衡状态。此外,公司超材料技术迭代稳步推进,看好由材料端向结构件等更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延申。根据公司以往季度业绩表现,较大比例业务收入将在四季度确认,对于全年业绩目标完成情况维持乐观态度。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11.44、22.99、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7.04、12.84亿元,PE154.62/74.68/40.92X,归母利润三年复合增长接近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扩张受阻、军工订单波动、军品价格下降、技术迭代

[2021-08-18]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子公司与客户C、客户A签订了合计5949万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上海证券报
   光启技术18日早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下属子公司光启尖端技术的通知,光启尖端与客户C、客户A分别签订了4422万元和1527.24万元的超材料产品的批产合同,两者合计5949.24万元。上述订单不在《关于公司收到客户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货需求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150)的超过12亿元的订货需求范围内,属于新增的订单。客户C、客户A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本次签订的合同为公司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取得的持续性批量订单,产品价格已经在合同中明确,对公司今年及以后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021-06-21]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子公司将向客户交付3.75亿元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
    ■上海证券报
   光启技术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光启尖端于近日收到客户D的投产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光启尖端将向客户D交付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金额37,459.5万元。上述投产通知在公司已披露的12亿元订货需求范围内,属于已明确价格的部分。 

[2021-06-09] 光启技术(002625):获核心军工客户订单认可,业绩迎来爆发拐点-公司动态报告
    ■东北证券
    超材料作为21世纪军工领域硬核科技,军事应用能力突出。超材料是一种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主要通过在多种物理结构上的设计来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获得超常的材料功能。目前主要作为隐身材料广泛应用在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电子通信系统、单兵Al装备等多个尖端装备领域。核心装备国产化浪潮下,我国与美国在超材料产业化领域齐头并进,光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打破了国外高端电磁材料的垄断,部分产品优异性能使得我国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高技术壁垒获得核心军工客户认可,尖端装备大规模应用在即。截至2020年12月,光启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授权已达2000余件,在全球超材料竞争格局中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多年的研发积累,推动公司产品快速迭代,从2017年第一代超材料技术产品在我国航空装备应用以来,超材料技术以每24个月为一个周期迭代,第二代产品已经实现批产,第三代产品以研制阶段为主,预计为公司产品带来更广阅应用空间。此外,超材料产品的特殊性能已经取得各大军种和军工企业的认可,光启的军工客户种类和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仅在2020年12月下旬光启的公告中就分别增加了成都B客户和C客户,沈阳的某客户,以及南昌的某客户投产通知。
    在手订单饱满,产能有序扩张,公司业绩有望迎来爆发拐点。公司与某客户达成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供货合作,其中已明确供货价格的产品供货金额超12亿元,另外还包括未明确价格部分的产品。此外,公司某大型复杂超材料构件产品收到成都某客户投产通知,将向客户交付总计约17,000公斤的航空超材料产品。公司产能有序扩张,顺德基地40吨产能已于2021年上半年正式投产,随着(8+40)吨产能体系逐渐构成,公司业绩将迎来爆发拐点。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11.44、22.99、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7.04、12.84亿元.PE112.69/54.64/30.05X,归母利润三年复合增长接近100%,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受阻、军工订单波动、军品价格下降、技术迭代

[2021-05-14]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年内将有十余项超材料产品转批产 预计全年营收破10亿元
    ■中国证券报
   日前,光启技术(002625.SZ)召开202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总经理赵治亚就投资者关心的超材料产量及产能释放、订单状态、研发投入、市场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赵治亚透露,公司目前有在研产品近百项,且年内将会有十余项产品转批产,公司2020年年报中提到“预计2021营收10亿元和净利3.1亿元”的业绩目标是非常保守的测算。 
      2020年度和今年一季度,在超材料业务的推动下,光启技术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双增长,年度净利润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光启技术超材料产品逐渐实现规模化量产,相关业务增长明显。其2020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超材料业务营收占比由2018年的28.93%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64.11%,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业绩说明会上,光启技术透露,为了应对超材料订单大幅增长,光启在去年5月对担负研发试制任务的银星基地进行扩产,去年底已经达到8000公斤满产超负荷状态。今年3月担负批产交付任务的709基地投产,当前已经实现了工程化批量生产,年内预计生产2万公斤的超材料,两年内达到满产状态。如果按照当前超材料每公斤价格3至9万元计算,今年仅709基地2万公斤超材料收入就可以达到6至18亿元,已大幅超越去年超材料4.08亿元整体营业收入。 
      而对于年报中“预计2021营收10亿元和净利3.1亿元”的业绩目标,赵治亚也表示, “2021年的年度利润主要是根据公司的客户订货需求及研制任务投入情况进行的合理测算。公司对于完成年度业绩目标非常有信心,且是非常保守的测算。” 
      据悉,与大多数企业的传统研发投入不同,光启技术所有的新型超材料产品均没有现成的产品可以参考复制,都需要通过定制研发达到批产。公告显示,光启技术去年利用客户拨付的研制经费以及自有资金开展定制化产品开发以及底层技术研究工作,合计投入金额1.74亿元,相比同口径下2019年的1.27亿元增幅达37.12%。该研发高投入也为超材料成果转化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尤其是超材料技术的更新与迭代。据赵治亚透露,今年的业务预测中已包含第三代技术产品应用的场景需求,并逐步替代第二代产品。此外,超材料产品已有民用市场的应用,主要领域包括智能设备、电子及通信领域。 

[2021-05-06]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子公司签订航空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上海证券报
   光启技术5月6日早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下属子公司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光启尖端”)的通知,光启尖端与客户A签订了4,484.51万元的超材料产品的批产合同。 
      光启技术表示,本次签订的合同为公司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等产品取得的持续性批量订单,产品价格已经在订货需求中明确,预计于今年底执行完毕,对公司今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将持续增强超材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2021-04-30] 光启技术(002625):超材料业务前景广阔 光启技术核心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证券报
   由于超材料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光启技术业绩持续攀升。日前,公司发布的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6.37亿元,同比增长32.25%;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41.90%。一季度实现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16.13%;净利润2722万元,同比增长11.51%。 
      据了解,光启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主营业务已从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成功转型成为超材料业务的研制与生产。资料显示,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具有很大的设计灵活度,在新型物理器件、天线系统、尖端装备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数据显示,光启技术超材料产品竞争优势凸显,作为全球范围内超材料领域领军的研发生产企业,继续保持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并展现了持续性、规模化发展的能力。2020年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增长86.09%,占合并营业收入的比例从45.56%大幅增长到64.11%;同时,公司在研发上投入达到1.74亿元,同比增幅达37.12%。 
      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收入主要由研发和批产两部分组成,研发方面,实现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136.76%;在批产交付方面,新增一项产品由研发转入批产,实现超材料产品批产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5.55%。 
      从具体的订单上来看,去年开始,光启技术不断收到大客户订单。2020年收到成都客户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货需求,前期已明确供货价格的产品在订货需求中涉及的供货金额超过12亿元;与沈阳某客户签订了4108万元的研制合同,并且收到了南昌某客户投产通知,金额3960万元,两者合计8068万元。 
      随着下游应用市场领域的业务持续扩大,光启技术超材料产能也随之增加。据悉,光启技术新建的709基地是中国新一代超材料基地,集生产、检测、测试、仓储为一体的整体园区。709基地于2021年3月18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产,光启技术表示,709基地正式投产后,可年产40000公斤超材料产品,预计会在未来两年内达到满产状态,为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及后续大规模超材料业务订单的有序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公司产能瓶颈有望得到进?步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光启技术构建了未来长久稳固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拥有着全球最多的超材料技术专利,其中光启技术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截至2020年12月,公司以及关联主体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授权已达2000余件。 

[2021-04-28]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2020年净利同比增长41.9% 超材料跃居核心业务
    ■中国证券报
   日前,光启技术(002625)发布2020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3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增长41.90%;扣非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50.82%。报告显示,受益于聚焦核心尖端装备领域,过去三年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大幅增长,业务营收占比由2018年的28.93%猛增至2020年的64.11%,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公告显示,从去年开始,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进入爆发期。公司先后与沈阳、成都、南昌等地重要客户签订大型航空超材料结构研制和批产订单,其中“基于超材料的先进多功能机载产品独家研制任务协议等相关协议”、12亿订单需求以及17000公斤超大型复杂超材料结构件的订单,加速推动了光启技术的业绩上涨。此外,光启技术更是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连续进入了两家新增客户的合格供方名录,成为重要客户的金牌供应商。 
      报告显示,在国家战略转型以及我国尖端装备升级换代的驱动下,光启技术作为全球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领军的研发生产企业,公司迎来了市场需求的集中爆发。2020年度,超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增长86.09%,创下历史新高,占合并营业收入的比例从45.56%大幅增长到64.11%。报告期内,公司申报专利182项(其中发明110项),获得授权99项。 
      在产能扩张方面,今年3月份,全国最大的超材料研发、生产、制造、测试基地——光启技术709基地正式投入生产,预计会在未来两年内达到满产状态。届时,709基地可实现年产能达6000件复合超材料制品,约合每年40000公斤。此外,光启超材料设计超算中心也已经于报告期内完成扩容,峰值计算能力达到4200万亿次每秒。更强的“算力”意味着光启技术可以实现更多复杂材料、更大尺寸、宽频带、全方位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件的性能仿真,将为超材料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研发保障。 

[2021-03-18]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顺德产业基地项目正式投产 可年产40000公斤超材料产品
    ■证券时报
   光启技术(002625)3月18日晚公告,公司顺德产业基地项目(简称“709基地”)一期已于3月18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产。709基地一期正式投产后,可年产40000公斤超材料产品,使公司在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形成大规模、批量化的超材料产品生产制造能力,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为公司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021-03-06] 光启技术(002625):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 坚持源头创新和底层研究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上海证券报
   “‘十四五’期间,我认为要从国家层面调动和统筹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力量,去支撑科技创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是一位“80后”的科技达人,带领光启技术在超材料领域走到了全球最前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时期,科技自立、科技创新是主旋律,也是一个核心任务。 
      “作为科技创新型组织,光启技术十年来一直专注于源头创新和底层基础科学研究,将超材料从实验室研究推进至产业化应用,将超材料技术大规模应用在我国尖端装备领域。”刘若鹏说,目前,光启在超材料领域已经发展为国内的领军企业,“十四五”时期,光启将继续加大对于底层基础科学的研究,深耕超材料技术领域,不断实现超材料技术的更新与迭代,以及更多的“从0到1”的突破。 
      2020年,是光启成立十周年。刘若鹏告诉记者,2020年也是光启超材料在我国尖端装备领域大规模、全面应用的关键时期。光启超材料得到了尖端装备客户的广泛认可,其研制和批产订单数量明显增加,目前,公司超材料的制造任务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量,现有生产基地处于满产能工作状态。今年春节期间,公司也在加班加点地赶工期、抢进度,以保证公司研制和批产订单如期交付。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刘若鹏已开始谋划光启技术未来十年发展之路。“今年,是光启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也是超材料升级换代进程的重要时间节点——第三代超材料将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刘若鹏说,作为全国最大的超材料基地,光启709基地今年将正式投产,也将面临“首战即决战”的生产压力。 
      有压力,就有动力。刘若鹏告诉记者,今年光启面临由技术研发、小批量交付转变成为大规模制造交付的压力,所以要敢于挑战,敢于突破自己的极限。光启更要积极转变思想,通过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争取在性能、指标、规模上全面赶超竞争对手。 
      展望未来,刘若鹏表示,光启技术仍将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源头创新和底层基础科学研究,持续进行超材料技术的创新与迭代。 
      “目前,光启已经在做第四代超材料的基础研究工作,为实现第四代超材料大规模量产做准备。”刘若鹏透露。 

[2021-03-05] 光启技术(002625):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 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 尖端科技可步入“南泥湾”
    ■证券时报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光启技术(002625)董事长刘若鹏集中调研发现,深圳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模式极具特色,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将提出“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的建议,挑战世界科技前沿课题。 
      另外,刘若鹏还建议保障中国市场公平贸易的环境,为科技创新营造公平稳定的“土壤” 
      深圳应组建 
      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 
      深圳作为国家第四个批复的国家综合科学创新中心,分别依托华为、中兴、光启、华大基因和中广核五家企业建设了五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若鹏向记者介绍,从运营模式上看,深圳仅有的五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是按照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模式运营,以产业为依托的独立实验室,研发面向重大基础科学和关键核心技术。这些研究不仅影响国家在通信、互联网、国防,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还会影响这些重大领域的行业发展。 
      因此,刘若鹏建议:一、深圳应该先行先试,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并向全国总结推广“贝尔实验室”群的创新模式,挑战世界科技前沿课题;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增强国家在前沿技术领域的人才梯队力量;三、推广深圳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四、设立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定向资助项目,给予大型科学装置在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政策及资金支持,以支撑大型科研装置顺利搭建和运行,为上下游领域内研究机构、企业共享。 
      在人才培养方面,刘若鹏表示,应鼓励企业培养“内生性人才”,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专业领域培养博士人才,并以产业平台为基础形成一套完整的科教体系,满足国家不断提升的人才需求。此外,刘若鹏还建议,深圳应在国防科技领域拥有大型的科研平台和设施平台,加强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例如新材料制造技术、最前沿的半导体技术等。 
      尖端科技 
      步入“南泥湾” 
      2020年,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将光启技术在内的数十家中国公司和机构列入美国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刘若鹏告诉记者,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是借“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为理由,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动用国家力量,排挤、限制和打压美国企业竞争对手。 
      因此,刘若鹏建议,加强对外企在国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结合中国“不可靠实体名单”,加大对外企“双标”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保障中国市场公平贸易的环境,为科技创新营造公平稳定的“土壤”。另一方面,面对美国制裁,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重大战略性产业,尖端科技企业应该进入“南泥湾”模式,通过自力更生来丰衣足食,没有其它选择。 
      刘若鹏认为,作为新兴基础学科领域,超材料已经延伸到底层材料级,每个环节应自主创新,避免美国制裁带来的风险。据悉,2020年,光启技术交付的超材料成品率已达到了97.7%,第二代超材料也基本覆盖了国内重要的尖端装备,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超材料技术已从新技术引入发展成为主流技术。 
      进入2021年,光启技术超材料产品将迎来大批量的制造与交付,全年所需要制造的超材料量将超过光启技术过去11年的总和,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另外,光启技术今年还要实现第三代超材料技术规模量产,第四代超材料技术也已进入紧张的研制过程中。 
      超材料的应用已经形成了“万花齐放”的局面。去年上半年,光启科技超材料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比已经超过60%,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已从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转型成为超材料尖端装备的研制与生产。 
      日前,光启科技还推出了《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覆盖超材料业务板块任职的核心骨干人员。刘若鹏表示,随着主营业务的转变,公司股东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机构投资者增加速度较快,由于超材料领域涉及到重大国家战略和核心装备,公司已引入相关方面的股东进来,未来还将会推出更多的激励计划。 

[2021-02-09]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持股比例变动达1%
    ■上海证券报
   光启技术2月9日早间公告,公司于2月8日收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提前完成的通知函》。截至2021年2月8日,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公司曾于2020年12月26日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预披露公告》(公告编号:2020-168),公司控股股东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藏映邦”,已更名为“西藏映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光启空间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减持期间为该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且在任意连续九十个自然日内,集中竞价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1%。 
      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的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2021-02-04]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子公司收到航空超材料产品投产通知
    ■上海证券报
   光启技术2月4日午间公告称,公司收到了子公司光启尖端的通知,就某大型复杂超材料构件产品,光启尖端于近日顺利通过了成都某客户的验收,并收到了投产通知,将向客户交付总计约17000公斤的航空超材料产品。 
      光启技术表示,后续公司将与客户开展价格谈判,按照投产通知的内容陆续签订具体交易协议。预计上述事项对公司2021年以及后续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已根据客户要求完成生产能力,包括生产组织、设备实施、人才保障、能源动力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后续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完成产品交付工作。 

[2021-01-13]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产品应用自主可控 未受到美国将光启集团列入实体清单影响
    ■证券时报
   光启技术(002625)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所有产品和技术均属自主研究研发,并具备自行生产原材料的能力,产品应用自主可控。目前公司未受到美国将光启集团列入实体清单影响。 

[2021-01-03] 光启技术(002625):709基地项目有序推进 光启技术产能全面升级加速
    ■中国证券报
   记者从光启技术获悉,日前,光启技术709基地进行关键设备最终调试,为全面投产做最后热身。709基地作为新一代超材料基地,从立项之初就备受关注。该项目从2020年7月份项目封顶,到2020年10月份试投产,再到如今即将全面投产,让外界再次见证“光启速度”。 
      作为超材料龙头企业,2020年以来,光启技术一直处于订单追着生产跑的状态。公开资料显示,此次709基地年产能为40000公斤超材料,叠加深圳银星基地8000公斤的年产能,公司将拥有年产能48000公斤的超材料生产实力。 
      光启技术介绍,709基地是新一代超材料制作基地,集生产、检测、测试、仓储为一体的整体园区,总投资14.9亿元,年产能为1000件/年,可实现超材料设计、计算、制造、检测的全链条系统,并能完成复杂的曲面形状的航空结构件设计,其单一产品全流程将涉及2000余道复杂工序和300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随着该全产业链条的逐步完善,未来产能还将继续增加至 80000公斤/年。 
      光启技术表示,目前公司超材料不仅广泛应用在我国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电子通信系统、单兵AI装备等多个尖端装备领域,而且今年也是光启技术超材料进入大规模和全面应用的关键期。同时,订单暴增也让光启技术倍感压力,产能扩张工作快马加鞭往前赶。2020年5月份深圳银星基地顺利完成扩产后便立马以满产状态迎战市场需求,2020年7月份709基地完成封顶工作,2020年10月份全套设备陆续进场并进行局部的调试生产,紧接着2020年12月份对关键设备进行最终调试以备全面投产,紧锣密鼓稳扎稳打的往前推进。 
      据悉,超材料作为国际上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战略性技术,目前国际上开展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落地的成果却寥寥无几。而光启技术目前已经拥有3411件授权专利,并且经美国制造业前瞻联盟、英国专利局对比分析,已经证实光启超材料专利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一。 
      光启技术表示,2020年是公司在超材料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也是超材料大规模、全面应用我国尖端装备的关键时期。如今,随着709基地如期进展以及超材料批产订单持续性释放,光启技术也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加速跑”。 

[2020-12-31]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709基地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上海证券报
   记者昨日了解到,光启技术709基地目前正在为全面投产做准备,进行关键设备的最终调试。该基地拥有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科研及产业化全链条的能力,每年可以新增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40000公斤产能。 
      据了解,光启技术709基地是我国新一代超材料制作基地,集生产、检测、测试、仓储为一体的整体园区,总投资14.9亿元,年产能为1000件,可实现超材料设计、计算、制造、检测的全链条系统,并能完成复杂的曲面形状的航空结构件设计,其单一产品全流程将涉及2000余道复杂工序和300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随着该全产业链条的逐步完善,未来年产能还将继续增加至80000公斤。 
      对于当前的超材料订单进展情况,光启技术回应称,公司已于前期披露了收到客户订货需求的公告,其中第一批产品价值超过12亿元。 
      从公开披露数据看,此次709基地年产能为40000公斤超材料,加上深圳银星基地8000公斤的年产能,公司将拥有年产能48000公斤的超材料生产实力,可为公司下一年的订单提供有效保障。 
      记者了解到,公司紧锣密鼓稳扎稳打地推进该项目,是为了赶在2020年结束前向外界兑现“年底投产”的承诺。5月份,光启技术深圳银星基地顺利完成扩产后,便立马以满产状态迎战市场需求。7月份,709基地完成封顶工作;10月份,全套设备陆续进场并进行局部的调试生产;12月份,对关键设备进行最终调试以备全面投产。 
      据介绍,超材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战略性技术,目前国际上开展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落地的成果却不多见。目前,光启技术已经拥有3411件授权专利,经对比分析,光启超材料的专利申请量排名居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光启技术在历时4年自主研发后,高性能电磁材料“白起”系列实现批量生产,一举打破了国外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封锁,成功将“白起”系列应用在我国尖端装备领域。 
      光启技术表示,2020年是光启技术在超材料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随着709基地如期投产以及2021年超材料批产订单的持续性释放,光启技术将迎来新一轮加速跑。 

[2020-12-30]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签订航空超材料产品研制合同及收到客户投产通知
    ■上海证券报
   光启技术公告,2020年12月29日,公司收到下属子公司光启尖端的通知,光启尖端近日分别与沈阳某客户签订了4,108万元的研制合同,并且收到了南昌某客户的投产通知,金额3,960万元,两者合计8,068万元。上述订单不在公司已披露的超过12亿元订货需求范围内,属于新增的业务订单。 

[2020-12-29]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709基地当前正为全面投产做准备
    ■证券时报
   光启技术(002625)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709基地是新一代超材料的大规模制造基地,集研发、制造、检测为一体,建成后公司将拥有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科研及产业化全链条的能力,每年可以新增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40000公斤产能。709基地在7月份封顶后,当前正为全面投产做准备,进行关键设备的最终调试,即将投产。 

[2020-12-18]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子公司进入某重要客户合格供方名录
    ■上海证券报
   光启技术18日早间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下属子公司光启尖端的通知,光启尖端于2020年12月17日进入了成都某另一重要客户B的合格供方名录,可以为该客户提供研制服务,研制完成后可进行产品的批产交付。本次进入该重要客户的合格供方名录,标志着越来越多的尖端装备领域的客户高度认可了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公司超材料业务在尖端装备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有力证明,预计会对公司后续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为公司继续开拓尖端装备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2020-12-08]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签订8785.92万元超材料批产合同
    ■中国证券报
   日前,光启技术发布公告称,客户B就12亿元订单需求中第二件产品与子公司光启尖端签订批产合同。合同约定,光启将向客户提供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合同总金额为8785.92万元。公告还指出,本次签订的合同为公司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等产品取得的持续性批量订单,产品价格已经在订货需求中明确,合同金额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超材料业务营业收入的40.07%,预计对公司 2020-2021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这已经是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光启技术落地的第二个批产合同。之前的11月30日,公司公告称,客户A就一件产品的近期需求与光启尖端签订批产合同,合同总金额为6192万元。本次签订的合同为公司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等产品取得的持续性批量订单,产品价格已经在订货需求中明确,合同金额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超材料业务营业收入的28.24%,预计对公司2020-2021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将持续增强超材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光启技术先后拿下多个超材料研制和批产订单,不仅实现了超材料结构件在新一代航空尖端装备领域的大规模、全面应用,而且上述12亿元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单的陆续批产,有望对公司业绩带来显著提升。三季报显示,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93.80%,已成为公司当前的核心业务。此外,光启技术预计2020年净利润将达1.55亿元-2.01亿元。 

[2020-12-01]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12亿元订单首个批产合同正式落地
    ■中国证券报
  在12亿元订单需求发布后,光启技术的首个批产合同正式落地。11月30日晚间,光启技术公告称,根据公司于11月5日发布的《关于公司收到客户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货需求的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光启尖端收到了客户A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货需求,其中已明确供货价格的产品总金额超过12亿元,未明确供货价格的产品总金额将根据双方价格谈判结果及产品的交付需求确定。根据上述订货需求,近日,客户A就上述需求中一件产品的近期需求与光启尖端签订批产合同,合同总金额为6192万元。   
   公告称,本次签订的合同为公司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等产品取得的持续性批量订单,产品价格已经在订货需求中明确,合同金额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超材料业 务营业收入的28.24%,预计对公司2020-2021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将持续增强超材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光启技术先后拿下多个超材料研制和批产订单,不仅实现了超材料结构件在新一代航空尖端装备领域的大规模、全面应用,而且上述12亿元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单的陆续批产,有望对公司业绩带来显著提升。   
   三季报显示,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93.80%,已成为公司当前的核心业务。此外,光启技术预计2020年净利润将达1.55亿元-2.01亿元。   

[2020-11-27]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跻身2020胡润中国民企500强
    ■中国证券报
   在11月25日发布的“2020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榜单上,光启技术首次上榜,排名第227位。 
      据悉,这是胡润研究院第二次发布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榜单。从分布上来看,广东以111家上榜企业数量位列第一,且有一半500强企业集中在北上深杭四个城市。其中,深圳有59家企业入榜,其中新进企业13家,光启技术位列第五。 
      据介绍,光启技术于2010年在深圳成立,专注于超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化体系技术的建立。短短几年时间,光启将超材料技术由“实验室研究”推进至“产业化应用”,将超材料应用于我国尖端装备的产品设计、制造与交付。 
      今年是光启技术在超材料领域由源头创新到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光启技术相继拿下多个重要客户的新型超材料航空订单,实现了超材料在尖端装备领域大规模、全面应用的突破。 

[2020-11-11] 光启技术(002625):光启技术拿下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大单
    ■中国证券报
   日前,光启技术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下属子公司光启尖端的通知,光启尖端收到客户A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货需求,其中前期已明确供货价格的产品在订货需求中涉及的供货金额超过人民币12亿元,未明确部分的产品价值将根据产品的研制交付周期,双方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确定。 
      公告称,后续双方将按照订货需求的内容陆续签订具体交易协议。上述事项对公司2020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并对公司未来五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光启尖端已根据客户要求完成生产能力,包括生产组织、设备实施、人才保障、能源动力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后续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完成产品交付工作。 
      实际上,在去年的高交会上,光启技术就对外亮相了超材料技术在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等八大尖端装备领域的应用及成品结构件,并对外表示公司已经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而随着光启技术在8大尖端装备领域走完“预研—科研—型研”阶段,有望迎来订单的陆续释放。 
      业内人士指出,光启技术今年披露的订单主要以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结构件为主,而军工行业中提供整装航空尖端装备的主机厂今年以来业绩均呈现向好态势,光启技术作为下游供应商将受益于行业发展前景的确定性,业绩增长空间有望持续扩大。 
      同时,公司此前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4亿元,同比增长16.15%;实现净利1.02亿元,同比增长32.31%。报告期内,公司超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8%,占合并营收的比例从33.68%同比大增至56.2%。公司下属子公司光启尖端研制的大型复杂超材料构件产品已达到重要应用节点,将于近期进入批产交付阶段。 

[2020-11-05] 光启技术(002625):超材料产品需求旺盛光启技术获12亿元订单
    ■上海证券报
   曾被多次炒作超材料题材的光启技术,似乎迎来重大拐点。 
      11月4日晚,光启技术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下属子公司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光启尖端)的通知,其收到客户A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货需求,其中前期已明确供货价格的产品在订货需求中涉及的供货金额超12亿元,未明确部分的产品价值将根据产品的研制交付周期,双方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确定。后续双方将按照订货需求的内容陆续签订具体交易协议。 
      光启技术在今年三季报对光启尖端的进展有所透露。光启技术称,光启尖端研制的大型复杂超材料构件产品已达重要应用节点,将于近期进入批产交付阶段。该产品是我国同类大型复杂超材料构件中首个进入应用节点的,产品重量是公司目前已批产同类产品最大重量6倍以上,该单一产品明年的交付量预计达6000公斤至8000公斤,接近银星基地目前总年产能,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公司积极推进该产品相关验证工作,通过验证后公司将与客户签署正式批产合同。 
      对于此次收到客户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订货需求,光启技术表示,上述事项对公司2020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并对公司未来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已根据客户要求完成生产能力,包括生产组织、设备实施、人才保障、能源动力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后续可按照客户要求完成产品交付工作。 
      据悉,今年以来光启技术超材料业务量增长迅速。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光启技术实现营收3.24亿元,同比增长16.15%;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2.31%。其中,超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93.80%。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