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深化改革主要心得体会分析

日期:2022-06-27 18:26:50 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规模体量快速增加,大批“中字头”企业迈入世界500强门槛,并企业深化改革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和维护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国有企业整体看,大而不强、品牌影响力较弱、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企业深化改革过分依赖于政府政策支持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政府监管国有企业过多过严、国有企业行政色彩浓厚是其重要原因。第一,政府全面、直接管理国有企业高管任命、绩效考核、经营范围、员工工资总额甚至是债券融资、资产处置等具体事项,且直接参与制定煤、电、油、气、电信等基础资源价格,束缚了国有企业的手脚,抑制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性,也使得现代企业制度在很多国企内部迟迟未能建立。第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不彻底。目前仍有较多国有企业特别是特大型中央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的应有作用,没有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形成直接的考核、监督与制约,没有建立国有企业高管除政治成长外的其他货币性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更没有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第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企业高管身份转变不彻底。国有企业高管亦官亦商,不少政府官员与企业高管“旋转门”畅通,致使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弱化,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家文化。国有企业高管并非由董事会在经理人市场公开选聘,往往由上级政府直接指派,一些高管视“政治责任”重于“经济责任”,追求“政治生命”多于“经营成果”,大规模举债投资、大建政绩工程。在此文化带领下,基层国有企业员工依然视国有企业如政府,“编制”身份感强烈、“铁饭碗”心态长期存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减等思想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向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转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之年,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再次走在潮头,发挥标杆作用。一是国资管理应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尽快向“管资本”转型。企业深化改革下力气实现简政放权,减少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行政审批,采取国有企业重大经营事项的“报备制”和“负面清单制”,不再制定工资总额、用工总量等明显带有管制色彩的标准,由企业深化改革董事会按市场规律确定并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办法,据此制定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标准。二是健全国有企业董事会,实现国有企业管理层去行政化。加快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重视发挥外部董事作用,通过由股东选派的内外部董事对国有企业重大经营项目产生影响。由国有企业董事会直接选举并委任管理层,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不再由各级国资委直接任命,切断国有企业高管与政府之间的暧昧关系,取消国有企业高管行政级别。三是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政府逐渐退出煤、电、油、气、电信等基础资源价格制定,完善相应的金融配套产品与交易市场,形成市场化价格,真正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为相关国有企业提高市场化经营程度创造有利条件。

  • 企业深化改革主要心得体会分析
  • 近年来,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规模体量快速增加,大批“中字头”企业迈入世界500强门槛,并企业深化改革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和维护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