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 指标公式 龙虎榜
首页 > 主力数据 > F10资料 > 正文

   资产重组最新消息
≈≈力合科技300800≈≈(更新:21.08.31)
    ★2021年中期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是一家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制造商和环境监测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供应
商,以自主研发生产的环境监测仪器为核心,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及运
营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境监测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及运营服务,公司主营产
品包括水质监测系统、空气/烟气监测系统和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为客户提供
环境监测系统运营服务、第三方检测及监测咨询服务。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生态环境
、水利、市政等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及受环保部门重点监管的污染源企业的环境监测
。 
       (二)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04.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5%;实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50.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0%。2020年上半
年,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出行和施工条件不便,项目建设安装进度受阻
,公司业务收入下滑,2021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情况恢复正常,项目有序执行交付,
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同时,一方面,受2020年度财政预算、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取
得的订单毛利率呈现一定下滑,另一方面,报告期新产品研发投入增速较快、新业务
开拓费用增长,且不再享受去年同期新冠疫情期间的社保减免等优惠政策,导致净利
润增速相对较慢。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情况如下: 
       1、探索建立环境监测新业态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开拓城市环境监测咨询服务、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服务
业务,推出了“新基建+城市环境服务”的新一代环境监测服务模式,同步推进智能
管控终端、无接触实验室智能水质检测成套装备的优化、定制工作,采用自动或人工
,在线、连续、即时等多方式、多模式的监测和信息化技术,将排污企业、入河湖口
、面源风险点等环境风险敏感点,组合纳入监测监管方案,获取支撑政府决策的多维
度、准确、可靠、可溯源的数据,应用AI技术、数据模型、可视化表征等先进技术充
分挖掘数据价值,厘清责任、精准溯源,向相关部门提供专业措施、专题报告。该类
业务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流域、成都泉水河流域、滇池流域及长沙高新区“空气污染特
护期保障”等项目中开展了应用示范,在服务生态环境监管、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取得
了一定成效。 
       2、持续开展高端需求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 
       公司积极开展高端需求营销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着力提升国家及省部级
等高端生态环境监测需求方案解决能力,建立了一支业务素质硬、专业能力强、稳定
高效的销售团队,并组建市场研究团队,抓准、拔高、做精、形成系列整体市场推广
方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了快速准确地响应。公司紧跟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步伐,
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巩固了水质监测领域的行业地位和技术优势,并积极拓展新业务
、新市场,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在空气/烟气监测方面取得了较多机会,建
成了一批示范性项目,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紧抓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技术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
验室”成功通过验收,并顺利完成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的第一批“国家工程
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整合评价工作。获批了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通过了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基于环境智能监管新基建的数
据服务体系创新与示范应用”入选2021年湖南省工信厅发布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
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力合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中台系统1.0.0”产品通过华为云
鲲鹏云服务兼容性测试验证,标志着公司软件系统满足国产自主可控的要求。 
       公司坚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贴近市场,发掘、引导客户需求,报告期内
,继续保持技术创新领先势头,在产品自主创新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完
善了水质智能管控终端、实验室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发了具备批量化样品分析能力
、无接触式的全自动水质检测成套装备,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环境监管服务的产品体系
;攻克了“绿色金属”传感器设计,成功研制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铊水质自动分
析仪,解决了饮用水、地表水和废水中痕量铊在线/现场快速监测的难题,成功应用
于现场复杂样品的铊检测;建立了多种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经验模型,大大提升了水环
境预警预报、污染溯源排查能力。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共240项,其中
发明77项、实用新型149项、外观设计14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7项。主持或参与了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
发专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
20余项;参与制定40余项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其中国家及行业标准25项。 
       4、发挥技术优势,承担社会责任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产业报国为己任,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二十年
来,依托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全参数污染因子监测能力和面向全国的技术支持网络,
广泛参与国内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如“天津港大爆炸”、“甘肃陇南锑污
染”、“河南西峡淇河污染”等事件的应急监测,多次受到包括生态环境部、各级生
态环境保护部门的专函致谢,成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在面临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可以
征调的重要社会力量。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为武汉10余个“方舱医院”的排口和武汉
重点饮用水源地进行监测,为评价医院废水处理效果、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疫情次
生灾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撑,还为湖北、湖南、广东等多地重点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监
测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公司长期以来作为各级环保部门在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
值得信赖的应急监测预备队,为有毒有害特征监测参数产品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数据,
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行业声誉。2021年,公司继续发挥自身在技术储备和服务
网络方面的优势,参加了湘江流域“铊污染”溯源排查、整治工作等环境污染事件的
应急监测,为事件的应急指挥、污染溯源提供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和及时、高效的
技术支撑。 
       (三)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以下模式获取收入和利润: 
       (1)环境监测系统的盈利模式 
       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水质监测系统、空气/烟气监测系统,其中大部分需要到
站点进行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少部分项目直接销售监测仪器。对于需要安装调试的
项目,主要成本为仪器制造成本、系统集成材料及配套设备成本、安装调试成本及费
用;对于直接交付给客户使用或需要承担少量安装调试工作的车/船载项目,如销售
核心监测仪器、监测车/船等,主要成本为仪器制造成本、系统集成材料及配套设备
成本。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业务领域、不同客户类型,公司结合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开拓和业务推广目标,并兼顾合理的利润进行定价。 
       (2)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的盈利模式 
       公司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成本主要为开发工作、系统集成、软件测
试过程中的相关人工成本以及服务器、防火墙、显示屏等硬件成本。 
       公司以工作量为基础,结合软件开发人员投入、通用软件及硬件设备的采
购、站点接入数量以及市场推广需要等因素进行综合定价、获取利润。 
       (3)运营服务的盈利模式 
       公司根据运营服务设备的品牌、监测因子、新旧程度、站点的分布、客户
考核要求,同时结合地区消费水平进行定价。运营服务的主要成本是仪器设备零部件
、试剂、人工成本、检测等费用。 
       公司通过对环境监测系统提供日常巡检、定期校准、试剂更换、设备养护
等专业维护和运营管理服务获取利润。此外,为抓住行业内运营服务方式创新所带来
的业务机会,公司也积极探索自主投入在线监测系统并进行专业化的维护和运营管理
,通过向客户提供监测数据服务的方式收取运营服务费用。 
       (4)第三方检测及监测咨询服务的盈利模式 
       采用自动或人工,在线、连续、即时等多方式、多模式的监测和信息化技
术将排污企业、入河湖口、面源风险点等环境风险敏感点,组合纳入监测监管方案,
获取支撑政府决策的多维度、准确、可靠的数据,应用AI技术、数据模型、可视化表
征等先进技术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厘清责任、精准溯源,向相关部门提供专业措施、
专题报告。 
       公司根据具体项目需求产生的工作量和设备投入,合理定价,收取服务费
用。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设备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零部件,包括电磁阀
、工控机、显示屏等标准化零部件以及机箱、机柜等非标准化零部件。公司生产所需
的标准化零部件市场供应充足,非标准化零部件通过定购的方式向专业厂家采购。目
前,公司已建立起合格供应商名录,能够满足公司原材料供应的长期稳定需求。 
       3、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当前订单交付需求,并综合以往各产品销量合理规划生产。市场
部获取产品订单后,物料部根据订单情况协同生产部制定生产任务,生产部按照公司
既定生产装配工艺和测试手段进行生产、装配和检验。对于信息管理系统等软件平台
产品,则直接由研发中心具体负责产品的开发和测试。对于经常性需求的监测设备,
公司采用预先生产的方式,保有一定量的库存,以提高供货反应速度。 
       除了在公司车间的生产环节之外,水质、空气/烟气监测系统产品还需要公
司在客户现场对系统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也需要公司根据客户
的功能需求和硬件环境,对软件进行开发和运行调试。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 
       对于环保、水利、市政等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客户,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
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在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后,由市场部组织市场、技术、研发等部门
人员,针对客户的需求拟定产品技术方案、制作投标文件,中标后签署正式供货合同
。 
       对于企业客户主要以商务洽谈方式获取订单,也有少数企业客户自主开展
设备的招标采购,公司通过投标方式实现产品销售。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生态环境政策密集出台,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生态环境保护属于我国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环境治理,监测
先行”,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环境监
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梁柱”和“生命线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
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
一系列重大环保政策文件,为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提供了
坚实的产业支持和政策后盾。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出台了多
项重要政策措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紧迫性使环境监测设备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具体如下: 
       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
。纲要指出,“十四五”期间,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数量从2,050个整合增加至4,000
个左右。深化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相融合的监测体系。研究建立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地
表水监测评价、考核与排名办法,与手工监测评价结果平稳衔接。根据水环境管理需
要,进一步拓展自动监测指标和覆盖范围,国家层面逐步建立国控断面9+N自动监测
能力。气体监测方面,要构建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体系,推动大
气环境监测从质量浓度监测向机理成因监测深化,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因
子、重点时段监测全覆盖。按照“科学延续、全面覆盖、均衡布设”的总体原则,优
化调整扩展国控城市站点,覆盖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并根据管理需求
逐步向重点区域县级城市延伸。“十四五”期间,国控点位数量从1,436个增加至2,0
00个左右。并且要完善全国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网和大气光化学评估监测网。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召开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谋划“十
四五”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更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
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起好步、开好局。2021年3月1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正式
实施,覆盖排污许可管理全要素,贯穿固定污染源监管全周期,将以更完善的制度保
障高水平管理,推动监管、监测、执法有效联动、闭环管理,提高执法效能和依法行
政水平,以更严格的监管促进高效能治理。根据2020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
查公报》指出,2017年末,全国污染源数量为358.32万个(不含移动源),而目前安
装了在线监测的企业为少数重点排放源,数量巨大、总量不低的中小型排放源没有安
装监测设备,《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必须按照规
范开展自行监测或可委托其他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监测。 
       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环境监
测相关政策密集落地,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对标对表“十四
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以及我国2030年前力争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2060年
前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紧迫性,将使得环境监测设
备及环境监测服务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2、行业监管日趋完善,有利于高质量行业竞争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评价方法的制定和统一将有利于我国环境监测市场的
有效监管和合理引导,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环境
监测设备行业向着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的良性市场竞争发展。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
在于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监测数据,环境监测系统的产品质量和运营服务的规范
是事关环境监测系统生产企业长远发展、甚至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 
       公司作为行业为数不多采用自动监测仪器和系统集成自主研发、整装销售
模式的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彻底解决了仪器在线质控、故障远程诊断、多场景监
测功能转换等关键技术难题,在自动监测仪器和集成自主研发、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
经验,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和性能,确保了监测数据可溯源性和监测系统运行的稳定
性,保证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多种监测设备和系统在与同类仪器技术
评比中表现突出,市场认可度高。 
       (五)行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
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一系列重
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文件,为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提供了
坚实的产业支持和政策后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全面启动,监测机构的完善、
监测项目的完备和监测要求的提高带动了我国环境监测设备市场需求的增长,环境监
测设备行业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此外,“碳达峰”、“碳中和”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引发了碳计量、监测
的市场需求。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试行)》,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又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
(试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等技术规范,印发
了《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
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等市场管理规则,并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
查、配额核定等工作,目前已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
对监测工作提出的新需求,生态环境部提出总的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
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目前正
在抓紧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准备开展三项试点。一是排放源监测试点。鼓
励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能源和工业过程温室气体集中排放监
测先行先试,加快技术标准研发与监测结果比对,探索实测结果在企业排放量核算与
交易、减排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二是重点城市监测试点。结合现有城市空气质量监测
基础,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试点,组建城市温室气
体监测网,探索自上而下的碳排放反演。三是区域监测试点。推进国家大气背景站温
室气体监测设施提标改造,结合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提升区域和背景尺度温室气
体监测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和创新能力强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环境监测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坚持以自主创
新为主的技术发展战略,重视研发投入,依托成熟的研发团队和多年的现场应用经验
,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优势,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共240
项,其中发明77项、实用新型149项、外观设计14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7项。主持或
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
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
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制定40余项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其中国家及行业标准25项。
 
     公司拥有“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湖南省环境
自动监测仪器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是中科院牵头的“大气环境污染
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共建单位。研发成果“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
统防控与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务院“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奖”;公司获得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发的“201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南水北调中线突发水污染监测调控与处置关键技术”项目获得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2017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报告期内,公司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成功通过验收,并顺利完成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的第一批“国家工程研究
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整合评价工作;获批了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通过了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基于环境智能监管新基建的数据服
务体系创新与示范应用”入选2021年湖南省工信厅发布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
标志性项目名单;“力合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中台系统1.0.0”产品通过华为云鲲
鹏云服务兼容性测试验证,标志着公司软件系统满足国产自主可控的要求。 
     (二)产品及服务结构全面 
     公司具备环境监测核心仪器的开发与制造、环境监测系统自动化控制与集成、
环境监测管理软件开发能力,并提供环境监测系统运营服务和第三方检测及监测咨询
服务,是环境监测监管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水质监测设备市场领域,公司具有突出的市场竞争优势。公司坚持以自主创
新为主的技术发展战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牵头建设“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
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助各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参加了数十次全国性重大环境事件
的应急监测工作或重大活动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多次获得生态环境部专函致谢,承担
了较多的国家及各级环保部门地表水水质监测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水质监测系统
建设、管理、数据应用经验,在水质监测领域中的技术和品牌得到了较广泛的市场认
可。公司产品储备丰富,且在线自动监测、应急监测、实验室自动检测品类齐全。 
     在空气/烟气监测方面,公司产品可以应用在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
源解析、环境空气网格化管理等领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目标的监测需求,相关技
术和产品储备充足,公司紧跟当前市场需求的热点问题,实施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
公司是中科院牵头的“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共建单
位,公司自主研发的环境监测仪器可以对大气和烟气中的颗粒物(PM2.5、PM10)、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甲烷等百余项气体监测因子进行自动监测。针对空
气污染物源解析监测需求,公司自主研发了颗粒物成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
可实现颗粒物水溶性离子、臭氧前驱体等组分的监测,通过组分的数据与常规污染物
数据进行比较和变化趋势分析,对污染物具体成分变化及来源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针对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公司采用固定监测点与移动监测点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超级站、常规站、微型站、污染物组分站结合,扩大了监测区域、提高了时空
分辨率技术,准确分析污染物组分及来源。在固定污染源监测方面,可以连续监测VO
Cs、苯系物、甲烷/非甲烷总烃以及不同工艺排放的特征有机物及常规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目前,空气组分监测站、VOCs组分监测等新产品均已有
良好的市场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公司的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环境
监测和环境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可满足客户实时在线监控环境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环
境应急与指挥的功能需求,“5G+AI+VR水环境智慧化监管解决方案”在多个省份得到
示范应用,获工信部2020年度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此外,公司已有多家全资子
公司取得了CMA认证,可提供或通过全资子公司提供环境监测咨询服务、第三方检测
等服务。 
     公司全面的产品及服务结构,可以满足客户对环境监测系统和服务的多样化、
系统化需求,增强了客户黏性,促进公司各项业务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提升了
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三)产品质量和性能优势 
     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在于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提供监测数据。在各
级环保部门严保监测数据“真、准、全”的背景下,环境监测系统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已经成为事关环境监测系统生产企业长远发展、甚至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公司作
为行业为数不多采用自动监测仪器和系统集成自主研发、整装销售模式的研发、生产
、销售企业,彻底解决了仪器在线质控、故障远程诊断、多场景监测功能转换等关键
技术难题,在自动监测仪器和集成自主研发、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保障了
产品质量和性能,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溯源性和监测系统运行的稳
定性,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四)市场推广和运营服务优势 
     公司从贴近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全国设立了东北、华北、
西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共7大业务区域,组建了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
运营服务团队,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市场推广和运营服务体系,能够高效获取和
分析客户需求,实现技术、产品向目标客户的定制化方案转化,并为公司客户提供高
标准的运营服务,有利于公司的市场开拓、售后服务及品牌建设,增强了公司的市场
竞争力。此外,前瞻性业务思维与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结合,也保持了公司在优势业
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五)研发及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人才队伍的建设,采用项目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研发
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
业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人员稳定的研发队伍,涵盖了分析化学、环境科学、生物
工程、光学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以及软件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专业人才,为
公司保持并巩固行业技术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公司管理团队长期从事环境监测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业务,对公司
所处行业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对行业技术发展趋
势和市场需求发展方向把握比较准确。优秀稳定的管理团队能够基于公司实际情况、
行业发展水平和市场前景制定合乎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能够以丰富的营运经验
和优秀的管理技能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产经营决策,为公司的发展持续提供驱动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
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环境监测相关政策密集落地,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不变
、力度不减,对标对表“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2035年生态环境
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以及我国2030年前力争实现二氧
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2060年前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的紧迫性,将使得环境监测设备及环境监测服务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环境监测设备
行业的客户主要为环保、水利、市政等具有环境监测需求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及受
环保部门重点监管的污染源企业,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政策驱动型特征,未来如果国
家环保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者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发生变化,将可能
会给行业整体需求带来波动。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全面建设,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参与竞争的
本土环境监测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水平、资金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已经具备了与国外
领先企业竞争的实力。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将持续加强,环境监测设备及运营服
务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利
润率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因此,公司面临因市场竞争加剧而导致销售收入增速放缓
、利润率水平下降的风险。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环境监测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坚持以自主创
新为主的技术发展战略,重视研发投入,依托成熟的研发团队和多年来的现场应用经
验,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优势。公司产品储备,丰富尚有较多特征污染
因子的产品和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技术储备,有望在后续进一步提升水质考核指标和
提高系统功能的项目建设中进一步巩固行业份额。同时,公司通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
项目,参与行业标准、方法的制定,积极响应各级环保部门突发环境污染的应急工作
,积累品牌声誉,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抵抗竞争加剧的风险。 
     (3)新市场新业态开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公司将继续推进城市环境监管和监测咨询服务核心产品与配套软件的开发、多
元化服务方案的完善和应用示范,在保持高端需求营销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的同时,
业务面持续向地市、县区、工业园下沉,深化“新基建+城市环境服务”环境监测方
案。该业务拓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预期将创造、引领环境监测监管新市场需求,重
构环境监测行业格局,但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和广泛应用,且产品及方案仍在不断的市
场探索中持续升级,可能存在市场开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公司将在科学评估新业务推广效率与效益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环境监测咨询服
务业务。 
     (4)募投项目实施及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
大,将对公司的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内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公
司不能根据未来发展的需要及时优化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增加人才储备特
别是关键干部储备,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新增产能可能无法及时消化,新增固定资产
折旧也将会给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带来一定压力,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产生不利
影响,从而使公司面临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募投项目的建成和投产有利于公司扩大产能,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保障,进一步
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公司将合理进行战略规划,积极开拓业务领域、创新
业务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绩效。 
     (5)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 
     报告期内,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但近期疫情出现几次小幅反弹,长沙周边地
区及国内多省市近期出现了一定范围内的传播,同时,也出现了一部分项目施工工作
因人员出行不便出现滞后的情形。如果疫情传播继续扩大,可能导致业务开展、项目
实施进度不达预期等风险。 
     公司已积极妥善储备了防疫物资,加强了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生产,及时科学
调度,减少疫情出行不便对项目实施的干扰。


    ★2021年一季
 
●董事会报告对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79.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01%;实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97.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55%。与去年同期
相比,疫情影响基本消除,今年生产经营正常,业绩实现一定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供应商的变化情况及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本期采购总额的20.09%。报告期内
,不存在严重依赖少数供应商的情况,公司前五大供应商的变化系公司业务发展及合
同执行情况的正常变动,不会对公司经营情况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前5大客户的变化情况及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本期营业收入总额的27.04%。报告
期内,公司不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情形,报告期前五大客户的变化不会对公司未
来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风险因素、公司经营存在的主要困难
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环境监测设备行业的客户主要为环保、水利、市政等具有环境监测需求的
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及受环保部门重点监管的污染源企业,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政策
驱动型特征,未来如果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者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执
行情况发生变化,将可能会给行业整体需求带来波动。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全面建设,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参与竞
争的本土环境监测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水平、资金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已经具备了与
国外领先企业竞争的实力。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将持续加强,环境监测设备及运
营服务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行
业利润率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因此,公司面临因市场竞争加剧而导致销售收入增速
放缓、利润率水平下降的风险。 
       (3)新市场新业态开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公司将继续推进城市环境监管和监测咨询服务核心产品与配套软件的开发
、多元化服务方案的完善和应用示范,在保持高端需求营销和整体解决方案营销的同
时,业务面持续向地市、县区、工业园下沉,深化“新基建+城市服务”环境监测方
案。该业务拓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预期将创造、引领环境监测监管新市场需求,重
构环境监测行业格局,但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和广泛应用,且产品及方案仍在不断的市
场探索中持续升级,可能存在市场开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已采取并将继续贯彻的措施如下: 
       1、密切关注国家环保产业政策,把握市场机遇,同时对市场变化快速响应
、及时调整。 
       2、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发展战略,重视研发投入。依托研发团
队创新、现场应用经验积累,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提升产品性能、夯实技术储备。
 
       3、合理进行战略规划,积极开拓业务领域、创新业务模式,整合各方资源
,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绩效。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所提供的信息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维赛特财经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
   担任何责任。
2、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
   的股票没有利害关系,本机构、本人分析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维赛
   特财经不对因据此操作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