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降准将从盈利和估值两方面助力A股加速向上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 2019年 9月 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在此之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1个百分点,于 10月 15日和 11月 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 0.5个百分点。
央行: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 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 1000亿元;此次降准与 9月中旬税期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而且定向降准分两次实施,也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因此,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点评:
一、此次降准市场已经有所预期,但降准力度依然超预期,是四年来首次“普降”+“定向”,9月 20日可能下调 LPR。9月 4日国常会上表示“要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会议后市场降准预期升温。本月 20日新一次 LPR 报价有望同步下调。
二、本次降准的政策意图和作用:一是对冲 9月 17日到期的 2750亿MFL,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为了对冲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强逆周期调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为了保持社融和信贷的合理增长,提高货币乘数;四是为了护航四季度地方债顺利发行;五是考虑到 9月 18日美联储极大概率降息,因此提前应对。
三、降准对 A 股的影响:降准从盈利和估值两个角度均利好 A 股。盈利方面,一是能够降低融资成本、缓解偿债压力;二是提振企业需求、支撑信贷增长。此前部分投资者对于 A 股盈利反弹持续性表示担忧,此次降准体现了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意图和决心,能够改善投资者对于盈利持续性的预期。
估值方面,此前市场对于投资和信贷下行的悲观预期极大压制了周期行业、金融行业和地产行业的估值水平,此次降准有利于高杠杆行业的估值水平提升。
四、对 A 股未来走势的判断和投资建议:
1、A 股盈利两年下行周期结束,中报扣非净利增速已经企稳,盈利对于 A 股大势研判的边际影响正在由负转正。由于本轮经济下行周期中没有政策需求侧刺激,导致未来地产和基建主导的投资周期复苏弹性较差,但是这一预期已经较为充分体现在当前的基建和地产产业链相关的资产价格中,周期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也持续创新低。因此,应区别看待宏观经济长期潜在增速下行和 A 股盈利短周期改善。
2、A 股盈利改善动力一方面是来自大量中小公司的 2018年业绩的低基数,另外内生动力上很大贡献来自科技行业景气度开启向上周期,其中包括 5G、消费电子、半导体、军工、云计算,从行业景气度周期特征看,这些行业的盈利改善均具备较长持续性。
3、估值方面,长期支撑因素是 A 股投资者机构化和国际化趋势,因此要在大类资产范畴内看 A 股相对配置价值。在全球货币政策开启宽松周期的背景下,从股债利差、地产周期和全球股市角度看,A 股当前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4、重新评估资本市场在整个政策全局中的定位。当前尽管有外部形势挑战,但需求侧刺激客观空间受限且政策主观意愿不强,可见此次经济转型的压力和政策定力。
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向上转移和增强技术自主可控,必须依靠强大资本市场通过直接融资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一级市场复苏的前提是二级市场的稳定和活跃,现在政策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5、风格方面,从相对估值水平、盈利弹性、监管环境、科技景气度等因素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中小市值公司弹性更大。
6、行业方面,继续看好科技股(电子、通信、计算机、军工、游戏)+券商组合,关注化工、有色、农业板块中的涨价品种。三季报过后接近年底,建议开始考虑保收益,部分转向低估值滞涨板块,建筑建材、地产、公用事业中的优质国企。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 ·市场分析:GDP数据发布 A股震荡回落 2019-10-18
- ·一周市场回:两市震荡下跌 有色、电气设备板块跌幅靠前 2019-10-18
- ·2019年4季度风险溢价预测:4季度末市场估值有下降压力 2019-10-18
- ·科创板新股申购策略之十九:宝兰德报价策略:估值区间67.56%-67.75%分位理性选择 2019-10-18
- ·市场交易主力资金系列: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全景手册 2019-10-18
- ·2019A股三季报业绩预告简评:创业板业绩持续向好 龙头股业绩占优 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