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0330天通股份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天通股份600330≈≈(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包含磁性材料与部品,蓝宝石、压电晶体等晶体
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高端装备(包含晶体材料专用设备、粉体材料专用设备
、半导体显示专用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 
       1、电子材料 
       (1)磁性材料与部品 
       铁氧体软磁材料是公司最早的产品,公司行业地位较为明显。同时公司在
材料主配方的优化、关键元素的添加,预烧温度改善、粒度和粒径分布优化,低温磁
晶各向异性改善等核心技术上拥有丰富的理论储备与实践经验,是行业内高精度、异
型复杂件等高难度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领先企业。 
       由于磁性材料原材料受国外疫情、经济和国际关系形势的变化影响,加之
中国环境保护等因素,导致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品种供不应求。同时由于新能源领域
需求增长,导致原材料供需紧张,对中小型磁性材料企业构成较大的压力,使得订单
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靠拢。目前国内从事软磁材料生产的企业较多,但绝大部分厂商的
产能较低,年产大多集中在500-1000吨之间,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年产能达到上万吨。
而公司年产能达到3万吨,属于行业中的第一梯队,在工艺制备、成本控制、原材料
供应资源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抵御风险能力强,对供应链具有较大影响力。特别是
公司具备关键工艺设备的自主技术和制造技术,为材料的领先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软磁材料在无线充电及新能源、光伏发电、电动汽车、汽车智能化
、储能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增长迅速,用于无线充电的软磁材料占公司软磁材料的比重
越来越大,这部分的毛利率相对更高,未来的增长空间也越来越大。公司早在2012年
就开始积极布局研发无线充电软磁片,到目前为止已攻克30多项技术难点,成功掌握
了从工艺到量产的核心技术。产品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且公司在新品配套开发、
量产交付能力方面都具有优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5G、大型数据中心、
储能等下游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在新品立项、材料开发、产品研发、设备智能化等
方面的的速度都明显加快。预计未来高端的软磁材料的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能为客户一站式解决材料开发到产品量产的优势企业将更加受益。 
       随着新基建七大领域的兴起,以及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5
G基建、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器、光伏等行业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
点。公司磁性材料业务将继续大客户绑定战略,挖掘潜在应用领域高端产品需求,从
单纯的产品制造升级为产品联合开发、制造,深耕消费电子领域,同时重点聚焦汽车
电子、新能源发电、5G通信领域。 
       (2)蓝宝石晶体材料 
       蓝宝石行业从2015年至今通过行业间的竞争已经完成了多轮洗盘,2018年
蓝宝石材料价格曾达到一个高峰,但2019年开始受中美贸易、下游LED市场库存高企
,价格恶性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两年来蓝宝石价格一路下探。在市场行情持续低
迷的情况下,公司没有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抓住这两年时间完成了诸多技术改造工程
,稳定了400KG晶体量产,极大地提升了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公司已成
为业内技术先进并具有规模优势的材料供应商,在良率和量产能力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 
       随着下游LED行业两年多的去库存周期告终,叠加去年四季度逐渐兴起的Mi
ni LED的需求成长,蓝宝石材料的需求量和单价都在上半年迎来了快速反弹,目前蓝
宝石价格较2019年的低谷已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经过前几年行业洗牌淘汰了一部分
生产厂家,竞争格局已经逐渐清晰。2021年全球能稳定大规模量产蓝宝石的企业只剩
下四五家,而国外厂商的开工率也相对不足,预计未来订单将更进一步向国内头部企
业靠拢。 
       进入2021年以后,随着全球消费需求回暖,照明、背光、显示和新型应用
进一步扩散与提速。Mini LED的兴起,全球主要LED厂商都已相继进入Mini LED领域
,蓝宝石材料需求量将持续快速增加。从2020年Q4开始,公司所对应的Mini LED的需
求晶棒产能和销售都在快速增长。公司的晶棒及衬底片产品在国内LED主要头部企业
的占有率高,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认可。从长周期来看,当前蓝宝石材料价格尚处于
回归价值的启动期,未来在Mini LED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带动下,市场需求及价格将进
一步提升。从公司自身经营来看,目前下游客户开始向公司提出锁量及锁价的要求,
也是市场加速回暖的信号,后续随着采用Mini LED技术的电视、PAD等显示设备渗透
率的持续提升,对蓝宝石材料的需求也会持续的放量。 
       另外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健康管理类功能电子消费品和安防监控等光学
领域的兴起,众多头部品牌纷纷推出附带ECG心电图、血压、血氧、无创血糖等功能
的智能穿戴产品,逐渐带动更多的国产厂商倾向使用蓝宝石材料,预计此类订单将会
迎来增量。目前蓝宝石窗口材料在手表表镜、脱毛仪、POS机、扫描仪等产业应用渗
透率都在提升。 
       当下蓝宝石行业主要厂家在提升晶体良率的同时,不断增加晶体尺寸,从
而达到提升规模优势的目的。而公司蓝宝石材料在行业内具有规模及技术优势,公司
自主研发的400KG晶锭长晶炉已规模化稳定量产一年多,良率、稳定性都领先行业。
公司独创的C向长晶法生长出的晶体较同类产品材料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目前公司
最大的晶体可达800KG,当下还只是用于小批量生产特殊大尺寸产品。未来随着该类
产品需求的增长,公司会逐步量产800KG级晶锭。公司还将不断通过技改,提升单炉
量产能力,提高规模优势,降低单位成本。 
       (3)压电晶体材料 
       根据Yole数据,2017年至2023年,全球滤波器市场规模从80亿美元增长至2
2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9%,市场空间潜力巨大。且中美贸易争端而引发的高技术
领域封锁威胁,导致国内厂家对器件国产化的意愿骤增,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作为SA
W滤波器的基板材料的压电晶体市场持续增长,但是国产率低于5%,国产化缺口明显
,市场空间巨大。 
       公司依靠在晶体材料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大尺寸
晶体生长、晶片黑化和抛光等关键核心技术,制备出了日美同等水平的晶片,满足了
国内外客户的使用要求,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提高了国内钽酸锂
和铌酸锂晶片产业核心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 
       随着压电晶体材料国产化的不断推进,国内厂家的市场份额呈现翻倍增长
,公司秉承技术和规模优势,降本增效,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已经顺利打通国内几家
下游器件客户,形成批量供货,占据国内行业龙头地位。日韩市场也实现了小批量供
货,并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将充分把握行业技术创新发展态势和行业市场需求,立足自身优势,
做好发展规划。并通过技术引领、管理优化、效率提升,不断巩固和增强自身竞争优
势,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公司将积极把握5G商用、工业物联网和汽车电子的发展机遇,以及SAW滤波
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尽快做大做强压电晶体材料,努力发展成长为该领域国际化的
领先供应商。 
       2、高端专用装备 
       (1)晶体材料专用设备 
       公司的晶体设备主要是光伏、蓝宝石等晶体的生长设备与切磨抛加工设备
,近年来的主力是光伏设备。公司从2010年开始从事光伏单晶炉相关设备生产制造,
最初为国外厂商提供OEM服务。2015年,公司开始以自有品牌销售光伏单晶炉。公司
单晶炉的技术路线源自日本,结构先进,高端配置,自动化程度高,经过不断的技术
迭代之后,最新一代产品其性能及品质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完全满足硅片厂生产要求
。随着光伏行业投资力度大,公司光伏设备业务增长明显。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SiF160全自动硅单晶生长炉”项目入选浙江省重
点高新技术产品项目,产品技术居国内行业先进及以上水平,能匹配28寸至40寸热场
,生长8至12寸的太阳能光伏单晶硅。后段的截断、开方、倒磨设备优势较为明显,
处于行业领先位置。蓝宝石、压电晶体生长炉和研磨抛设备仅供内部配套。半导体设
备方面,公司与国内知名硅片企业的合作在进行中,前期对单晶炉进行了软件的改造
和升级,后续将结合工艺和设备优势,继续推进相关设备的国产化合作,加快研发更
可靠、更高效、更智能的单晶生长及加工设备,以满足光伏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升级
需求。 
       目前,全球光伏发电价格已在平价附近,促使光伏成为发展前景最好的新
能源形式。为达到碳中和目标,光伏装机任务重担在身。据CPIA测算,十四五期间全
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到222~287GW,较十三五期间大幅提升73%-123%。装机量的上升
带动全产业链的扩产,目前硅片厂商已公布的扩产计划已达到184GW以上。考虑光伏
平价后装机的超预期爆发、大尺寸/N型等新技术带来的产能迭代、一体化厂商及新势
力争相扩产带来的竞争性扩产加剧,预计硅片扩产量将持续走高。测算2021-2022年
扩产量将达到100、119GW。公司是产品线从生长设备延伸到下游加工设备,订单业绩
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2)粉体材料专用设备 
       公司的粉体设备主要应用于磁性材料、粉末冶金、硬质合金、陶瓷材料、
锂电池材料等领域的成型、烧结、加工等工艺端的主要设备。凭借较强的研发创新能
力和技术实力,经过多年技术创新和配套服务的升级,已与重要用户建立了长期稳定
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粉体材料专用智能设备行业中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粉末冶金行业作为机械工业中重要的基础零部件制造业之一,近年来通过
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与自主开发创新相结合,产业和技术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
态势,是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在中国制造业即将进入关
键材料与核心零部件时代之际,粉末冶金行业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将成为制造产业链
中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革新,5G通信的发展,对磁性材料、陶瓷介质材料等
粉体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长。粉体加工的质量决定了最终产品的性能,粉末成型设备和
烧结炉的生产工艺是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生产的粉体烧结炉、粉末成形压
机可精确控制粉体生坯的密度分布,得到密度一致性好、缺陷少、烧结变形小、尺寸
精度高的坯体,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产品良率。 
       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加快,性能指标稳步改善,带动相关烧结设
备的需求持续上升。2021年6月,《“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中
称,“十四五“期间规划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约26.1万辆,推动公共机构带头使用新
能源汽车,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公司孙公司湖南新
天力在多年磁性材料烧结设备研发、生产的基础上,快速切入锂电池正极烧结设备领
域,生产的钟罩炉、辊道窑烧结设备是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的核心设备,已具备较
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技术优势、客户优势、品质优
势,把握行业发展契机,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优化升级产品,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
 
       (3)半导体显示专用设备 
       经过近几年的研发投入,公司除自动化搬送设备继续保持较好的市场份额
外,OLED模组邦定机得到了较快成长。其产品的技术性能、可靠性、适用性为广大客
户所认可,市场应用从单一客户已拓展到七家以上。报告期内,公司跟紧头部客户的
合作,订单需求稳定。未来随着智能手机OLED进一步向中低端机型渗透,有望带动相
应设备订单不断增长。 
       近年来,在重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国内OLED产线布局加快,不仅
吸引平板显示业内企业加快项目投资,也吸引了非本行业企业涉足OLED领域。据调查
显示,目前2021年已上市的新款智能手机中,OLED(含AMOLED)机型数量占比超过66
%,而2020年时,OLED(含AMOLED)机型数量占比仅为51%。而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目前
均已推出OLED千元机,OLED逐步向中低端机型渗透,智能手机OLED屏幕的替代趋势明
显,进一步加速对于OLED光电显示模组材料需求的提升。 
       公司凭借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制造经验,产品质量和性能紧跟行
业发展趋势,不断稳步上升,并持续多年得到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公司与重要行业
客户之间已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行业内积累了较高的口碑,树立了较好的
品牌形象,在行业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起,公司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以材料与装备产业双
轮驱动,围绕消费电子、5G通讯、太阳能光伏、汽车电子等重点市场开展业务。报告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703.54万元,同比增长30.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22,366.98万元,同比增长5.66%,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4
,001.38万元,同比增长96.90%。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的研发与市场工作主要如下: 
       1、磁性材料围绕无线充电、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市场,不断进行技
术储备与前瞻性研究。公司多款产品通过车规级认证,批量供应车载电子市场;用于
充电桩的磁芯与磁环,凭借高稳定性、高一致性,得到较高的市场认可,产品竞争力
强。 
       2、蓝宝石晶体方面,公司小批量试制800公斤级晶锭,成功开辟了特殊大
尺寸光学产品市场。为应对2020年4季度以来的Mini-LED需求,公司积极调整产能,
快速提升6寸晶棒的生产能力,并配合下游客户进行产品验证导入。 
       3、在压电晶体方面,公司在完成6英寸产品量产的同时,积极扩充产能,
满足客户需求,拓展市场。同时在技术研发上,公司紧追日美同行的步伐,积极布局
高性滤波器用的大尺寸基板材料。 
       4、公司单晶炉产品性能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光伏晶体设备订单增长明显,
2021年上半年公司获得5家客户15GW的单晶炉订单;截开磨设备客户超过七家,订单
量超过50GW;开方机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水平。公司通过内部资源的调整,进一步扩
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铁红、钢材、机电元件等在公司产品成本中占比较大,价格波动将直接影
响公司的盈利水平。为应对新冠疫情,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
策,各类金属等大宗商品涨价将传导至公司的上游原材料,从而影响公司利润。 
       应对措施:通过完善采购平台,提升采购议价能力,对原材料设置安全库
存。同时加强产学研联动,开劈新的原材料应用。另外,与下游客户进行良性沟通,
向下游转移部分原材料上涨压力。 
       2、疫情引起的产业链及终端需求下降风险 
       目前除中国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疫情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球经济的
不确定性仍在,若全球疫情进一步加重,可能引起产业链的部分停摆,进而导致上游
供给与终端需求的同时下滑,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立足于自身产业优势,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契机
,紧紧围绕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做好战略
布局,同时牢牢把握国产替代进口的战略机遇,尽力熨平大环境对公司经营产生的波
动影响。 
       3、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公司需要具有交叉学科知识及丰富产业化经验的高
级技术人才。如果公司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公司的研发能力将
受到限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会削弱,从而对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稳定核心技术人员,保护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培养技术
骨干梯队。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同时在薪酬及奖励制度上有针对性地向技术
研发人员倾斜,保证技术人员对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主观能动
性,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4、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 
       公司近年来销售收入增长较快,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
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10亿元、27.19亿元、31.55亿元、18.37亿元。与此同时,公
司应收账款余额也快速增长,从2018年末的8.61亿元,增长至2021年上半年末的13.5
7亿元,对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一定的压力。 
       应对措施:公司应收账款的增加符合行业惯例,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
较好、商业信用良好,应收账款总体质量良好。另外,2021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中可见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7亿,同比增长30.39%,应收账款余额13.57亿,较
2020年末略有下降。针对应收账款,公司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人员、团队采
取积极的回款政策进行落实。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材料开发和客户优势 
       公司通过多年在材料领域的深耕发展,对于新材料从开发到量产有较高的
敏锐度和软硬件储备。近年来,软磁材料在无线充电领域的应用增长迅速,公司攻克
30多项技术难点,成功解决从工艺到量产的问题;蓝宝石晶体方面,公司成功小批量
试制800公斤级晶锭,开辟了特殊大尺寸光学产品市场;在压电晶体方面,公司在完
成6英寸LN产品量产的同时,紧追日美同行的步伐,积极布局高性能温度补偿型滤波
器用的8英寸晶片,以及高性能薄膜滤波器用的单晶复合晶圆的开发。 
       公司电子材料下游客户主要为行业头部客户,对于材料质量要求较高,材
料供应商需经过大量前期验证,才可进入下游厂商的供应链体系,故与下游厂商的合
作稳定性和深度较强。 
       2、材料与装备产业协同发展 
       材料研发的壁垒在于设备,设备性能的提升有赖于工艺的反馈。公司软磁
材料、蓝宝石晶体、压电晶体等电子材料的主要生产设备,由公司装备产业内部配套
保证。从而使公司可快速应对产业下游客户对产品尺寸及材料性能的多种要求,配合
迭代新品的开发并实现快速量产,同时在产业竞争中更具成本及技术优势。 
       公司通过材料制造工艺端的不断反馈,装备产业得到不断升级。公司在设
备开发时,加大了对集控技术、加工智能化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为材料制造进一步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公司上下游的联动增强,材料与装备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3、产业投资与生态圈建设 
       公司在上海设有战略投资总部、产品研发中心,在深圳设有市场开发平台
、产品研发中心,作为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前沿窗口。近年来,公司在“聚焦产业链、
打造生态圈”战略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产业调研,结合自身及行业现状进行产业投资
工作,围绕产业链,分阶段、有计划的组织实施产业的补短板、强主业工作。通过产
业投资与生态圈建设,优化和升级了公司产品结构,获取了更多的产业信息与行业人
脉,同时吸引和培育了人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4、管理优势 
       公司通过SAP系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化、数据化进程,通过大数据分析提
升了管理过程的可靠性,将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渗透到各环节各流程中。公司重
视细节把控,针对产品研发和制造的各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对过程
中发现的产品检验、客户反馈等问题进行可追溯管理。公司不断完善管控体系,不断
促进生产水平和管理绩效的提升,有效控制成本,积极增加盈利。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在做好防疫,稳定生产的同时
,不断优化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新品研发与技改工作,围绕消费电子、5G通
讯、太阳能光伏、汽车电子等重点应用市场,完成营业收入315,577.58万元,同比增
长13.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20.14万元,同比增长134.70%。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的研发与市场工作主要如下: 
       1、持续对磁性材料生产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及自动化投资,生产效率、产品
质量再上一个台阶,配合头部客户完成了无线充电用软磁材料的开发并量产交付。 
       2、700公斤级蓝宝石晶锭研制成功,开始小批量试制工作。 
       3、推出新一代SIF160光伏生长炉,产品性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12寸半导
体单晶炉软件及控制系统开发成功,在头部企业现场验证初见成效。 
       4、TN-HMD720卧式硅片磨床完成样机试制;新一代“NWSS-DS700双工位全
自动单晶开方机”获得嘉兴市级首台(套)产品称号;完成半导体倒角机样机开发,
技术储备了边缘抛光机、大尺寸减薄机;“SC140蓝宝石晶体生长炉”获得省级首台
(套)产品称号。 
       5、COF/COP、FOF/FOP绑定设备已成功量产并获得行业重要客户订单,高真
空吸附盘及机构产品(柔性OLEDFilm剥离)成功销售。 
       6、500吨大型压机试制成功,60吨伺服智能压机成功交付,16吨电动压机
开发试制,五轴数控工具周边磨床样机试制成功,粉体材料烧结炉等设备持续研发迭
代中。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5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2%;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7%。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电子材料产业 
       1、磁性材料与部品 
       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软磁材料生产地区,产能约占全球的70%以上,国
内约有250家企业从事软磁材料的研发生产,涉及软磁材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通股
份、横店东磁、领益制造、金瑞科技等。公司凭借着30多年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在某
些细分材料市场,处于领跑者地位。 
       随着电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软磁磁性材料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
功率铁氧体材料向高频、低功耗、高饱合磁通密度方向发展;高磁导率铁氧体向高初
始磁导率、宽频、宽温方向发展。 
       目前产业链对磁性材料的性能及品质要求不断提升,同时对软磁制造企业
的可持续研发能力、制程保障能力、新品开发响应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软磁材料行
业逐步向有技术优势和精细化管理优势的企业集中。应用市场对于轻、薄、短、小、
高性能、高可靠、高环境适应性的磁性元器件需求不断增加。 
       2、蓝宝石材料 
       目前全球蓝宝石行业主要厂家有天通、晶盛、MONO、蓝思、奥瑞德、恒嘉
、伯恩精工等,从产业规模及制造能力方面看,中国企业已居世界前列,长晶及加工
实力均具有领先优势。 
       目前各大长晶厂家在提升晶体良率的同时,通过不断提高晶体尺寸,从而
达到降低单位能耗,提升规模优势的目的。在相同的良率下,晶体尺寸越大,材料的
利用率就越高,边角损失也越小。 
       目前公司是全球唯一能够量产C向400公斤级别晶锭的企业。C向蓝宝石比普
通蓝宝石的利用率能提高20%,400公斤晶锭的实际使用率等同480公斤,而且支持切
割12英寸超大尺寸衬底片。 
       随着智能穿戴等消费电子产品对蓝宝石材料需求的日益增长,且Mini/Micr
oLED等新应用前景日渐明朗之下,蓝宝石材料行业有望迎来一波巨大的发展。 
       3、压电晶体材料 
       LT/LN材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适合作为智能手机滤波器的基板材料,需求
稳定,目前无被替代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需求量会平稳增长。现阶段日本企业占据全
球市场份额的90%,拥有渠道和技术优势。而在国内器件用量在全球占比不断提升及
国内新兴材料厂家不断成长的背景下,国内替代将持续加速,预计十四五期间国产化
率有望达到30%-50%。 
       普通滤波器(NormalSAW)国内厂家技术逐渐成熟,也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
,晶片尺寸从普通的4英寸LT晶片逐步转向6英寸LT晶片。 
       温度补偿型滤波器(TC-SAW)在5G通讯中用量大增,作为基板材料的LN晶
片的需求量也将快速增长,晶片尺寸将以6英寸为主,国内LN晶片具有材料成本优势
,有利于新市场的开拓。 
       目前公司已占据国内LT/LN晶体材料5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开始小批量出
口日韩市场。 
       2)高端专用装备产业 
       1、晶体材料专用设备 
       晶体材料专用设备包括晶体生长炉和成套加工设备,目前主要应用于光伏
行业和半导体硅片行业。 
       (1)光伏行业 
       全球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碳中和目标的要求将使光伏行业迎来爆发
式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我国2020年光伏新增装机48.2GW,远超市场预期
。另据CPIA测算,十四五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到222-287GW,较十三五大幅提升73%
-123%。光伏210或者182大硅片技术路线将继续拉长硅片扩产景气周期,目前大硅片
产能仍较为稀缺。下游企业的扩产必将带动上游长晶设备、硅材料加工设备需求的增
长。据不完全统计,未来3-5年存量市场有1万多台单晶长晶炉需要升级替代。 
       (2)半导体行业 
       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集中度极高,目前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企业合
计市场份额超90%。 
       中国大陆的半导体硅片企业主要生产6英寸及以下的半导体硅片,仅有少数
几家企业具有8-12英寸半导体硅片的生产能力。根据ICMtia统计,目前国内从事硅材
料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浙江金瑞泓、有研半导体、中环股份、南京国盛、上海新傲、
河北普兴、昆山中辰等。 
       成本因素驱动硅片向着大尺寸的方向发展,预计未来几年,12英寸仍将是
半导体硅片的主流。目前国内12寸大硅片仅沪硅产业旗下的上海新昇和中环股份具备
部分供应能力。在头部集中背景下,为减小硅片供应风险和硅片供需紧张时成本上升
的风险,本土晶圆厂会更有动力选择和培育多元化供应商,因此在进口替代大趋势下
国内硅片供应商仍有较好的发展机会。随着大尺寸的产能替代,将带来相应硅片设备
新一轮更新换代高峰,利好核心设备供应商。 
       2、粉体材料专用设备 
       公司粉体材料装备主要应用于磁性材料、硬质合金及刀具、陶瓷粉末和锂
电池等行业。粉体材料市场空间广阔,且有替代部分铸锻工艺的趋势,例如在汽车行
业,我国使用粉末冶金制件的占比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距离。随着粉末冶金成形工艺
、装备的提高和成熟,粉末冶金制件将会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
大。 
       2021年全球经济逐步从疫情影响中走出,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各种制
造业类的易耗品需求也在随之增加,硬质合金、CBN和陶瓷刀片中高端可转位刀片均
迎来产能扩充,可转位周边磨床的需求也随之释放。 
       预计2021年电动汽车的锂电需求量预计将达到92.2GWh(各类电动汽车产品
的单车带电量按2020年水平推算),占锂电需求总量的比重将由2020年的50.1%提升
至55.7%。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快速发展,对烧结设备市场需求的释放也会带来助
益。 
       3、显示专用设备 
       中国已成为全球新型显示设备提供的主要市场和面板产线建设最为活跃的
国家,据IHS数据,大陆LCD产能将加速扩张,2018年市场占有率达到39%,预计2023
年中国大陆产能将占全球总产能的55%。2017-2022年,中国大陆面板产能由0.76亿平
米增长至1.90亿平米,年均增速20%。从全球TFT-LCD产业格局来看,中国大陆TFT-LC
D产业正在快速崛起。随着中国高世代线的加快建设,中国大陆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
中的地位将会快速提升,未来国内高世代线平板显示将处于持续放量的过程,随着我
国液晶面板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预计显示面板专用设备受益国产替
代,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增长。在此背景下,天通吉成作为国内液晶企业中的模组段设
备制造商,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和面板行业转暖。 
       据ubiresearch预计,2020年全球柔性OLED面板的出货量预计达2.15亿片,
到2021年将增长到2.57亿片,2022年将达到3.2亿片,2023年将达到3.53亿片。同时
,据IHS的预测数据显示,至2022年,全球柔性OLED的产能格局中,国内厂商的全球
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其中,京东方的产能份额将达22%。预计OLED面板市场的快速增
长将推动OLED设备市场的增长。目前平板显示器件前段制程所需设备基本由日本、韩
国企业垄断,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国内在平板显示模组组装设
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我国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企业实现
了突破性进展,进口替代进程正在加速,国产设备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继续在电子材料和智能装备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战略引领下,坚
持发展晶体材料和关键装备、粉体材料和关键装备两条主线。同时,在内部管理上公
司将以“人才团队建设、管理创新建设、技术创新投入,激励机制保障,资源开拓有
效”为工作重点。 
       1、电子材料 
       打造一流的工厂,通过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进一步深
化大客户服务战略,通过增加前瞻性研究,与客户共享研发平台,参与客户原创性开
发,真正做到研发前移至用户,提高大客户服务水平。保持磁性材料在电源供应器市
场的行业优势,并依托新装备、新工艺,做好材料在传感器、数据处理领域的新应用
,挖掘潜在市场,做好产业整体跃迁式升级。把握战略窗口期,扩大蓝宝石、压电晶
体在长晶段的行业优势,提升整体技术能力,打造技术护城河,打通与粉体材料在声
、光、电、热、力、磁应用领域的协同发展,加大市场资源投入,与消费电子领域头
部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智能装备 
       进一步强化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实现大客户绑定、国际合作、国际市场
突破,完成品牌力的再提升。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加强研发团队
力量培养和引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以服务和价值满足客户需求。进一步优化供
应链管理,加强成本管控,培育优质的长期合作伙伴,建立协同开发机制。围绕热工
技术、研磨技术,重点发展晶体生长、切磨抛设备,成为国内新能源、半导体行业主
要设备供应商。同时完成从材料到设备到工艺的垂直一体化协作整合,为公司未来的
快速扩张奠定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三)经营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公司将把握好战略机遇期继续围绕
公司既定的发展战略,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1、磁性材料继续深耕无线充电、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市场,做好技
术储备与前瞻性研究。积极推进在传感器、薄膜材料等新应用领域的产品开发,不断
开发完善如注塑成型、特殊气隙等新制造工艺。 
       2、通过人才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人工晶体生长段的技术优势,通过技
改及再投入,降低晶体生长单位成本,提升规模优势。在后加工段加强工艺开发,优
化产能结构,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新品开发进度,适时扩大生产规模。 
       3、牢牢抓住光伏行业硅片厂扩产及原有设备升级换代的风口期,加大光伏
单晶生长炉及配套切磨抛设备的销售,做好客户服务,提升市场占有率。加速推进CC
Z长晶炉的合作研发,为产业的变革与发展,贡献设备厂商的力量。 
       4、加大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资源投入,依托公司的行业资源、人脉资源,
加强外部合作。通过自主研发并生产、投资参股引进半导体设备公司等方式,构建半
导体设备产品矩阵。 
       5、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成SAP系统建设,保障公司持续、稳定
发展。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原材料、机电元件在公司产品的成本中占比较大,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公
司的盈利水平。为应对新冠疫情,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铁、铝等大宗商品涨价将传导至公司的上游原材料,从而影响公司利润。 
       应对措施:通过进一步完善统一的采购平台,提升采购议价能力,建立快
速、高效的采购反应和决策机制,通过综合分析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利用公司行业优
势在原材料价格合理之际,进行适量储备。 
       2、人力资源风险 
       技术的不断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在多年快速发展过程
中,公司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相对稳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公司不断发展
,对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如果公司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
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甚至发生人才流失的情况,公司的研发能力将受到限制,使
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削弱,从而将对经营业绩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稳定核心技术人员,保护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培养技术
骨干梯队,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同时在薪酬及奖励制度上有针对性地向技术
研发人员倾斜,保证技术人员对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主观能动
性,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3、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 
       公司近年来销售收入增长较快,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
营业收入分别为21.79亿元、26.10亿元、27.80亿元、31.56亿元。但与此同时,公司
应收账款余额也快速增长,从2017年末的5.81亿元,增长至2020年末的13.62亿元,
对公司的现金流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应对措施:公司应收账款的增加符合行业惯例,公司主要下游客户财务状
况较好、商业信用良好,应收账款总体质量良好。公司将按照相应会计处理准则,及
时计提有关坏账准备。同时公司将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和不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合理
、可行的销售政策,强化销售回款机制考核,防范和化解应收账款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通过实施“聚焦产业链、打造生态圈”的战略举措,坚持以战略引领
发展、补短板、强长板,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专注于“材料+装备”的
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几下几点: 
       1、材料开发的快速响应能力 
       面对终端厂商越来越快的新品迭代需求,高端软磁材料市场近年来逐步衍
变为材料、器件、模组、终端产业链协同合作的格局,例如在无线充电用软磁材料的
开发中,公司积极配合终端客户快速解决可制造性类问题,将传统的加工制造升级为
服务型制造合作模式。公司在材料改善核心技术上拥有丰富的理论储备与实践经验,
是行业内高精度、异型复杂件等高难度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领先企业,可快速反馈产业
下游客户对产品尺寸及材料性能的多种要求,配合迭代新品的开发并实现快速量产。
 
       2、产品开发与持续创新能力 
       公司一贯坚持产品创新,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举措。截至2020年底,公司拥有482件电子材料及装备核心知识产权,涵盖主要产品
和生产环节,做到了技术自主可控。其中,PCT专利1件、发明专利98件,实用新型专
利339件,外观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42件,另有160件专利正在申请中。 
       公司蓝宝石材料产业化开始于2010年,最初采用CZ法生长2-4寸蓝宝石晶棒
,2012年公司独创了改良泡生法并量产70公斤级晶锭,之后经过多次技术升级,成功
实现了100公斤、130公斤、160公斤、280公斤、400公斤级晶锭量产的跨越,报告期
内,700公斤级晶锭已研制成功,开始小批量试制工作。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与改进
,公司已成为行业内最具规模优势、技术最为先进的材料供应商之一。 
       公司于2015年以自有品牌生产销售光伏单晶炉,按照“成熟一代、研制一
代、储备一代”的思路对太阳能光伏行业大尺寸、大投料量、高效单晶硅生长炉进行
提前研发及配套长晶工艺的技术储备。公司在2017年推出了SIF130单晶炉,2018年推
出SIF140单晶炉,2019年推出了SIF145单晶炉。2020年新推出的SIF160单晶炉可实现
工艺阶段全自动晶体生长、多种提速方案、线运行时间最大化、复投技术运用(副室
加料+CCZ接口)、辅助工序的自动化控制在内的多种应用。通过多年的产品创新升级
,公司在光伏单晶设备关键技术领域从追赶者成为并进者。 
       3、材料与装备产业协同发展 
       高端装备是电子材料开发制造的基础,凭借自主设计研发的生产设备,公
司打造了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清洁化的生产线,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
品质,并使公司的材料产品在竞争中具备成本价格优势。另一方面,高端装备业务的
进步也离不开公司在电子材料领域的长期深耕,二者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共同推动
公司不断前进。 
       4、管理优势 
       公司通过投资SAP、升级和重构ERP系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化进程,提升
了管理过程的可靠性,将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渗透到各流程中。同时重视细节把
控,针对产品研发和制造的各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对过程中发现的
产品检验、客户反馈的问题进行可追溯管理。完善管控体系,不断促进生产水平和管
理绩效提升,有效控制成本,积极增强盈利。公司依靠管理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推动
提升优化生产效率和管理效力。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