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000925众合机电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众合科技000925≈≈(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秉持“众合科技、美丽人生”的企业愿景,立足科技惠民,专注发展
高科技、“卡脖子”的战略产业,实施“智慧交通+泛半导体”互促共进的全新“一
体双翼”战略,助力国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在“智慧交通之翼”,公司将建立智慧交通产业战略联盟,并实现国际化
业务拓展;在“泛半导体之翼”,公司将继续推行“一个核心,多个亮点”的产业发
展格局,内生与外延并重,打造有特色、自主可控、可持续的泛半导体核心竞争力;
上市公司本级作为本体,承担联结“双翼”的重要作用,通过高端智造到场景应用的
垂直交互整合,打造半导体与智慧交通互促共进的产业生态圈,以云计算、AI等新型
信息技术赋能打造产业数字化服务能力,驱动智慧新时代变革,创造美好生活。 
       (一)主要业务概况 
       1、智慧交通业务 
       公司智慧交通业务以提供轨道交通核心机电系统解决方案为基础,并积极
向大交通数字化业务领域拓展,已经形成多层次的产品结构。主要产品包括:轨道交
通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列车智能化产品、智慧交通深
度集成系统、智慧运营五大系列系统级产品,其中在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自动
售检票及清分系统领域公司已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安全计算机平台、车载通用安全平
台、时空大数据平台等平台级产品对内为公司业务提供支撑,对外提供独立产品解决
方案。 
       公司智慧交通产业布局图 
       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众合科技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产品包括通用CBTC系统、互
联互通CBTC、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DTO/UTO)和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TACS),适用于地铁、有轨电车、轻轨、单轨、空轨等多种轨道交通制式,已应用
于国内16个城市的36条线路,累计里程达1401公里。 
       其中,公司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已中标宁波5号线、郑州12号线和绍兴2
号线等多个GOA4等级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项目。公司承担了浙江省2021年重点研发项
目“低速场景的无人驾驶运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将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及调
度技术拓展至低速场景商用车专用领域。 
       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 
       公司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为集计算机技术、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机械
制造于一体的自动化售票、检票系统,并适应当前移动支付、互联网+、多线共用AFC
系统线路中心(MLC)趋势,具备更强智能化功能、更人性化服务、模式更多元化。 
       线网清分系统(ACC)承担线网票务管理、清分清算、车票管理、技术标准
及规则制定、系统数据分析及发布等多重功能。 
       众合科技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已服务全国15城市的41个项目,覆盖
逾800个站点,并已在杭州地铁与绍兴轨道、杭海城际互联互通项目上作为全国首例
,实现跨市和跨制式的清分对接和互联互通,在都市圈公共交通建设大潮下,为跨城
市,城轨、高铁等多种公共交通换乘带来可能。 
       列车智能化 
       公司的列车智能化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覆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列车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货物信息在途管理系统、车地高速转储
系统等,并在地铁、复兴号标准动车组、货运动车组、重载列车、时速400公里标准
动车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列车上实现了应用。 
       深度集成系统 
       公司的深度集成系统是以行车指挥为核心,集成列车自动监控系统、通信
系统、环境与设备健康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门系统等,与其他弱电系统联动,
实现数字信息化的系统集成管理,并可根据实际项目需要进行定制化集成。 
       综合智能运维 
       综合智能运维以系统监测和设备管理为基础,利用融合云、大数据、BIM、
机器学习、知识库、移动互联网、语音识别等前沿技术,实现关键系统和设备故障诊
断、远程集中监测、专家系统综合决策、故障预测、健康管理等功能,联动物料管理
、工单管理、应急调度、移动办公等系统,构建多终端(PC端、移动端、大屏端)、
跨专业、一体化的线网综合智能运维系统,以达到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降低劳
动强度、技能要求和运维成本的目的。 
       智慧工务 
       公司研究隧道、轨道及站房状态高精度采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替代
人工进行工务检测和病害检测。通过时空大数据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数据收集
、分析分类、筛选和存储。研究智能算法进行隧道、轨道及站房状态的病害检测和趋
势预测,辅助工务人员及时发现病害和评估病害,为维护提供决策支持。 
       时空大数据平台 
       公司采用大数据、云计算、AI、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适配工业互联网/产
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和理念,打通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维护等阶段,统一承载
安全生产、内部管理、外部服务等业务系统,研发时空大数据平台,实现轨道交通数
字化转型,为智慧城轨和智慧城市的搭建提供重要支撑。 
       基于底层逻辑和大数据技术的共通性,公司的大数据平台还可扩展应用至
智慧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2、泛半导体业务 
       公司传承半导体基因和底蕴,以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为核心,业务边界扩展
延伸至整个泛半导体产业链底层多个关键核心技术,以一个核心多个亮点为战略思路
对泛半导体产业进行产业和投资布局。 
       子公司海纳半导体为发展半导体单晶硅材料的业务主体,产品涵盖单晶硅
锭、3-8英寸研磨片和抛光片,下游终端应用场景包括通信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
子、航空航天等。海纳半导体凭借优质产品,积累了客户基础和口碑,形成了高客户
黏性,在中小尺寸片的中高端细分市场具备竞争优势。 
       同时,公司在泛半导体产业链中挖掘成长性高、市场空间大的细分领域,
通过合资、战略合作、参股、孵化等方式布局了半导体电镀设备、陶瓷薄膜混合集成
电路、系统安全专用芯片、制冷型红外热成像芯片及红外探测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
器(VCSEL)等多个亮点产业。 
       公司泛半导体产业布局图 
       (二)经营业绩概述 
       2021年上半年,公司延续2020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创下公司历史同期新高
。“智慧交通+泛半导体”两大主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34亿元,较上年同期两大主
营业务营业收入9.16亿元增长34.72%。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
6,693.71万元,同比增长185.5%。 
       1、确立一体双翼战略,主营业务齐增长 
       上半年,随着公司“一体双翼战略”的阶段性落地以及运营效率的优化,
两大主营业务高质量的业绩结果已初步显现。 
       (1)营业收入 
       2021年上半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营业收入达10.84亿元,同比增长33%,
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8%;泛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1.50亿元,同比增长50%,三年复合
增长率达43%。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2)毛利率 
       2021年上半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毛利率为32%,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泛
半导体业务毛利率为42%,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情况 
       公司泛半导体业务即半导体材料硅片毛利率大幅提升,主要系: 
       ①订单量和生产负荷饱满,随着海纳“年产100吨4-8英寸IC级单晶硅及其
制品技改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产能利用率提升。产销量上涨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单
位成本。 
       ②抛光片产量、销量和销售额占比提升明显,抛光片毛利率高于研磨片,
带动半导体材料业务综合毛利率提升; 
       自2020年伊始的芯片荒浪潮延续至2021年上半年,工业电子、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电子等下游需求持续升级助推行业内“缺芯”现象愈演愈烈,从芯片生产
到封装测试到硅片到多晶硅原材料,各个环节的价格都不断上涨。海纳半导体产品提
价自2021年5月、6月开始,对毛利率的影响在上半年尚未释放。 
       (3)新增订单 
       报告期内,公司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14.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4.85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在2021年上半年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市场中,众合科技市
场占有率为22.31%,位列行业第二。 
       2021年上半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情况 
       2021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通过子公司海纳半导体和孙公司日本
松崎合计销售1.50亿元,同比增长21.85%。海纳半导体抛光片销售占比达22.99%,较
2020年增长5.50个百分点;TVS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约为50%,产品结构进一步
优化。 
       2021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销售情况 
       注:此表中海纳半导体本级的销售数据含销售至日本松崎,在合并口径层
面已抵销。 
       2、自我超越——以技术创新、业务外延打破行业天花板 
       在智慧交通和半导体材料这两大成熟业务上,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业务延
伸为公司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实现自我超越。 
       (1)无人驾驶技术走在行业前列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全自动运行已成为我国新建地铁运行技术
的大趋势。2021年上半年,公司以UTO系统(无人值守的自动运行系统)中标绍兴地
铁2号线一期项目。该项目全自动运行等级为GOA4,列车运行无人值守、无人干预,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已中标宁波地铁5号线、郑州地铁12号线和绍兴地铁
2号线三个GOA4等级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项目,走在行业前列。 
       (2)推出全国首个跨市清分清算系统 
       公司承建了国内首个跨市清分对接、互联互通付费区换乘项目——杭州地
铁与绍兴轨道、杭海城际互联互通项目,实现了多地地铁和城际线之间的无障碍换乘
,进一步推动了“轨道上的都市圈”的紧密融合。 
       (3)实现信号、通信、智能交通、票务大集成 
       报告期内,公司在系统集成业务上再创佳绩,中标的黄石现代有轨电车一
期正线通信信号和票务系统项目和百花车辆基地通信信号项目,是含设备施工安装在
内的信号、通信、智能交通、票务系统的大集成项目。这是公司在系统集成业务领域
的重要突破,将为未来公司参与同类项目建设积累经验和案例。 
       (4)重掺硅片逐步成为海纳半导体拳头产品 
       自2020年9月重掺砷单晶拉制成功以来,海纳半导体已经实现了硼、磷、锑
、砷等重掺系列产品的全覆盖,重掺产品销售额快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海纳半导
体重掺产品销售额达7230万,占销售总额的48.20%,较2020年底重掺销售占比38.99%
增长了9.21个百分点。 
       重掺产品占据了抛光片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海纳半导体重掺产品的不断
成熟,其抛光片市场占有率将有望逐渐提升。 
       3、共生共赢——投资合作,打造产业生态圈 
       公司以上市公司作为本体,通过投资、业务合作、收购兼并、交叉持股、
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圈。 
       (1)加快产业数字化服务的业务布局 
       为加快产业智能化的升级,并实现从成熟业务场景到其他数字化转型产业
领域的延伸,公司在进行智慧交通领域大数据平台研发的同时,报告期内还参股投资
了深圳众源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数达智远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与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时空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共同打造的深圳众源
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的时空大数据底层技术为基础,并以
此为支点纵横双向打造和拓展交网时空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领域的市场。 
       浙江数达智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物信融合大数据平台面向用户提供
数据资源管理、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展现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可应用至智慧政
务、智慧金融、智慧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医疗等各领域。 
       (2)陶瓷薄膜混合集成电路项目落地滁州 
       在集成电路领域,公司于2021年1月投资参股了浙江众芯坚亥半导体技术有
限公司。众芯坚亥专业从事陶瓷薄膜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主要
应用于5G、自动驾驶、激光制造等领域。相关产品全球市场空间预计可达400亿元/年
。 
       众芯坚亥生产基地已于5月落地安徽滁州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首
条示范产线已于2021年8月8日建成并试产成功。 
       (3)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 
       报告期后,公司与西部优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投资设立西部优
势(宝鸡)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主要投向先进制造、信息科技、新材料行业,
具体细分行业包括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光通信、信息化技术应用及服务
、半导体材料、5G材料、先进工业材料等。 
       公司将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资源整合优势和对标的项目的专业判断,加快
在智慧交通和泛半导体产业的布局,加速扩大两条产业链的规模,推动产业生态圈的
构建。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战略聚焦优势 
     围绕企业愿景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公司针对所处发展阶段,对不同的业
务实行差异化发展,不断聚焦主营业务,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营业务,提高运营效率
,从而提升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2、品牌和市场优势 
     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卓越的项目交付能力、快速响应能力
,在业主中积累了知名度和认可度。公司信号系统业务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行业前
三名且逐年攀升,自动售检票和线网清分业务最近三年累计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公
司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项目覆盖全国24个城市,其中包括10个省会城市、2个直辖
市和多个一二线城市,且在华东、西南、华北等区域市场占有率领先,未来业绩具备
可持续性和成长性。 
     在泛半导体领域,海纳半导体经过20年深耕半导体硅片材料行业,积聚了深厚
的市场品牌认知度,在中小尺寸硅片中高端产品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相较其
他竞争者,具备一定的市场结构优势。 
     3、创新研发优势 
     公司构建了多层次的研发体系,覆盖了创新研发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挖掘智慧
交通、芯片、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前沿技术,将轨道交通技术拓展应用至其他
大交通场景,开发和迭代智慧交通产品和底层技术,通过产业化平台和战略合作实现
部分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形成了企业价值实现的贯穿和闭环。 
     公司积极整合内外部创新研发资源和要素,与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
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并与浙江大学硅材
料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叶志镇院士、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时空大数据联合创新中
心和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等保持
密切战略合作联系,攻克“卡脖子”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前沿尖端技术的落地
,合作共赢。 
     4、产业理解力和场景资源优势 
     公司经过在轨道交通机电领域长达十数年的服务和深耕,已经形成了系列化的
四大核心产品,其中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在行业中占据
领先地位。公司对轨道交通复杂的业务场景积累了深刻的理解。这些优势不仅使公司
具备为工业场景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的能力,也为公司拓展智慧运营、智慧维保
、智慧建设,打破业务天花板提供基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近年来,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逆全球化、中美贸易摩
擦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对全球及国内宏观经济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不确定性,
可能对国内经济带来结构性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国家政策导向,继续专注高科技、
“卡脖子”的对国家安全有战略性意义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通过完善产业链布局,
加强市场开拓,巩固行业地位,构筑业务护城河,积极构建产业联盟和引入国内外战
略合作伙伴等手段,减少宏观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对公司带来的影响因素。
 
     2、行业周期性风险和政策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所处的轨道交通和半导体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状况、国家战略
发展规划、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未来新冠疫情、行业本身的周期性波动、行业投资
的高低峰、国家政策等都可能影响轨道交通的投资规划、半导体行业的供需和产品价
格,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不断优化公司的产业布局,创新技
术和商业模式,纵横双向拓展业务,打破行业天花板;在行业上行周期内通过扩大规
模、提升效率、改进技术等方式增效降本,提升行业地位。同时,公司将在对市场进
行审慎评估的基础上逐步、分阶段进行市场拓展和扩产,杜绝盲目扩张产能和业务。
 
     3、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两大主营业务智慧交通和泛半导体均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公司技术
的不断迭代创新和产业链的延伸,公司愈发重视研发体系和核心人才团队的搭建。目
前市场人才竞争加剧,公司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若核心人才流失过多将对公司的持
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为了吸引留住优秀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已逐渐完善长效激
励机制,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和子公司员工持股改革等方式,将员
工个人利益与公司未来发展进行绑定,实现共创共享。 
     4、对外投资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合资、战略合作、参股、孵化等方式进行泛半导体产业链
布局,加快推动泛半导体赛道的纵向发展。虽然公司是在主营业务范围内向产业链上
下游进行延伸和投资,但由于行业内细分领域较多,技术壁垒较高,投资对公司的管
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引入外部专家董事等方式,提升了董事会和投资发展战略
委员会的科学决策能力。公司以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借助专
业投资机构对标的的专业判断能力,提高投资决策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同时公司将
继续加强投后管理工作,加强对已投资项目的日常经营跟踪、资本运作和业务赋能等
投后服务、产业整合和退出管理。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国际政治
、贸易局势的紧张。年初项目交付的停滞、墨西哥比索汇率断崖式下跌对公司一季度
业绩造成了影响。然而,卓越的企业就是要在不利和艰难中依旧能闪闪发光。公司管
理层带领全体员工积极应对,在保证短期业绩稳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长期主营业务
调整和经营发展战略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整体营业收入约29.27亿元,虽然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
生变化,但营业收入仍较上年同期增长5.35%。智慧交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75亿元
,占公司整体营收74.30%,较上年同期增长29.04%;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6.56亿元,
较上年增长40.01%。半导体业务产销量双双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占公
司整体营收的7.42%,较上年同期增长达43.89%;主营业务利润率36.75%,较上年同
期增长8.49个百分点;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7977.07万元,较上年增长87.10%。 
       2020年全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643.0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
润为3928.27万元。其中,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亿元,但在第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公司项目交
付的加快推进,实现归母净利润约7437.54万元,并在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一)技术升级为业务提供强力支撑 
       2020年,公司升级为“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紧密型经营发展战略,以工业
互联网为纽带,推动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融合和应用。在新的发展战略下,公司技术能
力建设跨上新台阶,成功搭建三大技术组织架构——以产品为核心的应用型团队、以
行业场景为核心的创新研发团队、以预演和挖掘新技术领域为核心的中央研究院,实
现从挖掘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研发。 
       1、新技术研发和突破 
       2020年公司共计研发投入1.4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2.03%,占公司2020年
营业收入的5.01%。(1)智慧交通领域: 
       公司研制的列车智能化产品货运动车货物信息在途管理系统顺利通过中国
中车现场调试验收,中国中车质检人员、技术专家、生产调度人员共同签署现场首检
通过文件,评价产品稳定可靠,满足交付要求。 
       公司紧跟系统小型化、集成化的新趋势,研发出了新一代PCB面积小、整体
计算性能和存储性能大幅提升的处理器板VC3板,作为BiSTAR安全计算机平台的下一
代核心处理器单板。这一处理器板的成功研发,意味着公司基于BiSTAR安全计算机平
台的全系列产品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成功完成国产操作系统在安全平台上的应用实
践。 
       (2)泛半导体领域: 
       海纳半导体自2020年1月起正式启动“年产100吨4-8英寸IC级单晶硅及其制
品技改项目”,9月第一根5英寸重掺砷单晶、第一根6英寸重掺砷单晶相继出炉。作
为重掺单晶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产品之一,重掺砷单晶的试拉成功,标志着海纳半导体
的产品结构已延伸至外延衬底用抛光硅片的所有重掺系列,并能精确控制掺杂剂比例
,电阻率命中准确,部分技术指标行业领先。海纳半导体在重掺系列产品的全覆盖,
将为海纳半导体进一步提升抛光片产品的产能和市场打下基础。 
       公司2020年知识产权情况 
       2、获得的荣誉和认证 
       3、重大项目课题进展 
       在全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领域,公司深度参与了青岛地铁列车自主运行
系统(TACS)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是以车车通信为基础,将列车
控制与车载网络、牵引、制动等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以车载控制平台为核心的新
型列车控制系统。该系统将从通讯方式、系统架构、系统融合、运行方式及控制方式
四个方面带来创新示范。截至报告期末,该项目已完成了实验室的互联互通测试,并
已完成青岛试验线动车测试。公司在车车通信领域已然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之一。 
       在列车智能化领域,众合科技承担了国家“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时
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运装备关键技术”项目“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装备与运
维系统研制”课题“列车车厢安全监控系统研制”子任务,并于2020年通过了验收。
专家组高度评价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
的人员、物品和车厢环境检测解决方案,实现了多路视频流实时人脸识别及分析判断
车厢、人员异常并报警灯功能,对提升列车司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申报并承担了浙江省2021年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速场景的无人驾驶
运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基于时空大数据平台,面向露天矿山生产作业流程
,研制满足矿山复杂环境、研究和建设低速场景无人驾驶运输系统控制技术和装备,
研制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工作区域封闭的运输作业系统,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在矿山
、港口等重要安全生产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也是公司将轨道交通核心技术和系统应
用在大交通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 
       4、产学研结合提升创新效能 
       公司积极整合内外部创新研发资源和要素,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与浙江
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开展产学
研合作: 
       (1)海纳半导体与浙江大学硅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叶志镇院士展
开紧密合作,叶志镇院士对海纳半导体硅外延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工作进行指导
; 
       (2)公司与中国工程院王家耀院士、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时空大数据联合
创新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系,联合成立了交网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并成立了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报告期后,公司与战略合作方共同出资设立了深圳众源时空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从事交网时空大数据平台和地铁全周期运营维护业务,从而加快推进时空大
数据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技术相融合,系统性升级公司智慧交通业务,为公司走
向智慧化轨道交通发展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二)市场开拓 
       1、智慧交通业务不断向上攀登,突破自我 
       2020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情况 
       注: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智能高铁、系统集成业务新增订单包括
报告期内已签订合同和报告期末处于合同签订中状态且截至报告披露日已签订完成的
订单。 
       (1)信号系统引领行业趋势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多地信号系统项目开标延迟。下半年恢复正常
后,公司合计中标3条线,中标金额为11.40亿元。其中,大连3号线为公司中标的第
二个改造线项目。近年来无感改造已经成为信号系统装备研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从无感改造技术衍生出的兼容性车载技术也将为“四网融合”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
持,加之许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改造周期,未来改造市场整体规模将大幅提升
。公司在改造项目积累的业绩、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都将帮助公司在改造市场赢得
先发优势。 
       杭州3号线是公司信号系统在杭州市场中标的第10条线,占杭州截至2020年
末已招标15条线路(包含城际线)的66.67%。 
       郑州12号线是公司继宁波5号线后通过无人驾驶信号系统中标的又一项目,
公司将不断积累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和服务能力,力争领跑行业。 
       (2)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领域的细分冠军 
       2020年,公司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共计中标4.40亿元,较上年增长5
.31%。根据RT轨道交通统计,2020年共计招标38个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项目
,合计金额为20.79亿元,共有15家厂商参与AFC系统市场的竞争。其中,公司全资子
公司浙江浙大网新众合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数量、中标金额、市占率均登顶中
标企业榜首,市场占有率为20.74%(该数据未包括众合轨道中标的“杭州地铁自动售
检票系统交通部一卡通升级改造项目”)。在市场范围上,公司进军了华东又一新城
市——南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AFC/ACC业务已覆盖全国16个城市。 
       (3)系统集成业务实现突破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及整个弱电系统都在逐渐向集成化、智能化、多模
式化的方向发展。公司于2018年成立了系统集成事业部,重点开发中低运量轨道交通
、海外轨交及国铁系统集成项目市场,于2020年首次实现业绩,共计取得8,844.45万
元的新增订单。公司预计系统集成模式未来将在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中逐渐成为主流,
于2019年就启动了综合监控与ATS的深度集成和深度互联研究开发,为公司未来提高
市场占有率打下技术基础。 
       2、重启半导体,“两控多参”打造泛半导体商业版图 
       公司于2020年8月对经营发展战略进行升级,重启原有的半导体业务,将其
提升至公司“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紧密型经营发展战略中的主业之一,并将现有半
导体业务板块边界从半导体材料制造扩展延伸至整个泛半导体产业链底层关键核心技
术。 
       (1)半导体硅片迎来春天,海纳半导体成行业“隐形冠军” 
       随着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行,下游芯片紧缺带动上游硅片订单量增加,海
纳半导体全年基本处于满产状态,报告期内实现订单销售金额21,709.25万元,较上
年同期增长43.89%;实现毛利润7977.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10%。 
       2020年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销售情况 
       2020年海纳半导体中高端研磨片产品TVS市场占有率达到60%,占据龙头地
位。重掺产品销售总金额为8458.65万元,占总销售金额的38.96%。海纳半导体注重
深化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创新能力和
核心竞争力突出,获评2020年“浙江省隐形冠军”。 
       (2)参股投资完善产业链布局,厚积薄发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参股、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核心
设备等领域已形成初步布局。公司与上海坚亥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了
浙江众芯坚亥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可应用于5G、自动驾
驶、激光制造等领域的陶瓷薄膜元器件及延伸产品,致力于建设全面的陶瓷薄膜混合
集成电路产业群,成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关键核心元器件供应商。众合科技认缴出
资1.96亿元,持有众芯坚亥49%的股权。截至披露日,众芯坚亥已落地安徽滁州中新
苏滁高新区。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参股了上海新阳硅密(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
司,持股10.26%。新阳硅密由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硅密四新半导体技
术(上海)有限公司等设立,本轮获海宁市泛半导体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众合科技控
股子公司国科众创等各方融资共计7800万元。新阳硅密主要产品包括自主研发的半导
体电镀设备、清洗/去胶设备及供酸系统,并已自主掌握了200mm和300mm晶圆级电镀
设备的生产技术,自主发明专利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新阳硅密与中芯国际等大型半导
体晶圆制造厂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下一步将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销售。 
       公司2019年投资的参股子公司浙江焜腾红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
端光学气体成像及VCSEL激光器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报告期内已实现制冷型红外热成
像芯片的小批量生产及销售,并启动可应用于3D感应、无人驾驶激光雷达和光通讯领
域的VCSEL芯片的研发。报告期内,焜腾红外共计实现营业收入6052万元,净利润305
9.28万元,公司确认投资收益419.08万元。 
       3、借鉴成功模式和经验,本地化发展 
       基于公司对轨道交通行业本地化发展的精准研判,公司自2016年就确立了
区域化营销战略,陆续在西南、北方等区域成立了区域子公司。凭借总部近年来的培
育、技术支持和本土化的优势,子公司四川众合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众合智控科
技有限公司已深深扎根当地,逐渐开始独立对外承接维保和改造类项目,为持续深化
区域化战略提供了成功的模式和经验。2020年,四川智控新增订单1.39亿元,较上年
同比增长124.03%。天津智控自2019年设立至今虽未满两年,但本报告期内已为公司
贡献了904.82万元的新增订单。 
       2020年,公司设立了沈阳众合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确立在华北区域
的市场优势。2021年2月,公司设立了南通众合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计划重点开
拓浙江以外的华东市场。 
       4、品牌建设,打造行业精品 
       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公司治理能力的同时,公司也十分注重品牌、企业
形象与口碑的建设: 
       众合科技2020年所获部分奖项 
       (三)项目交付规模创公司历史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信号系统和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项目交付规模创公司历
史新高,打破行业历史记录,展现了卓越的项目交付能力和管理能力。 
       在信号系统领域,公司完成了包括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杭州地铁5号线后
通段,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杭富城际铁路,杭州地铁7号线首通段、成都6号线一二
三期等在内的共计9条线路约247公里的项目交付及开通运营任务。在交付项目中,其
中5条线路为自研CBTC。 
       在AFC系统领域,公司共完成了包含杭州地铁5号线、16号线等在内的共9个
项目113个站点的交付工作。 
       (四)公司治理 
       1、深化激励机制,激发主人翁精神与发展活力 
       报告期内,在相关条件成就的前提下,公司完成了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
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第一个行权期开始自主行权。2020年3
月,公司面向全体员工推出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超过50%的员工参与认购。7月20日
,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过户,成为公司单一第一大股东,真正实现员工“当
家做主”,共筑众合事业。这既是公司历史上的创举,也是资本市场上的少数标杆。
 
       报告期后,公司于2021年2月再度推出《2021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
计划》,此次股权激励主要对象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是公
司在新经营发展战略下对激励机制的补充和优化。股权激励机制的常态化将成为公司
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股东结构与治理结构调整 
       2020年,公司经历了控股股东变更,由网新集团控股变更为无控股股东状
态。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 
       在这一背景下,公司经营管理层对公司治理结构也相应做出了调整,将董
事会调整为六名独立董事加六名非独立董事的“类MBO”结构,并引入半导体领域的
外部专家董事,加强董事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内部制约机制,提升公司的治理能力和
在主营业务领域的专业决策能力,保障全体股东的权益。 
       3、梳理非主营业务,找准核心赛道 
       基于经营管理层对公司各业务所在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研判,结合公司
的技术优势和发展路径规划,公司于2020年对战略体系和业务进行了梳理,发布了新
的“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紧密型经营发展战略。2020年11月,公司完成了与上海申
能能创等《关于环保业务合作框架协议》项下第二阶段交易;12月,公司将持有的电
力节能减排业务平台公司达康新能源60%的股份转让给战略合作方网新机电。至此,
节能环保将不再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 
       与此同时,公司将半导体业务提升至新战略架构下的核心主业之一,是基
于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数十年来积累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以及清楚看到了半导体行
业国产化发展的必然性和赛道的未来发展空间。公司围绕半导体材料业务,积极布局
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领域,严守半导体这一国家安全战略产业阵地,不忘初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业务聚焦和横向拓展能力 
       公司业务自2019年以来不断聚焦和升级。公司于2019、2020年将原有工业
污水处理业务、节能环保业务进行调整后,以智慧交通和泛半导体为战略发展“双翼
”,集中研发、人力、战略合作、市场等各方面资源发展两大核心业务。2020年两大
核心业务营业收入、毛利率水平和整体盈利能力均稳健增长。 
       公司智慧交通业务覆盖了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货运动车、重载铁路
等多个交通领域,产品可应用于地铁、城际线、市域线、轻轨、有轨电车、跨座式单
轨等多种交通制式,夯实了技术复制与业务拓展的基础。 
       (二)数字化能力 
       基于对行业的理解和积累,公司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桥梁和催化剂,推
动行业知识沉淀复用,完善数据应用生态,形成行业领先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及产品,
已初步具备了产业数字化能力: 
       1、依托于国家政策和浙江数字经济大环境,糅合工业互联网理念,构建物
信融合大数据平台,结合公司多年积累的感知与采集技术、工业网络与控制等技术及
对场景应用的理解等,发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公司已经迈步在数字化转
型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之路上; 
       2、夯实主营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与自动售检票和清分业务的同时,以智慧
城轨建设为契机,力争实现从业务数据化、场景智能化向全面智慧化的迈进; 
       3、泛半导体领域推动“两控多参”,“内生与外延”并重,加快集成电路
上下游产业链拓展,构建数字产业新增长极。 
       (三)创新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覆盖创新研发全生命周期的研发体系和组织架构,具备根据行业
未来发展趋势提前研判和挖掘前沿技术的能力,并基于“产学研用”的理念,能够利
用公司丰富的战略合作资源将具备产业化潜力的技术成果快速实现应用。 
       公司具备根据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快速响应的能力,根据不同类型产品开
发需求,采取不同的开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针对功能安全类产品,鉴于其安全责
任重大,公司严格按照标准开发流程,时间为9个月至18个月;对于非功能安全类的
产品,公司采取敏捷流程和多轮迭代方式,可以将开发周期缩短至安全类产品开发周
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公司拥有多个国家级和国家地方联合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包括国家级技术
中心、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机电控制国家地
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信号系统唯二国家级实验室之一)、国家地方
联合工程实验室以及4个省级研发中心。公司基于宁波地铁5号线实际线路数据搭建了
完全仿真无人驾驶实验室,可实现无人驾驶系统60多个场景的演示和测试。 
       公司把位于杭州市临安区的青山湖园区基地打造为产业创新与孵化中心,
并结合众合科技智能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带动整个智慧交通+泛半导体领
域的产业链创新创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战略合作资源 
       公司紧紧围绕“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紧密型经营战略发展方针,持续深化
构建“产学研用”的战略合作体系,建立了开放的共享机制,并积累了丰富的战略合
作资源,打造共赢生态圈。 
       产业布局上,公司加强与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挖掘市场潜在机会,扩大
市场产品布局,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技术创新上,公司持续保持与国内知名高校如
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的紧密合作,做好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
工作。 
       产业落地上,公司以成立合资公司、共建实验室、加入产业联盟等多种模
式,例如与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建河南时空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动公司新
技术、新产品投入市场应用,提升科研转化率。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代表
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影响我们所在的行业和我们的城市。推动实现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交通”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以单
晶硅等材料为基石的半导体产业正式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支撑,有着广阔的未来发展空
间。公司将继续围绕国产化、数字化两大主旋律,致力于打造有特色、自主可控、可
持续的两大核心主业。 
       一在交通领域,构建数字驱动的泛在感知、云边协同、智能决策的产业数
字化能力,实现在交通领域的融合突破。在应用层,公司将向智能运维、智慧车站、
综合线网调度、深度系统集成和融合等一体化的智慧化产品和服务延伸。同时,公司
将结合数据中台打造、商业模式创新和投资布局,推动大交通产业创新、快速转型升
级。 
       二是在半导体产业领域,以半导体材料业务为板块核心,不断提升海纳半
导体重掺系列产品的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将海纳半导体打造成国内质量一流的高端抛
光片企业。其次,公司将通过自主发展、产学研合作、并购整合或战略合作、孵化等
形式,布局泛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细分领域,增强半导体业务的盈利能力,最终形成一
个核心多个亮点的产业布局。 
       三是在战略新兴领域,公司将凭借已有的成熟业务应用场景资源,以工业
互联网平台和新兴信息技术为桥梁纽带,通过聚焦智慧城市、驱动行业数据和场景应
用,打造自主化云平台应用系统架构解决方案,助推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加快走向大
数据,实现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布局。 
       同时,公司将继续以研发孵化、投资、产业整合、校企共建等多种方式为
抓手,孵化和探索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从而达到反哺主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为目
的,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