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正点财经 > 股市学院 > 证券财务分析 > 正文

重要的财务指标

日期:2017-08-10 08:59:07 来源:互联网
    财务指标是以公司公布的各项财务数据按一定算法编制的,一般按百分比计算,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实际的分类至少还可以算上成长性指标和现金流指标,而且重要性丝毫不比前面三个差,各财务指标重要性要些轻重之分,应该重点关注核心的指标,但也不可忽视一些不太重要的指标,因为反应的都是不同方面的问题,再者而言财务指标和财务报表一样,不能孤立的只看一面,否则得到的结果肯定是片面的,一定要综合对比分析才能得到客观、正确的结果。财务指标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追求“合理”,即是正常可持续增长的合理水平,比方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到100%,那我们要严重怀疑这个增长的可持续性,不可能有企业可以长期保持这样的增长率,也应该注意到这个指标在增长的时候是不是毛利率在下降,如果是那证明公司在打“价格战”争取市场,还应该注意到净利润率的变化,如果可以同步增长,虽然毛利率降了,但说明周转率提高了,企业整个进入良好运行状态,那这样相对是比较可以接受的。
 财务指标是用来帮助理解企业财务数据的,进而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为具体的数据没有对比很难被消化吸收,对企业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这点即是它存在的意义。在解读账务指标的时候依然不能死板,除了上面说的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外,财务指标自身的变化趋势也是很重要的,甚至比静态表现更重要,前面我们举过的例子“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看,又会有不同的解读,好的企业还有发展趋势的不同,向上、向下、平行、反复、无规律都会有不同的解读,静态是看现在的表现,动态是从过去的表现展望未来的趋势,假设说去年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25%,从静态上看这是一家成长中的企业,如果从过去五年的数据看是:10%、15%、18%、22%、25%,那么无疑企业在加速成长,但若是反过来40%、37%、33%、29%、25%,那说明企业已经过了高速成长期,正在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从静态上看两家企业的增长速度一致,如果综合这五年的增长动力来看的话前者肯定不如后者,而在发展趋势上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在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时候,财务指标应该在同行业间横向比较,这样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一个指标大大高于或低于行业的正常水平,我们认为不能偷懒,应该去探究其背后的原因。要是如果两家企业规模相仿,但属于不同行业的话,指标横向比较意义不大,财务指标的横向对比要在同一市场上同一行业之间进行才有意义,比如中国市场的房地产行业中“万科A”(000002)和“金地集团”(600383)之间的比较或银行业中“招商银行”(600036)和“兴业银行”(601166)之间的比较就有意义,当然不同市场的比较也是可以的,不过应该要求一定要向人家看齐,如以美国Pulte Homes为 “蓝本”来要求万科一定要怎么干,这是刻舟求剑的做法,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每家企业都有自己具体的情况,大家所走的路不同。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财务指标的使用要有“全局观”,我一般情况下不看每股指标,因为A股上很多企业每年不分红,但一般都会送红股,尤其是高速成长中的公司,所以每股指标都被打乱了,根本上失去了参考意义。比方说一家公司去年股本1000万,盈利1000万,即每股收益1元,今年盈利1500万,除权除息搞10送10后股本变成2000万,如此情况下等于是净利润增长50%,每股的净利润却负增长25%,每股收益只剩下0.75元了。建议一般情况下不要看每股指标,有些“专家”就会在媒体上讲“每股盈利多少”,基本上都可确定是不学无术的,根本上不比普通股民懂多少,就是靠张嘴巴唠嗑那些个股市专用术语赚钱。因为只要对一支股票稍加分析,就不可能不看多年数据,而多年数据在送股、转股、配股、增发的“蹂躏”下,不可能有参考意义,而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又不可能多年不做这些事情。那些喜欢提每股收益多少的“专家”基本上是对大数字没有什么概念,所以他们喜欢这种每股多少的“小数字”,对他们而言比较有概念,反正这些人也不需要懂什么,他们是靠忽悠吃饭的。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据说巴菲特最重视该指标,其是观察企业市场占有率最直接和重要的指标,要注意同行业的同期增长水平,只有超出同行业水平才能说明公司的增长具有质量,否则只是“市场蛋糕”大了的被动增长而已;正常情况下我们要求该指标每年的增长率应该在10%以上,不过注意企业一味追求市场份额不见得是好事,要观察是否利用降价促销等竞争手段,需要降价促销的企业是没有多大投资价值的,这可在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的变化中知道答案,一般而言同步增长就表明没有问题,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净利润增长率:
这是观察企业成长性最重要的指标,相比起“净资产增长率”而言,由于净资产受企业IPO、增发、配股等因素的影响,其增长很不具有常规性,参考价值不是很强。净利润的增长最理想是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同步或稍稍快一些,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没有变化而净利润增加了,说明这个增长来自于内部,有可能是毛利提高了,也有可能是期间费用降低了,有时候来自“非经常性损益”或所得税的变动,它是企业盈利能力变化最直接的反应,其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净利润率:
这个财务指标的叫法就比较多了,除了净利润率外还可以叫净利率、销售净利率、销售利润率、经营净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其实指的都是一样东西,说明企业收入1块钱能净赚多少钱,看该指标的时候可以和毛利率比较一下,两者越接近说明企业的期间费用越低。也可理解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间接表现,不用大量管理费用证明企业运作有效率,不用大量销售费用证明企业产品有市场,不用大量财务费用证明企业负债水平低,但两者太过接近往往由于利润并非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反而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同样所得税率对其的影响比较明显,其计算公式为:
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毛利率:
这个财务指标直接反应了企业产品竞争力,经营毛利率、销售毛利率指的都是指该指标,相对于同行的毛利率水平高低是最能直接反应企业生存状况了,不同行业间这个指标没有任何可比性,比方说“赣粤高速”( 600269)和“苏宁电器”(002024),但记住企业的好坏不是由一个指标决定的,指标也没有所谓的优缺点,一个指标就反应一个情况,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指标反应很多情况,而做不到就是缺点,如此这般要求未免有失偏颇,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我不大喜欢那种毛利率很低的企业,其计算公式为:
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存货周转率:
这个财务指标直接反应的是企业的经营效率,另外以360除之可以得出“存货周转天数”,较高的存货周转率意味着企业往往拥有较高的流动资产,指标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盈利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可直观反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正常情况下越高越好。高的周转率要么来自于高营业收入,要么来自于低库存,无论来自那里都是好事,在工业企业中要特别警惕货物库存量快速上升的情况发生;该指标有两种说法,一是以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存货,二是以销货成本除以存货,我们更倾向于前者,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净资产收益率:
这个财务指标是成熟资本市场最注重的,因为它直接说明了企业自有资产的盈利能力,最朴实的说法是“我投入一块钱进去一年能够赚多少钱?”作为一名投资者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了,因此其也成为最根本上的指标,回答了企业自有资本赚钱能力的问题。看该指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资产负债率水平,由于资产负债率大大高于同行所带来的高收益,这些利润的质量要受到质疑。在实际计算中可分为“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我们更喜欢用后者,但当下几乎所有数据编制中都采用前者,同时该指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资产负债率:
这个财务指标反应企业的账务杠杆比例,高速发展中的企业一般资产负债率要相对高些,但太高则要引起投资者足够的警惕,说明公司管理层可能头脑发热在搞“大跃进”式发展,相反太低也不是好事,往往预示着公司无所事事,已经处于“守业”的状态,这类企业比较适合共同基金、社保基金的口味;故此该指标没有越高越好或越低越好的说法,但有一个合理的杠杆比例区间,或许用合适更恰当些,要具体企业具体分析,要了解企业后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考虑现在这个杠杆比例是否适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20%该指标理应相对高些,一般情况下在30%-70%之间较为常见与合理,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流动比率:
这个财务指标直接反应企业的短线债务偿还能力,我们已经知道资金链断裂对于一家企业意味着什么,资金链安不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线偿债能力,该指标就旨在说明该问题,而与之相生相伴的是“速动比率”,即是流动资产中能快速变现的部分,如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对企业而言该指标大于1说明没有短期债务风险,较理想的情况是流动比大于2,速动比大于1,从该指标可以看出企业账务上是否可以做到从容淡定,若是两个比率双双小于1,在这种现金流抓襟见肘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对此疲于奔命,正常生产经营肯定会受到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比较重要的财务指标就介绍这八个,当然不是说这八个指标可以包打天下,从来没有一种功夫可以独立武林、唯我独尊的,其实各个指标间都有内在联系,一定要搞清楚它的真实含义,抓住重要的指标而观察所有的指标,相互印证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才不至于得出以偏盖全的结论,真正发挥出财务指标的威力。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