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制改革内容

日期:2018-04-02 10:45:55 来源:互联网
    金融体制改革内容,2018年金融体制改革我国银行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从1979年开始的。1979年以前,我国国民经济活动主要靠指令性计划组织,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和物资主要靠国家计划确定。资金再分配主要通过财政渠道来实现。物资随着计划走,资金信贷随着物资走,货币的作用范围处于从属地位,与这一时期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也是高度集中的,全国基本上只有一家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它集宏观管理与微观经营于一身,既是发行银行又经办具体信贷业务,是政企合一的金融休系。
    1979年以后,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方针。我国单一的国家银行体制也逐渐被打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最重要的方向性改革就是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要改变原来的“大一统”模式.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在1984年以前,我国的银行体系仅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其他各行只是它的分支机构。
   国务院于1983年9月11日决定,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对企业和个人办理信贷、结算等业务,这是我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的标志。至此,我国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大部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直接对国务院负责。专业银行包括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投资银行等,它们同时行使商业银行的职能,货币供给开始实行准备金制。1984年规定了各专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办法。这样存款准备金制度和综合信贷计划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主要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体制改革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要显得滞后很多,银行体制在改革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障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中央银行休制。
 
 
 
---转自韩秀云《宏观经济分析》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