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1318中国平安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中国平安601318≈≈(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主要业务经营分析 
       本公司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借助旗下平安寿险、平安产
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银行、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资产管理及平
安融资租赁等子公司经营金融业务,借助汽车之家、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
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等子公司、联营及合营公司经营科技业务,向客户提供多种金
融产品和服务。 
       由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大部分业务为长期业务,为更好地评估经营业绩
表现,本公司使用营运利润指标予以衡量。该指标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
期波动性较大的损益表项目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投资回报率锁定为5%。 
       2、折现率变动影响,即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由于折现率变 
       动引起的保险合同负债变动的影响。 
       3、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而剔除的一次性重大项 
       目及其他。2021年上半年该类事项为本公司持有的以陆金所控股为标的的
可转换本票的价值重估损益。 
       2021年上半年,受益于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国际经济的复苏前景得到改
善,推动全球需求的增长;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的推出与推广,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成果得到持续拓展和巩固,国民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金融业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主要业务稳健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
升,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控,经营稳健性显著增强。但全球疫情发展趋势仍存在不确
定性,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同时,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均衡,稳定恢复发展的基
础尚不牢固,非刚性消费需求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对公司长期保障型业务的影响
尚未完全消除。公司通过强化风险管控、深化改革、重塑“三心”文化、全面推进数
字化转型等举措,积极部署未来,打造有温度的金融,为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
实基础。 
       2021年上半年,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0.1%至818.36
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4.64元,同比增长10.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0.0
5亿元,同比下降15.5%,主要受公司对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夏幸福
”)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
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494.95亿元,同比下降3.2%,主要受新业务增速下滑、
保单继续率波动、去年同期新冠肺炎疫情下客户理赔减少带来的赔付差较高等因素影
响。 
       2021年上半年,公司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
其他权益调整金额为359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08亿元
,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61亿元。 
       公司高度重视华夏幸福债务危机带来的投资风险,已组织集团内相关部门
及子公司进行自查自纠并积极开展全面整改工作,完善投资决策流程和进一步优化投
资资产集中度限额体系。后续公司将持续提高投资的审慎性,加强投后风险管理,全
面提升集团风险治理水平。同时,平安还将继续配合各方推动华夏幸福债务危机化解
工作。 
     
       二、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驱动下,平安将ESG的核心理念和标准全面融入企业管理
中,结合业务实践,构建科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同时,平安坚持以金融
和科技影响社会,以专业为股东、客户、员工、社区和环境、合作伙伴创造价值,不
断寻求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提升,助力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环境方面,平安运用领先科技赋能环境保护与治理,引导环境友好型商
业生态的形成。在社会方面,平安坚守责任投资理念,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业务发展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赋能,并以综合金融经营模式助力社会
经济发展,实现公司和社会经济长期、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在治理方面,平安持续
完善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为稳健经营保驾护航。 
       平安积极响应国家2060年碳中和目标,全方位升级绿色金融行动,通过金
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平安将依托综合
金融优势,充分发挥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绿色信贷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支持绿色发
展。 
       数字化是21世纪推动社会进步、提升生产力的基础工程,是人类跨越式提
升认识水平和能力的革命性的进步。数字化将在战略、组织、管理、运营、人才、服
务等方面,为平安带来思维模式上的巨大颠覆与产业实践上的系统变革。在平安第四
个10年战略中,全面数字化战略及经营是至关重要的工程之一,必将成为平安可持续
发展的“压舱石”与“领头雁”。 
       平安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结合业务发展,构建和实践科学、
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和清晰透明的ESG治理结构,持续指导集团所有职能中心
和专业公司结合业务实践,更加科学、专业、体系化地加强企业治理和业务可持续发
展。本公司由董事会下设的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全面监督ESG事宜,由集团执行委
员会下设的投资者关系及ESG委员会负责日常ESG工作。 
       平安的可持续发展成果已获国际广泛认可。截至2021年6月末,平安被富时
罗素可持续发展指数(FTSE4Good)、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企业基准指数、恒生国指ESG
指数等纳入为成分股;平安在明晟(MSCI)ESG评级中获评A级,属于国内领先、国际先
进水平;在Sustainalystics ESG风险评级为低风险等级,属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
球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中获评A-级,为中国内地金融企业取得的最高评级。 
     
       三、社区影响力 
     三村工程 
       在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平安继续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通过产
业振兴、健康振兴和教育振兴,继续开展“三村工程”。2021年上半年,“三村工程
”提供产业振兴帮扶资金61.90亿元(累计提供扶贫及产业振兴帮扶资金360.24亿元
);在乡村开展13场移动体检义诊活动,健康公益服务覆盖2,055人次;为城乡学校
开展4节情景大师直播课,覆盖1,870.8万人次。 
       “村官工程”产业振兴方面。平安继续巩固覆盖产前扶智培训、产中产业
造血、产后产销赋能的产业全周期的长效机制,实现综合金融帮扶闭环。平安与经济
日报报业集团下属 
       发放乡村振兴贷款,助力云南地区电厂建设;平安在江西落地首个“乡风
文明100行动”,为当地致富带头人提供产业发展资源支持。 
       10万份健康体检数据,平安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共同
发布《2018-2020乡村健康扶贫报告书》,系统报告了(原)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体质特
征和疾病风险。平安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共同启动“健康中国·与健康同行”项目,
为缺乏医疗资源和健康管理知识的地区和人民提供教育和服务。 
       院士面对面交流,通过一系列直播课程、参访实践等公益举措,提升城乡
学生科技素养,为科技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抗疫救灾面对依旧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平安
密切关注社会诉求,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保险优势,为疫情防控和灾害救助
保驾护航,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持续服务抗疫。面对各地零星偶发新冠肺炎疫情,平安第一时间为当地客
户开通95511服务绿色通道,增设疫情专项案件上报机制,确保进线100%接通或即时
回电,极速响应客户的金融保险服务需求。平安携手珠海卫生健康局于2021年1月上
线发布公共卫生检测预警平台,全面对接医院、疾控中心、120急救中心、核酸检测
机构等四大监测渠道,为抗疫工作提供最新数据参考。 
       快速响应赈灾。针对云南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玛多县地震灾情,平安紧急推出多项应急措施和理赔绿色通道,并第一时间成立医疗
专家服务组,为灾中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发挥积极作用。针对江苏南通等地遭遇的大
风、冰雹等极端天气,平安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安排事故发生地和承保地分
支机构专人值班,随时响应,积极做好提供各项救援服务的准备工作。 
       公益行动平安持续七年开展“让爱回家”公益项目,在每年春节前夕,针
对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开展专项公益活动。2021年春节前夕,平安联合中华
社会救助基金会和深圳慈善会,发起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结合的公益活动,响应政府
的防疫号召,鼓励城市建设者就地过年;还通过全国约50万平安志愿者,在全国45座
城市中寻找需要帮助的基层城市建设者,加强进城务工基层劳动者就地过年的人文关
怀。项目收集到全国1,800余名进城务工基层劳动者的暖心故事,并向通过受助资料
最终审核的进城务工基层劳动者每人发放1,500元新春团圆金。 
       2021年是平安成立33周年,在5月27日公司司庆暨平安公益日当天,平安宣
布启动“平安云森林”公益活动,通过支持碳汇林种植,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 
       志愿服务平安自2018年正式成立平安志愿者协会以来,已在全国26个地区
设立志愿者协会分会,覆盖集团内20家专业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三村晖”
公益平台总注册用户达294万人,其中平安员工和代理人志愿者达55万人;2021年上
半年累计 
       动,面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素养、消费者权益和安全教育知识。在国家应
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指导下,平安组织志愿者队伍走进社区,开展防灾知识普
及、小区风险排查、应急演练培训等公益活动;同时,平安将防范金融欺诈宣传知识
带进社区,帮助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金融欺诈辨识能力,共同守护社区安全
。 
       绿色金融平安依托综合金融优势,充分发挥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绿色信
贷作用,全力支持国家绿色经济转型和产业链升级。 
       组织架构平安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并下设集团绿色金融办公室。绿色金
融委员会作为全集团绿色金融工作责任主体,负责集团绿色金融战略、规划、制度等
制定与审议。集团绿色金融办公室是推动绿色金融相关工作开展的执行机构,由集团
ESG办公室牵头负责整体工作的统筹协调。 
       绿色金融相关工作通过定期月度汇报、季度检视、半年度会议和年度表彰
等工作机制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绿色贷款、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气候变化风险资
产负债匹配管理的具体工作落地。 
       交流活动平安在深圳主办了“实现2030-2060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的业务
发展专题论坛”,与来自碳中和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投资机构、投融资建设平
台等机构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产业政策趋势、机遇和挑战,以及金融助力的
产品实践等方面内容。 
       责任投资平安遵守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UNPRI)及国内监管机构的相关指引
,成为中国首个以资产所有者身份签署UNPRI、气候行动100+(Climate Action 100+)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的企业,担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成员单位。同时,平安在组织架构与政策、投资风控工具以及金融产品开发应用等多
方面促进责任投资在平安的融合和发展。 
       组织架构与政策在集团投资者关系及ESG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2020年,集
团ESG办公室联合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四家试点专业公司共同成立责任投资专家小组
,推动集团责任投资政策的应用和具体落地,使其将ESG要素纳入投资与经营决策中
。同时,平安新修订《平安集团责任投资政策》,明确了责任投资的适用范围,进一
步阐释了责任投资策略的应用方法。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主要业务经营分析. 
       (一)业绩综述. 
       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394.70亿元,同比增长4
.9%;营运ROE为19.5%。 
       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0.99亿元,同比下降4.2
%;ROE为20.0%。 
       2020年,集团基本每股营运收益为7.89元,同比增长5.5%。公司拟派发202
0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1.40元;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人民币2.20元,同比增长7
.3%;按归母营运利润计算的股息支付率(不含回购)为28.7%,同比上升0.6个百分
点。 
       本公司认为剔除上述非营运项目的波动性影响,营运利润可更清晰客观地
反映公司的当期业务表现及趋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生产和消费停摆,对各行业经营造成较
大冲击。在疫情冲击下,公司经营面临线下业务展业受阻、信用风险上扬、权益市场
波动、平均市场利率下行等不利因素,努力采取线上化转型等举措,减缓疫情影响。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国内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但疫情的影
响仍在持续;国际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经济复苏进一步延缓。目前国内消费需求仍处
于恢复性增长阶段,线下大型活动举办依然受限,线下面对面拜访未恢复到疫情前水
平,公司长期保障型业务受到负面影响。同时,公司经营仍面临信用风险上扬,资产
质量持续承压;国内外股票市场剧烈波动,整体表现远逊于去年同期,行业分化加剧
的影响;且公司于2018年1月1日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加
大。公司通过持续强化风险管控、深化推动寿险改革、加快线上线下融合等举措,减
缓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集团归属于母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0.99亿元,同比下降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
增长4.9%至1,394.70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7.89元,同比增长5.5%。受新冠肺炎疫
情影响下代理人线下面访受阻、新业务增速下滑、保单继续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寿险
及健康险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926.72亿元,同比增长5.2%。 
       (二)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2020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936.66亿元,同比增长5.3%;营
运ROE为35.0%。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公司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展业受阻;同
时宏观经济和个人收入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客户对长期保障产品的消费支出暂时
放缓,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为495.75亿元,同比下降34.7%。公司敏捷响应
,积极调整、优化产品策略,加大易于销售但价值率相对较低的线上简单产品推广力
度,扩大客户资源储备,保持客户黏度。 
       2020年,平安寿险已完成改革项目的顶层设计并聚焦于重点项目的实施落
地和推广。未来将持续深化并全面推广改革,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寿险公司。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概览. 
       本公司通过平安寿险、平安养老险和平安健康险经营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主动加强合规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水平,贯彻“
渠道+产品”双轮驱动策略,巩固业务基础,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并在疫情的冲击
下,积极应对挑战,升级线上化经营模式。2020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
达495.75亿元,同比下降34.7%,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下降14.0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新
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传统代理人线下业务展业受阻;同时宏观经济及个人收入面临
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客户对长期保障产品的消费支出暂时放缓; 
       线下大型活动举办依然受限,线下面对面拜访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公
司高价值的长期保障型业务受到一定冲击。公司坚持聚焦保障,推动产品策略顺应疫
情环境调整,加大易于销售但价值率相对较低的线上简单产品推广力度,扩大客户资
源储备,保持客户黏度,为疫情过后客户转化做准备。 
       2020年,公司销售百万医疗主力产品-e生保系列保费收入超110亿元,同
比增长超60%。虽然2020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出现短期波动,但核心利润依然稳健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税后营运利润同比增长5.3%至936.66亿元;营运ROE达35.0%。
 
       寿险改革工程. 
       伴随寿险改革工程持续深化、稳步推进,改革成效会逐步显现。平安寿险
结合实际经营发展需要,改革项目进一步聚焦渠道升级、产品升级、经营升级三大方
向,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加速推进项目落地。 
       渠道升级。平安寿险通过以营业部为核心的重点项目,结合“产品+”体系
等,驱动实现“稳定队伍-健康队伍-三高队伍”三步走转型路径。目标未来2-3年,
平安寿险代理人队伍坚持以质量为导向,建立稳定、健康、优质的百万代理人队伍,
逐步提升三高代理人的占比。与此同时,平安寿险还通过数字化科技赋能,打造“三
好五星”营业部新模式,来实现节约营业部经理90%的管理时间、提升营业部管理水
平的目标; 
       通过一体化智慧活动管理平台,打造注重“细节”与“坚持”的活动量管
理新模式,来实现有效活动率及人均长险件数的提升;通过人工智能AskBob,打造百
万量级的培训素材库,覆盖用户超80万人,人均使用频次高达每日6次以上,已成为
代理人终身学习、再教育的智慧培训平台,促进代理人全面能力的提升。 
       产品升级。平安寿险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丰富“产品+”服务体系,
构建“健康+、慢病+、重疾+”的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健康+”项目推出全行业首批获批的最长20年保证续保长期医疗险
+“e生RUN”健康服务;“慢病+”项目推出线上+线下结合的呵护式慢病管理服务,
以“医生、健康管理师、营养管理师”组成的三师共管服务为基础、AI赋能精准匹配
客群,同时增加便捷优惠的线下服务;“重疾+”项目推出了覆盖120种疾病、多次轻
症赔付的重疾产品;搭建有场景、有服务、有频率、有温度的“四有”产品体系,切
实保障客户的权益。 
       经营升级。平安寿险运用科技能力,通过对经营预测进行预警、有效追踪
、及时干预,构建先知、先觉、先行的“总部大脑”,推动精细化管理;构建数字化
营业部管理平台;通过智能拜访助手AskBob等工具支持代理人展业,累计线上拜访客
户超380万人次;创设营销场景,通过内容营销、社交营销、活动营销、服务营销等
方式提升客户触达率,促进销售目标达成。目前,平安寿险通过智慧保工具,运用AI
技术分析客户保障需求,为客户制定保障计划,全年实现超150亿元承保保费转化。 
       本次寿险改革集聚了集团三位联席CEO以及平安集团跨条线、跨业务的专业
能力和优质资源。改革项目的顶层设计已于2020年基本完成,且部分项目已落地、推
广。2021年平安寿险将持续深化改革,在改革成效即将显现的新起点上,开拓一条科
技赋能的全新道路,开启未来10年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征程。 
       渠道经营情况. 
       平安寿险在国内共设有42家分公司(含7家电话销售中心),拥有超3,300
个营业网点,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向客户提供人身保险产品。 
       代理人渠道经营情况。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传统代理人线
下展业受阻,叠加震荡的宏观环境下客户对长期期交保障型产品的消费支出暂时减缓
,高价值保障型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代理人队伍管理、培训、触客难度增加,产能有
所下滑。2020年代理人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429.13亿元,同比下降37.1%。同时,目
前国内线下大型活动举办依然受限,线下面对面拜访、销售承压,代理人渠道的新业
务价值率54.9%,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在疫情高峰期间,公司对代理人实施特殊
考核政策稳定队伍,推出一系列队伍关怀、支持政策,保障疫情高峰期间代理人的权
益和收入。 
       2020年下半年,在有质量的人力发展策略指导下,公司恢复了代理人考核
机制,淘汰低产能代理人。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寿险代理人规模较年初下降12.3
%。此外,公司还维持严格的代理人招募标准,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代理人甄选
,夯实代理人渠道基础管理;将科技与代理人招募、培训、客户经营等环节深度结合
,支持并推广代理人队伍线上化经营,赋能代理人队伍发展。 
       其他渠道经营情况。公司积极推进渠道多元化发展,推动银保渠道、电话
销售渠道、互联网及其他渠道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新动能。2020年,除代理人渠道外
,其他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66.62亿元,在整体新业务价值中占比13.4%。银保渠道方
面,公司坚持价值经营导向,强化科技赋能,通过升级产品与科技降低疫情影响,带
动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5.1%。 
       电销渠道方面,秉承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深化经营模式改革,从单一电话
销售,向客户长期经营模式转型,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并持续扩大;运用公司主导的
私域运营平台,线上开展高效、精准、可控的用户互动与产品推荐,实现经营效率及
业务价值“双提升”。互联网渠道方面,持续优化平台运营能力,精准获客,不断提
升转化能力,助力业务稳健发展。 
       产品策略. 
       2020年,平安寿险持续深化“产品+”策略转型推动,突出产品的“寿险服
务+”特色,构建“寿险+健康、医疗、慢病、重疾、养老”的服务生态;以保险产品
为载体,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协同保险主业,探索新增长点。未
来几年,平安寿险将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利用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的优势,搭建满
足客户需求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构建有温度的保险产品体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代理人线下展业受阻,但也强化了公众的健康
保障意识,激发了公众对健康保障的消费需求,并加速了客户行为线上化进程,平安
寿险采取多种举措为疫情后业务恢复奠定基础。平安寿险借助领先的科技优势,积极
推出保险期限相对短、产品责任相对简单、费率较低的产品,以覆盖更多人群,尤其
是加大简单易销售的短期健康险等获客类产品投放,此类业务得以快速发展。同时,
为了培养客户保险理念及活跃客户,让保险服务惠及更多客户,平安寿险打造全新赠
险体系,适配不同场景来提供意外、医疗等不同责任赠险。疫情后,平安寿险推出同
时兼顾客户储蓄和重疾需求的新产品,得到代理人和客户广泛认同;围绕高端客户全
生命周期场景和保险配置需求构建高端客户产品系列,包括匹配高端客户理财增值、
品质养老需求的年金险,匹配医疗、高龄护理需求以及财富传承需求的高端医疗险、
护理险和终身寿险。同时,平安寿险上线费率可调整的“e生保长期医疗”及“e生RU
N”健康服务,通过“产品+”服务满足客户健康管理、住院费用及就医服务的全周期
需求。此外,由于重疾表修订剔除了轻度甲状腺癌,影响了未来新产品的重疾发生率
,在曲线形态和发生率水平上较现行重疾表均发生了一定变化,重疾险产品价格将更
加科学合理,平安寿险借行业重疾定义更新的契机,优化重疾保险产品体系,加强健
康管理服务内容的提供,提升产品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近年平安寿险整体短期储蓄类产品销售规模有所收缩,产品结构变化带来
整体保单继续率下滑。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客户因暂时经济困难未续保
,续期队伍线下面访服务受限,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体继续率。未来,平安寿险将
建立服务式续收模式,运用科技对续期困难保单进行前置服务、精准续收,同时深化
科技赋能,提升续收效能。 
       科技转型. 
       平安寿险构建“数字寿险”,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在营销、服务、风控
、经营领域成效显著。 
       在数字化营销方面,平安寿险通过拥有2.49亿用户的“金管家”APP平台,
推进新型线上保险客户经营方式,全年用户线上互动频次近12亿次。通过智能拜访助
手,为代理人提供VR会客、真人对练、实时辅助等线上展业支持,全年近1,700万人
次使用,线上累计拜访客户超380万人次。通过智慧保工具,运用AI技术为客户提供
全面的保障检视和需求分析、制定保障计划,全年实现超150亿元寿险承保保费转化
。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平安寿险全年累计服务客户超2.2亿人次,其中通过线
上渠道办理的保全、理赔、服务咨询等业务占比近99%;使用线上增值服务客户加保
率较未使用该服务的客户提升9个百分点,有效保障疫情期间优质线上服务提供。AI
视频回访机器人支持拟真形象实时生成,提供7×24小时线上回访服务,全年累计新
契约回访成功超380万单,一次回访成功率98%,较传统模式提升27个百分点,持续优
化用户回访体验。AI外呼机器人全面应用,提供续期交费提醒、保单复效提醒等服务
,全年累计服务近1.3亿人次。 
       在数字化风控方面,平安寿险在业内首创“智能预赔”服务,打破传统理
赔需客户出院后再申请的模式,通过构建理赔客户画像及大数据模型方式预测赔付金
额,为在治疗过程中符合条件的客户提前赔付部分理赔金,有效缓解其就医经济压力
,全年累计预赔款超2.6亿元;持续深化核保重疾风控模型应用,全年防范重疾风险
金额超20亿元。 
       在数字化经营方面,平安寿险数据化经营平台可通过多维看板、经营驾驶
舱等功能应用一览经营全局,全面覆盖业务运营环节,支持预测预警、根因分析、问
题诊断和追踪干预等。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及利源分析. 
       由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大部分业务为长期业务,为更好地评估经营业绩
表现,本公司使用营运利润指标予以衡量。该指标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
期波动性较大的损益表项目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
他: 
       短期投资波动,即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际投资回报与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
报假设的差异,同时调整因此引起的保险和投资合同负债相关变动;剔除短期投资波
动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投资回报率锁定为5%; 
       折现率(1)变动影响,即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由于折现率变动引起的保险合同
负债变动的影响; 
       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而剔除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2019年
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而剔除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是保险子公司因执行
财政部、税务总局于2019年5月29日发布的《关于保险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
除政策的公告》,对201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金额的减少,反映在2019年所得税费用
中的一次性影响。 
       (三)财产保险业务.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平安产险维持稳健发展态势,保费收入
同比增长5.5%;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至99.1%,业务品质仍持续优于行业
;综合成本率的上升主要因为上半年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短期上升,同时在车险综合
改革背景下,市场竞争激烈,成本有所增加。 
       平安产险加强科技应用,持续推动客户经营线上化,完善服务体系。作为
中国最大的汽车工具类APP,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突破
1.26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8,100万;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000万。 
       平安产险线上理赔服务持续领先,打造极致用户体验。平安产险在行业内
首创车险理赔语音报案、IM互动报案,通过引入精准理赔决策引擎进行客户精准画像
、图片定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理赔服务策略。2020年,平安产险家用车“一键理赔
”功能使用率达90%。 
       财产保险业务概览. 
       本公司主要通过平安产险经营财产保险业务,平安产险经营业务范围涵盖
车险、企财险、工程险、货运险、责任险、保证险、信用险、家财险、意外及健康险
等一切法定财产保险业务及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安产险连续十年荣获中国车险及财产
险“第一品牌”。平安产险主要依靠遍布全国的43家分公司及2,760余家中心支公司
、支公司、营销服务部及营业部销售保险产品,分销途径包括平安产险的内部销售代
表、各级保险代理人、经纪人、电话和网络销售以及交叉销售等渠道。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平安产险仍维持稳健发展态势,实现原
保险保费收入2,858.54亿元,同比增长5.5%。 
       以原保险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产险是中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受新冠
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保证保险业务赔付短期上升,随着下半年疫情逐渐控制而得以
缓解。基于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发展动力,国家出台的相关支持性政策发挥效力,
以及平安产险在风控政策、客户管控、保后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管理举措,
全年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在上半年达到峰值后有所改善。同时,在车险综合改革背景
下,市场竞争激烈,成本有所增加,平安产险整体综合成本率较上半年上升1.0个百
分点至99.1%;实现营运利润161.59亿元,同比下降22.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平安产险积极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为全国约50万家小
微企业无偿提供员工专项保障,单个企业保额100万元;全面推出缓交续保保费活动
,缓交保费超2,000万元,涉及保额超200亿元,从而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同时,
为确保小微企业客户及时获得高效、便捷、全方位的服务,平安产险推出“平安企业
宝”APP及小程序,为客户提供线上保险服务与企业增值服务。截至2020年12月31日
,平安产险通过线上化方式累计完成保单批改超126万笔;处理小微企业非车险理赔
案件超110万笔,赔案金额超20亿元,最快结案时长仅12秒,切实做到了利用数字化
科技为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平安产险借助集团综合金融业务模式,联合集
团内部其他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和贷款支持相结合的服务,进一步为小微企
业减负,助力实体经济恢复。 
       分险种经营数据. 
       2020年,在平安产险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
险种是车险、保证保险、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这五大类险种原
保险保费收入合计占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94.6%。 
       车险. 
       2020年,受宏观经济压力和疫情影响,新车销售量下滑;同时产险行业秉
持车险综合改革的让利消费者原则,件均保费有所下降,但平安产险车险业务原保险
保费收入仍同比增长0.9%。同时,在车险综合改革背景下,车险市场竞争激烈,平安
产险车险业务全年综合成本率98.2%,同比有所上升,但盈利水平仍处于行业领先地
位。 
       疫情期间,平安产险进一步加强客户线上化服务,通过“平安好车主”APP
为客户提供“一键续保”、“一键理赔”等安全便捷的车险服务,提升客户体验进而
增强客户黏性,2020年已有超234万客户体验“平安好车主”APP“一键理赔”服务。
预计车险综合改革之后,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车险市场秩序将进一步规范,费用水
平有所下降。未来,平安产险将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盈利水平;坚持以高质量发
展为目标,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深化科技在车险业务经营中的应用;推动产品和服务
创新,推出新能源车险、UBI(Usage-basedInsurance,基于使用量的保险)等新型
车险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推动车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保证保险. 
       平安产险仅与集团内部其他专业公司合作,为个人和小微企业主提供融资
性保证保险增信服务,并与集团专业公司进行交叉验证和多维风险审核,以实现优势
互补,确保业务风险可控,整体风险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融资性保证保险服
务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内市场需求较为旺盛。2020年上半
年受疫情影响,平安产险保证保险业务品质短期承压,但平安产险迅速采取针对性的
风险管控措施,2020年下半年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逐渐改善,全年综合成本率111.0%
,较上半年下降14.6个百分点,且优于行业。未来,随着疫情影响的进一步减弱、宏
观经济形势的回稳,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压力会逐渐缓解。同时,从中长期来看,基
于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发展动力,国家出台的相关支持性政策发挥效力,以及平安
产险积极主动的风险管控举措,疫情不会对保证保险业务的未来发展造成实质性影响
。 
       责任保险. 
       2020年,责任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7.8%,综合成本率94.6%
,业务盈利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平安产险持续加大产品供给创新,为疫情防控、
复工复产提供风险保障,同时运用科技能力持续优化业务流程、丰富线上服务、完善
风控体系,充分发挥责任保险参与社会多元共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作用。
 
       科技驱动转型.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平安产险深化落实集团全面数据化经营战略,深挖
人工智能、新技术等创新科技应用场景,通过不断迭代的技术能力提升用户体验,驱
动公司经营发展。 
       人工智能方面。平安产险智能单证识别技术持续领先,重点单证OCR识别平
均准确率超95%,个人车险客户承保自助化率82.1%、批改自助化率90%;机器人助手
交互式能力不断加强,问题回覆准确率达95%,全年辅助“平安好车主”等6大APP24
小时在线智能解答超1亿次。 
       风险管控方面。平安产险通过“智能风控平台”实现多业务线、多流程风
控能力的共享复用,并将其应用于理赔反欺诈等十多种业务场景,累计减损5.2亿元
。同时,平安产险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气象预警及灾害监测等技术,提升农业保
险风险全周期管理能力,助力防灾减损,提升大灾快速定损能力,保障农户利益。 
       车险方面。平安产险以“平安好车主”APP为载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用车
服务及品类丰富的汽车后市场服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工具类APP,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车主”AP
P注册用户数突破1.26亿,较年初增长36.2%;累计绑车车辆突破8,100万,其中逾2,4
00万尚未在平安承保,用户转化仍有较大的成长潜力;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00
0万。平安产险线上理赔服务持续领先,坚持以客户为核心,运用大数据及科技力量
,持续打造极致用户体验。平安产险在行业内首创车险理赔语音报案、IM互动报案,
实现客户4次互动即可完成报案;通过决策引擎为客户精准画像,提供差异化理赔服
务策略,提升客户理赔体验;通过搭建理赔智能机器人,实现咨询问答、断点提醒、
智能查询、简单作业四方面的全流程机器人陪伴,使理赔服务更加便捷。2020年,平
安产险家用车“一键理赔”功能使用率达90%。 
       财产险方面。平安产险打造KYR(Know Your Risk)企业风险管家项目,通过
“服务+保险”的创新模式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风险管理服务。2020年,平安产险为18,
573家企业客户和重点工程项目提供防灾防损服务。同时,平安产险针对台风、暴雨
等重大自然灾害开展11次预警与防控专项行动,全年累计发送灾害预警短信80.6万条
;搭建政保风控云平台,协助各地方政府提升辖区内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建筑质量
管控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四)、保险资金投资组合.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3.74万亿元,较年初
增长16.6%,其中18.9%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
产。公司通过国内首创集数据、模型为一体的资产负债量化管理系统,链接资产配置
和资产负债量化管理全流程,提升保险资金投资效率,确保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安全稳
健。 
       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近10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5.3%、平均综合投资收
益率为5.5%,均高于5%的内含价值长期投资回报假设。 
       在长期资产供给不足的市场环境下,公司进一步缩小资产和负债的久期缺
口,并持续完善投资风险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分风险限额,提高监控频率,加强风险
预警,加大风险排查力度,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实现整体投资风险可控。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概览. 
       本公司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由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的可投资
资金组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大幅下行,二季度中
后期缓慢重启;但下半年多国疫情再次暴发,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面临诸多风险。国内
经济增速一季度明显下行,中央适时适度实施对冲性宏观政策,积极推进复工复产;
二季度以来经济稳步恢复,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受疫情
冲击影响,海外资本市场一度剧烈调整,但得益于各国政府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
市场逐步反弹修复。同时,得益于中国率先有效控制疫情,加上政府及时采取“六稳
”、“六保”政策稳住市场预期,国内资本市场波动总体小于海外,上证指数全年上
涨13.9%,行业剧烈分化;港股受海外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恒生指数全年下跌3.4%。
受海外普遍零利率政策、国内逆周期货币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基本面变化等综合因素的
影响,国内市场利率先下后上,并超越年初水平,但平均水平仍较去年明显下降。公
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投资收益率受股市波动、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有所承压。
尽管如此,公司通过科学的战略资产配置、精准的战术操作、优秀的外部受托管理人
遴选、创新另类投资配合积极的投后管理等措施努力创造超额收益,确保公司保险资
金投资组合安全稳健。 
       资产负债管理. 
       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公司坚持高质量的资产负债管理,积极
应对利率下行的挑战,继续增配国债、地方政府债等免税债券以及政策性金融债等长
久期、低风险债券以拉长资产久期。在长期资产供给不足的市场环境下,公司进一步
拉长资产久期,从而降低公司在低利率时期的再投资风险,并进一步缩小资产负债久
期缺口,优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同时,公司建立灵活的资产负债联动机制,合理制
定负债端保证利率,优化资产负债利率匹配。此外,公司积极把握疫情冲击下权益市
场波动机会,灵活开展权益投资操作,获取投资收益。得益于长期积累的优质资产及
灵活稳健的权益投资操作,公司在目前的低利率环境下无需且无计划提升保险资金投
资组合风险偏好。 
       投资风险管理. 
       公司持续加强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加大长久期利率债的配置改善
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匹配状况。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成本收益匹配风险管理,设置以成
本收益匹配为核心量化指标的风险偏好体系,并进行定期跟踪检视。公司定期对保险
资金投资组合进行严格的压力情景测试,将其内置于大类资产配置流程,前置风险管
理,并在市场波动加大时显著提升压力强度及测试频率,确保在发生罕见市场冲击时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安全性。 
       公司强化制度与流程建设,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健全投资风险管理架构,
完善包括风险准入策略、信用评级、交易对手及发行管理人授信管理、集中度管理、
风险应急等关键流程,持续优化风险管理全流程。 
       公司运用科技加强投后关键事项管理,建立了风险预警平台,全面扫描市
场波动、负面舆情、财务变动等6大类风险信号,覆盖超过300个风险标签,通过智能
模型分析,做到投资风险早发现、早决策、早行动;遵循“职责明确、跟踪及时、管
理到位”的原则,做到“看得住、抓得准、跑得快”,实现风险控制与创造效益相结
合。 
       公司持续加强风险监控体系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风险管理数
据库,做到资产负债风险、投资组合风险的系统化监测、识别、智能预警和管理,确
保风险能及时发现,有效管控。 
       (五)、保险资金投资组合. 
       投资收益2020年,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投资收益率受股市波动、市场
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有所承压。公司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积极把握权
益市场波动机会,灵活开展权益投资操作,获取投资收益。净投资收益率5.1%,总投
资收益率6.2%。 
       公司债券.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公司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公司债券规模为1,100.1
9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2.9%,占比较2020年年初、2019年年初分别下降1.1个百
分点、2.9个百分点。 
       从信用水平上看,本公司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公司债券信用水平较好,外
部信用评级约100.0%为AA及以上,约91.0%为AAA评级,相较于去年底整体评级水平持
平;从信用违约损失来看,本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的公司债券整体风险较小,稳健可控
。对于公司债券的风险管理,本公司主要从资产配置、准入管理、动态检视等方面保
障公司债券的投资风险得到全流程评估和管控。公司于2003年建立了内部信用评级团
队,严格按照内部信用评级对公司债券的投资进行准入管理,并加强评级检视和调整
,确保信用评级合理反映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水平。同时,本公司通过债券名单
制管理对存在潜在风险的公司债券进行事前监测,建立负面舆情快速响应机制,对公
司债券开展有效排查与上报管理,提升风险预警与应对效率。2020年下半年,国内多
家地方国有企业债券相继出现违约,由此引发市场对信用债的担忧,严重冲击了信用
债市场。公司通过完善的公司债券管理措施,有效地规避了本次违约潮中的风险债券
,确保了公司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公司债券安全性。 
       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投资. 
       公司自开始投资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以来,截至2020年12月末未出
现一单违约。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包括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债权投资计
划、信托公司设立的债权型信托计划、商业银行设立的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等。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公司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
产品规模为4,126.85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11.0%。对于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
产品投资的风险管理,本公司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把控。第一层是资产配置,公司已
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资产配置模型,在整体风险严格控制在公司既定的风险偏好范
围内的基础上,分账户制定战略资产配置方案,制定资产配置比例的上下限。在战术
资产配置时同步考虑各账户资金情况、收益及流动性要求、同类资产相对吸引力等因
素,对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出具出资意见。第二层是品种选择,公司主要偏好
经济发达地区的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优选行业龙头;所有的债权计
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投资都必须经过相关的投资委员会批准。公司内部信用评级团队
对于债权计划和公司债券采用同等严格的评级标准。第三层是投后管理,公司持续开
展项目监测,建立针对包括投资领域、品种和工具在内的总体和个别风险预警,保证
投资资产全流程风险充分评估、可控。 
       目前,公司保险资金组合所持有的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整体风险可
控。从信用水平上看,资产信用水平较好,公司所持有的债权计划和信托计划外部信
用评级99.0%以上为AAA、1.0%左右为AA+;除部分高信用等级的主体融资免增信外,
绝大部分项目都有担保或抵质押;从行业及地域分布看,公司主动规避高风险行业和
区域,目标资产分散于非银金融、不动产、高速公路等行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
、广东等经济发达和沿海地区;从投资时间和收益率上看,公司很好地把握优质项目
大量供给的黄金时期,有效提升整体组合的投资收益率。 
       股权型理财产品投资.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公司保险资金组合投资的股权型理财产品投资规
模为392.98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1.1%。公司持有的股权型理财产品,绝大部分
属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产品,底层多为国内外优质公司二级市场流通股票,无显著流
动性风险。另外少部分为非上市股权投资基金,且底层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合伙企业
的股权,风险充分可控。 
       (六)、银行业务. 
       平安银行整体经营保持稳定,2020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35.42亿元
,同比增长11.3%;净利润289.28亿元,同比增长2.6%,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平安银行积极应对外部风险,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整体资产质量风险可控
。截至2020年12月末,不良贷款率、逾期60天以上贷款占比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
较年初分别下降0.47、0.50和0.47个百分点,较9月末分别下降0.14、0.19和0.22个
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较年初分别上
升29.44和45.85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均低
于1。 
       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换挡升级,业务发展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实现较快的
恢复。2020年,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截至2020年12月末,“口袋银行
”APP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户;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26,247.62亿元,较年初增长32
.4%;个人存款余额6,846.69亿元,较年初增长17.3%。 
       业务概览. 
       2020年是平安银行“新三年”战略举措的起步之年,平安银行始终以打造
“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坚持“科技引领、零售突
破、对公做精”十二字策略方针,着力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
名片,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不断夯实转型升级基础,有效推动银行各项业务迈向
新的发展台阶。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依然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
平安银行一手“抓抗疫”,一手“促生产”,积极推进各项战略举措高效落地,全面
推进数字化经营和线上化运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恢复了各项业务,有效保证对客户
的不间断优质服务。同时,平安银行持续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积极履行各项社会责任
,不遗余力支持国家“六稳”、“六保”政策落地,为有效满足广大客户的多元化金
融服务需求、推进各类企业快速复工复产、支持实体经济持续转型升级做出了不懈的
努力。 
       平安银行持续实施网点智能化建设,合理配置网点布局。截至2020年12月
末,平安银行共有100家分行(含香港分行)、1,103家营业机构。 
       关键指标. 
       平安银行整体经营保持稳定。2020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35.42亿
元,同比增长11.3%;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1,073.27亿元,同比增长12.0%。受新冠肺
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平安银行根据经济走势及国内外环境预判,主动加大了
贷款和垫款、非信贷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力度,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处置力度,提升拨
备覆盖率,2020年实现净利润289.28亿元,同比增长2.6%,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2020年,平安银行净息差为2.53%,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平安
银行基于市场利率变化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在加大支持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融
资成本的同时,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有效降低负债成本,整体上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
略高于计息负债成本率降幅。 
       2020年,平安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538.92亿元,同比增长12.3%,主要得
益于个人代理基金及信托计划、贸易融资、对公代理业务、债券承销和理财业务手续
费收入的增长。 
       零售业务. 
       2020年,围绕“新三年”转型战略,平安银行持续贯彻零售业务“3+2+1”
经营策略,全力发展“基础零售、私行财富、消费金融”3大业务模块,提升“风险
控制、成本控制”2大核心能力,构建“1大生态”;同时按照平安银行“三张名片”
要求,推出“数据化经营、线上化运营、综合化服务、生态化发展”的“四化”新策
略,推动零售业务转型的换挡升级,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面对新冠疫情,平安银行凭借近年积极推动科技赋能,以及线上化运营能
力,各项业务已得到较快恢复,零售业务经营保持稳健增长。2020年,零售业务实现
营业收入885.78亿元,同比增长10.8%,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7.7%;零售业务减值损
失前营业利润577.24亿元,同比增长10.8%。同时,平安银行加大了零售资产的拨备
计提力度,零售业务净利润176.74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但仍在合理范围内。截至20
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26,247.62亿元,较年初增长32.4%,
零售客户数及“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均突破1亿户。综合金融对零售业务的贡献
保持稳定,集团迁徙客群的不良率低于整体情况。 
       基础零售业务方面,平安银行持续强化全渠道获客及全场景经营。在获客
渠道创新上,平安银行积极推进开放银行建设,着力实现生态化发展,2020年,开放
银行实现互联网获客405.63万户,占零售总体获客量的39.0%。在经营模式创新上,
平安银行积极推动“AI+远程坐席+线下队伍”的全新模式落地,并打造统一的中台能
力,升级客户分层经营模式,提升客户体验及经营效率,同时聚焦重点客群的场景化
经营,提升客户精细化经营能力。在存款业务经营上,平安银行持续深入推进零售存
款“稳增长、调结构、降成本”,通过持续做大AUM提升自然派生存款,并通过推动
绑定信用卡或其他产品还款账户,提升客户存款留存比例。同时,平安银行持续发力
代发及收单等批量业务,带动结算性存款增长,做大活期存款规模,优化存款增长结
构。截至2020年12月末,个人存款余额6,846.69亿元,较年初增长17.3%;其中个人
活期存款余额2,422.69亿元,较年初增长21.2%;2020年个人存款平均成本率同比下
降0.20个百分点至2.42%。 
       私行财富业务方面,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财富客户93.42万,较年
初增长19.9%;私行达标客户数5.73万(私行客户标准为客户近三月任意一月的日均
资产超600万元),较年初增长30.8%;私行达标客户AUM规模突破万亿,达11,288.97
亿元,较年初增长53.8%。平安银行持续推进私行业务发展,全面提升综合化、专业
化及科技化能力。在综合化能力提升上,平安银行持续加强全品类、开放式产品平台
建设,积极推动业务创新,签约平安银行首单亿元以上家族办公室服务,落地首批防
疫专项慈善信托及首单物业经营信托。在专业化能力提升上,平安银行持续加强投研
、投顾和家族办公室专业团队建设,提升专家团队对分支机构队伍及线上渠道的辐射
能力,实现对私行客户服务半径的扩展与服务体验的提升。在科技化能力提升上,平
安银行推出AI私募直通平台,在国内首次实现私募产品7×24小时全线上化自主交易
,已支持平安银行超96%的私募产品销售,并在业内率先实现保险金信托业务100%线
上化。 
       对公业务. 
       2020年,平安银行对公业务作为集团团体综合金融业务“1+N”的发动机,
继续发展以客户为中心,聚焦“行业银行、交易银行、综合金融”3大业务支柱,重
点发力“战略客群、小微客群”2大核心客群,坚守资产质量“1条生命线”的“3+2+
1”经营策略,着力打造新型供应链金融、票据一体化、客户经营平台、复杂投融及
生态化综拓“五张牌”,全力支持业务均衡发展及零售转型战略落地实施。疫情期间
,依托集团“金融+科技”优势,平安银行加快推进数字化经营,对公业务实现增长
。2020年,平安银行对公(不含资金同业业务)非利息净收入112.45亿元,同比增长
12.2%,在对公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其贡献主要来自于综合金融
、离岸融资、福费廷、银行承兑及电子商务等多板块业务的共同发力;平安银行推保
险规模达27.01亿元,同比增长102.9%。 
       平安银行对公业务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0年12月末,企业贷款
余额达10,613.57亿元,较年初增长9.9%;企业存款余额达19,884.49亿元,较年初增
长7.3%,其中企业活期存款余额6,942.40亿元,较年初增长16.6%;2020年企业存款
平均成本率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至2.17%。 
       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深度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科技驱动业务创
新。2020年12月22日,平安银行与具有独立通讯频道的商业卫星龙头企业合作发射了
国内金融业首颗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天启星座08星),“平安1号”卫星与“星
云物联网平台”是“星云物联网计划”的重要构成,“星云物联网计划”在供应链等
领域探索和推广金融创新应用场景。2020年,平安银行互联网支付结算业务服务的平
台企业交易金额达9.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2%。2020年末,基于“口袋财务”APP
全面升级的“平安数字口袋”APP正式上线,目标成为集团中小微客户的统一数字化
经营主门户;截至2020年12月末,该平台累计注册企业客户达104.02万户,较年初增
长189.1%,全年累计交易金额达4.33万亿元,同比增长16.4%。 
       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平安好链”,累计为1
,550家核心企业及11,602户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全年累计交易量827.15亿元,同比
增长143.0%。此外,2020年,平安银行与集团内专业公司合作落地的新增投融资项目
规模达4,312.15亿元,同比增长65.1%。 
       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平安银行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深化与重点行业
战略客户合作的同时,持续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12月末,
平安银行对医疗健康、车生态、清洁能源、民生行业、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输行业、电
子信息、绿色环保等重点行业的客户授信余额占比为46.2%,较年初基本持平;战略
客群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0.5%,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较年初上升16.6个百分点
;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以下简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
全年发放额为2,866.30亿元,同比增长19.9%;截至2020年12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
贷款余额户数达65.43万户,贷款余额2,828.30亿元,较年初增长38.8%,在平安银行
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10.6%。 
       资金同业业务. 
       平安银行资金同业业务全面推进聚焦“新交易、新同业、新资管”3大业务
方向、提升“销售能力、交易能力”2大核心能力、打造“1个智慧资金系统平台”的
“3+2+1”经营策略,并积极应对疫情挑战,稳经营、保发展。凭借市场领先的智能
量化交易系统以及电子化交易能力,平安银行继续积极开展FICC(固定收益、外汇和
大宗商品)做市交易业务,主要做市交易品种交易量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居市场前
列。2020年,平安银行资金条线固定收益业务实现交易净收入43.03亿元,同比增长3
3.9%。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综合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行e通”累计合作客户
达2,282户;2020年同业机构销售业务量8,058.12亿元,同比增长59.9%。平安银行的
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8月28日正式开业,截至2020年12月末,
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达4,635.28亿元,较年初增长80.2%,占非保本
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由年初的43.6%上升至71.5%。 
       科技转型. 
       平安银行将“科技引领”作为战略转型的驱动力,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
动银行向“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转型。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科
技人员(含外包)超8,500人,较年初增长超12.5%;2020年,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
入同比增长33.9%。 
       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平安银行通过持续深化敏捷转型,2020年业务开发需
求数量同比增长超36%,一批重要业务系统相继投产上线。其中,信用卡新核心系统
成功切换投产,是业界首个将关键核心业务系统由大型机集中式架构迁移到PC服务器
分布式架构的成功案例;新系统支持十亿级交易用户及日交易量,多项技术指标位居
业界第一。2020年,“行e通”系统完成重构升级,平台访问量同比增长214.0%,线
上销售量同比增长70.7%。 
       构建领先基础平台。平安银行持续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构建领先的基础
设施平台,加快“星链平台(Starlink)”、分布式金融PaaS平台、“星云物联网平台
”的部署推广。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超97%的应用通过开发运维一体化工具
平台“星链平台”发布; 
       分布式金融PaaS平台已在500多个项目中推广使用; 
       “星云物联网平台”已接入物联网设备超33万台,通过新型产融结合的模
式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加快数字化经营转型。数据中台方面,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完成
超2,000万黑名单数据的整合,黑名单风控服务累计拦截交易达18万笔。AI平台方面
,2020年,新增AI模型超1,000个,同比增长超300%;智能营销场景AI覆盖率达100%
。数据治理方面,以数据资产化为核心,全面盘点数据,制定超2,000项基础数据标
准、超500项指标数据标准。 
       深化科技创新应用。依托平安核心技术资源,平安银行加快新技术与银行
场景的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方面,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信用卡智能语音平台
年外呼规模达1.71亿通,识别准确率超96%,全年促成信用卡分期下单金额约189亿元
。区块链方面,平安银行为银租设备贷业务超9,000台设备提供区块链数据存证、溯
源、防篡改服务,并与地方税务局合作共建产业税务联盟链,有效降低企业办税成本
和贸易融资风险。 
       打造金融科技品牌。2020年,平安银行被《欧洲货币》授予“2020年全球
最佳数字银行”,多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内外权威大奖。其中,智慧风控平台项目获得
“Gartner2020金融服务创新奖”,为国内银行首次获得该奖;全线上化智能贷款平
台、“平安好链”、分布式金融PaaS平台、智慧风控平台四项目获得“人民银行2019
年银发奖二等奖”;Thoth安全风险动态管理平台获得《亚洲银行家》“2020年度最
佳网络安全和IT风险管理项目”。 
       资产质量. 
       平安银行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和金融市场稳定,提供差异化应急金融服
务,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渡过难关,切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平安
银行持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加大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和不良资产核
销处置力度,特别是针对理财回表等非信贷不良资产,资产质量指标持续改善。2020
年平安银行计提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704.18亿元,同比增加108.91亿元,其中除
计提贷款减值损失431.48亿元外,计提非信贷资产减值损失272.70亿元、同比增加21
0.31亿元;全年核销不良资产909.36亿元,同比增加424.87亿元,其中除核销不良贷
款593.60亿元外,核销理财回表等非信贷不良资产315.76亿元、同比增加306.82亿元
。 
       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8%,较年初下降0.47个百分
点,较9月末下降0.14个百分点;关注贷款、逾期60天以上贷款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
的占比分别为1.11%、1.08%和0.88%,较年初分别下降0.90、0.50和0.47个百分点,
较9月末分别下降0.48、0.19和0.22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90天
以上贷款偏离度均低于1。同时,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1
8.28个百分点至201.40%,逾期6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29.44个百分点至
219.78%,逾期9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45.85个百分点至268.74%。截至2
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8.8%,本年新发放贷款
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不良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零售资产质量方面,受新冠疫情导致的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消费需求收缩
、居民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平安银行零售资产质量出现了短期波动,个人贷款
新增逾期有所上升。 
       为缓解疫情影响,平安银行运用行业领先的科技实力和风控模型,优化客
户准入门槛和风险识别度,实施差异化的风险管理策略,持续优化客群结构,并加大
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至1
.13%,较9月末下降0.19个百分点。自2018年以来,平安银行逐步提高了有抵押类贷
款和优质白领客户的信用贷款占比,优化了零售信贷业务结构,并适度收紧准入政策
,有效提升风险抵御能力。2020年,面对疫情的冲击,平安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先
,对符合要求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提供延期还款、减免利息费用、无还本续贷
等关怀服务,全面降低疫情对零售客户的影响。同时,平安银行自1月下旬即制定了
应急预案,加强对外部动向的监控及对内部风险策略的检视力度,逐步化解因疫情导
致的暂时性的风险累积,自8月开始,零售月新增不良贷款已呈现回落趋势,年末主
要产品的不良率均已出现拐点,并趋近疫情前水平。此外,平安银行还严格控制新户
准入,加强对客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审查,新户质量保持历史较优水平。 
       对公资产质量方面,平安银行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客户,选择
弱周期、成长性稳定、资产质量好的行业,持续退出高风险行业,对公资产质量持续
改善。截至2020年12月末,企业贷款不良率为1.24%,较年初下降1.05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 
       2020年,平安银行围绕“新三年”转型战略,不断优化表内外资产业务结
构,主动压降低效及无效资本占用,持续提升资本管理精细化水平。此外,在稳定利
润留存等内源性资本补充基础上,平安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支持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
各项政策,加快推进创新资本工具发行试点工作,于2020年2月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
场完成发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银行其他一级资本,进
一步拓宽银行的资本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七)、资产管理业务. 
       信托业务得益于投资类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及浮动管理费增加,2020年手续
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6.5%。 
       平安证券稳步推进打造平安综合金融战略下的智能化证券服务平台,2020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6%。 
       平安融资租赁在成熟业务中实现了稳健增长,在创新业务中取得了突破。
截至2020年12月末,总资产已突破2,700亿元,不良资产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金融市场震荡的背景下,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
0年12月末,投资资产管理规模达3.6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0%;其中第三方资产管
理规模达3,858亿元,较年初增长32.2%。 
       资产管理业务概览. 
       本公司主要通过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融资租赁和平安资产管理等公
司经营资产管理业务。2020年,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震荡,但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仍
实现净利润122.92亿元,同比增长18.0%。 
       信托业务. 
       本公司通过平安信托及其子公司平安创新资本向客户提供受托和信托融资
服务。 
       平安信托顺应监管导向,加大转型力度,回归信托本源。平安信托持续聚
焦“特殊资产投资、基建投资、服务信托、私募股权投资”四大核心业务,助力实体
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殊资产投资方面,平安信托以“特殊资产+”为引领,打造以特殊机会为
特色的多元投资平台,帮助实体企业纾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建投资方面,平安信托紧跟国家战略方向,聚焦新基建、基础设施、交
通、能源等领域,为保险资金和机构投资者提供现金流稳定、风险回报合理的金融产
品,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服务信托方面,平安信托充分发挥受托人角色优势,持续提升差异化服务
水平和专业投资能力,打通资金、资产、资本三个市场。 
       私募股权投资方面,平安信托通过积极输出长期积累的专业投资与管理经
验,重点支持节能环保、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内的优质企业,帮助企
业提升经营能效和价值,助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 
       平安信托持续推进智能化、生态化及移动化建设,同时不断强化风险管控
。平安信托深化推动科技赋能,借助资金资产撮合模型、项目远程尽调、移动审批、
产品创设成立自动化、产品报告、监管报送自动化等智能应用,保障疫情期间业务平
稳、高效运转。同时,平安信托不断强化风险管控,一方面持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
系,明确整体风险偏好,规范风险管理范畴,推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持续
推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智慧风控一站式管理。 
       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信托的主动管理资产规模达2,608.20亿元,占比
为66.7%,较年初上升8.5个百分点。2020年,信托业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3.35
亿元,同比增长16.5%。 
       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信托净资本规模191.84亿元,净资本与各项业务
风险资本之和的比例为228.3%(监管要求≥100%),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为72.8%(
监管要求≥40%),均符合监管要求。 
       信托业务利源分析. 
       2020年,信托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4.6%,主要是在行业风险持续上升、资
本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平安信托采取更为审慎的投资策略,导致投资收益同比有
所减少。 
       信托资产管理规模. 
       面对宏观环境变化及资管新规影响,平安信托加强主动管理,持续推进业
务结构调整与优化。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信托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3,910.52
亿元,较年初下降11.6%;其中主动管理资产规模(1)达2,608.20亿元,占比为66.7%
,较年初上升8.5个百分点。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020年,信托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6.5%,主要受投资类业务浮
动管理费增加的影响。 
       证券业务. 
       本公司通过平安证券及其子公司平安期货、平安财智、平安证券(香港)
、平安磐海资本等公司,向客户提供证券经纪、期货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财
务顾问等服务。 
       平安证券依托综合金融与科技优势,业绩稳健增长。2020年,为应对疫情
影响,国家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同时,监管深化改革,扩大注册制范围,资本市
场活跃度得以提升,证券行业整体取得较好经营业绩。平安证券聚焦“综合金融服务
、专业品质、科技赋能”,通过强化线上线下业务体系融合,提升专业服务品质和效
率,发挥科技优势缓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2020年实现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增
长30.6%。 
       经纪业务方面,平安证券运用线上化能力为内外部客户提供智能化、全场
景综合金融服务,2020年线上日均获客量同比大幅增长64.8%;持续加大客户经营力
度,依托专业“买方投顾”财富管理服务体系和“平安证券”APP平台,为客户提供
有原则、有专业、有温度的智能化服务。2020年经纪股基交易量(不含席位租赁)市
场份额(1)达3.59%,同比上升0.39个百分点,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投行业务方面,平安证券借助集团综合金融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债类业
务通过应用智能债券平台,提升智能化承做效率,积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2020年债
券及ABS承销规模分别位于行业第五位、第二位。股类业务聚焦行业优质客户,提升
综合金融服务能力,IPO、再融资发行及报会家数均显著提升。 
       交易业务方面,平安证券专注于债类自营,在债市大幅波动环境下,积极
运用各类衍生品布局中性策略,灵活开展波段交易,投资收益率跑赢市场基准。 
       资管业务方面,平安证券积极向主动管理业务转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020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49.8%,主要得益于经纪业务交易量规
模增加带来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64.4%。 
       其他资产管理业务. 
       其他资产管理业务包括平安融资租赁、平安资产管理、平安海外控股等经
营成果的汇总。 
       平安融资租赁. 
       平安融资租赁紧跟平安集团战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资金产品和
增值服务,矢志于成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具有独特商业生命力和延展力的中小客户领
域和专业市场领域的专家型领导者。平安融资租赁引领行业发展,已完成从产业租赁
到创新租赁,再到科技租赁的变迁和崛起,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探索出了新方向。
 
       持续深耕成熟业务,不断拓展创新领域,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融资租
赁总资产已突破2,700亿元。平安融资租赁在工程建设、教育文化、能源冶金、制造
加工、公共交通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朝着业务全面科技化持续迈进。以小微
租赁和汽车租赁为代表的创新业务条线充分利用科技赋能的力量,已实现业务模式突
破和规模快速提升,成为创新租赁领域的领先者。未来,平安融资租赁将夯实主营业
务,持续运用“金融+科技”的创新优势,探索新的行业方向和业务领域,为实体经
济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强化风险管控力度。截至2020年12月末,
平安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率较年初略有上升,但维持在较低水平;且拨备计提充足,风
险抵御能力较强。 
       同时,平安融资租赁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严控增量客户的准入要求,动
态调整存量客户差异化的资产管控策略,加大科技赋能提升预前管理效果,持续丰富
处置清收手段,强化资产监控与风险处置执行力度,经营风险总体可控。 
       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安全复工复产。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
发,传统线下业务面临较大挑战,为保障业务正常有序开展,基于业务需求的客户在
线、员工在线、资源在线等线上智能化科技系统应运而生。此外,秉承公益初心,平
安融资租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助力中小企业战疫情渡
难关,其中包括成功发行全市场首批疫情防控债,募集专项资金用于受疫情影响的行
业,支持客户尽早恢复正常经营状态等。平安融资租赁在口罩紧缺期间向四省份五家
医院捐赠口罩;向四川、湖北两家旅游集团捐赠疫情防控测温设备;向湖北洪山宾馆
全体员工捐赠“核酸+抗体”检测套餐,以行动切实支持防疫工作。 
       平安资产管理. 
       平安资产管理负责本公司境内投资管理业务,接受委托管理本公司保险资
金的投资资产,并通过多种渠道为其他投资者提供投资产品和第三方资产管理服务。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把握市场机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宏
观经济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平安资产管理始终坚持价值投
资和稳健审慎投资理念,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努力把握市场机遇,持续服务好保险资
金投资管理需求,不断为各类客户创造价值。2020年,得益于资产管理规模持续增长
及良好的投资业绩,平安资产管理净利润同比增长10.0%。 
       第三方业务稳健增长,另类投资业内领先。第三方业务方面,平安资产管
理注重把握行业新趋势,积极发挥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优势,坚持专业化、市场化运
作,实现规模与收入的稳健增长。另类投资方面,平安资产管理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
略实施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投资规模继续保持业内领先,服务实体经济能
力不断提升。 
       深化科技赋能,助推传统投管模式加速变革。作为中国最大的资产管理机
构之一,平安资产管理深入执行集团“金融+科技”战略,借力科技武装资管业务的
各个环节,构建起全新的“人机合一”投管新模式,将投研专业经验有效沉淀平台,
实现趋势先知、策略先觉、交易先行。 
       (八)、科技业务. 
       陆金所控股(纽交所股票代码:LU)于2020年10月30日正式在美国纽约证
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之一。截至2020年12月末,陆
金所控股实现管理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7.9%;30天以上逾期率为2.0%,较第二季度
末大幅下降;线上理财实现稳定增长,客户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3.0%。 
       金融壹账通(纽交所股票代码:OCFT)是中国领先的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
技云服务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2020年金融壹账通仍保持稳健发展态势,营
业收入同比增长42.3%至33.12亿元;优质客户数从2019年的473家增长至2020年的594
家。 
       平安好医生(股票代码:01833.HK)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
台。新冠疫情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医疗的需求增长,催化了更多支持政策的出台。平
安好医生于2020年中启动了全面的战略升级,借助疫情带给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巨大机
遇,打造未来中国规模最大、模式最领先、竞争壁垒最坚实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
台。2020年,得益于在线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强劲增长82.4%,平安好医生营业收入达
到68.66亿元。 
       汽车之家(纽交所股票代码:ATHM)是中国领先的汽车互联网服务平台。在
2020年国内乘用车销售量同比下降6%的挑战下,汽车之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净
利润同比增长6.2%。其中,得益于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线上营销服务需求的提升,在线
营销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逆市增长34.4%。 
       平安医保科技致力于成为全方位赋能医疗生态圈的智慧科技公司。2020年
平安医保科技中标10个省级平台建设工程项目。 
       科技业务概览. 
       本公司通过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平安医保
科技等子公司、联营及合营公司经营科技业务。公司在金融科技、数字医疗领域持续
探索创新商业模式,致力于实现反哺金融主业、赋能行业升级、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2020年,科技业务总收入(1)903.75亿元,同比增长10.1%。截至2020年12月31日,
四家上市科技公司总市值达684亿美元。 
       陆金所控股. 
       陆金所控股(纽交所股票代码:LU)是中国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服务平
台之一,致力于服务中国小微企业主和工薪阶层未被满足的巨大贷款需求,并为中国
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和富裕人口提供量身定制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2020年,在新冠
肺炎疫情冲击及金融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陆金所控股积极应对挑战,并把握监管
新政下的新机遇,持续推进战略转型,业务发展保持稳健,2020年陆金所控股实现营
业收入520.46亿元,同比增长8.8%;净利润122.76亿元,同比下降7.8%,主要受陆金
所控股C轮重组费用影响,扣除该影响后的净利润为136.02亿元,同比增长2.1%。陆
金所控股于2020年10月30日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作为中国领先的科技型个人借款服务平台,陆金所控股聚合金融服务生态
圈中的优势资源,依托长达16年的个人信贷领域经验,为1,448万名小微企业主和个
人客户提供从线下咨询到线上申请的O2O全流程借款服务。此外,陆金所控股持续深
化科技应用,加大AI技术在获客、客户风险识别和贷款管理领域的应用,为63家合作
金融机构(1)提升借款人的风险识别能力提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行业的信贷
业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陆金所控股凭借O2O全流程在线服务模式优势,在严格审
批标准的同时,管理贷款余额仍实现较年初增长17.9%,达5,451.45亿元。同时,陆
金所控股密切监控各地区、各行业资产质量风险表现,调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地
区和行业的贷款政策,并积极深化AI技术在贷后服务及还款提醒方面的应用,有效缓
解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影响。截至2020年12月31日,30天以上逾期率(2)为2.0%,较第
二季度末大幅下降。 
       在财富管理领域,陆金所控股专注于为中产阶层和富裕人群提供多样化和
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采用独特的中心辐射型商业模式,通过一个中心,辐射超430
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资产端合作关系,向1,488万活跃投资客户提供9,500多种产品
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2020年,陆金所控股在产品端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全力推动与
信托公司、银行的深度合作,重新构建产品优势;在客户端依托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等技术的运用,实现在丰富场景下基于KYC(了解你的客户)、KYP(了解你的产品)
、KYI(了解你的意图)的实时推荐与匹配,做到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向
合适的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截至2020年12月末,陆金所控股财富管理平台上76%的
客户资产是来自于资产规模大于30万元的客户群体。 
       截至2020年12月末,陆金所控股财富管理平台注册用户数达4,616万,较年
初增长4.9%;客户资产规模为4,265.71亿元,较年初增长23.0%。2020年财富管理交
易规模同比下降6.4%,主要由于陆金所控股进行产品结构优化,降低交易频次较高但
盈利能力欠佳的产品占比。 
       金融壹账通. 
       金融壹账通(纽交所股票代码:OCFT)是中国领先的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
科技云服务(Technology-as-a-Service)平台,融合丰富的金融服务行业经验与领先
的科技,为银行、保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全体系的解决方案,赋能
金融机构实现增加收入、管控风险、提升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进而实现
数字化转型。金融壹账通已于2019年12月13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0年,金融壹账通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盈利水平不断改善,整体实现营
业收入33.12亿元,同比增长42.3%。得益于客户对智能客服等解决方案的需求进一步
提升,2020年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同比强劲增长82.1%。截至2020年12月31日,金融壹
账通累计服务642家银行,其中包括18家大型银行、132家城商行,覆盖国内100%的大
型银行、98%的城商行;累计服务106家保险类机构,其中包括42家寿险公司、54家产
险公司,覆盖国内47%的寿险公司、64%的产险公司。随着客户数快速增长,客户关系
也不断深化,业务品质不断提升;优质客户数从2019年的473家增长至2020年的594家
。金融壹账通持续优化业务组合、提高产品价值,2020年毛利率同比上升4.6个百分
点;同时通过加强费用精细化管理,净亏损率同比下降29.8个百分点至42.7%,减亏2
.73亿元。 
       金融壹账通坚持“科技+业务”双赋能模式,科技实力广受认可。截至2020
年12月末,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4,836项,其中境外专利申请数达1,077项。2020年
金融壹账通GammaLab团队荣获《财资》杂志年度金融科技团队奖、最佳数字金融项目
奖,累计获得14个奖项。金融壹账通大力发展平台化战略,通过推出云服务平台,将
产品进一步延伸至基础设施层面,纵向全覆盖IaaS、PaaS及SaaS,为金融机构提供更
全面、更深入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提供核心系统及端到端业务应用,以一站式、系
统化的互联网核心解决方案赋能客户数字化转型。 
       2020年,金融壹账通国内项目落地成效显著。2020年1月由金融壹账通提供
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上线;3月,联合招商局港口集团共推智
慧港口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贸易便利化;4月,与数字广西集团共建首个面向东
盟跨境金融数字平台;同时,金融壹账通与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中国保险资产管
理业协会、上海银行等签署系列战略合作协议,以金融科技积极投身金融新基建。 
       海外战略也有序推进。平安壹账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开业
;金融壹账通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联合推出新加坡跨境数字化贸易平台“壹
企欣”,为中、新两国小企业提供综合性数字服务;与菲律宾CIMB银行签约为其提供
以新一代云原生核心系统为中心的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与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签
订数字实验室项目合作协议,打造综合数字金融和商业服务生态;成立菲律宾、马来
西亚子公司,深耕东南亚市场。截至2020年12月末,金融壹账通已为境外20个国家或
地区的100多家机构提供服务或签约合作。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金融壹账通凭借领先
的科技优势、多元化的业务持续服务客户,展现出强大的韧性。金融壹账通迅速响应
金融行业的需求,助力金融行业升级抗疫战斗力,保障业务高效畅通运转,有效提升
金融机构前、中、后台的线上运营能力。展望未来,疫情进一步强化了金融行业对云
解决方案、线上化产品的需求,推动行业长期发展。金融壹账通将加大对行业变化和
客户需求的研究,升级产品,更好地引领行业发展,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平安好医生. 
       平安好医生(股票代码:01833.HK)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平台,以构建专业的医患沟通桥梁为使命,依托自有医疗团队及自主研发的AI辅助诊
疗系统,向用户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线上医疗服务(涵盖7×24小时在线咨询、处
方、挂号、二次诊疗意见及1小时送药等服务),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涵盖母婴育儿
、心理健康、慢病管理等服务)。同时,平安好医生通过不断完善的全国乃至全球第
三方名医网络和线下医疗服务网络(涵盖医院、诊所、体检机构、药店等),为用户
提供更加广泛的、一站式的医疗健康服务。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激发了居民的线上医疗服务需求,并促使政府出
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 
       平安好医生紧抓行业发展的巨大机遇,于2020年中启动全面战略升级,旨
在积极扩张业务规模,进一步夯实平安好医生的优势,打造未来中国规模最大、模式
最领先、竞争壁垒最坚实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此次战略升级聚焦渠道、服务
和能力三个方面展开。渠道升级方面,将从过去的个人用户和保险服务拓展到企业服
务和互联网医院。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好医生累计拓展超过1,100家企业客户;
并与超120家线下医院达成互联网医院合作协议,其中50个互联网医院平台完成建设
并上线。服务升级方面,将继续深化医疗服务,并向健康服务延伸,医疗服务上通过
“全科+专科”结合,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健康服务上以私家医生为
核心,打造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覆盖健康和亚健康用户。截至2020年12月末
,平安好医生已累计创作健康课程超400套,线下健康管理商家超2,000家。能力升级
方面,在进一步扩张自有医疗团队的同时,平安好医生积极拓展第三方外部医生资源
,并加大与线下医疗服务机构(药房、检测中心、医院等)的合作力度,提升用户“
线上+线下”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体验。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累计注册用户量达3.73亿;2020年日均
咨询量同比增长23.9%至90.3万人次;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8.5%至7,262万。
2020年,得益于在线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强劲增长82.4%,平安好医生营业收入同比增
长35.5%至68.66亿元。在线医疗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至22.8%,其毛利
在整体毛利中占比47.1%,同比上升14.8个百分点。 
       在生态网络端,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好医生自有医疗团队人数较年初
增加838人至2,247人,外部签约医生人数较年初增加15,735人至21,116人,在线上为
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医疗和健康服务。同时,平安好医生的线下生态网络不断拓展,合
作医院数较年初增加近400家达到3,700多家,其中三级医院近2,000家;合作药店数
达15.1万家,较年初增加超5.7万家。 
       此外,平安好医生的服务网络持续完善,覆盖超5.6万家医疗健康服务供应
商,包括160多家医美机构、430家中医诊所、近1,800家牙科诊所、近2,300家体检中
心、2,000多家线下健康管理商家以及超5万家诊所。 
       在产品端,借助现有会员产品积累的经验和不断完善的生态系统,会员产
品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020年平安好医生在线医疗业务的会员产品收入达9.25亿元,
同比增长124.5%。未来,平安好医生将继续提升服务水平,以期向客户群持续渗透,
进一步拓展销售。 
       在技术端,得益于超10亿人次咨询数据的积累和自有医疗团队的医学知识
输出,平安好医生的AI辅助诊疗系统持续优化。2020年4月,平安好医生AI辅助诊疗
系统率先通过全球最大的家庭医生组织WONCA的最高级别认证,标志着中国AI医疗技
术与国际接轨,也充分证明平安好医生AI辅助诊疗系统达到世界AI医疗技术的最高水
平。 
       在国际化方面,平安好医生依托丰富的本地资源,凭借领先的人工智能技
术、先进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经验,与国际伙伴紧密合作,目前已经以合资公司的方式
进入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在2020年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合资公司凭借
严格的医疗管理体系与高标准的服务,成为与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医师协会等多家政
府机构签署协议的官方推荐的抗疫在线问诊平台;在日本已正式推出在线医疗健康平
台,提供在线问诊、配药送药等服务,已服务数十家日本企业及政府客户。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纽交所股票代码:ATHM)是中国领先的汽车互联网服务平台,致
力于建立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汽车生态圈,围绕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为汽车消
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及服务。 
       2020年,汽车之家业务稳步发展,在国内乘用车销售量同比下降6%的挑战
下,实现营业收入86.59亿元,同比增长2.8%。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汽车行业经营带来严峻挑战,汽车厂商和经销
商正常经营受到较大冲击。随着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逐步好转,汽车之家传统业务随之
恢复。同时,得益于汽车厂商和经销商营销方式的转变和不断推进的数字化转型,线
上营销服务的需求有所提升,汽车之家2020年在线营销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逆市增长
34.4%至20.05亿元,其中,数据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0.0%;净利润(1)36.21亿元,同
比增长6.2%。 
       汽车之家通过丰富多元的内容频道和不断提升的内容质量,持续巩固汽车
之家在国内汽车类移动应用中的主导地位。 
       2020年12月汽车之家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2)达4,211万。在数据业务领
域,汽车之家致力于打通研发、营销、转化、售后各环节,打造完整的覆盖汽车全生
命周期的SaaS服务平台,全面赋能主机厂和经销商;2020年经销商合作数据产品客户
超1.9万家。在车交易领域,汽车之家收购天天拍车-中国领先的二手车拍卖平台,
与合作伙伴战略协同良好。在车金融领域,汽车之家积极推动促进金融交易,为消费
者和经销商提供贷款、融资租赁和保险等服务。 
       平安医保科技. 
       平安医保科技致力于成为全方位赋能医疗生态圈的智慧科技公司,紧紧围
绕医保实现赋能,通过提供自身软件和服务,促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实现
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服务体验、提升保障水平的目标。平安医保科技以智慧医保系统
为核心,打造智慧医保一体化平台,为医保局赋能;同时从医保出发,围绕医院、医
生、药店、参保人,积极延伸打造医疗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在保险产品设计、风险控
制和营销渠道等方面为商业保险公司赋能。 
       平安医保科技在省级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年成功中标青海
、贵州、海南、广东、新疆、陕西、广西、山西、甘肃、重庆等10个省级平台建设工
程项目;截至2020年12月末,已累计中标10多个省级平台建设工程项目。平安医保科
技构建的专业医保数据中台,为国家医疗保障局提供宏观决策支持和运行监测,推动
医保业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依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度学习词嵌入技术以及无监督学习技术,平安
医保科技打造了具备“规则审核+大数据风控”双轮驱动引擎的“医保鹰眼”系统,
目前已具备捕捉近50种典型医保欺诈场景的能力,基于强大的数据积累和人工智能技
术为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控费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平安医保科技协同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全力支持
疫情防控,充分发挥第三方医疗的价值和优势,支持复工复产。在疫情期间,平安医
保科技协同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派遣基于5G技术打造的64层移动CT影像车驰援武汉
,累计筛查超1.3万人,缓解了当地CT设备缺乏的问题;同时积极承接新冠病毒核酸
检测,2020年累计承接检测服务超过118万例。平安医保科技积极协助国家卫健委能
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开展基层抗疫、防疫培训,助力地市医保局实现“掌上办”业
务模式。平安医保科技协同平安健康(检测)中心通过多种运营模式与区域医疗联合
体内的区县龙头医院共建区域医技平台,助力分级诊疗机制落地;借助互联网、物联
网技术和移动公卫车为偏远地区民众提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助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
水平提升。 
     
       二、未来发展展望. 
       本公司所处主要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和风险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
作持续推进,市场预期向好,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脱贫
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但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在欧美等国家造成二次冲击
,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同时,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全面恢复仍面临
诸多挑战。 
       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短期内,长期期交保障型保险产品的消费需求有所
回升但仍较疫情前萎缩,大型线下展业营销活动仍然受阻;同时信用风险上扬,资产
质量持续承压。但长期来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也蕴藏着新机遇:一方面,
疫情后居民健康意识逐步加强,对保险等金融方面的需求将会扩大;另一方面,在政
策与科技的持续推动下,医疗健康产业将得到高速发展,产业上下游存在增长机遇;
此外,疫情加速了线上消费习惯的渗透,线上业务存在增长点。 
       保险业务方面。国家深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了人民群众健康和
养老意识的提升,长期利好保险行业。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民生福利保障领域新政策不断落实,以及疫
情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保险意识,寿险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契机。同时,财产保险业
务也将得益于政府风控职能的逐渐商业化、消费者的保险意识逐渐提升及科技手段在
保险领域应用不断深化,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银行业务方面。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仍旧复杂多变,金融供给侧改革仍将
持续深化,新的技术潮流和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与生态仍将持续涌现,新发展格局的
推进也必将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公司将坚定不移地加强金融风险
防控,保持对宏观经济、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充分利用领先科技,不断
创新商业模式,持续探索更广阔的金融服务阵地。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在资管新规框架下,保险资管、理财等细分行业政策
陆续出台,金融机构合规意识、投资者风险意识显著提升。本公司将继续积极响应国
家政策要求,坚守风险底线,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提升投资运营和决策效率,打造行
业品牌标杆,更好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 
       科技运用方面。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
息技术,驱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产业智能化水平,同时也催生了新兴产业
,形成了新的增长点。本公司将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持续推动新技术赋能核心业
务,不断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中国平安将继续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践行“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
大众”的使命,做好金融服务实体和金融风险管控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 
       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秉承稳定、持
续发展的经营理念,相较上年度,本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长期经营目标没有改变。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公司多措并举积极抗疫,切实履行保险
使命,发挥保险保障服务功能、科技优势及医疗健康领域的业务特长,积极践行企业
社会责任;同时公司运用科技手段将疫情对公司经营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了上年度所
设定的主要经营计划。公司大力鼓励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创新,不断优化“一个客户
、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综合金融经营模式,实现“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
、生态赋能金融”;持续深化个人客用户经营,不断提升个人业务价值,全面提升团
体业务经营管理能力,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名片;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科技等业务
板块保持稳健发展,公司整体利润水平保持稳定。 
       2021年,本公司将持续推动智能化、数据化经营转型,保持各项业务稳健
增长,始终向着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
 
       本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个人金融产品开发和客
户服务水平提升,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优化客户服务体验,进一步推动综合金
融与客户迁徙,实现个人客户价值的稳健提升。团体业务打造一个客户、N个产品的
“1+N”服务模式,同时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服务成本,以综合金
融模式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 
       保险业务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把握市场机遇,持续改革升级,不断提升经
营效益。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将以品质为本、以业务价值增长和代理人收入增加为核心
目标,深化改革工程,持续推进改革的试点项目,强化科技赋能和数据驱动,实现业
务持续高质量发展和改革目标; 
       财产保险业务将深化科技转型,推动业务稳健发展,为客户提供更精细、
更优质的服务,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银行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顺应国内外经济金融市场
形势,全面推进经营策略进阶升级,进一步明确路径、清晰打法,积极支持实体经济
发展,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和水平,坚持科技引领金融变革,夯实转型升级基础,
不断推进银行战略转型从起步到起飞的积极转变。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不断提升主动管理
能力,切实服务实体经济;严守风险底线,持续提升业内信誉和打造品牌标杆;加强
科技赋能,提升客户投资收益和投后服务体验。保险资金投资将以防范风险为前提,
优化保险资产负债匹配,持续加强投资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建设。 
       科技业务方面。公司将持续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加
大科技投入,大力鼓励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创新,将领先科技深度应用于核心金融业
务,为客户打造优质产品和极致服务体验,促进行业生态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升。
同时,医疗健康与金融主业高度协同,平安将紧抓市场机遇,通过专业公司持续有机
协作,全面构建医疗生态圈,服务医疗产业各环节参与者。 
       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本公司将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形势,
抓住科技创新机遇,持续推动“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并
围绕“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夯实业务,开拓创
新,为客户和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濠殿喗绻愮徊鍧楀磻閿濆洨纾鹃柟杈剧到閸嬪秶绱撴笟濠冨婵犮垹婀辨晶妤€危閹达附鏅滈柣妤€鐗嗛。鏌ュ级閻愭祴鍋撻悢鎭掑亽闁荤姳绶¢崹顖滃垝鎼淬垻顩烽柨婵嗙墑閳ь剙鍟幏鍛堪閸″繐浜鹃柛娑卞墴閸ゅ霉濠婂牏绱版い顐㈡喘閹瑩鐛惔鎾充壕闁稿本鐟ч悷婵喦庨崶銊х畾闁伙箑顦遍幏鐘诲Ψ閵堝嫮绠氶梺璇″弾閸ㄧ晫妲愬▎鎾崇闁告侗鍠栭顏劽归敐鍛棛缂佹顦靛浠嬪箛椤忓棜澹橀梺鍝勫€稿ú銈夋偤瑜旀俊瀛樻媴鐟欏嫭顔嶉梺纭咁嚃閸犳牕顕i悜钘夌倞闁告挆鍐炬毈闂佹寧绋戦ˇ顖炲矗韫囨稒鐒鹃柕濠忕畱閻忔鏌ら弶鎸庡殗闁稿孩鎸冲畷姘跺幢濡も偓閺佸爼鎮楅悷鐗堣础婵炲牊鍨垮畷娆撳幢濞嗗备鍋撳鈧獮鈧憸瀣焵椤戣儻鍏屾繝鈧敍鍕ㄥ亾閸︻厼浠﹂柍褜鍎告担鎻掍壕濞达絽鎽滈弳姘舵煛娴e摜鎽犻柍褜鍎告担鎻掍壕濞达絿枪閹搞倝鏌¢崘顓炵厫闁逞屽劯娴f彃浜惧ù锝嚽归弬褔鏌涢幒鎾垛姇闁逞屽劯閸涱垱鎯i梺鎸庣☉閻胶鈧哎鍨藉鍨緞婢舵劖娈旈梺鍝勵槸閸犳稓妲愬┑鍫熷珰濡炲瀵掗崕鎴濃槈閹绢垰浜鹃梺鍝勫暙閻栫厧螞閸ф宸濆┑鐘插閸欌偓闂佸憡甯炴繛鈧繛鍛叄婵℃挳宕掑顒佹殽闁诲骸缍婇埀顒佺〒閻苯銆掑顓犫姇濠殿喖娲ㄩ幐褔宕熼鐟颁壕闁告侗鍘煎Λ姗€鏌ら弶鍨灕缂佽鲸绻堥悰顕€寮甸悽鐢垫喒闂佸搫顑呯€氼參宕瑰璺虹闁哄浄绱曢妶顐も偓鐐瑰€濈紓姘额敊閸涘瓨鏅悘鐐村劤椤矂鎮硅鐎氼垶鍩€椤掆偓閹冲繐鐣垫担鍓叉桨闁靛牆妫欓幆娆徝归敐鍡欑幓缂佽鲸绻冮ˇ鐗堟償閵婏妇褰熼梺鐓庮殠娴滄繃鍒婇幘顔嘉ラ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