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态跟踪报告:详析个税改革,减税力度,消费提振与未来方向
本轮个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个人所得税自1980年开征,迄今经历了八轮改革。其中,起征点调整经历四次。在所有改革中,本次税改的内容最为丰富,包括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免征额由3500提高到5000、税率结构优化以及新增专项附加扣除等。新增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全面覆盖了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关乎民生的项目,是本次个税改革最大亮点。
本轮税改的减税力度有多大?
专项附加扣除的影响。我们做出如下假设:专项扣除比例大致为20%,专项附加扣除取每月“上限”4000元(房租或房贷利息1000元,子女教育1000元,赡养老人2000元,暂不考虑自身继续教育专项抵扣和大病医疗专项抵扣)。月收入低于10000元时,基本实现降税100%;月收入15000元,降税幅度81.6%;月收入20000元,降税幅度44.9%;月收入45000元,降税幅度19.6%。收入越低,减税力度越大。对于月收入低于10000万的4875万人,经过本次扣减后,合计年度最大增收在527亿。对于月收入高于10000元仍需要纳税人有1500万,合计年度最大增收约900亿。因此,专项附加扣减整体每年可以增加居民收入1427亿。
起征点由3500提高到5000的影响。个税起征点调整之前纳税人数为1.87亿人,调整后纳税人数在6375万人左右,个税的提高使得1.23亿人免缴个人所得税。对于月收入低于6250的1.23亿人,合计年度最大增收886亿;对于月收入高于6250的6375万人,合计增收约1148亿。因此,起征点提高整体每年可以增加居民收入2034亿。综上,起征点提高和专项附加扣除每年可带来居民收入提高3461亿元。
我们进一步假设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那么起征点提高和专项附加扣除每年可提振消费2077亿。2017年我国GDP最终消费支出为43.5万亿,那么起征点提高和专项扣除可以边际提高最终消费支出0.48个百分点。采用今年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为78.5%,那么GDP增速有望边际提升0.37个百分点。通过观察历次个税起征点提高,可以发现个税改革之后短期内对消费都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难以改变消费的下行趋势。
个税改革的未来前景
本轮税改使得我国的个税制度日趋完善,但未来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 第一,工资薪金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过高,不利于私人储蓄,抑制投资。第二,引入扣除标准指数化制度。在完善个税抵扣项设计的同时,我们认为还应当定期根据通货膨胀的情况对扣除标准进行动态调整,减少宏观经济波动对于公民实际税负的影响。第三,劳动所得边际税率高于资本所得。这可能使得纳税人通过转变所得来源以逃避税收;同时,也会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 ·2019年9月财政数据点评:支出大幅增长 基建投向分化 2019-10-18
- ·9月&3季度经济数据点评:9月我国工业增加值表现回暖 2019-10-18
- ·9月经济数据点评:6%的信号 2019-10-18
- ·2019年9月主要经济数据点评:下行压力释放 未来企稳可期 2019-10-18
- ·宏观研究:GDP6.0后的政策抉择 2019-10-18
- ·九月房地产投资数据分析:投资回落趋缓 销售趋于好转 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