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正点财经 > 股市学院 > 股市投资秘籍 > 正文

资深私募:三大秘诀用活券商报告

日期:2012-07-27 00:00:00 来源:互联网
    


  “如果券商大多数都看多,第二年下跌概率极大;相反,第二年涨的概率大。”

  重逻辑:

  “看券商的研究报告,更多的还是看研究员整理的数据。重点关注逻辑而不是结论。”

  观资历:

  “看报告其实就是看研究员,业内口碑好的,报告可以特别留意。”

  相比外围股市,A股有个显著特点:大量参与者为散户,而国外市场大部分交易由专业机构完成。由于专业知识欠缺加上信息不对称,散户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A股,券商研究报告往往被散户极为看重。

  但多年经验告诉投资者,券商研究报告特别是年度策略报告往往“不靠谱”,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甚远,“南辕北辙”的预测每年都有很多,比如湘财证券预测2010年上涨指数最高到6000点,在还剩10余个交易日的背景下,这只能是痴人说梦。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券商报告?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几位私募,他们有着独特的方式,或许值得投资者借鉴。

  秘笈1“反”看券商报告

  将近年关,各大券商年度策略会在全国各地陆续召开,年度报告、年度金股也是屡见报端,对于卖方集中对明年的预测,接受采访的私募却并不买账。

  “前些年对券商研报还特别迷信,几个大券商年度策略会,基本都要飞去参加,结果后面发现几乎没有一次能判断准。比如,如果券商大多数都看多,第二年下跌概率极大;相反,第二年涨的概率大。“后来开玩笑交代我们的策略研究员,券商年度观点要反着听。”来自深圳出身民间的一位私募老总向记者诉说道。

  “经济本身是极其复杂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左右大势,很难预测,短周期的比如一周或者一个月,或许还能做简单趋势判断,但这些券商以年为单位的预测,我认为都是瞎扯。”深圳太和投资王亮向记者分析说。

  除了年度报告看不准外,券商研究报告还许多让人纠结的地方,比如个股推荐报告出炉前,该股往往已有巨大涨幅,散户见到正式报告时,常常出现“见光死”的走势。类似的案例可谓屡见不鲜,对于这种现象,私募是如何认识的?

  “研究报告有的是配合主力拉升,有的是找人抬轿,很多研究报告是在股价上涨很多后才出的,这要看研究员的道德水准。”来自深圳阳光私募利升锐华投资的研究总监仇天镝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有很多研究员和资金有一定的关系,存在出报告前的推荐行为,期望得到基金等客户的打分,争取新财富排名。

  甚至存在更为恶劣的情况,仇天镝认为是“有缺乏职业道德的研究员推出报告就是为了帮主力出货”。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