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300172中电环保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中电环保300172≈≈(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中电环保是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主营(3+1):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
及产业创新平台,包括:工业水处理、城镇污水及水环境治理;固废危废、污泥耦合
、餐厨垃圾处理及土壤修复;烟气及VOCs治理;高端装备及智慧环保等。为工业(包
括电力、石化、冶金、煤矿、建材等)和城镇环保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研发设
计、核心设备制造、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设施运维和项目投资(BOT、PPP)
等。近年来,经过公司团队的不断创新发展,已成功实现主营业务、行业客户及商业
模式的全面拓展及转型,具体表现为:主营业务,从水处理向水务、固危废、烟气治
理及产业创新平台的拓展转型;客户,从电力向大工业及市政领域拓展;商业模式,
从系统集成EPC向BOT、PPP投资、设施运维及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转型。形成三大业
态:智慧环保系统集成EPC、治理设施运维、创新平台运营;特色业务,包括:废水
处理零排放、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岛、污泥干化耦合处理;公司资质齐全,包括:环
境工程设计甲级、环境设施运营甲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
、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压力容器及ASME设计制造等。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及其用途 
       1、水务业务 
       公司旗下中电环保水务公司,主要从事大工业水处理和城镇水环境治理业
务: 
       在大工业水处理领域,为火电、核电、石化、冶金、煤矿等国家重点工业
客户提供从原水、脱盐水及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到零排放全过程业务,综合服务能
力突出,包括:废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零排放、脱盐水、海水淡化、凝结水精处
理等系统工程。特别是,废水处理零排放特色业务:公司通过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
水专项,成功研发“零排放”自主创新技术和集成系统,具有“节能降耗、低污染、
智能化”等优势,已在石化、煤化工、冶金、火电、电子等工业领域成功推广,有效
实现废水减排、末端处理达标、资源化回用与“零排放”。主要业务模式为EPC、EP
。 
       在城镇水环境治理领域,为城镇客户提供: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中
水回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包括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等,特别是,分布式智慧水体
净化特色业务:采用“源头截污、就地净化、集散结合、清水回补”的思路,采用自
主研发的“悬浮床”及“三相增强”生物膜反应器等核心技术,运用污水模块化装置
(CBS),在黑臭河道、泵站前池、污水汇集区域就近设置。具有“装备模块化,布
置灵活,工期短;出水品质高;可计量;智能化运行”等特点,具备智慧水务、系统
节能、资源回用等优点,为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提供保障,有效实现了智慧节能
减排、绿色资源循环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业务模式为EPC、BOT。 
       2、固危废及土壤修复业务 
       公司旗下的中电环保固废资源公司,采用专利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污泥干化
耦合处理工艺及系统设备,形成以污泥干化耦合处理技术为核心,餐厨垃圾处理、油
泥处理、危险废物处置、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垃圾焚烧发电、农林废弃物发电、生物
质耦合发电等相互交融的业务发展模式。 
       污泥干化耦合处理特色业务: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污泥干化耦合处理核心
技术产品(获评国家“一带一路”百强环保技术)、系统工艺及商业模式,联合央企
华润电力、宝武集团、粤电集团及产泥单位等,顺应十四五规划“污泥集中焚烧无害
化处理”要求,为城镇和工业客户提供污泥处理系统解决方案。利用电厂余热对污泥
干化处理,再最终与电厂燃煤耦合发电,是一种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有效利
用燃煤电厂富余产能、低品质蒸汽、烟气治理等系统,达到节能控煤、干泥热值利用
、超净排放,以及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规模化处置,
解决了城镇污泥围城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
一。目前公司污泥设计处理总规模近300万吨/年,经核算,每年可对应减排约10万吨
二氧化碳,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放,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做出贡
献。主要业务模式为EPC、BOT、PPP。 
       餐厨垃圾处理:餐厨垃圾经过预处理后,进行三相分离,其中分拣出的粗
固渣外运焚烧,油脂外售,液相和分离出的有机质固相混合后进入厌氧发酵系统生产
沼气,沼气处理后进行利用,沼渣沼液经固液分离后,固渣外运焚烧,沼液进入渗滤
液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主要业务模式为EPC、BOT、PPP。 
       危险废物处置:通过稳定固化法、化学法等预处理方法,对危险废物中的
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改性,达到无害化程度后通过锅炉、水泥窑或专用焚烧炉安全焚烧
、卫生填埋等实现安全处置。主要业务模式为EPC、BOT。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修复解决方案,针对不同污染
类型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提供原/异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原/异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地下水修复可渗透反
应墙技术、多相抽提技术、异位土壤洗脱技术等在内的综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
主要业务模式为EPC、PPP。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含油污泥首先进入筛选装置,筛选后
产生的油泥进入加热罐进行加热,再经过三相分离机分离,水、油分别回收处置。分
离的固体与筛选装置产生的固体一起进入固体分配装置,再经过盘碾机,将较大固体
粉碎成较小的固体后进入浮选机。浮选产生的固体进入热脱附单元进行无害化处理,
产生的液体(油和水)回流至加热罐。主要业务模式为EPC、BOT。 
       3、烟气治理业务 
       公司旗下的中电环保科技公司,是专业从事大气污染防治的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具备自主研发的烟气治理一体化核心技术,包括:干法/半干法(其中CCFB半
干法具有核心技术与业绩优势)脱硫,氨法和湿法脱硫,SCR、SNCR及窑炉高效氧化
脱硝,布袋、电袋复合和湿式静电除尘,干式耦合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等超低排放综
合技术,为火电、石化、冶金、焦化、建材等客户提供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超低
排放、余热利用及VOCs治理等综合服务。以山西焦化脱硫脱硝项目为例,单个项目每
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在大气这个主战场上,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计划
。主要业务模式为EPC、BOT。 
       4、智慧环保 
       公司旗下的中电智慧科技公司,是专业提供智慧环保、智慧工厂等全方位
智慧产业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双软企业”、“软件骨干企业”、“AA
A信用企业”。智慧科技公司贯彻“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创新理念,基于
自动化、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客户打造集信息收集、传输
、反馈、监控、预警、运营、管理为一体的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可视化、数字化、智
能化和对工程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安全、节能,为石油、石
化、市政、环保、化工、电力、冶金等客户,提供智慧环保、智慧水务、厂网河一体
化监控平台、智慧工厂、数字化工厂、智慧园区、自动化系统、能源管理、物联网系
统、安防系统、智能仪表等系统解决方案。 
       5、产业创新平台 
       公司发挥上市公司综合优势,联合“政产学研金才”资源,按照水固气“
三大产业+创新平台”双翼模式,加强污泥耦合处理、水体水质提升、废水零排放特
色产业,加快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平台包括“2337”内容:二区(国家级环保服务
业集聚区、生态环境产业创新集聚区,定位环保高端服务,突出科技创新,提供环境
治理第三方服务);三联盟(国家级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定位科技成果产业化,
突出产业创新);三载体(扬子江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扬子江环境集团、南京环保
产业创新中心暨创新公司,分别为研发载体、产业载体、人才双创载体);七功能(
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加速、智慧环保、产业基金、展示推广交易、高端装备集成及综
合服务等)。 
       公司响应南京市打造创新名城号召,加大物理空间建设,投资建设生态环
境产业创新集聚区(一期),支撑平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产业孵化加
速。其中,扬子江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平台型”新型研发机构,系联合东南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人才团队、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创建,突出技术研发、成果转
化、人才引进、企业孵化,并已通过市级新研机构备案,研究院以市场需求导向研发
,发挥平台的“造血功能”,针对核心攻关技术,设立专项课题和经费,与科研院校
进行“课题分包”,可有效解决科技应用“最后一公里”,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南京
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暨创新公司,“平台型”人才公司,系联合南京大学及其人才团队
、江苏省环科院及江宁开发区管委会等创建,形成“平台投人才、人才助人才、成果
市场化”创新机制。扬子江环境集团,“平台型”产业载体,系联合市、区两级国资
平台,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共同设立,致力于扬子江流域水、土环境治理。通过“
产业+平台”双翼模式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扬子江环境”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增
强。平台已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双创示范基地(优)、江苏省中
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同时
积极创建并申报“国家级扬子江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平台已集聚高端人
才团队近三十个,引进和孵化企业近五十家,拥有专利、专有技术和软件著作权等近
五百项。 
       6、公司宗旨及综合优势 
       公司秉承“改善环境、创新务实、合作共赢”的宗旨,奉行“诚信、创新、
卓越”的经营理念,坚持“人才引领、敬业精业、价值共享”的人才观和“做强主业
、做大平台”的发展思路,发挥“系统解决方案、精英团队与核心技术、品牌业绩、
创新平台与产业资本”等优势,形成了“一个平台、两类客户、三项主业、四大优势
”的发展格局。未来,公司将继续发挥细分市场龙头优势,以价值创造为目标、改善
环境为己任,为工业企业、政府提供生态环境治理服务,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的回报
,为员工提供实现价值的平台,实现公司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天蓝、
水清、地净”的生态环境,缔造驰名中外的百年中电。 
       (二)上半年业绩驱动因素 
       2021年上半年,公司紧抓十四五规划和生态环境治理贯彻落实的有利契机
,顺应长江大保护、“碳达峰、碳中和”快速推进的行业趋势,紧密围绕公司的战略
发展规划,积极开拓市场、加大项目实施和回款力度、提升产业创新平台功能、提高
设施运营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受疫情下原材料大幅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已承
接的项目实施进度有所放缓,整体毛利率水平也有所下降;对此,公司在做好疫情防
控的同时,齐心攻坚克难,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保持平稳,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
降。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为40,889.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5%;实现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35.9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53%。 
       报告期主要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1、巩固已有优势市场,聚焦产业转型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产业转型和突破,发挥“废水处理零排放、分布式智
慧水体净化、污泥干化耦合处理”特色业务带动作用,在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等
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公司全力打造“产业+平台”
双翼模式,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已从原来以工程总承包EPC为主,拓展了环保设施运
维、产业创新平台运作。其中,污泥耦合处理基地、污水处理厂及分布式智慧水体净
化岛的投资布局及设施运维,产业创新平台的投资及运维,其资产和营收占比越来越
大。 
       水务业务:公司在电力市场领先地位不断巩固,非电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以废水零排放为特色的大工业水处理业务竞争优势不断巩固,新承接了黄陵矿业店头
电厂补给水、东华能源茂名除盐水、广东省能源集团珠海发电厂除盐水、安徽英毅热
电怀宁热电联产补给水、中国联合工程浙能绍兴滨海热电全厂水系统、国网浙江电力
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玖龙纸业沈阳补给水等一批重点项目。 
       固危废业务:公司加大固危废处理业务市场拓展,加强污泥处理基地全面
布局及EPC业务开拓力度、拓展各在运项目新增污泥处理合同签订,中标绿色动力章
丘污泥处理总承包项目,拓展华电集团句容污泥耦合处理基地。目前,已在全国建成
近20个污泥耦合处理基地,运营效率不断提高。公司持续推动污泥耦合处理业务快速
发展,成为污泥耦合处理行业领军企业,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污泥耦合处理行业地位
。 
       烟气治理业务:公司推进烟气治理市场业务开发,新承接了山焦炭黑、东
华能源脱硝、信发脱硝等烟气治理项目,通过承接实施合肥热电等项目,综合应用超
净工艺技术,形成自主产权;巩固CCFB半干法脱硫技术的领先优势,加强石灰窑炉脱
硝新领域市场拓展,稳步推进公司在非电烟气治理市场开拓进程。 
       产业创新平台:生态环境产业创新集聚区(一期)建设稳步推进,项目建
成后将作为平台服务中心、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的支撑,并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的良好环境,有力推动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进程,赋能水、固、气产业创新发展。公
司联合市、区两级国资平台,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共同设立的扬子江环境集团经营良
好,市场开拓初见成效,新承接了苏州盛泽水质净化项目,“扬子江环境”的品牌影
响力不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新承接合同额2.49亿元,其中:水务2.04亿元,烟气治理0
.45亿;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27.55亿元,其中:
水务8.83亿元、固废处理18.00亿元、烟气治理0.72亿元。 
       2、加强项目全面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项目全面管理,按照合同要求科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严格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细化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做好统筹协调,按时保
质的完成了一批重点项目。 
       水务业务:在大工业水处理板块项目实施及运营方面,田湾核电、三门核
电、海阳核电、阳江核电等核电水处理项目稳定商业运行;利港脱硫废水深度处理、
万华补给水、鲁清原水、东莞领益精密制造、贵州正安页岩气返排液、防城港核电污
水站等项目完成调试,鲁清除盐水等项目完成系统竣工验收。城镇水环境治理板块的
南京九龙湖、马木桥及翻身河等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岛项目、银川第七污水处理厂项
目稳定商业运行。公司在环保设施运维板块的投资布局成效显著,资产和收入的比重
持续提升。 
       固危废处理业务:已投入试运行的深圳市污泥耦合处理项目系统稳定运行
,已稳定商业运营的苏州、南京等污泥干化耦合发电项目保持处理能力和盈利能力的
稳步提升。目前,公司已在南京、苏州、镇江、徐州、广东、河南、湖北等地投资建
设及承建近20个污泥耦合处理项目,设计处理规模近300万吨/年,各投运项目的系统
稳定性和设备可靠性持续提高,处理效率不断提升。 
       烟气治理业务:山西焦化超净改造、山西平朔超净改造、中煤蒙大超净改
造、大连富力湿法脱硫等项目顺利实施,大同塔山等项目竣工结算;SSSO烟气治理技
术落地示范推广,完成新技术应用的设备升级改造。报告期内,公司克服原材料价格
及汇率上涨等因素造成的成本压力,从项目前期、设计、采购、监造、实施、运营等
方面加强项目全面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控制项目成本,保证实施质量,实现各大
项目顺利实施并平稳移交。 
       3、技术创新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进程,2021年上半年公司产业
创新平台实现收益约587万元。公司积极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持
续强化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创新产业化等工作,推动了公司技术的提档升级,进一
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培育发展动能;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主
办的首届“绿创杯”绿色创新大赛上,公司的“污泥耦合发电创新示范及产业化”项
目成功入围决赛并胜出获奖。公司技术团队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新技
术的研发和应用,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手专利312项、软件著作权31件,其中
,新增专利5项,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新技术、新产品的强力支撑。 
       4.人才激励方面 
       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不断健全人才开发机制,团队素质显著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发展实际和团队建设要求,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充分使用
各种渠道大力发掘人才,对内继续推行“英才计划”,提拔英才人员走上关键岗位,
建立健全商学院等人才培训机制,鼓励和引导员工提升综合素质。报告期内,兑现解
锁了第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发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分
享公司的经营收益,推动公司长远健康快速发展。通过架构调整、优化业务组合,整
合完善集团化管理体系,赋能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及产业创新平台的“3+1”格
局巩固发展。 
       (三)公司所处行业发展 
       公司为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主营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以及产业创新
平台等生态环境治理产业。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
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十四五”
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锚定为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要求:坚持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
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具体包括:要求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政策
保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横向、全流域生态补偿,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
同控制,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基本消除重
污染天气;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地级及以上缺
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加快建设地级及
以上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健全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开展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解决“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
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推进垃圾减量
化、资源化,构建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
明方向。 
       进入2021年后,为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和碳达峰碳达峰的30-60目标,我国
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出台:1月,生态环境部发
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
3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整体合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稳步提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提供支撑;2月,国务院发布《关
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打造一批大型绿色产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增强
核心竞争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迈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
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科技部印发《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要求国家高新区率先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碳达峰
、园区绿色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目标,部分高新区率先实现碳中和;4月,中共中
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
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拓展排
污权交易的污染物交易种类和交易地区、探索建立用能权交易机制,从而加快推动建
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发展,统筹能源与生态和谐发展;5月,住房和城建设部等15部门
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指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合本地特点
,以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方式为主,因地制宜布置分布式能源、生活垃圾和污水
处理等设施,减少输配管线建设和运行成本,降低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加强生活垃
圾分类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构建县城绿色低碳能源体系;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
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可以预见,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低碳循
环经济”等多项环境经济政策加速落地,在未来几年内,环保政策红利将不断释放,
“十四五”期间环保产业有望步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生态环境治理的各细分领域的发
展空间巨大: 
       1、水务产业 
       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是部门出台《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
见》,提出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
冀地区达到3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畜禽粪污和渔业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显著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
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提出
“十四五”时期要着力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扩大工业园区海水淡化利用规模,
建设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工业园区,拓展淡化利用技术应用领域,推广使用膜分离、能
量回收等海水淡化技术,促进浓盐废水处理利用和污水资源化利用、苦咸水综合利用
等;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
化利用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
,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提出“十四五”时期着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基
础设施建设,补齐城镇污水管网短板,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强化城镇
污水处理设施弱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加强再生利用设施建设,
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
破解污泥处置难点,实现无害化推进资源化。新增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规模不少于2
万吨/日。 
       随着以上政策的逐一落实,污水处理标准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等利好政
策,为以污水提质增效为代表的水务企业铺垫加速成长的赛道,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2、固废产业 
       2021年1月,国管局、住建部、国家发改委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公共
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逐步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及标志、
大力推行绿色办公、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进一步制止餐饮浪费行
为、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3月
,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
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
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
大,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存量大宗固废有序减少;4月,生态环境部固
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发布《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通则》,推进固体废物收集
、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促进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信息
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5月,国务院发布《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
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底,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安全监管与环
境监管联动机制,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
监管体系;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的通知》
,提出,到2025年,建设5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
用率达到75%以上,培育50家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实施示范引领行动,形成较强的创
新引领、产业带动和降碳示范效应。 
       同时,“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城市污
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全面整治固体废物非法堆存,提升危险废弃物监管和风险
防范能力,以主要产业基地为重点布局危险废弃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随着相关政策
的连续出台,固废产业特别是污泥、生活垃圾等耦合处理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增量
市场空间得以明确,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 
       3、烟气治理产业 
       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荐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
制技术的通知》,指出启动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征集和筛选工作
;5月,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快解决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
见稿)》,指出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快解决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存在
的突出问题,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6月,财政部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
理办法》,要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同时,“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大气污染物减排,目标实施8.5亿吨水泥熟料、4.6亿吨
焦化产能和4000台左右有色行业炉窑清洁生产改造,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
改造,开展石化、化工、涂装、医药、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改造,
推进大气污染防止重点区域散煤清零。随着国家政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超低
排放、火电烟气治理领域提标改造的市场存量空间以及非电烟气治理细分领域的市场
增量空间巨大,未来千亿市场规模将进一步释放。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生态环境治理综合解决能力优势 
     公司作为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致力于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打造产业创
新平台,具有生态环境治理的研发设计、核心装备制造、设备系统集成(EP)、工程
总承包(EPC)、设施运维、项目投资及产业融资等一条龙服务能力;公司始终致力
于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系统解决能力,为工业和城镇客户提供全生产过程和全生命
周期的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公司立足于水务及固危废处理领域,通过“工业和城
镇废污水处理”向“工业和城镇污泥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延伸,特别是利用积累的技
术和客户优势资源,成功拓展了污水及污泥处理的新商业模式,即,以分布式智慧水
体净化岛为核心的水质提升、以污泥耦合处理为核心的固危废处理业务;同时引进的
专业化团队,开拓了烟气治理、余热利用及VOCs治理市场;通过并购常熟高端装备制
造基地提供环保高端核心设备支持。上述各产业均已具有成熟的团队、技术、业绩、
研发储备和项目实施经验。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公司利用打造的“国家级环保产
业创新平台暨生态环境产业创新综合体”,整合多方资源,以“产业+平台”双翼模
式发展产业,有效提升了综合解决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2、平台创新和自主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重视“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发和产业化工
作,坚持持续性地技术开发和研发投入,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拓展需求。同时,公司
打造的产业创新平台,以市场需求导向研发,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成果转化和
产业集聚,孵化高科技企业,赋能公司业务创新发展。 
     近年来,公司还积极创新合作模式,联合政产学研单位,按照股权合作及市场
化机制,打造并申报国家级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其中:联合南大及其人才团队、省环
科院等,组建“人才创新”平台--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按照“平台投人才、人才
助人才、成果市场化”模式,促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联合东大及其人才团队等,组
建“科技创新”平台--扬子江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以市场需求导向研发,针对“卡
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课题分包”,有效解决科技应用“最
后一公里”;联合紫金集团管理的南京市产业发展基金、江宁开发区所属江宁经开投
资等,组建市场化、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创新”平台--南京扬子江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立足长江大保护,为扬子江流域水、土环境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项目总包,打
造环保支柱产业,为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提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支撑,为长江大
保护作贡献。 
     公司牵头组建的国家级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联盟单位共同承担了多
项科技及产业化项目;承担了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水专项、省科技成果转化、省
战略新兴产业示范项目等科研项目二十项,相继组建了“两站四中心”等研发平台,
“两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四中心:江苏
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及提标改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城镇污
水深度处理技回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环境保护再生水利用工程中心”。公司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引入高端研发团队等模式,积极消化、吸收先进环保
技术,促进并完善公司研发体系,持续加强了自主创新能力。报告期,公司新增专利
5项,截止2021年6月30日,在手专利312项、软件著作权31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
供新技术、新产品的强力支撑。 
     3、资质、业绩和品牌优势 
     公司资质齐全,包括:环境工程设计甲级、环境设施运营甲级、环保工程专业
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压力容器及ASME设计制造等
。公司深耕环保行业二十余年,凭借着领先的环保技术和和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完
成了众多大型优质工程,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环保示范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在工业水处理领域,公司能够提供从原水、脱盐水及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到
零排放全过程业务,综合服务能力突出,其中在某些细分行业,如电力水处理的市场
占有率位于全国前列,客户涵盖国家重点工业(包括电力、石化、冶金、煤化工等)
,已承接实施了新疆新特能源废水零排放、陕西延长石油污水处理、内蒙盛鲁废水零
排放、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及扬子巴斯夫水岛总承包、山东鲁清石化脱盐水及冷凝液精
制、江苏德邦化工脱盐水、烟台万华脱盐水、连云港虹洋热电补给水、山东威海海水
淡化等水处理项目,客户遍布全国并拓展至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海外市场(特
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成功实施了巴基斯坦塔尔、巴基斯坦吉航、印度GMR、孟
加拉古拉绍等水处理项目。特别在核电水处理板块,公司承接了中核田湾及徐大堡核
电(俄罗斯VVER-1200)、中广核防城核电(中国华龙一号)、山东海阳及浙江三门
(美国AP1000)等重点项目,巩固了公司在核电市场的领先地位。公司的承接模式包
含EPC、BOT、PPP等多种模式,通过上述众多优质项目业绩,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 
     在城镇水环境治理领域,公司能够提供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中水回用、
水环境综合治理(包括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等,已在国内投资建设或承建、运营了
近30个污水处理项目,主要包括:宁夏银川、河南登封、南京江宁、宁夏宁东新区及
连云港临港化工园区污水厂,上海某国际知名游乐城污水厂,南京杨家圩黑臭水体治
理。特别是,成功实施了南京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岛示范项目(6万吨/天),并向省
内乃至全国全面推广。 
     在污泥耦合处理领域,公司不断加大布局力度,已在南京(板桥、化工园、南
热)、苏州、镇江、徐州、广东、河南、湖北等地建设近20个污泥耦合处理项目,处
理规模近300万吨/年;其中,苏州和南京化工园污泥干化耦合处理(国家试点)项目
首批通过验收,已成为国内污泥耦合处理示范基地及行业领军企业;已投产运行的深
圳项目设计处理规模2000吨/天,荣获2020年度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项目“优秀项目
”称号,为全球最大的污泥处置基地。 
     公司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不仅有利于公司保持现有用户,同时能够帮助公司以更
低的成本争取新用户、推广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同时,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
平台,积极维护公司在行业中的品牌形象,不断扩大“中电环保”品牌影响力以及社
会公信力;并在平台合作上,打造了“扬子江环境”品牌,已合作成立了扬子江生态
环境产业研究院、扬子江环境集团两家企业;同时聚焦污泥耦合处理等再生资源化处
理市场,打造产业公司,成为南京市在污泥处理领域的重要抓手,为长江大保护做贡
献;“扬子江环境”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业布局不断扩展。同时,进一步加强
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
治理结构,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4、敬业、务实且富有远见的人才和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人才引领、敬业精业、价值共享”的人才观,以中电环保核心
价值观为中心,凝聚志同道合的人才,通过多元化激励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完
善人才激励和绩效考核体系,给予人才充分展示的平台和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通过各类项目实施的历练、老带新、线上+线下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水平,
并为员工提供管理、技术、市场等多通道发展及成长机会,夯实人才梯队,为公司长
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公司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更新人才
结构,不断提升团队能力,为公司持续打造高素质、高绩效、诚信务实、开拓创新的
人才队伍,以适应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 
     按照发展战略,并根据有关规定,公司在2018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
一步激发了公司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并顺利
完成了三年全考核期的业绩考核指标及限制性股票解锁兑现;2019年底推行集团化管
理,通过两年持续完善,已实现了战略规划设定的阶段性建设目标,水固气及平台的
“3+1”格局不断巩固,助推公司良性、快速发展。 
     公司通过多年培育、锻炼,组建了一支团结、精干、进取的高素质管理团队,
核心经营管理人员均拥有多年的环保行业经验,对于行业发展的敏感度高,创新意识
强,可以及时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在行业发展中抓住先机。同时,公司管理团
队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及远期洞察能力,坚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确保公司稳健经
营、避开雷区,在驾驭并解决重大问题上的能力较为突出,能够带领公司稳健、长远
发展。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为: 
     企业宗旨:改善环境、创新务实、合作共赢; 
     经营理念:诚信、创新、卓越; 
     人才观:人才引领、敬业精业、价值共享; 
     使命:以改善环境为己任,实现“天蓝、水清、地净”; 
     愿景:百年中电,驰名中外的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风险 
     2021年初至今,海外新冠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变异的德尔塔新冠病毒全球
蔓延,印度等部分国家的疫情甚至不断加剧、医疗系统接近崩溃,国外疫情向国内输
入的压力和风险持续增加,并已多次点状爆发。因输入型病毒引发的广州、南京、扬
州、郑州等地疫情,直接冲击了当地的居民安全、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目
前,国内新冠疫情风险并未根本消除,抗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如若疫情长期不能得
到及时遏制,将给国内外实体经济带来全面性、实质性的严重影响;将对公司的外部
业务开展、内部经营管理造成冲击,对于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市场营销、人员流
动等方面也构成诸多挑战和不利影响,增加企业运营和管理风险,对公司未来的经营
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但本次疫情大幅提升了政府、社会对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污水处
理、污泥处理等城镇公共生态环境服务业务将迎来更大需求释放的机遇;同时客观上
疫情也会加剧了整个行业洗牌,行业龙头、优质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公司将继
续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情况,评估和积极应对其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
方面的影响。公司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形势,积极研判市场走势,合理预
案经营管理策略,谨慎安排业务承接实施及投资项目,大力防控资金链风险,努力保
持平稳运行。 
     2、成本控制风险 
     公司致力于为工业和城镇提供环保系统解决方案,商业模式包括:研发设计、
设备系统集成(EP)、工程总承包(EPC)、核心装备制造、设施运维和项目投资(PPP
、BOT)等。营业成本中,设备和原材料制造采购成本占比较大,钢材、铜和化工产
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相关成本。随着国家去杠杆、调结构、去产能等政策的实施,钢
材、铜及化工产品价格受产能受限影响持续增长,特别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之后,钢
铁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以某型号碳钢中厚板为例,2020年1月初价格约3900元/
吨,2020年12月底已上涨至4620元/吨,2021年8月则进一步涨价至5680元/吨,较202
0年1月初整体涨价45.64%;同时美元汇率的上升、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也导致了进口
件价格的上升,上述市场的变化对公司的营业成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也影响了公司
的收益。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密切关注设备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走势,及时调整采购
策略,实时做好备品备件工作,对冲采购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拓宽采
购渠道、优化供应商配置、强化审计稽核等措施,完善采购管理流程,进一步强化了
营业成本控制能力。 
     3、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以及“美丽中国”战略的实施,未来环保产业将
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给予整个环保行业带来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同时,环保行
业领域,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内细分领域的企业较多,各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
谋求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业务领域
,抢占市场空间。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导向,国资和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
入环保产业,导致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为此,公司将发挥自身团队优势、技术优势
、品牌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创新企业发展模式,通过与政府及产业基金合作等方式
,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4、管理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较快的增长速度,业务布点的区域、新成立的项目
公司越来越多,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让管理工作日趋复杂。若公司的管理水平以及
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公司规模扩张的需要,内部控制体系未能及时调整完善,公司
将面临较大的管理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通过集团化管理,明确分工与授权,
通过OA系统及智慧环保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并不断完善各岗位职责,
强化管理层的责任、担当意识,增强对各子公司及项目公司的有效管控。目前公司已
经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正在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机
制,吸引和保留管理人才和核心骨干,并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逐步优化人力资源
配置,同时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优化梯队结构,有效降低业
务发展带来的管理风险。 
     5、应收账款风险 
     随着公司市场范围拓展越来越广,主营业务呈现快速增长,公司的市场认可度
越来越高,同时也造成了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回款周期相对较长。公司客户主要为各
地政府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客户资金实力雄厚,履约能力良好,但如
果发生大额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将会给公司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
,公司强化了项目实施履约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跟踪客户征信状况、加大
催收力度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2021年一季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中电环保是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主营(3+1):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
及产业创新平台,包括:工业水处理、城镇污水及水环境治理;固废危废、污泥耦合
、餐厨垃圾处理及土壤修复;烟气及VOCs治理;高端装备及智慧环保等。为工业(包
括电力、石化、冶金、煤矿、建材等)和城镇环保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研发设
计、核心设备制造、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设施运维和项目投资(PPP、BOT)
等。近年来,经过公司团队的不断创新发展,已成功实现主营业务、行业客户及商业
模式的全面拓展及转型,具体表现为:主营业务,从水处理向水务、固危废、烟气治
理及产业创新平台的拓展转型;客户,从电力向非电大工业及市政领域拓展;商业模
式,从系统集成EPC向BOT、PPP投资、设施运维及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转型。形成三
大业态:智慧环保系统集成EPC、治理设施运维、创新平台运营;特色业务,包括:
废水处理零排放、污泥干化耦合处理、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岛;公司资质齐全,包括
:环境工程设计甲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机电工程施工
总承包、压力容器及ASME设计制造等。2021年,公司将抢抓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的有利
时机,持续加快市场开拓、狠抓日常经营管理,努力提高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品牌效
应,做大做强生态环境产业。 
       2021年一季度,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实现营业收入为15872.88万元,较去
年同期增长11.71%;利润总额26,41.4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0%;实现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0.9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8.86%。报告期公司经营业绩保持增
长,主要原因是:水环境治理(包括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运营)业务增长;本期计提
的股权激励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公司产业创新平台收益增长。 
       公司主要业务回顾如下: 
       市场开拓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承接合同额0.58亿元,主要由水务产业
贡献,承接了黄陵矿业水处理项目、安徽英毅热电怀宁水处理项目。截止报告期末,
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28.41亿元,其中:水务9.63亿元、固废处
理18.39亿元、烟气治理0.39亿元。 
       项目实施方面:截止到报告期末,水务:东莞领益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烟气治理:大连富力等项目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项目运行方面:九龙湖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岛、银川第七污水处理厂等城
镇水环境治理项目,以及南京常熟深圳驻马店镇江等污泥耦合处理项目,均稳定运行
。 
       技术研发及产业创新平台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共获得新
授权专利3项;生态环境产业创新集聚区(一期)稳步推进,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 
       重大已签订单及进展情况 
       (1)公司于2014年4月9日披露了《关于签署辽宁徐大堡核电凝结水精处理
系统包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公告编号:2014-017),公司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
司签署了辽宁徐大堡核电一期工程MS19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包设备合同,总金额:7,98
0万元人民币。截止本报告期末,项目处于设计阶段。 
       (2)公司于2019年1月29日披露了《关于签署江苏德邦兴华化工水处理总
承包合同(合同额6615万元)的公告》(公告编号:2019-003),公司与江苏德邦兴
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35万吨/年合成氨系列产品项目水处理系统(脱盐水站、
综合泵站)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额人民币6,615万元。截止本报告期末,项目处于
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制造阶段。 
       (3)公司于2020年9月8日披露了《关于签署工业废污水、中水回用及零排
放项目合同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048),公司与东莞领益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
司签署了东莞领益精密金属加工项目污水处理站二期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合同,合同
总额约6550万元。截止本报告期末,项目处于设备安装阶段。 
       (4)公司于2020年12月14日披露了《关于签订田湾核电、徐大堡核电两个
水处理项目合同(总额约1.04亿)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070),公司与中国核
电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项目合同、徐大堡核电厂
3、4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项目,合同总计1.04亿元。截止本报告期,项目处于设计阶
段。 
       数量分散的订单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4号——上市公司
从事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供应商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供应商有4家发生变化,但保持了合理的采购比例,
不存在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况。总体上,公司前5大供应商的变化情况对未来
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客户的变化情况及影响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客户有4家发生变化,但保持了合理的销售比例,不
存在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况。总体上,公司前5大客户的变化情况对未来经营不
构成重大影响。 
       年度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 
       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风险 
       2020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扩散。从目前情况来看,国
内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疫苗接种工作已全面开展;但海外的疫情仍未得到有效
控制,甚至印度等部分国家的疫情还在不断加剧。如若疫情长期不能得到及时遏制,
将给国内外实体经济带来全面性、实质性的严重影响;将对公司的外部业务开展、内
部经营管理造成冲击,对于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市场营销、人员流动等方面也构
成诸多挑战和不利影响,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和管理风险,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
一定不利影响。 
       但本次疫情大幅提升了政府、社会对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污
水处理、污泥处理等城镇公共生态环境服务业务将迎来更大需求释放的机遇;同时客
观上疫情也会加剧了整个行业洗牌,行业龙头、优质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公司
将继续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情况,评估和积极应对其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
果等方面的影响。公司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形势,积极研判市场走势,合
理预案经营管理策略,谨慎安排业务承接实施及投资项目,大力防控资金链风险,努
力保持平稳运行。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以及“美丽中国”战略的实施,未来环保产
业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给予整个环保行业带来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同时,环
保行业领域,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内细分领域的企业较多,各企业在各自细分
领域谋求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业务
领域,抢占市场空间。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导向,国资和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渠
道进入环保产业,导致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为此,公司将发挥自身团队优势、技术
优势、品牌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创新企业发展模式,通过与政府及产业基金合作等
方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管理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较快的增长速度,业务布点的区域、新成立的
项目公司越来越多,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让管理工作日趋复杂。若公司的管理水平
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公司规模扩张的需要,内部控制体系未能及时调整完善,
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管理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通过集团化管理,明确分工与授
权,通过OA系统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并不断完善各岗位职责,强化管理层的责任、
担当意识,增强对各子公司及项目公司的有效管控。目前公司已经实施了员工持股计
划,正在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保留管理
人才和核心骨干,并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逐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让更多有
意愿、有能力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优化梯队结构,有效降低业务发展带来的管理风
险。 
       4、成本控制风险 
       公司致力于为工业和城镇提供环保系统解决方案,商业模式包括:研发设
计、设备系统集成(EP)、工程总承包(EPC)、核心装备制造、设施运维和项目投资
(PPP、BOT)等。营业成本中,设备和原材料制造采购成本占比较大,钢材和化工产
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相关成本。随着国家去杠杆、调结构、去产能等政策的实施,钢
材和化工产品价格受产能受限影响总体保持增长,同时美元汇率的上升、中美贸易战
的影响,也导致了进口件价格的上升,上述市场的变化对公司的营业成本带来了较大
的压力。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密切关注设备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走势,及时调整采购
策略,实时做好备品备件工作,对冲采购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拓宽采
购渠道、优化供应商配置、强化审计稽核等措施,完善采购管理流程,进一步强化了
营业成本控制能力。 
       5、应收账款风险 
       随着公司市场范围拓展越来越广,主营业务呈现快速增长,公司的市场认
可度越来越高,同时也造成了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回款周期相对较长。公司客户主要
为各地政府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客户资金实力雄厚,履约能力良好,
但如果发生大额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将会给公司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上述
风险,公司强化了项目实施履约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跟踪客户征信状况、
加大催收力度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