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1009南京银行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南京银行601009≈≈(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上,国内经济延续稳健复苏势头,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
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从国际看,全球疫情防控不同步,世界经济复苏
不平衡,国际政经博弈进一步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收缩重构,外部不确定性持续
加大。从国内看,二季度随着基数效应的逐步减弱,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位回落,
仍面临内需恢复不及预期、行业企业恢复不平衡、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增大等问题。
 
       监管政策和行业环境上,监管环境持续趋严,同时围绕严格管控地方债务
风险、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和理财业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
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文件。银行业总体盈利状况好转,但业绩分化更为突出,拥有扎实
基础客群和良好业务结构的银行,得以更快地穿越周期,实现盈利的迅速反弹;市场
整体信用风险仍不容乐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延续上升趋势,同时一些区域和行业
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2021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提出,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金,夯实稳健经营基础,通过发行专项债有效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商业银行资本充足
率情况继续保持良好。 
       二、公司从事主要业务、经营模式情况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
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
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
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
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公司在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存贷款业务
、票据业务、债券投资业务、同业存放及拆放业务以及结算、代理业务等为公司收入
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及其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坚持党建引领的公司治理体系,将党的领导与建立
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三会一层”公司
治理架构规范运作,有效履职。股权结构科学合理,形成了国有股份、外资股份、民
营股份及自然人股份共同组成的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主要股东实力雄厚,理念先进
,立足长远,积极支持公司发展,与公司形成优势互补。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体制
活力进一步激发。 
       坚定清晰的战略定位。公司以五年战略规划(2019-2023)为引领,立足区
位优势,融入区域发展。公司17家分行203个经营网点,服务以江苏为核心辐射长三
角和北京地区。坚定“两大战略”“三大计划”战略转型,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
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着眼于构建高度协同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与客户的
银行、拥抱金融科技的银行、聚焦核心业务的银行、合作互惠的银行,为客户提供全
方位的金融服务,打造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 
       开放创新的两大战略。大零售战略2.0改革加速推进,围绕“以客户为中心
”经营理念,完善全量零售客户分层服务管理的组织架构,“三四三”战略体系建设
基础不断夯实,分行零售条线组织架构改革加快落实,持续提升零售客户服务能力。
交易银行战略深挖潜力,牢牢把握业务转型升级机遇,充分发 
       理财资客户保持快速增长,供应链金融加快拓展,首个供应链金融产融一
体公共服务平台顺利上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协同高效的公司金融。公司以“聚焦实体客群,完善客户管理”为指导思
想,响应“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号召,以客户为中心,加强业务和产品创
新能力变革,逐步构建起产品丰富适用、服务敏捷高效、科技支撑有力的公司客户服
务体系。加大对公客户分层分类精细化管理,加快做大对公基础客群。突出实体业务
转型重点,“鑫制造”营销活动有序开展,“政银园投”模式有序推进,“三大计划
”深入实施。投行业务响应政策号召,针对碳中和债、乡村振兴债等产品积极储备并
推动项目落地。绿色金融贷款增长明显,成功发行4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专业特色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板块聚焦“内聚合力、外塑品牌”的发展
思路,依托多年来沉淀的同业客户基础,持续巩固和提升特色品牌优势。板块营销协
同机制持续深化,各部门前中后台联动有序开展;搭建客户管理框架,推动综合营销
转型,产品覆盖率不断扩大;前瞻性深入研判宏观政策,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投研
联动有效把握投资交易机会;理财子公司稳步经营,位列城商系理财子公司前列;资
产托管业务稳健发展,鑫合俱乐部运作良好,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灵活高效的资负配置。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架构,综合权衡内
外部环境,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以资本约束为核心,对表内外资产负债的总量及结构
进行统一规划、运作、管控,促进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协调统一,满足监管要
求及股东回报。公司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着力提升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信贷
资源进一步向战略业务倾斜。同时,公司始终保持灵活的负债配置,负债总量与质量
水平持续稳健,结构持续优化。 
       高效审慎的管理体系。公司坚持“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持续优化全
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资产质量目标管控机制和考核机制,强化风险排查与预警
,深化金融科技对风险管控的支撑与赋能作用,资产质量管控能力持续加强。内控合
规围绕“良好银行”价值理念,持续优化完善合规治理架构和管理框架,内控合规管
理纵深推进,启动开展“双整治”行动,加强分支机构内控合规管理架构建设,合规
底线治理和员工行为管理不断强化。运营转型、网点转型项目深入推进,转型成果持
续显现;内部审计垂直化改革活力持续释放,审计质效得到提升。 
       全面赋能的金融科技。公司以鑫五年科技规划为发展纲领,从科技管理能 
       务板块发展。建立敏捷开发机制,高效打造数字信用卡N card、“鑫e伴”
等战略业务拳头产品。持续开展人才引进,保障公司金融科技新业态发展的持久力。
 
       责任共赢的企业文化。公司成立25载,坚持以梅花精神引领“责任金融,
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深耕于中国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区域之一,以始终领先半
步的理念,在创业、改革与转型路上砥砺前行,为社会、股东、员工持续创造价值。
始终坚持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积极为助力抗击疫情、支持公益
事业、脱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助力低碳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承担责任与担当
。公司员工过万人,员工平均年龄33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7.86%,硕士博士占比27
.15%,党员占比39%,是一支能征善战,朝气蓬勃的员工队伍。公司连续多年保持年
度税后净利润30%左右的高水平现金分红比例,自上市起共发放现金股利约240亿元,
与投资者充分分享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三)战略成效 
       2021年是公司新五年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公司以新五年规划为引领,加
快规划整体推进,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制造”“政银园投”“鑫伙伴”成长计划等方案深入实施;实体客户数保
持高速增长态势,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客户分层分类管理框架规则更加明确,客户基
础日益夯实,客户管理日趋完善;普惠金融完成定向降准和“两增目标”,投行债务
融资工具发行量同比大幅增长,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增长迅速,自贸区业务规模实现新
突破。 
       零售金融板块转型成效持续提升。大零售战略2.0改革加速推进,围绕“三
四三”战略体系建设强化基础工作,加快分行零售条线组织架构改革落地,条线队伍
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坚持“全金融资产管理”发展主线,零售中高端以上客户数增
长迅速,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新业务亮点开始显现,数字信用卡N Card自3月初正式
对外发布,发卡量已超36万张,同时产品设计不断优化,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提
高;私行业务创利能力持续提升;持续推动移动端自有渠道建设,手机银行、“鑫e
商城”功能不断优化,提升移动端渠道价值。 
       金融市场板块专业特色持续巩固。板块协同机制持续深化,科技、营销、
研究协同等工作有序开展;同业业务顺应监管趋势,有序推进业务结构转型。 
       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提升迅速,净值化转型进度持续快于市场;资金运营
业务密切跟踪市场走势,提升并保持盈利水平;资产托管业务稳健发展,保持良好发
展势头;鑫合金融家俱乐部运作良好,与成员行合作不断深化。 
       五项能力打造持续强化。加强战略闭环管理,及时开展战略跟踪回溯与完
善优化,强化战略引领能力;完善客户分层分类管理,扎实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工作,强化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研究中心建设,发挥各创新委员会作用,强化研
究创新能力;对外加强与主要股东、子公司等协同合作,对内推进板块间、板块内协
同工作开展,强化组织协同能力;持续推进运营转型项目、网点转型项目落地,强化
运营整合能力。 
       六大基石构建持续夯实。坚持党委领导的“三会一层”体系,依循国家政
策与监管法规,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以打造“良好银行”为目标,持续健全完善内部
控制体系;成功完成200亿元A股可转债发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运行顺畅,财务管理
强化集团财务统一穿透管理,资源配置与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优化;风险管理聚焦主业
,资产质量管控持续加强,强化大额风险事项管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合规管
理纵深推进,不断强化合规底线治理和员工行为管理,全面加强反洗钱管理;有序推
动“鑫五年”金融科技规划落地,以“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智慧银行打造,以“开
放银行”战略助力生态圈建设,深入探索敏捷开发机制,赋能公司经营与管理;继续
做好人才规划和精准招聘,强化干部培养和专业人才培养,持续优化组织架构,积极
推进机构发展工作,规划全行营业网点由2020年的200家增加至2023年的300家;持续
深化推进以“好伙伴,大未来”为核心引领的品牌建设,扎实推动各项党建工作,不
断优化企业文化体系。 
       四、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综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开启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上半年来,我国持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和经
济社会发展成果,疫情得到明显控制,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并把服务实体
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引导金融
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 
       2021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决策部署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以新五年规划为引领,加快规划整体推进,积极把
握市场机遇,深入推进战略转型,严守风险合规底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重点工作
有序推进,各项业务齐头并进,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效。 
       (一)经营管理成效显著 
       2021年上半年,公司深入推进战略转型,严守风险合规底线,经营发展呈
现稳中有进、稳中加固的态势,经营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截至2021年6月末
,资产总额16,639.78亿元,较年初增长1,469.02亿元,增幅9.68%。 
       存款总额10,478.79亿元,较年初增长1,016.68亿元,增幅10.74%。贷款总
额7,682.35亿元,较年初增长936.48亿元,增幅13.88%;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为46.17%
,较年初上升1.7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91%,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394.84%,
较年初上升3.08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2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8%,其他主
要监管指标保持稳定。盈利水平持续提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2.37亿元,同比增
长14.09%,其中,二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 
       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85亿元,同比增长32.08%。 
       (二)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抢抓全年经营开局,存款站上一万亿的新台阶。 
       战略转型扎实推进,“大零售”“交易银行”两大战略迭代升级,“三大
计划”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公司金融板块、大零售板块、金融市场板块协同发展。以
“客户为中心”,各板块客户实行分层分类管理,拓展基础客群的力度不断加大。优
化大额风险事项管控机制,加快推进授信全流程改革、统一授信管理项目,同时推动
开展“双整治”行动。启动了敏捷转型,试点敏捷组织机制。运营转型、网点转型持
续深入推动。200亿元A股可转债于今年6月底成功发行,促进了资本充足水平的持续
提升。 
       (三)两大战略创新发展 
       大零售战略2.0改革加速推进,围绕“三四三”战略体系建设强化基础工作
,分行零售条线组织架构改革加快落地,条线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数字信用卡
N card自3月初正式对外发布以来,发卡量已超36万张,同时不断优化产品设计,运
营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都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提高。以“全金
融资产管理”为发展主线,提升财富管理能力,私行业务创利能力持续增强。 
       化,相关功能不断完善,市场推广力度持续加大,“鑫e伴”客户实现新增
近6,000户。供应链金融方面,积极联动中小、普惠等业务产品,客户资源共享、营
销资源整合、业务模式互补的态势初步形成。首个供应链金融产融一体公共服务平台
—海安平台在南通地区顺利上线。 
       (四)“三大计划”服务实体 
       公司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聚力服务实体经济,通过“鑫火计划”“
淘金计划”“鑫伙伴计划”夯实客户基础、提升客户质量,努力推进从大型、中型、
小型企业客群分层分类管理,精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开展“鑫制造”营销
活动,并将活动内涵进一步延伸,围绕主要目标和重点支持领域,助推公司业务加快
转型,截至6月末,全行制造业贷款余额710亿元。 
       “政银园投”模式有序推进,总、分行积极联动,选择重点目标园区开展
对接,目前已成功落地5支基金。绿色金融贷款余额885亿元,较年初增长210亿元,
增幅31%;成功发行2021年第一期4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持续推动绿债项目储备和投
放。 
       (五)金融科技赋能发展 
       南京银行以鑫五年科技规划为发展纲领,围绕纵向“数字化转型战略”和
横向“开放银行战略”两大战略展开工作,持续提升科技管理能力,促进科技业务融
合发展。探索敏捷转型机制,以零售、公司、运营、风险管理板块为试点,组建四大
科技业务联合的敏捷团队。加强“敏前台强中台”技术能力的打造,构建了流程机器
人(RPA)中台、互动视频中台以及客户旅程中台。公司已连续5年在银保监会商业银
行信息科技风险评级中被评为2B,在全国城商行中排名首位。 
       (六)风险合规管控有效 
       资产质量管控持续加强,强化大额风险事项管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在全行开展全面信用风险排查。截至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91%,拨“双整治”
行动,加强分支行内控合规管理架构建设,研究制定“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相关工
作方案,不断强化合规底线治理和员工行为管理。 
       (七)基础管理不断夯实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运行顺畅,持续强化对流动性风险、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管理基础有所提升。财务管理强化集团财务统一穿透管理,推
进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完成总行层面的推广上线。运营转型完成条线组织架构调整,
替代率及分流率成效显著,运营流程线上化服务与管控能力加强。创新审计项目组织
方式,加强了总部与各分中心的多维度联动,审计质效得到提升。重点分行特色化经
营深入推进。完成200亿元可转债发行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开展与资本市
场的充分交流,获得市场的充分肯定;强化重要时期业务连续性管理,品牌和舆情管
理扎实有效,安保工作稳步开展。 
       五、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及相应对策 
       1、信用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1)优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政策引导。更新授信总政策下重点行业
、领域的授信政策,制定年度风险限额和经济资本管理方案,优化差异化授权体系,
强化对授信业务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出台信用风险与资产质量管理工作要点和授信审
批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持续强化信用风险管控。 
       (2)强化资产质量管控,确保资产质量整体稳定。制定年度全口径、全覆
盖的资产质量管控目标方案,优化资产质量考核体系,提升资产质量管控力度;开展
全面信用风险排查,保持重点领域风险严控态势,持续夯实信用风险底数;综合运用
催收、重组、司法诉讼、以物抵债、批量转让等方式推进不良贷款的化解,加速不良
资产压降。 
       (3)持续开展全口径、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高效推进非零售客
户统一授信额度体系项目建设,优化统一授信管理方法与流程,加强授信的统一性、
集中性和全面性;持续开展全口径信用风险监测,强化跨行业、跨市场业务信用风险
的统一识别、计量、监测与控制。 
       (4)推动金融科技建设,完善智能风控管理体系。加快“云天网”智能风
控平台建设,有力提升智能风险工具赋能质效;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业务模
式,通过政银系统直联提高授信作业效率与客户满意度;持续推进信贷、缓释等信用
风险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群的优化升级工作,强化信息系统
对风险管理的支撑。 
       2、市场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1)强化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导向。出台年度市场风险管理工作要点,梳理
公司在金融市场业务领域面临的主要风险,明确年度市场风险管理重点工作及体系性
建设方案。 
       (2)持续完善市场风险授权和限额管理体系。根据监管要求、业务发展情
况及管理需要,优化年度市场风险授权和限额方案,完善限额指标体系,加强授权和
限额执行情况管控。 
       (3)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基础工作。持续开展市场风险各项业务的日常监测
、市值重估及压力测试工作,及时准确反映公司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水平和敏感程度,
将市场风险敞口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持续推动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优化与完善市场风险和金融市场业
务一体化平台系统,重点开展新产品估值模块与风险计量模块功能建设,通过系统实
现对金融市场业务的有效管控,提升市场风险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3、流动性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1)持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架构。定期在相关层级通报流动性风险管
理情况,审议资产负债管理重大议案,研判监管政策及市场流动性等情况,并提前做
好资产负债总量、结构安排,保障资产负债匹配稳健,流动性持续安全。 
       (2)持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采取“稳健、审慎”的流
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初步完成负债质量管理治理架构和管理机制搭建,持续完善流动
性风险与负债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运用流动性管理策略与机制,及时根据公司与市
场变化灵活调整短、中、长期负债配置计划,保障较长期限内日间流动性和资产负债
匹配的持续稳健;审慎安排资产负债总量,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各项流动性风险
指标均持续满足监管和公司限额管理要求。 
       (3)不断丰富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手段。根据内外部形势变
化,调整优化年度流动性风险管理限额;成功发行可转债和绿色金融债,提升负债的
稳定性与多元化;持续增加高流动性资产储备,完善融资储备资产的使用与管理;积
极运用央行支小再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力度;严格执行定期监测报告机制,确保公司各层级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与负债质量
管理现状;优化完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方案,按季报告法人、附属机构及集团流动
性风险压力测试结果;加强对附属机构流动性风险与负债质量管理的监督、指导与管
理,持续推进附属机构流动性风险与负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4)持续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水平。公司已建立功能较为完
备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助力总分行深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2021年上半年
,在持续提升数据准确性和完备系统功能基础上,公司聚焦系统自动化功能完善,优
化大额资金头寸的自动化对账功能以提高头寸管理效率,优化流动性风险限额指标自
动预警功能以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及时性。 
       4、合规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合规风险管理: 
       (1)深入开展合规底线治理工作。组织开展合规底线执行环境评估,对照
合规底线要求,全面查摆合规底线执行堵点、漏点,及时补齐合规底线执行短板;研
究制定年度合规底线学习培训方案,明确合规底线学习测试的方式、范围、时间进度
及相关要求,组织编写合规底线学习教材与测试题目,为后续培训宣导工作奠定坚实
基础。 
       (2)持续优化积分标准与问责体系。持续梳理违规积分标准,按照管理领
域和业务类型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同质问题的积分标准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积分标
准的适用性;持续推进问责管理流程的优化完善和问责标准的细化修订,进一步健全
问责管理体系。 
       (3)稳步推进合规全员化建设。对照2020年度合规全员化建设工作方案的
具体要求,全面回顾总结上年度各项目实施情况并分析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紧扣本年
度全行内控合规重点工作及合规全员化第二阶段“深化提升”的整体目标,制定务实
举措,推动合规全员化建设工作稳步实施。 
       (4)进一步提高检查管理质效。研究制定本年度全行内控检查计划,建立
合规管理与纪检监察协同机制,强化内控合规管理刚性约束;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显性
违规行为集中整治行动,持续开展非现场合规疑点数据排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
治理力度。 
       (5)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制定并发布本年度“鑫合规”文创系列活动
方案,持续开展本年度“一把手讲合规”和“合规之声”讲堂活动,推进“合规伴我
行”学习平台的开发,培育和营造良好的合规氛围。 
       5、操作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1)全面推进营业网点内控合规管理架构建设工作。制定网点内控合规管
理架构建设方案,推动落实网点内控合规管理岗位配置要求,进一步强化网点自我管
理能力。 
       (2)持续完善操作风险新标准法管理体系。启动操作风险新标准法建设项
目,对标监管要求开展差距分析,拟定操作风险新标准法实施方案和规划,从管理机
制、损失数据、计量模型等方面进行整体优化提升。 
       (3)进一步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强化建党100周年重要时期业务连续性
管理工作,明确重要时期业务运行、系统保障、金融服务、安全防范、舆情应对等方
面工作要求,全力保障金融服务持续安全稳定。 
       6、法律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1)健全完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全行各层级法律风险管理组织
建设,深入推进合同管理工作、创新业务法律合规论证等法律风险审查参与机制,提
示法律风险,预防法律纠纷的发生,提升全行法律风险管理效能。 
       (2)持续加强法律风险关键领域的管理。持续开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司
法解释的解读和重大、疑难、复杂法律问题研究,推进合同文本标准化建设,建立诉
讼反向风险提示机制,完善诉讼与法律事务渠道管理,有效提升法律风险识别和管控
水平。 
       (3)进一步强化法律风险管理队伍与文化建设。持续完善法律专业技术职
务序列建设,着力提升法律风险管理专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加强对主要
业务、重要流程、核心岗位员工法律风险管理培训和普法教育,宣导法律风险管理理
念,提高全员知法、守法和用法水平。 
       7、信息科技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1)深入推进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发布《关于落实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通
知》,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数字化建设和运行的风险管控能力,进一
步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2)持续加强重点领域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针对制卡数据管理、数据安全
管理等监管关注领域开展专项排查,同时开展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治理工作
,进一步明确数据填报口径和标准,提高数据报送质量。 
       (3)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具。优化调整信息科技关键风险指标
预警值和阈值,强化早期风险预警,完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模板和要点,提高信息科
技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8、声誉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声誉风险管理: 
       (1)持续开展舆情监测与分析研判。继续全方位做好舆情监测及分析研判
工作,提高声誉风险敏感度,提升监测水平;始终保持对舆情的常态化监测,并配合
相关工作开展专项监测,提升舆情监测预警工作质效;强化舆情深度分析,不断丰富
数据分析工具,多维度分析舆情,提高舆情管控综合治理效能。 
       (2)深入推进品牌宣传工作。围绕公司战略导向及重点工作,在公司经营
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展开主题宣传,通过媒体线上、线下报道形成系列报道,展示
公司发展成果,提升公司品牌形象;积极探索视频化品牌传播方式,建设微信视频号
,用可视化有声语言助力公司品牌传播。 
       (3)进一步巩固宣传管理及舆情管理。编制并发布条线管理要求,定期开
展舆情隐患排查、声誉风险管理及宣传管理检查工作,扎实深入做好宣传管理及舆情
管理。 
       (4)有效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开发声誉风险管理系列课程,面向公司各层
级开展声誉风险培训,上半年培训2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2021年一季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分析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下,公司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支持国家产业转型,不断提升金融服
务实体经济能力。结合“1+3”行动计划和绿色金融的推进,继续强化对先进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以及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支持。公司立足 “以客户为中心”
,深化大零售和交易银行“两大战略”,同时推动公司、金融市场各板块业务协同发
展,优化业务结构,释放转型活力。 
       2021年,公司迎来了25周年行庆,站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全行上下统一“
规划引领、战略机遇、领先半步”意识,统筹推进战略实施,强化风险管理合规经营
,深化金融科技赋能,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1经营质效总体稳定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6,198.19亿元,较年初增加1,027.43亿元,增幅
6.77%;存款总额10,491.60亿元,较年初增加1,029.49亿元,增幅10.88%;贷款总额
7,419.40亿元,较年初增加673.54亿元,增幅9.98%。利润总额49.96亿元,同比增加
5.63亿元,增幅12.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9亿元,同比增加3.49亿元
,增幅9.30%;基本每股收益0.41元;净利差2.06%,较年初上升个0.07百分点;净息
差1.96%,较年初上升0.10个百分点; 
       1.2营业收入结构优化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5亿元,同比增
幅1.64%。 
       实现利息净收入69.61亿元,同比增加10.31亿元,同比增幅17.38%,占营业
收入的68.26%,同比上升9.15个百分点。其中:利息收入158.10亿元,同比增加13.8
6亿元,同比增幅9.6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7.88亿元,同比增加6.58亿元,同比
增幅58.23%。 
       利息收入构成:一季度贷款利息收入96.09亿元,同比增加9.80亿元,占利息
收入60.78%;其中对公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增加3.51亿元,个人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增加
6.29亿元。同业资产利息收入29.04亿元,同比减少1.34亿元;债券资产利息收入29.
35亿元,同比增加5.05亿元。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7.88亿元,同比增加6.58
亿元,增幅58.23%。主要增长点为委托理财业务和投行业务。本行高度重视理财品牌
的打造,持续强化投资管理能力,致力于向广大客户提供多品类的理财产品组合及资
管服务选择,于报告期内进一步推动理财业务收入的提升。同时,本行坚持以客户为
中心,致力于通过公司金融、投资银行、交易银行、自贸业务等内部联动,持续推动
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发展,为更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
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 
       公允价值变动:2021年一季度全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去年同比下降,主
要是国内经济在疫情受控后呈现渐进修复态势,与去年一季度相比,市场流动性维持
紧平衡状态,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相对上移,使得我行持有的相关交易性金融资产估
值下降,进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降。 
       1.3资产质量稳定 
       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加强大额风险事项管理,加大不
良资产处置力度,强化资产质量管控,各项信用风险指标保持平稳,资产质量总体稳
定运行。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关注类贷款比率1.29%,较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率0.91%,与年初持平。贷款拨备覆盖率393.85%,较年初上升2.09个百分点
,且连续两个季度持续上升;类信贷资产信用减值准备保持稳定,全口径信用减值准
备较为充足,整体仍延续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 
       1.4两大战略纵深推进 
       2021年是大零售战略2.0改革转型全面推进的一年,围绕“全金融资产管理
”发展主线,个人住房贷款与消费贷款双轮并驱,依托“产品+服务”双体系赋能,
持续做大业务规模,同步控制成本、提升收入贡献。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突破传统
实体卡的介质和支付场景的局限,以更智能、更有趣、更便捷为出发点,创新推出N 
Card数字信用卡,满足新时代下零售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零售客户AUM(管理金融资产规模)达5,251.79亿元,较
年初增长380.77亿元,增幅7.82%。个人存款余额2,350.84亿元,较年初增长290.58
亿元,增幅14.10%,在各项存款中占比22.41%,较年初上升0.63个百分点。零售贷款
余额2140.63亿元,较年初增长148.91亿元,增幅7.48%,在各项贷款中占比28.85%,
较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零售客户总量2,224.84万户(不含互金平台客户数),较
上年末增加63.63万户,信用卡客户累计发卡107.37万张,较年初新增26.64万张,其
中N Card信用卡发卡17.97万张。年轻客户、新客户在N Card信用卡中占比达70%,进
一步优化了零售业务板块的客户结构。 
       私人银行管理客户达32,612户,较年初增长2,348户,增幅7.76%;私人银
行管理客户AUM达1642.32亿,较年初增长146.63亿,增幅9.80%;财富客户规模达到5
3.22万户,较年初新增2.41万户,增幅4.74%。 
       交易银行业务体系逐渐完善,围绕“三聚焦,二统筹、一提升”的发展思
路,持续推进条线稳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交易银行实
现客户数量、业务规模与综合收益同步提升。交易银行业务投放量达到484.2亿元,
代客外汇交易量191.26亿元,实现手续费及代客外汇交易收入2.03亿元。 
       三条业务主线方面,一季度末,现金管理业务财资客户数量倍增,业务场
景的服务能力和范围日益提升;线上供应链产品加快发展,国内订单融资、反向保理
落地,针对下游经销商的特色业务“鑫微贷'"逐渐形成市场影响力,为小微普惠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入选江苏银监的优秀案例;国际业务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带动贸
易增长,业务收入明显增长。 
       三大线上渠道方面,一季度末,鑫国结9大功能全面落地,汇款及回单功能
目前线上化覆盖率已经达到35%。线上开证、进出口押汇等贸易融资类功能均实现突
破;鑫e伴签约客户共18,414户,交易额达282.45亿元;企业网银签约客户数12万户
,客户签约率为79.88%。 
       1.5“1+3行动计划”做实客户基础 
       公司以“1+3行动计划”为抓手,聚焦客户管理推动型转型,开展机构客户
渠道建设。建立并深化与省级机构客户的合作关系。强化重点客户营销推动,在扩大
全行实体客户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客户质量。2021年一季度,公司“淘金计划”
较考核基数增加339户;鑫伙伴基础客户净增315户;“鑫火计划”活跃客户共计243
户。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存款超1万亿元,余额达10,491.60亿元,较年初增长1
029.49亿元,较年初增长10.88%。其中:对公存款余额8135.59亿元,较年初增长743
.80亿元,较年初增长10.06% 。对公贷款余额5,278.77亿元,较年初增长524.63亿元
,较年初增长11.04%。公司加强碳金融业务机会的研究,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
加了112.02亿元,增幅16.60%。 
       2021年,公司将持续开展“鑫制造”营销竞赛活动,结合江苏制造业大省
优势,梳理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持核心企业强链补链,推动实体业务规模、产品
运用、市场影响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实体客户量质的共同提升。 
       1.6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自启动以来,始终围绕“经营数据化”和“管理数据
化”发展战略,以“业务数据化、数据场景化、场景智能化”为路径,不断构建数据
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历经三年时间的摸索,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已初成规模
,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构建了数据中台、智能中台,打造了管理驾驶舱数据
门户、鑫航标大数据应用门户、客户画像及智能营销中台、魔数师智慧分析平台、水
晶球数据科学模型平台等一批敏捷化数字产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客户服务等领域,
推出了国内首创AI数字员工服务体系,打造有温度的银行。目前已初步形成标准可依
、高质可用、全行共享的数据资产,将数据应用覆盖到智慧获客、智慧营销、智慧风
控、智慧运营多个领域。 
       2021年,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以新五年规划为指引,围绕“以客户为中心
”发展理念,用科技促发展,用数据强管理,用智慧助业务,加强客户全生命周期管
理,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的深度应用,推进业务发展与经营管理双向
提升,推动智慧银行建设。具体包括:一是建设数据管控平台,构建数据资产地图,
支撑多场景数据资产应用,从“管数据”变成“用数据”。二是拓展获客平台生态圈
,打造多渠道数字化获客体系;三是打造千人千面的差异化营销服务体系,努力做到
“比客户更了解客户”;四是促进业务、数据、技术、场景的深度融合,完善功能拓
展、数据服务体系建设、智能应用升级。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