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政策点评:贸易战愈演愈烈,光伏市场雪上加霜
事件1:我国商务部对进口多晶硅实施双反。
7月20日,我国商务部公布了江苏中能、LDK、洛阳中硅及大全新能源申请对自美国和韩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对自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主要针对美国的AE、Hemlock、Hoku、MEMC、REC、韩国的OCI、Woonjin 等10家多晶硅企业及7家进口商。
事件2:德国或将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反倾销。
根据路透近期报道,德国环境部部长Peter Altmaier 表示,反倾销程序、提高进口关税或是确保公平的途径。德国环境部就此事作进一步置评:德国光伏企业眼下正在勉力消化国家补贴锐减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冲击,德国企业已经在本国环境部支持下向欧盟提出了诉讼请求。
点评: 多晶硅双反对国内多晶硅停产企业利好有限 ,无益于下游企业。
目前,多晶硅现货价格在25美元/kg,大部分企业的成本价格在30美元左右,进口多晶硅占比达到40%以上,因此造成我国40余家多晶硅停产的企业近8成,但国内龙头的产能较大,GCL、LDK 等4家上诉企业的产能已达9万吨(相当于15GW),同时昱辉等企业仍自供多晶硅,国内的供给关系短期内仍将平衡。因此,若此次双反的税率较高而抑制了多晶硅进口,多晶硅原材料价格将有小幅上涨的趋势,但幅度不会很大,主要是由于供求关系仍然平衡,同时下游市场的低迷将无力支撑上游原材料涨价,因此,国内多晶硅仍将面临大规模停产的状态,而原材料成本上升将影响中国电池组件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德国若启动反倾销,中国企业将面临大面积出局。
若德国成本实施反倾销,那么欧盟其他成员国或将效仿,短期内,市场有望出现抢购组件或是装机潮,但中长期看,欧洲市场的光伏成本将回到去年年底水平,而此期间,光伏电价补贴已下调,市场将加速萎缩;欧洲占全球市场的60%左右,若中国企业失去欧洲市场,在目前新兴市场成长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中国企业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上游下游贸易大战,成本上升、需求下降,市场持续过冬。
欧洲、美国、中国在太阳能的贸易战中没有赢家,各种贸易障碍将推升其本国光伏产品价格,加重政府对于本国企业扶植的负担,减缓行业整合的速度,同时,成本的上升一定程度上抑止了下游市场,与各国平价上网的发展目标相背离,无益于光伏市场的发展,因此,市场的冬天将更长。
投资建议:维持光伏行业“中性”评级我们维持对光伏行业中性的评级,规避下游市场在国外的光伏企业,同时,不建议投资A 股的多晶硅类企业。
- 路閾惰涓氭蹇佃偂2022骞�3鏈堬細铏氳儢鈥濈殑3鏈堢ぞ铻� 绋崇ǔ鐨勯摱琛屼竴瀛f姤 2022-04-12
- 路瀵瑰綋鍓嶆澘鍧楃殑璁ㄨ(浜屽崄鍥�)锛氭斂绛栫殑蹇垫兂 2019-11-29
- 路鐭虫补鍖栧伐琛屼笟锛氳交鐑冨寲宸ョ珵浜変紭鍔垮垎鏋� 2019-11-29
- 路瀹剁數琛屼笟2020骞村害绛栫暐锛氬畧鏈涗环鍊� 鎷ユ姳鎴愰暱 2019-11-29
- 路瀹剁敤鐢靛櫒琛屼笟鎶曡祫绛栫暐鏈堟姤锛氱宸ュ懆鏈熷凡鑷抽渶姹傛敼鍠勫彲鏈� 绌鸿皟鍑鸿揣鎸佺画姝e闀� 2019-11-29
- 路鍖昏嵂鐢熺墿琛屼笟锛氳皥鍒ょ粨鏋滃叕甯� 鍏虫敞杈归檯鏀瑰杽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