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0833第一医药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第一医药600833≈≈(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零售和批发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
化。 
       2.经营模式 
       药品零售和批发属于医药流通范畴。医药流通是指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
和下游经销商以及终端客户,通过流通过程中的交易差价和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利润的
一项经营活动。 
       (1)零售业务 
       公司的零售业务模式主要是从上游供应商采购药品、食品、医疗器械及健
康便利品等商品,随后向终端消费者进行零售。 
       (2)批发业务 
       公司的批发业务模式主要是从上游供应商采购药品等商品,随后销售给终
端医疗机构或其他医药流通企业。 
       (二)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健康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保健观
念和意识增强、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千禧一代成长,全社会的大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和细
分。2020年11月份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31个省份中,30个省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其中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
上海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16.28%,根据联合国标准,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上海市的老龄化严重程度决定了更大的健康需求市场。《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显示,从“70前”到“00后”的各年龄段群体都对自身健康有着很高的期望,平均达
到8.8分(满分10分),但对自身健康现状和所作努力不满意,平均仅为6.2分和5.9
分。与此同时,年轻消费者对家庭健康消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民健康观念已全面
升级,需求则愈发细分,健康不仅是不生病,更要拥有高质量的生存状态。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人口结构变化和健康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满足各
类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药品和其他健康产品销售持续扩大。 
       2.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在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独立成
章,纲要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
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
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随着处方流转、慢病长处方开具、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医保定点资质审批
放开、DRG、DTP支付试点、一些地区的零售药房获准参与当地药品集采、大病医保与
特药定点、O2O医保支付等政策逐步落地,部分药品销售渠道逐步从医院内药房转向
医院外零售药房,构成对零售药房的长期利好。零售药房通过在医院周边布点、建设
DTP药房和开展慢病管理服务等方式,承接外流处方并为患者提供专业药事和健康服
务。此外,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也为各地大型连锁药店上市融资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
更多机遇和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政策机遇,加大专业培训力度,着力提升药事服务专
业能力,积极为终端消费者提供配药、送药、用药指导、用药提醒、健康顾问、中医
养生以及线上线下的其他延伸健康服务,推动业务不断规范和持续增长。除着力提升
DTP专业服务外,公司高度重视慢病服务,设置了专柜、专区、专店并配备专业店员
,为慢病患者提供专业化的目标管理、用药指导和用药提醒服务,并在会员和顾客服
务过程加强对包含慢病用药在内的处方药顾客进行分析研究,提升会员顾客的依从度
。 
       3.发展空间持续拓展 
       近年来,医药流通行业创新不断,产业链上下游加快渗透、融合,专业服
务水平持续升级。在各级政府鼓励之下,“互联网+医药”“互联网+医疗”“互联网
+健康服务”迅速发展,互联网医院加速建设和审批,医保支付向线上延伸,无人售
药、人工智能问诊、远程诊断、电子处方信息共享等各类新技术应用不断催生新业态
新模式,持续拓展着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空间。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不但推动了互
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医疗、医药、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也大大提
升了医疗机构、医生、患者、消费者对于线上问诊、购药和获取健康服务接受度,加
快了相关消费习惯的培育,“互联网+”在技术上已经可以贯通诊疗、保健、预防等
场景和链路,使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逐渐成为现实。 
       2021年7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
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
平的原则和医保支付政策,根据服务特点完善协议管理、结算流程,积极探索信息共
享,实现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各统筹地区医保部门要加
快完善本地区‘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协议管理。”《意见》正式提出了打通
处方、支付、送药的网订店送医保支付一体化链条,使O2O医保支付得到了顶层政策
支持。随着部分区域开展O2O医保支付试点,或将为零售药店带来额外的线上客流红
利。 
       报告期内,公司在改善传统经营模式的同时,着力加强线上业务运营和技
术中台建设,推进与主流医药电商平台、互联网医院合作并强化自建的“药到家”平
台,大力拓展B2C、O2O等业务,构建适应政策、技术和市场化变化与新趋势的现代电
商通道,进一步提升健康消费体验,引导线上线下联动,拓展全渠道经营空间。2021
年上半年,公司线上业务实现同比增长66%。 
       (三)行业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1.行业发展阶段 
       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的《2020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
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57.3万家,较2019年增加2.9万家,其中
:批发企业1.3万家,较2019 
       年减少0.1万家;零售连锁企业6298家,较2019年减少403家;连锁门店31.
3万家,较2019年增加2.3万家;零售企业24.1万家,较2019年增加0.7万家。2020年
,我国零售药店总数达55.4万家,较2019年增加3万家,连锁率达56.5%,较2019年上
升1.2%。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呈现出批发、零售企业趋于集中,零售门店总数增长、连
锁率提升的格局。《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上海共有150家药品批发企业
,4076家零售药店,其中连锁门店3752家,连锁率高达92.1%。 
       报告期内,行业依然面临医保控费、集采降价、线上渠道竞争、线下客流
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行业增速不断下滑,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但长
期来看,随着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健康理
念持续增强,全社会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将不断增长,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健康消费者对专业化、便利化的重视程度提升,药品流通行业规模有望将进一步扩
大,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从业企业正积极从传统的围绕商品开展经营,向围绕客
户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模式、便利化的服务进行延伸,从单纯的商品供应者
向综合性的健康服务商转型。 
       2.行业的周期性特点 
       通常情况下,医药流通行业由于涉及医院用药配送和社会消费者用药的供
给,除部分药品、非药品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或地域性用量变化,整个行业受宏观经济
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与其他季节性经营特征明显的行业相比,行业经济周期性不明显
。 
       2020年上半年口罩、防护服、消毒杀菌及相关药品等民用防疫物资需求激
增,医药流通行业相关销售实现大幅增长。随着我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
战略成果,民用防疫物资需求回落,上游厂家及线上线下众多商业渠道供给充足、价
格竞争激烈,2021年上半年行业民用防疫物资销售规模和占比较2019上半年已明显下
降。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上海地区医药流通企业中的老字号,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公司
法定经营资质完备,经营范围涵盖中西药品、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
服务领域除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慢病用药等咨询指导外,还涉足中医诊疗、中药养
身、健康自助检测、云医院等医药相结合项目。除此之外,公司座落在上海南京东路
步行街上的第一医药商店,在业界和市场中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一系列稳增长、控风险、降成本、强管控举措,持续
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围绕行业变化,不断拓展新业态,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
的全渠道营销,促进上下游价值链耦合共生,提供新服务实现新价值。公司围绕业务
发展需要,优化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营造团结向上的公司氛
围,优化各业务、管理部门工作流程,使得工作准确率与效率得到提升,强化组织保
障。公司完善风控组织体系,明确内控制度清单并完善自评估框架,强化体系建设,
最大限度地杜绝各类管理漏洞,提升公司内部管控的公正性。 
       报告期内,受民用防疫物资需求和价格下降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18
5.77万元,同比降低26.3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60,305.34万元,同比降低27.66%。
实现利润总额3,374.24万元,同比下降22.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595.08万元,同比下降22.00%。 
       1.医药零售业务 
       报告期内,医药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774.69万元,同比增长1.22%。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专业、便利,不断丰富大健康品类,不断完善门店网
络布局,提升本地覆盖率,启用全新VI形象,完成对主营医疗器械相关的第一医药商
店三楼的改造,按照功能区进行划分并配备专业人员,为顾客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另外,公司持续在商业中心内布局创新门店,品类不仅涵盖传统药品,还包括各类非
药、主流个护产品,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创新店与原有的第一医药商店、社区店、
院边店、商圈店构成了覆盖更广客群的门店网络布局,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健康需求,
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瞄准“医药分家”大背景下的医院终端市场分流,强化DTP药房建设,
大力推进与处方药厂家的战略合作,积极布局DTP首发品种,承接处方外流。公司围
绕业务需求,开展营养素等品类专才培训,结合员工知识技能水平现状,通过课堂“
培训+实战”双管齐下,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推动相关品类销售提升。 
       公司顺应医药电商快速发展趋势,推进与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美团、
饿了么、拼多多、京东到家、i百联等主流医药电商平台以及互联网医院的合作,大
力拓展B2C、O2O等业务,通过售前专业咨询、浏览下单、物流通知、售后服务等开展
电商业务和提供专业的药事和慢病管理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线上消费体验,线
上订单量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线上线下各类营销活动不断,配合社群营销和线上直
播,联动满足消费者的用药需求,带动销售及客流提升,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2.医药批发业务 
       报告期内,医药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530.65万元,同比下降53.42%。
 
       报告期内,面对国家五批带量采购与五轮医保谈判品种逐步落地的不利影
响,公司积极拓展客户渠道,充分挖掘上下游客户资源,不断深化合作、丰富产品线
,积极获取新增客户及增量,推进购进与销售联动。通过强化配送服务质量和新品种
对接,持续与医院客户密切联系,跟进重点医院的销售,公司医疗机构纯销业务实现
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医药流通行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规范和影响。“两票制”“GPO”“仿制
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落地,行业上游格局开始重构,药品批发企业将
凭借资源、渠道、网络和品种对市场进行重新分割,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愈发明显。
“分级诊疗”“药品零加成”“医保目录品种谈判”“带量采购”“DRG、DIP支付试
点”等相继落地和试点政策,则导致药品控费降价压力持续增长,对医药零售企业经
营带来挑战。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和器械经营、互联网医院兴起、医保线上
支付试点、网售处方药有条件放开、药店间距限制放开等政策,则将同时加剧线上和
线下对客流的竞争。新一轮医改政策涉及的点多面广,复杂程度高,政策颁布、实施
和监管过程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和本地区政策走势,加强对政策的把握和理解,积极
顺应政策变化,调整业务和管控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加大商品、服
务和模式创新力度,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化带来挑战。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业务以药品经营为主,在品牌的市场认知度相对固化而消费需求及渠
道愈发细分和多元化的现代商业环境中,除了要面对客户消费行为和需求的不断变化
,还要面对开店间距限制取消带来的本地区行业内部愈发激烈的竞争,以及基层医疗
机构用药水平提升、互联网企业介入药品经营带来的额外压力。特别在疫情防控常态
化和线上诊疗、开方、购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行业实体门店客流下滑或向线上转移
趋势明显,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若公司因循守旧、固守传统业务模式,则市场竞
争力和盈利能力存在下降的风险。 
       公司将积极应对政策、技术、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持续实施线上线下融
合等转型举措,加大力度探索培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新经营模式,通过调
整商品结构、丰富服务项目、提升专业能力,开辟和维护新的业务渠道,满足大健康
领域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公司将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创新机制、激
发活力,开拓增量客户市场,提升经营业绩。 
       3.财务风险 
       公司在拓展营销网络、创新业务类型、推动业务转型以及构建与现代商业
运行模式相适应的管控体系过程中,会对必要的软硬件和人力资源进行投入,并开展
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项目建设。短期内,相关投入和费用的增长会高于销售及毛利产出
的增长,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公司将强化内控,落实风险预判、预控和及时熔断措施,一方面控制投入
风险,另一方面聚焦于产出,通过提升销售和毛利来消化相关费用,增加利润贡献,
以保护全体股东利益。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较高的品牌声誉 
       公司是上海地区药房老字号,自1953年开设第一家药房以来,一直致力于
为本地区广大市民家庭健康保驾护航,品牌影响力大,深受消费者信赖。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会员体系搭建和主题营销,通过参与“五五购物节”
、庆祝“药到家”上线一周年、“618大促”等一系列营促销活动,着力打造品牌形
象。 
       2.丰富的门店店型 
       公司针对不同区域的居民数量、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开设了覆盖不同商
圈和社区的社区店、商圈店、DTP药房及医院周边药房,能够差异化地满足不同患者
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在商业中心内布局创新小站,不断丰富非药商品线,
获取年轻客群,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为门店进一步转型升级积累经验。公司着力提升
DTP专业服务,大力开展与新特药厂家的战略合作,加快布局DTP首发品种;同时,高
度重视慢病服务,设置了专柜、专区、专店并配备专业店员,为慢病患者提供专业化
的目标管理、用药指导和用药提醒服务,并在会员和顾客服务过程加强对包含慢病用
药在内的处方药顾客进行分析研究,提升会员顾客的依从度。 
       3.不断提升的专业能力 
       公司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主要抓手,尤其重视执业药师
和药师人才储备。 
       报告期内,公司在努力促进经营增长、提升效益的同时,根据零售经营持
续发展需要,加大对基层人才、青年人才、骨干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力度,以中层、店
长、药师为核心人群,以助听器验配、营养素、慢病用药、医疗器械、中药为主题,
开展了30余场专才培训,通过“培训+实战”双管齐下,推动了相关品类销售的增长
,有力地促进了员工专业能力提升。 
       4.全渠道的营销能力 
       近几年,公司顺应“互联网+医疗健康”和移动消费趋势,搭建专业运营团
队并相继与京东、天猫、i百联、饿了么、美团、拼多多、平安好医生等知名平台对
接合作,构建药到家平台,推进B2C、O2O、社群营销等创新业务发展,满足消费者日
益增长的线上购药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与主流医药电商平台、互联网医院合作并夯实自建“
药到家”平台基础,持续大力拓展B2C、O2O等业务,线上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其零售
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公司快速
应变,化危机为动力,通过一系列稳增长、控风险、降成本、强管控举措,持续推动
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围绕行业变化,按照既定的经营计划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着力培育
发展线上、门店创新服务业态与能力,促进上下游价值链耦合共生,提供新服务实现
新价值。 
       公司通过全流程各环节的梳理、数据与信息的共享等方式,使得调整后各
业务、管理部门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持续提高
工作准确率与效率。 
       公司加强内部管理运营的信息公开,配合内部审计制度,最大限度地杜绝
各类管理漏洞,提升公司内部管控的公正性。公司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与员工培训体
系,让员工切实享受公司发展成果,营造团结向上的公司氛围。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690.37万元,同比增长27.65%,其中主
营业务收入153,311.69万元,同比增长29.51%。实现利润总额9,065.51万元,同比增
幅32.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4.09万元,同比增长29.10%;实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08.43万元,同比增长20.32%。
 
       1.医药批发业务 
       报告期内,医药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7,907.51万元,同比增长49.25%。
 
       面对两票制、零加成、药占比、带量采购及辅助用药控制等政策对中小批
发企业持续的不利影响,公司积极拓展客户渠道,充分挖掘上下游客户资源,不断深
化合作、丰富产品线以获得新份额,推进购进与销售联动;同时以强化基础管理和业
务管控为重点,多措并举抓目标落实。通过强化配送服务质量和新品种对接,公司医
疗机构纯销业务规模保持稳定;通过围绕上半年激增的民用防疫物资需求,积极开展
口罩、防护服等物资调拨、零售终端和电商平台配送、批零一体等业务,实现了分销
业务的大幅增长。 
       2.医药零售业务 
       报告期内,医药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5,404.19万元,同比增长17.18%。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科学全面的目标市场分析、商圈分析和标准化门店筹
建,实现了门店的快速复制,新开门店14家,门店总数达到110家。同时,优化了门
店选址、门店装修、商品陈列、店员培训、新店评估、门店运营、销售管理、市场分
析、绩效督导等相关流程。除新店拓展外,公司还对5家老店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并
围绕原有核心品类药品进行了多元化扩充,增加了与大健康相关的营养健康和美妆个
护等品类,并为消费者提供防病、康复、保健、养生等相关咨询服务。 
       公司始终坚持与供应商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恪守诚信经营的基本原
则,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公司数万种商品的稳定供应,使得公司
在总代理、区域代理、价格优惠、服务条款等方面获得有力的供应条件,为公司在建
立稳定、完善的商品供应体系奠定基础。 
       公司线上业务保持快速增长,以B2C、O2O平台为基础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
,实现主流医药电商平台和自有私域平台全渠道覆盖,通过售前专业咨询、浏览下单
、物流通知、售后服务等开展电商业务和提供专业的药事和慢病管理服务,为消费者
提供优质的线上消费体验。公司结合实体门店在服务体验和用药指导、线上平台在信
息数据、服务半径的不同优势,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提升公司综合竞争
力。报告期内,公司线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106万元,零售业务占比达11%。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呈现六大趋势:一是药品流通行业继续呈现稳
步增长态势,但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二是龙头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三是医药供应链物流服务规模化、标准化及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医药电商全方
位打造大健康生态圈;五是专业支撑与科技赋能推动零售药店转型升级;六是打造企
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公司的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的变动趋势 
       公司作为医药行业的品牌企业,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广泛的市场认知
度,在本地区大健康消费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商业信誉。近年来,公司通过在
运营改善、主题营销、店型创新和线上线下融合等领域的持续投入,巩固了本地区市
场地位,品牌影响力也不断向年轻消费群体渗透。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巩固和扩大区域
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3.公司的主要行业优势和困难 
       公司同时具备医药批发和零售资质,批零一体化运营具备一定基础。较高
的品牌声誉、丰富的门店店型、不断提升的专业能力、全渠道的营销能力相结合,能
够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跨区域、跨时段地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服务。 
       人工成本和租金水平持续的上涨,医改政策变化带来的压力,医药电商对
传统业务的冲击,以及因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投入带来的资本回报压力,是公司发展
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显性困难。 
       (二)公司发展战略 
       1.公司未来的发展机遇 
       随着医药分开改革进一步深化,前期已经出台的《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
“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关于加快药学服务
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机构处方外流趋
势将更加明显,将为医药零售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预计市场增量将非常可观。 
       此外,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随着人
口结构和消费习惯变化,人民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和对大健康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持续升
级和细分,也将为医药零售行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2.公司面临的挑战 
       随着上海地区推行“两票制”、实施GPO规则、“带量采购”等政策,公司
批发业务受到直接冲击,原有代理业务在2018年大幅下降,医疗机构配送业务也受到
一定影响,拓展新的医疗机构配送业务面临较大困难。医保定点审批取消、本地区原
有开店间距限制取消、互联网企业在医药电商领域加快布局,将加剧零售业务的市场
竞争;医保控费、降价、限价趋势正在强化,也对全行业的盈利能力带来挑战。 
       3.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批发业务将由传统分销商向服务商转型,零售业务将围绕网点和零售
技术两大关键因素,加速向专业化、便利化转型。公司致力于成为以极致消费体验、
线上线下融合、批零一体为特色的上海本地医药健康服务商。 
       4.拟开展的新业务、拟开发的新产品、拟投资的新项目 
       公司将深化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对接各大互联网业务平台,推动专业服
务与专业经营的有机融合;为适应未来批零一体化趋势和配送要求,公司将继续完善
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并从适应新零售、健康消费升级和开展服务创新等角度,对零售
业务实施专业化与便利化相融合的转型。 
       (三)经营计划 
       近年来,“两票制”、GPO、医药分开、医保控费、药品零加成、仿制药一
致性评价、分级诊疗、带量采购、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落
地实施,行业整合、集中度提升成为大势所趋。批发业务方面,公司将通过加大合作
、完善服务、引进新品等举措,积极争取提升医疗机构配送份额和拓展商业分销业务
,稳定业务体量。零售业务方面,公司将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增长并重,提高存量业
务质量、效率和规模;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与渠道建设力度,推进老店转型和新店拓
展,同时积极探索新型药店;完善和扩张网订店送(取)的O2O业务;对专业服务进
行各种创新探索,实施转型创新举措,更好地迎合行业趋势,满足不断细分和差异化
的市场需求。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医药流通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规范和影响。“两票制”“GPO”“仿制药一
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落地,行业上游格局开始重构,药品批发企业将凭借
资源、渠道、网络和品种对市场进行重新分割,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分级
诊疗、药品零加成、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策,则导致药品控费降价压力持续增长,对医
药零售企业经营带来挑战。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和器械经营、互联网医院兴
起、医保线上支付试点、网售处方药有条件放开、地方药店间距限制放开等政策,将
同时加剧线上和线下对客流的竞争。新一轮医改政策涉及的点多面广,复杂程度高,
政策颁布、实施和监管过程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和本地区政策走势,加强对政策的把握和理解,积极
顺应政策变化,调整业务和管控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加大商品、服
务和模式创新力度,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化带来挑战。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业务以药品经营为主,在品牌的市场认知度相对固化而消费需求及渠
道愈发细分和多元化的现代商业环境中,除了要面对客户消费行为和需求的不断变化
,还要面对开店间距限制取消带来的本地区行业内部愈发激烈的竞争,以及基层医疗
机构用药水平提升、互联网企业介入药品经营带来的额外压力。特别在疫情防控常态
化和线上医疗、购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行业实体门店客流下滑或向线上转移趋势明
显,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若公司因循守旧、固守传统业务模式,则市场竞争力和
盈利能力存在下降的风险。 
       公司将积极应对政策、技术、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持续实施线上线下融
合等转型举措,加大力度探索培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新经营模式,通过调
整商品结构、丰富服务项目、提升专业能力,开辟和维护新的业务渠道,满足大健康
领域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公司将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创新机制、激
发活力,开拓增量客户市场,提升经营业绩。 
       3.财务风险 
       公司在拓展营销网络、创新业务类型、推动业务转型以及构建与现代商业
运行模式相适应的管控体系过程中,会对必要的软硬件和人力资源进行投入,并开展
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项目建设。短期内,相关投入和费用的增长会高于实现收入的增长
,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公司将通过强化内控,落实风险预判、预控和及时融断措施,降低投入风
险,并聚焦于产出,保护全体股东利益。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较高的品牌声誉 
       公司是上海地区药房老字号,自1953年开设第一家药房以来,一直致力于
为本地区广大市民家庭健康保驾护航,品牌影响力大,深受消费者信赖。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会员体系搭建和主题营销,通过第一医药商店67周年
庆等一系列营促销活动和开设创新门店,着力打造品牌新形象、新内涵。 
       2.丰富的门店店型 
       除传统的社区店型、商圈店型以外,公司还拥有DTP药房、医院周边药房等
不同店型,能够差异化地满足不同患者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在商业中心布局创新店型的力度,在丰富非药商品线
、强化年轻目标客群、嵌入新零售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更多探索,提升了品牌形象
,也为门店进一步转型升级积累了经验。 
       3.不断提升的专业能力 
       公司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主要抓手,尤其重视执业药师
和药师人才储备。报告期内,公司在努力促进经营增长、提升效益的同时,根据零售
经营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基层人才、青年人才、骨干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力度。公司
以中层、店长、药师为核心人群开展各类培训,总计超过5000人次参训。通过“培训
+实战”双管齐下,有力地促进了干部员工专业能力提升,夯实人才梯队建设。 
       4.全渠道的营销能力 
       近几年,公司顺应“互联网+医疗健康”和移动消费趋势,搭建专业运营团
队并相继与京东、天猫、i百联、饿了么、美团、拼多多、平安好医生等知名平台对
接合作,推进B2C、O2O、社群营销等创新业务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线上购药
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除继续与主流医药电商平台合作外,还在i百联平台上线第
一医药“药到家”业务,为消费者提供及时到家业务,推动线上业务快速增长,线上
业务在零售销售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