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股市学院 指标公式
你的位置: > 正点财经 > 研究报告 > 正文

新时代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研究系列专题(五)-金融科技篇:科技为转型赋能 同质化风险凸显

类型:宏观经济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明/陈骁/魏伟/郭子睿  日期:2019-10-30
http://www.zdcj.net      点击收藏此报告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经金融电子化的1.0 阶段、金融移动化的2.0 阶段,正在步入科技重塑金融业态的3.0 阶段。无论是业务发展趋势的倒逼还是银行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选择,科技与银行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报告是我们新时代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研究系列的第五篇专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金融科技如何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赋能。

      海外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经验

      政策环境:各国建立起金融科技发展框架,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和重点支持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创新中心、监管沙盒和创新加速器等模式建立包容性的监管环境,缓解金融创新与监管的矛盾。同时,将金融科技涉及业务按照功能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发展与金融科技相适应的监管科技,以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新变化。

      典型路径:初期选择开展跨界合作、股权投资/收购科创公司或者设立子公司孵化器储备科技和人才实力,在IT 基础设施建设抢占优势。现阶段依据自身战略定位,选择不同路径的数字化转型,一是实现已有产品、业务流程及渠道的数字化改造,二是探索数字化、开放化的商业模式变革,发展平台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模式。

      金融科技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赋能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面临信贷整体风险上升、居民部门储蓄增长乏力、表外业务不断被压缩、金融风险上升并不断显性化等一系列嬗变,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资产及拨备压力增大,传统“存贷汇”业务亟需转型。

      金融科技能够为银行负债端、资产端、支付端、商业模式的转型赋能。负债端,搭建线上平台拓展低成本资金的获取渠道,智能投顾打造“千人千面”的财富管理方案,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资产端,消费信贷加强场景建设;依靠“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运用大数据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支付端,大数据用于支付过程中的用户行为分析和交易欺诈识别,生物识别技术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云计算提高支付业务系统承载能力,区块链优化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满足小额高频的支付需求。商业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开放化方向转型,创新适应客户需求的盈利模式,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布局提速,但同质倾向与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负债端,各大银行纷纷试水智能投顾,但主要作为销售辅助工具存在,未来需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教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明确法律监管和行业定位。资产端,消费信贷、普惠金融领域的场景化、平台化建设初显成效,未来应更加注重新兴信贷领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支付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支付系统目前多应用于某一具体的支付结算业务,全面推广面临着技术层面和观念层面的障碍。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不断加深,但开放化仍需谨慎推进。短期来看,将API 视为新型获客和引流的模式,是大多数银行较为合理的选择。最后,理性看待金融科技,科技转型赋能仍将持续发力,但同质倾向与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关报告:
热点推荐:
更多最新研究报告
更多财经新闻
  • 如果不能阅读报告,请点击下载阅读器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