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股市学院
你的位置: > 正点财经 > 内参传闻 > 机构动向 > 正文

社保基金“减H捧A”巧施“回马枪”追蓝筹

http://www.zdcj.net  2013-01-10  来源:和讯

  从行业来看,金融、机械类H股遭社保基金减持力度较大

  从近期社保基金密集减持在港上市的中资股来看,嗅觉灵敏的社保基金早已开始调配资金,积极转战A股市场。

  据联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份以来,社保基金密集减持H股,特别是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减持力度明显加大。从行业来看,金融、机械类股票减持力度较大。

  金融类股票中,社保基金减持了工商银行(601398)、中信证券(600030)、海通证券(600837);机械类股票中,社保基金减持了中国南车(601766)、重庆机电(行情,资讯,评论)。

  此外,去年10月份以来,社保基金还陆续减持了锦江酒店(行情,资讯,评论)、新华文轩(行情,资讯,评论)、国药控股(行情,资讯,评论)等H股股票。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去年10月份A股持续下跌、AH股溢价指数跌破100点之后,社保基金却在暗中积极布局着A股。

  从已披露的2012年三季报来看,三季度被列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社保基金持股市值合计为504.21亿元,比二季度增加25.11亿元,增加幅度为5.24%,创出了历史新高。社保基金三季度共计持股63.56亿股,比二季度增加12.55亿股,增加幅度为24.47%;社保基金三季度所持股票共343只,比二季度增加了20只;新进的股票96只,比二季度多17只,为2011年三季度以来最多;被增持的股票为85只,比二季度多10只,为2006年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社保基金公布的信息显示,2012年8月24日,全国社保基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投资150亿元参与交通银行(601328)A+H股非公开发行。12月12日,国电电力(600795)面向社保基金和国电集团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

  业内人士指出,社保基金从港股市场银行板块中撤出,说明看好A股市场中业绩转好的低估值蓝筹股。

  郭树清“蓝筹价值论”的胜利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1月7日,QFII重仓的蓝筹股账面整体浮盈达到27.08%,而同期上证综指仅上涨15.71%。显然,大盘指数回升是蓝筹股厚积薄发的结果;而从市场建设层面来讲,本轮恢复性行情是价值投资理念的兑现,也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蓝筹价值论”的胜利。

  2011年10月29日,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的第一把火,就是推出提升上市公司回报的四项举措,直指蓝筹股价值投资。2012年2月16日,他又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称,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这在当时被称为“最牛股评”。同年6月29日,他在上海陆家嘴(600663)金融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蓝筹股的信心始终没有改变过,因为对蓝筹股的信心就是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股市自2007年下半年大跌以来,很多投资者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中国的蓝筹股得不到重视,为什么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热衷于追捧重组股、垃圾股。答案聚焦到一点,就是市场机制不健全:退市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缺失,监管者引导不够。

  郭树清对于蓝筹股价值投资的明确表态,加上上市公司分红制度的强化,退市制度的完善以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的推出,为蓝筹股成为主流投资标的提供了可能。因此说,近期恢复性行情的迸发,是这些制度措施厚积薄发的结果。

  在对待蓝筹股的态度上,公募基金受制于排名等因素的影响,明显逊色于其他机构投资者。去年,公募基金的旗帜性人物王亚伟转投私募,恐怕也与逐渐形成的蓝筹股价值投资氛围有关。笔者认为,假若如此,王亚伟离开公募基金倒是一件好事。

  一位基金经理近日表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他们已经不追逐新兴产业里的中小股票了,而且远离重组股,转为更加注重公司的估值,并逐步增持电力、金融、石化等传统行业的低估值股票。

  从目前的形势看,监管层的改革将继续深化下去,蓝筹股的江湖地位也会愈加稳固。接下来,监管层将着力弱化为企业融资服务的市场定位,强化以股东回报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上市公司应该对此有深刻认识,积极做好公司经营和治理,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投资标的;机构投资者也应对此有深刻认识,时刻秉承价值投资理念,为客户保值增值。

  在十八大会议期间,郭树清称“监管机构要对市场的涨跌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回应体现了监管者的一种责任担当,也说明监管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当然,市场总会有涨跌,本轮蓝筹股主导的行情也不会一往无前,但提倡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推崇蓝筹股,将会成为证券市场投资的主旋律。有了这个基础,投资者的胜利就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

  回眸2012:蓝筹股表现一枝独秀

  市场估值结构开始趋于合理,新股发行“三高”现象也有所缓解

  中国资本市场2012年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开始释放出正能量。根据本报记者统计的市场最新数据发现,去年大盘蓝筹股市场表现明显好于其他股票,同时,市场估值结构开始趋于合理。

  统计显示,2012年,代表优质蓝筹股公司的沪深300指数上涨7.55%,上证180指数上涨10.80%,上证50指数上涨14.84%,远高于上证综合指数3.17%和深证综合指数1.68%的涨幅,而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更是分别下跌1.38%和2.14%。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得到市场认可,市场“炒小”、“炒差”现象有所遏制。

  同时,去年市场估值结构开始趋于好转。截至2012年底,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平均市盈率较2011年底下降了2.49%,中小板、创业板市盈率同比分别下降了18.49%和17.43%,中小市值股票与大盘绩优股估值水平之差有所减小。同时发行A、B股的上市公司,其A股价格与B股价格之比由2011年底的1.73倍下降至2012年底的1.45倍。同时发行A、H股的上市公司,其A股价格与H股价格之比由2011年底的1.12倍下降至2012年底的1.01倍,A股、H股价格基本趋同。

  截至2012年底,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1.76倍,低于新兴市场的巴西圣保罗证交所指数21倍和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16.35倍的市盈率,与发达国家主要股指估值水平基本相当。

  数据显示,去年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截至2012年底,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所持A股流通市值占比17.40%,较2011年底上升了1.73个百分点;自然人投资者持股占比25.33%,下降了1.22个百分点;企业等一般机构持股占比57.28%,下降了0.51个百分点。

  自然人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下降较大。2012年,自然人投资者交易金额在全市场交易金额中的占比为80.93%,较2011年下降了3.1个百分点;一般机构交易金额占比3.88%,上升了1.26个百分点;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15.19%,上升了1.84个百分点。

  此外,去年新股发行“三高”现象也有所缓解。根据统计,2012年,新股平均发行价、平均市盈率同比分别下降28.26%和36.44%,创业板平均超募比例由2011年的144.01%下降至2012年的94.48%。2012年,26.62%的新股上市首日收盘跌破发行价,市场“炒新”现象有所降温。

 

私募内参:
热点推荐:
  • 最新已求证传闻
  • 最新研究报告
更多财经新闻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