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000998隆平高科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隆平高科000998≈≈(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以现代种业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利用国内外优异农作
物种质资源、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从事农作物高科技种子及种苗的研发、繁育、推广
及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杂交水稻种子、玉米种子、蔬菜瓜果种子、小麦种子、杂
交食葵种子、杂交谷子种子、油菜种子、棉花种子及综合农业服务等,其中水稻种子
、玉米种子、蔬菜种子为公司核心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生产采购模式 
       公司种子生产和采购一般采取“公司+代制商(大户)”的委托代制模式和
“公司+基地+农户”的自制模式以及公司流转/租赁土地自办基地模式,其中委托代
制模式和自制模式为公司目前主要的生产采购模式。委托代制模式,即订单模式。公
司委托诚信度高、制种技术和组织能力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代制商(大户)进行
制种。公司与代制商(大户)签署种子委托生产合同,代制商负责组织进行种子生产
,公司提供亲本材料,提供生产技术方案参考意见,并安排生产技术人员对田间质量
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待种子收获后,代制商将合格种子交付公司,经公司检验
合格后按合同约定的价格将种子款支付给代制商。在委托代制模式下,如出现自然灾
害、技术方案不当等情况影响制种产量,主要风险由代制商承担,公司会根据实际情
况给予一定的生产成本补偿。 
       自制模式,即公司与村/镇基层组织及农户签订三方生产合同,基层组织负
责当年生产面积落实、田间生产除杂、种子收购等关键技术与环节的协调与组织,农
户负责田间操作,公司委派技术人员驻制种基地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与管理。种子收
获后,农户将合格种子交付公司,并经公司检验合格后按合同约定的价格将种子款支
付给农户,同时支付基层组织一定的管理费用。在自制模式下,如出现灾害性天气造
成的损失,风险主要由农户承担,公司会酌情进行补偿;如因技术方案偏差造成的减
产,风险由公司承担。自办基地模式,即公司流转/租赁一定的土地,派出管理人员
自主组织生产及管理工作,自办基地模式下的生产风险和收益均由公司承担。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农作物种子生产的政策性保
险,鼓励保险企业、制种企业和制种农户探索制种流程商业化保险,对防范与减小制
种企业和制种农户的生产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销售模式 
       除少数区域或品种实行直销或省级代理外,公司的销售主要采用“县级经
销商-乡镇零售商-农户”的三级经销商分销模式,即公司与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规
定各级经销商在某一区域(乡镇、县、市)内代理销售公司的某些品种,该协议一般
每个业务年度签署一次。 
       公司主要采用收取预收款的方式来执行“先款后货”的销售政策。所有销
售均以销售协议确定各方权利义务,并按照销售协议约定的销售内容和发货时间向经
销商发货,对于少数合作时间长、信用等级高的经销商,公司会适度给予一定的授信
赊销。 
       公司主要通过物流公司发货,在产品发出并取得物流公司货运单时,产品
风险已转移至各级经销商。对于部分品种或区域,公司按照约定的退货量标准接收退
回的种子,并及时进行拆包等处理,确保种子质量不受影响,超过协议约定退货比例
的,经销商须承担一定的退货费用。国外销售方面,公司根据协议约定将产品报关、
离港,取得提单后,产品风险已转移至经销商,不存在退货的情形。 
       (四)研发模式 
       公司自成立至今,始终深入贯彻“市场与产业导向、信息与资源共享、标
准与评价统一、分工与协作明确”的研发创新工作原则,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
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按照“标准化、程序化、信息
化、规模化”要求,建立起各环节紧密分工协作的分阶段创新流程,全面覆盖生物技
术平台、传统育种平台、测试评价平台,并提出了“提升生物技术平台、夯实传统育
种平台、完善测试评价平台、扩大研发队伍规模、统一多作物研发平台”的长期目标
。得益于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的建立,公司目前已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新品种,为公司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产品支撑。 
       1、研发布局 
       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之一,也是公司未来持续
发展、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以科技委员会为科研议事决策机构
,统筹负责科研管理及研发布局。以总部研发中心及科技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执行推动
部门,遵从一体化研发布局设计,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完善创新体系,延伸创新单元
,规范、完善种质资源管理平台,持续推进国内外科研基地建设。 
       公司完善的水稻商业化育种体系覆盖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水稻研
发以湖南为创新中心,依托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及各区域育种站,范围覆盖长江
上游、中下游、华南及黄淮稻区;国际水稻研发以海南为窗口,辐射菲律宾、印尼、
孟加拉、越南以及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水稻种植国家;以南京南方粳稻研究
院为基地攻坚南方粳稻区域,目前已进入研发成果稳步输出阶段。 
       玉米以联创种业和玉米研究院为主要依托,面向东北、华北、黄淮海、西
南等主要玉米种植区域,研发具有竞争性的玉米品种;国内玉米研发团队积极与巴西
玉米研发团队联动,开展玉米种质资源、育种技术深入交流,玉米产业国际化进程取
得阶段性进展。 
       蔬菜作物中,各研发团队以主要推广区域(黄瓜、甜瓜、番茄、南瓜以天
津、山东为核心,辣椒以湖南、海南为核心)为重点不断推出广受市场好评的新组合
产品。 
       “张杂谷”系列谷子、三瑞农科食葵为代表的非主要农作物研发板块,在
河北、内蒙古等作物资源优势地区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属地科研模式。 
       生物技术板块,目前公司在转基因玉米研发、基因编辑水稻、各作物分子
标记辅助育种等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研发布局;转基因技术方面,公司充分协同杭州瑞
丰、隆平生物等两家专业性状开发单位,已开发出新型抗虫、抗除草剂、产量、多基
因叠加等多个性状基因载体,合作申请20余项国内外专利,双抗125已获批安全证书
,主推品种均完成了主要性状的品种转育及测试储备。基因编辑方面,通过安全评价
法规试验,在育性、镉低吸收、抗病等性状已完成16个性状23个基因共计83份种质资
源材料创新。自主研发的全基因组背景选择(智能辅助育种)作物育种预测模型,已
在巴西及国内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用,大大降低了测试规模并提高了育种研发效率
。 
       当前,公司大力推进水稻、玉米商业化育种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作为智
能育种的数据底座,未来将进一步提升育种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加快智能育种技术突破
与应用。 
       2、团队建设 
       除建设良好的创新硬件环境外,通过积极引进业界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制
定并完善各项人才激励政策,公司已经打造出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科研团队。 
       公司水稻、玉米等作物育种及生物技术研发由一批知名专家带领,包括“
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水稻育种专
家杨远柱、“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玉米育种专家王义波、“全国人大代表”杂交
谷子育种专家赵治海、国际知名玉米育种专家赵永亮等。报告期内,国内外水稻、玉
米、蔬菜、生物信息等专职研发及研发服务人员达438人,占公司总人数16.59%;此
外,公司与行业顶尖院士团队及优势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万建民院士
团队合作共建的湖南省院士工作站运行良好,同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湖南
杂优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保持深度合作关系,为公司持续
构建领先的创新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团队基础。 
       3、新品种的测试评价与审定(登记) 
       测试评价作为商业化育种的重要环节,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对完成配组的植
物新品种的组合品质、抗性以及适宜性等作出科学、及时的评价,公司在南方稻区建
立了杂交水稻新品种生态测试网,在西南区、黄淮海区、东华北区等主要玉米产区建
立了玉米新品种生态测试网,在一些重点区域建立了蔬菜、小麦、高粱、谷子、食葵
等新品种生态测试网,对公司新选育品种、合作选育品种等进行国内、国际目标市场
的品种适应性测试评价,确保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优质高产新品种可以持续稳定地投
放市场。 
       依据已建立的高密度生态测试网,针对每年度配出的农作物新组合,公司
制定了杂交水稻新组合不长于4年、玉米不长于7年、蔬菜不长于3年的“预试+区试+
生态测试”的品种测试评价流程,信息化数据处理和采集的软件进一步完善,并将逐
步实现智能申报品种审定和登记。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规模化”要求,不断完
善和规范分工协作阶段创新流程,通过硬件建设、人员配备、资金保障、规范流程,
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且有效进展,保障了育种
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规模化品种创新水平大幅度提升。 
       4、品种所有权归属 
       公司水稻、玉米、蔬菜等品种基本上为自主选育,品种所有权完全归公司
所有;部分与科研院所等合作选育的品种,其品种所有权为公司与合作方共有,各自
权属比例通过合同约定。 
       1、2021年上半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72件,其中水稻111件,玉米58件,黄
瓜2件,辣椒1件。2021年上半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84件,其中水稻59件,玉米21件,
食葵4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556件。 
       2、2021年上半年申请国家专利12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2件;2021年上半
年获得授权专利11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件,授权外观设计2件;截至报告期末,公
司共拥有专利73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外观专利10件。 
       3、报告期内,公司制种产量为1,809.81万公斤,较上年同期增加20.82%。
发生的销售退回总额为39,907.51万元,水稻的安两优、Y两优和玉米的隆玉1608、协
玉901、成单1518等系列退货率略高于其它品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4号--上市公司从事种业、种
植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品牌优势 
     公司作为一家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创始人之一、中信集团为第一
大股东的高科技现代种业集团,享有“袁隆平”和“中信”两大品牌,始终坚持传承
和弘扬袁隆平院士创新精神,秉持中信“共生共享”品牌理念,以“推动种业进步,
造福世界人民”为使命,以“世界优秀的种业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综合农业服务
解决方案”为企业愿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重大决策部署,矢志为
中国民族种业在世界崛起之梦想而努力。 
     公司是中国种业龙头企业,全球种业企业十强企业,具备行业显著的品牌优势
。同时,公司通过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陆续打造了“隆平”、“亚华”、“联创”
、“湘研”、“德瑞特”、“巡天”、“三瑞农科”等企业品牌矩阵,并分别成为水
稻、玉米、辣椒、黄瓜、谷子、食葵等品类的领先品牌,其中“隆平高科”、“湘研
”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还通过巴西玉米并购项目(巴西隆平)进一步拓
展并大大提升了国际化品牌形象。同时,作为国内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之
一,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农业产
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并连续四届荣膺“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榜首,子公
司联创种业入选“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河北巡天和江西科源等入选“中国种业
信用骨干企业”,天津德瑞特和湘研种业入选“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公司
还荣获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建国70周年70中国品牌”等荣誉。 
     (二)种质资源和研发优势 
     品种培育、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能力是种业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公司现已构
建了国内领先的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并始终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的研发创新理念,水
稻、玉米研发创新能力持续位居行业前列。2021年,公司研发创新体系在中国、巴西
、美国、巴基斯坦等7个国家建有12个水稻育种站,19个玉米育种站,7个蔬菜育种站
,4个谷子育种站和3个食葵育种站,试验基地总面积近10,000亩。水稻、玉米组配数
量超30万份,通过审定(登记)的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品种数量在全国处于领
先水平,已创制、积累了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系资源,拥有覆盖我国水稻、玉米主
要生态区域,及东南亚、南亚等水稻主要种植国家部分生态区域的大规模品种测试评
价体系。为不断提高育种效率和培育突破性优异新品种,公司在不断完善商业化育种
体系设施设备建设的同时,面向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与创新进行了多方面创新投入。公
司在国内建有生物技术实验室2个,面积超过3,000平米,主要开展优异基因挖掘、分
子标记开发、规模化基因型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指纹图谱分析、基因编辑等研发
工作。同时,公司已将双单倍体技术、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全方位应用
于新品种研发,不断完善开发的育种信息系统、育种创新模型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优良
新品种创新效率。 
     报告期内,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海外品种测试受到一定影响。在国
内,我国政府调控迅速有效,公司管理积极到位,国内科研进展保持稳定,新品种生
态测试网保持稳定,水稻测试网覆盖长江流域、华南及黄淮海地区,自主开展的绿色
通道品种试验覆盖417个点次,测试品种350个次,各级试验共组织测试水稻品种611
个次,组织筛选及品比试验3,301个次;国际水稻测试网以海南三亚为主,辐射印尼
、孟加拉、越南以及巴基斯坦等主要目标市场,因疫情影响停止了印度育种测试,菲
律宾、越南、巴基斯坦进入国家区试品种10个,开展筛选试验473个品种;玉米测试
整合联创种业、河北巡天等玉米产业公司在西南区、黄淮海区、东华北区等主要玉米
产区的生态测试网,形成了公司玉米规模化、网络化布局,自主开展绿色通道玉米品
种测试290个次,各级试验共测试玉米品种348个次,组织筛选试验2,481个;小麦继
续完成上年度测试期品种;蔬菜、谷子等测试体系在主产区依托产业发展的优势基础
,稳定开展新品种品比测试,完成13,514个次黄瓜、南瓜、辣椒等作物测试评价。 
     (三)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立了“双全双零”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文化。双全是指商业化育
种体系--种子生产加工体系--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全产业链、从文化、品种、研发、
生产、加工、检测、营销、服务等全业务过程,要求做到“产品零缺陷、服务零遗憾
”。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抓手,提升质量管控能力。比如公司内部执行的产品质量标
准,普遍高于国家标准: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执行(纯度≥99.8%、芽率≥85%),
高于国家标准(纯度≥99.5%、芽率≥80%);玉米种子纯度可达98.5%-99.3%(国家
标准为96%-98%);黄瓜种子纯度可达98%(国家标准为95%)。严格的全产业链质量
管理体系和引领业内的质量执行标准,提高了公司种子产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报告期内,按照种子生产、加工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设计方向,逐步
实现了杂交水稻种子、杂交玉米种子田间生产机械化,室内加工、仓储物流等管理信
息化升级改造。目标是建成对标国际、国内领先的种子数字化、智能化加工基地,开
展全程信息化(智能化)制种技术研究、工厂数字化建模与工艺规划、种子自动化智
能化加工管理等,打通各业务节点之间信息孤岛,建成基于信息采集的制种(耕作、
播种、授粉、收割)、加工、仓储物流及种子全生命周期、追溯信息检索等模块的数
字化平台,形成数据互联互通的企业级种子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 
     (四)营销创新优势 
     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优势和产品优势,持续加强品牌梳理和区域整合,强化协
同管理;加强品种投前测试,从严控制新产品投放,努力做到精准营销;发挥各个品
种的优势,加强与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合作;深化示范营销、会议营销等营销组合,持
续创新营销模式并建立跨产业营销经验共享机制,各品类产品营销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水稻产业管理委员会在销售、研发、财务、信息化和人力资源
领域持续深入推进一体化,进一步强化生产和营销协同的力度,推动水稻产业高质量
发展。现已完成第一步,实现大亚华水稻事业部的整合;第二步将实现水稻事业部的
统一管理,达到基于ERP系统的管理体系全面覆盖。玉米销售方面,建立了华东事业
部、中原事业部等多个事业部,核心产品布局已具备发力条件,将销售渠道向“公司
-种植大户”的扁平化销售模式转变,重点推广联创种业“SAVE”销售模式和安徽隆
平大单品营销模式。同时,创新共享德瑞特办事处销售模式和博洋9号直销模式,细
化差异化营销战略。公司品牌营销水平和整体运作管控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有效实现
了公司对业务全面、高效的可持续管理。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全球疫情肆虐、外围经济下行、国际关系动荡
,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举国同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极为不易的向好局
面。对隆平高科而言,2020年亦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公司抗疫情、保春耕,促变革、
树正气,强化内控、降本增效、瘦身健体,构建体系、优化机制、激发活力,公司经
营性现金流等财务指标明显改善,科研、生产和销售工作进展顺利,水稻、玉米、蔬
菜等各个业务板块稳步发展,ERP系统全面上线,生物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海外水
稻业务出现可喜增长,巴西隆平市占率快速提升,公司整体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1.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44%。2020年公司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主要
做了如下工作: 
       (一)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经营性现金流等财务指标明显改善 
       报告期内,公司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伴随行业景气探底回升、公司管理
效率的提升,财务健康水平得以明显改善。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显著,其
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3.65亿元,同比上升1,400.58%;资产结构优化方
面,存货同比减少18.06%,库销比同比降低34.45%,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同比降低
20.46%;负债结构方面,有息负债同比降低14.07%;经营成果方面,利润实现扭亏为
盈。 
       (二)主营业务稳步发展,海外市场实现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审慎制定2020年生产经营计划,持续加大营销与市场管控
力度,培育销售增长新区域,主要业务板块实现全面增长,行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夯实
。 
       水稻种子方面,以水稻准事业部改革为契机,建立杂交水稻产业市场管理
组织体系,加快产业运营转型升级,控本增效,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90亿元,比上年
同期增长10.69%。同时,储备品种持续为市场开拓发挥潜力,冠两优华占、昌两优8
号、悦两优美香新占等品种销售态势看好。本报告期,水稻国际业务取得突破,其中
菲律宾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47%。 
       玉米种子方面,随着玉米库存的持续下降、下游养殖业的饲用需求增加,
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同时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玉米种植整体景气度回升,
周期向上带动公司玉米业务进入复苏性增长通道。报告期内,公司国内玉米种子主体
联创种业五大品牌、五大渠道独立运作模式快速发展,宣传、收款、提货、预订和兑
现等工作均呈火爆态势,领跑玉米种子行业;河北巡天和安徽隆平积极探索资源重组
、协同作战新模式。玉米种子板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8
5%。同时,新品种联创839、农大372、中玉303等品种有望成为黄淮海地区拳头品种
。本报告期,玉米国际业务也实现突破,巴西隆平市占率快速提升,实现扭亏为盈。
 
       蔬菜瓜果种子方面,公司持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德瑞特育繁推一体化竞
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博杰636等优质专用黄瓜品种前景广阔,甜瓜总体销量增加;湘
研辣椒产业运营持续保持稳健向好发展,旗下星悦等品种支撑高端市场。报告期内,
公司蔬菜瓜果种子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1%。 
       食葵种子方面,因年初疫情影响,三瑞农科的食葵种子业务受到一定影响
,但始终坚持为客户及终端种植户提供精准高效服务,积极引导广大葵农注重科学化
、精细化和集约化种植模式,帮助种植户提高亩均效益。全年杂交食葵种子实现营业
收入1.15亿元,继续保持行业国际领先地位。 
       谷子种子方面,杂交谷子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其中,张杂谷13号
近三年总销量达到75万公斤,总推广面积达到250余万亩,仅2020年单品销量达到28
万公斤,推广面积达到90余万亩,单品占全国谷子市场份额达到8%。通过坚持不懈地
进行品种改进和机械改良,成功实现了张杂谷全程机械化种植,目前张杂谷系列产品
已经成为谷子大规模种植的首选品种,核心种植区也已经从晋北、蒙中和张家口地区
辐射向整个北方旱区。 
       (三)研发创新能力和投入产出效率持续提升 
       持续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公司稳步发展的根本。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商业化
育种体系,并始终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的研发创新理念,水稻、玉米、蔬菜、食葵等作
物研发创新能力持续立足行业前列,并积极探索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
在育种创新中的应用。报告期,公司加强创新产品需求管理、研发项目立项管理以及
研发投入预算管理等,着力提升研发产出效率,建立以研发创新能力、研发体系建设
与管理能力、研发产出成果收益等指标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和人才培育机制,全面
激活创新团队活力。公司大田作物创新成果持续领跑行业,蔬菜、谷子、食葵等创新
能力不断提升,研发体系协同能力强化,投入产出同比提高15%,为营销提供了强有
力的保障。 
       随着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进一步明朗,有望提升制种行业规模并重塑
竞争格局。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
技项目,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公司全力推进转基因
合规管理工作,建立覆盖科研、生产、加工及销售的转基因合规和质量控制体系。公
司参股公司杭州瑞丰及控股子公司隆平生物拥有优秀的转基因性状开发团队,现均已
开发出抗虫抗除草剂抗性表现优良的转基因性状,并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可有效防
治我国玉米田的主要害虫并为农户提供田间杂草防治有效工具。主推玉米品种裕丰30
3、中科玉505、隆平206、农大372等都已经开发转基因版本,且已经按照国家法规要
求完成了必要的品种试验。同时,国内外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巴西隆平拥有一支优
秀的转基因玉米研发团队,杭州瑞丰、隆平生物的性状研发成果也将根据其产品表现
应用于巴西隆平转基因玉米种子业务。两家公司的性状已出口至巴西,正在开展性状
功能验证及测试。 
       作为行业龙头,公司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加快抢占新
技术的制高点。 
       (四)管理变革深入推进,重点工作成效显现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进管理变革,推动公司经营能力迈上更高水平。 
       1、优化资源配置。从整合公司资源、聚焦业务方向、引领商业模式、提升
管理能力、落实功能战略五个方面,审视公司现有资源状况,确保有限的资源优先满
足核心业务的发展。同时,公司全面梳理已有业务与资产,加快处置低效资产和投资
,强化对应收款项的管理,降低公司负债,减少资金占用,提高公司资产运营能力与
收益水平。 
       2、数字化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ERP系统全面上线,现已实现科研、生产
、营销、财务、信息五大模块在集团及主要业务主体正常运行,在规范关键业务流程
、统一关键数据的基础上,提供种业全流程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连接,实时获取真实
有效业务数据,实现真正意义的业财一体,为公司构建系统化管理体系、加快管理变
革、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3、“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公司积极转变发展观念,持续夯实
管理基础,优化各项流程,降低经营消耗。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比如公司加大杂交水稻海外推广,效果显著,海外杂交水稻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
司进一步强化成本管控力度,加大过程管控,有效实现成本效率优化。4、公司治理
体系和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团队
换届选举,并修订《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制度
文件。同时,持续优化用人机制,激发组织活力,全年组织总部及分子公司开展多场
公开竞聘选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子公司管控与服务,明确各业务主体汇
报与管理关系。 
       (五)抗疫情献爱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公司紧急调运240吨大米送往湖北抗疫一
线,该捐赠物资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度下,主要用于确保火神山
等医院的生活需要。疫情暴发的高峰期恰逢春耕在即,公司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
部署,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误农时,依托数字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大力推动线上
种子订购、线上农技服务等工作,解决疫情暴发下农业生产尤其是春耕的痛点和难点
问题,助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公司秉承“造福”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为农户提供优质、高产
的种子和综合农业服务,以增产增收带动乡村振兴。公司发起设立的“湖南省隆平高
科公益基金会”多年来一直援助因自然灾害使农作物欠收、失收,导致重大损失的农
户;援助灾区和贫困地区,救助农村孤老、孤儿、残疾儿童;资助病困人员等社会弱
势群体,帮助贫困学生。报告期内,公司定期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对口捐赠支援,开
展技术帮扶,授人以渔。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对外援助,至今已为亚洲、非洲和拉丁
美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万余名农业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先后承担十
多个国家援外技术合作项目,为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1、2020年度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08件,其中水稻118件,玉米51件,辣椒8
件,黄瓜17件,甜瓜8件,食葵4件,谷子2件;2020年度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93件
,其中水稻65件,玉米17件,黄瓜6件,甜瓜4件,小麦1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
计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472件。 
       2、2020年申请国家专利16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
,外观设计2件;2020年度获得授权专利16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1件,授权实用新
型专利4件;授权外观设计1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63件,其中发明专利
41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外观专利8件。 
       3、2020年度,公司制种产量为12,308.5万公斤,相比2019年度降低15.76%
。发生的销售退回总额为93,973.00万元,水稻的常两优、Y两优和玉米的隆白1号、
安隆牌等系列退货率略高于其它品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品牌优势 
       作为一家秉承和发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创新精神并致力于打造
现代农业“芯片”的高科技现代种业集团,隆平高科以“推动种业进步,造福世界人
民”为使命,以“世界优秀的种业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综合农业服务解决方案”
为企业愿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重大决策部署,矢志为中国民族
种业在世界崛起之梦想而努力。 
       公司拥有的“隆平”品牌是行业最具价值影响力的品牌之一,通过内生发
展和外延并购,公司陆续打造了“隆平”、“亚华”、“湘研”、“德瑞特”、“联
创”、“巡天”、“三瑞农科”等企业品牌矩阵,并分别成为水稻、玉米、黄瓜、辣
椒、谷子、食葵等品类的领先品牌,其中“隆平高科”、“湘研”商标被认定为中国
驰名商标。公司还通过巴西玉米并购项目(巴西隆平)进一步拓展并大大提升了国际
化品牌形象。同时,作为国内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之一,公司先后被认定
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
业”等,并连续四届荣膺“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榜首,子公司联创种业入选“中
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河北巡天和江西科源入选“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天津
德瑞特和湘研种业入选“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公司还荣获中国品牌强国盛
典“榜样100品牌”、“建国70周年70中国品牌”等荣誉,公司名誉董事长袁隆平院
士荣获“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
奖”等荣誉。 
       报告期内,公司在售品种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新审定品种量质双优,生物
育种创新布局和成果取得重要进展,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获得广
泛关注和认可,品牌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种质资源和研发优势 
       品种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能力是种业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公司现已建设
完成国内领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并始终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的研发创新理念,水稻、
玉米研发创新能力持续立足行业前列。目前公司作物育种研发试验基地总面积近10,0
00亩,在全球水稻、玉米以及国内蔬菜、谷子、食葵等主要生态区都建有多个育种站
,水稻、玉米年组配数量超30万份,通过审定及登记的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品
种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已创新、积累了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种质资源品系,可
组织开展覆盖我国水稻、玉米大部分生态区域以及东南亚、南亚等水稻主要种植国家
部分生态区域的大规模品种测试评价工作。转基因育种方面,依托杭州瑞丰、隆平生
物两个主体,开展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基因性状开发和转基因玉米品种转育,目前开
发的优异性状基因和转育成功的多个主导品种助力公司成为国内第一批玉米转基因上
市储备公司;同时公司在湖南、天津、河南等地拥有多个国内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巴西
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依靠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隆平高科长沙生物技术实验室、隆
平高科生物技术(玉米)中心等分子育种平台着力将分子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
,生物性状开发、种质资源创新、生物计算信息化等技术在助力公司巩固行业领先地
位的同时,切实提高了公司研发创新水平和科研转化效率,规模化品种创新水平大幅
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以科技委员会为科研议事决策机构,统筹负责科研管理及
研发布局,以总部研发中心及科技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执行推动部门,以玉米产业为重
点进一步推进组织结构完善,并将水稻及黄瓜等较为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进一步向
系统内其他作物推广,加快推出绿色优质高产新品种,率先实现品种的升级换代,提
高农户种植效益,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业竞争能力,促进公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
障了育种创新工作的逐步深入和品种创新水平成果产出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科研进展保持稳定,海外品种测试
阶段性降低。国内因政府调控迅速有效,公司管理积极到位,新品种生态测试网保持
稳定,水稻测试网覆盖长江流域、华南及黄淮海地区,自主开展的绿色通道品种试验
覆盖643个点次,有效测试品种497个次,全年各级试验共测试水稻品种1,459个次,
国际水稻测试网以三亚海外为主,辐射印度、印尼、孟加拉、越南以及巴基斯坦等主
要目标市场,因疫情影响停止了海外自主测试,继续开展水稻官方测试176个次;玉
米测试整合联创种业、河北巡天等玉米产业公司在西南区、黄淮海区、东华北区等主
要玉米产区的生态测试网,形成了集团玉米规划化网络布局,共计完成玉米品种测试
2,484个次;小麦依托联合体及省级试验共计测试35个品种;蔬菜、谷子等测试体系
在主产区依托产业发展的优势基础,稳定开展新品种测试,完成12,426个次黄瓜、南
瓜、辣椒等作物测试评价。截至2020年底,育种体系在中国、巴西、美国、巴基斯坦
等7个国家建有12个水稻育种站,19个玉米育种站,7个蔬菜育种站,4个谷子育种站
和3个食葵育种站,试验基地总面积近10,000亩。 
       (三)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在长沙总部、各控股子公司所在地以及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地建
立了高标准田间纯度鉴定基地,对生产繁殖的种子及时进行质量鉴定,确保公司种子
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完善了从原原种—原种—商品种子—检验体系—售后服务体系的
全过程的监控措施,建立了一支由科技专家—技术员—农民技工—质检员—栽培专家
组成的质量保证人才队伍。 
       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安全管理体系、OHSAS1
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从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和售后服务全产业链提升质量
管理水平,实现公司新产品产值率达75%以上,引领行业发展。以研发为例,公司杂
交水稻亲本种子质量执行(纯度≥99.8%、芽率≥85%),高于国家标准(纯度≥99.5
%、芽率≥80%);玉米种子纯度可达98.5%-99.3%(国家标准为96%-98%);黄瓜种子
纯度可达98%(国家标准为95%)。严格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和引领业内的质量执
行标准,帮助公司提高了入库种子质量合格率,大幅降低了制种除杂成本,使制种农
户收入逐年增加,公司不合格种子转商率逐年降低,提高了公司种子产品的应用和推
广价值。 
       报告期内,以水稻、玉米等主粮农作物种子生产为突破口,以提高种子生
产水平为目标,以种子生产、加工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设计方向,实现从“
田间-工厂”全业务流程的制种生产、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等环节的信息化升级,目
标是建成对标国际、国内领先的种子数字化、智能化加工基地,开展全程信息化(智
能化)制种技术研究、工厂数字化建模与工艺规划、种子自动化智能化加工管理等,
打通了各业务节点之间信息孤岛,建成了基于信息采集的制种(耕作、播种、授粉、
收割)、加工、仓储物流及种子全生命周期、追溯信息检索等模块的数字化平台,形
成了数据互联互通的企业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优秀的研发能力、强大的生产和质
量控制能力相结合,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营销创新优势 
       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优势和产品优势,深入贯彻“多主体、多品牌、宽渠
道”的营销理念,加强品牌梳理和区域整合,强化协同管理;加强品种投前测试,从
严控制新产品投放,努力做到精准营销;发挥各个品种的优势,加强与产业链相关企
业的合作;深化示范营销、会议营销等营销组合,持续创新营销模式并建立跨产业营
销经验共享机制,各品类产品营销成效显著,各产品市场占有率得到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在原有市场管理委员会基础上升格设立集团水稻产业管理
委员会,拓宽了水稻产业协同范围至财务、信息化和人力资源领域,深化了生产和营
销协同的力度,推进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严格执行生产计划与过程管控、严控
库销比,继续优化经营品种和渠道网络,全面贯彻公司产品价格管控政策,有效减少
内部无序竞争和重复投入。同时创新共享联创种业多品牌运作经验、德瑞特办事处销
售模式和博洋9号直销模式,细化差异化营销战略,公司品牌营销水平和整体运作管
控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高效实现了公司对业务全面、高效的可持续管理。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机遇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生物育种产业纳入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1
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立志打好种业翻身仗,牢牢把
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这是继2000年《种子法》出台和2011年国发8号文件之后,中国
种业发展迎来的第三次政策机遇期。 
       同时,行业景气度在去年快速复苏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回升。玉米收购价已
经有较大提升,根据数据,2020年12月31日玉米(黄玉米二等)价格为2,547.80元/
吨,同比增长40.70%,2021年玉米价格仍有望维持较高位置;继玉米涨价后,水稻收
购价也已经有小幅增长。 
       另外,随着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颁发,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种业新技术
周期的机遇也正在到来。 
       (二)公司工作主基调 
       为抓住行业机遇,今年年初召开的隆平高科2020年度工作会议确定了公司2
021年工作的主基调: 
       一切都为了增长。增长是公司内在价值的提升,不仅是销售规模的增长,
还包括盈利能力的增长,不仅是增长的速度,还包括增长的质量。 
       一切都依靠管理。要加快深化管理变革,在ERP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在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考核和激励
机制。 
       一切都源于文化。要秉承袁隆平院士“创新无止境、奋斗不停息”的精神
,牢记“推动种业进步,造福世界人民”的初心和使命,为打造民族种业航母而不懈
奋斗。 
       (三)2021年重点工作 
       在上述背景下,公司将以深化管理变革、优化业务与管理流程为路径,以
信息化数字化为抓手,为业务和利润的稳定增长保驾护航。2021年公司将主要围绕以
下六点开展工作: 
       一是抓住战略机遇,打好种业翻身仗。公司各科研单位、产业公司和职能
部门要根据2021年度工作要求,明确业务增长和科研攻关目标,强优势、补短板、破
卡点。 
       二是推进产业协同,实现产业健康增长。要大力推进生产、加工、仓储、
营销等更高水平的产业协同,完成重点工作,将研发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将市场优
势转化为利润优势,实现有利润的营业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保证公司健康增长。
 
       三是聚焦研发效率提升,巩固创新优势。要上线并实施水稻商业化育种信
息管理平台;加强转基因商业化体系建设,实现转基因玉米性状与品种研发赶超。 
       四是持续健全机制,夯实管理支撑。深化管理变革,完善激励管理、目标
考核、流程建设和机制建立,建立授权与问责相对等、管理与监督相结合、考核与晋
升相关联、激励与约束相均衡的管理机制,夯实公司管理支撑力。 
       五是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资产质量。聚焦主营业务,强化主营业务优势
;继续优化资产配置,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做好健康指标管理。 
       六是加强文化凝聚力。加强团队建设、丰富人才储备、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通过树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管理生态。通过党建引领隆平文化
,坚定维护公司中长期利益,坚决致力于公司中长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1年,公司将牢记初心和使命,继续砥砺前行,深度聚焦公司的战略方
向,加快构建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和透明开放的市场化机制,大力弘扬隆平文化,着力
推动公司实现向“世界优秀的种业公司”的跨越,向2025年进入世界种业前五强的目
标不断奋力前进。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