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600728ST新太 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佳都科技600728≈≈(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在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具
体可参见2020年年度报告。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是公司新3×3战略规划中“创新发展期”的收官之年,公司坚持以A
I技术与产品研发为核心的“大项目+核心自主产品”业务模式升级,通过组织效能优
化布局新区域、拓展AI应用新场景,并扎实做好在手订单的交付和业绩确认工作,报
告期内收入、利润规模和毛利率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
.00亿元,同比增长41.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84.35万元,同比增长8
03.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450.51万元,同比增长
4,040.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5.80亿元。 
       (一)智能产品业务快速增长,计算机视觉产品持续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行业智能产品及运营服务业务收入1.15亿元,同比增
长31.05%,业务毛利率达到69.45%,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上升2.83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各智能视觉产品线持续落地:在轨道交通场景,公司“智
慧车站”系列产品陆续落地深圳、长沙、北京地铁,加快推广复制速度,而年内即将
开通的广州18和22号线,“智慧车站”系列产品将带来“刷脸”进站、交互式客服、
智能安检、全息站控等AI新体验;在智慧交通场景,国内多个一线城市及地区将应用
“IDPS城市交通大脑”作为交通治理底层数据平台,为后续智慧路网、车路协同等交
通数字化设施建设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公司将“警务视频云”“A.I.Family”系列
产品的AI能力向应急管理领域移植,继续研发落地围绕危化物品生产、存储、运输全
流程管理的数字化平台产品。 
       公司坚持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技术打造产品矩阵,聚焦在城市治理和
运营市场进行技术落地,致力于在各场景形成持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在
技术落地方面,公司继续完善AI(视觉)、AR(增强现实)、大数据三大技术引擎,
推动视觉技术的应用从可见光到不可见光、从二维到三维世界感知和重建、从被动感
知到主动探测方向发展。在打造视觉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推动“大项目+核心自主产
品”的业务模式升级,以智慧车站、华佳Mos、IDPS城市交通大脑等核心自研平台和
行业应用作为差异化竞争的抓手,通过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的结合进行技术变现、扩
大规模,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梳理产品
体系,纵向形成“云”(行业数字平台)、“边”(边缘计算及控制)、“端”(智
能交互终端及数据感知)的软硬件产品体系,横向形成覆盖轨道交通、城市交通、公
安、应急、园区、医疗等城市治理场景的标准化行业解决方案,为产品在各区域的标
准化销售复制奠定基础。 
       计算机视觉已经发展成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应用分支领域之一,一方面不
断提升的算力水平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数据图像识别模型”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
以“AI四小龙”为代表的AI视觉厂商人脸识别算法准确率已经提升至99%以上,使得
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持续扩展:从安防领域的人车物视频图像分析到智能手机的刷
脸解锁和支付,以及未来即将在自动驾驶、消费电子等领域规模普及的3D视觉应用等
,视觉技术的应用创新推动着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沙利文咨询的统计预测,2019
年中国计算机视觉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9.64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将达到1,613.03
亿元人民币,未来三年行业复合增速为49%,AI视觉行业将迎来高速成长阶段。 
       (二)发力轨道交通业务广阔空间,开拓城市治理新场景 
       基于核心自主产品带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及在手订单逐步进入规模交
付阶段,报告期内公司行业解决方案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实现收入10.04亿元,同比
增长62.95%;业务毛利率21.56%,同比提升4.39个百分点,实现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的同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扎实推进已经签订的172.25亿元智能轨道交通在手订单的
落地工作:3月份公司正式签订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智能化系统合同,金额24.28亿元
,年内将完成主要产品的交付和业绩确认;此前中标广州地铁“十三五”项目中的18
和22号线即将在年内开通,其余多条线路已陆续完成合同签署,正在加快筹备实施交
付工作,为后续业务的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公司加强对粤港澳湾区轨道交通市场的开拓:4月份公司与广州
工控集团、广州地铁、白云电器等单位联合成立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
注册资本50亿元,公司持股比例26%,重点发力粤港澳湾区“十四五”期间的各项轨
道交通重大建设项目,预计市场优势将进一步巩固。根据去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粤
港澳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近期(2022年前)将规划建设13个城际铁路和5
个枢纽工程项目,总里程约775公里,总投资约4741亿元。 
       此外,公司通过组织效能优化,搭建业务中台和设立广州、粤港澳、中南
、西部、华东和北方六大区域经营平台,进一步突破国内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报
告期内,公司首次进入北京和深圳市场,取得智慧车站相关产品订单;中标武汉地铁
PSD项目,设立武汉子公司、进驻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持续夯实在中南区域
根据地建设。据中国轨道交通网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新增开工里
程将达到6981.94公里,较“十三五”提高28.84%,预计投资规模年均超过6000亿元
。报告期内《“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
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一批重要规划发布,城市轨道交通仍将是未来数年内重
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而在智慧城市治理领域,公司积极顺应城市治理发展趋势,紧抓“新交通
”“新应急”等城市治理新热点,依托在公安行业积累的可视化管理和数据治理经验
,积极开拓新业务场景。交通方面依托“IDPS城市交通大脑”系列产品优势,积极开
拓广州、成都等一线城市及安徽、江西、江苏、辽宁等省份二三线城市的智能交通解
决方案市场;应急方面依托广东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经验,在继续深入拓展广东地区
危化品生产风险监测数字化管理市场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北京、重庆、扬州、兰州等
地应急市场。 
       与此同时,受益于线上经济和企业数字化升级浪潮,公司ICT产品与服务业
务平稳较快发展,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28.92%。 
       (三)优化组织效能加速全国化业务布局,推出激励计划提升团队凝聚力 
       报告期内,公司在总结去年中南区域经营平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启动全
国区域组织效能优化专项工作,设置六大区域经营平台,覆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
自治区,拉通市场、交付和服务资源,承接各行业事业部产品销售和服务,提升产品
和方案标准化复制和地区客户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各区域订单商机金额显著提升。与
此同时,通过区域经营平台对地方市场和客户的深耕洞察,提升风险识别和处置的能
力,报告期内应收账款水平较期初下降明显。 
       截至本报告报出日,公司顺利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和新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
方案,激励对象覆盖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共420人,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
,为激励全体员工共同实现下一阶段战略目标提供重要动力。 
       (四)通过战略投资持续壮大“智能+”产业共同体 
       打造“智能+”产业共同体是公司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一环。报告期内,公
司作为天使投资方的睿帆科技完成了A轮融资,睿帆科技的大数据平台和中间件产品
通过公司的业务平台实现了在轨道交通、公安、金融等场景的落地,加强了公司各系
列产品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差异化优势。此外,公司战略投资的云从科技提交的IPO
申请近期已经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核。公司将持续通过战略投资
的方式实现“智能+”产业共同体的不断壮大和协同发展。 
       (五)下半年聚焦重点产品和项目落地,力争以优异成绩完成战略阶段收
官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扎实推进重点实施项目和新产品交付落地,确保业绩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品业务方面,加强各产品线的全国商机获取和销售落地,持续
推动“大项目+核心自主产品”的业务模式升级,保障毛利率稳中有升。智能轨道交
通领域,紧抓粤港澳湾区“十四五”建设机遇,借力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等
资本平台,落地大湾区轨道交通智能化业务,并推动“长沙模式”(轨道交通智能化
系统总集成)在国内多个重点城市的复制推广。智慧城市治理领域,围绕“新交通”
“新公卫”“新应急”进行新产品研发应用,为启动新增长曲线奠定基础。此外,公
司将继续推进新技术、新场景的战略投资,积极关注以产业协同整合为基础的并购机
会,推动各项业务与国内ICT重要企业的战略合作,助力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
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 
       公司的主要客户是政府机构及大型企事业单位,订单业绩面临政策不确定
性的影响,尤其是政府产业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鉴于此,报告期内公司启动组织
效能提升专项工作,通过本地化部署经营平台,加强与各地区政府客户的沟通,提升
对各地区市场、政策、预算等的研究和洞察能力,提升对政策风险的预知和处置能力
。 
       2、技术创新风险 
       公司的智能化业务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如果错误判断技术发展趋势,或
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益不及预期,公司可能发生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的风险。对此,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体系管理,一方面参考业内先进企业经验
,对产品部门赋予一定的市场考核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研发团队“进驻”业主单位,
在现场与客户密切沟通产品需求、实战环境开发调试,降低技术偏离市场的风险。同
时,公司亦会灵活运用生态合作及并购参股等方式,构建具有互补性的技术生态圈,
不断获取业界最新技术资源,保持产品的代际竞争优势。 
       3、市场风险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公司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落地不
及预期的风险。为此,公司坚决技术创新和行业场景深度融合的道路,一方面,公司
研发部门将加强对前瞻性技术趋势的研判,以行业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引进新技术
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依托区域经营平台拉通各地市场资源,提高客户粘
性,推动AI产品方案的规模落地,形成市场和品牌上的竞争优势。 
       4、项目管理风险 
       公司智能轨道交通和智慧城市治理解决方案业务具有单体项目金额较大,
如果不能持续保持和提升解决方案规划与设计、采购、交付、质量控制、成本管控等
方面的管理能力,可能面临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不及预期的风险。为此,公司在报告
期内加强了区域经营平台的组建,拉通售前设计、售中交付、售后服务环节的信息交
互和协作,推动资源的本地化部署,提升了交付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能力,确保项目
交付按时保质、交付风险及时发现及时控制。与此同时,持续开展经营数字化建设,
优化项目端到端管理流程,实行项目预算刚性控制。 
       5、人才管理风险 
       随着业务规模和覆盖面的扩大,业务职能平台等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进一步
凸显。若不能留住、培养和及时引进更多适当的人才,将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
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事业合伙人计划和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进一步提升团队凝聚力,留住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并将股权激励作为公司常态化
激励的重要机制。此外,公司建立了HRC制度,重大人事变动、提拔任免、评价沟通
均上升到最高经营层面,实行集体评议、集体决策,在制度上确保重要岗位任人唯贤
,为公司长远发展不断发掘和输送的优秀干部人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具体可参见2020年年度报告。


    ★2020年年度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0年,在年初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上下一心
、科技“抗疫”,力保公司稳健前行。2020年也是公司“3×3”战略中创新发展期的
承上启下之年,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继续加大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人才引进方面
的投入,更重视经营的“含金量”,经营质量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
入42.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4.47%,主要是公司主动减少低质量业务和自研
产品占比小的项目承接,以及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导致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降;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82.44万元,同比下滑86.51%,主要是2019年公司持有的部
分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估值上升,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5,768万元(税后),2020
年度无此部分收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792.05万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7.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4.52亿元。 
       2020年是落地年、质量年、人才年。随着“智慧车站”“华佳Mos地铁智慧
大脑”等新产品的销售落地,技术和产品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行业智能
产品及运营服务业务收入4.0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9.42%,毛利率55%,
毛利占比达到33.03%;在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思路指导下,通过一系列专项管理优化,
公司业务健康度和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0亿元
,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人才是公司最珍视的战略资源,报告期内,一批具有国际视
野和大型ICT企业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加入公司,在各个关键岗位上发挥
重要作用,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一)行业市场回顾和展望 
       新冠疫情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一是加速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进
程,远程办公、物信融合、云计算等技术应用需求激增;二是“后疫情”时代政府通
过新基建投资拉动经济恢复,主要投资于人工智能、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
,相关市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在此背景下,公司所属行业正处于较快增长的状态
。 
       1、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增长,“十四五”时期发展空间广阔。2020年,
国家发改委批复了8座城市以及粤港澳湾区的轨道交通新建规划,批复规划城市数、
里程数、投资额均较2019年有较大的增加;新增开工线路39条、车站437座、投资额5
,253.57亿元;在建线路225条、车站3025座、投资额3.79万亿元,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仍保持在较高景气度。专业机构预计,“十四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开工里程
将达到6,981.94公里,较“十三五”提升28.84%,随着《“十四五”规划》《交通强
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大政方针发布、城市群发展战略逐
步落地,预计未来5年城轨建设市场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2、“5GABC”赋能城市轨道交通,开启城轨智慧化元年。人脸识别作为AI
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创新性突破的代表,继在安防场景成功普及后,未来有望在城市
轨道交通等大规模、高频次支付场景领域应用,“刷脸支付”将成为主流;与此同时
,随着结构光、TOF等3D视觉产业链日趋成熟,VCSEL红外激光源、DOE衍射光元件等
硬件的使用寿命不断提升,3D人脸识别算法精确度不断改善,可以同时实现高可靠性
和高精度的识别支付,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奠定技术基础。而云计算则
是另一个即将在轨交领域大规模落地的新技术,随着AI识别和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各
环节的应用,实时采集的数据量急速增加,对各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和分析应用提出了
新的要求,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为打通各个系统内的数据孤岛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2020年中国城轨协会首次发布《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以城轨云和大数据
平台为基础,创新智慧乘客服务、智能运输组织、智能运维安全等应用的“1+8”智
慧城轨体系,标志着城轨智慧化建设即将大范围开展。 
       3、智慧城市市场保持稳健,智能化新场景打开增长空间。报告期内,智慧
城市及安防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据中安网统计,2020年全国安防行业总产值8,510
亿元,同比增长3%,为近年来最低增速。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算力不断增长、算力成
本不断下降、智慧物联的连接数高速增长,智慧城市市场仍具有新的发展机会。预计
未来行业将呈现三个趋势:一是市场增速从高速增长切换到稳健增长状态,各地政府
在投资时更重视应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建设重点从“硬”到“软”,更重视综合利
用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挖掘数据价值、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算法、平台和解决
方案能力成为竞争焦点;三是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在公安交通以外,智慧应急、智慧
施工、智慧物流、智慧社区等场景将产生巨大的增量市场。 
       (二)报告期内重点工作回顾 
       1、人工智能基础研发屡创佳绩,持续夯实智能技术壁垒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团队在李德紘院士带领下持续迭代以计算机视觉为核
心的AI技术研发和应用。在感知智能层面,从动静态2D视觉技术向基于TOF、结构光
的3D视觉技术演进,大幅提高复杂环境下海量图像视频的识别精度,可应用在地铁无
感支付、自动运行、障碍检测、尾随检测等多个场景;在认知智能层面,重点开展面
向行业的AI算法研发、建立算法壁垒,例如在轨道交通场景,运用深度学习技术研发
客流预测、列车调度匹配、故障预测等算法,辅助客户科学决策、提升地铁运营效率
;在人机协同层面,研发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AR(增强现实)引擎,将多维信息和3D
虚拟界面融合,大幅提升客户洞察海量信息的效率。在今年的世界图像识别竞赛WebV
ision中,公司算法团队从15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三;在代表国内人工
智能领域的最高荣誉的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评选中,公司打造的“华佳Mos
地铁智慧大脑”系统荣获科技进步奖。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中央研究院,持续完善研发能力,打造视频AI中台、
数据中台、可视化(AR)中台三大技术引擎以及公共开发平台,帮助各产品线快速开
发迭代,提升产品交付效率、形成研发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报告
期内申请专利113项(发明专利69项)、获得专利授权84项(发明专利16项)、取得
软件著作权84项,同比均增长超过100%;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3.01亿元,占相关
业务收入1比例15.38%,继续贯彻以产品技术驱动、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战略方针。 
       2、智能应用转化加速,自研新产品开启大规模应用元年 
       报告期内,公司各领域人工智能新产品均开始进入规模落地阶段。轨道交
通方面,“智慧车站”系列产品正在广州18和22号线实施交付,预计2021年开通,成
为集“刷脸”进站、交互式客服、智能安检、全息站控等智慧应用于一体的地铁线路
;“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系列产品的试点落地,为未来实现地铁全自动运行、客
流预测、智能调度、故障预测等高级应用提供强大的算法、算力和地铁大数据资源。
 
       智慧城市方面,“IDPS城市交通大脑”系列产品实现超大型城市应用突破
,成为大型城市城运系统的底层技术平台,运用交通AI算法实时采集和分析全市数万
个交通设备、数百万辆车的实时监测数据,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精准分析堵点成因
、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提供科学辅助决策。目前,“IDPS城市交通大脑”已经在广州
、合肥、宣城、宿迁等十余个城市试点应用,产品迭代日臻成熟。公共安全产品线在
AI图像视频分析基础上升级了AR增强现实能力和多维数据融合分析能力,“明毅”“
蜂巢”“名捕”“A.I.Family”等AI平台和终端不仅在公安行业持续落地,并且拓展
至应急、住建、园区等场景,打造石化智慧园区、智慧小镇等标杆案例。 
       报告期内,上述行业智能产品及运营服务业务实现收入4.02亿元,同比增
长50.13%;业务毛利率55%,业务毛利占公司整体毛利比重提升至33.03%,带动公司
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3、轨道交通智能技术产品方案总集成模式持续推进,在手订单进一步充足
 
       公司聚焦轨道交通智能化赛道,持续推进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产品方案总
集成销售模式在全国范围落地。报告期内,公司携手广州地铁、中铁电气化局中标长
沙6号线智能化轨道交通项目,其中公司承接部分24.29亿元,涵盖自动售检票、通信
、信号、综合监控等多个智能化专业系统,实现轨道交通各项智慧产品的整体输出,
为业主带来更完整的科技体验。2021年4月,公司与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资成立广州大湾
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该集团致力于整合本地优质资源,承接粤港澳湾区及国内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望促进公司轨道交通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规模销售。 
       此外,公司进一步优化调整组织结构,整合各地销售资源,形成以客户经
营为核心的六大区域作战组织,致力于提升各产品线的销售复制能力、响应能力和本
地服务能力。目前,公司智能轨道交通和智慧城市在手订单进一步充足,为进入新一
期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携手战略合作伙伴推动技术应用,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战略合作,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建人工智
能共同体。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联手华为发布华佳Mos联合解决方案,共同推动轨
道交通的云化和智能化;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作,探索轨道交通智慧化
技术创新。在智慧城市领域,公司联合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发布《城市大脑研究报告
》,为各地“城市大脑”建设提供建设参考;联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
(广州),成立未来城市研究中心;与江门、南沙等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推动人工
智能在城市治理的深度应用;与广州中山六院成立AlphaCare研究院,共同推动AI+医
疗研究成果落地。 
       5、加强应收管理和风险控制,现金流水平大幅提升 
       在高质量增长的战略指引下,公司在报告期重点加强应收管理工作,强调
有现金的利润、有质量的增长。一方面,公司总部和事业部成立应收专项工作组,针
对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回款管理;另一方面,完善信用政策和项目投资
政策,按行业、区域进行分层分级授信管理,促使各业务单元聚焦优质商机,从源头
上控制坏账风险。此外,公司重点在供应链管理、资金运营、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加
强流程优化和信息化建设,识别、预防各类经营风险,保障风控和效率的平衡。通过
多措并举,公司经营质量持续改善,年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0亿元,同
比大幅提升。 
       6、持续引进国际化人才,打造能打硬仗、有担当的干部队伍 
       人才是公司最珍视的战略资源。报告期内,公司人力资源质量持续优化,
硕士及以上员工占比提升,中央研究院打造一支以博士和博士后组成的精英研发团队
。此外,以干部队伍为抓手,建立起公司、部门两级干部管理委员会,统筹各层级干
部的管理、培养,纲举目张,营造“任人唯贤”“人才辈出”的良好选人用人环境,
打造能打硬仗、有担当的干部队伍。 
       7、多项产品入围客户和合作伙伴推荐名录,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 
       公司自主研发产品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认可。报告期内,
公司“复杂环境下智能视频监控安检身份识别系统”入围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
产业创新重点任务名单;“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
平台”“大数据防控平台”“视频云+大数据应用平台”等产品解决方案入围国家工
信部、省工信厅的多个示范项目和推荐产品名录;“IDPS城市交通大脑”平台写入《
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为上述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落地奠定了市场
基础。此外,公司连续多年在新基建、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智慧城市领域的专业协
会和媒体评选中排名前列,保持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二、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发展战略 
       2019年初,公司进一步明确“AI赋能,构筑城市智慧新生态”的愿景,发
布了新“3×3”战略发展规划,未来9年将分步推进“创新发展期”、“国际布局期
”和“综合领先期”三个阶段的战略部署。目前,公司处在新“3×3”战略发展规划
的第一个三年——创新发展期(2019-2021年)。 
       2021年公司将着重推进在手订单和新产品交付落地、聚焦效益提升,践行
“高质量增长”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力争以优异的业绩完成“创新发展期”收官,为
下一个三年发展奠定基础。业务模式方面,坚持“大项目+核心自主产品”的模式,
规模和质量并重,规模赢得发展空间、质量保障健康发展;业务布局方面,公司将更
聚焦智能轨道交通赛道,集中资源,抓住新基建和粤港澳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
打开发展空间,致力在规模、技术、综合实力方面成为全球轨道交通智能化龙头;经
营方面,推进组织结构变革,做实做强区域营销组织,支撑产品的规模销售落地,提
高客户响应和服务速度;坚持审慎经营、效益优先,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业务风险,
继续加大应收、回款管理力度,保障经营现金流的持续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并购和资本运营力度,一方面,围绕智
慧轨道交通场景,积极通过并购、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获取
产业链中关键零部件、传感器模组、基础软件平台等高价值环节,提高对产业链的自
主可控水平,实现“内生+外延”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投资新技术新应用,推动3D
视觉、大数据中间件、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与公司业务结合,不断创新和丰富产品能力
,实现资本助力主业腾飞。 
       (二)经营计划 
       1、优化业务布局,提升业务质量,实现规模跨越发展 
       基于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阶段和空间的判断,2021年公司将重点抓住轨道
交通在“十四五”期间的良好发展机会,促进智能轨道交通实现业务跨越发展,同时
推动智慧城市业务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ICT产品与服务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形成基本盘稳固、增长点突出、稳中有进的业务布局。公司继续坚持“大项目+核
心自主产品”的业务模式,加大在项目中的自主核心产品导入,扩大“智慧车站”“
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城市交通大脑”“警务视频云”各产品线的销售规模,不
断推动公司盈利质量改善。 
       2、深化组织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产品规模销售复制 
       产品规模落地变现、集约资源实现效益提升是新一年工作重点。因此,202
1年公司将从组织架构优化调整入手,建立区域作战组织、业务专业功能组织、总部
指挥与支撑平台三层架构,强化产品销售复制能力、客户响应和服务能力、项目交付
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其中,重点整合各产品线销售以及售前、交付、售后服务资源,
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区域作战平台,贴近本地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供针对性、跨产品
线的解决方案销售,形成方案销售、项目交付、服务反馈、产品改进的管理闭环,实
现从“经营项目”到“经营客户”。 
       3、优化成本管理,实现经营提质 
       基于“审慎经营、效益优先”的要求,公司将多措并举,着实提高经营质
量,保障年度效益目标达成。成本管理方面,一方面加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量入为
出,另一方面在成本发生的各个环节上为业务单元提供多种数字化管理工具,减少业
务开展流程中的损耗;信用管理方面,坚持高标准、严风控的信用政策,从源头上把
握项目质量,同时继续加大应收、回款管理力度,保障经营现金流的持续良性循环;
经营核算方面,深化数字化改革,提升业务透明性,为核算、考核、评价、激励等重
要管理环节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支撑。 
       4、加强合作与并购,推动轨道交通的数智化升级 
       随着业务逐步聚焦,公司将重点围绕智能轨道交通业务开展战略合作和并
购工作,扩大市场影响力,补强业务短板,与各合作方一起推动“5GABC”技术在轨
道交通领域规模应用。新的一年,公司将加强联合轨道交通智能化各专业厂商,合作
拓展粤港澳湾区及国内各重点城市的轨道交通机电项目;与地方政府和业主探索轨道
交通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开拓智能运维、TOD、地铁商业运营等新业务;针对信号
系统、通信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等重点环节,通过战略合作或投资并购进行补强,实现
轨道交通智能化全专业拉通,进一步强化产品技术的竞争力。 
       5、持续完善激励体系,促进人效提升 
       2021年公司将在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背景下,以“人效提高”为重点,进
一步梳理职级、绩效考核和激励体系,促进人力资源质量提升;总结过往在股权激励
、员工持股计划等方面的经验,参考优秀同行企业及标杆企业的实践案例,优化完善
多层次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保障年度各项经营指标完成,践行“共同
进步、共享丰盛”的公司文化。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 
       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各地地铁公司及各地方政府的公安、交通、应急管理部
分,其采购行为和采购规模与政策相关性较高,因此公司订单业绩面临政策不确定性
的影响,尤其是政府产业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鉴于此,公司会加强维持与客户的
良好沟通,进一步深化对政府及行业政策的研究,坚持高标准、严风控的信用政策,
坚持把握优质业务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 
       公司的智能化业务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如果错误判断技术发展趋势,或
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益不及预期,公司可能发生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的风险。对此,
公司发挥贴近终端用户、行业Know-How积累深厚的优势,保持与客户、同行、业内专
家的高频互动交流,确保引进和研发的创新技术“有用、可用、好用”;同时,面对
确定性不高、较为前沿的技术,公司会以战略合作及并购参股等方式先行,待技术应
用相对成熟后再引进、开发,进一步降低研发风险。 
       3、市场风险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公司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落地不
及预期的风险。为此,公司将基于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的研判,进一步加强业务聚焦
,提升资源投放的效率;针对竞争环境恶化、业绩持续不及预期的业务和产品线实施
“关停并转”,将富余资源投放到更有前景的业务板块;同时,找准产业链定位,发
挥贴近客户、应用开发能力强的优势,形成有特色的差异化智能解决方案,推进自主
核心产品在项目中的销售不断扩大。 
       4、项目管理风险 
       公司智能轨道交通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业务单体项目金额较大,交付实施
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果不能持续保持和提升解决方案规划与设计、采购、交付、质量
控制、成本管控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可能面临交付进度滞后、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不
及预期的风险。为此,公司近年来持续开展项目管理专项优化工作,一方面将组织结
构逐步向“强矩阵”调整优化,让一线项目经理“呼叫炮火”、调动资源;另一方面
,引进和开发各类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数字化工具,实现项目管理全流
程透明化,设置红绿灯制度,及时处理项目交付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升项目管理质
量。 
       5、人才流失风险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以及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公司对优秀人才的需
求进一步凸显,若未能留住、培养和及时引进更多适当的人才,将对公司的业务发展
和经营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公司将人力资源和干部管理提升到公司管理层级
,专设由公司高管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HRC)整体统筹,系统开展高级管理
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选、育、用、留及梯队建设工作;持续完善由薪酬、股权、跟
投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践行“共同进步、共享丰盛”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优质
的工作环境,包括员工食堂、健身房、加班班车、员工公寓等,开展丰富的企业文化
建设活动,为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保障,提升幸福感。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和技术生态优势 
       公司引进了由国际领军人才、新加坡工程院李德紘院士领衔、多位海内外
知名院校博士组成的核心技术团队,涉及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大数据、网络安
全、智能交通、5G通信等前沿技术;拥有多个智能化技术研发机构,包括中央研究院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多个省、市级技术中心,与业主联合共建城市轨道交通系
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团队在视频图像识别、分类、检索等
算法和软件架构上形成了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在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方面建立了专利
资源池和应用案例,形成了技术“护城河”。 
       在今年的世界图像识别竞赛WebVision中,公司算法团队从150多支参赛队
伍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三;在代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荣誉的第十届吴文俊人工
智能科技奖评选中,公司打造的“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荣获科技进步奖。报告期
内,公司新增申请专利113项(发明专利69项)、获得专利授权84项(发明专利16项
)、取得软件著作权84项,同比均增长超过100%,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国家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此外,公司在强化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对于部分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应
用领域广的人工智能技术,灵活通过参控股和合作的方式进行研发,建立具有佳都特
色的“自主研发+协同创新”的研发体系。近年来,公司陆续参股投资了云从科技、
睿帆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并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
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专项技术研发合作,通过与业界和同行专家企
业的密切交流,在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保持前沿洞察力。 
       2、行业Know-How及人工智能产品化优势 
       公司在轨道交通、公共安全、城市交通三大场景已有超过10年的行业积累
,掌握了较为深厚的行业Know-How(即行业专有技术、知识、经验),对客户业务的
“痛点”“痒点”有较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公司建立了整条贯穿“产品销售-方案
设计-项目交付-服务反馈-产品改进”的管理闭环,以及从前瞻技术洞察、技术中台
赋能到产品应用开发的技术转化体系,形成“智慧车站”“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
“城市交通大脑”系列数字平台和智能终端产品,初步形成从终端、平台到解决方案
的全栈式智能产品体系,可以高效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Know-How结合,形成差异
化竞争优势。 
       3、智能化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优势 
       在方案服务资质方面,公司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具有建筑智
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CMMI5等多项智能化领域高级资质,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认证。在方案服务交付方面,公司在多个
专业拥有超过十年实施交付经验的项目团队,并建设了7*24全国维保服务体系,轨道
交通业务团队在全国23个城市累计完成数十条大型地铁线路智能化项目交付和保障,
智慧城市业务团队在全国19个城市累计完成多个亿元、千万级别智能化项目交付。 
       4、市场和品牌优势 
       公司各项业务立足粤港澳湾区、辐射全国,其中,智能轨道交通业务已经
累计覆盖广州、武汉、青岛、天津、宁波、厦门等23座城市,智慧城市业务已经累计
覆盖广东、新疆、山东、贵州等19个省份,ICT服务在全国多个地区设立经营分部,
已初步形成全国性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
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平台”、“大数据防控平
台”、“视频云+大数据应用平台”等产品解决方案入围国家工信部、省工信厅的多
个示范项目和推荐产品名录,入选《2020年广东省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名单》;“IDPS
城市交通大脑”平台写入《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入选亿
欧“2020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成熟企业60强”、中科院《互联网周刊》评选的“新
基建产业领军企业100强”“2020人脸识别技术公司排行TOP25”等榜单,并在轨道交
通、智慧城市等专业媒体评选的行业排名中保持前列。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