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应龙看中羚锐股份说起

日期:2012-07-27 00:00:00 来源:互联网
    近期除了政策利好不断出台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广大投资者高度重视,就是随着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下挫后,其价值中枢已对不少产业资本具有了吸引力,产业整合和股权争夺大潮开始渐入佳境。本周二马应龙公告举牌羚锐股份,就可明显看到这一端倪,股权收购与反收购在A股全流通和股价暴跌后已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将会对股市的趋势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首先,羚锐股份虽然业绩不佳,但它却是我国膏剂药品的第一品牌,拥有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两个销售过亿药品,而且其年产10亿贴热压法新膏剂车间建设项目主体已完工,公司很快就会有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产品具有较强的协同性,该公司正是马应龙十分理想的购并扩张的潜在目标。今年半年报显示,羚锐股份第一大股东信阳羚锐发展公司持股仅1895.47万股。马应龙目前的举牌成本应在5元左右,只耗费了5千多万元资金,要夺取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估计花销1.5亿差不多了。而羚锐股份总资产有9.8亿多元,净资产也有5.3亿多元,还有其积累多年的无形资产、销售渠道、技术价值。因此马应龙举牌羚锐股份应是志在必得。如果股市再低迷下去,以目前羚锐股份大股东脆弱的控股地位,马应龙以较低代价收购成功是完全可能的。

  而目前A股在经过股改和“大小非”减持后,流通股比例大为提高,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也有所削弱。据粗略估算,目前A股至少有10%的公司已具有被收购的可能性。股价的连续大跌正为众多虎视眈眈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提供了极佳的出手收购机会。因此像国通管业、羚锐股份这样的举牌事例可能会越来越多。这也会促使大股东增强危机感而出手增持,因为谁也不会乐意将控制权拱手相让。这两种力量的交集对市场底部的确立会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其次,一般在熊市的尾端,收购兼并会风起云涌。因为一方面被收购的公司形象往往处于最糟糕的阶段,潜在风险因素都得以暴露或释放,收购风险大为降低;另一方面此时由于股价已低,而且此时竞争对手少,被收购方往往也无力反击,收购方只需花较小代价就可将其收入囊中。此外,产业资本对目标公司的估值远比金融资本要准确得多。如果A股市场举牌收购事例不断增多,其实就意味着大盘已接近底部或底部已确立,因为产业资本是不相信“泡沫”的。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